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道:“这四个都是极好的,倒能帮你掌家理事。”
迎春房里的人进进出出的,也说不上许多私房话,眼见着该上头了,琢磨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反倒碍事,黛玉便拉着郑莉华至一安静的小花园里闲坐。荣国府她带了三年,十分熟悉,想要找一个既安静又雅致的地方倒不太难。
一到了没人的地方,郑莉华便掩饰不住本性,笑呵呵的道:“林姐姐,我真没想到贾姑娘会给我送请帖。”
黛玉刚看见郑莉华,也有些意外,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想通了。郑莉华常去找自己玩,迎春表姐也常去,一来二去,二人难免碰上,见过几次面之后,自然也熟识了。迎春表姐又非那等嫌贫爱富之人,会请郑莉华也在情理之中。况且郑家虽然并非世代勋贵之家,倒也是书香传世,郑莉华的父亲如今也坐着京官,身份也够得上。
黛玉笑道:“如今你王府也逛了,国公府也逛了,不觉得自己没见过世面了吧?”
“姐姐又取笑我!”郑莉华跺着脚转过身,突然“呀”了一声。
“怎么了?”黛玉回头一看,站起身,拉着郑莉华就要走。
郑莉华急匆匆的跟着黛玉的步伐,一边嘀咕:“好生奇怪,今儿内帷是专供闺秀们游玩歇足之地,怎的好端端的冒出来一个男人。”
后面那男人还在急匆匆的追:“前面的姐姐妹妹们,先别走,我有话要跟你们说。”
原来那男子便是贾宝玉,方才黛玉是背对着他,因此他并没有看出是黛玉。
第108章
黛玉未曾料到自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歇息一会儿; 却好巧不巧碰上贾宝玉。她素知贾宝玉的习性; 知其向来无视礼法; 最爱往女孩子堆里扎,就放着这一点,出来前还特意问过大舅母; 得知贾宝玉和家里的男丁都在外面待客才放心带郑莉华出来,不想千防万防都是突然,最后还是撞上了。
雪雁轻声在林黛玉耳边嘀咕了一句话:“怎么他也在这里; 不是说在外面待客么?”
若只是黛玉倒还罢了,毕竟是嫡亲的表兄妹,偶尔见上一面,便是传出去也没有大错; 但郑莉华跟贾宝玉无亲无故; 因为自己的失误让她被一个外男看去,黛玉心里过意不去,跟不允许因为自己而影响郑莉华的名声。因此,黛玉一面拉着郑莉华走,一面命跟随的嬷嬷、丫头们拦下贾宝玉。
虽未看到黛玉的正脸,但看见紫鹃、雪雁二人; 贾宝玉已经猜到前面衣着考究被簇拥在中间的姑娘即是黛玉; 越发兴奋,边跑边叫:“林妹妹等等我; 是我,我是宝玉啊!”
一般懂礼的男子若是看到女孩子就该主动回避; 即使没来得及回避见到女孩子有主动避开的意思,也该识趣点别去讨人嫌。可贾宝玉向来非识趣之人,反倒大喊大叫起来,这时候黛玉如果连个招呼都不打,毕竟碍着亲戚的情分,面儿上不好看。
命紫鹃、雪雁带着郑莉华及其丫头先回去,黛玉停住脚打算寒暄一下就把贾宝玉打发走。
“林妹妹你何时来的,怎么也不去瞧瞧我?”
黛玉皱皱眉头,暗道,许久不见,宝玉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他如今也有十三岁了,感情这一年多光长个子没长脑子!也不想想,如今自己是什么身份,他又是什么身份,便是寻常的女孩子他都不该这样无礼,何况她林黛玉也是有了人家的人了,他竟还是这样大大咧咧,一点子避讳都没有!
贾宝玉笑呵呵的想靠近,被嬷嬷和丫头们拦住,只能远远的看着林黛玉抱怨,“好妹妹,你回家一趟,怎的倒跟我生分起来了?”
黛玉抿了抿嘴唇,“表兄不在外面待客,怎的到了这里?”
“外面一群臭男人有什么意思,还是里面好,亏得我回来了,要不然还看不到林妹妹。”贾宝玉摆摆手,“好妹妹,你怎么也学外面的规矩叫起表兄了,听着拐别扭的,还是像从前一样,叫我二哥哥吧。”
眯了眯眼,林黛玉显然有些不高兴,“表哥,如今我们都大了,不似小时候那般,规矩自然是要讲的,不然传出去让人笑话。这里是内帷,尤其是今日来的都是各府的千金小姐,表兄自小读圣贤书,就不该在此处乱逛,难道不知男女有别吗?”
说完便转身走了,贾宝玉想跟过去,被跟随之人拦住,说了他几句,臊的贾宝玉怪不好意思的,暗自嘀咕,果然除了自己家里,外面皆不是好出去,处处险恶不说,还要将好好的女孩家逼得呆板木讷起来。林妹妹不过离开一年多的时日,竟像是变了个人一般,俗气的了不得,动不动就说什么圣贤之道男女之别,再不是先前如水般洁净可爱的女孩儿,竟是连宝姐姐也不如了。
黛玉往荣禧堂正房而去,郑莉华等人在仪门处翘首等待。
“林姐姐!”看见黛玉,郑莉华便担忧的跑上前,一把拉住黛玉的手。她年纪小,见过的外男不多,何况是贾宝玉这种豪放派的,怕她吓到,黛玉拍了拍她手背,安慰道:“没事,是我的表兄。”
郑莉华道:“我知道,紫鹃姐姐告诉我了。”
仪门内外来往的闺秀、丫头和送东西的人很多,说话并不方便,黛玉拍拍郑莉华的手道:“别担心,我已告诉大舅母让人带他出去,不会在回来了,我们进去吧。”
郑莉华点点头,跟在黛玉后面进房。
迎春已梳好头,戴上了凤冠,大红色霞帔趁的脸颊越发红润。凤冠霞帔原是宫廷命妇的着装,寻常女子只有在出嫁时方可穿着,即所谓的“大礼可摄胜”,也就是说在大的礼仪活动,比如祭礼、婚礼等场合可向上越级,不算僭越。所以,出嫁的女子,打扮的再高贵也不为过。
迎春今日也是打扮的十分华贵。头上是点翠大凤,鬓角插两根赤金打造的步摇,显得尤其雍容华贵,精致考究的大红霞帔,将其衬得越发美艳。
王熙凤仔细的打量一番,笑道:“姑娘这样一打扮,可真是美的,怎么说,比那书上说的绝代佳人都好看。不愧我们老爷心疼你,特意花大价钱找最好的工匠打了这这整套的头面,真应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我一高兴啊脑子就不行,突然就想不起来了。”她皱眉想了半天,突然一拍额头,“哎呀,想起来了,是‘倾国倾城貌’,妹妹这一去啊,管保把姑爷看直了眼!”
一句话说的众人都笑,一些年纪小面皮儿也薄的女孩子们也低了头,迎春早羞红了脸,跺着脚道:“嫂子再胡说,我告诉母亲去!”
王熙凤知道迎春是臊了,故意引来话题,并非真要告她的状,便拉住迎春半开玩笑半赔不是,道:“好姑娘,我错了,我一时口快没忍住,我给你赔不是。你也知道我没读过什么书,跟你们不一样,一向胡言乱语的。你知书达理,何苦跟我一般见识。你如今告诉去,太太知道了,骂我一顿,你又有什么好处?”
说着抓住迎春的手又是拍又是摇,又说了许多俏皮话,迎春原本伤感的心情也开怀不少。
王熙凤见迎春脸上有了笑意,又说了几句话,问黛玉累不累,已备下房间给她作歇息之用,黛玉说不累,想再陪迎春说说话,她这一嫁出去,再见面就不如从前方便了。
王熙凤还有很多事要忙,便说留下平儿伺候黛玉。
黛玉知道王熙凤总理迎春的出嫁事宜,千头万绪,离不开平儿的协助、提醒,便婉言拒绝,王熙凤还要说什么,黛玉道:“今时不比往日,乃是迎春姐姐的好日子,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琏二嫂子可要办的漂漂亮亮才是。我若是把平儿留下,谁帮你处理这千头万绪的事儿,万一出个纰漏,迎春姐姐再怪我,我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琏二嫂子,你一向深明大义,可不要陷我于比不仁不义之境地啊。”
王熙凤笑道:“你这嘴啊,越发厉害了!也罢,你有什么需要,随时派人告诉我。”
黛玉笑道:“你去忙吧,我省得的。”
王熙凤刚出去,还没有出院门,便见邢氏身边的丫鬟来找她,说来了几个重要的客人,让她去接待一下。王熙凤从早到晚风风火火脚没着地的跑了半天,头发都有些乱了,也来不及重新梳,只能由平儿略微收拾整齐,便去了。刚走了两步,又回头道:“平儿,花厅该摆桌子设宴席了,你去盯着些,今儿来的都是贵人,位次分配,器具的使用,不可出错。”
平儿答应一声,也忙着去了。
迎春有些伤感,抓着黛玉的手不住颤抖,手心湿湿的,是出的汗。黛玉只得温言安慰,没人的时候迎春瞧瞧的说,自己心里空落落的,极舍不得父亲、舍不得哥哥,也舍不得母亲和姊妹们。黛玉设身处地一想,心里也闷闷的,想起自己若如迎春表姐这般处境,也一定是万分不舍的。自己还是嫁给周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还只是想想而已,迎春表姐可是嫁给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陌生人,心里不忐忑才怪呢。
不多时,丫鬟们报说姑爷来迎亲,已经快走到宁荣街,让做好准备。一时涌进来许多人,有人捧了大红盖头给迎春盖上,黛玉见一团忙乱,没有自己站脚的地儿,便走出来。
入目全是大红色,满院子的大红灯笼将整个府邸映的如在梦幻之中。
喜婆一句一句的高喊着什么。
拜过父母之后,嫁妆一架架抬出,每一架都贴着大红喜封,抬嫁妆的小厮也是统一的大红装束,组成一条绵延看不到头的红色长龙。黛玉瞧过,迎春的嫁妆很是丰厚,足够她在婆家撑住场面。
拜过父母长辈,聆听教训之后,迎春被一众人搀着上了八人抬的花轿。
两人在前面盛装开路,后面是盛大的仪仗,回避牌、吹鼓手、旌旗等,还有人执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各种兵器跟随,新郎骑一匹银鞍白马,新娘的绣花大红轿随行于后,真是威风凛凛,便是状元郎游街也不过如此了。
看着愈行愈远的轿子,黛玉心中突然升起一股酸涩的伤害,虽然说迎春表姐这一嫁出去,并不是说以后就不见面了,可是,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了。再往大舅舅舅母那里一看,他们也都红着眼圈。黛玉心中为迎春高兴,看来舅舅舅母还是很舍不得她的。
午饭摆在花厅,黛玉被安排坐在首席,位次在昌华郡主之上。
昌华郡主很是不服,三番五次在言语上挑衅黛玉,都被黛玉四两拨千斤的化解开来。
第109章
迎春的婚礼过去不久; 又赶上京城好几家勋贵的夫人、太夫人过寿; 都是国公、郡王、亲王之类等级的府邸; 人家诚心诚意来请,黛玉也不好不去,不然外人还不说她眼高于顶、目中无人。
几番折腾下来已进入七月; 一年中最为炎热的盛夏时节。
好些日子不曾下雨,太阳火球似的挂在天空,想要把世间万物烤化一般。
麦收后朝廷开恩科招揽文物人才; 肖晨宇中了武举人。此人年纪虽不大,却心有鸿鹄之志,而且兵法娴熟、武艺不凡,最为难得的是意志坚强; 周航觉得假以时日必能在战场上大展宏图、立不世之勋; 遂十分看重,特意求了皇帝,招其入宫做了二等侍卫。
肖晨宇自小熟读兵书,却也不拘泥于兵书,对行军大战之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自上次茶楼一见,周航便对其印象深刻; 皇帝不是想搞军事改革; 却苦于不知从哪里下手嘛,周航觉得若能将现代的部队管理机制引入古代; 或可在保证君主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下,还能将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可军事改革; 说着容易,真做起来哪有那么简单。
边关将领与地方官员盘根错节,非一日形成,自然也非短时间便可解决的。太上皇在位时边患烽起,为了防范外敌,不得不放宽边将的权利,命其自行招兵自行训练,造成边将做大,有的地方甚至不听朝廷调度,俨然一个小王国。想要改变,多少人反对就不说了,能用的人便找不出几个。而肖晨宇年轻,又深谙兵法,与如今各路将军、官府皆没有什么接触,若用得恰当,一定大有裨益。
当然,以他如今的资历,还远远不能当此重任,所以得给他机会历练。
周航打算先将此人弄到皇帝身边镀镀金,然后外放到北部边城训练民兵,以保家卫国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不时的侵袭、掠夺。之所以是先命其训练民兵,而非直接放到军队里做一个校尉或是小将,乃是因为军队里盘根错节各司其事,讲究战功和资历,猛然放一个人进去,又这样的年轻,毫无战绩可言,定然会受到众将领的排斥,干不出什么名堂不说,一个不好小命就没了。
倒入如把他放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既是一种锻炼,也可掩人耳目,等干出名堂,自然一切都顺理成章了。当然,如果这件事肖晨宇都干不好,那么说明他没有这个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也只能说一句遗憾了。
周航是皇帝半路认回的儿子,而且一认回就获得无上荣宠、身居太子高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羡慕嫉妒恨者不知凡几。当然,除了向来心高气傲鼻孔朝天自诩除了皇帝老子天下第一的二皇子,一般人不敢表露出来,顶多在背地里使使绊子,便是大皇子见了周航也都是满面春风,虽然背地里也使过手段,至少面上还是一个温和关爱弟弟的兄长。
周航参政以来,明里暗里的麻烦遇到不少,好几次都差点中了二皇子的圈套。最惨的一次被二皇子设计闯入一个浴室,里面香风、热汽缭绕,宛若仙境,一女子赤*身裸*体正在池中戏水。他刚进去,就听外面隐隐约约传来许多脚步声,步态轻盈,应该是宫女正在走来,从脚步声推断约莫有十几个。
浴池很是豪华,白玉铺就,成倾斜的荷叶状,能用得上这种规格浴池的定不是普通的宫女,应该是一位妃嫔,而且这位妃嫔要么恩宠正盛,要么便是身份高贵,不然也是没有这待遇的。幸而那女子背对着门,并未看到有了一个外来闯入者。
一进去周航便知自己是被设计了,眼见外面的宫女就要进来,只好化身成一只小猫躲了起来。
时候他才知道沐浴的女子是太上皇的宠妃,二皇子安的什么可谓昭然若揭。
这件丢人之事他没打算告诉林黛玉,却在一次因缘巧合下被林黛玉知道了。说起来这事还得怪那只不知好歹的大黑猫,这大黑猫日日跟着黛玉,喝的是灵泉之水,吃的也是空间里出产的瓜果蔬菜,还时不时的到灵泉水里泡个澡儿,渐渐的开了灵智。
有一次,这家伙跟周航跑到皇宫混了几天,跟皇宫里的野猫打听出不少事,回去不知道怎么跟黛玉比划的。总之,黛玉是知道了,第二天还专门问了周航,周航没办法,总不能骗黛玉不是,只有老老实实说了。
黛玉早就猜到周航突然当上太子,定会引来不少人的嫉恨,却没想到他的处境竟凶险到如此地步,每次见了都要嘱咐周航一定要小心。
周航之所以对黛玉报喜不报优,就是怕她忧心,只得好言以劝,“玉儿你放心,从前是我忽略,如今我知道自己这个位子多招人嫉恨,不用你说,我也会小心的。”说完又叹一句,“早知道我就不当这个太子了,当一个皇子,将来做个闲散王爷多好,荣华富贵照样享受不完,也没有这么多麻烦。”
黛玉觉得不当太子这个话题再扯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摆摆手示意别说了赶快修炼吧。周航不过是发发牢骚罢了,难道还真能不干?废太子的处境比现在还要糟糕不知多少倍呢,周航还没有傻到真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地步。
二人能在一块的时间本就不多,还其中大部分都浪费在修炼上面。大好时光不能与心爱之人你侬我侬也便罢了,连一块坐着好好说话聊天都不行,想想周航觉得挺可惜也挺郁闷的。
难道他和林妹妹在一起就只能修炼,就不能有点别的娱乐?
想着,某人故意慢悠悠的在草地上上一滚,化成小猫腻在黛玉身上。
黛玉“呀”了一声,将小猫托在臂弯里,笑道:“你可又重了,再这么下去,我就抱不动了。”一边说一边极其自然的将放在周航滚的时候沾的几片干枯的草叶子揪掉,拍拍胖乎乎的小猫身子,“别闹了,快变回人身吧,修炼要紧。”
周航没有变回人身,而是问黛玉北静王的那个妹妹还总是找她麻烦么。
黛玉道:“她那点小伎俩,我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周航猛地抬眼:“她还敢找你麻烦,看来上次的教训还不够!”
黛玉道“罢了,她一个女孩子,你何苦跟她一般见识。”
“她跟你过不去我就得跟她一般见识!”说的斩钉截铁。说完,见黛玉皱起了眉头,没来由的觉得一阵心疼,下意识的又加了一句,“放心,只要她以后不找你的事,我也不会把她怎么样。”当然,如果她再敢陷害黛玉,他周航也不会手软,虽然她不忍心让黛玉不开心,但首先得保证黛玉的安全不是。
“随你吧。”黛玉道。
其实黛玉并不是滥好人,也并非热情之人,甚至可以这样说,她内心深处是凉薄的,真正放在心底的,除了周航,也就一个父亲罢了。其他的人,她并不是很关心,别人对她好,她自然会记在心里投桃报李;别人对她的不好,若是无伤大雅,她多半不会在意,是因为她根本没见将那人放在心里所以自然不会在意。但所有人三番五次的挑衅她,黛玉也并不是逆来顺受之人,一旦惹毛了她,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昌华郡主已经不是第一次当众办黛玉难堪了,黛玉是根本没见将她放在眼里。毕竟狗咬了你一下,你还能咬回去啊,那你成什么了?这不是叫人笑话么?
但并不是说她就没有应对的办法,只是懒怠再不相干的人身上费功夫罢了。若是那个昌华郡主再不知好歹,别说周航,她自己都要让她知道厉害了。不然,真当她林黛玉好欺负么。
两个月后,京城郊外。
一匹骏马飞驰而过,留下一线扬起的飞尘,周航送走了意气风发的肖晨宇。“太子殿下保重,臣一定不负殿下所托。”临上马前肖晨宇跪地叩首,言语铮铮,掷地有声。他黑亮的眸子透着昂扬的生命力,周航知道他会如他所说的一般。
出宫前,父皇告诉他,君主不一定什么都会,只要会用人就行了。所谓用人,首先要识人,知道这人有什么才能,把他放在什么位置能最大的发挥其才能。其次,只会知人善任还不够,还要回笼络人心,让臣下甘心为你去卖命。如此,帝位才坐的安稳,如此方可成大业。
看着肖晨宇远去的背影,周航抿了抿嘴,眼神深邃。
周航听政也有大半年的时间,李昭组织了一次大型的论政朝会,但凡五品以上的京官都参与进来。这次朝会与一往不同,主要是谈论历朝历代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由周航主持,在场所有官员有什么疑问都可向周航提问,主要目的就是检验太子听政半年来的成果。
周航虽还不足十八岁,比许多大臣都小上很多,却毫不怯场,声音晴朗、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而且要言不烦、精妙绝伦,对很多事务都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和便捷的解决办法,可谓是舌战群雄,说的众大臣纷纷翘起大拇指,连那些想尽办法刁难他的人到最后也都是低着头无话可说。
周航暗笑,小爷我可是领先你们几个世纪的人,你们那点子所谓的棘手的难题,用我21世纪的眼光来看,根本不是问题好不。
群臣纷纷跪贺:“皇太子睿质聪颖,天资绝伦,实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啊……”
接下来便是之乎者也一大串,周航没仔细听,反正都是拐着弯儿夸他聪明能干,听不听又有什么关系。不过谢谢朝臣们说起来还真是没完没了,说到最后周航都不好意思了,妈呀,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当官的,还真是能拍马屁,洋洋洒洒上千个字,还都不带重样的。
对于儿子的优秀,皇帝陛下身为欣慰、高兴,对于教导太子有功的林如海自然有是好一番赏赐。在群臣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林如海诚惶诚恐的谢恩领了赏赐。
李昭宣布皇太子已学有小成,自今日起正式协助处理日常政务,并兼管吏、户二部,林如海仍为太子少师,辅佐太子。也就是说,自此,吏部、户部便归皇太子掌管了。这两个衙门可不是一般的衙门,一个管着朝廷百官,一个握着国家的钱袋子,掌握了这两个部门,也就是掌握的整个国家。
皇帝对太子还真是放心,这是群臣的心声。
皇子大了,下放到各个衙门历练虽是常事,但往往不会授以正式官职,更不会直接管理一个实权的衙门。多是皇帝布置一个什么差事,交给皇子去办。一般也就是修修园子、办个寿辰或什么典礼什么的,基本不会给什么实权,防的就是皇子做大,威胁皇权。便是储君,未来的君王,皇帝也不会在自己还活的好好的时候就放任其手握大权。皇家父子,能不互相猜忌,维持表面的温情,便可成为一代假佳话了。
当然,作为太子的老师,林如海的权势也水涨船高。
对此,林如海面儿上没有丝毫的喜色,反倒是越发的小心谨慎,好几次要辞去少师一职,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