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王熙凤重生-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再不然纵是守陵也好过于跟随一道儿去。若非绝望如斯,谁不知晓好死不如赖活着?一句忠心耿耿,就真的比得上一条鲜活的年轻生命?
  反观贾母,若她真的在意鸳鸯,她会舍得让鸳鸯陪她一道儿去死吗?她倒是活够了,一辈子风风光光,且又是这把年岁了,纵是立刻咽气,也算是有福气了。可鸳鸯呢?
  真的在意一个人,是全心全意的为对方着想,尽自己一切可能让对方的日子过得更好。一如贾赦归去之前,尽其所能为子嗣谋划好了一切。相较而言,贾母所谓的看重,不过是自私自利的体现而已。
  “紫鹃妹妹,有些事儿我没法改变,可若是琏二奶奶愿意相信我,我也愿意至此奉她为主。不过,我还是有一个要求,老太太……甭管发生甚么事儿,我都绝不会做出任何伤害老太太的事儿,绝不会。”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的蠢作者头痛脚痛屁股痛,然而麻麻告诉我,明天要去相亲┭┮﹏┭┮

☆、141|第141章

  鸳鸯确是极为忠心,可她却先是一个人,随后才是贾母跟前最为得力的大丫鬟。亦如李纨跟前的素云,哪怕王熙凤压根就不曾对她许诺任何好处,为了自己能够生活得更好,她也知晓如何劝慰李纨做出有利于王熙凤,当然同时也是有利于李纨和她本人的决定。
  “鸳鸯姐姐……”见鸳鸯如此上道,且提出的要求又是那般的不值一提,一时间,紫鹃不知晓她到底应当感到庆幸,还是单纯的为其叹息。半响,紫鹃才道,“我可以替我家奶奶答应你,今后绝不会做出任何伤害老太太的事儿。不单单不会让你去做,也不会让旁人去做,甚至倘若有人想要害老太太,只能在能力范畴之内,我们都会尽可能的帮衬一二。”
  也许贾母是曾经做错了一些事儿,可她到底是长辈,哪怕偏心,可对于贾琏和王熙凤,却是真真切切的付出了真心。
  ……最重要的是,贾母已经得到了她该有报应。
  “我鸳鸯,愿誓死效忠。”鸳鸯笑得一脸惨然,明明是笑着,可笑着笑着眼泪就落了下来。她跟素云还不一样,素云那种情况,只能说是被王熙凤派去的人唆使行事,严格来说,素云从未答应要效忠王熙凤。可鸳鸯,却是类似于背主了。
  “姐姐快起来罢,你的话,我会告知奶奶的。至于往后,想来你见到奶奶的机会也不会太多,可你要相信日子总归会好起来的。”
  “多谢妹妹宽我的心,可我如今只想知晓,琏二奶奶交待我的第一件事情是甚么?”
  紫鹃看着明明一脸灿然欲泣却硬要装出笑容来的鸳鸯,心里也颇不是滋味。可该说的话,她却还是要说出来。当下,紫鹃便道:“奶奶一早就算准了你定然会选择效忠,所幸头一件事儿并不算难。是关于林姑娘的……”
  <<<
  在夜幕降临之前,紫鹃回到了府上,将她同鸳鸯之间的对话,一五一十的告知了王熙凤。鸳鸯会做出何等选择,早就在王熙凤的预料之中,其实仔细想想真的很容易猜到,毕竟,前世的鸳鸯选择了在绝望之中自缢身亡。而人嘛,但凡有旁的选择,谁愿意去死?
  得到了鸳鸯的效忠,便等于是在荣国府的心脏处安插了自己的眼线。不单如此,还顺道解决了黛玉之事,且还因此让王熙凤想到了一个绝好的法子。
  ……一个能让贾政出来的好法子。
  说实话,没人会认为光凭那些流言蜚语就能将贾政置于死地,哪怕朝堂上吵得沸沸扬扬,可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当今天子,想要治一个人的罪,那也必须讲求一个铁证如山。偏生,无论是贾政还是王夫人,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俩不孝。当然,倘若当今铁了心想要治罪,那也是无妨,可如此一来,却难免在执政之初,就留下了些许污点,对于当今而言,却是太不值得了。
  也因此,王熙凤主动送上了铁证若干,却是件件都归于王夫人。
  这也没办法,谁让王熙凤两辈子都跟贾政不熟,偏生对于王夫人熟悉得连她本人都侧目。哪怕不算放印子钱一事,王夫人身上背负的罪名却少不了。
  随随便便折腾出了几个,王熙凤却没打算自己将事情捅破,反而将这些罪证尽数让人交给了鸳鸯。鸳鸯也是个聪慧的,查阅之后,立刻觉察到了王熙凤的心思,转手将亲口将罪证念给了贾母听,随后由贾母口述写下罪状书,再以荣国府的名义投书京都衙门。
  贾母亲口状告王夫人不孝,同时还命亲孙子宝玉,将王夫人的罪行承上,以此手段保贾政无恙。
  简而言之,荣国府确实不干净,可罪魁祸首却是王夫人,贾政最多也就只是个监督不力的罪状,且贾母亲自证明,贾政乃是纯孝之人。
  随着贾母的出手,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同时上书,为贾政担保,所担保之事不是旁的,正是纯孝二字。凭良心说,贾政确是纯孝,不论是对已故的贾代善,还是贾母,皆是一副赤子之心,绝没有任何不孝的念头。当然,甭管怎么说,妻子出事,身为夫君也绝对无法独善其身,可比起自己承担不孝的罪名,这样的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
  消息一出,京城里的普通老百姓自是高兴万分,不是为了贾政能够洗脱冤屈,而是为了接下来的连台大戏。而那些知情者,却是各有各的思量了。
  而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王家或者就是王子腾本人的反应。王子腾主动跟当今请命,愿意离京巡查九州,为期两年。同时闭门谢客,直到他带着全家离开京城。
  直到王家走得连人影都瞧不到了,消息才刚递到了荣国府里头,且又过了两日后,梨香院那头才堪堪知晓了个大概。便是只知晓了个大概,还是将薛姨妈唬得三魂去了两魂半。
  “女儿,我苦命的女儿啊!”薛姨妈哭得几乎不能自抑,她并不在意王夫人会如何,她只是单纯的心疼自己的女儿薛宝钗,“原想着你舅舅一定会出手的,哪儿料到事情竟变得如此了?天,你哥哥也被我打发到外头去了,如今咱们娘俩可怎生是好?立刻离了府里,可家里又没个男人支撑着,如何能搬到外头去?天,天啊!”
  “母亲莫要伤怀,咱们再好生盘算一下,事情也未必没有转机。”
  比起薛姨妈的崩溃,薛宝钗显然要镇定多了,可说白了,她不过是个未出个的姑娘家,哪怕心中再有主意,可因着阅历太少,有时候难免会思量不周。而这一次,事关自己的终身,薛宝钗不得不立刻做出抉择,也因此就更显得漏洞百出了。
  盘算半日,薛宝钗终是将自己认为还算妥当的法子说了出来:“时间太紧,我也没有万全之策。为今之计,最要紧的还是将我们从荣国府里头摘出去。搬家是必然的,哪怕哥哥不在,咱们也可以先出去。只说哥哥不日即将回来,也没人会这般揪住咱们不放。”
  比起近几个月来的好戏连台,皇商薛家里的芝麻绿豆点儿的小事儿,显然就不是那般引人注目了。
  说白了,这京城里孤儿寡母的人家也不算少,左右都是有家丁护院的,也没人会这般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老盯着旁人家的后院瞧。
  “女儿哟,搬家是要紧,可如今最要紧的是把你从荣国府里摘出去!哎哟,都怪我,都怨我,未出阁时事事都听我那姐姐的话,如今都嫁人多年了,连孩子都这般大了,我怎就还听她的呢?如今倒好,她自个儿一头栽进去了,倒是还拉上了你!这两年,为了你和她那金玉疙瘩的亲事,虽说没往外嚷嚷,□□国府上下,乃至一些交好的人家,谁不知晓金玉良缘呢?”
  一说起这事儿,薛姨妈就忍不住扼腕叹息。原以为是一门上好的亲事,还担忧人家看不上,甚至还使了好些个见不得光的手段。可如今看来,当初的好亲事竟是硬生生的成了推却不了包袱!
  “母亲,您大可不必如此。咱们家至始至终都不曾传扬出去,无论甚么话,都是旁人编排出来的。再说了,当初老太太可是极为看重是史家大姑娘,大不了将这事儿往她身上推,不就得了?”
  薛姨妈沉吟了半响,虽说这般做法是有些不妥当,却是如今唯一一个能让薛宝钗全身而退的法子了。
  如此这般,薛姨妈很快命人做好了安排,好在她们虽是皇商之家,却正好手头上颇有些使唤的人,再加上这关系到薛宝钗的终身大事,薛姨妈很是舍得花费银钱。没过几日,外头就转了风声,只说史家大姑娘史湘云早已由贾母做主,同荣国府贾宝玉定了亲,过了明路。
  若说先前那些关于贾政不孝的言论,还能通过将脏水泼给王夫人来洗白,那么这事儿……
  凭良心说,薛家这一招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姑娘家的闺誉,原就是比性命还重要的,薛家这般一传扬,哪怕事后真的澄清了,又能如何?事实上,就单贾政这一事,哪怕澄清后,至少也需要过个七八年,才能完完全全的将事态平息下去。可史湘云,她等得了?又或者说,不单单是她,她下头还有好几个不曾定亲的堂妹,嫡出庶出的都有,若是身为史家嫡长女的她被人毁了闺誉,等于就是间接的毁掉了史家所有未出阁的姑娘。
  狠,真狠!
  然而,薛家却忘了一件事儿,做事手段这般狠戾,甚至没给史家留一条后路,就不怕被报复?又或者说,史湘云父母双亡的身世蒙蔽了薛家母女的双眼,可问题在于,史家不是薛家,史湘云就算父母双亡,她还有叔叔婶娘,且她的两位叔叔皆是侯爷!
  堂堂侯门千金竟被人侮辱至厮,且这还不是头一回了。
  上一回,因着贾母和王夫人为了宝二奶奶的人选而打擂台,却牵累到了史湘云身上,当时,王夫人可是当着史湘云的面,故意提到贾家庶子贾环,其言下之意,竟是史湘云倒贴也要嫁给贾环,偏生荣国府这头还不乐意。那会儿,史湘云气得立刻就要离开,被强留下来后,也不过是多留了一晚,次日一早立刻回了史家,至此以后,再也不曾登过荣国府的门。
  说实话,以史湘云的出身,配宝玉早就措措有余了,若非考虑到贾母乃是史氏女,且史湘云又惯常养在她跟前,这门亲事史家是绝不可能答应的。结果,史家那头思来想去有些松口了,却偏生荣国府先反对了。这倒也罢,左右不曾把话说开,可如今……
  士可杀不可辱,史家一门双侯,那可不是区区一个皇商薛家招惹得起的!
  在荣国府闹剧尚未完全平息之时,史家炮轰薛家,且直接上书当今,状告薛家欺人太甚,意图毁去一个父母双亡的可怜孤女。
  事情直接就闹大了。
  这也难怪,对于史家来说,左右事情已经发生了,与其忍气吞声,还不若将一切事情全部摊开来细细掰扯清楚。旁的不说,倘若史湘云真的保不住了,至少也要确保史家其他姑娘不受牵连。同时,史家也打定主意要狠狠的从薛家身上咬下一块带血的肉,要让世人都知晓,一门双侯的史家不是那等会忍气吞声的主儿!
  薛家母女懵逼了。
  也是直到此时此刻,薛宝钗才清晰的认识到,史湘云跟她的不同。甭管本人品性容貌如何,至少在出身方面,史湘云比她高贵了不止一筹。比起父母双亡却有两位侯爷叔父撑腰的史湘云,她薛宝钗才是那个可以任人欺凌的小女子!
  然而,到了这会儿一切说甚么都已经太晚太晚了。
  史家绝不善罢甘休,而原本可以调停此事的荣国府自身难保,至于王家则干脆是人去楼空,哪怕这会儿立刻快马加鞭向王子腾求助,一来他愿不愿意帮忙还是一说,二来时间上头也是来不及的。
  最终,薛姨妈想到了王熙凤。
  再度见到久违了的薛家母女,王熙凤表示,她早已经料到了。从消息传来的那一瞬间,她就已经猜到是薛宝钗出了昏招,可这事儿她却是从头至尾都不曾插手。原因很简单,她对于薛家、史家都没甚么好感,就算两边真的掐起来了,跟她也全然没甚关系。
  不过,来者是客,没的将客人往外赶的道理,更别说薛家母女还是带着重礼才访的。
  “小姑母,许久不曾相见了。说起来也是你们仁义,我们家戴着重孝,你们都不忌讳,还亲自登门拜访,实在是太让我感动了。”王熙凤假意拿了帕子抹去眼角那并不存在的眼泪,面上更是一副悲切外加感动的神情,然而这一幕落在薛家母女眼中,就很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原因很简单,贾赦过世,薛家根本就不曾前来拜祭。事实上,就在贾赦离世后没两日,薛蟠就被薛姨妈打发去了外头。甚至别说亲自拜访了,就连个管事都不曾派来,竟好似荣国府分家后,王熙凤这一房就同薛家全然没有任何关系了一般。
  说起来挺让人寒心的。不过,搁在这会儿,却也有一种报应不爽的痛快感觉。
  薛宝钗的脸皮倒是厚,只仍淡然一笑,好似全然听不明白王熙凤话里的意思。倒是薛姨妈,面上颇有种讪讪的感觉,好一会儿都不曾开口,甚至连眼神都不敢往王熙凤面上落。
  “瞧我,好端端的竟是又这般了。小姑母疼我,可千万别怨我。唉,这几个月来,家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说起来,当初咱们这一房离开荣国府的时候太着急了,我竟是忘了同小姑母道一声别。您没怪我罢?”
  “这……这自然怪不得你,我也知晓那会儿你忙,你这不是忙吗?”薛姨妈越说越显得底气不足。那会儿,王熙凤确是忙得脚不沾地,可问题在于,她不忙啊!非但不忙,还颇有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感觉,只想着王熙凤这一房被撵了出去,荣国府还不就落到了贾宝玉头上吗?面对这般大的好处,薛家母女俩一致的将李纨、贾兰母子俩选择性的无视了。
  “嗯,那会儿真的特别忙。其实也不单单忙碌,最主要的还是心累。分家那会儿,我家爷还不曾回来,我家太太身子骨素来不怎么好,让她照顾孩子们已经算是受累了。这家里家外,可真是我一人在操持。”
  王熙凤说着说着,又再度抹起了眼泪,一副苦涩难耐的模样。
  “小姑母,你是真的不?

☆、142|第142章

  听王熙凤歪扯了半日,薛家母女其实早已不耐烦了,可冷不丁的,王熙凤忽的言归正传了,薛家母女又颇为有些不适应,甚至有种心累的感觉。
  半响,薛姨妈才强撑着开口道:“确是有一事想跟凤哥儿你讨个主意。”原打算好的夸奖也省却了,薛姨妈终于想通了,在王熙凤跟前耍嘴皮子简直就是脑子有坑。
  “甚么事儿?哎哟哟,瞧小姑母您客气的,咱们可是亲戚,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血亲。我爹娘去的早,可是打心眼里将小姑母您当成亲娘来看的,这亲娘跟亲闺女还客气甚么?有事儿您尽管说!”王熙凤说的那叫一个慷慨激昂,只差没拍着胸口说,有事儿包在我身上。可惜,哪怕她说得再真诚,薛姨妈也不会当真。
  比起嫁到京里荣国府的王夫人,事实上,薛姨妈跟王熙凤真心不算熟悉。虽说薛姨妈出嫁前,王熙凤就已经出生了,可那会儿她才多大点儿?两三岁的小豆丁,她懂个屁!等薛姨妈远嫁金陵后,更是十几年不曾回京,再度见到王熙凤时,王熙凤早已嫁入荣国府,还生下了大女儿巧姐。
  在这种情况下,这对姑侄俩能有甚么感情?
  可既然王熙凤已经这般说了,薛姨妈说甚么都不能同她唱对台戏,只硬是憋着忍着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将所求之事撇去重点,简单的讲述了一遍。
  只是在薛姨妈的口中,自家的闺女薛宝钗跟荣国府的贾宝玉就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关系。只能说薛家因着房舍不凑手,外加王夫人的强力邀请,这才勉为其难的留在了荣国府内小住。尽管这小住的时间有点儿长了,可说到底,薛宝钗都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姑娘,几年下来,除了给贾母贺寿之外,旁的日子都是老老实实的待在梨香院的闺房里,描花样子做点儿女红或者打几个络子。总而言之就一句话,人家压根极少离开梨香院,别说同荣国府的哥儿了,就是跟姐儿们也不熟稔。
  而亲事问题,因着薛姨妈同王夫人乃是嫡亲的姐妹,偶尔闲话家常时,倒是随口提过两句,可也仅仅如此,毕竟哥儿的亲事那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确定的。
  至于史湘云和宝玉之事,那就是贾母一力支持的。史湘云作为史家大姑娘,却好端端的不在家里住,只一味儿的往荣国府里跑,且在荣国府小住时,更是从来不曾有过独立的院落,一直都是住在贾母房内的碧纱橱里,甚至在年幼时候,有跟宝玉同榻而眠的经历。谁曾想,这门笃笃定的亲事,却因着荣国府出事而遭遇挫折,更不曾料到的是,史家竟试图将脏水往薛家姑娘身上泼,这简直就是……
  王熙凤心道,简直不能更无耻。
  “凤哥儿,史家是甚么样的人家,我们薛家又是甚么样的人家?史家只仗着一门双侯,竟是这般以强权逼迫我们孤儿寡母的。凤哥儿,你说说看,宝丫头已经够可怜了,年岁轻轻就没了爹,如今更落得任人欺凌的地步。唉,这日子真心没法过了,我们娘俩苦啊!”
  薛姨妈控诉完了史家欺人太甚的“真相”后,便拿帕子按着眼角,哭诉了起来。
  凭良心说,薛姨妈真不愧是王氏女,哪怕在嘴皮子和心计方面远远不如王夫人和王熙凤,可不管怎么说,她多多少少还是遗传到了王家的某些天赋能力。
  譬如,睁眼说瞎话。
  “小姑母,宝妹妹……”思量着方才薛家送上来的重礼,王熙凤琢磨着,好赖也应当稍微配合一下。当即,王熙凤便陪着薛姨妈哭了起来,“怎么甚么事儿都让咱们给摊上了呢?我也是打小没了爹娘的,这里头的苦呢,我怎么会不知晓呢?可怜的宝妹妹,就算云妹妹自襁褓中失去了双亲,她也不能欺负你这个打小没了爹的苦孩子哟!”
  这话一出,薛家母女瞬间僵住了。
  其实,打小没了爹娘就是个说法,像王熙凤,她确是小时候没了娘,可她爹死的时候,她其实已经不算小了。至于薛宝钗,差不多也是七八岁的时候没了爹,且她还有亲娘和亲哥哥。真要算起来,她们谁都没有史湘云来得惨。
  撇开史湘云的人品不论,要知晓她原本应当是正正经经的保龄侯府嫡出大小姐,可偏生她爹早早的没了,以至于侯爷的爵位给了她叔叔。兼之她娘也去了,连个同胞兄弟姐妹都没给她留。真要比惨,谁比得上她?毕竟,叔父婶娘再好,能跟亲爹亲娘相提并论?更不提将来嫁出去后,她等于就是没了娘家依靠。
  “凤哥儿……”薛姨妈讪讪的开口,却不知晓究竟应当说甚么才好。
  “小姑母,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您就直说了罢,到底想让我帮甚么忙?”王熙凤说的口干舌燥,索性住了嘴,捧着茶盏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
  她这话已经说得很清楚的,撇开外头早已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不提,单是王熙凤她本人也是从去年腊月才离开的荣国府。前头那几年荣国府里是个甚么情况,她能不知晓?啧,把旁人当傻子哄的,自个儿才是真傻子。
  薛姨妈和薛宝钗对视了一眼,最终,薛宝钗主动开了口。
  “凤姐姐,既然你也是明白人,咱们索性把话说开了罢。如今事情已经闹大了,薛家的情况凤姐姐也是知晓的,今个儿我们娘俩过来,就是想跟凤姐姐讨个主意,怎样才能将薛家从这个事儿里头摘出去?”
  “摘出去?你们居然是这么想的?”王熙凤挑眉,一脸的不敢置信,“宝妹妹,我原以为你是个明白人,可如今事情都闹成这般了,你还想轻轻松松的把自己摘出去?别做梦了,云妹妹的闺誉已经被毁了,如今只怕史家早已将你们恨之入骨了。这会儿还想将自己清清白白的摘出去,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凤姐姐的意思是?”
  “脏水怎么泼出去的,就怎么把它收回来。简单地说,该承认的就承认,该道歉的就道歉,该赔礼的就赔礼。说到底,咱们四大家族同气连枝,只要将事儿抹平了,史家也不会纠缠着不放的。”
  王熙凤说的淡然,薛家母女却听得心头发冷。薛宝钗尤其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且不说赔礼道歉,单说承认……
  她一点儿也不想承认同贾宝玉有关系!她想要的是嫁到高门大户以此来帮衬娘家,却不是要嫁到一个朝不保夕的破落户。
  “宝妹妹,说句不好听的话,无论你们这会儿做甚么都已经再也保不住云妹妹的闺誉了。史家盛怒是必然的,你们就退几步,早些将事态平息才是最为妥当的。万一,一个弄不好牵扯到了旁的事儿上,只怕事态更严重。”王熙凤以为薛家是舍不得钱财,才这般说道。
  可问题在于,王熙凤重生后改变了太多太多的事儿,此时的薛宝钗已经不单是不愿意嫁给宝玉,而是恨不得立刻跟荣国府撇清所有关系。
  沉默了半响,薛宝钗忽的抬眼道:“既然云妹妹的闺誉已经毁了,倘若我们愿多付出些钱财呢?”
  王熙凤诧异的看向她,见她眼底里还有一些期待,当下不禁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