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皇后娘娘有点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沁媛将一碗都喝掉,胃里暖乎乎的,舒服极了,终于有了力气。
  她正想着出发,门外稀稀疏疏的响起声来。
  红袖向外看了看,笑着说道:“是大姑娘来了。”
  顾沁媛小跑到门前,就看见自家温柔的小姐姐,穿着一件浅紫色的长纱裙,乌丝绾成一个随云髻,几只珠钗斜斜插在头上。
  十六岁的少女亭亭玉立,看着便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顾沁媛双手张开,埋进她香香的怀里,蹭了蹭,说道:“姐姐怎么过来了。”
  顾沁婷眉眼含笑,摸了摸小妹的额头,柔声道:“你个小懒鬼,这个时辰还没出门,我可不得来看看。”
  “嘻嘻,”顾沁媛抬头注视着她水灵灵的眼眸,“才要去和娘亲请安呢。”
  说完,她拉着顾沁婷软绵绵的手,向外面走去。
  顾沁婷也不恼,顺着力道与她一同出门。
  两姐妹亲亲热热的一同到了正院。
  郑氏坐在榻上正和王嬷嬷说着府里的杂事,便听见外面小丫头们请安的声音。
  “娘亲。”
  顾沁媛牵着姐姐的手向母亲福身行礼,甜腻腻的喊道。
  郑氏揽过小女儿,眉目温柔,含笑着让大女儿坐在一旁,又对顾沁媛道:“今日可晚了些。”
  “娘亲知道我的,昨晚睡得迟了。”
  郑氏眼波一转,“莫不是在想早膳吃些什么。”她这个小女儿贪嘴极了,也不知道像谁。
  顾沁媛听着自家娘亲的揶揄,又看见姐姐捂着嘴轻笑,不由小脸一红。什么嘛,不就是平日里爱吃些点心,没办法,这里的点心样式多,味道又好,就多吃了些,没想到在娘亲心里她就成了个馋猫。
  “哪有啦。”顾沁媛扭着身子,撒娇着。
  “好了,好的,为娘这把老骨头都得给你摇散架咯。”
  顾沁媛连忙说道:“娘亲哪有老。”她娘保养得好,虽然已经四十了,可看着还跟三十的人差不多。
  一旁坐着的顾沁婷也是满脸的不赞同。
  “好好,我不老。”郑氏也不愿承认自己老了,她还要活得长久看着两个女儿平安顺遂。
  正想着,郑氏就看见大儿媳妇周氏带着大孙子从外面走来,后面还跟着三儿媳妇苏氏。
  顾沁媛一看见进门的大侄子顾廷泽,便离开娘亲的怀抱,高兴地上前,和两位嫂子打了声招呼,“大嫂、三嫂好。”又拉过大侄子到一旁,和他说些悄悄话。
  可能是身体小,顾沁媛的心理年纪也变小了,反正她和顾廷泽玩得还挺好。
  顾廷泽看着小姑姑扯着自己的袖子,无奈道:“小姑姑,我还没向祖母请安呢。”
  “咦,娘亲不会在意的啦。”顾沁媛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道。
  顾廷泽一本正经地理了理袖子,庄重地给郑氏行礼,“祖母安好。”等到郑氏笑着点了点头,便转头和顾沁媛道:“礼不可废,更何况你我今年已经七岁了,男女授受不亲,不可再如此亲密。”
  顾沁媛头疼地听着大侄子说教,仿佛从他的小身板上看见了严肃正经的大哥。果然是近朱者赤,跟着谁便像谁,大侄子整天和家里大哥呆在一块儿,都染上迂腐气了。
  可明明他们两从小一起长大,他怎么就没和他姑姑有一丝像呢?
  若是顾廷泽被知道她这番心声,肯定又要说上一番。
  顾沁媛撇了撇小嘴巴,哼了一声,“不理你了,”转头向王嬷嬷要东西吃。
  嗯~王嬷嬷做的点心可真好吃,特别是这芝麻糕,软软的,吃进去一口,满嘴香。
  顾廷泽看着小姑姑无赖的模样,摇了摇头,恨铁不成钢地想着:他可得和爹爹说说让小姑姑多学学礼仪。
  郑氏看着姑侄间相互打趣,又瞧着大孙子一副小夫子的模样,不由失笑。
  一旁的苏氏巧嘴道:“小姑子和泽哥儿的感情可真好,不愧是一起长大的。”
  周氏听着也不由点头,小姑子明理懂事,她也是极喜欢的,虽有些小脾气,可哪家的闺秀不是娇养着的。
  顾沁婷轻声说道:“他们两个年龄相仿,自是有一套相处之道的。”
  说到一起长大的姑侄,顾沁婷不禁想起在外游学的二哥,便看向郑氏问道:“二哥最近也不知到了哪儿,娘可收到来信。”
  想着不安分的二儿子,郑氏心里也是烦躁。二儿子顾彦玺天性舒阔,又常读些游侠话本儿的,才开年就留下信,说是游学去了。这个时候,可是不知到哪儿去了。
  “怕是去川蜀的路上,你二哥从小读太白的诗,时常念着也要去走走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母女两人开始说起不让人省心的顾二。周氏和苏氏在旁边听着,不时插上一两句。
  顾沁媛正和大侄子吃早饭,听见母亲说起家里的二哥,心里感慨万千。她二哥在这个时代也算是朵奇葩,倒是和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有些相似,虽从小念书,也考了科举,与一般的读书人没什么两样,但自从十八岁得了个举人名头后便说不再继续考了,要出去“行千里路”。好在家里祖父和爹爹开明,也没说些什么,随他去了。
  顾三哥和他同胎而生,已经结婚三年,他却是个不愿成婚的,宁愿做个单身汉。
  郑氏对此倒是颇有微词,但顾清柏劝着说等他年纪大些,自己会愿意成婚的。
  顾沁媛也觉得顾家着实是疼孩子的人家,顾父也不同于这时动辄就对儿子棍棒教育的严父,孩子愿意做什么,只要在大范围内不打破规则,就随他们去做。
  在顾府做一个乖女儿也是极为惬意的。平日里也读书,琴棋书画只要有兴趣的便学,不感冒的只需了解便可。府里也从不拘着女儿家,不像其他官宦人家对女儿管教甚严。她这几年也有出门做客,有些家里的女子管得严,女诫、女四书的都是要精通的,好在顾府没这要求,不然她这个受了现代男女平等的新时代女性怕是要被逼疯。
  又想着顾二哥走前和她说要浏览山川湖泊,走遍大齐,顾沁媛心里羡慕。
  没办法,家里虽说管得松,但是女儿家也是难得出门的,平日里她也只有去别家做客或是跟着母亲去寺庙里上香,亦或者夏日里到郊外的庄子避暑。这才能出门透透气。
  至于顾二哥崇尚的“太白”,当然就是那个写《蜀道难》的诗仙了。
  顾沁媛这两年也在跟着祖父学史。这个世界一直到唐代都和她前世的华国历史走向一致,只五代十国后,不是姓赵的黄袍加身得了皇位,而是另一个陈国皇帝夺了天下,后又经过了两个朝代。直到前朝皇帝荒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本朝开国太*揭竿起义,最终创建了大齐。
  顾沁媛倒是觉得那个所谓的陈国皇帝怕和她一样是个外来者,不过她这些年倒是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也有可能是那个穿越者死得太早,毕竟那人才做几年皇帝就因为伤病去世了。
  不过对于她来说,知道这些也就是当故事听了。作为一个世家闺秀,她也不可能出去建功立业,管他皇帝是哪个呢。
  吃完一顿美好的朝食以后,早上的请安便结束了,顾廷泽如往常一样去家学里读书,周氏和苏氏也起身告退带着人回自己的院里。
  一下子就只剩下母女三人了。
  顾沁媛摸了摸圆圆的小肚子,舒服地喟叹一声,美好的一天果然要从美食开始,又想着下一餐还要等很久,她有些丧气。
  要说古代好吃的多,可就是这一天两顿的,让顾沁媛这个三餐不离的人着实受不了。想当初那么多女同学、同事为了减肥,晚饭一般都不吃,她就不行了,有时饿得不行还得加一顿夜宵。
  好在这一世投了个富贵人家,又有娘亲心疼,厨房里时时备着点心,有时馋了,还可以加餐。
  不过幸好她这辈子随了爹妈的体质,吃再多也不怕,加上她现在年纪小,平日里也注意随时起身活动活动,要不然照她这样吃下去,还不得吃成个小胖妞。
  再加上郑氏也关注着她的体型,时时看着,又多用美容方子养着,这才保持着小美女的样子。
  待丫鬟们将餐桌收拾好以后,又起身走走消食,顾沁媛便开始了一天的功课。
  她最近在跟着顾沁婷学刺绣。
  顾沁媛手里端着个绣绷,一边扎着,一边侧着身子看姐姐描好的花样。
  她是真的做不好这个,前世大街小巷卖衣服的琳琅满目,哪里需要缝缝补补,就是十字绣最流行的时候,她也没有学过。
  这细小的绣花针到了她的手里,一点儿也不听使唤,刚学的时候还经常扎着手。
  家里的祖父、爹爹心疼得不行,都说府里有绣娘,不需要学这个。
  不过郑氏却不娇惯她,只告诉她,可以不精通,但大概却是要会的,毕竟女儿家出嫁时的嫁衣都是要自己亲手做的,不说全做好,也是要扎上几针的。
  顾沁媛也是个不服输的,她学东西快,前世就是个学霸,今世里琴棋书画里只棋要差一些,其他的都学得很好,也不相信会折在这小小的绣花针上。
  学了几个月,算不上好,但模样倒是能出来了。
  顾沁媛绣好一片花瓣。她仔细瞧了瞧,歪歪扭扭的,心里嫌弃的不行。侧过身子,羡慕地看向一旁顾沁婷手中的荷包,上面的莲花栩栩如生,仿佛都能闻到清香。
  “姐姐绣得真好。”
  顾沁婷扎完最后一针,用剪子剪断丝线,笑着将荷包递给顾沁媛,“姐姐学了好些年,你又才学多久,以后多练练就好了。”
  郑氏整理着手中为丈夫做的常服,点着头说道:“你姐姐说的对,你才学不久,以后便好了。”
  又担心小女儿太用功,她叮嘱道:“只是要注意着可不能常练,仔细着眼睛。”
  两姐妹自然点头说是。
  在正院里待了一上午,姐妹两个就被赶回去歇午觉了。
  郑氏看着女儿们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
  旁边候着的王嬷嬷看着她的脸色,担忧地问道:“太太这是怎么了?”
  “婷姐儿如今已是十六,在家也呆不了多久了。”郑氏说道,“昨儿晚上,相公还提了几个好儿郎,他虽然舍不得,却也说着要为婷姐儿选个好丈夫。”
  “太太疼大姑娘的心,奴婢是知道了,只女儿家都是要嫁人的。”王嬷嬷劝说道。
  郑氏也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自然知道没有把女儿养在家里一辈子的理。只是娇养了十几年的女儿,就要去别家伺候公婆、服侍丈夫、教养子女,一辈子忙忙碌碌的,她又如何不心疼呢!
  随后王嬷嬷试着问道:“老爷和太太可是选好了姑爷?”
  郑氏失笑,摇了摇头道:“哪有那么快,只大概瞧了些,倒都是青年才俊。”
  作者有话要说:  大侄子名字改一下~


第四章 
  顾沁媛和顾沁婷在院门口分开,领着绿萝和红袖进了屋。
  她喝了杯水,便准备睡午觉,想着昨天晚上的事,让人都出去了,还吩咐没出声不许打扰。
  顾沁媛爬上床,把床帘都放下,遮得严严实实的,心里默念了一句:“进去。”
  没错,这便是随身空间了。顾沁媛长到七岁,平平常常地过了这些年,还以为没那个运气,得个穿越必备金手指的。
  结果昨天晚上睡着时,迷迷糊糊的就到了另一个地方,她原以为又穿了,因为舍不得家人,还伤心了一回,心里一直想着回去,没想到一下子就回到了床上。
  总算是知道这迟来的金手指终于到了。她当时心里窃喜了许久,悄悄进去瞧了瞧,知道是个空间,也没敢多探查,毕竟外头还有小丫鬟守夜。
  不过,顾沁媛还是躺在床上兴奋了许久,很晚才又重新睡下,这便是她今日里起得晚的缘由。
  这个空间看着倒是不大,只两百来个平方,四周长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还有一小片药田,里头长满了草药,顾沁媛只认得几种。中间是个小竹屋,旁边有一汪清泉。
  顾沁媛轻轻地推开门,小心走进竹屋,小屋子里有一排书架,中间桌上放着块玉牌。
  她翻了翻架子上的书,全是些诸如《黄帝内经》之类的医书,倒还有些看着便是不传世的古籍。
  又拿起桌上的玉牌,一上手,竟是块暖玉,她仔细一瞧,玉上没有一丝杂质。
  倏地有光芒一闪,顾沁媛不由闭上眼睛,好一会儿回过神来,脑海里便多了一些关于这个空间的消息。
  原来,这个小空间是一个修仙界药修的须弥芥子,因为那位药修醉迷于医术,所以在空间里种着草药,又将一些医书放在了里面。至于那清泉,倒是好东西,虽不说洗筋伐髓的,但也能去除身体的杂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顾沁媛摸着手中的玉牌,心里笑开了花,虽说没有什么金银珠宝、修仙秘籍的,但她却是十分满足的。
  不说那汪清泉和外面珍贵的药材、花卉的,只说这一架子书,便是无价之宝了。
  顾沁媛想了一番,放下手中的玉牌,走出房门,来到泉水旁边看了看,也不敢直接喝,毕竟说是去除杂质的,她穿着这身衣裳,若是弄脏了,出去可不好交代。毕竟平日里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人专门看着,她可不愿意被人察觉异样。
  “出去。”
  顾沁媛出了空间,从床上下来,朝屋外守着的红袖喊道:“红袖,备水,我想沐浴。”
  虽有些奇怪怎么大中午要洗澡,但不过主子做事,没有下人评价的理。红袖一听到命令,便忙活开了。
  玫瑰花瓣在水上飘着,蒸腾的雾气弥漫,顾沁媛躺在浴桶里,好奇的看着指尖上冒出的水滴。
  她也是才发现可以隔空取出空间里的东西,这倒是方便她了。
  她喝了口泉水,砸了砸嘴,没什么感觉,还以为是年纪小没什么杂质呢。
  过了一会儿,身上冒出些脏东西,顾沁媛拍了拍小胸口,还好,也不是很脏。古代空气好,又吃的健康,没有像以前看的里那样,一身污泥。
  她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中途还让红袖换了次水。顾沁媛摸着身上更加白嫩的肌肤,心里欢喜,嗯,滑滑的,仿佛还泛着光。
  这灵泉,果然是不同凡响,不提对身体好,就是美容效果也很是不错,简直是爱美人士的必备之物。
  随后的几天,顾沁媛翻了翻书架上的书籍。大部分的医书都看不太懂。为着这个,她同郑氏磨了许久,请了一名医女上门来为她讲课。
  郑氏原本是不同意的,大家闺秀哪有学医的,只耐不住小女儿的撒娇,说是以后好为祖父和爹爹娘亲调养身体。
  郑氏倒是不期待她真的能学成,只是体谅她一片孝心,便允了她的请求,专门请来一位老大夫的女儿上门。
  顾沁媛和医女学了一段时日,又结合医书看了看,倒是懂了一些医理,对于空间又有了一番认识,那里面的药材也认得个七七八八。
  虽然家里人没有大病的,但是祖父和父母亲年纪大了,女眷们身体娇弱,哥哥和侄儿又是办差、又是读书,也颇费神。顾沁媛心里担忧,便将古籍中的一些药膳方子拿了出来,借口一些是医女教给她的,而有些则是从书里看来的。
  好几天在小厨房里煮些汤汤水水的,顾沁媛又往里面加了几滴泉水,派人送去各个院子。
  也不提府里的几个主子闹了好几天肚子,有时身上还冒着灰。
  顾沁媛第一次听到祖父闹肚子,晚上都没睡好觉,还以为是自己清泉加多了爷爷年纪大受不住。
  不过几天后家里人浑身都舒坦了许多,特别是顾阁老,脸色红润,精神焕发,惹得好些同僚纷纷打听,就是天盛帝也私下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倒是顾阁老稳如泰山,口中说着大齐风调雨顺,天子圣明安康,加上家族和睦、事事如意,自然看着年起许多。
  也不知道天盛帝到底相信没相信,反正他后来也没再提过这事。
  顾阁老回府后倒是和儿子讨论了一番,也没有多问顾沁媛什么,把这事压了下来。
  至于顾大哥、顾三哥他们年轻,喝了药膳后也只是看着精神许多,倒没发现什么异常,更别提还小的顾廷泽。
  嫂子们和姐姐倒是觉得顾沁媛的方子好,不仅对身体有益,还有美容养颜的效果呢。
  倒是郑氏时不时瞧瞧顾沁媛的举动,弄得顾沁媛胆颤心惊了一番。
  她也是后来才发觉自己太冲动了些,好在家里也没个人来问她,她就当什么也不知道。不过她却并不后悔这一番动作,毕竟家里人健康,便是她最大的心愿了。
  因着顾二哥还在外面游历,顾沁媛还专门搓了一些加清泉的药丸子放在瓷瓶里,在郑氏差人给顾二送东西的时候加了进去。
  顾二收到小妹的礼物时很是欣慰,心里想着没白疼她,结果打开瓶子一看,黑漆漆的药丸子,看着就跟黑泥巴似的。
  顾二哭笑不得,还以为是顾沁媛故意整他,毕竟在顾沁媛小时候,顾二时常会捉些小虫子吓她。
  结果顾沁婷面不改色,还问他有没有好看一点的虫子。
  妹妹没有捉弄到,顾二倒是被郑氏追着打。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多收藏呀~


第五章 
  这一日,顾沁媛如往常一样在正院里和母亲还有姐姐说笑。
  突然,王嬷嬷急匆匆地走向郑氏跟前,附身在她耳边悄悄说着些什么。
  郑氏脸色大变,红润的脸颊煞白,眉宇间一片焦急,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王嬷嬷十分确定,虽然她也不敢相信,但却是管家刚才来告诉她的,“老爷那儿刚传来的消息,说是。。。。。。”
  郑氏打断她的未尽之语,看着旁边正不解地看向自己的女儿,说道:“婷姐儿,娘亲有些事情要处理,你把媛姐儿带回院子去,今日里你们就在自己房里看书好了。”
  这样的事,肯定是不能在女儿们面前说的,虽然还不能确定,但若是让婷姐儿知晓,可怎么是好!
  顾沁媛温婉地点了点头,回道:“是,娘亲。”她不是好奇心重的人,很是顺从。
  顾沁媛倒是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不过看着郑氏不好的脸色,也知道大概是她们姐妹两个不该知道的事,便起身牵着姐姐回自己的小院了。
  等到女儿们走开后,郑氏急忙向前院丈夫的书房走去,脚步匆匆,没有了往日里的款步姗姗、仪态万方。王嬷嬷也紧紧地跟在她的身后。
  还未进屋,郑氏便惊呼道:“老爷,传来的消息可是真的,皇上真的给我家婷姐儿赐了婚,还是同那荣国府的贾赦。”
  顾清柏看着自家夫人不同以往的温柔淡然、优雅高贵,因为走得急,发髻还有些凌乱。他苦笑着点头。
  郑氏神色大变,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仿佛天都快塌了下来。泪珠从眼眶滚落,她哭泣道:“怎么会,怎么会这样,圣上怎么会突然赐下婚事来?”
  荣国公府的贾赦,她并不了解,只是出门交际时常听见别家的夫人说起各家的男子。都说那贾大公子平日里寻花问柳,身边也是不干不净的,整天无所事事没个正经样。那样的名声,哪家清白人家愿意将娇养的女儿嫁过去。
  顾清柏一手揽过正在哭泣的夫人,大手轻拍着她肩膀,小声地安慰着,“莫哭,莫哭!”又解释道:“也不是突然的事。”
  “难不成老爷你提前就知道此事?”郑氏看着丈夫,眼里充满讶异,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顾清柏苦着张脸,摇了摇头说道:“荣国公前些日子和我提过结亲的事,只我未同意罢了。”
  郑氏一脸愤恨地说道:“他们贾家竟是强盗不成,我家不愿意,他就直接面见圣上去求赐婚,这是什么道理!”
  若是他家这事成了,难不成以后大家议亲不成,都要去找皇帝吗?
  “可不是嘛,那贾赦什么品行,荣国公难不成自己不知道吗?”顾三顾彦风跟在大哥顾彦远的身后进门,不满地大声说道。
  那贾赦,他也是见过的,因着清流与勋贵间的沟壑,虽没有打过交道,但也是常常在京里看到他游手好闲的身影,他家大妹怎么能嫁那样的人。
  “行了,事到如今,我们在这里抱怨又能如何。”顾彦远皱眉看着跳脚的三弟,满面肃容道。
  随后他向着顾清柏夫妇问安。
  顾清柏摆了摆手,也不理两个儿子,扶着郑氏坐下。
  顾三性子急,也不在乎大哥的呵斥,连忙问道:“父亲、母亲,我们如今该如何,总不能让大妹就这样嫁给贾恩侯那个浪荡子!”
  郑氏听到儿子那声“浪荡子”,想到可怜的大女儿,不由心里一酸,又擦拭起眼泪来。
  她可怜的婷姐儿,怎么就遇上这样的事了呢?
  顾清柏瞪了眼没眼色的小儿子,轻声安慰着悲伤的夫人,“圣上还没有明发圣旨,父亲也在宫里还没有回来,我也是被圣上身边的魏公公提了个醒才知道此事。”
  他转头看向两个儿子,问道:“你们兄弟又是怎么知道的。”
  还没等顾彦远出声,顾三便抢着回道:“是表弟听舅舅说的,他一听说此事,便来找我了。”
  大舅子是正三品翰林学士,时不时要到御前伴架,想必是上值的时候听见圣上和贾代善之间的对话。
  顾清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郑氏看着丈夫如今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