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家大小姐-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你一众姐妹都被那警幻骗了去。亏得本宫使计让那红鸾仙子下凡,护着你们,不然你们定仙魂不保。
    你们也别贪玩,你们在下面呆到时间就赶紧回来了,你们放心,本宫请过红鸾仙子帮忙,她会带你们回来了。好了,本宫也不多说,你赶紧回去吧。”
    “等等娘娘,娘娘您可是女娲娘娘……”
    黛玉见那仙子要走急忙问道,却不想那仙子说完一挥衣袖,黛玉只觉得自己似乎被一阵轻柔香风卷走,突然下坠,猛然惊醒。
    “等等,娘娘……”
    黛玉的惊呼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大声,当即便惊动了殿里的宫人。
    “娘娘,您怎么啦?”
    “没事,只是梦魇着了,你下去吧,哀家再睡会。”
    黛玉又躺回床上,这回她再也睡不着了,先前的梦境在脑海中清晰重现,她觉得那都是真的。突然间脑中的画面转变,她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另一种人生,她没进宫的人生。
    黛玉惊愕,这是怎么回事,她怎么可能住在贾府,她怎么可能中贾府那贾宝玉宝哥哥,她怎么可和贾宝玉住一会……不,这都不是真的……
    可是为什么心却有种想法,这才是她原本的人生呢……
    不想了,不想了,一定是在做梦,她想多了……
    黛玉看到摇曳的烛光照在帐外金勾的影子映在锦帐上,她还是在宫里,这是她慈宁宫的寝宫,她果然是在做梦。
    黛玉闭上眼睛渐渐入睡。
    
    ☆、第168章

    贾元春
    “咳咳……”
    “奴婢该死,娘娘您没事吧。”
    “抱琴出去看看外面是怎么回事,是谁胆在本宫宫里如此放肆。”
    贾元春正在喝着药,突然传来了一声尖叫怒骂,惊得她被呛得了,却抱琴给吓得面色如土跪在地上。
    “是娘娘。”
    抱琴退出寝室,抽出帕子抹去额上的冷汗,心里直庆幸娘娘忘记了,这回没有罚她。
    外面的叫骂声不断传来,越来越近,骂得也越来越放肆难听。
    “贾元春,你这个贱人,毒妇你还我孩子……”
    “报应,这都是报应,你害了我的孩子老天报应你,你也别想有孩子,你这个毒妇。”
    抱琴出去一会外面的叫骂声便小了下来,不过没一会又吵了起来,再过一会就见抱琴狼狈不已的早进来。
    “这,你这是怎么回事?”贾元春抱琴如此惊愕不已。
    “娘娘,娘娘是淳嫔,淳嫔她又来了……”
    抱琴还没说完淳嫔已经带人冲进来了,淳嫔更是扑向贾元春。
    “贾元春,你这个毒妇,你还我儿子还儿子……”
    淳嫔扑到贾元春身上扭打起来了。
    “淳嫔,你敢闯本宫的寝宫,你一个小小的正五品小嫔竟敢冲正一品贵妃的寝宫…谁,谁给你的胆子……”
    贾元春不知哪来的力气将淳嫔推甩出去,幸好几个宫人机灵还扶住了淳嫔。
    “哈哈……贵妃,你还真当自己是贵妃娘娘,真真是好笑。你只不过是个品阶高一点的宫女罢了,凤藻宫尚书加贤德妃,你听过有哪个宫妃是带着宫女的衔头号的?只怕你现在连妃嫔册封的宝册宝印都没吧?
    贤德妃,贤德妃,你在宫中这么多年可见哪个今上活着的妃嫔是双封号的,你这贾贤德得意猖狂怕是早忘了宫规只有死了妃嫔才会追封双号……哈哈……只怕你这贾贤德在陛下和众人眼中早就是个死了,你就没想为什么皇贵妃娘娘根本不理你吗?还有淑妃娘娘,只怕你在她们眼中早就是死人一个了。”
    “不,不是的,不是这样的,陛下是喜欢本宫的,陛下是欢喜我的……”贾元春不肯想信,她面容通红扭曲,双眼突出,癫狂嘴里不停的说着。
    “哼,陛喜欢我?陛下怎么会喜欢你这个毒妇!贾贤德,你这个毒妇,你果然和你的封号一个假贤德,你这毒妇是你害了我的儿子……报应,你的儿子也没留住,这就是报应,你害了我的小皇子,老天爷也不会让你有孩子,这就是你这个毒死作恶的报应。”
    贾元春突然吐出一口血,整个人如残败布偶倒在床上,只有那眼睛睁得老大老大。
    想到刚生下小皇子就晋封四妃之首的淑妃,淳嫔更加愤怒怨恨,她又扑过扭打贾元春。
    “毒妇……若不是你害了我儿子现在我的小皇子也有四岁了,若是我的小皇子在我也早可以和淑妃娘娘一样晋四妃了,都是你这毒妇,你害死了我儿子你毁的前程,我让你害死的我儿子,我的小皇子……”
    淳嫔甩了贾元春几个巴掌,贾元春便如布偶一般由淳嫔打她,她睁着眼睛毫无反应,嘴里不停的说着“不是的……”嘴角溢出的血更多。
    淳嫔见她这样也没了兴致。
    “给本嫔搜,一定要将那毒妇害人的□□给抽搜出来。”
    淳嫔一声令下,她带来宫女太监便在贾元春的寝宫内搜了起来。
    “你们这是做什么,这些都是贵妃娘娘的东西,你们不可能拿走……”
    抱琴想拦,可是她一个人怎么可能拦得住,不仅拦不住还被那些个宫人打一顿,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淳嫔带人将东西搬走,其中还有贾母给贾元春捎进宫来的木盒子。
    “娘娘……”
    抱琴爬回以上边,叫贾元春她却没有动静,抱琴手支着站起来一眼,只眼贾元春依旧眼瞪如铃,抱琴巍擅擅的手擦贾元春鼻下已经没有半点热气。
    “娘娘!”
    抱琴扑在贾元春身上大哭,连淳嫔一个小嫔都敢大闹凤藻宫,抱琴哪里还看不出来,她家娘娘已经彻底失宠了,陛下不会再管她家娘娘好。
    抱琴看着贾元春,最后拾起地上的瓷片往脖子上一抹,倒在贾元春身上,随她主子去了。
    她早知道主子没了她注定也是活不成的,为了不连累家人她只有一个选择。
    主仆死了一直到晚膳时才被宫女发现,报到景兴帝那,只下得了一句。
    “就按嫔位发了!”
    贾家,薛宝钗
    贾家被抄家,没了贾赦和王熙凤给贾政和王夫人当替罪羊,两人做的事都自己担着,原本两人都被判了斩刑,只是景兴帝到底帝念二人是贤德妃的父母而命人改判流放岭南,遇赦不赦。
    贾家除了贾政和王氏获罪,其他人最后都被贬为庶民,被放了出来。贾母带着贾府众人还有宁国府剩下的尤氏惜春姑嫂及贾蔷搬到林家给的庄子上过活。
    李纨带着嫁妆和儿子被李府接了回去,贾母领一家老小住到庄子里的第二个月便去了,夜里去的,竟没有一人送终,连她最疼的贾宝玉也不知道。
    贾母的私房死前就分了,贾宝和薛宝钗夫妇得了大头;其次是李纨和贾兰,贾兰到底是贾政的孙子,贾母给的也不少;然后才是贾环贾惜春贾蔷尤氏等。
    贾母去后,贾环和贾蔷先后搬离了庄子,尤带着贾母给银钱带着过路的商人走了,贾惜春将分得的下银钱给了贾蔷,贾蔷送她到京郊庵庙出嫁了。
    所有人都走了,这小庄子就成了薛宝钗和贾宝玉的,薛蟠死了,其他人都走后薛宝钗将薛姨妈接来和她住一起。
    贾府出了这么多的事,连贾母都死了,贾宝玉也不过只是掉了两滴泪之后又念叨起他以前的丫鬟来了,闹着叫薛宝薛拿钱去将他的丫头买回来。
    “宝姐姐,你最仁慈不过的,快将银钱给我,我要去将袭人她们买回来。她们几个平日里最是娇气不过,如今不知受了多少苦,我得去将她们救回来。”
    “宝玉,我没有银子,咱们现在连自己都养不活了,我哪还有钱去给你买丫鬟。”
    薛宝钗原想好好和贾宝玉说,只是见贾宝玉那一脸你不给银子你就不仁慈的神情,薛宝钗的眼睛一下子也冷了下来。
    “怎么可能没有银子,老太太不是给了你银子吗?还有林姑父叫人送的,我都看见了,宝姐姐,你行行好,快将银子给我,晚了袭人他们就要被人给买走了。”
    “老太太和林姑父给的银子都拿去给老爷太太打点了,哪里还有银子。”
    一家人全靠着贾母留下的不多的私房和林家送的银钱过日子,加上又花了不少银钱给贾政和王氏一路打点,实在剩的不多,如今家里也就只有薛姨妈带来几个丫鬟,别的丫鬟是连半个也买不起,又哪来的银钱去买那贾宝玉身边那个副小姐?
    “没有银子,怎么可能没有银子?没有银子袭人她们怎么?”
    “不行,我得去找银子将袭人买回来了。”
    宝玉傻愣那在念叨着,随后边念着边转身出去,薛宝钗见他这样连心也冷了。
    生父生母被流放,拿他当眼珠子疼的老太太去逝,他竟全然不顾忌不哀伤,只是心心念着他那几个美貌的丫鬟,到此时薛宝钗才看明白贾宝玉是个多么无情的人。
    想到自己竟嫁给这样的人,薛宝钗不由悲从中来了。
    薛姨妈进展就见薛宝钗坐着抹泪。
    “宝姐儿,你们这是怎么啦?我见宝玉出去,你们可是吵架了?”
    “妈妈!”
    薛宝钗扑到薛姨妈怀里嚎嚎大哭,当薛姨妈知道原委后抱着薛宝钗自责不已。
    “宝钗啊,都是为娘害了你,都是为娘害了你,让你嫁给这么个连畜生都不如的东……”
    “宝姐儿啊宝姐儿,你说咱们娘俩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薛姨妈中年丧夫丧子,唯一的女儿也嫁得不好过得不幸福,薛姨妈直觉得她的心顿顿直痛。
    两母女哭尽后,薛姨妈便问道:“宝姐儿,你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呢?”
    “妈妈,宝玉是靠不住了,如今我也没有个孩子,只盼着能和宝玉快些有个孩子,将来咱们娘俩守着孩子过活,至于宝玉随他吧。”
    薛宝钗心已经冷了,对宝玉的最后一点情份也被磨没了。不过薛宝钗想要一个孩子的想法注定是不想实现了,因为贾宝玉出门后就再也没回来了。
    薛宝钗找人帮忙,林家帮着在京城找了一遍,找了半个月最后终于在京郊找一个座不是很有名气的寺庙里找到已经出家贾宝玉。不管薛宝钗等人如何劝说,贾宝玉都只道俗缘已了,最后薛宝钗和薛姨妈两孤怜怜的离开。
    两年后薛宝钗嫁给郊外村庄一丧妻的秀才当了填,薛宝钗倒是生了三子两女,其中次子过继给她已逝的哥哥薛蟠继成了薛家的香火。
    贾迎春,王熙凤,巧姐儿。
    一抬淡雅色四抬轿在知府府衙停下,随轿而来丫鬟婆子撩起轿帘,先是奶娘从轿里抱出一个二三岁的扎着冲天辫的男童,随后丫鬟又扶着一个四五个月身孕的年轻妇人出来。
    “少夫人仔细脚下。”
    “哎哟,二姑奶奶您可来了,老太爷老夫人老爷夫人老早就在等着您了。
    老早就被遣出来在门口等着的林之孝家的一见人出来立即就迎上去,到另一边搀扶着的。
    这年轻妇人不是别人正是贾赦的独女,贾琏的妹妹贾迎春。
    “有劳林妈妈了。”
    “姑奶奶说的哪里话,奴婢能扶着姑奶奶是奴婢福气。”
    “昨儿个叫人传信只是嫂子生了却不知生的侄儿还是侄女,嫂嫂和孩子可都好。”
    “夫人又给老爷添了个小公子,可是将老太爷和老夫人乐坏了,如今就守着才抱孙儿不肯松手呢。”
    “嫂嫂可是咱们家的大功臣,快扶我去瞧瞧我小侄儿。”
    “老太爷,老夫人,姑奶奶带小公子回来啦。”
    还未进屋林之孝家的就喊起来了,不一会就见邢夫人出来。
    “哎哟,我的小外孙来啦,快给外婆抱抱。”
    “母亲,给父亲母亲请安。”
    “一家子骨亲哪来那么多礼,你身子沉赶紧坐下。”
    邢夫人依旧没有孩子,南下之前贾赦将贾迎春和贾琮改到了邢夫人名下,她也算是儿女双全了。不知是不是有了儿女还是因为江南的风气温柔,邢夫人到了江南后性子变了许多,以前的小家气等都不见了,如今人也变得越来越温婉了。
    两年前贾琏政绩考核非常不错,再加上周家和林家在京中帮忙运作贾琏稳稳的升了应天府知府即正三品的应天府府尹。
    贾赦和邢夫人也跟到住了应天府府衙,两人年纪大了,如今也就是逗逗孙儿养养花看看古董。
    不知是不是离了荣国府风水变好了,王熙凤随贾琏外任多年,除了长女巧姐儿外还给贾琏生了三个儿子,现在生的正是第三个。
    除了她生的三儿一女外,还有贾琏妾室生的两个女,如今贾赦这一支也算是人丁兴旺了;何况还有还在读书未成家的贾琮。如今贾氏一族落败了,也就唯剩贾赦这一支了。
    虽说是分了家,荣国府被抄后贾赦也带着邢夫人和贾琮回过京城,只是到时贾母已经去逝,他扶灵回金陵后就再也没回过京城。
    “父亲,母亲,我去看看嫂子。”
    父母女三人说了一会话,迎春便告退去看刚生产完的王熙凤,她儿子倒是被邢夫留下了。
    “嫂嫂。”
    “二妹妹来了啦?”
    因迎春怀着身子不能和王熙凤见面,姑嫂两就隔着屏风说话。
    “妹妹恭喜嫂嫂又喜添贵子,嫂嫂您可咱们家的大功臣。”
    迎春说的可是真心话,她哥哥可是乐坏了呢。
    “妹妹这胎也有四五个月了吧?”
    “再过个□□日就满五个月了。”
    “听妹妹的气色不错,这胎说不定又是个小公子。”
    “婆母倒是希望给康儿添个弟弟,相公却想要个女儿……”
    “这胎若不是,那下胎再生也是。”
    迎春从王熙凤院子出来,正好巧姐儿来寻她。
    “我就知道二姑姑您来看娘亲,姑姑您回说人我带的新玩意儿可是带来了。”
    巧姐儿才十岁模样,六分像王熙凤四分像贾琏,虽身量小,但却已有美人之资,再过个四五年长开了,又跟她娘一样是个绝色美人。
    “带了呢,走,姑姑带你去看。”
    巧姐儿扶着贾迎春,姑侄俩有说有笑的往邢夫人院子处去,江南花开如锦,彩蝶翩翩起舞,此画面不由让人觉得岁月静好。
    贾惜春,妙玉。
    妙月庵禅房内,两个年轻的女尼正在抄经颂经。
    “妙真,天色晚了别颂经了,早些睡吧。”
    “妙玉你先睡吧,待我将这页颂完就睡。”
    “那行,我先睡了。”
    妙玉说完熄了自己床前的够,阖被睡下。那叫妙真的女尼颂完经后也熄灯躺下,不过她却是睡不着。
    往事历历不由在脑海中重现,曾经在荣国府时的生活一幕幕重现,如今看来那些往事如云烟,她这前半生唯有这庵里修行的日子才算是最平静最舒心的。
    妙真看了一眼身边已经熟睡的妙玉,心里感激妙玉没忘记她,还将她接到妙月庵来修行;听妙月说是黛玉姐姐的姐姐救了她,还将妙玉送到妙月庵修为,又让妙玉去接她;妙真心里也感激那未曾谋面的黛玉姐姐的姐姐。
    月光透过纱窗照进禅房里,此时禅房内一片宁静。
    贾探春、只湘云。
    “三姐姐,你这胎若是个女儿就和我有虎头结亲巴,咱们结儿女亲家如何?”
    史湘云抱着一岁养得虎头头脑的儿子盯着贾探春的高耸的肚子道。
    “这事儿我可这不了住,得问他爹才行。不过你不说让你家虎头和我家大壮结拜?怎么又改成娃娃亲了。”
    贾探抚着肚子脸上漾开幸福的笑容。她从未想过自己也有这样幸福的时候。想她在贾府为嫡母为宝玉做牛做马的日子,为了能找个好人家嫁了,她舍弃了生母和同胞的弟弟,结果却换来被亲人送去代人和亲的下场。
    若不是那人救了她,只怕她早克死异乡了,哪里能像现在这样丈夫疼爱,有儿子承欢。虽然丈夫不是她原先所想的书生公子,虽然他只是农家汉子,但他是真心疼惜的她,这样就够了。
    “我孩子他爹说了,先结拜再定亲,这叫亲上加亲。”
    “那就你家的自己去和我家的说,这事我不管。”
    “三姐姐,你还是这样子,我不管,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说着就冲贾探春的肚子叫了起来。
    “我的儿媳妇哟……”
    贾探春看着还是和以前一样所闹腾的史湘云,心想云妹妹如今也应该算是幸福的,这样就够了。
    听说云妹妹说送她来的那人和救她的是同一样,贾探春只能在心里莫莫感激。
    “娘子,我回来了!”
    两姐妹正说笑着,门外传来中气十足的喊声,姐妹俩相夫搀扶着出去,探春便年自家小胖子儿子朝她迈着小腿跑来。
    “娘亲,我回来啦!”
    几十年之后太后娘娘薨逝的消息传遍天下,全天下人都守起国丧的时候,在不同的地方几位年迈的妇人都在听到消失后先后离逝。
    幽幽山谷见,如梦如幻境,几个女子的魂魄齐齐聚到一处。
    “林姑娘,你也来啦?”
    “宝姑娘也来了。”
    见彼此都是年轻风华正茂时的模样,皆是震惊。林黛玉和薛宝钗相互见礼,还未起身又听到熟悉的声音。
    “林姐姐,宝姐姐。”
    贾惜春和妙玉同现。
    “四妹妹,妙玉。”
    贾探春和史湘云同来。
    “还有我们。”
    “三妹妹,云妹妹。”
    “莲妹妹你也来了。”
    林黛玉看到了跟两人后头来的甄英莲。
    “哟,你们来得早,倒显得我们母女俩来晚了。”
    “凤姐姐/二嫂子,巧姐儿。”
    “你不算最晚,还有我们俩垫后呢。”
    “珠大嫂子,二姐姐。”
    几人数十年未见,一见面倒是热情的聊了起来。
    “大姑姑,她们都来了,咱们也出去吧。”秦可卿对贾元春道。
    “那走吧。”
    “你们可是来了,可是我们等了好久。”
    “蓉哥儿媳妇,大妹妹。”
    “我早就不是蓉哥儿媳妇了,李姐姐得换个称呼才好。”
    “秦妹妹说的是,往事生前已了,咱们还是换回咱们以前的称呼吧。”
    “绛珠、金钗,金凤,水仙,……”
    纷纷叫起彼此下凡前的名字。
    “不知红鸾仙子何时才到,就盼着仙子早日来带我们返天界。”
    
  
    
    ☆、晋江独家发表!

      
  京郊外严家的园林宜心园,这宜心园是严家两位老祖宗修身养性及养老的地方。
  “他们都已经走了,夫君咱们也该走了。”
  太皇太后薨逝三年后,孟颜和严承泽商量提出离开的想法。
  人前的两人已经是老态龙钟,但人后两人的容貌依旧如二十岁风华正茂的时候一样,完全没有半点衰老的痕迹。
  “是该走了,儿女年纪也大了,我实在不愿到时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到了咱们该离开的时候了。”
  想到上个月四个儿女来请安,亲眼见着儿女们老去却无能为力,更多的只有心疼。
  孟颜和严承泽的四个儿女都没有灵根,虽然他们习武有内力护身,再加上两人给儿女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灵药调养,虽然儿女们身体还都硬朗,可却依旧抵挡不住岁月老去。
  虽然心中不舍,但夫妻俩还是决定离开了。
  “让人去将孩子们都叫来,好歹和他们见最一面,莫让他们挂念。”
  “我们这些年收藏的那些东西也正好都给了孩子们。”
  夫妻俩商议后便叫人去请两人的儿女孙儿们来了。
  兴国公府
  已经卸职将爵位传给儿子后的老国公严皓煊正在逗他的小重孙。老国公如今已经年过耳顺之年,依旧身体硬郎,没事儿就逗逗小重孙种种花草,或是带着小重孙出门闲逛,见几个老友,聊聊天,日子自在。
  “老太爷,宜心园那秋姑姑求见。”
  “宜秋?快叫她进来。”
  “奴婢给老太爷请安。”
  “起来吧,你怎么来了?可是老祖宗有什么吩咐?”
  “老祖宗让奴婢来请老太爷过去。”
  “老祖宗可有说是有什么事儿?”
  “老祖宗未说?”
  “可是只请我一个?”
  “都请,宜春去将军府请了二老太爷,宜夏去大学士府请三老太爷,宜冬去请太姑奶奶,老祖宗说了让主子们都去。”
  老国公一听父母要见所有人,当下便急了。虽说父母偶有召见,但这要见所有人还是头一回,老国公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
  “快,快给我更衣,赶紧着拿小公子的新衣来换上,都要新的。”
  自他袭了兴国公的爵位之后,父母就常年出游在外,直到父亲到了七旬母亲才陪父亲回来定居京郊。一年到头除了年节时让他们这个儿孙去见个面之外,平常也不让打扰,如今不是年不是节的突然要见儿孙们,老国公突然有种不好感觉。
  越想心里越是着急惊慌,恨不得立马到父母亲身去。
  虽说他成家后父母常不在身边,后来回就京也没在家里住着,但每年每月都能见上面,知道父母亲好好着,他心里总得自己还是有依靠的。虽然他已经年过六十,说依靠父母什么惹笑话,但他却是真切的觉得有父母亲在,心里更踏实。
  莫说京城,便如今天下像到了他这个年纪还能常听父母教诲的还有几个,满京城除了他们兄妹四个是找不出第五个来。到他现在的年纪,能听上父母聊两句都是幸福的。
  严皓煊领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