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我是好爸爸-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妃尽管仍旧是那副温顺平和的模样,不过似乎对长子夫妇的态度改变了许多,眼前皇帝的心头肉,太子,八阿哥,十三阿哥。
  不过倚重的么,还有德妃的长子四阿哥,这位郡王爷是个清冷的人物,德妃一向有些瞧不顺眼,可是如今呢?态度确实有些变化了。
  四阿哥和四福晋俩还忐忑了一阵子呢,反正德妃娘娘只要和颜悦色,总不会有好事儿降临,可是这次却是不同,左等右等的,似乎也没发现母妃有什么歹意。
  夫妻俩总算是松了口气,心中的疑惑却并没有因此消除,反而是更加地疑惑了。
  最后,还是太子瞧着四弟眉头紧皱的模样,点拨了一二,这才让郡王爷明白了过来。知晓了内情之后,他心里却是越发地不好受起来。
  德妃出身内务府世家,这不,经过了八阿哥在内务府的这一番折腾之后,乌雅氏就基本上徒有其形了,剩下的什么都不剩了,之前有娘家支持,有儿子傍身,又有圣宠,德妃自然是可以不给长子好脸色,可是现在呢,事情似乎有些不同起来。
  皇帝对她淡淡的,似乎是又失宠的节奏,娘家又败落了,需要自己的支撑回报了,深宫妇人,幼子还小,能靠的住还能有哪个?
  只能是如今已然封为郡王的长子了……
  这样的事实,让四阿哥的胸口堵得慌,听说了自家四儿子病了之后,王俊生倒是趁着机会,带着太子几个趁机出宫了。
  圣驾降临,四阿哥还哪里敢躺着啊?
  挣扎着下地给皇父请安,王俊生来探病的,真心不是来折腾儿子的,所以急忙地让人拦住,让他好生养病,然后瞧了一眼他的嫡子弘晖,小孩儿已然四岁了,正是好玩的时候,奶声奶气的,却被教导的很好,一本正经的小模样,让王俊生的心情舒畅许多。
  太子瞧着皇父的这个态度,却是有些后悔,若是自己有个嫡子的话,是不是……
  只是如今这后悔可没用,他只能回去继续努力了,希望瓜尔佳氏的肚子能争气,一举得男的话,就好了。
  趁着机会出宫转了一圈儿,总觉得哪里不同了一般,放开了心胸的王俊生开始手把手地教导太子了,这位被原主培养了二十多年了,真心不是个蠢货。
  之前不过是走了些弯路,自己又都不耐烦,现在,索额图倒了台,太子瞧着似乎也比往日里清明了许多,所以王俊生撇下了自己心中的偏见,开始和太子亲近起来。
  父子俩似乎是恢复了之前的模样,腻腻歪歪的让人牙倒,第一个不忿的永远都是大阿哥,直郡王心中不忿,有是个莽夫,少了明珠的出谋划策,这位出的笑话让胤礽的心情好了许多。
  当然,他也学会了一个道理,不动如山。
  自己似乎只有先稳当了,才能做其他,说其他,这是最近皇父教导自己的,果不其然,太子的这一番长进下来,朝臣称贤的不是一个两个。
  太子听着这些夸赞,自己心里也舒服,对于大阿哥的挑衅,越发地不大理会了,朝堂上兄弟俩,似乎开始变成了大阿哥跳脚,太子笑眯眯地看戏的局面了。
  嗯,真心不是个蠢货。王俊生心中点头不已。
  太子一旦恢复了往日的清明,那份能力和睿智也回来了,能干自然是不必说的,眼力价儿也蹭蹭上涨,这才是让王俊生觉得诧异的地方。
  太子高傲,那是除了名儿的,现在看来,似乎事情有些出入哇。
  康熙四十一年,八阿哥卸下了内务府的差事,去了刑部开始历练,四阿哥仍旧在户部蹲坑,不过皇帝开始催着朝臣们开始还欠款了。
  国库空乏,朝臣们呢?拿着国库的钱,吃酒娶小老婆的不是一个两个,王俊生才不惯着他们这个毛病呢,当然,自己也没有非要青史留名,或者说是非要赢得朝臣们的一声赞颂,所以国库的欠银,这是非得要还上不可的。
  太子此刻,却是在庆幸了,索额图倒台之后,自己收敛了许多,现在皇父下定了决心要收债了,自己也少了许多的为难。
  至于那几个门人么,倒也不怕。
  国库欠银,宗室是大头,皇帝也不恼,王爷们来哭穷,皇帝也不恼,直接地吩咐了内务府,将宗室的份子抽出来,先还欠银,什么时候欠银还上了再说。
  这几年,宗室真心不缺钱,贪得无厌,王俊生不待见他们,又能如何?
  好人缘的八阿哥和冷面王四阿哥一个负责宗室,一个负责朝臣,倒也互不耽搁。当然,皇帝还是给了几个帮手的,九阿哥停了上书房的功课之后,跟在八哥后面跑腿,十阿哥却是跟在了四哥后面,四哥成天板着脸,这下子真成了债主,冷脸肃着,别说是其他人,十阿哥自己就觉得渗得慌……
  这债务借出去容易,要收回来,着实不容易,几位清贫地老大人差点儿要自戕了。王俊生也不得不暂缓脚步,分个三六九等,慢慢收回来再说吧。
  曹寅在户部任职,心中对于帝王的感激却不是一星半点儿,自己从江南抽身之身,皇帝就曾经派了八阿哥和九阿哥一起去了躺广东,为的是什么,别人不知道,自己还能不知?
  三四次接驾,花费百万之巨,尽管这个花费是皇帝的钱,可是这债务却是落到了曹寅的头上,他一辈子文武全才,可是在这经营之道上,实在是不如何通达,家里也不靠着自己的这点子俸禄过日子,全靠着田产铺子。
  那点儿财物,什么时候才能还上这几百万啊?
  所以,如今瞧着这些人着急上火的模样,曹寅却是一身轻松。听闻已经有御史风闻弹劾如今的江宁织造李煦了,曹寅除了替大舅哥叹气之外,还能如何?
  安亲王岳乐也在叹气,好在八阿哥没有推辞,反而是带了八福晋一起回府探望,这让他心情放松了很多,看来事情还没坏到那种地步去。
  八阿哥自己也无语啊,后院失火什么的,真心是让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郭络罗氏在安亲王府长大,又颇受外祖舅舅们疼爱,如今安亲王府又难,她如何地能放着不管?
  八阿哥一向又敬重福晋,小夫妻俩日子过的甜蜜,如何能丢下不管呢?
  所以尽管带着福晋回了亲王府,不过心里头还是有些不对味。
  到了最后,安亲王也没有从这位笑眯眯的八贝勒爷嘴里得上一句准话。
  八阿哥自己心里也发颤,这要是三五十万的,自己想想法子,兄弟们哪儿借点,说不定还能凑上,可是几百万两,自己上哪儿去弄?
  空口白牙,想让自己给免了,这怎么可能?
  八福晋尽管也心疼外祖,可是更疼丈夫啊,瞧着他皱眉,八福晋心里也不好受,将自己的嫁妆收拢收拢,凑了十多万两银子,让人送回了王府,就算是自己的一片心意,至于剩下的,只能希望王府自己想办法了。
  岳乐花钱的时候倒是痛快了,可是现在呢,哪里能还的上啊?
  光棍的岳乐听了八阿哥的建议之后,跪在了王俊生面前,求宽限些日子,自己慢慢还吧,着实是没法子啊。
  皇帝寻思着这种情况一是一家两家的,又找了两位主事的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来,详细地了解了这些详情,总算是将此事给缓了下来。
  数额巨大的,每年还点,外加上交点利息,全当自己是银行得了。
  说起了银行,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弄个大清银行了,挂在户部名下,加快资金流通,加速商业发展,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不过关于金融监管,这种事情自己知道的并不是很多,所以,还需要好好儿斟酌。
  江宁织造李煦的日子不好过,不过皇帝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让他掌管江南盐税两年,尽快地将国库欠银还上,不过是王俊生自己左口袋放右口袋的事情,不过大家仍旧是眼热李煦的受宠。
  再想想早之前的曹寅,大家也只能叹气了。
  不过御史们并不这般想,盯着李煦的大有人在。
  建立国有钱庄什么的,众皇子却是被皇父的奇思妙想给震住了,说一句才思敏捷实在是不为过,拍马屁这种事情,皇子们其实也不输给朝臣的,在太子的带领下,真情流露,少有的其乐融融局面。
  王俊生心情好,召集了孩子们一起用膳,席间也算是欢喜和睦,这就对啦,不管如何,都是兄弟,还得好好儿珍惜这副兄弟情才好。
  皇父的教导,皇子们自然是躬身应下了,至于遵从不遵从,谁也不知道。
  当然,王俊生相信,这个时候的诸位皇子们,并没有多少的异心,还是有那么几分兄弟情谊存在的,这让就好,一家子人,弄的乌七八糟的,像什么样子!
  儿子大了,心思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等过两年,他就打算将成年的皇子们都弄出去了。朝中只留下太子即可。
  至少大阿哥如今应该可以被送出去了。
  让他去台湾得了,借着台湾地利之势,建立一个前站比较好,为将来做准备吧!
  想好了之后,王俊生心里也轻松了许多,总归能干总比眼高手低要好一些。这样想想,才能让自己心中不至于那么揪心就是了。
  八阿哥因为岳家的危机解除,心中正欢喜呢,不过八福晋可不大高兴,因为什么呢?

  第46章 八阿哥7

  八福晋不高兴,所谓何事?还不是因为孩子闹的,八阿哥和自家福晋成婚三四年了,可是呢,到现在,福晋的肚子里可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良妃自己在宫里过的舒坦日子,可是对于自己唯一的儿子,那也关心,之前在宫里,婆媳俩处的不错,彼此之间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总归没有让八阿哥为难过。
  可是如今呢?
  时过境迁,一切都不同起来了,良妃在后宫,隐隐地有取代德妃的架势,她本来就是罪籍出身,并没有家世牵累。
  现在又抬到了正蓝旗下,成为了正经的主子。
  除了和后宫女人们争权夺利之外,对于圣宠,良妃看的比谁都淡,许是因为自己出身卑、贱,所以早就看透了当今是个无情无心的帝王,所以从不将自己的一腔心思寄托在帝王身上。
  闲着无聊的女人们除了比圣宠外,那就剩下一件事儿了,炫耀儿子,呃,或许还要加上孙子。
  前些日子,皇帝对于四阿哥家的嫡长子另眼相看的消息,自然是传的后宫人人皆知的,这下子倒好,除了三阿哥有嫡子之外,剩下的几位,还真有些拿不出手。
  左右一扒拉,谁也别笑话谁了,当然,德妃就甭提是有多得意了,弘晖,那可是她的嫡孙,瞧着她那副得意的模样,其他的几位宫妃,只能捏紧了帕子,笑容要多僵有多僵。
  太后听了皇帝关于四阿哥家的小弘晖的评价之后,老太太小孩儿心性,按捺不住,便让四福晋带着儿子进宫,给自己瞧瞧。
  果不其然,小大人似的弘晖逗的一屋子的人笑的不行。
  这下子,几位后妃们自然是要更加地关注嫡孙之事了,这其中,自然是包括良妃的。
  八阿哥尽管才二十二三,别说是孙子,就是孙女儿也没见过一个啊。
  八福晋成婚之后,在内廷时还有所顾忌,八阿哥身边还有几个宫女子,可是离开了内廷呢?
  到了外面,八福晋和丈夫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哪里会让其他女人近了丈夫的身。
  良妃倒是委婉地提过几次孩子,可是八福晋自己着急也不管用啊,为了求个孩子,她如今也是保养身子,四处地淘换各种偏方,苦药汤子真心没少喝过。
  尽管如此,仍旧是没有半点儿动静。
  良妃本来因为这位的出身高贵,并不敢逼迫太过,想着这都三四年下来了,也不见动静,是不是该给儿子预备两个好生养的宫女子,身份低微,哪怕是有孩子了也不会对八福晋产生威胁,八福晋即便是心里不乐意,可也不会当面地不给面子吧?
  想想在德妃面前乖巧的四福晋,良妃顿时觉得有了底气,专门地寻摸了两个好生养的宫女子,出身都不高,打算直接送给儿子,并不经过八福晋。
  可惜的是啊,八福晋因为丈夫担心良妃在宫里受了委屈,所以专门地弄了几个宫人,不时地将良妃的信息传到宫外,省的良妃再瞒着他。
  这不,这桩子事儿就是由着八福晋接手的,八阿哥太忙,有时候顾不上,男人家心粗,八福晋闲着也是闲着,能为丈夫分忧,她心里还高兴呢。
  夫妻一体,不是吗?
  现在可倒好,得知良妃为八阿哥寻摸了宫女子,八福晋气恼,愤恨的同时,对于良妃,心中也产生了几分怨气,可是更多的是,她对丈夫是信任的。
  八福晋觉得自己两口子琴瑟和鸣,丈夫应该不会辜负自己的。
  可是恰恰出题就出现在这儿了,八阿哥进宫之后,为了按母亲的心,将两个宫女子接手了,到了自己府上,找个偏僻的院子搁着,也不碍着谁的眼,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不过八阿哥前脚儿地带着女人进了府门,后脚儿地八福晋就知道了。
  这偌大的贝勒府,又有什么事儿能瞒得过八福晋这个女主子呢?
  夫妻俩第一次爆发了大规模的争吵,这种事情,下人们吓的半死。
  谁会想到,八福晋真的如此泼辣呢?
  这个可该怎么办?
  八阿哥还来不及解释,就被妻子一顿冷嘲热讽,心中自然也是有气的。
  八福晋呢,还眼巴巴儿地等着他哄哄自己呢,可左等右等,也不见丈夫服软,越发地觉得自己心酸悲苦。
  自己出身高贵,从小儿就是人人宠着,丁点儿气都没受过,可是嫁人了呢?竟然要遭遇这种事情,要怨谁?
  舍不得怨丈夫的八福晋,自然是将宫里的婆婆给怨上了!
  都怪她,要不是没有良妃挑唆,自己如何能和爷生出这样的事体来!
  八阿哥和八福晋闹了矛盾,这事儿压根儿就瞒不住人,尽管后来八阿哥冷静下来,已然下令让总管封口了,可惜的是,第二天,关于八福晋的闲言碎语已经是沸沸扬扬,传的四九城都是了。
  当然,王俊生自然是有所耳闻的,呃,应该说是前因后果自己都清楚明白的很,不过是些小儿女的家事,自己也没有要掺和的意思,所以装作不知罢了。
  这些年,皇父对自己的格外不同,八阿哥还怕皇父会问询一二呢,可是皇父这一番模样,压根儿就替提及,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隐隐地又有些失落,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欠的……
  第一次和自家福晋分房睡,彼此之间都早已后悔,可是架不住两位都是自尊之人,八阿哥有自己身为皇子的傲气,八福晋满洲闺女出身,骄傲亦然。
  这下子,自然就僵住了。
  越是僵持,这流言越是不堪!
  八福晋善妒的名声这下子算是响彻京城了,大家在提起八阿哥时,都带着一股子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同情心,真是让人莫名其妙的很!
  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在骄傲个什么劲儿,总归可能家里大小都消停儿,自己能享齐人之福,哪里会像八阿哥这般,竟然受制于妻,竟然还是皇家贵胄,瞧着似乎并没有什么厉害之处啊!
  之前有多少人羡慕嫉妒八福晋,如今就有多少人露出了幸灾乐祸的面容来。
  人啊,就是这么奇怪,似乎生怕别人比自己清白了,比自己自爱了一般,大家一起拉到污泥里,谁也别干净,似乎这样了才好呢。
  八阿哥和八福晋相敬如宾这么些年,大家的心里说不上是个什么滋味儿,如今倒好,一朝事发,大家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毕竟是没有圣人的,大家都是差不离的,八阿哥两口子,不过是表面功夫做的好,这种事情,大家都能理解的。
  彼此之间露出了个心照不宣的表情来,大家都全当是看戏好了,就要瞧着,到底着八阿哥和八福晋该如何收场了。
  当然,身为爱新觉罗的子孙,这繁衍子嗣,可不就是大家的责任么?
  因为汉人比满人多,绕是皇帝打着“满汉一家”的旗子,可是对于汉人的提防,那是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来的,所以满人对于子嗣上面,那是放开了生,数量上少,心里总是不踏实啊。
  王俊生自然是知道这个基本国策的,他只是觉得可笑,没有质量,只能追求数量了吗?
  当然,元蒙的例子在前面摆着,满清皇室有些小心思,没有安全感,倒也可以理解。
  辫子王朝阉、割了华夏人的血性之气,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从北宋开始,汉人在武事上就开始转弱,可是经过了明朝之后,好歹地让人觉得舒坦了几天,没想到,到了辫子王朝,简直就是一部汉人的血泪史。
  辫子王朝行事,和元蒙人没有任何区别……
  总归就是这么个小家子气的皇室,竟然通知了汉人数百年,真是不知道让人该说什么好了。当然,汉人不争气,也是让人生气的一个缘故。
  呃,题回正传,八阿哥和八福晋闹了矛盾,第一个着急心慌的,自然就是宫里的良妃了,这些日子,宫里的娘娘们,说话都带着几分含沙射影,良妃自己也有些后悔,可是想想又觉得自己真的算是仁至义尽了,并不是恶婆婆,八福晋也实在是过于跋扈了。
  浙西挨着,心气儿不平的她勉强地劝了儿子几句,不过看着一点儿诚意都没有,总觉得委屈了自家儿子。
  人就是这么奇怪,之前赐婚时,良妃还欣喜过,有个出身良好的儿媳妇,儿子得到的助益良多,现在呢?成婚三四年,一男半女也不见,霸占着不让儿子有其他女人,可该如何是好?
  当然,这也和八福晋的外祖家,安亲王失势有关,这前朝后宫,从来都是一盘棋,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
  前些日子,安亲王府欠债的事情,良妃也是影影绰绰地听过一两耳朵的,对于安亲王府的那点子敬意,自然是消失不见了。
  再者说了,自己的儿子,贵为皇子,品貌不却,才貌双全,配天上的仙女只怕也是差不多了。
  竟然被自家福晋辖制,想想都替儿子不甘心呢?
  之前夫妻俩和谐,自己这个做婆婆的,自然不能出来当个恶人,可是如今呢?
  儿子难道还要继续这么苦闷下去吗?
  良妃的这一番心思确实不足为外人倒也,不过王俊生仍旧从她翻翻减减的话语中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良妃在王俊生跟前念叨这些,还是因为有些底气不足,所以想让皇帝为儿子撑腰的意思很明显。王俊生不置可否,感情的问题,婚姻的问题,这是夫妻双方的问题,实在是不能怪在谁一个人的头上。
  所以说,老八的事情,他自己处理吧,只要他本人没有求到自己头上,王俊生就决定一概不理。
  打定了主意之后,王俊生对着良妃道,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小两口的事儿,他们自己看着办吧!”这是唐豫宗的名言,所以王俊生这般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良妃的笑容有些勉强地应了下来,有耳报神的八福晋郭络罗氏这下子总算是觉得底气十足了。
  夫妻俩的冷战继续,这都三两日的功夫了,谁也不低头,能怎么着?
  底下人战战兢兢的,生怕主子心气不高,倒霉的就不就是自己么?
  所以大家还是警醒些子吧,省的倒了霉,被席子卷出去,哭都找不到坟头!
  八哥心情不好,身为弟弟的九阿哥和十阿哥自然是要想法子开解一二的,当然,八福晋郭络罗氏是九阿哥的表妹,自然是另外一个缘由了。
  在宫里的宜妃实在是不愿意让别人拿郭络罗氏的家教说事儿,所以将八福晋叫到了宫里,掰开了,揉碎了,开始说起了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八福晋和丈夫置气,这只能让别人在看笑话,得便宜啊,你是傻了么?
  丈夫不想要了?想让出去了?
  八福晋闻言,本来心中就有悔意,如今更是后悔,年岁本来就不大,她有些慌神儿,到底该如何?
  宜妃瞧着她这副样子,心下一叹,如今才后悔,早干嘛去了?

  第47章 八阿哥8

  八阿哥夫妻置气这么几天,已经有不少人幸灾乐祸了,如果继续下去,谁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况,所以宜妃心疼八福晋,也是拗不过儿子,所以才会想着提点两句。
  倒也没有那么多的真心,自己的儿子其实也好不到哪儿去,两个儿子,五阿哥不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有些话自己似乎也不好说,至于九阿哥,如今不过是混小子一个。
  八福晋听了宜妃娘娘的说辞之后,心中更加后悔,可是难道真的要自己先低头吗?
  总觉得有些不甘心啊!
  瞧着八福晋有些转不过弯儿来,咬着嘴唇,满脸不甘的模样,宜妃自己莫名地就想叹气,这也就是八阿哥脾气好,又和郭络罗氏投了缘分,瞧瞧这些皇子们,哪个是省油的灯?
  甘心地为福晋管制的,也不过是八阿哥一个人罢了。
  “你还倔着,想没想过?这些年,他到底为你牺牲了什么?能坚持不纳女人这么几年了,你难道不心疼他啊?被人诟病惧内,这名声难道好听吗?”
  “我也一心一意地对他啊,我也从没有二心不是吗?他对我一心一意不是应该的吗?”八福晋满脸的迷茫,喃喃地道。
  这就是孩子话了,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