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小爷为什么要洗白-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琏无语,见他是真恨的牙痒痒,便又问道:“多少钱还反悔了?”
  “五百文!”
  叫笛哥的少年唾了一口红娘,红娘嫌脏,跳离一步远,气急的喊:“你胡说!我才没有!大人!您可不要信这两个小无赖的话!”
  贾琏当然是不想偏听偏信,可她这跳脚的样子也明显了,便忍不住吐槽:“你们家也是做买卖的,你爹娘就教你做生意言而不信吗?”
  官差放开年纪小的男孩儿,在后边儿悄悄儿提醒:“大人,重点不是这个。”然而自以为声音小,却没一个人都听得见。
  贾琏一听,咳了一声,义正言辞严肃道:“这件事非常恶劣,必须严惩!全带走!”
  笛哥两个反正是虱子多了不痒,也没挣扎,冲着红娘“哼”了一声也不跑了,乖乖的就跟着走。
  红娘却不愿意,她一个姑娘家,若是进了衙门名声岂不是全都没了,直接蹲在地上大哭起来,“我不——呜呜……”
  两个官差在旁边实在也不好碰一个姑娘,一时间还有些无措。贾琏低头看着这哭得欢的姑娘,简直头疼,人笨吧还啥啥都想干啥啥干不成,又是个缺心眼儿,这么大的哭声还不周围的人全听见了!
  冲着也傻在那儿的俩小子一挥手,“先把那年糕捡起来。”
  小一些的男孩儿立即跑过去把地上的年糕都捡了起来,贾琏注意到这孩子还咽了好几次口水,才把视线从年糕上挪开。
  回过头在两个官差身上来回看了几眼,对其中一个道:“一会儿你送她回家去。”
  红娘哭声一顿,随即可能自觉出太明显,又“嘤嘤嘤”起来。贾琏眼瞅着他刚刚指着留下的官差眼神里都带着明晃晃的“蠢”字儿了,不知道为什么还有点儿想笑。
  不过在百姓面前,他还是要树立一下形象的,正了正神色,对红娘严肃道:“犯错理应受罚,念在你是个姑娘此次本官可以宽宏一些,但衙门可以不去,罚些银钱是必须的,本官稍后就亲自去让你爹娘支付。”
  红娘就是舍不得自己辛苦攒下的那点私房钱才反口的,没想到竟然要闹到爹爹面前去,顿时有些怕的抖了抖身体,张嘴就想要求情。
  贾琏根本不听她的,直接就带着人走出巷子。
  而巷子口卖木雕的老板一见到县令大人身后的两个孩子,犹豫了一下想着大人一向宽和,便紧张的向他求情道:“大人,这两个孩子本性不坏,若是哪里惹到您,您大人有大量……”
  贾琏没想到这俩少年竟然还有人给求情,而且看着似乎也不是有什么关系的样子,便只点点头,随口道:“我就是准备亲自教教他们,免得眼皮子太浅以后再犯了错。”
  “教教好,教教好!”老板觉得应该是没什么事儿,便又闲话家常道:“还不是穷闹得,也都是可怜孩子。”
  贾琏笑了笑,带着几人往成衣店去走,余光注意到那小些的一直抱着那筐不撒手,便问道:“都掉地上脏了不能吃了,你还抱着做什么?”
  小男孩儿紧了紧手,低着头道:“能、能吃的……”
  贾琏听后,静默须臾,唇角弯起低头冲着他伸出手,轻声说:“也给我一块儿尝尝吧,我还没有吃过本地的年糕。”
  男孩儿有些惊讶的抬起头,眨眨眼睛笑起来,掀开篮子上盖着的一块儿棉布,伸出手发现自己的手有些脏,便拿着棉布仔细擦了擦手,然后挑拣了一块儿干净的递到大人手里。
  贾琏见他还一直盯着自己,便没有停顿的塞到嘴里嚼了几下,说实话口味一般,不过对着男孩儿,他还是点点头,道:“还可以。”
  小男孩儿笑着点点头,然后便欢快的跟贾琏说起他觉得什么应该很好吃,以后想要吃什么之类的话,偶尔还要问一问贾琏他吃过吗?
  贾琏当然不会没吃过,甚至那些东西被端到他面前的时候,虽然名字还是原来的名字但已经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道工序,可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尝不到……
  “我可以请你尝尝。”贾琏说完,脸上神色非常认真的继续道:“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你们现在做错了事,也必须反省受罚。”
  笛哥原本一直沉默的听着,这时候却有些倔强的出声道:“您要罚不如就罚我一个人,狗子还得在家照顾小的孩子。”
  “你们家还有更小的孩子?长辈呢?”笛哥一扭头没有回答,贾琏便知道了原因,心下叹气,说道:“惩罚也不一定就要关起来,听安排仔细做吧。”
  等到了成衣店,老板娘一见县令大人便热情的迎上来,贾琏却摆摆手直接道:“请叫老板过来一下。”
  老板娘冲着里头喊了一声,有些嫌弃的看了一眼县令身边的两个少年,又殷勤的给他上茶。
  贾琏没动,等老板过来,便直接说了缘由,然后道:“贵千金犯的错本官决定就罚银三两以儆效尤,以后约束着些便是。”
  成衣店老板难堪的笑笑,就准备去柜台拿银子,却被老板娘一把拉住,接着她就冲着贾琏耍赖道:“大人凭什么就定了我女儿的罪,有没有一纸合约,我女儿可没错!”
  贾琏不预与蛮不讲理的人分辩,直接看向老板,冷淡的问他:“老板也认为本官的小惩大诫是多此一举吗?”
  “没有,没有。”老板瞪了一眼老板娘,痛快的拿了钱双手恭敬的呈给县令。
  贾琏看了一眼他多拿了不少的钱,只捡了自己要求的三两银子,然后便站起来,道了一声“好自为之”,便带着笛哥他们回了县衙。
  到县衙之后贾琏把三两银子交给刘野,然后冲着几人道:“本官正好要整顿县容,以后便让他们打扫县里的街道,拿这钱给他们供些馒头粥吧。”
  说完就准备离开,到了门口,离开的脚步一顿,背对着几人又道:“若是愿意,家里有年纪大一些孩子也可以去,本官在任期间会长期雇佣一些人,到时候记得在县衙登记号。”
  笛哥眼一酸,与弟弟跪在地上,磕头道:“谢谢大人。”
  此时贾琏已经出去,也没有回复,直接回了后宅。
  后来听官差说才知道,笛哥父母双亡,家里留下一间屋子,他却还收留了几个孩子在家里,若不是周围有些邻居偶尔接济,决计是养不活人的。所以他之所以会答应红娘做这样的事儿也算是情有可原。
  而这三两银子买粥和馒头倒是也可以吃一段时间,应该不至于熬不过这个冬天。不过到底都是半大的孩子,打扫县里的工作整日做也不轻松,便又在县里找了些吃不上饭的孤儿一起跟着他们分着做。
  不过一个小县城,衣食不富裕的人也不少,县衙如果单拿出钱给他们就为了打扫卫生,时日久了肯定是有怨言的,贾琏便琢磨着不如再找点儿别的事儿能收容他们,最好是能够自给自足……


第91章 
  “诶,这是不是又是找县令大人的?”卖包子的小贩指着那好几辆马车的车队,冲着旁边儿的小摊主感叹:“自从咱们贾县令来到长治县之后,总有好多人送东西来啊!”
  “县令大人身份肯定是了不得的,看平时的便装都是咱们这儿没有的料子,没准儿就是那些人说的豪门世家公子也不一定?”
  “这倒是。”眼瞅着这车队从面前经过,小贩忍不住探头望了一眼,却被护送人的一个眼神吓得缩了缩脖子,“也忒吓人了,县令大人平时都是笑呵呵的,怎么这些人这样啊……”
  一个走货郎路过,正好听到了,小声插言:“那是你们没见过大人发火,听说可吓人了。”
  “真的吗?你见过?”
  “我有一个表兄,他姑母家的女儿嫁的就是衙门的差爷,从他们那儿传出来的,县衙的老爷官差在县令大人面前大气儿都不敢出,说什么就得做什么……”
  走货郎越说声音越小,听得人也不自觉凑近一点,生怕他们讨论县令大人的话被传到本人耳朵里去。
  而不知道自己已经给百姓们产生了奇怪错觉的贾琏,此时正看着下人把荣国府千里迢迢送来的节礼搬进后院儿。
  “二爷,这是府里给您的信。”负责护送的贾家下人从怀里掏出一沓信,恭敬的双手交给二爷。
  贾琏拿着信封看王熙凤在这儿也用不上他,便来到书房一封信一封信的看。他便宜爹是从来不会写信给他的,偶尔邢夫人才顺便捎一封信询问一下孩子们的情况。这次也是一样,所以看过他就直接放在了一边。
  倒是祖母和贾珠的信上,主要说的都是元春的婚期定在了农历五月初十。贾琏他们是肯定回不去的,现在还有五个月,倒是可以准备一些贺礼送回去。
  而王熙凤得知大妹妹的婚期已定,忍不住感叹:“我嫁进来的时候大妹妹还是个小姑娘,如今也要嫁人了……”
  “听说人老了才会感慨过去……”
  “贾琏。”王熙凤现在大概是习惯了,所以情绪也不那么容易被贾琏挑起了,反而更多的时候是无奈,“你觉不觉得自己很扫兴吗?”
  贾琏耸耸肩,“我只是觉得咱们没有必要沉浸在莫名的情绪中,生活还是很幸福的不是吗?”
  “没你超脱。”王熙凤扯过旁边的律法书卷,贾琏看她那暴力的动作,下意识的就想要托一下那书,“别弄坏了书,这都是学子们一笔一划抄出来的。”
  王熙凤无语,“我是那么没轻没重的人吗?”
  “那谁知道。”被瞪了一眼,贾琏站起身,边往出走便对她说:“那给妹妹的贺礼你记得准备,我也不知道她会喜欢什么东西。”
  “不用你吩咐,我会弄好的。”王熙凤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就埋头钻进书中。
  贾琏有时候是真的佩服王熙凤,卷宗他还能勉强当故事看一会儿,那些律法看的眼睛都晕了,偏她还能一本接一本的看完。
  林家的大管家已经回林府了,林黛玉被留在这里,准备过了年之后再由林大管家过来接人,贾琏过去看了一眼,大姐儿和黛玉两个岁数大点的的陪着巧姐儿和林珂的时候很有耐心,便也没有多留。
  闲来无事,正好毛义告诉他胖大婶的面馆过年那段时间会关门,贾琏一想这么长时间吃不到,便带着林东平和毛义两个去那儿吃面。
  “大人,回来的时候我顺便去买点卤味可以吗?安儿喜欢吃。”
  林东平和安儿跟着他们夫妻俩到长治县,前段时间由王熙凤亲自主持了婚礼,如今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整日里脸上都带着笑,时不时的就会不自觉的炫耀一下感情。
  贾琏自己就不介意向外头表现自己感情好,所以对于林东平的宠妻行为自然是应允了。
  到面馆的时候,贾琏看到狗子就在不远处打扫,便让他们两个先进去。林东平和毛义自然是不敢的,就站在门口远远的看着他。
  狗子正有些费力的往一个篓子里到赃物,贾琏过来的时候见篓子要倒就顺手扶了一下。狗子一见是大人,眼睛一亮喊道:“大人!”
  贾琏微微一笑,“去县衙了吗?”
  狗子摇头,开朗道:“我准备一路打扫过去,然后再去县衙领馒头!”
  他在县衙砌了火炉白日里一直都有火,晚些干粮也不会凉,所以便点点头,突然想起一事又对狗子说:“我没见到你哥哥,你到时候转告一声,县城西边的木匠老木想要找一个徒弟继承手艺,我跟他推荐了你哥哥,他说是可以年后再过去,但你们就算年纪小也得有点儿眼力见儿,让他多去帮着干干活。”
  “真的吗?!”狗子惊喜的睁大眼睛,随后狠狠的点头,道:“我一会儿就跟笛哥说。”
  有一点贾琏没说,老木匠只有一个女儿,是想要有选一个人继承衣钵然后最好进他们家做上门女婿的。不过那都得是以后的事儿,现在能学些本事才是最重要的。
  制止了林东平和毛义过来的脚步,贾琏跟在狗子后头,偶尔帮着搭把手,他是很喜欢这孩子的,容易满足又阳光,这样的孩子总是非常让人有好感的。
  “大人,能给我也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嗯?”贾琏看到他期待的眼神,勾起唇角笑着问:“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名字?”
  “我想要个一听就特别厉害的!像大英雄一样!我也要保护妹妹!”
  虽然英雄不是因为名字而成为英雄,但贾琏还是认真考虑起来,顺便问他;“你姓什么?”
  “我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不过笛哥姓于,我也跟着他姓于。”
  “那就叫于仲卿,仲卿是个特别厉害的大将军的字。”说着,贾琏就蹲下来,养尊处优的手指直接在地上划出了那两个字的写法。
  狗子也蹲在大人身边,小脸绷得紧紧的看着那两个复杂的字,认真的在旁边学着写了一遍。
  贾琏在他写错的时候纠正了一下,几次之后,他就再没有出错。一时便起了些好为人师的毛病,又在地上划了几个字教给他,没想到他全都很快就记住。然后他又背了一首诗教他念,三四遍之后他再背出来就没有出错了。
  他观察了一下,聪明肯定是有的,但是更难得的是这孩子的专注力,一时间便忍不住有些惜才,也顾不得是来吃面的,站起来帮他提着篓子一起回了衙门。
  让仲卿先去吃饭,贾琏脚步匆匆的回到后院直奔老太医那里。老太医他们正在吃饭,见他过来,随口问了一句:“吃饭了吗?”
  “没呢。”下人搬了椅子放在桌边,贾琏也不客气直接就坐下,“有事儿找您,有个孩子,我看挺不错的,您不是不想一身医术浪费吗?不如让他到您身边来学习?”
  “带过来看看吧。”老太医也没直接拒绝,既然贾琏提出来应该就不会太差,有缘分就收在身边,没缘分就教些能够营生的本事便是。
  贾琏是认为只要仲卿努力的话,以后就算不是名医圣手想必也不会太差,但刚过了年,老太医就找过来,直接说不想再继续教下去了。
  “为什么啊?”
  “你小子眼光确实不错。”老太医决定来找贾琏的时候也有些不舍,此时面对面倒是果断了不少,“仲卿天赋不错,若是跟着老夫学医有些可惜,不如正经读书科举。”
  “那他要是喜欢学医……”好吧,贾琏自己就把话咽了下去,又不是什么人都像他一样,像仲卿他们这样吃过苦的,够往上爬自然是用尽全力的,学医和科举,会选择哪个显而易见。
  所以便摇摇头,甩掉不切实际的念头,说道:“那也可以由您暂时给他启蒙。”
  “付先生知道仲卿是个孤儿,提出他若是愿意做他的养子,读书的费用都由付先生来出。”
  贾琏有些不懂,“有意与仲卿说便是啊。”
  “问了,他说自己不是孤儿,有哥哥妹妹。”老太医喝了一口热茶,道:“付先生的意思,请你做个中间人再商量一下,若是实在不同意就算了,不过一场缘分,他还是愿意供他读书的。”
  贾琏点点头,等晚上两个少年打扫完来县衙吃饭的时候,他便单独与二人又说了这事儿,“付先生知道仲卿重情义,也没有非要仲卿改姓的意思,只要以后他的孩子有一个姓付继承香火便可。”
  “这是好事。”笛哥也舍不得弟弟,但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赖,抢在弟弟反驳之前道:“我没有本事,仲卿会读书我却只能耽误他,若是能给那位老先生做养子,我是没有意见的。”
  “笛哥……”
  笛哥冲着他摇头,然后重新看向县令大人,咬咬牙道:“我知道这么说有些不识好歹,但我们的妹妹三丫,她很乖的,能不能请老先生与狗子一起收养了去?”
  贾琏听后转向仲卿,斟酌片刻低声道:“付先生没有勉强你的意思,可能以后也会分离,但肯定不是现在,他也不是让你就此就和笛哥断了关系,你们以后依然可以来往。而笛哥的请求我会与先生说一说,你们也回去再好好考虑一下。”
  付先生对多养一个小姑娘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人都是偏心的,他现在就是属意于仲卿,所以对于他的兄长妹妹也都爱屋及乌,更不要说这两个男孩子确实都是重情义的好孩子。
  而第二日,笛哥就和于仲卿过来与贾琏说他们同意让仲卿做付先生的养子。跟付先生见过面之后,下午他们的妹妹三丫也被带了过来。付先生感念笛哥的仁义,便给三丫起名叫“琴儿”,并且也没有要求改姓。
  因为付先生是准备以后贾琏走的时候带着于仲卿也离开长治县的,所以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强制的要求他们立刻就要分开,而是亲自去他们现在住的院子看了看。
  这处院子三个孩子住也不算小了,便花了点钱给翻新一下,又置办了些家当,让他们住的好一些,也算是以后给笛哥留些东西。
  而就在这期间,黛玉也被林大管家重新接回了扬州城。
  贾琏之前开会,刨除没用的建议,选了几个可做对县里发展有益的事儿,过了年之后便让他们开始着手做。贾琏就开头的时候没事儿过去看看,之后就又开始大部分时间消失在县衙里。
  开春百姓准备春耕的时候,他也在县城外开了一块儿地,没事儿的时候就带着人去侍弄菜园子。不过现在这年代的肥料都太直白了,贾琏没多久去有了心理阴影,很怕再继续下去自己以后吃菜都有画面感,便又开始重新找乐子。
  桃花村的桃花这个时候开的正盛,虽然对这里没什么好感,但是带回去几次的桃子都不错,所以贾琏便带着一家老小去赏桃花。
  现在路平坦了不少,王熙凤倒是没有感受到贾琏当初的痛苦,早上出门早,中午他们就到了桃花村外,也没有进村,就在桃花林旁边选了个空地野餐。
  不过还是被村民看到了,没多久村长就出来拜见贾琏。贾琏表示自己就是单纯出来玩儿,不想被打扰,对方也不是没有眼色,爽快的就走了。
  当天就准备回去,所以玩儿了一会儿,他们就重新赶回县里。到的时候已经天黑,守卫又告诉他们,傍晚的时候林家来人了。
  贾琏与王熙凤对视一眼,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不好的预感,匆匆赶回县衙,就见林大管家正在那儿来回踱步。
  “这不年不节的,林管家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姑父姑母那里有什么事?”
  “表少爷。”林大管家面上带着忧色,一拱手道:“实不相瞒,夫人身体有些不好,奴才此番前来,一是想带少爷回去一解夫人的思念之情,二便是想请老太医能去扬州为夫人医治……”


第92章 
  “姑母的病很严重吗?”
  “是比之前严重一些,”林大管家苦着脸,然后道:“所以老爷才让我过来请老太医帮着看一下。”
  今儿他们去看桃花的时候老太医也去了,这时候贾琏回头就见他老人家正从后边的马车上下来,便走过去扶着人边走边道:“老爷子,我姑母病情加重,想麻烦您过去一趟……”
  看病是正事,所以老太医听后立即便点头,然后问林大管家:“林夫人很严重吗?要现在就赶路过去吗?”
  林大管家连忙摇头,感激道:“不差这一时的,明日咱们早些赶路便可,就是让您受累了。”
  “应该的。”
  既然已经决定下来,贾琏赶紧让老太医还有林珂去休息,又给林管家他们安排了住处。本来今日就折腾了一天,若是休息不好明日就赶路,再奔波出问题可就不好了。
  等到一切安排妥当,王熙凤来回活动这脖子,有些忧虑的问贾琏:“咱们是不是也需要回去看看?”
  “我是不能随便擅离职守的。”贾琏眉头紧蹙,看向王熙凤,“只能辛苦你过去一趟了。”
  王熙凤缓缓点头,“说什么辛苦,这也是我姑母,再说咱们离得这么近,不去是有些失礼。等我亲眼过去看过才能知道姑母的身体到底如何,你也能放心些。”
  说到这里,他们自然就坐不住了,王熙凤这次去也不知道会在扬州住多久,两个人干脆也不睡了,起来就开始收拾王熙凤去要带的东西。
  “不如把大姐儿也带过去?”贾琏手一顿,突然想到以林黛玉的性子,姑母出了这样的事情不定会怎么难过,她本来就心思重,别人一时不注意不定会难过成什么样子,“若是大姐儿在的话没准儿可以安慰一下,不然太过伤神到时候再病倒了,林家得更忙乱。”
  显然王熙凤也想到了这点,虽然大姐儿年纪还不大,但已经很懂事了,安慰照看一下黛玉还是可以的,便又紧着开始帮大姐儿收拾一些细软。
  这一天两个人折腾到很晚才睡下,第二天被叫起来的时候都还有些精神不济,只是还要赶路,王熙凤只能强自打起精神,匆匆用了些饭,便让下人套了马车。
  林大管家得知王熙凤也要去扬州,心里很是感激,此时林家正是有些慌乱的时候,若是能得她坐镇,众人的心神也能安定一些。
  想到这里,便对她深深拜服下去,“奴才代林家上下谢过您了。”
  王熙凤摆摆手表示不在意,然后就上了马车,吩咐立即往扬州城去。
  贾琏牵着巧姐儿的手在衙门外送了他们离开,心情始终都有些低落,贾敏若是还是不能避免的早逝,黛玉姐弟两个也太可怜了些。
  王熙凤和大姐儿出门,家里就贾琏父女两个留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