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皇后娘娘有点慌-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清柏和郑氏互相对望一眼,得,看来是不必再问了。
  郑氏起身; 向外边走去。
  “娘,您去哪儿?”顾沁媛问,还没说完话,怎么就走了?
  “我还能去哪儿,可不得去看看库房里备下的东西够不够。”女儿嫁给皇子,准备的嫁妆还得再添些才行。
  顾沁媛没想到郑氏这就要去看嫁妆,更加羞涩了。
  “咳。”顾清柏扯着嗓子轻咳。
  顾沁媛转头看向他。
  “媛姐儿你对七皇子真的有意?”顾清柏担心女儿是因为这么些年除了自家的哥哥侄子,便没见过其他男子,说不定是一时糊涂。
  “爹爹。”顾沁媛垂下头,她其实不知道算不算喜欢,可是如果要嫁的那个人是他,顾沁媛是愿意的。
  顾清柏心里不是滋味,女儿有了心上人,他这个爹就得往旁边站咯。
  顾清柏虽然知道了女儿的想法,但也没有主动去找徒明瑾。
  不过徒明瑾再是沉着,可对顾沁媛的事也无法冷静,几天过后便又找上顾清柏。
  茶室里,徒明瑾向顾清柏行了个拱手礼,“顾大人。”
  “七殿下可知我顾府家训,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就连荣国府的贾赦身边也没有侍妾。”顾清柏虽已接受女儿愿意嫁给七皇子的事实,但他还是有很多顾虑。
  “我本就钟情于宁安,又怎会喜欢上其他的女子。”徒明瑾是个执着的人,无论对事还是对人,既然他已经认定了宁安,便绝不会有负于她。
  “殿下此番话臣是信的。”顾清柏对于徒明瑾的人品还是信任的,不过作为皇子,很多时候身不由己。
  “若是圣上和皇后娘娘赐下侍妾,殿下又该如何?”顾清柏顿了一下,小声道,“何况殿下就真的没有那个心思?”
  自古以来的皇帝,可没有只一个正妻的。
  徒明瑾懵了一瞬,随后说道:“父皇日理万机,怎么会管我府上的事,母后又十分喜欢宁安。至于那个心思……”
  徒明瑾苦笑,“若说我真没有,想必顾大人不会相信。”
  顾清柏点点头,他可不就是不相信。
  要说八位皇子中,除了六皇子徒明安确实没有想做皇帝的念头,其他的人,就是老九,徒明瑾也不敢说他不想做皇帝。
  只是想与不想,也要看有没有那个本事才行。
  “兄长们年岁较我大上许多,在朝堂上势力根深蒂固。至于我,如今不过是个光头皇子罢了。”徒明瑾抿了一口茶,才又说道:“顾大人放心,我不会让宁安,让顾家,来趟这一趟浑水。”
  “殿下对我这般推心置腹,若再说什么便是我无礼了。”顾清柏起身拱了拱手,“既然如此,那我顾家便应下殿下的提亲,殿下也该和圣上说说才是。”
  皇子的婚事自然是要天盛帝下旨的。
  徒明瑾起身说道:“我这就回宫向父皇请旨。”
  看着徒明瑾的背影,顾清柏叹了口气,希望他以后能记得今天说的话。
  徒明瑾回宫后直接到乾清宫去,守门的太监却告诉他圣上去皇后的翊坤宫了。
  翊坤宫里,皇后为天盛帝打着折扇,见他近来消瘦了些,便关切道:“朝事繁忙,圣上也该注意龙体才是。”
  “苦夏罢了。”天盛帝半躺在榻上,闭目养神。
  想到甄妃和他提起七皇子还没娶正妃的事,天盛帝睁开眼,问道:“老七快十八了?”
  “还早呢,明年才刚满十八。”圣上怎么关心起老七的年纪,皇后疑惑,就道,“圣上怎么问起这事来?”
  “甄妃提起老六的婚事,朕才想起老七还没定亲。”至于甄妃说皇后没把七皇子放在心上的事,天盛帝没提。
  皇后是什么样的人,天盛帝看得清楚,至于甄妃嘛,一个妃子,也用不着她太贤良,只要能让他开心就行,其余的,不用要求太多。
  甄妃的手也插得太长了些,皇后眼里闪过深思。
  “老六的婚事内务府已经在操办了。”皇后笑了笑,“至于老七,臣妾正要和圣上说呢。”
  “哦,皇后要说何事?”天盛帝有些感兴趣。
  皇后就道:“臣妾想着老七明年就十八了,便给他相看了个媳妇。”
  “是哪家的闺女?”对于七儿子天盛帝还是满意的,是个做实事的,就是性子太拧,他的亲事,天盛帝还是颇为重视。
  “顾尚书的女儿,宁安县主。”皇后说完,细细打量着天盛帝的表情。
  “宁安啊。”天盛帝对顾家那个女儿的印象还是深刻的,毕竟有牛痘和良种之功。
  只是,皇后和老七选顾清柏的闺女,难不成是有别的想法?
  皇后知道天盛帝多疑,但没想到,只是提了句宁安,他便起了疑心。
  她将折扇放下,为天盛帝捏着肩膀,“圣上可不知道,宁安那孩子多可人,长得好不说,人又乖巧懂事,臣妾喜欢极了,恨不得她就是臣妾的亲闺女。可臣妾总不能抢了顾家的闺女,这不,老七的年纪与她相当,臣妾就想着让老七把宁安娶回来,可不是圆满了。”
  “朕倒是从未听你提过。”皇后性情淡然,这么多年没有插手前朝,天盛帝也不想轻易下结论,至于老七……
  “臣妾怎么能拿这些小事来麻烦圣上。”
  忽地,皇后像是想起什么,笑出了声,引得天盛帝看向她。
  “皇后这是笑什么?”
  “臣妾笑老七呢,他那个闷葫芦,心里喜欢宁安,总是不说出口,还得臣妾想着法儿猜他的心思。”皇后笑着说道,“圣上可别看老七平日里沉稳得很,其实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呢。”
  天盛帝听皇后这番话,不由想起徒明瑾小的时候,心里一软,拍着皇后的手说道:“他就是再大,在朕和你的眼里不都是孩子。”
  皇后见天盛帝脸色缓和了些,提着的心慢慢放下,“是呢,无论是太子还是其他的皇子都还是孩子。”
  天盛帝哈哈一笑,“太子要是知道你这姨母还将他看做孩子,可是该难过了。”
  提起太子,天盛帝也想到皇后多年受的委屈。罢了,顾家到底也算不上什么。
  “既然如此,朕明日就和顾卿说说,再让内务府选个日子,等老六的婚事一完,就准备老七的。”
  皇后眼前一亮,笑吟吟蹲下身,“那臣妾便替老七谢谢圣上!”
  天盛帝扶起她,“既然要谢,今天可得让小厨房给朕做些好的。”
  翊坤宫的厨子是皇后从何家带来的,做得一手好汤,天盛帝很是喜欢,只是皇后不常来乾清宫送汤,他又不想别人知道他的喜好,只能来皇后宫里喝上一两口。
  “是。”皇后笑着应到。
  徒明瑾赶到翊坤宫时,天盛帝正在午睡。
  皇后让采萃将好消息告诉徒明瑾,便打发他走了。
  路上,苏启泰恭贺道:“爷,奴才可要恭喜爷了。”顾大人答应了,圣上又说要下旨,这事可不就成了。
  徒明瑾嗯了一声,说道:“你回去看看库房里有什么好东西,挑些出来,等之后爷给宁安送去。”
  “奴才回去就准备。”苏启泰连忙道。
  第二天,天盛帝将顾清柏叫进御书房,两人不知说了什么,天盛帝当场就赐下七皇子与宁安县主的婚事。
  众位皇子接到消息的时候,魏忠已经带着礼部的人去顾家宣旨了。
  大皇子早几年便被封为忠勇郡王,知道这个消息也不在意,毕竟贤妃早前就提过皇后有意让宁安县主给老七做王妃。
  四皇子正在府里与幕僚商议事情,便问道:“先生你看呢?”
  幕僚捋着长须,悠然道:“顾家并不会参与皇位之争,至于七皇子。”他看了四皇子一眼,“难不成殿下觉得七皇子是威胁?”
  四皇子一顿,随即大笑,“先生说的没错,若我连老七都忌惮,也不用想着拉下太子了。”
  五皇子听到心腹传话,气得踹了身边的小太监一脚,“母妃这是做的什么事?谁让她和父皇提老七没正妃的,这倒好,白白把顾家送上门。”
  至于太子也正与外祖何闵谈起圣上赐婚一事。
  “顾家啊。”太子笑了笑,“这是好不容易从孤这儿下船,又要上另一艘船。”
  “殿下也该注意些,七皇子怕也是想……”何闵小声道。
  太子摇了摇头,“注意,这么多的兄弟我得注意得来才行。”
  “算了,太傅那人我清楚,不会帮老七的,你这些日子让江南那边的人警醒些,别让户部抓到把柄。”
  “殿下,顾清柏可是户部的尚书啊。”何闵提醒了一句,“七皇子那人您也知道,最是个喜欢追根究底的,要是顾清柏和七皇子联手,江南那边可就该不好了。”
  “江南也不是只有孤的人手。”太子想了想,“不过,是不能让老七这么容易就和顾清柏联手。”
  何闵点点头,知道太子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就安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来啦~
  谢谢浮世清欢的地雷~


第二十八章 
  徒明瑾与顾沁媛被天盛帝赐婚; 这事在京城里热闹了一段日子; 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圣上对七皇子青眼有加,要将顾家添与七皇子做助力。
  徒明瑾是皇后养子,玉嫔的娘家也还算显贵; 如今又加上顾家; 于皇位上七皇子也有一争之力,一些别有心思的便悄悄投来徒明瑾手下。
  那几天徒明瑾的脸都黑了; 他已入朝堂,又将要成婚,手下有些人自然是好事,可这些送上门来的不是投机取巧之辈; 便是胸无点墨之徒。
  “殿下何必动气。”何轩倒了杯茶递给他; “这些人不过是见殿下要娶宁安县主; 觉得殿下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罢了。殿下既觉得不好,打发他们走便是。”
  何轩是皇后娘家的侄子,在徒明瑾进尚书房时便成了他的伴读。
  皇子一般会有两个伴读,太子是不一样的,人数要多些; 当初贾赦小时候吵着不来宫里读书,天盛帝又另外给太子选了个伴读。
  徒明瑾的另一个伴读是宣平侯的次子沈振霄,前两年就被宣平侯带到边关历练去了。
  徒明瑾冷笑; 道:“爷能有什么好处给他们?”
  一群蝇营狗苟之辈,不想着为百姓谋福,为社稷分忧; 只惦记着享从龙之功。
  何轩笑了笑,说道:“殿下是皇子,以后至少也是个亲王,那些人就算官做得再大,也有借力的时候,何况。。。。。。”说到这儿,他停了下来。
  徒明瑾挑眉,“怎么,你们家也想来掺一脚?”
  先皇后去世时,天盛帝立何家另一房的女儿为继后。自此,何家两房便面和心不和。何闵与何轩的祖父本是堂兄弟,双方关系还算不错,但继后一入宫,何轩的祖父便起了心思,想要做未来皇帝的外祖。
  可惜的是皇后多年未有孕,何轩祖父抱憾而终,何轩一房这么多年也因为何闵的打压渐无出头之日。
  好在皇后自己有主意,没有想着生下孩子与太子打擂台,而是勤勤恳恳做好这个继后,倒是赢得天盛帝的尊重。
  等到徒明瑾读书时,皇后见娘家过得实在不好,便让侄子来给徒明瑾当伴读。
  “殿下说笑了,我家的状况殿下也知,即使有皇后娘娘的庇护,仍禁不得什么风雨,至于我……”何轩看着徒明瑾道,“那要看殿下想不想,若是殿下也想要那把椅子,我必将舍身相随、肝胆涂地。”
  他说完,对着徒明瑾跪下。
  徒明瑾神色不明,声音有些冷硬,“爷不久前才与顾大人承诺,不会将宁安和顾家拉进来,如今你是想让爷毁诺不成?”
  “若是太子与其他皇子登上皇位,殿下又会如何?”何轩没有半点退缩之意,“大皇子和太子想必还会用殿下,可其他两位呢?四皇子心胸狭窄,至于五皇子,想必殿下是看不上的。”
  “父皇不会另立储君,二哥只要没有大错,皇位迟早会是他的。”天盛帝对于太子的感情,徒明瑾这些皇子是最清楚不过。即使这些年大不如前,但论圣宠,太子仍是头一份。
  “殿下以为太子忍得了吗?到如今太子可是足足快当了三十年的储君,何况又有忠勇郡王与四、五皇子处处紧逼。殿下想想史书中的戾太子、承乾太子,难道他们当初就不受皇父宠爱吗?可后来的结局又是如何?”何轩严肃说道,“圣上龙马精神,太子和大皇子相必等不到那时,到时候自然是殿下。。。。。。”
  徒明瑾眉头紧锁,打断他的话,“行了,爷自然是希望父皇福寿康宁。至于这些话你以后也别再说。”
  “那殿下?”何轩就问。
  徒明瑾摆摆手,道:“那些事别再提。”又瞧着何轩还跪着,他便说道,“起来,如今我初进吏部,你可要与爷一起?”
  天盛帝赐下婚事后,便让徒明瑾进了何闵掌管的吏部。其实天盛帝起初是想让徒明瑾到户部,毕竟他那严谨的性子最适合理一理户部的旧账。
  不过现在自然不能翁婿同属一个部,还是分开好。同时天盛帝也想着给太子加加筹码,一个皇子都站在太子一头,那太子的势力就更加稳固。
  要说这当皇帝的,心思就是古怪,一边给太子加砝码,一边又不愿放下手中的权力,不想太子一家独大,还要找其他人来绊住太子。
  若说天盛帝是将其他的皇子给太子做磨刀石,可他就不怕这时间一长,太子这把刀就要给磨断了?而且其他的皇子又怎么会甘心给太子磨刀。
  “殿下可不知道,我那堂祖父可是不待见我,且我无官无位的,岂不是给殿下添麻烦。”何轩起身,笑着说道。
  “知道自己无官位,就该好生考科举才是。”徒明瑾横了他一眼,“别再想这些没头没脑的事。”
  何轩拱手应下,心中却想着,好歹是将七皇子的念头勾了起来。
  何轩离开后,徒明瑾看着烛芯中的青烟袅袅。
  圣上既然已经让他进吏部,摆明是不想让他与太子相争。
  那他呢?难道就真的甘心?
  不,他不甘心。徒明瑾慢慢闭上眼。
  不过若是太子地位稳固,那他还是得做好皇弟的本份。
  毕竟,皇子们挑战的不是太子,而是太子身上正统的地位。
  若他与太子对上,百年后的史书又会怎么评价?
  “爷,不早了,您该歇着了。”苏启泰敲着门小声喊道,“明日还得早些去吏部,之后您不是还说要去顾府邀郡主七夕去看灯吗?”
  徒明瑾睁开眼,道:“打些水进来。”
  苏启泰应下,忙让人去打水。
  **
  自从家里接下圣旨,顾沁媛就觉得不好意思极了,待在屋里几天没出门。
  苏氏来看她时也是一口一个恭喜,就连馨宁嘴里都念叨着“姑姑要做王妃娘娘了”。
  顾沁媛臊得脸通红,把馨宁抱在怀里好生揉了一顿。
  只慢慢的,顾沁媛心中起了顾虑。她只想着自己愿意嫁给徒明瑾,却没有考虑到顾家。
  还是老太爷看出来她不对劲,和她说了一番话,让她不必操心,这是家中男子该考虑的事,况且皇后和七皇子如今也没有参与夺嫡。
  至于之后嘛,老太爷没说,毕竟以后的事谁又能料得到。
  顾沁媛这才稍稍放心,她虽不知道红楼里最后是谁做了新皇,但顾家有献良种之功,想必无论是谁做了新皇都会优待顾家。
  这天,郑氏在教顾沁媛如何管家理事。
  以前郑氏也教过,只是她想着如今女儿要嫁的是皇子,等七皇子出宫建府,女儿管的就是一整个王府,自然与普通的府邸不一样。
  “王府里的长史和内官也会管王府里的一些事,这些你都不要插手,知道个大概便罢,七皇子会管的。”郑氏叮嘱道。
  顾沁媛点点头。
  “就是不知道皇后会不会派人。”郑氏想了想道,“若是宫里来人,做事麻利的你就赏,仗着从宫里出来不听使唤的,你也不必私下处理,直接告诉七皇子。”
  顾沁媛就笑,“娘,那我干脆什么都不管好了。”什么都让七皇子处理,她干什么?
  郑氏恨铁不成钢,点着她的额头道:“刚进门又不熟悉情况,不听七皇子的,难不成你自己乱来。”
  况且男人不就喜欢那些处处依赖自己的女人。这句话,郑氏没说出来。
  不过等女儿在王府里站稳脚跟就自然不一样,想到这儿,郑氏又说道:“也不是让你什么都不管,不过还是多熟悉些再说。”
  “娘,我知道了。”顾沁媛拉着郑氏的手说道,“剩下的之后您再和我说,瞧您嘴都干了。”
  “行,剩下的让赵嬷嬷和你说,我乐得清闲。”郑氏也是累了,这一上午的,就没歇过。
  “太太,大小姐和大姑爷带着敏姑娘来了。”门外丫头来报。
  “姐姐和敏姐姐来啦?”顾沁媛有些惊讶。
  “该是来接瑚哥儿的。”郑氏又看着顾沁媛,道:“何况你姐姐也该来看看你这未来的皇子妃。”
  “娘,说什么呢。”顾沁媛被打趣得都不想再说话了。
  郑氏瞧出女儿不好意思,笑了笑,“去接接你姐姐和敏儿。”
  顾沁媛点点头便出门接顾沁婷和贾敏。
  几人相见,顾沁婷倒是没调侃,而是柔声和顾沁媛说了些话。
  之后,顾沁媛便带着贾敏到蘅芜院。
  贾敏一进屋就看着顾沁媛说,“可是该轮到我取笑你了。”
  顾沁媛与七皇子定亲的消息传到贾家时,老夫人和贾代善懵了一瞬,随后便让顾沁婷和贾赦去顾家道贺。
  贾史氏在荣庆堂抱着贾敏就哭,“我的儿,都是你那狠心的父亲,该是你做皇妃才对。”
  贾敏很是无措,呆呆的不知该怎么反应。
  媛妹妹与七皇子之间的情谊她知道些,她也是衷心祝福媛妹妹嫁得好姻缘。何况对于林公子,她也是喜欢的。只是没想到太太居然想要她做皇子妃,而且听那话里的意思,竟是媛妹妹抢了她的亲事。
  贾敏心里很是茫然,太太还是她心中慈祥和善的母亲吗?
  贾代善推门而进,拉开贾史氏,憋着气让贾敏回自己的院子。
  贾敏走后,贾代善大骂了贾史氏一顿,随后让她在荣庆堂待着,不许她随意出门,还让人将元春抱回贾政院里。
  贾敏本该在府里备嫁,只是因为家中氛围实在尴尬,老夫人便让顾沁婷带着贾敏到顾家散散心。
  贾敏原以为见着顾沁媛时会不自在,没想到一见面却只剩下满心欢喜。
  顾沁媛见着贾敏也有些不好意思,要知道她前些日子还打趣她和林海呢。
  “敏姐姐快别说了,你我难得见面,说些别的可好?”
  贾敏顿时就笑了,道:“好。”


第二十九章 
  顾沁媛和贾敏聊着小姐妹间的私密话; 就听玉翅来报说是七殿下来府上了; 正在前院和老爷说话。
  贾敏就看顾沁媛,眼里满是戏谑。
  顾沁媛顿时脸就红了,偏过头问玉翅; “七皇子来做什么?”
  前头不是才送过东西来吗?
  “还能来做什么?该是来见你才对。”贾敏就笑着道。看来传闻也不可信; 七皇子不是那么冷清的人。
  顾沁媛也不搭话,直盯着玉翅瞧。
  玉翅笑着道:“七殿下邀县主乞巧节去看灯; 说是到时候来府上接县主。”
  看灯啊!顾沁媛有些意动,不过能出门吗?
  “太太说七夕那天京里的姑娘都出门,也热闹。县主以往也没见过,正好可以去逛逛。”玉翅接着道。
  “媛妹妹就答应了。七殿下还等着呢; 是; 玉翅?”七皇子还真是有心。贾敏心里有些羡慕; 也不知林公子近来在忙些什么?
  顾沁媛抿着嘴角想了想,对贾敏道:“敏姐姐要不要一块儿,到时可以请姐夫将林公子一起约出来。”
  “这……就是不知七殿下会不会介意。”贾敏也想见见林海。不过七殿下单独邀媛妹妹,想必是不会希望有人打搅。
  顾沁媛没说什么,直接吩咐玉翅到前边去问。
  徒明瑾正和顾清柏说起户部最近整理江南旧帐的事; 顾三在一边听得认真,贾赦僵硬地坐着,一动也不敢动。
  玉翅来回话说顾沁媛希望和贾敏一起去看灯; 还说请贾赦帮忙邀请林海。
  贾赦立马就应下,道:“回头我就派人去林家。”
  徒明瑾看了他一眼,他早听说荣国府的贾赦没心眼; 可没想到连这点眼力见也没有。
  贾赦哆嗦了一下,他是不是说错话了?
  顾清柏轻咳一声,道:“正好殿下还可以与林海作伴,林编修才华横溢,与殿下年纪相当,应该会谈得来。”
  哼,这下看七皇子要如何与女儿独处。
  “就依宁安的意思。”到底是才订下亲事,徒明瑾也不希望顾沁媛惹人非议。
  事情就这么定下,郑氏知道的时候也不得不叹一声女儿真的长大了。
  七夕那天,京城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河边,每年都有许多女子到河岸边放花灯许愿。
  四人相聚后,顾沁媛和贾敏手拉着手往河边去,身后的嬷嬷和丫鬟手里都提着一两盏花灯。
  徒明瑾和林海在后面五六米的样子,周围都有护卫护着。
  林海也没想来京里第二位有交集的皇子会是七殿下。
  至于第一位,自然是四皇子。每三年的春闱过后,四皇子总会出现在新科进士的宴会上,说是来见见这届的才子。
  太子和大皇子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