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我是好爸爸-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琏在外面吃了不少的苦头,不过也更加地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越是在山川名水中,越是能感受到天地的钟灵毓秀,他喜欢这种生活,甚至是享受着这种苦难,这种自主。
既然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那么作为父母的还能怎么着?
贾赦很是豪爽地点头让他走人了,当然这已经是多年以后了,张氏已经撒手人间,也不再替他操心就是了。
反正他有妻有子,也知道自己的责任,还这般地坚持,说明这就是真爱,贾赦又有什么必要拦着他呢?
及至上皇退位,新帝即位,贾赦索性地辞官不做了,反正日子怎么过不是过呢?
他回了家,修书去了,据说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后的夙愿了。
皇帝也不缺人手使唤,贾赦痛快地辞职,他也有个肥缺可以安抚自己的手下了。
这之后的风风雨雨和自己无关了,至于林如海一家子,儿女双全的林如海绝对不会为了皇帝就将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的。
晒盐之法的推广让林如海顺利地从江南的泥沼里脱身,带着三个子女回了京城,至于未来,谁说的上呢!
贾赦说的是修书,却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了出来,然后编册成书,当然,还有自己那些狗屁不通,匠气十足的诗词,刊印成册,算是留给后代的财富吧!
至少这里头包含着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有不少的告诫之言,对于子孙来说,也许这才是财富呢!
反正林如海对于他的这个举动颇为地赞同,甚至还加入到了贾赦的行列中,两人就子女教育这种小问题甚至还展开了不少的争论,彼此谁也说服不了谁,外加上四处煽风点火的顾晨,三个老头儿长长面红脖子粗的模样也是逗乐了不少人。
不过渐渐地,他们的身边也聚集了一批的文人,贾赦这里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目前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不过在后世,这个圈子却是影响了不少人。
一不小心,贾赦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有好事之人将林如海和贾赦之间的种种争执记录下来,贾赦诸多的惊世骇俗之言得以保存和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一代名士,为后人推崇。
过了没几年,皇帝开始全面地清算,尤其是作恶多端的勋贵么,哪怕是贾政什么都没做,可仍旧是被夺爵流放,他是什么都不知道,可是身为一家之主,自然是要承担责任的,不是吗?
贾家被抄,也不完全是国库欠银,包揽诉讼这些问题,最为重要的是掺和进了夺嫡的风波之中,本来皇帝就是个小心眼儿的,现在胜利了怎么可能不算后账?
哪怕贾家似乎是支持着自己的,贾家的嫡长女是自己后宫的妃嫔。
不过身为帝王,怎么可能会被后宫女子给左右了!
贾母偌大的年纪,看着家族败落,心中的凄凉可想而知,好在皇帝一直控制着打击面,并没有将贾府阖族都牵扯进去就是了。
贾敬临死之后,将纨绔儿子贾珍托付给了贾赦,所以贾珍哪怕仍旧是纨绔呢,可并没有掺和进那些杀头的事情中,所以尽管被抄家还债,不过仍旧是自由之身。
保住了一家老小的性命,贾珍带着妻儿一大家子人回金陵去了,至少老宅子还在,祭田还在,他们还有退路。
贾政流放三千里,家里的女眷们当街发卖,贾赦觉得自己还挺倒霉的,不过真心不能丢着不管,所以将主子们买了下来,安置在了不大的两进小宅子里,幸好有贾珠在,这个时候总算是到了他站出来,然后承担这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的时候了。
贾政这么多年,在家里就只剩下生孩子玩了,除了嫡出的三个之外,庶出的就有四五个,儿子女儿都有。
王夫人怎么可能会让这些人成为儿子的负担?
家里就全靠着老太太的私房撑着过日子,虽然也是丰厚,可是这应该是自己的两个儿子的,小儿子到现在还没成亲呢,所以王氏出头,将几个庶女许给了商户之家,换来了一大笔的银钱,为家里换了个大宅子。
皇帝也没有说贾府子嗣不许科考,并没有断了贾府重新崛起的道路,所以宝玉就自己主动地奋斗了,至于贾珠,他的身体支撑不了,也是莫可奈何之事。
至于贾政的两个庶子,哥俩儿商量了一下,然后偷了家里的钱财,南下北上地做生意去了,最起码能糊口,说不定还能找到自己姨娘呢!
只怕也是贾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他们才会成功吧,否则的话,不过是十来岁的少年人,怎么可能会那么顺利地就走脱呢?
宝玉最后在母亲的坚持下,娶了自己的表姐宝钗,生活的情形么,简直就是父母的翻版,宝钗一如既往地贤惠,宝玉么,却是一改往日地性子,变的沉默寡言,哪怕是夫妻俩人相处,可是宝钗也时常地感觉不到他多少的气息便是了。
到了后来,宝钗也没有捂热丈夫的心,看着他出家成了和尚,丢下了自己孤儿寡母的。
作为一个要强的女人,宝钗自然不会事事都靠着大伯子生活,她将自家的嫁妆规整规整,然后带着儿子再嫁了。
尽管生活可能会贫瘠一些,不过总比守寡强些吧?
宝钗的选择贾珠除了支持之外还能如何?除了是自己的弟媳之外,宝钗也是自己的表妹,贾珠最后为宝钗送上了一份还算可观的嫁妆,算是侄儿的抚养之姿了。
贾家四零八落,就这么地悄无声息地散了……
第241章 林如海1
唔,也许自己真的要在红楼里打转了!
扬州巡盐御史林海的妻子林贾氏病的下不了床了,扬州城,甚至是附近的所有医者都摇头了,隐晦地表示,还是早作准备吧。
林如海除了要忙着衙门里的差事之外,剩下的时间就全都是在忙着林贾氏的后事了。
其实府上已经各色事务都已经准备好了!
林贾氏和丈夫之间也曾经鹣鲽情深,可是再多的恩爱也抵不过时间,再加上林贾氏并没有为林如海诞下承继血脉的儿子。
好容易三年前得了个庶子,林如海夫妇也是疼之如珠如宝,可惜的是,上天作弄,庶子活到了三岁,一场风寒便夭折了。
对于林如海和林贾氏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林如海一个大男人还好说,承受能力毕竟强一些,可是作为女性的林贾氏,却是不行,她的身体本来就不大好,现在又没了儿子。
林贾氏的情况可想而知。
世人愚顽,备受责备的自然便是林贾氏了,她本又是个心思敏感细腻的,听了几句闲言碎语之后,病上加病,熬到了如今灯枯油尽的地步。
林贾氏到了此刻也是后悔了,可惜也已经晚了。
如今她唯一的惦念并不是丈夫,反倒是自己唯一的女儿,病病歪歪的林黛玉。
许是因为父母的身体不大健康,所以孩子也是健康不到哪里去,反正黛玉自从出生起,没有学会吃饭,已然开始吃药了,基本上就是药罐子里泡大的。
母体带来的弱症顽疾,除了好生地保养着之外,竟是无能为力!
好在林家算是高门大户,哪怕日夜人参燕窝呢,也能供得起,好容易地将女儿养到了留头的年纪。
且父母都非凡俗之人,所以林如海在闺女开蒙之后,就一直将她充作儿子在养,以慰藉膝下空虚。
父母的言传身教,外加上林黛玉自己聪慧无比,甚至有些时候,林如海也会将自己官场上,朝堂上的某些隐秘之事跟垃圾桶似的,一腔地倾诉给女儿,也算是让自己可以松快一二。
尽管这么做有些不地道,不过对于林如海来说,林黛玉就是有树洞的作用的,他的女儿,绝非凡夫俗子!
等林黛玉过了五岁之后,林如海衙门差事太忙,没有多少的时间来教导女儿读书识字,便延请了一位进士及第的饱学之士为女儿讲学,便是天庭饱满,一派正气的贾雨村。
_(:3」∠)_
#自古至今,都是个看脸的世界!#
不过如今林贾氏病重,身为她唯一的女儿,林黛玉自然地停下了自己的功课,成天地陪伴在母亲身边,侍奉汤药,不假于人,端的是孝顺无比。
看着熬的面黄肌瘦的女儿,林贾氏的怜爱之情溢于言表,不管如何,总要为女儿安排好了后路她才能放心地离开。
哪怕是知道丈夫对于女儿的看重,可是林贾氏还是各种地不放心,不过是一颗慈母心,谁也无法苛责!
这日,林如海处理完了盐政衙门的事体,刚刚入府,就看到了夫人身边的嬷嬷等在府门口,他只当是事情不大好,面色有些发白,急忙地走上前去,
“老爷,夫人说是请老爷过去一趟,她有要事相商!”
婆子对着林如海道。
还好并不是什么坏消息,林如海松了口气,对着婆子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去了后宅,梳洗了一番,换了家常衣服的林如海迈开腿,让后院去了。
刚进了主院儿,就听到了屋内母女俩的欢声笑语,这样的声音他已经许久没有听到了,林如海甚至有刹那的怔神。
不过很快地他就收敛了心神,走了进去。
“老爷回来了!”
“爹爹!”
一大一小的两个女人,回头望着林如海,他的心顿时软了下来,扯出了一抹笑意来,
“唔,玉儿长大了许多,能干了许多,也不知将来便宜了谁家小子去!简直可恨!”
听着他这副打趣之言,林黛玉面红耳赤起来,跺跺脚,捂着脸,跑了!
“玉儿,看着脚下,可别绊倒了!”
林如海竟是扯着嗓子,喊道。
“老爷也太促狭了,这般打趣女儿,看她不恼了你。”
今日的林贾氏却是仔仔细细地打扮过,脂粉遮掩了病容,精神头也是不错,不过林如海却是想起了那个词——回光返照!
“你今日却是好了许多,好生地将养着,将来还得为玉儿找一个靠谱的婆家,找个过人的女婿,更要紧的是,还要为闺女攒嫁妆呢。”
林如海面色柔和地对着林贾氏道。
“老爷却是无需安慰我,自己的身子骨如何,我再是比旁人清楚的多,只怕快了。今日让老爷过来,是有要事相商!”
“你说。”
林如海黯然了片刻之后,终于开口了。
“老爷,将来我走了之后,老爷若是续娶,能否将玉儿送去京中,让我母亲教养几年。”
“你放心,我都这把年纪了,还续娶什么?至于送去京中,你容我考虑考虑。”
林如海实话实说,丧妇长女不娶,这就是世情,所以如果林如海不续弦的话,那么林黛玉将来的婚事只怕多有波折。
“嗯,还有一事,我也是拿不定注意,老爷帮我参详一二。”
“你说,但凡……我没有不允了你的。”
林如海痛快地点头了。
“我母亲屡次写信来,想为玉儿和我娘家侄儿定下亲事,可我做姑娘时,和二嫂的关系并不是太好,所以一直迟疑至今,老爷觉得此事如何?”
“可是那位衔玉而生的宝玉?”
林如海蹙眉问道。
“确实如此,不过听母亲讲,宝玉聪慧无比,为人也上进,所以端的是一门好亲,不过因我与二嫂的关系不睦,所以一直迟疑至今。”
“一家女,百家求!玉儿还小,并不着急,若果真宝玉上进,自是可以,如果宝玉不上进,现在草草定下,岂非坑了咱们的女儿?”
林如海颇为委婉地道。
“却也是呢,还是老爷想的周到,我毕竟是内宅妇人,难免有不周之处,这些年,多谢老爷包涵了。”
说到最后,林贾氏已然红了眼圈。
“身为林家妇,你很好,上孝顺母亲,下养育孩子,再是周到没有了。”
林如海似有所感,亦是红着眼眶,认真地点头说到。
“有了老爷这两句,我便立时死了,也是心满意足了!”
林贾氏忙抽出了手边的绢帕,拭干了眼泪,泪中带笑,对着林如海道。
夫妻二人又陆陆续续地说了好些话,林贾氏交代了许多的东西,林如海都一一地应下了。
到了晚膳十分,林贾氏难得的多用了几筷子饭,喜的林黛玉可有可无的,看着女儿这般,夫妻二人也是欢喜不尽。
可惜当天夜里,林贾氏便在睡梦中撒手而去,丢下了孤苦无依的父女俩。
林如海一边地向衙门里告假,一边儿地准备发妻的身后事,忙的脚不沾地。
至于黛玉,跪坐母亲灵堂,双眼肿的核桃似的,整个人浑浑噩噩,茶饭不思,饮食不虑,着实地看着让人心疼。
林贾氏的丧事结束,林如海带着女儿,将发妻的棺木送去姑苏老宅安葬不提。
既然回了姑苏,身为林氏的族长,自然是要略微地处理一下族中的事务,林氏一族,人口凋零,支庶不盛,到了林如海这一辈,基本上就是小猫小狗三两只的情况了。
林黛玉这一辈,更加地不如,男丁不过是两三个,而且身体都病歪歪,成年累月地药罐子里泡着,也是让人觉得心酸。
外者,林如海和族里的关系并不十分和睦,林如海的父亲林侯爷去世之后,留下了林如海母子孤儿寡妇的,族里为了那些黄白之物,竟是逼迫过林如海母子,让林如海冷了心,对于族人,也是爱答不理的。
到了现在,林氏更加地凋零,林如海若是再视而不见,只怕林氏一族离着完蛋不远了。
办完了妻子的身后事之后,林如海找了当地的一位名医,安排为族中男女们诊脉,调养身体,又拿出了几个方子,据说是从什么前朝流落出来的方子,为大家调养身体。
他这般主动,只怕是原谅了族人们,一时之间,大家十分地感怀,家族中的老人陆续地凋零,对于过往,长辈们都是讳莫如深,所以年轻一辈,并不知过往,对于林如海这个族长,于宗族不亲,着实地有些想法的。
现在好了,族长的这一番作为,总算是皆大欢喜了。
林如海可没有想太多,族中男女老幼,皆开始习练纯正的武当太极。
并没有内功口诀,却正好适合林氏族人锻炼筋骨,调养身体。
长者,成年人的效果自然是不是太有效果,不过孩子却是十分地不同,小半个月的功夫,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眼花了,总觉得孩子比以往康健了许多。
林如海滞留姑苏一月余,也该是时候反悔扬州了,衙门里有一堆的事情等着他处理呢。
林如海尽管离开了,不过族中祭田,铺子的出息他并没有尽数带走,反倒是留下了大部分,作为族人的调养之资,也是赢得了大家的欢心。
看来族长也知道了族人的重要性,真是善莫大焉!
有几位不知道内情的族人念道。
却说京中荣国府,贾母在接到林家报丧之后,整个人悲伤不已,直接地晕厥了过去,醒了之后只会捂着脸哭自己可怜的女儿,儿孙们极力劝了,这才将将儿地能控制住她的伤怀。
想着女儿名下留下的唯一的骨血,贾母一腔的慈母心肠上涌,
“定然要将我那可怜的外孙女儿接回来!”
贾母如是地吩咐前去举丧的家人男女道。
“老太太,您放心,咱们定然将您的意思传达给林姑爷!”
打头的婆子是贾母的心腹配房赖嬷嬷的大儿媳,如今婆婆荣养家去了,她便是贾母跟前的得意人了。
“好好好,这般冰天雪地地,劳你们跑一趟,辛苦你们了,路上也不必紧赶慢赶,安稳为上。”
三月的京城确实冷风簌簌,白雪不化。
“老太太哪里话,这不是咱们该当的么。”
又是叮嘱了几句,这才打发仆妇男女们南下了。
其实也不是不想打发个能当事儿的主子去,可巧的是,唯一的能干之人,贾琏,老太太的嫡长孙,却是病的起不了身,下不了床,所以没有办法。
至于另一个孙子贾珠么,他的身子也不康健,谁敢劳动他?再者说了,他忙着读书备考,也是辛劳不得!
第242章 林如海2
却说南来北往,不过交通不便,等到贾家的男女仆妇们抵达扬州城时,林黛玉已然出了百日热孝,不过在看到外祖母家打发来的仆妇男女,又叙起了林贾氏的身后事儿,人人皆是伤怀不已。
不过对于贾家人要接走自己的宝贝女儿一事,林如海也只说自己会好生考虑,并没有立时地就应了。
贾府仆妇男女们也不敢有什么不满,毕竟林姑娘是姑老爷唯一的骨肉,仔细考虑周全也是必须的。
不过可惜的是,贾家男女们在林家住了半月时日,不过林如海仍旧没有什么决断,赖家婆子虽然心中着急,不过也没有办法,也不能去催姑老爷,是不是?
还好林如海并没有让他们等待太久,不过这些人仍旧是空手而归便是了。
林如海说了,林黛玉的身子不好,所以打算好生地调养两年,等她的身子康健了然后再送去京城,养在老太太名下,也算是替母尽孝了。
这一番话说的倒也合情在理,他们也是见过了林姑娘的,实在是瘦弱不堪,成日里病歪歪的,吃的药竟是比饭多,若是一路上有个三长两短,两家人只怕是要结仇了。
所以贾府的奴才们急忙地点头应了,过了两日,林家的管家就设宴送别,贾府的男女仆妇们带着林如海的亲笔书信已经两大车的江南各色特产,然后回京交差去了。
不提贾母如何仔细地盘问派去的赖家媳妇儿自己可怜的外孙女儿的情形,单说林氏父女二人。
林如海忙着衙门里的事务,忙的狠了,有些时间父女二人三五天见不得面儿也是平常。
林黛玉尽管年岁不大,可是懂的却是不少,竟是在内外管家的帮衬下,慢慢地开始处理内务了,尽管小有纰漏,不过却也没有胆敢小觑了这位大姑娘便是了。
林贾氏过世之后,林如海便自己自己后院的两个老姨奶奶打发去了庄子上,若不是这两人说了自己不外嫁,恼不得林如海要备上两幅嫁妆了。
当然,一同打发出去的还有不少的仆妇家人,林家的奴才本来就不是很多,现在少了女主人,更加用不上那许多的奴才了。
也没有发卖出去,不过是打发去了外面的庄子上,铺子里,然后重新安排活计罢了。
似他们这样的人家,卖人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家里的这些人哪怕是不伺候主子,可也算是有一技之长的,好生地调、教一番,可以当上大用的。
林家的浮财不多,买卖铺子也没有多少,可是书画铺子,笔墨铺子却着实地不少,说句遍布江南也不为过,书香世家,自然是不是说说罢了。
如今林如海有意将自己藏存的孤本古籍拿出来,然后刊印出来,也让这些好东西得以传承下去,正愁人手不够用呢,有了这批家生子的填补,却是恰好了。
黛玉对于父亲的这一番作为也是极为地赞同,林如海却是苦恼自己太过忙碌,并不能时时地跟进,交给奴才们,却也不能十分地放心,毕竟大多数的人都不识字儿,这样的事情,若是有个帮手,再好没有了。
小小年纪的黛玉立即地跳了出来,主动地提出了要替父亲分忧!
她如今料理了一阵子内宅的庶务,并没有觉得里面有什么为难之处,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岁呢,听着父亲为难,自然是上蹿下跳,然后要为父亲分忧了。
尽管林如海并不十分地放心闺女,不过也没有要打击女儿的道理,所以派了两个能干的家人在一旁辅佐,然后将这事儿交给了黛玉。
小姑娘如今不大,雌雄莫辩的年岁呢,竟是淘气,吩咐针线上连夜该了两身儿男儿衣衫出来,时间紧迫也顾不上其他,去外面买了男孩儿的鞋袜回来。
第二日在手巧的丫鬟的鼓捣下,好一个唇红齿白,清俊无双的小公子哥儿!
看着林如海瞠目结舌之态,黛玉笑的自然是得意非常。
这次似是自先夫人过世之后,姑娘笑的最为开怀的一日了。
林如海仔细地令人安排了护卫之后,便随着林黛玉去折腾了,不过对外么,却说是族里来扬州求学的孩子,如今正在自家府上住着。
人人都道是林如海只怕是要过继嗣子了,这一位,恼不得就是人选了。
看着这模样,这气度,倒也可以理解林如海为何要选他了,竟是隐隐地和林如海有几分相类,又有传言出来,说这是林如海养在外宅的,如今发妻已逝,林如海便将儿子接回了家里,正好儿也不用受嫡母的磋磨。
竟是隐隐地编排了不少逝者的不好出来。
这些风风雨雨的传言呕的林黛玉好几日都没有睡好,林如海听说了之后,对着女儿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听的黛玉抚掌大笑。
她本来就是弱女子,也没有大丈夫的胸襟,所以报复一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倒也算是大快人心之事。
在外面行走,经见了世情,她自己本就是聪慧无双之人,所以纠结了两日,又得了这些好法子,也不去纠结那些有的没的了。
本性高洁的林黛玉,使坏起来也是一把好手,年岁不大,古灵精怪的模样实在是让父亲林如海爱煞了自己的宝贝姑娘。
半年的日子下来,林黛玉的身子骨儿强健了许多,也不用三天两头地吃药了,至于一早因为母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