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深宫嫡女-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我家二叔二婶,不过,现在他们已被逐出宗谱了。看在祖母的面上,侯爷给他们留了几处铺面田舍过活,不知道你有没去过池水胡同,那边有所破落院子现是他们住着,不知道他们会否有钱修缮。”

如瑾慢慢捡起桌上的落叶一一丢掉,在夕阳西下的余晖里,自去年三月三春宴开始,说起东府从兴旺到败落的点滴。

刘景榆先是诧异如瑾和她说家宅私事,而后,在她不疾不徐的叙述中,温和平淡的声音里,渐渐沉入整件故事,甚至暂时忘记了心里翻涌的情意。

“瑾妹妹我……我错了。你躲过了春宴上那样恶毒的算计,好不容易将东府清理出门,我却这么一头撞进来,又给你添麻烦……我简直……”安安静静听完整件事,刘景榆情绪十分低落,眉头紧锁,满是自责,甚至站起来,想要行礼赔罪。

如瑾侧过身,没有受他的礼,笑着请他重新落座。

“我和你说这些事,却不是为了责备你的。榆哥哥性子直爽,感情也是热烈直接,无心之失,原本不该怪你。而且这件事的后果虽然可以很严重,但也可以云淡风轻的揭过去,端看女子怎么行事了。榆哥哥觉得我是处理不好事情的女子么?”

“自然不是。”刘景榆立刻想起天帝教徒围攻刘府时的情景,脱口否认。

“所以你大可放心,我先前和你说那些话,只是想要你明白,京城并不是边地,你和拓古人接触久了,却也不能忘了自己是大燕人,家族亲眷都在燕地,许多规矩礼数你可以不在意甚至厌恶,可以照着拓古的方式做,但你的行为一定会影响到家人,给她们带来麻烦。所以日后行事,还请哥哥三思在先。”

刘景榆低头默默听着,也没有落座,像是聆听先生教训的学子。

如瑾又道:“不知榆哥哥以后想做什么,向往的是何种生活,我只想说,你是燕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刘家又是世代武职,你无论要做什么都脱不掉这个出身。今日家宅之事不过是小事,日后哥哥在军中或官场,遇到的可都是大事了,哥哥若还一味按着拓古人的风格作为,又置父母亲族于何地?何况就算是拓古人,受了大燕教化这些年,也不一定全都是赤胆直肠了吧?”

刘景榆暗暗出汗。的确,他认识的拓古人里也有许多奸猾的,甚至比燕人更为难缠,以往他只道是跟人家性子不合,不在一起相处就是了,却从没想过深层的原因,被如瑾这么一说,顿时有些彻悟。

他抬起眼睛,默默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少女。乌发雪肤,嫣红的唇,很艳丽的五官,却因澄澈冷静的眼睛让人忽视了她容颜的妩媚。她那么小,穿着一身浅碧色襦裙坐在藤萝架下,越发被秋风里几近枯萎的垂枝衬出年轻的明媚。这样的小姑娘,该是坐在阿姆牵着的马背上,或者在羊群点缀的草原上扑蝴蝶,在清澈的小溪里洗脚,用白嫩嫩的脚丫扑腾水花,坐在阳光底下咯咯的笑……

可是她却什么都懂了,明明比他年纪小,却可以言辞有度的教导他,让他哑口无言。

他想起刚刚她讲述的事,充满了阴谋算计黑心肠的龌龊事,忽然觉得心里很疼很疼。她是在这样的家里长大的,要受了多少苦、吃过多少亏,才练就出这样的不符合年龄的成熟呢?

“瑾妹妹……”他用明亮的眼睛注视她,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如瑾笑了,她看到了刘景榆的醒悟和自责。“榆哥哥,你不会生我气吧?”

“当然不会,妹妹为我好,才会说这些话。”

刘景榆语速稍快,极力表达自己的情绪,如瑾笑着止住他:“哥哥别急,我不过开玩笑,自然知道你不恼。若你真是那么不识好歹的,我费力和你说这些做什么?只是哥哥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让人看出你所思所想才好。”

“至于哥哥的信,还有今天的来意,我都明白,但是我已经进了王府,无论什么事什么人都要抛下了。哥哥该当理解。以后的路还长,你会遇见许多人,包括心仪的女子,一定会有和美日子的。哥哥的心意我收下了,许多年之后若是回想起今天,记起还曾有人为我奔驰千里,不管在哪里,我都会欢喜的笑出来。”

她看着他,眼波盈盈,坦荡真诚,没有女孩子惯有的羞涩,反而比拓古族最大胆泼辣的姑娘还要镇定,刘景榆对上她的眼睛,心里顿时空了一块。

他就算再不懂事,再头脑简单,也知道女孩子对自己有好感的男子不会这么坦诚……眼前的少女,并不曾念过他半分。

以后的路还长,会遇见心仪的女子?他不知道还有谁能及得上她,就算及得上,那也不是她。

不过,她说她收了他的心意,并且会记到许多年后,那么他也应该知足了吧?不然还能怎样呢?她说的没有错,他不能任性行事,父母亲族都在那里,他再不能置之不顾。

“谢谢,瑾妹妹,谢谢你。”最终,他道谢。

因为除了谢,他没有别的好说。

从东院出来,刘景榆跟着小厮回了外院,没有吃秦氏备的饭,也没有接受蓝泽的挽留,孤身出了府门。蓝府的下人给他牵来坐骑,他翻身上马,那马却左拧右拧,不肯好好驮人。

“抱歉,是我错了,这么远的路,它们都死了,难怪你要讨厌我。”他并没强拉缰绳控马,反而下了地拍拍马头,露出歉然的笑来,将旁边牵马的仆役弄得一头雾水。

“二少爷,要么小的回去禀告侯爷,给您牵来别的马?这匹不听话的先在我们这里照看着,哪天有空您再来领。”

“不必了。”刘景榆挥手让仆役回去,自己拽了缰绳,慢慢走向远处。

西方远山顶挂着的日头洒下余晖,将高大少年的影子拉得很长,还有他身边步子有些歪斜的棕色大马。

牵马的仆役直看着刘景榆走过街角不见了,这才摸摸脑袋转回门里。四五十岁的老仆并不能理解年轻公子们的心思,只是莫名觉得方才那个背影,看着让人心里难受。

刘景榆并没有走远。

他将马牵到别处拴好,转回蓝府附近,在去往长平王府的必经之路上寻了个茶摊坐了。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回来等,总之是等了许久,直到看见被内侍和护卫拱围的金漆马车经过,渐渐远去了,这才慢慢站起身,扔了几个铜板在桌上,去附近巷子口牵马。

原本十分健壮的高头大马精神萎靡,因为前几日昼夜奔驰所受的摧残,它并不喜欢主人的接近,扭着脑袋打响鼻。刘景榆拽过它,扬鞭驰向苦水胡同。

刘家上下对他突然的归来感到十分意外,刘景榆却什么话都没说,径直奔去了祖母的正屋,进屋后直直跪了下去,遣退下人,将自己千里奔驰的事,包括今日和如瑾的相见,全都禀告了刘老太太。

最后磕了三个头:“孙子知错了,明日就回边地去,从此听从父母教导,好好做事。”

刘老太太先是惊愕不已,听到最后,沉默下来,盯着孙子看了一会,扬声叫了嬷嬷传家法。

刘景榆脱了上衣跪在院子里,任凭沾了水的藤条在后背抽下一道道血口子,只管埋头一声不吭,结结实实挨了三十鞭子。大太太李氏等人闻讯赶来,看得心惊肉跳,可一看老太太的脸色,谁也不敢劝。待那边打完,李氏赶紧叫人将早已准备好的温水送上去给刘景榆喝,又抬了藤床来要将他扶上去抬走。

刘景榆满头大汗,额角青筋一直绷得紧紧,却不让人扶,大口喘着气,直挺挺跪在祖母跟前等着训话。刘老太太一直沉着脸从头到尾看孙子挨打,嘴角绷得直直的,一言不发。眼下见刘景榆如此刚强,脸色才略有缓和,沉声问:“知道为什么挨打?”

“知道。”刘景榆声音干哑,“孙儿做事莽撞不知思前想后,险给家里惹祸,必须挨打。”

“还有呢?”

刘景榆抬头看看祖母,想了想,说:“孙儿罔顾规矩礼法,给别人添了麻烦,若是还不知悔改,来日后患无穷。”

刘老太太道:“明白就好。但明白是一样,以后怎么做又是一样。我年纪大了,不可能日日盯着你们每个人管教,来日眼睛一闭,刘家在你们手上会成个什么样子,我也操心不来。改与不改,你好自为之。”

刘景榆磕头:“孙儿一定痛改前非。”

从外头回府的刘衡海闻风进了内院,恰好听见老太太后半段话,惊诧不已,忙上前躬身请罪。刘老太太也不理他,径自进屋去了。李氏赶紧着人将刘景榆送下去治伤,并叫了早已候在门外的郎中进内诊治。

刘衡海拉了妻子悄声问缘故,李氏也是一头雾水,老太太那样子又是不想说明的,结果夫妻两个只好去问刘景榆。谁知刘景榆也是一言不发,后背血肉模糊,郎中给他清理伤口上药,他咬了帕子在嘴里忍着,也不叫痛,旁边端水洗帕子的丫鬟看见一盆血染的红水,没多会就扔了盆,眼一闭晕了过去。

刘衡海夫妻只得安抚侄子一番,然后离开。那边老太太发话,允许刘景榆在家养好了伤再上路回边地,其余的事则一概不说。刘家人纳闷了好几日,直到九月九去蓝府送节礼的婆子回来说起,李氏才知道侄子挨打那天先是去了蓝府。

刘衡海闻听之后惊讶非常,才知道事情跟蓝家有关,连忙到母亲跟前询问详细缘故。刘老太太脸色一变:“怎么,我的话不肯听了?让你们不要理会此事,却偏要打听个清楚明白,是觉得我年老糊涂,拿的主意都不对,必须你当家做主才可以?”

刘衡海多少年没受过母亲这么重的话,连忙跪下赔罪,心里却叫苦,不知该怎么跟母亲解释蓝家深浅。刘老太太看见儿子的神色,冷冷一笑:“你们私底下做的事以为我不知道,真拿我当老糊涂瞒着。你若想要我告诉此事原委,就先把你给蓝家侄女送嫁妆的原委说出来听听,如何?”

刘衡海额头微微冒汗。给蓝家的几万嫁妆,对外是说蓝家让他帮忙置办的,对内,他夫妻也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详细,连母亲都是瞒着的。却不料老太太火眼金睛,早就看出了蹊跷。

“母亲,这件事……”他说不下去。

刘老太太道:“我没有勉强你必须说,你有你不讲的道理,我也有我的,你只需知道我还没有耳聋眼花,做的事、拿的主意都不会损了刘家。你不要去为难景榆,他是咱们家的好孩子。”

“是,儿子糊涂了,请您恕罪。”

老太太又道:“你给蓝家侄女的嫁妆我不追问,就算你没有合理的解释,那些银子给她也不亏。若不是她,咱们家只会多一个鲁莽子弟。家业想要长久,银钱都是虚的,儿孙有出息才是正经,你记住了。”

刘景榆低头应是。

过了九月半,刘景榆身上的伤好了七七八八,到底是年轻体壮,那么重的伤若是换个寻常人,还不得养上三五月半年的。待伤口上的痂结实了,他便辞别祖母回了边地。不久后周氏家书来说,儿子一改往日跟着散兵牧民厮混的做派,让他父亲帮着在军中谋个空缺,做了小旗,虽然不是什么正经官职,到底肯务正业了。周氏言辞间颇为欣慰,对婆婆的鞭打管教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刘老太太拿着信笑:“她是谢我还是怨我且不管,景榆肯踏实做事才是真好。”

当时恰是冬至将近,刘老太太特意吩咐,给蓝家的节礼送双倍,并额外从自己体己里寻了一对玉环送给小囡囡。

这些都是后话,且说如瑾和刘景榆见了面之后回到王府,进门就看见穆嫣然从里头出来。

“蓝妹妹回来了?真巧,我正要走。”穆嫣然停车打招呼。

如瑾知道她是来拿赈灾银的,中秋宫宴上两家王府内眷都许诺要给灾民送钱,隔日宋王妃要打发家人去给永安王保平安送东西,顺道带上内眷们给的赈灾银去,所以穆嫣然才来跑这一趟,带上长平王府的东西银钱。

如瑾不愿意和她打交道,也没虚客套留人,就说:“早日侧妃今日要来,我就不回娘家了。天色不早,不耽搁侧妃回家。我手头银子不多,用陪嫁做抵押跟府里管事挪借了一些,才凑上二百两银子,劳烦侧妃带去,多谢了。”

穆嫣然笑说:“谁又是有钱的,我这些年积攒的体己都拿出来,也还不到三百两。不过多少不论,主要是个心意,能给灾民买上几斤粮食我也就安心了。”

两人一里一外隔着车窗说话,说也没有下车,又扯了两句就要道别。临走时穆嫣然忽然说:“对了,今儿个我进宫一趟,听说潋华宫添了新人,路上恰好被我碰见新人入住,一大群内侍宫女搬着赏赐往新居里去,好不热闹。”

如瑾听见“潋华宫”三字心里就是一紧,又摸不准穆嫣然为何贸然提起新晋嫔妃,虚应着聊了两句就放了车窗帘子。穆嫣然的车一路出府远去,如瑾暗暗思量。

潋华宫对于她有着什么样的意义,穆嫣然自然是不知道的,但这位心思活泛的永安侧妃却为什么要提起此事?显见是那位新人有古怪吧。

用过晚饭,她就去找长平王。

发奋苦读的王爷还在锦绣阁上临窗挑灯,面前摆的是一本地域志。跟前没有伺候的人,如瑾得了进屋的允许,走过去径直问:“王爷对宫里的事想必知道一些,今日新住进潋华宫里的人是谁,能告诉我吗?”

长平王弹弹书页,慢条斯理的说,“你打扰本王看书了。”

如瑾失笑:“王爷做样子而已,竟然做得这么认真。”

“做样子也是正经事。”

“好,那请王爷先做正经事,我在旁边恭候。”如瑾退到了一边,坐到花案跟前,拿起托盘里的小剪子修理花枝。一片叶一条梗细细的剪,不紧不慢,悠然自得。烛光照在她雪色容颜上,暖晕中和了眉宇清冷,平添几分柔媚。

长平王骤然被晾在一边,盯着书木了一会,一页也没翻,须臾挑了眉头去看眼前人。

如瑾坐在几团名贵的绿菊跟前,一袭浅碧衣衫柔柔贴在身上,将菊花的光彩尽都夺了。几片花瓣落在她裙上,随着她的动作微颤。似乎是感受到被注视,她转过脸,微笑里带了隐隐的戏谑。

“王爷不是正经看书么,这么一会就不看了?”

长平王受到挑衅,不生气,不尴尬,只看着如瑾嫣红上挑的唇,一本正经道:“正经事刚好做完了,要么,接下来我们做些不正经的?”

如瑾败阵,红着脸转了头,暗悔不该跟这人玩笑,每次都是她自己吃亏。强撑着说,“既然王爷正经事做完了,该回答我的问题了吧,潋华宫那位新进的主子是谁,您知道吗?”

“谁告诉你这件事的?”长平王声音有点冷。

果然有蹊跷?如瑾抛开方才的羞赧,转脸认真看住他。“回来时遇见穆嫣然,她告诉我的。王爷,难道这新人有什么不妥当,为何她巴巴的特意告诉我这个。”

长平王冷哼:“穆氏?呵,六哥中意的蠢女人。”

如瑾静等他回答,知道他肯定有宫里的消息。

长平王目视墙上悬挂的美人图,半晌才道:“没什么,不过是个舞姬。”

舞姬……

如瑾心口一紧。

长平王这样的态度,穆嫣然又特意来说……难道……

------题外话------

hanguiyu76,雨打芭蕉anita,林紫焉,chenzhi,18988882588,rourou,nidbillion,ketanketan,hzwyz8118,515633557,xooolov,感谢姑娘们的支持。

关于出嫁后感情的培养,跟嫌慢的姑娘们说一声,都是必要的铺垫,没有因就没有果,两个人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关起门来你侬我侬过小日子,我想写的,也不是几个女人在内宅里争来斗去互相打压,so,有耐心的姑娘接着往下看就是了:)

257 肌肤之亲

“王爷,那位舞姬的姓氏名讳,您知道么?”

长平王听出了她声音里的紧张,“你问这做什么?”

“王爷……”如瑾暗自咬了一下嘴唇,听到自己心如擂鼓,全身血液都在加快流动,“敢问那舞姬,是不是姓……萧,单名一个‘绫’字?”

长平王眉头微动,“穆氏告诉你的?”他直视她,对她骤然出现的紧张表示困惑。很明显她在隐藏情绪,强作镇定,但他又如何看不出来。

一个舞姬的名讳,对他来说不过是个桌子凳子般的称呼,相信对所有关心这件事的人来说也是一样。可是,她为什么对此异常关切?若是穆氏告诉她详细,她该紧张的,不应该是那舞姬的相貌么。

他淡淡注视着她,看到她听了他的回答,瞬间如被雷电击中一般,脸色煞白,身体僵硬。

“你怎么了?”他微凝了眉头。

如瑾握着花剪的手微微抖动,胸口闷闷的,感觉到溺水一般的窒息。她迎上长平王的视线,意识到自己不妥,连忙放下了剪子,将手藏在袖子里。可是,那袖口也开始轻轻颤动,掩饰不住她的异常。

眼前的男人,目光如雪原上的日光,直照千里,洞悉一切。她知道自己的情绪全被他看穿了,索性不再遮掩什么,大口大口的喘起气来。

“你到底怎么了。”长平王微微凝起的长眉变了深锁,站起来,朝她走去。

如瑾闭了闭眼,“王爷,抱歉,让我冷静一下。”她背转了身子,面向挂着美人图的雪色白墙,一下一下,努力调试呼吸。

长平王住了脚,站在距离她几步远的地方,静静等着。

一瞬间他脑海中转过许多个念头,猜测了许多,又排除了许多,很快料定光凭穆嫣然的话,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不管穆嫣然说了什么,如何明示暗示,宫里那位真实心意如何都是尚在大家揣测,是虚无缥缈的,并非既定事实,远不至于引起她这么大的反应。

她一定有事瞒着自己。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长平王少有的感到微微的挫败。在他看不见的地方,一定发生过什么事。在哪里?哪一次?他全然无头绪——而原本,他以为,她之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如瑾对着墙壁站了许久,一起一伏的纤弱肩头才渐渐稳定。她终于转过身来,看向长平王。

“让王爷担心了,对不起。”她露出微笑。

可长平王的脸色反而更沉,因为她那个笑,苍白虚弱,还不如不笑。他没说话,默默看着她,等待解释。

如瑾停顿了一会,仿佛在思考怎么措辞,然后才开口问:“王爷想必已经知道,那位舞姬相貌肖似于我,若是刻意模仿穿戴言行,足能像个八九成?”

长平王脸色如常,但是立刻就问:“你怎么知道?”

“从穆嫣然那里得知的。”如瑾给了这样的理由。

穆嫣然当然没有亲口说过,若是日后长平王去查问当时在场的侍从,很快就能揭破她的谎。所以她没有直接说是穆嫣然“告诉”的,而是打了一个马虎眼。“从穆嫣然那里得知的”,完全可以解释为她又通过别的渠道打听了零碎消息,拼凑起来,做了推测。

她想的很好,但却没料到这个马虎眼立时就被戳穿了,长平王甚至没有给她回旋的余地。

他看着她,淡淡说,“穆氏不可能知道这个,因为,那舞姬萧氏并未刻意模仿你的穿戴言行。你认识她?还是她认识你?她为什么要模仿你,你又为何笃定?”

一连几个问句让如瑾愣在当场,立刻意识到自己疏忽了!

适才的紧张慌乱惧怕等种种情绪,让她一时失了冷静,平复之后也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理智,竟然问出这么愚蠢的话,难怪会被长平王抓住漏洞。

是啊,萧绫刚刚获宠,还没有和她相见,甚至大约都不认识她,怎么可能模仿她的穿戴言行?

“我……”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长平王眼睛不眨一下,一直盯着她。她看到他眼中的审视,担忧,思索,种种情绪交杂涌动,可定睛再看,那些情绪又全都没有,仿佛从没出现过,只剩了一双幽深的眸,一切只是她的错觉。

令人窒息的沉默。

两人相对站着,他看着她,她偏了脸。

隔着一个屋子,远处的外间传来花盏带着试探和忐忑的禀告:“王爷歇一会吗?王妃着人送了滋补的汤食,也有蓝主子的份。”

如瑾长长松了一口气。

大约是张六娘知道她在这里盘桓时候过久,前来打扰。她感谢这种打扰,让她从凝如蜂胶的窒息里脱困而出。“我去看看?”她问。

长平王没动,没说可不可以,她就当是默许了,快步走向外间。直到穿过珠帘,她还能感觉到背上犹如火烧,是被人盯着看的不自在的灼热。

花盏略带讨好的笑脸像是一汪清水,解救了她这条搁浅岸边的鱼。

“打扰蓝主子了,劳您亲自出来。”花盏露出无可奈何的歉意,背对着外间门口站着的藤萝,朝如瑾尴尬笑笑。

如瑾知他夹在中间难做,也不为难他,微笑点了点头,然后目视藤萝。

藤萝手里提着登枝报喜推光朱漆八角食盒,上下两层,看着颇为沉手。见如瑾看她,才走进屋来,行至跟前微微欠身:“王爷读书辛苦,王妃特意命厨房做了汤食补身子,以免太过劳累。听说侧妃在此,便给侧妃带了一份。奴婢就不进去打扰了,等您服侍王爷吃完,把食盒送回舜华院就好,正好王妃要找您说话。奴婢告退。”说着将食盒放在桌上,转身就走。

这丫鬟惯来如此,如瑾也不跟她计较礼数,任由她去了。花盏在旁躬身:“奴才帮您提进去吧,这食盒挺沉的。顺便让我们服侍王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