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皇后娘娘有点慌-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住。
  还有行宫外的叛军,那些都是大皇子的私兵,根本不是朝廷正规的兵将,又该拿他们怎么办?
  除了将领,低阶的兵士都以为自己参加的是正规军,也不知道大皇子带他们是来造反啊。
  五皇子浑不在意道:“不知道怎么办,全杀了就是。”
  方首辅眼皮抖了下,以前可没发现睿王这么狠戾。
  次辅笑了笑道:“圣上还没醒,臣等只是商讨商讨,该如何处置还得等圣上醒来再说。”
  六皇子心里默默吐槽,五哥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徒明瑾微微蹙眉,想了想才开口道:“这么关着也不是办法,行宫和京里没那么多粮食。理国公带的人都是边关的将士,既然犯上作乱,自然不能让他们回边关去,西山大营不是开了地种粮,让他们耕地去。至于大哥的私兵,练了那么多年,总不能放着不用,打散到边关的各个军营去。”
  “老七这么说,他们跟着造反,结果什么事都没有?”五皇子撇嘴问。
  徒明瑾面不改色,只道:“他们不过是听从命令,怕是连和谁打仗都不清楚。”
  “端王爷说的极是。”方首辅捋着胡子,点头道,“先把人打发走,等圣上醒来,若觉得不满意,再重新下令便是。”
  其它几个阁老跟着点头。
  这几个老头子,五皇子冷笑一声,“随你们,本王倒要看看父皇醒来后怎么说。”
  叛军的事暂且定下,刺客一事还没查明,加上京里的大小事,众人还有的忙。
  三个皇子的表现,臣子们看在眼里,一位阁老对顾清柏比了个大拇指,“老顾,这个。”
  顾清柏无声轻笑,理理衣袖没说话。
  四皇子宫里,看着镜中破了相的自己,四皇子怒火中烧,猛地把铜镜扫在地上。
  旁边的太监、宫女连忙跪下,“王爷息怒!王爷息怒!”
  淑妃进门来,见着这一幕,急忙劝道:“老四放心,母妃宫里还有几盒玉容膏,一定会好的。”
  四皇子扯扯嘴角,笑都笑不出来,如此深的伤疤,除非是仙药,否则什么玉容膏都没用。
  他心里恨极了,这么好的局面,连老六都能出头,而他却只能在屋里对镜自怜。
  只要这么一想,他就恨不得将太子鞭尸,还有老大,居然还能好好活着。
  淑妃也难受,可再难受日子还得往下过,她只能拉着四皇子的手劝道:“会好的,会好的。”
  也不知是在安慰四皇子,还是安慰她自个。
  行宫里乱糟糟的,京城亦不遑多让。
  自打理国公带兵入京,皇宫遭殃不说,一些众臣府邸也被乱兵攻打。
  端王府周围都是宗室,每家都有侍卫,乱兵一来,就被拿下。
  那晚上,顾沁媛和三个孩子在屋里安安稳稳地睡着。
  第二天清晨,福顺就来传话,说外边无事了。
  顾沁媛让福顺奖赏侍卫,又派人去亲近几家瞧瞧情况。
  除了贾家,其他府都没出什么事。
  原来,到荣国府去的乱兵将领眼看自己这一方就要失败,为争取时间逃跑,他就大喊说贾代善已经被大皇子杀了。
  贾瑚当时一惊,刚想开口问,乱军趁机逃跑了。
  下人和护卫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只能眼巴巴地瞧着贾瑚。
  贾瑚稳稳心神,让护卫守在外面,又派人去报官追拿逃犯,还吩咐下人不能到后院乱说,这才和贾代善的心腹商议如何到铁网山打探消息。
  可哪知下人中有个蠢货,嘴上没个把门,竟然把贾代善的“死讯”传到后院。
  贾家的女眷和孩子都在老夫人院里,婆子嘴里叫喊着“老爷出事了”,院里顿时乱了套。
  老夫人瘫在椅子上,把她叫来一问,忽地晕了过去。
  老夫人已是快八十的人,保养得再好,也快到时候了,一晚上的强撑,加上又受惊吓,太医还没到,她就已然没了气息。
  顾沁媛的金手指能救她一次,第二次是再也不能。
  贾瑚震怒,将几个下人狠狠收拾一番,祖父出没出事还不清楚,结果老夫人好端端在府里坐着,却去世了。
  老夫人一死,贾史氏就抖起威风来,她如今倒有些盼着贾代善的“死讯”是真的,贾代善有救驾之功,圣上肯定会重赏贾家,没有贾代善母子,功劳肯定会落在她和两个儿子身上。
  她是超品国公夫人,老婆子和贾代善一死,整个荣国府,就她最大。
  没等顾沁婷和贾瑚商榷好怎样给老夫人办丧事,贾史氏直接让赖大到各府报信。
  这番操作简直让人无语,别说外边还乱着呢,就说你把人请来,府上什么都没准备好,要怎么招待?
  顾沁婷强打起精神,不再伤心老夫人的死亡,现在最要紧的是如何体面地给老夫人办丧事。
  因此,等端王府的人到荣国府,赫然发现贾家人正在争吵。
  贾史氏和贾政一方,希望赶在贾赦回京城前办了老夫人的丧事,这样他们就能宣称贾赦不孝,都没亲自送祖母最后一程。
  至于他没在的原因,众人都知道,可那又怎么样呢,他没在是事实,嘴皮子上下一碰,什么话说不得。
  要说贾史氏觉得自己对贾赦也不是那么无情,她就是想着贾赦名声不好,府上的爵位说不定会落在贾政的头上,到时二房有爵位,大房贾赦自己在军里也有官位,何况贾代善不是常常念叨贾瑚以后一定可以高中吗?
  两房势均力敌,她正好当老太君,在两个儿子之间玩平衡。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贾史氏觉得自己已经不能掌控大房,不管是翅膀硬的贾赦,家世好的顾沁婷,还是大房两个不亲的孙子,要是大房得了爵位,她还不得看儿子媳妇的脸色过日子。
  不过二房则不一样,贾政袭爵靠的是她,到时她肯定能拿捏住儿子。
  大房贾赦不在,加上贾史氏又是婆母,占着礼法上的优势,顾沁婷还真不好和贾史氏争论。
  还好有贾瑚在,他有前世的记忆,又有顾老太爷的教导,加上贾代善时时把他带在身边培养,说的话有条有理,贾史氏反驳不了。
  不过贾史氏可不是讲理的人,占着祖母的身份胡搅蛮缠,说来说去就是她孝顺老太太,不愿老夫人走得不安心,早早办丧事也是为老夫人和儿孙好。
  贾瑚听后,只觉得荒谬可笑,如今这般吵吵闹闹真的是孝顺曾祖母?
  曾祖母身前最挂记祖父和他爹,没见着他们最后一面,她真的能走得安心?
  何况祖父有没有出事还没确定,祖母这个时候就变得毫无顾忌,真不怕祖父回来斥骂她吗?
  二叔也是,一脸的正直,不过是装模作样,口中斥责他和母亲不孝,不听祖母的话也罢了,连老夫人的丧事都不愿办。
  贾瑚嗤笑,到底是何人不孝,为了个爵位盼着祖父死,还让曾祖母走得不安心。
  作者有话要说:  仿佛看到大型打脸现场~
  谢谢星泽的地雷~
  谢谢“水零鸟”“安”的营养液~


第六十三章 
  四位主子相持不下; 剑拔弩张之际; 门房传话说端王府来人。
  贾史氏一怔,看向顾沁婷母子的眼神顿时凌厉起来,好啊; 这是派人搬救兵去了?
  “昨儿京城大乱; 也不知端王府如何?”贾瑚一点也没在意贾史氏难看的脸色,直接让门房将人请进来。
  “太太。”贾政在贾史氏身后低声道; 端王府来人对他们可不利。
  贾史氏还能不知道这个,眼看就快和大房撕破脸,要是让顾氏的靠山掺合进来,她的计划可就真成泡影了。
  只是端王妃派人来看顾氏; 她又不能拦下; 只能眼睁睁看着人进来。
  来人是端王府的侍卫; 顾沁婷和贾瑚向他们询问王府的情况,得知顾沁媛和三个孩子都好,两人都松了口气。
  “不知府上如何?”打头的侍卫问道。
  虽说贾瑚不同意立马给老夫人下葬,但曾祖母逝世的消息还是该给各府说一声,至于家里祖孙、婆媳相争的丑事; 他没说,再怎样都不能闹到外面去。
  闻言,侍卫面露肃容; 口中道:“节哀顺变!”
  离开贾府,侍卫脑海中的念头转了一圈,心里细细估摸该如何给顾沁媛回话。
  外人走了; 贾史氏立马板着脸道:“丧事都是有仪程的,总不能到头七的时候,老太太还没小敛。”
  贾政立即点头道:“很是如此。”
  顾沁婷看了一眼儿子,有些拿不定主意。
  贾瑚微微蹙眉,铁网山的消息还未传回来,但到底不能这么干等着,就道:“府上先操办起来,明日遣人到各府去报丧,停灵的时日长些,等祖父和父亲回来见曾祖母最后一面。”
  贾史氏心里冷笑不已,大房这个孙子一副当家人的模样,还真是碍眼。
  荣国府挂起丧幡,各府得到消息,纷纷换上丧服到荣国府奔丧。
  顾沁媛坐着月子,永昊还小,所以最后是何轩到荣国府走一趟。
  京里有恒亲王和徒明琅守着,又有冯唐带人追拿逃兵,所以还算太平,即使那一晚上惊险,有几家被乱军攻了进去,终究没出什么大事。
  荣国府老夫人的地位不一般,她去世,丧事办的颇为隆重。
  因着铁网山的消息没传回京城,大家脸上都是一水的庄严肃穆,倒也符合这场面。
  按理说贾赦不在,贾政这个当叔叔的自然得挑大梁,可偏偏他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最后还得由贾瑚和隔壁宁国府的贾珍一同筹办丧礼。
  不过这样也好,有贾瑚和贾琏代替贾赦迎客、守灵,别人也不能说贾赦不孝。
  可把贾史氏气的,这么好的机会,二儿子硬是生生往外推,她这会儿心里后悔得不行,早知道贾政如此不争气,她还不如和贾赦搞好关系。
  不过现如今都这般了,也没那后悔药吃,儿子不争气,她自己就摆出孝顺儿媳的模样,守在灵前痛哭流涕。
  一边哭着,一边祈求老天爷开眼,一定要让贾代善死在外头。
  贾史氏做着老封君的美梦,却没料到老夫人头七前一天,贾代善父子赶在圣驾前先回京了。
  虽然贾代善脸色苍白,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可到底人好好的站在那儿。
  贾史氏脸色大变,见着贾代善就跟见鬼了似的,张大嘴想尖叫,好歹记得有外人在,强咽下快要脱口而出的话。
  贾代善从贾瑚派来寻他们的护卫那里得知贾史氏近几天的行径,尤其是老夫人去世的第一天,她就在荣国府摆谱,恨不得立马把老夫人下葬,几十年的夫妻,他哪能不明白她在想什么,只怕是在惊诧为何他没死。
  贾史氏可不是讶异,明明叛军说贾代善被大皇子杀了,可为何眼前还会冒出个人来?
  “老大,给我拿炷香来。”说着,贾代善瞪了一眼惴惴不安的贾政,心想着给老夫人办完丧事再和他算账。
  贾赦红着眼眶,从贾瑚手里接过香递给贾代善。
  父子两眼泪滚滚而落,悲伤的难以自抑,其他人都不好开口问行宫的情况。
  圣上如何?太子真的死了?大皇子呢?
  别说他们心急,这不是好些天禁军在京里抓人,没参与造反的府邸倒还好,那些跟着太子和大皇子叛乱的,九族之内全都给抓进大牢。
  贾代善和贾赦回来,自然证明大部队也该回京了。
  天盛帝昏迷两天后,终于在魏忠可怜巴巴的目光下醒来。
  醒了当然是好事,魏忠咧开嘴还未笑出来,就发现天盛帝不对劲。
  “圣上。”魏忠小声叫道。
  天盛帝慢慢抬起左手,没到半空中,陡然落了下来。
  魏忠吓了一大跳,忙往外喊道:“快让吴御医来。”
  皇后妃嫔、内阁大臣、几个皇子,就连四皇子和淑妃都匆匆赶来。
  吴御医诊完脉,对旁上的天盛帝道:“臣煎服药来。”
  天盛帝点点头,强忍着没发火,刚醒来他自己就觉得不对,身体僵硬不说,连话都说不出来,只眼珠子能动一动。
  天盛帝半瘫的消息传出来,所有人脸色一变,随即心里的想法蹭蹭蹭地往上冒。
  皇后一怔,指尖微微颤抖,再是想不到,当初魁伟英武的天盛帝如今竟然连床都下不了。
  几个太医围在一块商议天盛帝的病情,皇后和妃嫔们在御前侍奉天盛帝,徒明瑾四个兄弟就只能坐在椅子上等着。
  徒明瑾摩挲着手中的茶杯,片片茶叶在水上漂浮,悠然又宁静,可他心里却很不平静。
  五皇子心急如焚,伸长脖子往里间看,恨不得冲到天盛帝床边去。
  四皇子阴沉着脸,紧抿嘴唇,一声不吭,他如今这样,就只盼着天盛帝赶紧好起来。
  六皇子倒还是当着他的小透明。
  内室,天盛帝看着眼前一个个的妃嫔,浑浊的目光落在皇后身上,手指点点她。
  皇后坐到床沿边,伸手握住天盛帝干瘪的手掌,柔声道:“圣上。”
  天盛帝张了张嘴,像是在说什么。
  皇后好一会儿才明白他说的是“太子”,当即拍拍他的手,“圣上安心,老七已经带人给太子收敛,行宫里还专门设了一个灵堂。”
  天盛帝微微点头,徒明瑾和皇后办事他是放心的。
  对于太子,天盛帝的感情很是复杂,既心寒这么多年的心血被白白浪费了,又悔恨当初没有教导好他。
  如今太子人死了,往事种种的不好,都烟消云散,能记住的就只是他的好。
  天盛帝虽然瘫在床上不能动,但神志还是清醒的,太子的事妥当了,如今最要紧的是他自个的身子。
  中风之症,不是小毛病,何况天盛帝年纪大了,近两年又爱食荤腥,要想彻底治好可是难。
  吴御医和同僚改了好几个方子,才终于定下治疗方案。
  过两天,天盛帝便能开口说出一两个字,只是瞧着太医们沉重的脸色,就知道他这病不好说。
  天盛帝自己心里也清楚,起初还会发怒打翻药碗,把身边的人全轰出去,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
  自打能说出话,他便将事情一点点安排下去,叛军按徒明瑾的方案打发走,大皇子和贤妃关押在一块,等回京后再处置。
  那个刺客也查清楚了,是贤妃嫁给天盛帝后安插在他身边的,往日从不吩咐他做事,只需将天盛帝的行踪告知便是。
  大皇子要谋逆,贤妃就动了这一步棋。
  天盛帝怒火中烧,差点没再厥过去,无论是儿子,还是陪伴多年的妃子,原来心心念念的都是要他死。
  这一回不用再多说,天盛帝直接将大皇子和贤妃废为庶人,语气十分冷硬。
  大皇子还能被押送皇陵,贤妃就只能死路一条。
  甄妃和淑妃抢着到监牢去送□□,亲眼看见贤妃死亡,两人心中十分快意。
  大皇子害她们的儿子,天盛帝顾念着父子情义,不忍杀大儿子,她们只好送贤妃先走一步,至于庶人徒明岳,老头子现在那样,还管得了多久。
  行宫的事都解决了,天盛帝便下令回銮。
  途中,贾瑚派来的护卫在半道上遇上回京的众人,还是贾赦在外边认出他们来。
  护卫们哭丧着脸把老夫人去世的消息告诉他,贾赦顿时就愣住了。
  贾代善坐在马车里听他们讲话,差一点没把边上的案几掀翻。
  父子两跪在天盛帝跟前,请求让他们赶回去送老夫人最后一程。
  天盛帝没想到最亲近的乳母也去了,心里叹了一声,挥挥手让他们先走。
  也是因此,贾代善和贾赦才能在老夫人头七前赶回来,否则跟着大部队慢悠悠的,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
  头七后,贾代善强打起精神为老夫人办丧事,等天盛帝的圣旨下来,便闭府守孝。
  贾代善父子带兵处理了叛军,贾代善又在御前救驾,封赏自然比旁人厚上好些。
  贾代善早就拟好折子,准备将爵位传给贾赦,他如今的身体只能静养,荣国府以后靠的还是大儿子。
  至于贾政,贾代善摇摇头,要早知道二儿子对祖母一点孝心都无,还跟着贾史氏乱来,想要打爵位的注意,恐怕第二份奏折贾代善怎么都不会写。
  不过折子已经递了上去,他也没那个脸去和天盛帝说再考虑考虑。
  要说古时候,身为臣子,最大的功劳莫过于救驾,老夫人的丧事一完,御前太监便带着圣旨到荣国府。
  贾赦应了天盛帝给他取的字,袭了侯爵,因着贾代善只求宽待两个儿子,所以贾赦的侯爵还能传两代下去,三代后始降。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再来呀~


第六十四章 
  贾政的官职最终还是批了下来; 六部中只工部和礼部最清闲; 也少有卷入到争端中。
  贾代善把二儿子的性子摸得清清楚楚,不敢让他去其余的部门,担心他脑子不灵光; 被别人牵扯进祸事里; 从而连累荣国府。
  因此,贾代善上书的奏折中; 言明贾政无甚本事,好在还算踏实,只求圣上赏一个不起眼的官职。
  话说的明明白白,正好工部空出来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 天盛帝指指边上的林如海; 就让他拟旨; 又叫人准备去荣国府宣旨。
  林如海眼皮一跳,稳了稳心神才开始动笔,听敏儿说二内兄正在准备科考,如今岳父来这一手,是打心眼里确定二内兄考不上?
  因父辈的余荫而入仕; 在文人中可不待见,二内兄那般心高气傲、自命不凡,真的能和同僚相处融洽?
  凭岳父的城府该知晓才对; 林如海摇摇头,到底他不过是女婿,贾家的事还轮不着他管。
  贾政领了圣旨; 心里头还有点感动,原来老爷还是看重他的,顿时两眼汪汪瞧着贾代善。
  贾代善只摆摆手,有些无力道:“圣上既然赏了你官职,以后好好办差就是,我不盼着你做出什么功绩来,只希望你能安安分分在工部干着,给珠儿和元春顶起门户。”
  二房孙子、孙女之后的读书、嫁娶,他这个祖父添补不了多少光彩,别人重视的还是贾政这个父亲。
  贾政面色一僵,不知该作何表情,舔舔嘴喊道:“老爷。”
  竟只是为两个孩子,那他呢?
  贾代善没再理他,扭头看向荣庆堂的方向,当即冷笑一声,吩咐管家将贾代化父子和史家人请来,然后由着小厮扶他进屋。
  贾政直直盯着贾代善有些伛偻的背影,面上的神色变来变去。
  “行了,把礼案撤下。”贾赦交代完身边的小厮,就往东院去。
  贾赦袭了爵位,越发有底气,走起路来虎虎生威,他如今心里就一个想法,老爷自己挣到了国公的位置,又给子孙在圣上那儿留下情面,他自然不能心安理得享受这一切,不说将爵位往上再升一升,好歹让瑚儿稳稳当当做小侯爷。
  贾政咬紧后槽牙,心里一发狠,走着瞧,等他发迹了,看府里这些人到时如何。
  贾代化正在书房和贾敬谈论贾珍成亲的事,隔壁老夫人过世,他们府上也要守孝,贾珍虽不用,但总归不好议亲。
  小厮传话来,说隔壁老爷有请,贾代化沉吟半响,叹息了一声,才道:“知道了。”
  “老爷?”贾敬狐疑,隔壁正是守孝的时候,贾政得了官位也不是多大的事,怎么好端端来请人。
  “该是为你婶子的事。”贾代化只说了一句,就往外走,贾敬赶紧跟上。
  将族长和史家的人聚到荣禧堂,贾代善把贾史氏那几天做的“好”事一说,就宣布要将贾史氏禁足。
  史家人自然是不肯的,即使贾代善只说让贾史氏称病,不见外客,可一个被禁足的国公夫人,还有什么脸面。
  史家的当家人如今还是贾史氏的嫡亲兄长,和她感情很深,为了亲妹子,肯定要据理力争,当即怒道:“我妹子当初可是给先国公爷守过孝的,何况她还为你贾代善生下两子一女,你要是还有点良心,就不该如此对她。”
  贾代善面无表情,一点也不在意大舅子发火,只平静道:“她对婆母不孝,对子不慈,早些年掌家,不知扒拉了多少府中的东西,我那时没理,也是念在她生下三个孩子。”
  史侯心一颤,他还真不知贾史氏借掌家偷取财物,顿时恼恨起来,他的傻妹子哟,单凭这一条,就已经犯了七出之条。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史侯叹了口气,道:“好歹是你的结发之妻。”
  “你大可放心,我没那么心狠,让她在府里待着,正好为母亲守孝。”贾代善道。
  最终,贾史氏还是被禁足。
  荣庆堂是不能住的,贾代善便吩咐顾沁婷拾掇一个院子出来,让贾史氏住进去。
  贾史氏怎么甘心,又吵又闹,可贾代善还在呢,她又奈何得了谁。
  三个子女得知亲娘被亲爹关进院子,都唬了一大跳,贾敏立马让下人套了马车往荣国府赶。
  贾家的事,顾沁媛从她娘那儿听说了些,但只要姐姐和两个侄子无事,她且不用去管。
  圣驾在贾代善父子后面几天才回京,因着天盛帝不好,原本不过三、四天的路程,硬是往后拖了好久。
  天盛帝和皇后妃嫔们回宫,其余人也各回各家。
  徒明瑾回来的时候,顾沁媛正带着孩子在院子里晒太阳。
  前两天顾沁媛就出了月子,两个孩子的满月酒没办,只请了顾家人来吃席面。
  郑氏怜惜两个孩子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