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点倒出乎林如海意料。他原当大内兄贾赦乃是膏粱轻薄之徒,不堪大用,却不料他竟是有肝胆有正气之人。倒是嫡妻频频夸赞的二房个个冷血薄情,置弱女于不顾。
既然紫鹃一家的卖身契已经在黛玉手上,林如海便没了顾虑,放下此事不提。
知道林如海办完公事便马不停蹄赶来,黛玉心下十分不忍,忙吩咐下人另置一桌饭菜伺候林如海吃下,见林如海面露疲色,鬓边已有斑白银丝,且咳嗽尚未痊愈,越发自责。
“好孩子,听说你快到了,为父天天都觉得日子有盼头,这几日精神好了不少,风寒也差不多痊愈了,只偶尔咳几声,并无大碍。”
黛玉擦擦眼角,道:“虽如此说,爹爹累了一天,晚上又赶来看我,万一累病了,让女儿如何安心?不是女儿多嘴,爹爹以后竟是好好保养身体为是,万不可再像今日这般,为了女儿而不顾自己的身子,乘着黑夜寒风就骑马出城。”
虽然被女儿数落了,林如海却觉得满心愉悦。
“玉儿说的是,为父以后一定好好保养身子。我还得活的长长久久,给我们玉儿撑腰呢。”
黛玉被他一句话说的破涕为笑,过了一会才问:“爹爹怎么找的这处别院,倒是十分雅致,比咱们在扬州的家也不差什么。我在京城呆了三年,也见了京城几处不错的园子,虽然个个华丽轩俊雕梁画栋,却都不如江南的园子有意境有韵味,像在诗中画中一般。”
“哦?玉儿还记得咱们在扬州的府邸?”
“怎么不记得?”黛玉仰起头,眉眼中满是欢快,“我记得咱们家里也有一个极精致的园子,小桥、流水、假山、楼阁尽有,种着翠竹、兰花、木槿、茶花、梅、菊等花草,还有一个极大的锦鲤池,娘亲不许我一个人去锦鲤池边玩,小时候我最喜欢缠着爹爹带我去喂金鱼。对了,咱们家也养了几只仙鹤,红顶白羽,煞是惹人喜爱。正院的廊下挂了一溜鹦鹉架子,爹爹最喜欢其中的一只绿毛鹦哥,常常念诗文给他听,哪只鹦哥倒聪明,竟然能记得大半。”
说到最后,挑眉看着林如海:“爹爹,我说的可对也不对?”
小孩子记性差,黛玉走的时候才六岁多,又在京城繁华之地过几年,林如海还道她早将家中的布局摆设忘了大半,谁曾想她竟是记得清清楚楚,喜道:“玉儿说的果然丝毫不差。”
黛玉摸摸不安分在她膝上打滚的小猫,笑着仰起头,“爹爹,你还没说这别院……”
不等她说完,林如海笑道:“这原是我一个旧友的园子,他举家在京城为官,这好好的一个园子未免荒废了。两年前,旧友来信,说在京城安定下了,以后恐怕不会再回此地,托我将这处别院卖了。我见此别院极为雅致,若卖与一些土豪乡绅,未免糟蹋了,便索性多出一分的价钱,自己买下。此处距咱们一处田庄不过二三里路,倒也方便。”
黛玉恍然:“原来竟是咱们自家的别院。”
二人又说了一会子话,黛玉便催林如海尽快下去休息,明早还得赶路进城,她怕林如海的身子吃不消。
林如海好不容易见到女儿,倒是不忍那么快别离,转念一想,女儿已经回来了,以后见面的日子多的是,倒也不在乎这一时。想到此刻也不由暗下决心,以后定要好好保养身体,起码要给女儿找一个不错的人家,寻一个一心一意待他的夫君,看着她成婚生子方能安心离去。
否则,留下黛玉弱女子一个,无依无靠,便是做鬼他也安心不下啊!
想着,便起身离去,临走嘱咐黛玉也早点休息。
第18章
翌日一早,父女二人便共乘一架马车进城。
从京城一路至此都是雪雁、紫鹃二人陪侍黛玉在大马车上,如今添上林如海,雪雁、紫鹃免不得到后面马车上跟几个小丫鬟挤挤。行走时马车速度很快,却毫不颠簸,烧着炭盆,便是不穿大衣裳也不会觉得冷。林如海无比庆幸自己借了这辆马车,不然一路颠簸,好好的人都能累病,何况黛玉还自小体弱呢。
小镇距扬州城并不远,不过半日功夫便进城了。
扬州乃是江南繁华之地,虽不比京城权贵如云,却家家殷实,街上人烟阜盛商品琳琅满目,倒也十分可观。黛玉好奇的隔着纱窗往外望,街上叫卖的多是幼时常见之物,心下十分喜欢。
林如海见黛玉这等表情,便道:“玉儿想要什么,告诉爹爹,爹爹让人去买。”
林黛玉倒还真看上几样小玩意,都是小时候玩过只在江南常见京城没有的,多年未见,今日看见倒十分想把玩一二,便毫不客气的跟林如海说了。林如海立刻叫来李峰,隔着窗子吩咐几句,叫捡好玩的东西多多的买了来,回头一并送到姑娘院里去。
李峰答应一声,遂带了几个小厮去买东西。
这里林如海、林黛玉及众人一径坐车回了林府,安顿好黛玉方命人卸行礼。因临近年节,李峰进京的时候便带了京城几家故交的年礼过去,回来时各家都有回礼,加上沿途购买的各地土仪,零零碎碎装了二十多口箱子。贾府的回礼有四箱子,一箱布匹、一箱珍玩、一箱笔墨纸砚并书籍等物,还有一箱零零碎碎的东西,比照往年的例倒也凑合。贾赦另外给了黛玉两只箱笼,并两个极稀有的扇子。
旁的黛玉且都不理,只命打开贾赦给的两只箱子看。
其中一个箱子里装的是各种颜色的好缎子,另一个装的是一些九连环、扇坠儿、金珠、钏镯、玉佩、手炉、棋具等小玩意,零零总总,倒是耀眼生光。黛玉十分感念贾赦照料之情,又见他给了自己这么多好东西,想起自己之前对他的误会,不由心下自责,落下泪来。
林如海劝一阵,心里也十分感动。他中探花后虽然做过几年京官,但所交往的多是科举出身的世家子弟,与贾赦贾政来往并不密切,后来又是接连外任,来往就更少了,便是对贾政贾赦的了解也多是从贾敏口中得知。贾敏时常夸赞贾政爱读书,祖父十分喜爱,提起贾赦便没有几句好话,林如海虽与贾赦交往不多,却也是知道他所作所为未免下流些。如今听黛玉一说,比之贾政的迂腐固执,贾赦竟多几分肝胆义气,倒是十分意外。
对于近日他对黛玉的照料,自然是十分感激,暗中盘算以后定当有所回报才是。
正说着,李峰也打发两个仆妇送买来的东西来了。
林如海忙命搬进来,足足两口大箱子,里面装着许多好玩的小玩意儿。有是黛玉见过的,有是没见过的,远远超出黛玉说的那几样东西。
林黛玉笑道:“我不过是随口说几样,没想到李总管竟买了这么许多,可是玩不完了呢。”
林如海道:“你都留着,玩不完便是送人赏人都使得。”
林黛玉含笑收下东西,开玩笑说这么多东西,可放到哪去。林如海便道:“这有什么愁的?你这小院十几间房子呢,不拒哪一间收拾出来做个小库房,什么东西放不下?”
黛玉捂着嘴笑:“还是爹爹有办法。”
暗中盘算,还得另收拾出来一间,作为书房。
恐黛玉长途跋涉劳累,林如海并未做多久便离开,留黛玉好生休息。
近日府内两房妾室有些闹腾,怕她们打扰黛玉清净,林如海还特命人传话,让她们两个这两日安生些,没事不要外出,尤其记得别去扰姑娘清净。紫鹃、雪雁等跟来的人也都赶了大半月的路,有些身子不好的未免看起来恹恹的,黛玉也让她们不必伺候,都下去好好休息两日,自己这里暂且由新拨来的几个小丫鬟服侍。
紫鹃暗中观察,见林家虽不如贾府人口繁杂,但下人仆妇个个手脚麻利,看着十分爽快,不似贾府阳奉阴违倚势欺人。便是总管内宅的李峰媳妇,也是处处笑意盈人,十分和善,对黛玉更是恭敬有加。不似贾府,但凡是个年纪大些的嬷嬷、管事,便处处在哥儿姐儿面前拿乔,说些有的没的不堪入耳的话。
这方是贵而知礼之家,难道就为着年长些,伺候过长辈主子,就把年轻主子不放在眼里不成?
王嬷嬷回到阔别已久的扬州林府,不必在看贾府众婆子的脸色受她们的气,颇觉扬眉吐气,这两天走路都是高高昂着头。雪雁比林黛玉大上三岁,离扬州的时候便已经十岁了,对故土自然也是十分依恋,她如今虽然还小,但因在林黛玉身边伺候,众丫鬟也都十分恭敬她,何况很多都是当初就在一块玩的,不两日便都熟识了。雪雁不时拉着紫鹃跟一些女孩子一块说话玩闹,她们倒也不排斥紫鹃是贾府来的,众人相处倒出乎意料的和谐。
三日后,林如海见黛玉气色越发红润,料她已经歇的差不多了,便命李峰媳妇将各府送的一些年礼单子给黛玉看,学着理家管事。黛玉年纪也不小了,别的女孩子像她这个年纪早由母亲带着应酬交际、学些管家的本事了。像他们这样的家庭,以后势必会嫁进权贵之家做主母,这些都是基本的生存本领。
李峰媳妇先将各处管事叫至议事厅,一个个指给黛玉看,并且说明哪人负责管哪处,哪人跟哪人有什么亲戚什么的。
黛玉冰雪聪明,听了一遍已记了个大概。
众人退下,李峰媳妇又给黛玉说一些扬州的仕宦之家及几个大些的盐商。好叫黛玉记在心里,以后见了不至于蒙圈。这些扬州的体面人家平日常有些礼尚往来,尤其是内宅眷属,常搞些聚会赏花游玩,黛玉年已十岁,以后少不了参加这样的应酬。
忙了半天,至午饭前,黛玉百无聊赖的趴在案上,用手去摸周航的耳朵尖。
“胖胖,实在没想到管个家这么累,早知道我就该跟爹爹多讨几个人来。”
周航正趴在桌子上拨弄一个红色的小绒球,闻言仰起头瞅了黛玉一眼,“喵呜”叫了一声。都说猫儿喜欢毛茸茸的小球,黛玉知道后便命人做了许多,周航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就是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玩。比如像今天,黛玉一刻不停的处理家事、见各处管事、安排人准备年礼忙东忙西,他总得找点乐子。
正说着,听得王嬷嬷兴冲冲的跑进来,喊:“大喜,姑娘,这可真是件大喜事!”
黛玉见她跑的气喘吁吁,忙命丫鬟挪凳子给她做,又问:“到底是什么大喜事,值得你这么着?”
王嬷嬷一边大口喘气,一边接过雪雁递来的茶水呷上一口,道:“委实是件大喜事,我刚到外面去,听得小幺们们奔走相告,说京城传来圣旨,咱们老爷升官了,虽仍是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但品级升了一等,如今挂的是正二品的衔儿,可不是一件泼天的大喜事吗?”
盐课御史总管江南盐政,两淮又是主要产盐区,职位重要,非帝王亲信不能担任。因此巡盐御史虽是正三品官职,历来便有加衔,从前林如海身上便挂着从二品的衔儿,这次又升一级,可见他虽为上皇旧属,却也极得新皇信赖。
黛玉听说,才知道是林如海升官,心下自是欢喜。
王嬷嬷笑道:“一会子该有吵喜的小子们来了,姑娘好歹准备些赏封儿,别让他们回头说咱们府上小气。”
所谓吵喜,便是报信的人前来恭贺讨赏。黛玉便忙命准备上等赏封儿,又命人叫来李峰媳妇,吩咐她记下,老爷高升,府里大小丫鬟并管事、仆妇、小子们每人赏半个月月钱,再请一班小戏,在花园子里唱两天,好生热闹热闹。
这日林如海回家,黛玉先贺了喜,又问林如海今日身子感觉如何,又咳嗽了不曾。
看着黛玉关心的面孔,林如海满心熨帖,笑道:“玉儿放心,我已好的差不多了。”说着便命人搬来一个箱子,道:“圣人赐下些东西,玉儿瞧瞧,看可有喜欢的没有,想要什么就留着。”
箱子里金的、银的,还有许多西洋大珠,耀眼生光,黛玉一概不瞧,只拿起一个毛茸茸的小球在盯着看了看,心下疑惑,这不是胖胖爱玩的绒球吗,圣人如何赐下了这个东西给爹爹?
林如海想破脑袋也没想到圣人赐下这么个毛球球是何意,既不珍贵,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他哪里知道圣人老爷在京城偶尔周航后便上心了,这个小球球就是赐下来给小猫玩的。
想不通的林如海索性不想,暗道指不定是整理箱笼的小太监贪玩,不小心掉进去的呢。
想着,林如海指着箱笼中的一块玉对黛玉说:“这块羊脂玉倒是上品,改日请个技艺高超的匠人雕了极雅致极好看的花样来,再打上络子给你戴着。”说着又指着另一件东西,“这块松花石雕灵芝纹砚台也是极好的,正好你也喜欢挥毫弄墨的,普通的砚台多少有股子难闻的气味,写出来的字迹也不厚重,这块御赐的自不比那些俗物,你用倒好。”
眼见林如海一件一件的好东西都挑出来给黛玉用,他自己道没剩下几样了。
黛玉笑道:“罢了罢了,爹爹,我的东西已经够多,余下的爹爹留着用。”
林如海这才略有遗憾的命人收了箱笼,细细问黛玉家中事务可还能顾得来,若是顾不来尽可多多的交代管事、婆子去办,别累着自己。
黛玉自然都一一答应。
却说扬州城各大小官员及有头有脸的盐商,闻得林如海又升了品级,都暗暗将已备好的年礼又加重了几分。倒是许多已经提前送去的都暗暗懊悔不已,当官的是想着林如海如此的圣人看重,若是得了他的青眼,在专折密奏时偶尔提上那么一两句,以后可不飞黄腾达?盐商们在林如海手底下讨生活,更是小心翼翼,唯恐礼送的薄了被别人比下去。
扬州盐商之富,天下闻名,往日那些富商大贾们就喜欢炫富攀比,虽然林如海办事一向秉公执法,并不以礼物薄厚而厚此薄彼,但盐商自己便有一番比较,谁都不想落下面子。
这日黛玉用过早饭,便至议事厅听众管事媳妇们回事,正说着,便有盐商大户高家送年礼来。黛玉结果年礼单子一看,吓了一跳,你道上面写的什么?
黄金一千两,西洋大珠一百颗,锦缎一箱,雅青宝石一对,翡翠石榴一个……
另有许多珍玩,还有投林如海所好许多真迹字画、孤本书籍。许是听说黛玉已回扬州,还有两箱子各类小巧玩物,点名是送给巡盐御史千金的。
粗略合算,其价值不在五万之下,林黛玉何曾见过这么送礼的?虽说两寿三节收礼不算贪污,但若数目过于巨大传出去终究不好。一时竟不敢收,一面命人款待送礼的几个男女仆从,一面打发人拿着礼单子去告知林如海,讨他的主意。
林如海接过礼单子一看,沉吟一笑,提笔写道:女儿莫怕,收下便是。随即命家人火速送回,交给黛玉。黛玉见林如海如此坦荡,料不会有事,便大大方方的收了。
岂料这只是个开头,接下来的几天日日有人送年礼,多的时候一天好几家,数目虽比不上高家,但也都不少。林家虽然也有回礼,但出去的少进来的多,加起来倒有一二十万的进益。
林黛玉按林如海的意思,都锁在库房里,一样都没动。
至除夕这日,林如海便带林黛玉并几个心腹之人进库房,仔细清点一遍,写成册子,连同密折一起六百里加急送进京城,呈至御上,并称愿将所收年礼折变成银子捐给朝廷。
虽说三节两寿及冰炭孝敬是官场默认的灰色收入,不必上报圣上,但林如海不缺这些,更不想让圣上猜忌。盐课御史掌管朝廷过半的税收,责任重大,皇帝岂会不暗中派人看着?便是他不说,皇帝也知道他收了多少礼。与其让别人调查了密奏,倒不如他自己坦诚相告,自己留这么多银子也无用,林家的家产他和女儿一辈子也花不完,捐给朝廷还能惠及国计民生。
林如海原是太上皇旧属,之所以能复得新皇信任,除了清正廉明忠心为国外,还因他一向比旁人小心谨慎些。他忠君,忠的并非某一个人,而是忠的大义,忠的国家。太上皇当政时他对太上皇忠心不二,今上登基他照样忠心耿耿尽忠职守。
他忠的是百姓,为的是国家。
当今圣上并非昏君,自然知道林如海这种才是真正的文人傲骨,可堪大用。
京城距扬州千里之遥,便是快马加鞭,密奏也得过几日才能送到京城。
且说林府已经热热闹闹的准备过年了。
是夜,府门内外挂了各色彩灯,厅内置了酒席,林如海坐主位,黛玉坐在林如海下首,余者李峰媳妇领着中仆妇丫鬟一拨一拨的在厅内磕头,李峰带领外头的管事并小厮们在厅外磕头。黛玉早命人准备了许多金银锞子,并许多荷包、璎珞等物,赏给众人。
一时摆上酒席,黛玉同林如海相坐守岁。
周航不开心,他真的很不开心!
林妹妹自回了家,天天忙东忙西,已经很久都没有好好跟他说话了,竟然没有发现他这两天嗓子有些不舒服。
打了个喷嚏,周航揉揉不自觉流泪的眼角,满脸郁卒的甩尾巴。
“胖胖,怎么了?”黛玉抱起小猫,摸摸猫鼻子,感觉有些微微发烫,不由大惊,林如海见她面色不对,忙问怎么回事。黛玉道:“这两日胖胖便有些恹恹的,我看他胃口不错就没在意,别是着凉了吧?”
第19章
说完之后,林黛玉越想越像那么回事。
林如海见女儿实在有些着急,便道:“小猫太小,不管有没有着凉,多注意点自然不会有错。”
林黛玉深以为然,于是命雪雁、紫鹃等拿她早命人准备好的毯子、锦褥,厚厚的铺好,再用毯子一裹,裹得跟个小襁褓似的,抱着守岁,看的一旁的丫鬟仆妇捂着嘴笑。
周航郁卒,我只是嗓子有点不舒服有点上火,我没感冒没感冒,不用裹这么严实。
屋里本来就暖和,不用这样吧。我热……
可惜他尚不能口吐人言,在场没人听得懂,此时此情,又不能给黛玉写字。
于是,周航在小被子里拱啊拱钻啊钻,用湿漉漉可怜巴巴的小眼神不时的瞟黛玉一眼。
那小眼神里满是委屈和哀怨,看得一旁伺候的丫鬟也于心不忍。
林黛玉安慰性的摸摸小猫的头,周航对此似乎不太满意,慢慢伸出爪子拍拍林黛玉的手,“喵喵”叫了两声。林黛玉听出他的嗓音与平常有些不同,似乎沙哑了些,不由仰头对林如海说:“我瞧胖胖是病了,爹爹可知道哪里有给猫狗等小东西治病的大夫,好歹找一个给胖胖瞧瞧,别越拖越严重了。”
林如海道:“这大节下的不好找人来,好歹挨过今晚,明天再请人。”
林黛玉点点头,喂小猫喝些热水。
长夜漫长,林如海怕饿着黛玉,早命人准备了几样精致点心并许多果脯,此刻命人端上来。刚巧林黛玉也饿了,随手捻起一块山药糕,正要往嘴里放,小猫突然叫了一声,眼巴巴的盯着她手中的点心看。
黛玉少不得掰下一小块喂进他嘴里。
享受了美女喂食服务的周航心情十分不错,要是猫的味觉别这么坑就好了。以往他最喜欢吃甜的咸的东西,可是变成小猫之后这两种味道都不大体会的出来。认命的哀叹一会子,周航从小被子里露出半个身子伸着爪子抓黛玉拿着的手帕子。黛玉伸过去又抽回来,故意不给他抓到,小猫似是抓不到不罢休,一下一下的伸爪子去够,一人一猫玩的不亦乐乎。
林如海看着亦是含笑不语。
开始的时候众人精神还好,待过了半夜,不觉得便困乏起来,有几个小丫鬟倚着门框打起瞌睡。林如海见黛玉也困了,便催她到小榻上歇一会儿,黛玉不肯,倒提议要跟林如海下棋。
林如海一听也来了兴致,忙命丫鬟摆上棋盘,父女二人对坐弈棋。
不知不觉天边已现鱼肚白,远远传来一声鸡鸣,预示着新年的到来。众丫鬟们你推我我推你,都说新年到了,要给老爷姑娘拜年。周航本已经睡着了,被这一通嚷吵醒,窜出小被子,双腿一使力,跳上棋盘,尾巴向上,喵喵的冲黛玉叫。
林妹妹新年好新年好!
黛玉好笑的把他抱下棋盘,放在炕上,然后方给林如海拜年,得了八个吉祥如意的金锭作压岁钱。一时下人们都来给林如海、林黛玉拜年,林如海出去受了众人的礼,林黛玉尚小,恐受不住,只道一声免了把赏钱发下去完事。
林黛玉熬了一夜,十分困乏,交代好诸事便去补觉。
林如海却是换了见客的簇新衣裳,准备接待前来“贺节”的扬州官员及盐商。
所谓“贺节”虽说是相互祝贺拜年,但在官场中多是下位者给上位者百年,上位者去下位者家里拜年的少之又少。林如海任着正三品的盐课御史,头上又挂着正二品的衔儿,明摆着深受皇恩位高权重,在扬州城可谓是独一份。因此,多是来林府拜年的官员和客商。
外头如何拜年如何招待林黛玉一概不知,此刻她正抱着周航小猫睡得正香。
再醒来,已是日中时分。
感受到脖颈间又毛茸茸的触感,睁开眼,果见小猫又缩成一团窝在她肩膀处,小尾巴搭在她脖子上。黛玉摸了摸毛茸茸的一团,周航的小屁股拱了拱,抬起朦胧的睡眼瞟了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