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隔壁的人,有两个周航还知道,一个是薛蟠,一个是贾蓉。
从言语间不难判断,隔壁除了几个纨绔子弟,还有有唱戏的小旦和粉头作陪。薛蟠最为活跃,淫词秽语一个接一个几乎是不断趟儿的从他嘴里蹦出来,夹杂着年轻男孩子的调笑声。那男孩好像是唱小旦的,薛蟠缠着他亲*嘴摸屁股,还硬逼着唱了几段露骨的戏文。贾蓉那里也不甘示弱,似乎是和一男一女互相喂酒。
周航皱皱眉头,暗道:薛蟠还有兴致在这里欺男霸女,难道元宵节那次还没彻底毁了他那孽根?
不过转念想想,或者那次并没有伤到根本,他找了能干的大夫调养了大半年已经能用了。又或者,薛蟠如今只是跟男人调笑,难道他已经不行了,该改做下面那个?
不过这跟他又有什么关系,真是没什么意思,那些人一个比一个下流,说出来的话简直污染人的耳朵。周航没兴趣再听,正想屏蔽住隔壁的动静,却有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人叫贾道然,是这次聚会的东道主,好像是做生意赚了点小钱,想买个官坐坐,却苦于没有门路,这才找到了贾蓉,想找贾蓉托托关系,薛蟠便是引荐人,不然他一个商户之子,想要结识贾蓉这样的勋贵之后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贾道然有钱,在官府上却没有丝毫关系,想要踏足官场,简直难如登天。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跟薛蟠有些生意往来,知道薛蟠与四大家族的贾府、王府颇有渊源,心里头便东西些小九九,想着如今若能结交这两个府邸,说不定自己也能弄个官当当,岂不是扬眉吐气、光耀门楣了么?
这贾道然虽然精明,却都是在生意场上混,对官场的事不了解,他觉得能讨好贾蓉自己的事就成了大半了。殊不知贾府自己都是没落的破贵族了,别说他找贾蓉,便是找了贾府的族长贾珍,也是办不成事的。
贾蓉不过是看他有些钱,想着混些吃喝罢了,横竖有人买账。
买官这事,若是精简官吏之前,或许还有些可能。如今,可没人敢揽这样的活。毕竟,现有的官员还要裁呢,哪还有地方能塞下人?
况且,皇帝已经下旨严禁卖官鬻爵,违者斩,谁敢在这个档口往枪口上撞,才是真的要钱不要命。
周航也没兴趣再听,歇脚也歇的差不多了,该走了。
谁知道,刚出房门,迎面就撞上一个酒气熏天之人。不是旁人,正是薛蟠,一个脸上敷着厚厚□□擦着胭脂化得跟个女人似的男孩扶着他。那男孩看年纪不过十四五岁,个子很是小巧,乖巧的扶着薛蟠。
薛蟠一看见周航便两眼放光,醉意熏熏胆大包天的伸手要去摸周航的脸。
“美人,你多大了?在这里干什么?进去跟哥哥喝一杯好不好?只要你肯去,哥哥把什么都给你……”说着打了个酒嗝。周航没料到一出来就能装见薛蟠,更没料到薛蟠如此胆大包天敢可调戏他,因此愣了一刻。就是这一刻的呆楞,薛蟠的脸已经凑了过来,浑浊的口气夹杂着难闻的酒气一股脑喷在脸上,周航恶心的差点吐出来,下意识的就给了薛蟠一拳。
周航又是修真又是习武,拳头不是一般的硬,便是武林高手也未必受得住,何况薛蟠这样的酒囊饭袋?当即,薛蟠便被打倒在地,鼻子都歪了,满脸的血,吓得扶他的男孩捂着头大叫。
闻言,房间里的几个纨绔都跑了出来。
周航不屑跟这群整天把生殖器顶在脑瓜子上招摇过市的杂碎有任何言语及身体接触,直接丢下一句处理干净,便带着贴身内侍小泉子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亲亲小天使散步的蜗牛投的地雷,谢谢亲亲小天使月遥紫灌溉的营养液,爱你们么么哒,抱住狂亲,漠漠一定会更努力的更文哒~
第112章
不管上次元宵节那次教训薛蟠废没废不知道; 但周航一句处理干净; 这次他是铁定费了。贾蓉及另几个纨绔虽未调戏周航; 但他们跟薛蟠一起,自然也脱不了干系,也不由分说被胖揍一顿。
他们虽不知周航的身份; 却也知道周航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
整件事的起因在意薛蟠的好色,惹到了不好惹之人,他们不敢; 当然也找不了周航的麻烦,理所应当的便埋怨起薛蟠来。若非他不分场合部分对象的乱发情,哪有这档子事啊。虽未明说,心里却都给薛蟠记上了一笔; 暗道若非薛蟠惹事; 他们也不至于吃这么大的亏。
周航虽然扫了兴,倒没有忘记正事,出了酒楼便命小泉子亲自带着东西送到林府。黛玉收到后自然是欣喜。再一看都是街上卖的精巧物什,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要的就是这份天然之气,更加喜欢。正好她给周航做的秋衫也已完工; 便命慧儿好生撞在一个匣子里给小泉子带去。
且不说周航受到后如何欢喜; 只说薛蟠等人现在的境况。
作为罪魁祸首,薛蟠是被揍的最厉害的。当然; 跟命根子比起来,这些皮肉之伤还算不得什么。听说薛家母女日日哭泣; 请了不知多少有名的大夫,都不中用。薛蟠这次也伤得不轻,算是丢了大半条命,躺在床上一个多月也没能下床。
他们不是没想过报复,但是连周航的身份都查不到,多放打听打听出来动手的一个侍卫的身份便是四大家族联合起来也惹不起的,只好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不然呢,又能怎么样?
至于贾蓉等人,在家里闷了几天,养好伤后又出来厮混,银子流水似的花,几乎日日流连于烟花柳巷之中,出手十分阔绰。
当然,他们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冤大头贾道然掏腰包。
贾道然肯这样自然也不是他道德高尚大方散财,而是大些自己的小九九。
一个多月过去,贾道然渐渐也看明白了,贾蓉等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他们是极看不起商人的,肯敷衍他不过是看他有两个钱儿出手又大方罢了,说到底就是是混吃混喝。
贾道然是看出来了这些所谓的勋贵世家子弟,在外面标榜自己多高贵,其实不过是一堆下流坯子罢了,还不如商人光明磊落。
但他想着若能贾蓉等人结识四大家族中如今风头正盛的王子腾,倒也不错,所以一时还得恭维着贾蓉等人。贾蓉倒是给他引荐了几个王家的人,但都是一些游手好闲的子弟,如贾蓉之类,并没有什么用。
生意人似乎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见在这些人身上捞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贾道然开始筹谋其他的门路。当然,对贾府王府的那些纨绔子弟也开始渐渐地疏远了。
你别说,贾道然不愧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脑袋瓜子挺好使,他还真通过钻营取巧巴结上了一位朝廷大元——户部尚书吴亮。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银子的缘故,吴亮似乎还挺看得上他。
他给吴亮出了一个主意。
太子在户部的一些列动作不是让吴亮感觉到压力了么,让吴亮觉得自己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可能官位就保不住了。贾道然就给吴亮出主意,让他进献一只七彩的锦鸡和一株玉米,说是祥瑞。
锦鸡虽然稀有,却并不难寻,但七彩的锦鸡便只有在上古时期圣明的君主在位时才出现过。而且这个锦鸡还有一与众不同之处,便是它的尾巴特别长,像凤凰一样,而且还有些传说中凤凰才有的纹饰。玉米株当然也不是普通的玉米株,而是一杆结了四个玉米棒的玉米株。
贾道然让吴亮说锦鸡是他老家的人送来的,在他老家的田庄里发现的,被发现时这个长的极像凤凰的锦鸡就停在那株长了四个玉米棒的玉米杆上。
这可不得了了。
什么人家的地里才会出现祥瑞?
自然是功德之家啊,说明这户人家不同凡响,连上仓都觉得他们是积善的好人家。
如此一来,皇帝还不得奖赏么?
吴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皇帝改元不足一年,根基尚不稳定,正是需要这些祥瑞来稳定帝位的时候,他断定只要自己给了皇帝这个台阶,他一定是就坡下驴了。到时候自己纵然不能升官,至少户部尚书的位子算是保住了。
吴亮顿时觉得贾道然是个可用之材,仅仅是做生意的话未免太可惜了,寻思着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提拔一下。他立刻派心腹之人前去布置,十天不到的功夫一切便已准备就绪,再一次大朝会上李亮便跪地大呼“皇上万岁,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之类的话,将祥瑞献了出来。不出所料,得到皇帝一番夸奖和大量的赏赐。
朝臣中羡慕者有之,鄙视者有之,下朝后看着他的神色各异。
周航是不相信什么祥瑞的,他知道李昭也不信这一套。大朝会后紧接着便是阁臣议事,周航满怀心事的听着阁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知道议事结束,议事厅只剩他和李昭二人,周航才问:“父皇,你明知道吴亮妖言惑众,为何还大大的赏赐了他?”
李昭盯着周航看了许久,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有意要考一考儿子,他问道:“航儿以为朕为什么这样做?”
周航想了想,说:“父皇新登基,又有义忠亲王的旧部威胁,根基不稳,需要祥瑞来稳定帝位、树立在百姓中的声望和威信。”
李昭点了点头,对儿子的回答还算满意,毕竟一个十八岁还不到的年轻人,有这等见识也算不错了。
“航儿,你能看到这层,已属不易,为父甚感安慰,你母亲将你教的很好。不过,”他话锋一转,教育孩子可不是什么简单事,他说的对,当然要夸,但若是有什么不足,也是要指出来的,不然怎能长进?
“这只是一小部分的原因,”李昭说,“更重要的是,父皇要保护你……”
“保护我?”周航有些诧异,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意思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李昭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循序渐渐的问:“朕当初认你,不是也借了祥瑞只说么?”
听到这里周航恍然大悟,也明白了李昭的一片爱护之心。当初他认自己的时候,也曾借祥瑞之说,给大臣的印象就是说皇帝是认同祥瑞的。如果这次他不认,而说陈亮妖言惑众蛊惑君主,那么去年认子时候的祥瑞也就不合理了,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出来指责。他们便是不敢当众指责皇帝,也一定会在背后议论纷纷,怀疑周航的血统问题。
李昭能用心到如此地步,周航心里不敢动是不可能的。
“父皇……”他张了张嘴,一时有些语塞,不知道说什么。谢谢么,未免太苍白些。父皇你太好了我爱你之类的,他还真说不出口,太肉麻了。
就在他纠结的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时候,李昭突然握住了他的手。
“航儿,能告诉父皇……”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眼圈有些泛红,“你……你母亲的情况么?”
周航愣了愣,过了一会儿说:“她很好……”
“她在哪?”
“在一个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
“有多遥远?”
“很远很远,远到一辈子也走不到……”
周航说的是实话,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若是概率极小的奇遇,这个时空的人跟另一个时空的人根本不可能有接触,可不是一辈子都走不到么。谁知他这句话说出来,却让李昭误会了,以为周航迄今为止都不能原谅当年的错误。他叹口气,幽幽的道:“你不想说就罢了,为父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愿意说出来的……”
说完,便起身扶着魏兴安的手走了。
看着李昭有些蹒跚的脚步,周航心里也十分不好受。一年的相处,他已经把他当成亲人了,不是他不想说,实在是说了他也未必信,信了他也没办法穿越时空到21世纪。所以,与其告诉他,他和母亲之间隔的不是千山万水,而是两个不同的时空,一辈子也不可能见面,还不如让他抱有一分幻想,以为说不定那天他们夫妻就能遇见了。
再见李昭已是晚膳后,周航正看奏折,一阵北风呼啸而过,窗子被吹开,冷风瞬间袭来,周航下意识的拢了拢身上的披风。
“才十月,怎么冷的想寒冬腊月一般……”
周航不喜欢一堆人跟在身边伺候,所以他早遣散了身边的伺候之人。屋子里除了他一个人也没有,他随口嘟囔了句,并没有指望能得到回应。谁知道话音刚落,便听有人道:“冷怎么不知道多加件衣裳?”
周航转头一看,是李昭过来了。
李昭面上还有些怒色,以为周航宫里的人躲懒不在身边伺候,正要叫进来惩戒。周航忙解释一番,李昭才消了气。魏兴安识趣的关了窗子,又捧了两件大毛披风给父子二人披上,然后在蹑手蹑脚的退下。
父子二人围着火炉促膝长谈。
李昭说天冷是好事,周航问为什么。
李昭道:“北方的荣国不时侵扰,是朝廷的心腹之患,他们兵强马壮部族彪悍,而且多是骑兵,善于长途袭击,往往是打一仗抢了东西就跑,朝廷拿他们没办法。往年太上皇当政的时候,每年都要送他们许多财物,与其讲和,耗费大量的民力财力。朕不想百姓再受其害,所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大患,而今年的大寒天气刚好对我们极为有利。”
周航听得很是认真,李昭接着道:“如今才十月,我们这里都已经冷的要穿棉袄了,荣国那里只会更甚。朕读奏报,说北方边境出已经连下了两场大雪,百姓们的牛羊都冻死了不少。航儿,你想想,荣国可是比我们还要靠北,他们又是游牧为主,灾情只会比我们更重,实力大大削弱。这可不是机会来了么?”
“父皇打算什么时候发兵?”周航有些兴奋。
李昭道:“冬天不行,我们的士兵受不住那种严寒天气,必然会有无畏的损伤,得等到春天。经历一个寒冬,又是天寒地冻的灾年,冻死的牛羊能维持住他们一整个冬天的口粮就不错了,发春之时正是他们饥馁不堪之时,我们不能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
周航点点头,想了想,又道:“这倒是不错,不过的守好我们的粮仓,可不能不被他抢了去。”
李昭说:“这是自然。”
周航听得有些兴奋,他雀跃的道:“父皇,到时候让我也去吧。”
李昭立马皱起了眉头:“战场上刀枪无眼,你身为一国之皇太子,怎能亲涉险地?”
周航不乐意了:“历朝历代君主御驾亲征的也不少,我一个太子怎么就不行上战场了?”
“皇帝御驾亲征,那都是国家危难存亡之间没有办法的事,如今我们还远远没到那个地步。”说到这李昭顿了顿,声音严厉起来,“便是真到了那个地步,你也不许上战场!”
“我不上战场,难道要父皇你去么?”
“自然!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朕御驾亲征,你留在京城监国。”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亲亲读者薛定谔养了喵(●^o^●)灌溉的营养液,扑到亲~
第113章
李昭是打定主意不让周航上战场; 对他的这种想法做法; 周航理智上可以理解; 但是心理上一时还接受不了。不过他并没有跟李昭再起冲突,李昭不让他上战场不过是因为战场杀机四伏怕他危险罢了,若他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自保能力; 想必父亲也不会这样反对。
横竖战争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打起来的,自己再修炼个一年半载,便是那些武功高强神出鬼没的暗卫也不是自己的对手; 彼时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李昭又问起户部之事,周航道:“这一个月来虽然忙的脚不沾地,但好歹有些成效。自上次左侍郎他嫖宿、贪污被儿臣拿到把柄,如今倒是老实不少; 让往东不敢往西、唯命是从; 吴亮还不知道他的心腹之人已经倒戈了呢。”说到这,他极为遗憾的叹了口气,“真是便宜这老东西了!若非为了迷惑吴亮那厮,加上林先生拦着,以我的性子,这等贪赃枉法之人当即就拉去刑部大牢法办了。”
他提起林如海; 李昭想起他教自己儿子教的很好; 这些日子处理朝堂及吏、户二部的事倒也辛苦,突然想起了什么; 便转头问魏兴安:“今儿不是有两块极嫩的鹿肉么,可炖了来?”
魏兴安忙上前道:“鹿肉要炖烂了才好吃; 所以一早就炖上,估摸现在也有两个时辰了,圣上要么?”
李昭道:“给林如海送一块去。他这些日子也辛苦了,就说朕说的,给他补补身子。”
魏兴安应了一声“是”,倒退着退了下去。
林如海尚在户部当值,六部衙门虽然听着十分高大上,其实办公条件并不是很好。像林如海这个等级的官员虽然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房里却也只是放一个火炉,冬天的时候还是很冷的。如今虽未到寒冬,但是吹了好几天的北风,干冷干冷的,比寒冬的时候还厉害。想起今日林如海虽穿了大氅,未免还是要冷,周航便道:“天气骤冷,户部十分湿寒,今儿儿臣在那里的时候便觉得冷风直往骨头里钻。父皇既然赏赐林先生,横竖都要派人跑一趟,索性再添一个手炉吧。林大人每日要处理很多文书,手冷的话写字要打哆嗦的。”
李昭既为儿子尊师重道而感到欣慰,又觉得心里有些酸涩,这臭小子,对林如海倒是关心的紧,也未见他对自己这个亲生父亲如此。
不过皇帝陛下有点吃醋,到底周航说的倒也在理,林如海身兼多职,最近又忙互补的事,是很辛苦,也是该好好的关怀抚慰一番。虽然心里有点吃醋,但李昭堂堂九五之尊,还不至于跟一个臣子斤斤计较,他特意吩咐魏兴安将自己平日用的手炉给林如海送去。
皇帝给臣下赐东西并不是稀罕事,但都是随便从库房里捞一件出来,真把自己惯用之物赏赐出去的情况倒不多见。因此,能得一件圣上惯用之物作为赏赐,臣下的面上还是挺有光的,至少证明皇帝把你当成自己人了。
林如海虽为随性潇洒之人,到底还是受礼教教育而长大的士大夫,对皇权有些天然的敬畏之心,亲眼看到皇帝派心腹太监送来鹿肉、手炉,心中还是很落泪的,也升起些蒸腾澎湃的情感。士大夫一生的追求不就是得逢圣君,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么,很多士大夫寻寻觅觅一辈子也未必能遇见赏识自己的伯乐,他林如海算是幸运的了。
就在林如海自我感慨自我感动的时候,魏兴安上前一步,笑呵呵的道:“林大人,圣上说您辛苦了,让您好好补补身子,莫要过度劳累。”
林如海忙拱手道:“辛苦魏公公跑一趟,烦请魏公公转告圣上,圣上体恤之心,臣感激涕零,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不足以报之万一。”说着从袖子里摸出一块玉佩,凑近塞在魏兴安手里。
这也是惯例。历来皇帝赏赐臣子,前来送赏之人都能从被赏赐之人那里得些好处。甚至,如果被赏赐之人不给,他们还要主动讨要呢,而且回去后还会说这个人不懂规矩、说些不大中听的闲话。
别看这些太监身份低下,也没什么实权,但是他们天天在皇帝跟前儿晃悠,这就是天然的便利及优势,有时候稍微不着痕迹的给某人上上眼药,也够那些孤高不逊自诩谦谦君子不同浊流的大臣们喝上一壶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官僚们宁愿损些钱财也是不会轻易得罪这些内监的。
身为皇帝身边最为得宠的内侍总管,巴结者简直数都数不过来。这样的钱财魏兴安平日收的多了,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一般是来者不拒统统笑纳。毕竟也可以说是朝臣和内监们之间虽然不能说是约定俗成,但也是心照不宣的陋规。
既然是陋规,说明它是上不了台面的,但它又是规矩,人人都是这样干的,因此也不算多么见不得的事。便是皇帝知道了,也不至于为这一点小事而处罚大臣或是内监。
但林如海的这块玉佩魏兴安却有点不敢收,原因无他,林如海可是当今圣上的宠臣,如今是如日中天,在皇帝那里得面子比自己还要大呢,何况他还是太子殿下的未来老丈人,太子殿下对其也是敬重有加,不是自己一个内监可相比的。说句不好听的话,他魏兴安还要巴着这位林大人呢,哪里敢收他的好处?
魏兴安忙拱手推辞,连声道:“使不得使不得……”
魏兴安的坚决态度,使林如海明白自己若不拿出十分的诚意,今儿些东西是送不出去的,因此,他笑笑道:“些小之物,不值几个钱儿,魏公公若不肯收,可是看不起我了。”
魏兴安这才连声道:“不敢不敢”遂忙收了揣在袖子里,拜谢不已。
林如海将手炉捧在怀里,掀开食盒,鹿肉的香味便扑面而来。虽然是从内宫之中送出来,路途并不近,花费的时间也不会少,却还在汩汩的冒着热气。食盒自然是很讲究很精致的,而且比一般的食盒大上一倍,取出乘鹿肉的瓷瓮,下方是镂空的雕刻,汩汩的水汽正是从雕刻下面升腾冒出的。
原来这食盒是两层,下面一层放的是慢慢一盆的滚水,上面才是盛鹿肉的瓷瓮。隔开两层的隔板虽是木制的,却是镂空雕刻的莲花样。下层的滚水散发的水汽刚好可以通过镂刻的缝隙蒸腾,起到给上层驴肉保温的效果,难怪走了那么远的路还是热气腾腾的。
鹿肉虽然美味,吃多了也不好,何况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