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小爷为什么要洗白-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熙凤也间接知道了外边的传闻,也知道了贾琏对她的维护,心里是决定对他温柔小意一点儿的。
  但贾琏就是有那样的本事,对他好一点儿吧这人还不接受,一脸惊恐的看着她,顿时王熙凤心里一点儿温存的念头都掐灭了,直接把人推远点儿,“赶紧忙你的去!”
  贾琏一脸茫然,奇奇怪怪的不说,这人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
  趁着这段时间,贾琏把迎春的婚事敲定了,老太太没有意见,但是迎春还未及笄,成亲的时间便定在了明年年底。
  而贾家的长辈也得知了贾琏解签的结果,最直接的便是贾赦完全不待见贾琏了,可能是觉得他要给大房断子绝孙了,对庶子贾琮稍微温和关心了一点儿,倒把人孩子弄得战战兢兢的,没多久他又觉得没意思了。
  贾赦是个典型的只顾自己享乐的人,本来也没有多在意什么子嗣后代,难得的一点儿亲情都在几个孙女身上,包括贾琏这个嫡子在内的几个儿女一丝一毫也没享受到。
  至于贾母,最近一直在忙碌,府里虽然奇怪,但是谁也管不了老太太想做什么。反正只要身体没什么问题,其他的贾琏是一点儿不关心的,每日里还悠悠的上职下职。
  等到贾珠贾琏休沐,两个人之前本来还商量着休沐带着孩子们一起出去玩儿的,但是刚一提出来,便被老太太否决了,“明日我请了敬儿珍儿和族老们过来。”
  贾琏与贾珠面面相觑,不解的看向祖母:“怎么突然请族里过来?”
  老太太也没瞒着,直接便道:“珠儿之前说分家的事儿我不同意,但是把荣国府的财产趁着我活着分配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
  “祖母?!”贾珠以为这么久了祖母一直也未提起过,是早就忘记或者根本就不准备处理,没想到她老人家竟然已经独自有了决定……
  贾母仔细盯着两个孙子的眼睛,道:“你们确定我如何分配都没有意见?”
  “当然!”贾珠立即点头,贾琏无所谓的摊手,脸上的表情似乎完全不在意这件事。
  “那请不请你们外家过来见证,你们自己决定。”
  贾琏率先摇头道:“张家的兄弟二人不过是晚辈,没有必要过来。”
  更何况贾张两家多年来不曾往来,也没必要因为这事儿找他们过来,至于邢夫人娘家,自从邢家两老去世,邢家舅舅就越发的不顶事,更没必要叫过来。
  而贾珠的外祖家是王家,王子腾不在京中,只不过是分产又不分家,不请过来见证也没什么问题。而知道了这件事儿的王夫人更是认为大哥必定是向着自己的亲生女儿的,便也不是很热情的希望娘家人过来。
  然后这件事儿就在老太太刻意的忽视了两个儿子的意见中确定了。第二日一早,除了家里的孩子们以及留在京城书院的宝玉,贾家所有人在给贾母请过安之后都没有离开。
  等到贾敬贾珍以及族老过来之后,贾母也并未让女眷离开,而是当着众人的面,对贾珍道:“珍儿,宣布吧。”
  贾珍作为族长,自然是早早就得知了叔祖母想要分财产的消息,更是最早得知了分配比例。所以这时候该到的人都到了,老太太一发话,他便拿着一份财产清单走到正中央,严肃认真道:“今日众位一起在此见证荣国府给子孙分产,现在我就念一下分配比例,若有其他意见稍后可提出来。”
  “正式分家将在老太太仙逝之后,荣国府归大房所有,日后由贾琏继承,剩余全部商铺田产银钱,一分为四,贾赦贾政贾琏贾珠各得其一……”念完所有的财产,贾珍口干舌燥的喝了点水,随后才道:“至于这四份财产如何分配,抓阄决定,可有意见?”


第119章 
  除了荣国府,所有的财产几乎相当于两房平均分,二房除了觉得分得太多的贾珠,其他人自然是都不会有意见的。
  而贾琏也不在意,便也没有说什么。
  只贾赦最是不满,但他也知道自己现在说话在母亲那儿的力度连贾琏都不如,他一个人反对也没什么用,便只道;“迎春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当初元春成亲公中出钱,迎春也得公中出!”
  贾母是没想到自己儿子这么点儿钱也好意思张嘴,脸上无光的同时直接恼怒道:“老婆子来出!总可以了吧?”
  贾赦却是依然没脸没皮道:“母亲您愿意给那是您对迎春的疼爱,公中该出的必须得出。”
  老太太胸口起伏,贾政是个孝顺的,立即便道:“母亲莫要生气,这是应该的,从公中出便是。”
  “虚伪。”贾赦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即便道:“既然二弟这么明事理,那就好说了,准备什么时候搬出荣禧堂啊?”
  “这……”贾政看向母亲,准备等母亲的吩咐。
  而贾琏却并没有准备搬进荣禧堂去住,便出声道:“孙儿觉得现在的地方住着已经习惯了,暂时没有搬的打算。”
  贾珠略显感激的看了一眼解围的贾琏,然后躬身对祖母道:“回去孙儿便让纨儿收拾着,不日便把院子倒出来。”
  贾赦对贾珠倒是不厌烦,瞥了贾琏一眼,小声说他“唱反调”,随即故作大方道:“儿子也在东边儿也住的惯了,不如就母亲搬到荣禧堂,二弟搬到西边儿住着。”
  贾母看着,对于贾赦竟然没有对财产分配比例表现出更多的不满,已经算是出乎意料了,所以现在他要求二房搬出荣禧堂,她沉吟了片刻便拍板道:“那就搬。”
  而荣国府的分产就这么算是无波无澜的结束,其他人纷纷离开,贾母却是留下了贾琏,单独对他说:“我得为贾家的未来考虑,你现在没有嫡子,我分产的时候便倾向了一部分到珠儿身上……”
  贾琏他还以为是想要两房公平,没想到竟然是因为子嗣。虽然能够理解这个时代的特性,本来也确实并没有对分产有任何意见,但此时老太太明显表露出来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女儿不如男孩儿重要,他是不愿意接受的。
  便很严肃的看向祖母道:“您无需对孙儿解释,传宗接代这种事儿您在意,孙儿不在意,她们姊妹三个我都如珠如宝的爱护着,丝毫不比男孩儿差。”
  老太太嘴唇动了动,到底也并未解释,她对家里的姑娘们如何怜惜,是谁都能看在眼里的。但这不代表,她就能像贾琏似的不在乎荣国府的传承。
  算是不欢而算,贾琏回去之后,王熙凤问起老太太都说了什么,贾琏未免她心里存事儿,便没有把真实的话告诉她,只是半真半假的说:“祖母担心我觉得分配不公,可能是想要安抚我们。”
  王熙凤现在就拿着他们那份财产的清单,摇摇头,道:“算了,二叔家里还有宝玉,祖母没单独分他一份,我已经很意外了。”
  “你别忘了祖母是有私产的。”当然,这是老太太多年的积蓄,他是不会觊觎的,至于王熙凤……贾琏唇一勾调笑道:“我们琏二奶奶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王熙凤抖了一下自己手里的清单,斜了一眼贾琏,哼道:“这么一大笔财产已经到我手里了,你以后可仔细点儿自己的皮!”
  “诶呦!”贾琏一听,点头哈腰的来到她身后,边伸手给她按摩肩膀边讨好道:“那琏二奶奶这么富裕了,我的月钱是不是得提一提了?”
  王熙凤拍了一下贾琏的手,在自己颈窝点了一下,等他按过去才说道:“分产之后就得各自花用,刚刚回来的时候珠大嫂子还说,让我看看还缺不缺人再在府里挑挑,然后祖母院子里伺候的下人月钱也得咱们晚辈出。”
  “这些你们商量便是。”贾琏全没意见。
  原本没分产的时候一切都是公中出,难免都有一种占便宜的心态,如今各自花用了,王夫人自然是觉得拿出这么一大笔钱给下人做月钱很心疼,催着李纨去跟王熙凤商量把下人分流一部分到大房去。
  王熙凤考虑了一下,她和贾琏现在的财产现在越来越多,虽说府里的人不是都好用,但是有卖身契的下人总是好拿捏一些的,又不用花钱从人牙子那儿另买。
  当然,肯定是新买进来的人更容易调。教一些,只是府里这些人到底是有些情谊的,相对来说也是成熟些的帮手,至于有些不好管教的事儿,她自认为是拿捏的住的。
  所以等到贾母和二房换完院子,王熙凤和李纨两个就拆分了一些下人,然后重新做了安排,倒是比西边儿更顺畅一些,反正对大房来说,除了钱和人多一些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而薛家从年后就开始收拾他们家的宅子,在二房和贾母互换院子的时候,他们也不顾贾母和王夫人的挽留,直接就搬出了荣国府。
  贾琏和贾珠后来与薛蟠喝酒的时候才知道,是薛宝钗一力坚持要搬出荣国府的,两人便猜测许是因为他们前后矛盾,说想要结亲又反口,伤了小姑娘的自尊。
  叹了一口气,贾珠对薛蟠说:“姨妈和表妹两个女人也不容易,表弟你也要多为她们考虑。”
  薛蟠是最不耐烦人家说教的,此时听了表哥的话,便有些觉得扫兴,只是碍于这么长时间在贾家住的也不错,就敷衍的应承着。
  贾珠看出薛蟠的态度懒散,眉头一簇还想继续说,贾琏赶紧拦住,笑着说:“今儿咱们表兄弟几个聚在一块儿,先不说那些扫兴的。”
  贾珠没办法,便只能止了话,气氛比之之前到底是差了几分,最后只能算是不欢而散。
  贾珠等人走了,还有些气不顺的说:“若不是我的表弟,我何故去管他的闲事?没得拖累了姨妈和宝钗!”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姑妈溺爱也是事实。”
  贾珠听后又叹了一口气,想起自己的儿子,道:“兰儿也被母亲和他娘宠的娇惯,以后得严加约束一些,免得变成纨绔误人误己。”
  “兰儿已经很懂事了!”再说贵族公子哥都是娇生惯养的,贾琏实在是觉得贾珠有时候过于严苛了,便劝道:“你若是实在想要兰儿不那么娇气,便让这些孩子每天加半个时辰的武艺课程,摔打摔打也好。”
  贾珠若有所思,随即点点头,道:“我以前就吃了身体不好的亏,是该锻炼一下。”
  “还有,你若是不放心薛蟠,回头我就跟朋友说说,以后找点儿由头教训教训他,注意着点儿分寸总能长长记性。”
  “能有用吗?”贾珠有些怀疑,也有些不忍,“薛蟠虽然浑了点儿,性子还是单纯的,也别教训的太过了……”
  “你看,还说姑妈溺爱,你这种心态可不也是吗?”贾琏好笑的看了一眼贾珠,扇子头在脖子上敲了两下继续说:“万一他记吃不记打,就多揍两次,放心,会注意分寸的。”
  贾珠还是了解贾琏的,既然他保证了,知道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便颔首道:“那就多注意着些,别让他闯了大祸。”
  “这好说,薛蟠有些酒肉朋友我也认识,让他们出去的时候注意着点儿就是了。”
  于是回头贾琏就专门请了不少于薛蟠关系不错的人大吃大喝了一顿,顺便拜托了这件事儿,也不得不说幸好他提前做了点儿事儿,还真的避免了日后薛蟠犯大错。
  而此时的贾琏帮着贾珠安排好教训表弟的事儿,就去了张家,就在薛家搬家之前,他们也收拾好了自家的宅子,搬了进去。
  当时贾琏因为有事儿,只匆匆去停留了一下,之后一直没有倒出时间过去。明年他们兄弟就要参加春闱,贾琏也很有必要去关心一下。
  上一次来的时候没太仔细看过,所以这一次来了张家,张修谨和张修齐专门带着贾琏在花园里转了一下,只不过这个这个季节一点儿绿色都没有了,贾琏也不是特别能够欣赏这种带着几分荒凉感的婉约精致。
  张修谨也看出来了,所以穿过花园就带着贾琏去了书房,这是两兄弟公用的地方,全都是各种书籍,而且保存的很好,每一个架子上都塞得满满的。
  贾琏从前头走过去,试探性的抽出两本看了看,只是拿在手里一看题目,就感受到了自己不能承受的重量,立即便又放回去。
  “这些你们都看过了吗?”贾琏指着书架上的书,手指左右一晃,好奇的看着兄弟两个。
  张修谨笑了笑,道:“大半是看过的,不过也多是以科举所需的书籍为主,其他暂时不过是当作放松一阅。”
  贾琏一拱手,佩服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单说这耐性毅力,我是真的很尊敬的。”


第120章 
  丫鬟敲门进来给三人上了茶,张修谨伸手请贾琏用茶,这才道:“你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是志不在此。”
  对此贾琏不辩解,说起另一事:“我也不知道表哥表弟会不会嫌我多事,不过我妹夫孟承允的祖父最近回到京城来住一段时间,我请他帮着指点你们一下。”
  孟承允此人,张修谨是知道的,他的祖父是本朝大儒,所以贾琏请得大儒指点他们,二人自然是满心感激的,直点头道谢。
  张修谨更是道:“从进京开始,我们一家就多劳表弟照顾,实在是无以为表。”
  贾琏不在意的挥挥手,“贾琏也收了表哥表弟不少的东西,我都不曾客气,你们客气什么呢?”
  事实上若不是张家兄弟二人确实都是很不错的人,贾琏也不会这么上心,他又不是人傻钱多,当然是要对值得的人好。
  然后贾琏便与他们约好,明日他早些从四译馆过来,亲自带着他们去孟家拜访。
  张家兄弟自然是答应,顺便问了一下孟老有什么喜好,这是礼节,贾琏仔细想了想便一一都讲给他们听,然后说:“孟老这样品德的大儒,你们求学的态度端正一些,礼物反倒是其次。”
  “那也是要准备齐全的。”说完,张修谨就叫了人去把记着孟老喜好的纸让丫鬟拿给他夫人准备。
  贾琏看着他忙完,不客气的从桌子上拿起一个苹果,边吃边问兄弟两个:“修齐的年纪也差不多了,舅舅他们对修齐的婚事是怎么准备的?”
  “家里的意思也是等到修齐考上进士,然后再考虑婚事。”
  毕竟张家现在的情况其实是有些尴尬的,虽说有些底蕴,到底多年没有张姓族人在京城为官,张修齐的亲事上还是有些纠结的,所以等到考上进士之后,选择的余地也会大一些。
  贾琏也能够理解,只说:“有需要可以找我,我没别的本事,就是认识的人还多一些,之前刚帮我庶妹把婚事定下来,修齐若是有需要我也可以帮着看看。”
  若是贾琏能够帮忙,自然是比他们这么被动要好一些,所以张修谨便笑道:“那我就提前谢谢表弟了,到时候我们送你一份厚厚的谢媒礼。”
  “表弟我肯定不会跟你们客气的。”
  而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张修齐,抬头看了一眼两位兄长,攥紧手里的书,脸上的神色有些犹豫。
  贾琏注意到他的表情,有些不解的问:“修齐,你怎么了?是有什么想法吗?”
  张修齐咬咬牙,最后还是看向贾琏,认真的问道:“表哥,薛家的那位小姐不能备选公主侍读,是不是要准备定亲了?”
  “是啊……”贾琏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起薛宝钗,心里有了点猜测,但又觉得有些不真实。
  张修齐见两位兄长都看着自己,一咬牙道:“我觉得薛家小姐可能对我有心,我……也觉得她甚合心意,可否请表哥帮我问上一问……”
  “……真的?”贾琏记得他们好像就在山东的时候见过一面,下船的时候又见过一面,这就互相有好感了?怎么那么让人不相信呢?
  张修齐有些着急道:“是真的!我这是当着表哥的面才说的,那时候在山东码头她一直盯着我看,不是有意是什么?”
  贾琏眼神一转,看向张修谨,用眼神问他知道吗?
  张修谨也茫然着呢,眼神落在自己弟弟身上,带着几分探寻,只是真就像张修齐说的,他一直都没有表现出来,便谁都不知道……
  此时有什么想法当着弟弟的面儿他也不好说什么,便光明正大的把人支走,“我和你表哥说会儿话,你先回去读书去吧。”
  “在我面前说又有什么关系?”张修齐当然知道他们是要说自己的事情,担心兄长不同意,便又冲着表哥说:“她是不错的姑娘吧?表哥你可要为我说说好话。”
  贾琏含笑,也跟着张修谨挥手赶人,“你哥哥心里有数,赶紧去读书吧。”
  等到人走了,张修谨才摇着头道:“修齐单纯,我怎么觉得不像他说的那么回事儿呢?”
  “表妹住在荣国府这么久,因为薛蟠没能备选成功,后来……”贾琏顿了顿,也不想张修谨对宝钗有什么误会,便又道:“后来我二婶想要薛家跟宝玉两个亲上加亲,被珠大哥哥拦下了,并不曾听说其它的隐情。这件事儿外人都不知道,出于我口止于你耳便是,不过表妹本人确实是出挑的。”
  “那为何……?”
  “我也不瞒表哥,宝玉跟着郑院长学习,对方是暗示过珠大哥哥想要结亲的,只是家里不知道。若是没有这事儿,其实宝玉的性子有表妹那样的妻子是福气。”
  张修谨一听,沉思片刻问道:“这么说表弟对她评价甚高,可聘给修齐?”
  贾琏却是摇摇头,叹道:“表妹确实很好,但是薛蟠此人太拖后腿,他被宠坏了,为人倒是义气,可也有几分纨绔,容易闯祸,之前在金陵的时候就纵奴行凶打死过人,否则表妹也不会落选。”
  “……”
  见他不说话,贾琏继续说:“因为珠大哥哥的嘱托,我找了人看顾一下薛蟠,免得他到时候惹出什么大乱子来。”
  张修谨本身对皇商薛家并没有意见,只是听贾琏的话,薛蟠实在算是纨绔了,心里是觉得这门亲事对修齐并没有好处,所以有了几分抗拒。
  然而修齐也不小了,他的意愿张修谨也不能不顾及,便对贾琏点点头,道:“回头我再问一下修齐吧。”
  “我是认为表妹并不像修齐说的那样对他有意,修齐也不见得对表妹多上心,所以表哥说的时候最好给他提前把利弊都讲清楚,莫要以后有了麻烦再后悔。”
  “张家的教养不会的,你放心。”
  贾琏点点头,他还是比较相信张家兄弟两个的人品的。
  中午的时候,贾琏留在张家吃的饭,张家的侄子还问他巧姐儿林珂为什么没来,一大一小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话,完全不去管张修齐在旁边欲言又止的表情。
  然后直到贾琏告辞,他们两个当哥哥的也都恶趣味的没有再提起,让他自己在那儿抓心挠肝的着急。
  回去之后,出于八卦的念头,贾琏跟王熙凤说了这件事儿,让她什么时候去薛家做客的时候试探一下宝钗。
  王熙凤对张修齐是有印象的,她自然是为自己的亲表妹考虑的比较多一些,觉得这么亲事若是成了对宝钗来说也不亏,当然是希望能成的。
  不过她也有分寸,知道这事儿不能由女方太主动,所以邀请李纨一起去薛家做客的时候,也就是在宝钗母女问候贾琏的时候提起那么一句。
  回来之后,贾琏抱着喜儿坐在榻上,一见到她进来,立即便问:“怎么样,你提起我表弟的时候宝钗神情有不一样吗?”
  “没有。”王熙凤并没有立即过去抱女儿,而是站的稍远一些边暖和身子边说:“我说表哥表弟明年要春闱,顺嘴问了一句她对修齐有没有印象,宝钗只说长得与巧姐儿十分的像。”
  “那看来是修齐自作多情了!”若是因为巧姐儿的长相才多关注一点,倒是确实有可能,只不过张修齐可能是太纯情,姑娘多打量几下就慌乱的以为人家有意,呵呵,还怪有趣的。
  “我觉得表弟若是和宝钗能成也挺好的。”王熙凤摸着衣服已经不凉了,走过去抱起喜儿,然后继续对贾琏说:“我姑妈正愁表弟表妹两个的婚事呢,两家也都算是知根知底,成了也是美事一桩。”
  “有薛蟠,舅舅他们肯定是不会十分愿意的,再说修齐显见的前程似锦,肯定是想要找一门更得力的亲家的。”
  这倒是个事实,只是王熙凤也不愿意娘家亲戚被看扁了,便又为薛家说话:“薛家虽说是皇商,却是紫薇舍人之后,算起来也是书香世家,比之多少人家更有底蕴呢!”
  “是是是,我又没说什么。”贾琏失笑,“谁也没嫌弃皇商不皇商的,你怎么偏漏了薛蟠呢?要知道子孙不孝反倒比出身更让人在意。”
  “……”王熙凤说不出话来,薛蟠是怎么绕也绕不过去了,毕竟就连她也总觉得表弟有时候太过不务正业了些。
  贾琏也不是非要挤兑王熙凤,见她说不出话来,便又道:“咱们两个说这些也无用,还是要看张家是不是真的愿意求娶宝钗,若是仍然诚心求娶,到时候给薛蟠找个厉害媳妇,管着点儿他不就是了。”
  “我不过是希望你在中间多说说好话,我是真希望宝钗可以有个好婚事的。”
  贾琏却是摇头拒绝:“让他们自己决定去吧,咱们在中间掺和什么,到时候好了坏了反倒咱们两个里外不是人。”
  “反正躲麻烦谁也没有你精明。”
  说是这么说,王熙凤到底也没有非要贾琏帮忙,到底表妹也不如他们夫妻更亲近,所谓夫妻一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