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岗寨那些乌合之众跟拿着刀宰鸡崽子似的,青岗寨的土匪逃的逃死的死,剩下不多的几个也都被俘虏了。如今青岗寨上被抓起来的妇女、人质已经得救了,原来的县令因剿匪不利也已被免官。
黛玉道:“只是免官,未免太便宜他了。”
林如海道:“谁说仅仅是免官,如今那县令已经被下了大牢,正审问着呢。”
黛玉又问:“新任的县令如何,别又是贪赃枉法之辈。”
“新任县令是个才点了进士的年轻人,三十岁不到。这样的人读了十几年的圣贤书,刚进入官场,又是年轻气盛,还没有被大染缸浸黑,是最血气方刚立志要大干一场的时候。为父派人查过,这个年轻人还不错。”
“但愿如此吧。”黛玉道。
林如海又问黛玉晚上吃了什么饭。从前都是父女二人一起用晚饭的,自李昭走后将周航留了下来,林如海不敢怠慢,晚饭的时候少不得也的招呼着,已经很久没和黛玉一起用饭了。
黛玉道:“吃了一碗混沌,几只螃蟹小饺儿,并一小碗鱼汤。”
林如海点了点头,又问女儿的身子,可有什么不舒服的,药可有没有按时服用。他始终还是不放心女儿的身子,毕竟种了那种毒,据神医所说,是很难清除的。
有一件事他到现在也很疑惑,神医说他身上的毒已经很严重了,便是日日坚持服药,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勉强能支撑个一两年而已。可这半年以来,他觉得身子倒一天天好了起来,虽然不比年轻的时候身强体壮,却是明显比半年前好转了不少。而且,他每天观察女儿的身体,发现她也是越来越好了。
虽然不是很明白其中原因,对此,林如海是十分乐见其成的。
不是他怕死,他是不放心女儿,如果可以,能多护着她一天便多护着她一天吧。
卫府老太太的生日,实在六月二十,小暑后七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当日是个大晴天,烈日当空,照的人能脱层皮,林如海带着周航也去。黛玉一早起床,在丫头们的伺候下梳了头,换上一身簇新的粉色大袖撒花交领纱衣,下面是同色柳黄色绣油绿色缠枝纹综裙,头上只插了一根珍珠簪子,显得十分素雅。
马车早已备好,在二门处等着。黛玉扶着紫鹃的手上了竹椅小轿,众丫鬟尾随簇拥着走了出去。小夏突然抱着把伞追出来,叫道:“外面晒的很,姑娘带着把伞遮阳。”
众人都笑了,指着小夏道:“你瞧姑娘做的那小轿上面不是伞盖么,要你提醒,黄花菜都凉了呢。”
小夏这才不好意思的垂下头,咕哝:“我也想替姑娘做点事……”
这次黛玉出去一共带了六个丫头,因小夏太小,又胆小,怕她到人多的地方紧张,万一闹出什么笑话,终究不好,就没带她去。谁知道这丫头心里倒别扭上了,以为是她当差当得不好,姑娘才不带着她。
正懊恼的时候,黛玉突然回头道:“小夏,大黑交给你了,你可照顾好它。”
一听这话,小夏就兴奋了,抬起头咧着嘴笑。大黑就是那只大黑猫,是姑娘养的。姑娘很喜欢那只猫,每常都是亲自喂养的,如今临走的时候姑娘竟将照顾大黑的任务交给她,小夏觉得自己还是很得姑娘重用的。
一直到了二门附近,黛玉才下轿上了马车。
她跟父亲共乘一辆马车,给周航备的也是马车,可是周航不肯做马车,坚持要自己骑马。马车里放着冰盆,倒不是太热,黛玉隔着纱窗往外瞧了瞧。坐在马车上的周航似乎热的不轻,从额头上流下豆大的汗珠,那一张脸也被晒的红通通的。
因为父亲就在旁边,黛玉也不敢很看,装作不经意间扫过的样子。
但她这一系列的动作,早已落在林如海的眼里。自己的女儿,无论做什么他都不忍苛责,也只有叹一句女大不中留罢了。
周航也在注意林黛玉这边的情况,可惜有林如海在,也不敢怎么看。
再说也看不到。
不过他始终保持在跟黛玉乘坐的马车不远不近的距离。
这个距离可以让二人产生一种类似心电感应的东西。说是心电感应,也不确切,总之是二人都能感觉到彼此的存在,而且可以随意从空间里取东西。
黛玉的心里有一种微妙的感觉。
马车里有许多暗格,放着茶具、点心、水囊等物,黛玉打开一个暗格,取那格子里泡好的茶水,顺便注了些灵泉水进去。
“爹爹,要喝点茶水吗?”
黛玉问了一句。林如海点点头,一边顺了取了两个茶碗,端在手里,黛玉就着他的手到了两碗茶水,二人一人一碗喝了。黛玉看看外面的周航,他虽然也可以取水,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不太方便,想开口说给周航也送点水,犹豫了几次还是将到口的话咽了下去。
还没走到卫府所在的阜康街,车马便多了起来。
黛玉笑道:“卫老太太大寿,来的人可真不少。”
说着,马车可巧拐过一个拐角,只听得车夫长长的一声“吁——”,马车猛地停顿,黛玉一时没坐稳,差点歪倒,幸而林如海扶了她一下。黛玉复又坐稳身子,隔着纱窗探头一看,前面的路被堵住了,许多人围成一个圈儿。抬眼看去,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头。圈儿的最中间隐约传来阵阵的哭闹之声,却不知所为何事。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亲亲读者“农夫三拳”的营养液,抱住狂蹭狂蹭狂蹭~~~
第63章
“怎么回事!”马车猛然停住; 累得黛玉的脑袋差点撞在车壁上; 林如海心中不悦; 声音也较往日凌厉几分。听得车夫一个激灵,忙跳下车请罪。彼时林如海的小厮也已经到了跟前,问老爷和姑娘有没有伤着; 林如海便命那小厮去打听前面到底如何了。
“玉儿,没撞着吧?”转过头,看着女儿; 林如海的声音软了几分。
黛玉摇摇头,以便仍向外张望,嘴里嘀咕道:“前面怎么回事,这帮子人围得水泄不通的; 什么也看不到。”
林如海道:“别急; 一会子就知道。”
正说着,只见周航拨开拥挤的人群,款款走到马车旁。有外人在,他不好直接叫黛玉,只好问林如海有没有事,又略微解释了一下前面的情况。说是方才有两个锦衣公子带着一众仆从纵马而过; 撞到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 如今那两位公子已经走了,只留两个小厮在这里处理。如今在里面的大哭大叫的正是那小姑娘的娘; 据说小姑娘伤得挺重的,已经昏迷了过去; 如今是出气多入气少了。
林如海因问撞人的是哪家的公子。这个周航还真的不知道,他也是方才随意拉了个人问的,那人知道的也不多。
“让一让,都让一让!大夫来了,都让开!”
右边的街上跑过来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个四十上下的虬髯大汉。那汉子生的虎背熊腰,甚是高大,乍一看给人一种凶神恶煞的感觉。他穿着麻衣短褐,袖子高高挽起,几乎捋到了肩膀上,肌肉凸起的线条很明显。
虬髯大汉很着急的样子,他左手不停的拨开挡路的众人,右手拽着一个斯斯文文身穿长袍的男子,那男子留着山羊胡,五十上下年纪,背着药箱,一看就是大夫。被撞的小姑娘危在旦夕,早一刻赶过去就多一分治疗的希望。虬髯大汉跑的很快,大夫的脚力跟不上,几乎是被大汉提着走的。
越到事故中心围观的人越多,虬髯大汉便喊便拉着大夫往里挤,如何极得过去?
怕是着急了,他脾气上来,一把拽过面前伸长了脖子往前看的瘦高个,随手一甩,那人便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打了几个滚儿爬起来恼羞成怒,握紧拳头就要打人。虬髯大汉怒红着铜铃似的似的眼珠子一瞪,骂了句什么,那瘦高个便软了下来,手握着拳头,强作蛮横的“哼”了一声,慢慢的退了出去,估计是觉得失了面子,也没脸在呆下去,趁没人注意,飞速的溜了。
虬髯大汉又是一声暴喝,众人忙心惊胆战的让开一条通道。
大夫终于被顺利带到了小女孩身边,小女孩的母亲哭的泪人一般,看见大夫,“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求大夫一定要治好她女儿。大夫伸手在小女孩鼻子间探了探,掰开眼珠子瞧了瞧,又号了把脉,抿唇沉默了片刻,叹口气,微微摇了摇头。
“不!”抱着小孩的那妇人大叫一声,哭的甚是哀绝,“我家燕儿还有救的对不对,她还有救的对不对,大夫,我求求你救救我得燕儿,她那么小,她才六岁,不——她不该是这样的……”
说着妇人突然看向旁边的两个小厮。两个小厮十六七岁的样子,从他们身上穿的衣裳的料子来看,定是富贵人家的仆从。如今他们正面无表情的看着地上的小女孩,眼中既无愧疚也无悔恨,反倒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蔑视。
妇人眼珠子血红,迸出仇恨的光芒,如果眼神可以杀人,那两个小厮已经死了千百遍了。“是你们,是你们害死了我的燕儿!”她张牙舞爪的冲上去,一股要撕了那两个小厮的样子,“我要你们偿命!”
那两个小厮没想到会突然出现这一幕,躲闪不及,被那妇人一下子挠在脸上。那妇人发了疯似的两只手齐上,在二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挠了许多的血印子。
但她终究只是一个妇人,虽占了先声夺人的便宜,但后来很快便被那两个小厮治住了,摁在地上踢了几脚,嘴里大咧咧的嚷:“不就是死了个小丫头么,说吧,要多少钱,我们少爷多的是!”
一句话出口,已犯了众怒,为官群众的眼里都冒出火来,却没一个敢动。
“天杀的奴才!”倒是那虬髯大汉一声怒喝,早已冲上前,一手提了一个小厮,高高提起,然后重重摔在地上,“草菅人命的狗官,养出一群草菅人命的狗奴才,今儿碰到爷爷算你们倒霉!”说着上前,提起在地上翻滚□□的一个小厮,握紧铁锤似的拳头,“咚咚咚”的打了三四十下,打的那小厮血肉模糊,无关都烂在了一起。另一个小厮见状,吓得腿都软了,站都站不起来,只好四肢并用的在地上乱爬,唯恐被这个煞星抓住。
却哪里逃得掉?
之间大汉三两步上前,提了那小厮就要打。
小厮被提着衣领子,衣领子紧紧的勒住脖子,两脚悬在半空,脸因呼吸不畅憋得通红。大汉的拳头还没落下,他已经吓得尿裤子了,眼睛里闪烁这恐惧的情绪,一个劲儿的说着软话求饶。
可惜大汉不吃他那套,依旧将脸打了个稀烂。
围观的群众虽然不敢动手,但看到这些仗势欺人的豪奴被教训,还是忍不住拍手叫好。
林如海的小厮已经打听完消息回来了。
原来带豪奴纵马横行直撞的不是旁人,正是知府高鹏飞之子高嘉彦和卫老将军府上的一位小哥儿。卫老将军有三个儿子,因他常年行军在外,对儿子疏于管教,三个儿子中除了长子子承父业当了将军,其余两个儿子都是酒囊饭袋。卫老将军发现的时候两个小儿子已经长歪了,他也曾下死心打过几次,但是老太太护的厉害,好几次威胁若是打死他们先打死我,卫老将军在外面虽威风凛凛,在老太太面前倒是个孝子,也只得作罢。
如今第三代,孙子辈的,也多是纨绔之徒。
撞人的便会卫府二爷的儿子,名唤卫英。据说二人是赶着回去给卫老太太拜寿,自以为不过是撞伤了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便该干什么干什么,全然没有放在心上,只留了两个小厮处理。
在这条人来人往的街道上纵马,跟行凶杀人有何区别,那小女孩何其无辜?
听完了小厮的描述,黛玉觉得很愤怒。她问林如海:“爹爹,故意纵马伤人致死以律该如何处置?”
“天地之间,唯人为大。生命最为可贵,若当街纵马行乐,伤人致死,乃是大违天理之事,该当斩首。”
“若只是伤人,没有致死呢?”
“杖三百、流三千里。”林如海道。
小女孩伤的很重,连大夫都说回天乏术了。但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林黛玉就有把握能治好她。可惜,若是如此,便不能判那些纵马伤人的狂徒死刑了。但若是为了惩治这些恶人,而罔顾一个六岁小女孩的生命,黛玉做不到。
不好自己出手,黛玉只得顶着爹爹复杂的眼神,告诉周航,让他去瞧一瞧小女孩。
周航会意,拨开人群走了进去,那妇人正抱着小女孩哭,两个被打得血肉模糊的小厮躺在地上□□,许多人都在骂那两个小厮。什么“狗奴才”、“狗杂种”、“狗仗人势的东西”之类的字眼层出不穷。周航上前想查看小女孩的伤势,被之前大人那虬髯大汉拦住,那大汉红着眼眼睛,看周航的眼神像是要吃人,说周航也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跟纵马撞人的是一伙儿的。
解释了半天自己略懂医术,只是想瞧瞧小女孩的伤,或许还有救的话,那大汉仍是半信半疑。倒是小女孩的母亲像是溺水的时候看见了一根稻草似的,有点别管行不行先抓住再说了再说的意思。
得到了人家娘的首肯,大汉才放周航过去。
周航装模作样的诊了半天脉,眯着眼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最后点点头,说还有救。于是便从荷包里摸出一粒药丸,塞在小女孩的嘴里,借机滴了几滴灵泉水进去。其实他喂小女孩吃的并不是什么药丸,不过是香雪润津丹而已。
过了一会儿,小女孩便悠悠的醒转了。
睁眼先看见的是一个十分俊秀的大哥哥,小女孩不由笑了笑,露出了两个小梨涡。
周航掸掸袖子上的灰,起身道:“没事了,回去好生养着便是。”
众人都竖着大拇指夸周航是神医。
纵马伤人之事可大可小,除非是伤人致死,其他的都还可以有所斟酌。比如说这个小女孩如果只是受了伤,对方家大势大愿意赔偿,她父母也接受而不报官的话,官府往往也不会过问。这小女孩伤得很重,本来是必死无疑的,他出手相助小女孩才得以活命,但别人不知道啊。比如,现在躺在地上□□的那两个小厮,虽然脸上一片血肉模糊看不清表情,但是从他们的行为也可以看得出来,是又神气起来了。
联想到肇事者的身份,恐怕即使报官也很难公允的了。
黛玉本来对卫府的印象还是不错,突然出了这么一件事,她心里卫府高大的形象突然崩塌了不少,但是既然答应去赴宴,晚了也不好。不说路上是有事耽搁,倒像是他们林家没礼数似的。
只是走虽走了,黛玉还央求林如海派了小厮留下观察后续进展。
进了卫府,黛玉在丫头们的簇拥下进垂花门,乘小轿去了内眷们所在的花厅,林如海和周航则由人引着去了招待男客的正堂。
“林姑娘,里面请。”一个粉红衣裳的小丫头引着黛玉进了花厅。
里面花团锦簇,都是年轻的女孩们。引路了的丫头喊了一声:“巡盐御史林大人的千金林大姑娘到了!”
四五个穿着鲜艳,头戴珠翠的女孩子迎上来,笑着将林黛玉搀住了。
“林姑娘快请进来吧,老太太正等着呢。”
目测这几个便是伺候卫府老太太的丫头,穿戴比一般的丫头强上许多。身上的罗衫都是极好的料子,便是扬州城那些体面人家的小姐们也多有不及。黛玉在京城住过三年,虽没怎么出过门,有些大户人家的事倒听过不少。一般越是没落的勋爵之家,越是喜欢充面子讲排场,丫头婆子出去也都要穿上最好的衣裳,免得失了体面。
记得,当时在外祖家住着的时候,若有丫头得了主子的恩典,允她们出去看看自己在外面的家人,别管一天还是半天,能不能穿的上,琏二嫂子都要命她们包一包的好衣裳带去,还要亲自过目之后方可,以彰显自己家的富贵。好像在告诉人们,瞧我们家多富贵,连丫头都比别人家的小姐吃得好穿得好。
其实,他们心里未必就不知道在走下坡路,早已不复祖辈们时的荣光,但越是如此,便越是讲究外头的体面,似乎这样便能欺人,其实不过是自欺罢了。
卫老太太已经听到外面的动静了,从贵妃榻上抬起头,笑着问:“是谁来了?”
丫头们七嘴八舌的说明了林黛玉的身份。
卫老太太扶着丫头的手坐起来,笑的甚是慈祥,“快请林姑娘进来坐。”
她上身穿着大红底子福寿吉祥纹缎面对襟褂子,下面是赤金撒花裙子,白色圆领中衣,头上插着整套的赤金红宝石头面,看起来十分雍容华贵。黛玉上前见了礼,卫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让她坐在身边,好生夸赞了一番,指着自己的几个重孙女儿一一的让黛玉认了。末了,笑呵呵的对站在一边的几个孙女儿道:“来了扬州城这几日,你们不是一只念叨着要见见知书达理的林姑娘么,这可见着了!”
说着命贴身丫鬟去拿自己一直舍不得用的一个珊瑚摆件给黛玉做表礼。
黛玉连说了几次不敢当,卫老太太执意让她收下,还说长者赐不可辞,不收就是看不起她老太太。当着这么多人,黛玉可担不起不敬老的罪名,只好收下了。
很快,黛玉便被一帮子姑娘们拉走说话了,扬州体面人家的姑娘几乎都到了。大部分黛玉生日的时候都见过的,只是当时混混乱乱的,又突然来了圣旨,搞得她脑子更混乱了,所以虽然看着面熟些,却不大记得谁是谁了。
这些闺阁小姐们大概也知道只见过一次,黛玉未必能记住她们,因此搭话的时候都还不望自报一下家门,免了黛玉张冠李戴的麻烦。
基本上所有的姑娘们都很热情,但也有个别的。
比如高雨柔,比如卫府卫老将军的长孙女——纹姐儿。
前段时间还听说她被高知府禁足了,不知为何,这阵子倒又活跃了。
高雨柔蒙着面纱,在一种花枝招展的女孩子中十分显眼。面纱做的极为精美,点缀着数不清的各色宝石,用一根硬硬的铁条子穿了,勒在耳后。猛一看,跟唱老生的戴的那夸张的假胡子似的。黛玉只是扫过一眼,便将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了。有几个小姑娘们还在那里偷偷地看,不仅看,还捂着嘴笑呢,细细碎碎的议论声传到黛玉耳朵里。
“欸,你们说这么热的天儿,她戴着那个不热么?”
“谁说不是呢,我看着都替她闷得慌。”
“这是把能找到的宝石都缀上了吧,也不知是炫耀她家里富贵呢,还是心虚。”
……
黛玉虽然不喜高雨柔,但对这种捧高踩低的,更加不待见,悄悄记住这几个背后议论人的女孩子,打定主意以后不跟她们来往。
看着被众星捧月般围在中间的黛玉,高雨柔眼里闪过怨毒之色。
郑莉华也收到了请帖,而且听她的意思,似乎是跃跃欲试的样子,可到了现在也不见她的人影,黛玉心里有些奇怪。
说曹操曹操到,刚想到这,便见一个小丫头引着郑夫人和郑莉华进来了。郑夫人是满脸的笑意,郑莉华则嘟着小脸,有点不高兴的样子。先是拜见了卫老太太,之后郑莉华才出来找黛玉。屋子里人太多,没有说话的地儿,二人便携手出去,穿过一条青石板的小夹道,来到卫老太太的正房后面的小花园。花园里有一片竹子,一条羊肠小道贯穿,中间稍大的一块空地放着一个石桌并几个石凳子,倒还僻静,二人便一起到那石凳子上坐了。
“我以后可再不来了!”一坐下,小妮子郑莉华就气哼哼的道。
黛玉问:“怎么了?”
“她们忒看不起人。”郑莉华气呼呼的将自己的遭遇说了。卫府是高门,为了来参加他们老太太的寿宴,他们提前几天就在准备好了。今儿起了个大早,用了饭便出发了,到了卫府门前先递了拜帖。那些门童都是看人下菜碟儿的,见是同知府,就不那么恭敬。让他们在外面等了好一会儿,好容易进了府,谁知又受了一个小丫头的诓骗,引她们到一废弃的小院,人就没影儿了。
她们费了好久的功夫才找来,本来是最早的一批,如今倒成晚到的了。
“林姐姐,你评评理,这不是故意给我们难堪么?我们郑家门第低又怎么了,我们又没哭着求着要来,还不是他们巴巴的送了帖子。”
黛玉皱了皱眉说:“不应该呀,你家跟他们又没有过节。若说他们看不起你家门第低,也说不通。你们家门第虽然不高,总也比那些商人强吧,她们尚且还没有被如此对待,何况于你们?”
郑莉华起身,站在一杆竹子跟前儿,泄愤似的使劲儿揪掉上面的几片叶子,咕哝道:“总不能是那丫头不认路吧。”
黛玉道:“这也不可能。卫府堂堂伯爵之家,怎会让一个不认路的丫头去迎接客人?退一万步讲,便是真的不认路,也该实告诉你们,不该把你们引到错的地方才是。除非那丫头是个傻得,不然一个怠慢客人之罪扣在脑袋上,你想想会有什么后果?”
“这么说,是有人故意整我们了?”郑莉华歪歪头,满脑袋的雾水。
黛玉回了她一个你终于聪明了一次的眼神。
“林姐姐,你说是谁在整我,我们没得罪过卫家的什么人啊!”
“谁说一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