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我是好爸爸-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塞斯克先生退役之后考取了资格证,成为了职业教练,在曼联二队当助理教练。
当然,这不过是他的一份兼职,他的主业是庞大的塞斯克家族的产业,其中包括国内的选秀节目。
小塞斯克先生并不觉得自己是雄才大略的开拓者,不过他却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守成者,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自己只要学会如何辨识人才即可。
索性在这方面,小塞斯克先生觉得自己做的不错。
他的子女中不乏对足球感兴趣的,不乏有天赋出众的,小塞斯克先生选择了和父亲一样的方法,并不强制,也不会揠苗助长,一切随着他们自己发展。
后来的小塞斯克先生成为了英格兰国家队的救火教练,可谁知,他在这个位置上干的不赖,干了长达七八年之久,为英格兰赢得了欧洲杯的锦标之后,他才离开了英格兰国家队主教练的位置,彻底地进入了退休阶段。
他的儿子,塞斯克三世,于这一年,进入了曼联,开始了自己的红魔生涯,大家期待着他的发挥,希望他能如同自己的父亲一样,为曼联征战,最后在曼联退役,成为足坛的佳话。
塞斯克家族,自此成为了足球世家,三四代人的经营之后,塞斯克家族的产业,尤其是医疗休养机构,说句遍布世界也不为过。
运动员对于塞斯克家族医院的信任程度也是让人吃惊,不过塞斯克家族医院在伤势方面也确实算是首屈一指。
小塞斯克先生现在的生活平和安享,不过他时常地会想起自己的父亲,甚至许多早已忘记了的小细节也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
小塞斯克先生口述,儿孙们整理出了一份回忆录,便是关于老塞斯克先生的一切,这本传记一经发布,立即地成为全球畅销榜的前十名。
在欧洲和中国,这本书简直供不应求,出版社加印多次,这才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在这本书中,年迈的小塞斯克先生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比如关于老塞斯克先生的中国足球情节,关于他出神入化的医术之类的,总之,让人们领略了这位看上去俊逸无双的谜一样的老先生的一切。
死后多年之后,老塞斯克先生终于进化成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神,成为了众人奋斗的目标,既然他都能成功,那么自己没道理不能成功啊。
老塞斯克先生之前也是个穷鬼,不是吗?
这样的励志效果也不知道老塞斯克先生是否愿意,却也无从得知了。
年迈的小塞斯克先生按着华人的规矩,将这本书焚烧给了自己的父亲,希望他能满意,反正自己已经尽力了……
第283章 陆恪生1
“我是你爹,永远都是你爹,即便你为了所谓百姓的福祉,为了实现所谓的个人理想,所以想要抛下家业,想要脱离家族,去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可是你真的能摆脱这个家族留给你的印迹吗?”
面对儿子的一番长篇大论,陆俊生很是平静地问道。
这是个乱世,乱的不能再乱的乱世。
知识分子们才是最迷茫,最为痛苦的那部分人。
至于其他人,庸庸碌碌地求生存,倒也不会觉得痛苦。
陆家是江浙的大户人家,祖上也曾经风光过,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所以家族慢慢地败落下来了。
不过老爷子陆俊生不甘人后,积极主动地接触利用新技术,在闵城开设了面粉厂,纺织厂,榨油厂等等这些用了外国人的机器和技术的新式厂家。
慢慢地,陆家又开始复起了,似乎有了中兴之相。
陆俊生最为看重的便是儿孙们的教育问题,想要将陆家这偌大的家业传承下去,自然是需要能耐的儿孙,否则的话,这偌大的家业能便宜了谁?
不过可惜的是,陆俊生一生中也算是个枭雄人物,儿孙们成才者众多,他最为看重的便是自己的嫡长子,自己精心培养了数十年的嫡长子。
作为一个从没落王朝走过来的人,对于嫡长子这种生物的看重程度绝对比起其他人来更重,尤其是闵城这种地方,大家似乎都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饶是陆俊生陆老爷自觉地自己是受过新式教育的洋派人物,可是心中却是恪守嫡长制,对于其他的孩子也是尽心培养。
不过却并不让他们接触家族生意就是了。
每个孩子成年娶妻之后,陆老爷就会为他们置办一份过的去的产业,让他们自立门户,自己去奋斗。
这陆家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大儿子的。
这是陆家众人皆知的事情,虽然大家心中略有怨气,可是敢怒不敢言,谁也不敢忤逆陆老爷的威重便是了。
对于陆老爷来说,这个世界上除了陆家的产业之外,就是长子陆恪生最为重要了。
从小到大,路恪生在陆家都享受着最为顶级的生活和教育。
陆恪生也从来没有觉得这一切有哪里不对,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份特殊待遇。
陆恪生从小到大享受的都是闵城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当然,是新学。
陆老爷自己也深知洋人的厉害,所以想要培养儿子出国学习,学会洋人的那一套,然后将陆家发扬壮大。
现在的陆家各项产业虽然是闵城的头一份儿,可也走到了一个极限,不求变,走不出去的话,那么陆家也只能困在闵城。
可是想要扩张,却也不易。
陆老爷年纪大了,少了争雄之心,所以想让儿子接班,带领陆家继续前进。
这个时候,从国外回来,学习了外国先进技术和理念的陆恪生,竟然想要投身什么革、命,想要为百姓谋福祉,想要为这个国家做出属于自己的努力。
不过他提出了自己要脱离陆家,以自己的能力去奋斗。
于是就有了本文最开头陆老爷平静的那一番话。
此刻的陆恪生是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听完了父亲的这一番话,自己也是略微地有些茫然。
陆老爷继续说道,
“好,如果你去投身这个所谓的人类解放事业,那么陆家该如何呢?我今年已经六十多了,又能照看陆家几年呢?将来的陆家该怎么办?依靠着陆家生活的数千闵城人该怎么办?这些人可不都是你要革、命的对象,很大一部分人都是穷苦百姓,比如说纺织厂,面粉厂,大量的女工啊,失去土地的农民,你想过一旦陆家后继无人,破产了的话,他们可该如何是好吗?”
陆老爷看着儿子这个样子,一副深沉脸,继续地问道。
“呃,即便陆家不经营面粉厂,纺织厂,他们也能去别人的工厂谋生啊!”
陆恪生略微有些迷茫地回道。
“可是你能保证别人能和我陆家一样仁义,一样为他们提供这样优厚的工作条件吗?你也是经过留洋的人,那些洋人国家工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难道你不曾听闻?现在的中华民国,只怕更加地恶劣,你并不是自己一个人,你背负着这么多人的福祉生死呢。我的儿子,与其去做那些希望渺茫的,不知道能否成功的东西,你还不如脚踏实地,将陆家发展壮大,然后让更多的人能进入陆家工厂工作,让他们能享受一样的待遇,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增加他们的工作福利,这样也许更加有意义,你说是不是?”
陆恪生差点儿就点头了,不过到了最后,他咬了咬舌尖,将自己到了喉边儿的话语硬生生地给吞了下去。
陆老爷隐隐地有些失望的同时也是有些欣慰的。
自己尽心培养的孩子还算是有些能为,至少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不人云亦云,这就很好。
至于他的所思所想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自己的诉求,这反而并不重要了。
一时之间,偌大的书房陷入了沉默。
陆老爷也不着急,慢悠悠地喝着茶,享受着顶级铁观音的香醇。
陆恪生沉默了片刻之后,对着父亲说道,
“我承认您说的对,可是这个国家,这样频繁变换,不稳定的政府,军阀割据争斗的世界,没有外部稳定的大环境,我个人小小的意见认为,即便陆家走出了闵城,成为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可也没有多少的保障,是不是?那些军阀难道真的会放任我陆家这么一块儿肥肉不去吞吗?到那个时候,我们又拿什么来保证这份家业呢?”
陆恪生反问道。
“所以我想要去参军,想要自己亲自去创造一个平安,稳定,强大的外部环境,让中国人能挺直了腰杆生活,不受任何人欺凌盘剥,这样的话,我们陆家是不是也更有保障了呢?至于家族产业,父亲正值盛年,可以尝试着带领陆氏走出闵城,进入上海。至于将来,十多个弟弟,难道还找不出来一个可以继承陆氏的么?我陆氏子弟,可个个儿都是人物,从没有吃软饭,靠着家族余荫生活的。父亲大可放心呢!”
陆恪生的这一番话也是有些道理。
可是陆老爷真心不想让他去参军,因为他知道陆恪生去参军的后果,如果死在了战场上,那么自己的儿子也算是得偿所愿,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是军人最好的归宿。
可是,陆恪生并非死在战场,而是被自己人算计,背后捅了一刀,死了。
陆家没了继承人,陆老爷本人深受打击,没有多久就一命呜呼,陆老爷死后,陆家的十多个儿子为了家族产业开始相互算计,外加上引狼入室,陆家一朝败落,工厂易主,陆家人也从天之骄子一朝落入困窘之地。
偌大的陆家,因为内部内乱,彻底地完蛋,这个过程,不过是一两年的事情罢了。
所以现在的陆老爷很想阻拦儿子,不想让他去参军,想让儿子接手陆家,然后自己开始退休生活。
当然,也许他也可以安排一下陆家的后路,毕竟这个国家还要乱上几十年,军阀之间斗争,和外敌斗争,后来自己人又开始折腾,几十年的动乱,反正自己真的没有多少的能耐可以避开这一波有一波的麻烦事儿。
或许,自己可以将闵城经营的滴水不漏,可是面对军队这种生物,面对军阀强权,陆俊生真心没有十足地把握可以保证闵城,甚至是陆家的安全问题。
所以,现在该怎么办?
至于儿子去参军闹、革、命啥的,陆俊生绝对是不会允许的。
要不然,自己折腾一发?统一全国,成为国父啥的,想想其实也挺好?
可是,他总觉得这样很麻烦,很麻烦,所以并不想这么折腾,呃,到底该如何?
陆俊生自己也觉得为难了。
“好吧,你说的也对,我担忧的也有道理,所以咱们爷俩都后退一步,彼此之间想想,是否有什么两全其美,呃,不,能稍微兼顾一下的主意出现,这样好不好?”
面对自己的嫡长子,自己培养了多年的孩子,他总是不忍心逼迫太过,所以选择了退让,选择了偃旗息鼓,先拖着吧。
可别弄的彼此之间下不来台,那样如果陆恪生的倔脾气上来,一走了之,自己可就该哭了。
所以现在要紧的是先稳住陆恪生,至于其他,是否要去参军啥的,慢慢来,实在不行,自己就扛起大旗,自己单干得了。
比起为别人做嫁衣裳,他相信,为自己打个江山,陆恪生应该更有奋斗之心才对。
不过这是最后,最糟糕的一步棋,不到万不得已,自己绝对不会那么傻不拉几地用这一招就是了。
陆恪生闻言,还算是明白父亲的一片心,所以点头同意了。
至少自己不用顶撞忤逆父亲,不用伤他的心,自己也不用左右为难。
再者,陆恪生也是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他想要在弟弟中间选出一个继承人来,也算是为父亲分忧解难,让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兄弟身上,不用成天地盯着自己,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也比较好。
陆老爷也是个能人,嫡子不少,庶子自然也不缺,加上女儿,总共十五个孩子。
陆家是典型的阳盛阴衰,十个儿子,五个女儿,想想也是心累。
现在陆家最小的儿子也已经成亲,儿媳也怀上了孙子,陆家上下加起来,只算主子也有四五十人了。
如果算上下人,数百人总是有的。
陆家所居住的陆苑也是闵城最大的府邸,据说是前朝什么大臣还是翰林的宅子,后来经过陆老爷的不断扩张,现在已经有数百亩之大了。
现在的陆苑也是分割成为了十来个单独的宅子,大家各过各的,谁也不干扰谁就是了。
陆老爷是个狠心的,不过这样做也很好地防止了陆家众兄弟阋墙内讧的可能。
这样的一番苦心别人是个什么看法,什么样的心思陆老爷自己其实并不在乎,他是偏心,可这陆家是自己一手弄出来的,所以自己就是偏心了又能如何呢?
儿子们想要抱怨,你又能抱怨什么呢?
只能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儿,谁让陆恪生是嫡长子呢。
谁让陆俊生这个封建大老爷最注重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呢。所以其他人,尤其是陆恪生的嫡亲兄弟们除了抱怨自己倒霉之外,竟也是无能为力。
陆恪生的一母同胞的二弟只比陆恪生小五岁,行五,他还两个嫡亲的妹子,都已经嫁人生子。
所以现在陆恪生只有一个嫡亲的兄弟了,都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所以陆恪生第一个想到的可以接替自己的便是陆冽生了。
陆冽生也是留洋归来的洋派人物,陆恪生的弟弟在德国学习的是机械制造,他的父亲是一位务实派,最讨厌的便是夸夸其谈之辈。
所以兄弟们选择学习的方向一般都比较务实,很少会去学习文学之类的。
不过对于女孩子,他们的父亲却是包容至极,音乐,文学,甚至是裁缝这样的专业父亲都是接受,甚至是鼓励的。
五个妹妹,个个儿都是才华横溢,受人推崇之辈,陆家的女儿嫁妆丰盛,也是极为抢手的姑娘。
当然,陆家的姑娘要学习的可不止是那些琴棋书画,诗书文学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她们所受到的教育甚至比儿子们更加地严苛,如何当家理事,做贤内助,甚至是辖制丈夫,教养子女这些东西也是她们课单上的东西。
据说陆家的女儿出嫁时还有什么生子秘方之类的东西,所以陆家五个出嫁的闺女早早地都怀孕生子,而且头胎都是儿子。
这更加地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生子秘方的传闻。
陆恪生听着自己曾经的好友同学之类的拐弯抹角地找自己问询生子秘方啥的,他也是哭笑不得。
回归了闵城的陆恪生成为了许多人的座上宾,陆老爷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偏心,所以大家也都知道,这位陆家大公子便是陆家下一任的家主,如果能和他交好,众人却也不会排斥的。
陆恪生除了忙活家族内部的交流之外,剩下的时间大多数都葬送在了社交场合了。
陆恪生的妻子也是洋派人物,前外交次长的女公子,和陆恪生是同学,两人能走到一起是自由恋爱,陆老爷二话不说就为儿子准备了丰厚的聘礼,然后使得陆恪生抱得了美人归。
这位大儿媳却是个女文艺青年,时常地在报纸上发表一些诗文,评论文章之类的,再不然,抨击一下军阀们的恶劣行径。
这些事情,陆老爷也从不干涉,至于陆恪生,就更加不会说什么了,他自己对于这个国家也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所以夫妻俩人也算是情投意合,甚至有些时候,陆恪生不好说的言论,也会通过妻子之口表达出去。
陆老爷才不管这些,只要你们为陆家诞下第三代,有了继承人,哪怕陆恪生夫妇俩想要上天,陆老爷也不会去管就是了。
好在陆恪生夫妇俩对于造人的事情并不排斥,二十五岁的陆恪生已然是儿女双全,长子也到了开始启蒙的年岁了。
陆老爷将长孙放在了自己身边,打算亲自教导。
对此,陆恪生夫妇并没有任何的不愿意,陆老爷并不溺爱孩子,这是他们同意的主要原因。
陆恪生忙完了一整天的应酬之后,在妻子的伺候下,痛快地泡了个热水澡,懒洋洋地躺在大床上,看着在梳妆台前忙碌的妻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怎么?今天和五弟聊的不痛快?”
陆恪生的妻子头也不回地问道。
“呃,还好,只是我们两人之间的理念有些分歧罢了。”
陆恪生避重就轻地回道。
“算了,你们兄弟之间的事情我不参合,你自己也注意点儿分寸,五弟毕竟不同。”
她轻笑了一声,也不戳穿丈夫,隐晦地提醒道。
依着她的心思,虽然也支持丈夫的理想,可是女人么,毕竟希望生活能安稳富裕。陆家的生活满足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所以她并不希望丈夫放弃了这份继承权……
第284章 陆恪生2
陆恪生对于妻子隐晦的提醒并不以为然,毕竟自己和五弟是一个亲娘生的,所以再怎么着,五弟对于自己这个大哥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心思。
他对于五弟也是关爱一片,掏心掏肺,也从不存着私心。
再者,陆恪生虽然和妻子是自由恋爱相结合,可在他心中,兄弟仍旧重要过妻子,哪怕她是枕边人,是和自己共同度过一辈子的人。
这样的思想不能说是有错,至少在这个年代,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都是这个思维模式,女性的附庸地位虽然逐渐地在改变,不过进展似乎并不是太好。
当然,对于陆恪生的不以为然的态度其实陆妻也是心知肚明的。
她不过是提醒两句罢了,至于别的,随他去吧,反正这个家里,最后能拿主意,做决定的是老爷子,并不是其他什么人。
对于丈夫的那些小心思,陆妻决定不去理会了。
日后的无数次,陆恪生都在后悔,都在唾弃自己的不坚决,如果自己早早地离开了,去参加了自己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就不用陷入这种家族的内斗之中了呢?
可惜啊,世上没有后悔药,有钱难买早知道,所以他就只能继续生活在这种苦逼之中了。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可是兄弟太多了,又不是一条心,简直是一种折磨。
陆老爷后来自己也是在骂娘,这陆家简直就是个巨坑,儿子太多,又太能干,真特么蛋疼。
当然,世人讲究多子多福,陆老爷自己曾经也骄傲过啊,十五个孩子,个个儿成才,个个儿有出息,这是多大的福分啊。
可惜的是,孩子们总是会有长大的时候,总有心大的时候,陆老爷自觉地自己将儿女们拉扯成人了,帮他们成家立业了,算是尽到了当爹的责任和义务。
可是孩子们并不如此想啊,作为儿子,尤其是嫡次子的陆冽生对于父亲的偏心却是感受最深刻。
他和大哥陆恪生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啊,凭什么大哥能继承陆家的大部分产业,都是爹的儿子,而且都是嫡子,大哥不过是仗着他比自己多生了妮妮安罢了,竟然能得了老头子的青眼,可是自己呢?
轻轻巧巧地那么一点儿东西就给打发了!
陆冽生自己不甘心啊,各种不甘心,可是讲真,他并不敢忤逆威严日重,一言九鼎,偏执狂一样的老头子。
之前他也是死心了的,想着凭借自己的能耐,打拼一个比陆家更甚的产业群出来,岂不是更加地能体现自己能耐本事,将大兄比对成渣渣的话,让自己出一口恶气的同时也让老头子颜面扫地,这样多好?
反正陆冽生真的是这么想的。
可惜啊可惜,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葩。
自己垂涎的东西却是别人不屑的,分分钟简直气死人的节奏!
陆冽生第一次听到大哥说自己不想继承家业,想去参加什么革命军时,陆冽生瞪大了双眼,极其地震惊。
可他再三地发问,听着大哥再四的确认,他这才相信大哥不是来试探自己,而是真的这么想的。
陆冽生只觉得自己是要气炸了。
胸膛中升腾的怒火简直要将陆冽生给焚烧殆尽,可是看着大兄一脸的真诚,陆冽生还真心不能发火,因为他知道大哥对自己的真心,大哥也是第一个来咨询自己的意见,希望自己这个当弟弟的能给大兄一些支持。
而且这绝对是个好机会,说不定自己真的能入主陆氏,成为真正的话事人,虽然一开始不可能一下早就完全掌控了陆氏,可好歹自己也有了这个资格了啊。
不过陆冽生知道,想要入主陆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自己现在需要的首先是全力争取大兄的支持,然后拿出自己的本事来,让老头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大哥差,然后说不定会有那么一丢丢的支持。
在陆冽生的有意奉承下,陆恪生兄弟俩的感情越来越好了,陆恪生觉得,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能理解自己的思想和抱负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自己的亲弟弟陆冽生。
陆冽生也是留洋出身,学富五车,富有同情心,很是有忧国忧民之心,所以兄弟俩的感情也是越发地好了。
因为不知道陆恪生兄弟俩到底在谋划些什么,所以陆俊生对于儿子之间的交好觉得很是欣慰,毕竟都是自己的骨肉不是,感情这样好,也算是多了一份助力,尤其是陆恪生和陆冽生是嫡亲的兄弟,并没有嫡庶之间的差距。
所以听说了老五也是个能干的,陆俊生还挺高兴,将自己得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