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席间柳皇后一面念着黛玉的好处,一面又忧心她孤身在外被人算计,可也不想让黛玉长住宫中,唯恐闷坏了她。明帝便开了金口,说是让皇后赏个玉牌,日后黛玉若是想进宫了,直接入宫便是。
明帝心知肚明,柳皇后是想用这宫闱给黛玉庇护,而且柳皇后所表露的意思很直白了,就差明着和他要恩典。成婚这么多年,自己的妻子难得求他一次,明帝当然会允。
然而这位皇帝还是不愿意出手整治四大家族,这些世家大族,同气连枝,须得一步步拆解,使其分崩离析,明帝不会为了这么个小姑娘,坏了自己的大局。
黛玉手中拿着柳皇后赏的玉牌,这玉牌是用上好的和田籽玉,精心雕琢而成。玉质莹润,雕花精美,侧面刻了一圈凤羽纹样,昭示这此乃御赐之物。
当朝皇帝赏金牌,后宫赏玉牌,可这也不是随意就有的赏赐,多是功勋卓著,深得圣上青睐者才能拥有。本朝自开朝以来,统共也没赏出去几块。是以就算柳皇后早动了这种心思,也要先和明帝通个气,才敢把这块牌子赐下。
这位皇后娘娘究竟是什么来历?黛玉觉得回到林宅,须得仔细翻阅一下那本祖母留下的家谱了,不想才下了马车,就见姨娘神色有异,似是有话要对自己说。
黛玉匆匆入了二门,紫鹃端了茶水过来,她都来不及喝,开门见山问张姨娘道:“我入宫这几日,可是发生了些事?”
“确实有些事请,因不知今日家主会归来,林管家如今不在府上,已经着人去找他了……”
张姨娘话还没说完,荷姨娘可忍不住了,连忙插嘴到。
“姐姐何必让咱们姑娘等那老货,咱们姑娘真是有法子,略施小计就可让荣国府乱做一团,早知家主如此厉害,倒是我们白操了那么些心。”
荷姨娘向来嘴利,这几年日子过得舒心开怀,却也不见老态,再黛玉面前更是无甚顾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今哪里还忍得住,眉飞色舞把此事说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今天被抓去出差了。
更的有点晚。
第91章 家乱
九十一、
黛玉既然已经知晓荣国府里有人要暗算自己; 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其实黛玉还未入京之前; 早已埋好了暗线。
自己那二舅母喜欢放印子钱,黛玉最不缺的就是钱财; 拿出几分银子来引诱这二舅母也是使得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样的世家大族; 从外面是杀不死的,须得他们自己个内里自杀自灭起来; 方才会分崩离析。
黛玉原想着要废好一番心思; 不想王夫人平日里在家中是个菩萨模样; 放起印子钱来倒是大胆得很。这林管家派了得力的心腹; 特地与这王夫人借钱,每次都在还债之期将近时把钱和离席一同还上; 也有时会三五月再还; 那时利滚利,还的银钱是本金的十几倍。
林家用的这份钱; 单独记了账,黛玉每每查阅账目,都要忍不住感叹这印子钱的暴利,无怪乎就算朝廷禁止; 还是有那么些人顶风作案。
王夫人先时放钱; 胆子也没这么大,放债的期限也不会太长,毕竟贾府里还有一干老小的家用; 她也得留着银子自己应应急。然而这一二再,再而三,连着那么几年都得了益处,这人的心也渐渐被养大了。
林家用的这份钱,单独记了账,黛玉每每查阅账目,都要忍不住感叹这印子钱的暴利,无怪乎就算朝廷禁止,还是有那么些人顶风作案。
不过黛玉倒也没有傻乎乎就拿着自家的银子贴补贾府,她前世在那府里住了这么多年,一时闲了也会算算这阖府的账目,这荣国府有多少开销,大于心中大致有个数目。加之为了建那省亲用的别院,贾府更是被掏得差不多了,于银子方面就更短了。
黛玉每次都是掐着数目,让下面的人找王夫人借银子,即可让这二舅母尝些甜头,可得的利息却也够不上贾府开销的。
元春省亲之后,因荣国府银钱不够,这王夫人又见这么些年顺风顺水,放出的银钱都收了回来,一来二去,这王夫人用来放印子钱的数目就越来越大了。
黛玉晓得自己这舅母心急,贾府里那些田庄铺面的出息,被那些下人们剥了一层,余下的哪里够这一家老小挥霍,加之黛玉入京以后,又让林管家想法子把自己家中一些不打紧的古玩往贾赦跟前送。
贾赦这人吃喝嫖赌还是其次,此生最大的嗜好就是搜集奇珍古玩,林家历经那么多代,且又是单传,家产只有越积越多的道理,库房里随意挑出几样,于贾赦而言都是稀罕东西。
就算是林家为了引诱贾赦掏钱,这些东西都压着价卖,且只要金银,不可用其他东西折价,然而就算如此,这些奇珍古玩还是不便宜。贾赦既然见了合眼缘的物件,又怎么舍得放手,一时拿了自己家中的东西来典卖换钱,一时又从账上支了几笔银子,乐呵呵的把看上的东西都买到了手。于此同时这荣国府又被掏空了几分。
王夫人放印子钱得利的速度,自是比不上这赦老爷花钱买古玩的速度,眼见亏空越来越大,这王夫人放债也越发多了,因为这些借钱的,都是这几年的老主顾。王夫人自觉这些人都是信得过的,仔细算来每个人借的银钱都不是太多,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来借钱的人越发多了,又因为宝玉出事,这当娘得更加想要多给儿子攒些聘礼,见总有人来借钱,王夫人几乎把贾府的家底都放了出来。
然而她怎么也想不到,这次的钱一放出来,到了还钱的日子,原先极有信誉的那些人家并没有出现,就好似人间蒸发一般,再没有出现。当家的王夫人原先还侥幸的想着,许是这些人银钱周转需要时日,一时间还不出钱来,过几日就好了,反正家中还有一笔救急的银钱,倒也撑得住一两个月,然而开了库房把帐一算,这笔救急的银钱早已不翼而飞,王夫人这下是彻底傻眼了。
这笔银子,倒也不是自个成了精长了翅膀飞走了,不过是被这贾赦软磨硬泡,恩威并施的支走了,为了买一只白玉琵琶,贾赦不仅支了这笔钱,还卖了几件库房里的东西,勉强凑了数,买到了自己那心爱的宝贝。
玉琵琶由整块玉石雕成,一尺来长,别看只是雕成个琵琶模样,若不是这琵琶的弦也是玉雕的,且整个琵琶比实物小了几号,其余的都十分逼真,几乎可以拿起来弹奏了。关键是这么一块通透莹白的玉料实在太难得了,整个玉琵琶没有一丝杂质,真是可遇不可求,黛玉把这东西放出来吊贾赦这条鱼,也是心疼了好一会儿。
照着库房的记载,这玉琵琶本来是祖父要用来做千秋礼的,只是约莫是实在舍不得,又担心这么一件宝贝送了上去太扎眼,这才留了下来。
黛玉也很喜欢这物件,从苏州过来也不忘带着它,就摆在书房的多宝阁上。
荣国府里没了钱,这日子还怎么过?虽说为了瞒住私自放债一事,王夫人用自己的体己发了月钱,可家中还有不少开销,光宝玉每日吃的人参肉桂就要用上不少,还有老太太那边东西是不能短的,捉襟见肘这词用在此处再合适不过了。
短不了自家人,那就克扣外人的,贾赦一房自是得不了好处,这赦老爷堂堂一品将军,住不了荣禧堂也就罢了,不想还要被弟妹辖制,哪里忍得住这口气,这时又有人向他透露了王夫人放债一事,贾赦这下更有了底气,捏着这个把柄就闹将起来。
“照我说家主何必要把那宝贝这么便宜就卖了去,奴婢虽然算不上识货,可听林管家说的那数目,必定是亏了的。”荷姨娘将事情说了个大概,末了又开始心疼起林家的宝贝来了。
“若是没有便宜可占,把价抬得太高,我那舅舅再怎么喜爱,怕是也不敢买的。”黛玉抿了口茶,示意紫鹃给荷姨娘也倒上一杯,毕竟这荷姨娘自打开话匣子,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家主莫要嫌弃奴婢聒噪,奴婢只是这么些时日不见家主,倒是怪想的。”荷姨娘坐在脚踏上,有些腼腆的接过紫鹃递上来的水,笑道。
“是哪日闹起来的?”黛玉进宫约莫半月,外面的事一概不知,又问道。
“您进宫前吩咐把钱都收起来,那边就收了银子,此事倒也不是一日就闹开的,约莫过了十来日,就在前天那边才乱了的。”张姨娘回答道。
黛玉点点头,又问。
“那府里可有请大夫?”
“请了王太医。”张姨娘说。
“你也别恼,那玉琵琶不多时应该就能回来了。”黛玉胸有成竹对荷姨娘笑道。
果然,话音刚落,林管家神色匆匆回来了,后面跟的是杨海的媳妇,怀里抱了个紫檀木匣子,正是之前用来装玉琵琶那一个。
“家主别是神仙脱身的不成,这物件说回来,就回来了!”雪雁早已按捺不住对黛玉神机妙算的崇拜,那杨海的媳妇一把匣子放好,就想去打开匣子看一看是不是真是那玉琵琶被送了回来。
“小蹄子,也不瞧瞧是什么腌臜人碰过这东西,倒是好好洗洗,再放到小佛堂里供奉几日,请妙玉师傅念念经文才使得……”荷姨娘打了一下雪雁的手,嗔怪着噼里啪啦说了一大串话。
雪雁委屈的吐了吐舌头,还做了个鬼脸,黛玉瞧着自己这丫鬟和姨娘的举止,抿着嘴笑了,还是自己家中最舒心。
“退了多少?”黛玉问林管家。
“除了原先的银子之外又添补了些。”林管家如实回答。
“你这老货是不是当真老了糊涂,这应是荣国府里求着我们退钱,怎的还要咱们倒贴出银子去?!”荷姨娘一听亏了钱,立时就坐不住了。
“你呀,好好听着便是。”张姨娘按住荷姨娘的肩膀,她知道林管家必定是留了后手的,“这几年越发聒噪了,倒是越活越回去了。”
荷姨娘只好乖乖闭嘴。
“照着您的吩咐,贾府里收来的东西一概声称被过路的行商买走,不知所踪了。折了银子一算,倒是还有得赚。”林管家继续回话。
“这便好,如今那边可有什么动静?”黛玉又问。
“暂时没什么大事,只是听说那老太君气得不行,还说那府里要卖人。”林管家又道。
“竟是那么早就开始卖人了……”黛玉喃喃自语,她原想着照贾府这么爱排场的习惯,不该这么早就开始卖人的。
“虽说要卖人,可那府里也找了牙婆要买人的。”林管家又补充到。
“如此便好,倒也不必把我们的人安插进去,只将该放的消息递到我那大舅舅跟前便是。”黛玉点点头。
“老奴也是这么想的,眼瞧着那府里虽然嚷嚷着要卖人,也不知哪一日才会卖,安插了人去,不是常使唤的,也无甚大用。”林管家也很赞同黛玉的想法。
“先生那边可有什么消息?”黛玉对帝师的动向也很关心,自及笄之后,这帝师顾远好像与先前也无甚不同,虽说会与黛玉筹谋,却也指点黛玉什么。
“先生那边并无消息,只是夫人送了些干果过来,只是荣国府里那一位递了消息来,说那府里最近怪的让人心慌。”林管家说到。
“她还说什么了?”黛玉口中的她,自然是指王熙凤,这八面玲珑的凤辣子最会审时度势,她既然觉着心慌,那必定是有大事发生的。
老管家摇摇头,表示凤姐递出来的消息就那么多。
“那消息也给她一份,然后让她只管安心,当今圣上也是庶出的……把夫人送的干果拿来我瞧瞧。”
黛玉说着,让人取了姜氏送来的干果一看。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要的下回来了,这几天估计都会晚上更新。
第92章 惊马
九十二、惊马
姜氏送来的干果是一盒子葡萄干; 黛玉拈起一颗尝了尝; 倒是比平日里吃的更加香甜爽口; 然葡萄干这东西虽说平头百姓吃不起,但是在权贵之间并不算难得; 姜氏送来了这么一份东西; 不知是为何缘故。
黛玉想破了脑袋; 也想不出姜氏为什么要送这么一份东西,葡萄又有什么意义; 翻来覆去想了半宿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便让人递了帖子; 说是要去拜会帝师一家。
于是次日早间用了早食; 张姨娘就使人架了车,黛玉带着姨娘丫鬟; 准备了些薄礼; 往帝师府上去。
黛玉到时,顾远顿在那兰花边上; 捧着姜氏做的酒酿丸子吃得正香,半点没有作为读书人的斯文,见黛玉来了,倒也不与她见外; 反是热情招呼黛玉; 问她可要来一碗。
“多大年纪了还如此,莫要糟蹋了我的花。”姜氏嗔了一眼,顾远便灰溜溜端着自己的碗进了内室。
姜氏邀黛玉在院中的玉亭落座; 这几日天越发暖和了,今日阳光正好,在这外边坐着不冷不热,温度刚刚好。
黛玉倒也没耽搁,说明了来意。
“我当是什么事?!”姜氏听罢哑然失笑,这黛玉心思太多,怕是想岔了。
“我们家昔年认得一个波斯那边来的商贩,前几日他贩运货物来到了京中,便送了些土仪过来,我尝着这葡萄干最好,便给你送了些。”
原来姜氏就是平常往来,送些土仪,黛玉想到自己昨儿的胡乱揣测,不由的耳根发烧,她当真是太过杯弓蛇影了。
这时顾远也吃饱喝足,出来会客了,面有得意之色。
“我就说你若把东西送去,今日就可见她,如今可应验了?”顾远最喜欢在自家娘子面前显摆他的神机妙算。
姜氏早已经习惯了,没有理会她,又给黛玉抓了一把干果。
“这是他昨儿晚上送来的果子,你尝尝可喜欢。我养的兰花开了不少,还想着你出宫之后给你送去一盆的。”
黛玉道了谢,也是同姜氏那般自动忽略了帝师,尝了尝干果,果然酥脆得很,满嘴生香。
“这东西果然不错,只可惜怕是不能多吃。”这样香甜的东西若吃多了,必定会上火,黛玉久病成医,这点道理还是懂的。
“正是,所以我才不敢再送去,只让你尝尝鲜便是,一会子贪嘴病了,倒是不好。”姜氏看着黛玉,怜爱的笑了。
“我倒是不贪嘴,却不知府上的猴儿可会偷吃?!”黛玉撇了撇一旁怏怏不乐的帝师。
“你这小娃娃,越发不知大小了。”帝师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之情,瞧着那盘子里的干果,直咽口水,却又不敢伸手去拿。
姜氏便把食盒盖上,将这一盘子干果收了起来,帝师目送着这盘子东西离开自己的视线,复又转过头问黛玉道。
“你今次出入宫闱,就没什么想问的?不知那玉棋子使着可还趁手,什么时候能与老夫手谈一局?”
黛玉确实有许多问题想问,然问题太多,竟不知从何问起略整理了一下思绪,刚要开口,这老狐狸帝师又想起什么补充道。
“这玉棋子可不是老夫的主意,是殿下自己动的心思,倒是浪费了不少玉料,老夫也是偶然听圣上提起罢了。”顾远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看来那一位对自己兄弟的婚事当着是十分关心了,就连他做这玉棋子用了多少玉料都打听得一清二楚,帝师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黛玉早已听出了他的玄外之意,既是听到了,那便是听到了,黛玉也不再深问。
当今圣上放出的细作无孔不入,黛玉也是心有余悸的,或许她对贾府采取的措施,龙椅上那一位都看在眼里,只是这圣上迟早有一日会收拾这样的世家大族,故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老夫替夜观天象找了个好日子,最宜婚配嫁娶,只是媒人一事却是轮不到老头子。”顾远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子,继续说道。
“不知是何时?”
黛玉又问,顾远说的好日子未必是夜观天象得来,黛玉略懂演算,知晓这一年中适宜婚嫁的日子还是有好些,照理说这十一殿下年龄渐长,当朝的皇子中还未有如此晚婚的,圣上也是十七岁就大婚了。
所以这顾远挑的日子,必是这形势上最适宜他们成婚的。
“明年开春,河冰消融,正宜下江南。”顾远道。
听到回江南,黛玉眸中亮了一亮,她可是做梦都想往姑苏去。
其实为了以防变数,这婚期倒是定得不要太远才是,但是若是定在九、十月里,这黛玉必定也要过了年去,开春之后才能出行,所以倒是不如定在来年开春。
“确实是个好日子。”姜氏附和道,想到明年开春黛玉就可回姑苏去,而姜氏心知肚明,圣上那多疑的性子,必定不会放顾远回书院的,恐怕他们夫妻二人要长留京中了。
“你既然收了这礼,想来过不了几日媒人就会上门,届时好好款待便是,只是这路是你自己选的,将来莫要后悔便是。”顾远看着黛玉,意味深长道。
“先生不也是选了自己的路了?”黛玉反问。
“你也看出来了?这几年倒是没白跟着我学。”顾远继续和黛玉打哑谜,就是不肯把事情挑明。
“常言道,‘富贵险中求’,其实若想要安宁日子,却也是要险中求的。然先生所想,怕是不止是自己的安宁,或许是天下的安宁才是。小女之胸襟自是不能与先生相比,实在惭愧。”黛玉又答道。
“此事你既然心中有数,日后便不要再提了,所谓祸从口出,你若选了那路,日后还需谨慎,明年怕是年景不好,你南下而去,务必保重。”顾远一改往日那不着调的形容,这几句话说得格外郑重。
“多谢先生提点。”黛玉再度拜谢,顾远于天象上极有造诣,怕是宫中的钦天监也不及他半分,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黛玉心中也有主意,今年务必多囤些粮食,日后也得用。
随后黛玉又和姜氏说了些闲话,聊聊如何养花,近日又读了哪些好书,不多时宫里来了人宣顾远进宫,这帝师也只能自去了。姜氏邀黛玉用了午饭,又用了晚饭,都不见顾远回来。
夕阳斜坠之时,黛玉乘着自己的马车,车上还载了盆姜氏送的兰花,领着姨娘丫鬟们回转而去。
姜氏特地挑了一盆含苞待放的兰花送给黛玉,这样黛玉拿回家去,养上几日兰花就开了。黛玉问姜氏这盆兰花叫什么名字,姜氏说这是以前她同帝师出外游历时偶然从山间小路中所得,养了四五年,倒也分得了好几株。姜氏见今日黛玉恰好来了,正逢这兰花长出了花骨朵,便送黛玉一盆。
黛玉瞧着面前这盆兰花,花苞已是很饱满了,想来过不了两三日就会开放。想到自己既没有给这花浇水,也没有给花施肥,倒是姜氏每日精心侍弄,自己白得了一盆花,心中怪不好意思的。
她家中的花木一直长得很好,一时黛玉想要种些什么,都能成活,倒也不用费心。只是平日里见姜氏对这些兰花视若瑰宝,说起养花之道来也是头头是道,黛玉想着自己回去也当好好钻研此术,莫要辜负了姜氏的赠花之意。
夕阳越发向下坠去,黛玉掀开车窗上的小帘,透过最外那一层纱帘向外望去,西边的天空云霞灿烂,人家做饭的炊烟袅袅升起,远处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岸堤上的垂柳已是碧绿,随着微风摆动这枝条,因为天黑之后就要宵禁,街上的摊贩大多收了摊子,铺面也多是关了门的,整个京都都变得十分宁谧。
“瞧着这日头和炊烟,倒是想起一句诗来,你们猜猜是哪一句,若是猜中了便有赏?”黛玉回过头去,问车里的紫鹃和雪雁。
紫鹃和雪雁跟在黛玉身边服侍,同乘一辆马车,而两个姨娘则是坐了后面那辆小的马车。
雪雁平日里最怕写字认字,又怕黛玉逮着她念书,可如今黛玉突然问了,她也抓耳挠腮,冥思苦想。
“是不是,王摩诘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紫鹃先想到了这一句,率先答道。
黛玉对紫鹃的答案表示赞许,显然紫鹃答对了。
“这里哪里有什么大漠?又有什么孤烟?那我还说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呢!”雪雁表示不服,反驳道。
“你说的那句,后边是‘可怜九月初三月’如今还不到五月,哪里有九月了?”紫鹃也不服,她们在黛玉身边耳濡目染了那么几年,肚里也是有些墨水的。
这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休,黛玉听着这二人你来我往,道觉得有趣,见吵得差不多了,连忙笑着劝到。
“你们二人说的都有道理,都有赏,莫要争得面红耳赤了。”
然而黛玉话音刚落,只听见一声凄厉的马嘶,于此同时马车狠狠的颠了几下,猛然向前窜去,晃动之间那盆兰花倒了,滚了出去。
“姑娘抓紧!”外面传来林管家的喊声。
黛玉已是和紫鹃雪雁摔做一团,她可以感觉到外面有人正试图制服驾车的马儿,正在和这匹骏马较劲。
“快将头上的珠钗摘掉,免得一会子扎伤家主!”紫鹃经了不少事,如今已是沉稳了许多,边说着边快速给黛玉摘头上的簪钗,随后用将摘下的东西塞到马车的褥垫里。
收拾好黛玉,紫鹃也连忙拔掉紫鹃头上的簪子放好,至于那几朵绢花,索性直接从车窗扔了出去。
雪雁也是依样画葫芦,摘了珠花以后,连忙去取黛玉的斗篷,为了不占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