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皇后娘娘有点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彦玺看了顾沁媛一眼,“怎么对这感兴趣?”
“这不是到这里突然就好奇了。”
“普通百姓吃的都是杂粮,平日里少有见荤腥。”顾彦玺回想一路上见过的场面,心里也颇不是滋味,“有些人家没有吃的,便只能到外面挖野菜。”
顾沁媛听到此番话,不由想起前世。
因为一位伟大的农学家,人民少有饿肚子,加上国家政策好,大家都能吃饱穿暖,那样的日子对于这里的百姓而言想必就是天堂了。
顾沁媛也是刚刚想起一个很是重要的问题,便是关于如何避免顾氏一族遭殃的事。
前几个月因着顾沁婷出嫁的事,顾沁媛一直没去思考这一点。不过现在姐姐嫁了,她也该好好想想怎么办。
今日吃的这顿饭,让顾沁媛有了一个想法。若能让现在的平民百姓吃饱,肯定是件大功劳,有了这样的功劳,无论龙椅上坐的是谁,想必都与顾家没什么关系。
而且,能为百姓们做点实事,也不枉她穿越一场。
不过她前世也不是学农学的,对于怎样增加粮食产量也是一筹莫展。
“二哥,你说怎样才能增加粮食,让百姓们都吃饱呢?”顾沁媛问道。
顾彦玺苦笑,“你可是难倒我了,这农事我却是不懂的。”
顾沁媛也不失望,她本也没有期望一个世家子弟知晓这些事。
她无意识咬了一口馒头,突然一怔,顾沁媛低下头,仔细看着手中的馒头。
白面馒头是小麦做的,可不止小麦能做馒头,还有玉米。。。。。
顾沁媛嘴角上扬,笑得很是开心。今世,她还从没在餐桌上见过玉米呢!
因着吃了不懂时事的亏,顾沁媛好生研究了这一世的历史,特别是本朝。
现在大约是前世的明朝中期,土豆、玉米,甚至是红薯都还未传入这片土地。
顾沁媛心想,她如今可算是知道该怎么办了。
作者有话要说: 查了资料,玉米、红薯什么的都是十六世纪传入中国。
本文设定大齐还没有。
咳~小天使们不要拍砖啊~
第十四章
因着突然想起的这一遭,顾沁媛很快吃完饭,跑到屋外向主人家询问关于粮食的事。
这户人家的当家人是个朴实的汉子,虽然不明白这白白嫩嫩的小公子怎么想起问这些事,但还是大致说了一番。
回程的路上,顾彦玺很是惊奇地盯着顾沁媛。他原以为自家小妹就是个闺阁小姑娘,没想到却有大胸怀,倒是比他这个兄长长进。
顾沁媛正在思索怎样去找玉米、土豆的种子,从刚才那个大汉的口中,她知晓现在的大齐百姓们主要以小麦、水稻为食,那些物种都还未在大齐出现过。
她眉头微蹙。
现在欧洲那边应该是有了这些粮食,若想寻得良种,肯定是要出海去找。
出海?
“二哥,如今朝廷出海容易吗?”顾沁媛开口问道。
顾彦玺更是诧异,反问道:“你这怎么突然间又问起出海的事?”
“我就是想着现在大齐的粮食养不活百姓,那海外的呢?”顾沁媛迎上他的视线。
见她认真,顾彦玺也正经起来,“都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想必海外的粮食与大齐肯定会不一样,不过这么多年也没听过南边的茜香、瀚海等小国有什么产量极高的品种。”
“那更远的国家呢?”顾沁媛又问道。
“更远的国家?”
顾沁媛点头,“对呀,二哥,前些时日我还听娘亲和大嫂说起京城里好多人家都有参与海运的生意,利润很是不菲,若只是南边的小国又怎么会赚那么多钱呢?他们肯定是跑到很远的国家去做生意了。”
顾彦玺笑了笑,“所以,都有人跑远了,但还是没有带回来良种。”
“二哥。”顾沁媛有些急了,“那些都是做生意的,想必没能想到这些地方去。再说了,我可不相信海外人与我们一样都吃稻米。”
“行了,你说这么多,我们家也没有做海外的生意,也没人给你找呀!”
顾彦玺虽也希望可以找得良种让百姓都填饱肚子,可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头绪。不过看一个七岁的小孩子这般忧国忧民,他倒觉得有些乐呵。
顾沁媛可是被他敷衍的态度气到了,瞪了他一眼,便扭头自己想法子。
顾彦玺半眯着眼养神,也没在意,不过心里却另有一番思量。
他离家这大半年,一路上见识过许多事。
看似太平的大齐,底下却暗潮汹涌。无论是渐起的皇储之争,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还是各地的贪官污吏,都让人心头难安。
小妹想寻得良种,心意是好的,只是这毫无线索、大海捞针的又该如何去找。
回府后,顾沁媛想去找郑氏,希望能劝家里做海运的生意,这样就能派人去海外找良种。
顾彦玺见她着急忙慌的,伸手拉住她,问道:“小妹你可是要去找娘?”
顾沁媛点头,侧过身来,“你又不愿意帮忙,我不只有去找娘亲。”
顾彦玺失笑,揉了揉她的脑袋瓜,“行了,让家里掺合海运可不是件小事,我带你去找父亲,若是父亲同意,事情自然好办。”
顾沁媛想了一圈。
倒也是,这样的大事肯定是要家主同意,便跟着顾彦玺去找顾清柏。
书房门口,顾彦玺问候在外边的顾安,“老爷可在里面?”
顾安笑着说道:“老爷刚从外边回来,正在里头看书呢。”
顾彦玺微微颔首,朝里面喊了一声,得到顾清柏允许后便推门带着顾沁媛进去。
顾清柏手捧着一本古籍,听见声响,抬眸一瞧,便见到身着男装的顾沁媛,不由笑道:“媛姐儿这身还不错,这是和你哥去哪儿玩啦?”
顾沁媛走到他跟前,“去郊外了,二哥带我去看桂花。”
“老二做得不错。”顾清柏给顾彦玺一个赞赏的眼神,“知道带你妹妹出去,没自己一个人乱跑。”
顾彦玺挑一挑眉头,随意找椅子坐下,“瞧您老说的,我哪有乱跑。”
“哼,反正我是管不着你,只要你别让你娘担心就好。”顾清柏说了顾彦玺一句,便转头对顾沁媛温和道:“媛姐儿可要与爹爹一同读书?”
顾沁媛拉着他的衣袖,摇了摇头,“爹爹,我有事想和您说。”
顾清柏有些好奇,问道:“你有什么事啊?”
“爹爹,我们家可不可以做海运的生意啊?”
“谁和你说的海运?”顾清柏扫了一眼顾彦玺。这混小子,一天到晚每个正行。
顾彦玺摊摊手,这可不是他说的。
父子两用眼神交流一番,随后暂停。
顾沁媛说道:“爹爹,我就是想着如果能在海外找到一些产量高的粮种,这样百姓们就不用饿肚子了。”
“媛姐儿你有这心是好的,不过谁又能保证海外一定有那样的粮食?何况我们顾家从未有派人出过海。”
“可是。。。。。。”顾沁媛小脸微皱,爹爹这儿说不通该怎么办呢?
顾清柏看女儿愁得像个小老太,觉得有点儿好笑,捏捏她的脸,“好了,何苦作这番模样,你若真想找一找,我便传信给你二叔。江南那边出海的队伍多,到时出点赏银让商人们去寻寻便是。”
顾沁媛点头同意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她人小言轻,大人们又怎么会一听她的话就派船出去。
不过,如果真的有人去找,应该可以带回来。若是不行,那她只好另外想些法子。
第二日,顾清柏派人送信去扬州。
“大哥可是真疼媛姐儿。”林氏看着丈夫手中的信慨叹道。小孩子随意提的请求,大哥二话不说便答应了。
顾清松笑了笑,收好信,“难不成你不疼?”妻子年年往京城送的那一箱箱小姑娘家的首饰、衣裳,那可不是假的。
林氏嗔怪,“你还是快些出去找人,不然媛姐儿可会怪你这二叔对她的事不上心。”
“行,行,我这就去。”顾清柏好脾气的答应。
因为出海寻找粮种的事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消息,顾沁媛便想着是不是要额外做些事。
不过顾沁媛前世是文科生,穿越前辈们做的水泥、火药的她不懂,搞发明这一条路也不好走。
还是顾廷泽出水痘时,顾沁媛才想起预防天花的牛痘来。
家学里有一个孩子得了水痘,顾廷泽不小心便染上了,好在不严重,太医来看过,喝了药便好了。
倒是家里的女人们心里发慌,郑氏还将顾沁媛拘在正院好一阵子,不敢让她出去。
待顾廷泽完全好了之后,顾沁媛才回到自己的院子。
一解禁,顾沁媛便去德济堂找李老大夫说起牛痘的事。
老大夫行医多年,听说此事,不敢妄下结论,只说要与老伙计们商量商量,再去乡下找养牛的人家问问。
顾沁媛也不急,毕竟是关系人命的大事,自然要慎重。
**
入冬以后,荣国府里的老夫人过寿。因着老夫人今年身体好上不少,贾代善便决定大办一场。
顾清柏带着一家人给老夫人贺寿。
到贾府,男人们被贾赦引到外院,女人们则跟着顾沁婷到老夫人的院里。
顾沁媛一路上瞧着,雕梁画柱、美轮美奂,真不愧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一派富贵人家的作风。
老夫人面色红润,脸上带着笑,很是和蔼可亲。四周围着好多诰命夫人,嘴里说着奉承的话。
南安王妃正和贾史氏说着话,“你们家老太太身体可是好上不少,不知有什么良方?”
王府里的老王爷近来有些不好,南安王妃就想着问问。
“都是太医的功劳,哪有什么良方。”贾史氏可不知道老太婆是怎么好起来的,便推辞说是太医的功劳。
南安王妃有些不相信,她前头拜见过老夫人,那样苍白的脸色,如果没有什么奇丹妙药,怎么会这么快好起来,何况她们家也不是没请过太医。
“真的?”
贾史氏看出她不信,便说道:“当然是真的,我们是多少年的好姐妹,我怎么会骗你。可能是赦儿成了亲,老太太心情好罢了。”
这话南安王妃是有些相信的,“也是,想必这冲喜还是有效果的。”看来她们府里还得办场喜事才是,开春时便让世子娶一门侧妃好了。
“对了,你家老二的婚事准备定哪家?”南安王妃突然想起贾家的二公子还未定亲,便开口问道。
贾史氏脸一僵,想起丈夫一直考虑让王家女当二媳妇,她这心里就极不是滋味。好在她推脱说政儿开年便要考秀才,这才打消了贾代善的念头。
“还没定呢,政儿二月便要考秀才,我家老爷打算等政儿有了功名再说亲事。”
“瞧你这福气多好,大儿子在兵马司里当差,二儿又即将做进士老爷,可不是好福气。”
南安王爷是极羡慕贾代善的,常在家里说起贾家的两位公子这些日子都上进,对家里儿子恨铁不成钢。
南安王妃倒不觉得自家儿子比她贾家的差,不过口里还是恭维着贾史氏,毕竟贾代善圣眷正浓,圣上又重视老夫人。
贾史氏听着南安王妃说二儿子将要做进士老爷,很是高兴,笑容都灿烂几分。
“王妃的福气也好,你家世子也能干着呢。”
两人便就着话题开始互相夸赞各自的儿女。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多收藏呀~
谢谢“喵”的地雷~
谢谢“木有枝”的营养液~
第十五章
顾沁婷带着女眷们到正堂门口,打帘子的丫鬟笑着朝里面喊道:“大奶奶带着亲家夫人、奶奶、姑娘到了。”
里头的老夫人一听便站起身来,一旁的老嬷嬷赶紧扶住。
郑氏进来,见老夫人站着,上前行了个礼,便道:“老夫人,我们又不是什么外人,哪有您亲迎的道理。”
“你们家养了个好闺女,老身可不得好好谢谢。”老夫人拍着郑氏的手,指着旁边的位置,“来,这儿坐。”
“我哪是这个份上的人,我与亲家母一块儿便是。”郑氏推辞道。
老夫人附近都是和她一个辈分的太太,郑氏在她们面前都是小辈。
“欸,既然让你坐,你便坐就是,难不成是看不上我们这些糟脸婆子!”一位老王妃拉着郑氏坐下。
“瞧您这话说的,王妃和我站一块儿,准保被人说是姐妹两。”
“哈哈,好,那咱们老姐妹可不得坐一块儿。”老夫人玩笑道,随后对顾沁婷说,“沁婷招呼好你两位嫂子,可别怠慢咯。”
顾沁婷微笑着点头,对贾史氏福了福身,带着周氏和苏氏坐下,又拉着顾沁媛一起。
老夫人这才瞧见顾沁媛,小姑娘坐得端端正正,长得又好,她心中喜爱几分,转头对郑氏说道:“这是你那小女儿,可真是个乖乖。”
郑氏冲顾沁媛招手,“是。”待顾沁媛过来,“快来给老夫人见礼。”
顾沁媛上前行礼,嘴甜道:“老夫人安好。祝您福如东海、长寿百岁。”
“好好。”老夫人十分高兴,这般简单的祝寿词很得她心意,她现在是巴不得自己活到百岁,好看到曾孙子。
“沁婷啊,你带着你妹妹去找敏姐儿,小姑娘家的就该和同龄人一块儿玩。”老夫人瞧着屋里只有顾沁媛一个小姑娘,便开口说道。
顾沁媛看了一眼郑氏,得到同意后,向屋里的夫人们行礼告别,跟着顾沁婷出去了。
顾沁媛一路上拉着顾沁婷说了好些话,刚才都还没来得及说呢。
顾沁婷听着小妹嘱咐她如何与婆婆相处,怎么管教下人,她觉得好笑,这个小人儿。
她揉揉顾沁媛的脑袋,“好,好,姐姐知道的,我的小管家婆。”
“姐姐你可要记住才行。”顾沁媛说得可认真了呢。
“好,我记下了。”顾沁婷捏着手绢轻笑。
到贾敏的院子,顾沁婷带着小妹进去。
精致的院子到处都体现着主人是如何的受宠。虽然是冬日,花卉却不少。院里好几个婆子,就连门外都候着好多小丫鬟。
难怪红楼里王氏曾对王熙凤感叹贾敏“当年是何等尊贵,那才是千金小姐的样子。”
顾家也宠女儿,不过老太爷喜简朴,院里的布置不像贾敏这般奢华。
顾沁媛心有戚然,贾敏在家这般受宠,要是她还在,想必林妹妹进贾府时就不会被下人们说成是上门打秋风的了。
进了屋,顾沁媛看见好几个与她同龄的小姑娘,有的在玩七巧板,有的在下棋,有的手拉手在说话。
不知怎么的,顾沁媛一眼就瞧见其中一个穿着粉蓝色衣裙的女孩,瓜子脸,柳叶眉,白皙的皮肤,一双灵动的眼睛,虽还未长开,但一看就是美人胚子。
贾敏正陪着客人,抬头便瞥见顾沁媛两人。
她高兴上前,对着顾沁婷喊了一声,“大嫂。”
“这便是媛妹妹了!”贾敏打量着眼前的顾沁媛,语气很是坚定。
“是,这便是我常和你提起的娘家妹妹。”顾沁婷笑着介绍,“媛姐儿,这就是恩侯的妹妹,你叫她姐姐便是。”
两人相互见礼。
“媛妹妹。”
“敏。。。。。。姐姐。”这可真是,顾沁媛觉得自己脸烧的慌,对着林妹妹的娘喊姐姐,还真挺别扭。
“敏姐儿替嫂子招呼媛姐儿,我这就去祖母那儿。”顾沁婷又对顾沁媛说道,“媛姐儿好好玩。”
顾沁媛点头。
顾沁婷又叮咛侍候的丫头们好生照顾屋里的各位小主子,便去准备开席的事了。
顾沁媛和贾敏看着顾沁婷离开,转头面对面,互相对视几秒,两人都笑开了。
“媛妹妹平日里爱在家里玩什么?”贾敏引着她往前走。
“以前姐姐在家,和她一起读书,做胭脂,最近在养花。”
“那你可是该羡慕我了。”贾敏笑道,“大嫂现在与我一块儿看书,做胭脂呢。”
顾沁媛嘴角上扬,“可不就是羡慕你。”
也许是因为以前就极喜欢红楼里的林黛玉,所以见着她娘便觉得十分亲切。
贾敏也喜爱这个妹妹,不仅仅是因为她喜欢顾沁婷这个大嫂,便爱屋及乌。
“这是南安王府的郡主,这是我舅母的侄女,这是镇国公府的小姐。。。。。。”贾敏指着小女孩们对顾沁媛一个个的介绍,又和其他人说道,“这是我大嫂家的妹妹。”
几人相互行礼后,便坐下一块说话。
“这文人家的姑娘与我们也没什么不一样嘛。”南安王府家的郡主这几个月来常听母亲说起贾家是如何好命,居然娶了阁老家的孙女,又是抱怨当初怎么就没想着为她哥哥迎娶文官家的女儿。
郡主很是不服气,她可不觉得勋贵家的女孩比别人差。今日听说顾家要来,她便跟着母亲来了荣国府。往常她可是不愿意来的,毕竟荣国府里还有一个天天被她娘念在嘴里的贾敏。
另外几名小姑娘互相看看对方,不敢说话。毕竟郡主的脾气可不是很好,要是惹着她,自己可落不着好。
顾沁媛笑了笑,“这人都是一双眼睛,一个嘴巴的,会有什么不一样。”她也没再说什么,就是个娇气的小姑娘罢了。
“就是,都是人怎么会有不同。”郡主不喜欢贾敏,贾敏也不见得就愿意搭理她,不过她是主人,便转着话题道,“媛妹妹是第一次来,今日我们玩些别的。”
郡主还想说些什么,但其他的女孩子都附和着贾敏的话,商量起玩意儿来。
到底是七、八岁的孩子,尽管娇贵,却也不失可爱,听着小姐妹们说起好玩的,很快加入进来。
顾沁媛瞧了一眼贾敏,得到她一个傲娇的眼神,不禁想笑。
这样灵秀活泼的贾敏,还挺可爱的。
小姐妹们玩了一阵子,前头便有人来通知开席了。
顾沁媛跟着嫂子们坐一块儿,她娘亲则和贾史氏那些夫人在一起。
眼前的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肴都赶得上所谓的满汉全席了。
顾沁媛又不得不叹一声贾府的富贵,想来贾家是享用惯了这些,所以即便后来子孙不成器,家里没什么进项,贾史氏依然吃着用鸡肉来作配的茄鲞。
她有些愁,顾家人都喜清淡,也不知道姐姐在贾家吃不吃得惯,早知道就该提醒娘给姐姐带几个厨子才对。
用完席宴后,夫人太太们都各自组局玩叶子戏,贾史氏又叫了两个优伶来咿呀咿呀唱着。
顾沁媛坐着觉得有些困,屋子里好几个火盆烤着,加上刚吃完饭,身子懒洋洋的都想躺下。
贾敏这时找来了,让顾沁媛去她院里玩。
顾沁媛这才来了精神,和嫂子说了一声便跟着去。
“媛姐儿和婷姐儿的小姑子玩得倒好。”周氏很是欣慰地与身边的苏氏说道。
顾沁婷是周氏看着长大的,她自己就有两个好相处的小姑子,便也盼着顾沁婷在婆家过得顺逆。
现在看来,这贾家的千金倒也很是不错。
“都是好姑娘呢。”苏氏跟着赞了一句。
到贾敏院里,贾敏拉着顾沁媛看她作的画、写的诗,又翻出好些她珍藏的书籍与顾沁媛一同分享。
顾沁媛跟在祖父身边多年,又有哥哥姐姐教着,好歹培养出一身书香气。
不过看过贾敏的诗后,她倒是明白为什么说贾家的灵气都跑到女儿家身上去了。难怪是能生出仙子的人物!
顾沁媛和贾敏一同探讨诗文,一同作画,玩得很是尽兴。
不过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郑氏派人来叫顾沁媛回府了。
顾沁媛和贾敏依依不舍,约好要给对方写信,贾敏还将她喜欢的书给了顾沁媛。
马车里,郑氏搂着顾沁媛,柔声问道:“今日和恩侯的妹妹玩得好不好?”她这一天和其他的夫人们一块儿,也没怎么注意到小女儿。
顾沁媛点头,兴奋地和娘亲说起今天的事,嘴里还不停的夸着贾敏。
郑氏听得直笑,“敏姐儿这般好。”
“可不是,娘你不知道,她作的诗真是好,难怪姐姐常夸她。”
“也不知道是谁原还担心姐姐只喜欢敏姐儿,不喜欢她?”郑氏调笑道。
顾沁媛脸有些红,将头埋进郑氏怀里,甜腻腻的喊了一句,“娘!”
郑氏拍着她的背,眯着眼睛,不由想起大女儿。
顾沁婷今日的行事很有章法,和贾史氏一起准备的宴席被其他家的夫人狠狠夸了一番。
郑氏很是欣喜,女儿过得不错就好,她现在啊这心总算是放下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嘛,还得婷姐儿生下荣国府的长孙。
作者有话要说: 撒花,签约成功,今天加更~
小天使们多收藏呀~
第十六章
开春后,郑氏就为顾沁媛找来两位嬷嬷。
其中一位赵嬷嬷是皇宫里逝世太妃身边的贴身姑姑,另外一位谢嬷嬷是经常教导世家小姐的教引嬷嬷。
顾沁媛每日里跟着两位嬷嬷学礼仪规矩,都少有和二哥一同出门去玩。
好在郑氏也不打算太拘着顾沁媛,只是让嬷嬷们管管她有些散漫的性子。
现在海外良种的事还没有音讯,李老大夫那儿也才刚带着几名好友到乡下,顾沁媛没什么事干,所以她也不怎么反感与嬷嬷们学些东西。
业余时她经常和贾敏通信,两人的感情愈发好,惹得她娘打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