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小爷为什么要洗白-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大家族同气连枝,一向是互相联姻更紧密联系的。”
  “那是从前,如今四大家族的情况,还看不清现实自我蒙蔽,没落是迟早的事儿。”
  贾琏说的毫不客气,直接揭开了现实,祖母多年未曾管家,不知道很多事情已经不像是从前了;当然,也有可能知道,只是不愿意面对现实而已。
  于是贾琏看着祖母的眼睛,半真半假道:“咱们或许没有到多艰难的地步,但我和珠大哥哥都觉得要有忧患意识,府里这些欺上瞒下的奴才可以慢慢料理,但也是要向外发展新的盟友的。”
  “那两个孙女婿……”
  “当然是有这方面的考虑的,只不过他们家世人品也都不差,就没有与您说得太明白而已。”
  不过孟承允那时候贾珠贾琏还真的就单纯是为了元春的幸福,是因为后来有了孟承允这个妹夫,他们因为联姻天然就利益共通,所以孟承允跟他们掰扯了不少,到迎春和宝玉的婚事的时候,两个人才有了这样的意识。
  毕竟家里也没有个男性长辈能给他们指点,只能慢慢去了解。
  甚至两个人聊过,黛玉和林珂自小长在贾家,这关系自然也比平常的亲家关系还要亲密,他们将来的婚事,某种程度也可以直接算作荣国府的人脉的,所以除非孩子们之间真的产生了感情,完全没必要内部消化。
  而贾母在心里消化了一下他的话,也明白这样对贾家的未来是有利的,只是她也有自己的坚持,道:“你这辈儿你说已经娶了王家女,但是下一辈儿的孩子还是得与另外几家有联姻。”
  “孙儿不能直接答应您。”贾琏就算想要考虑利益方面的因素,也完全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嫁到注定没落的人家,但若是娶进来,一个不好的媳妇对家族的影响有多大,他也是见识过的,当然不会满口答应下来。
  贾母对于贾琏这样说有些不满,与他辩解道:“王家现在有王子腾,史家一门双侯,薛家稍微差些,但宝钗嫁到张家去,他们家眼瞅着也要起来,何至于让你们这么瞧不上?”
  四大家族多年联姻,论起来不管是谁都有点儿血脉联系,也是因为这个,贾琏其实更不愿意再互相联姻,虽然现在不曾发现有带病的,但难保以后没有,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的。
  于是贾琏一摊手,随意道:“如果真有合适的人选,我们当然也不会非要让四大家族的关系破裂,只是觉得没必要拿咱们家的孩子去祸害不是吗?”
  贾母面无表情,转过头不再搭理贾琏,显然是并不认同他的话。
  下了马车之后,贾琏见贾珠等在门口,趁着祖母走在前头,悄悄地在后头与贾珠咬耳朵:“在马车上惹了祖母生气,你再好好跟老人家说说。”
  贾珠看了一眼祖母,低声问他:“因为什么?祖母现在年纪大了,你就不能让着点儿她?”
  “让着老太太,你家兰儿就要娶其他几家的姑娘了。”
  “若是有不错的,我并不介意。”贾珠并没有直接否定,只要到时候那人适合做兰儿的正妻,他其实不是十分在意。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我只不过说看情况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可能是语气还是有些太直接,祖母就有些不高兴了。”
  贾珠得知了具体是因为什么事情使得两人闹别扭,等到贾琏跑掉之后就去宽慰祖母。
  老太太此时对贾珠已经心平气和许多,直接便摆摆手道:“你也不用多说了,祖母老了,已经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思路,但咱们都是为了贾家,贾家将来是你们的,祖母尊重你们的决定。”
  贾珠一听,深深拜下去,诚恳的说:“谢祖母。”
  如今贾家大多数事情已经是贾珠和贾琏在做主,贾母经得这一件事之后,虽说是意见不统一,但也更加放心对贾家完全放手。
  所以等到贾政突然得了机会外放,她直接便做主,不顾王夫人的不满直接让她也跟着一起去了。此时再看着大房的贾赦夫妻俩,也恨不得把这两个都撵出去,只是可惜不能。
  等到贾政离开那日,贾家众人送了他们夫妻一起离开,然后才返回府里。王熙凤私下里还偷偷与贾琏说:“姑母不在府里,珠大嫂子大概会轻松许多。”
  对此贾琏表示感触并不深,只含笑看着她,问:“你呢?你什么时候轻松点儿?”
  王熙凤笑脸一收,故作冷淡的看着贾琏,道:“你安静的时候。”
  “真的?”贾琏从背后抱住人,在她耳边轻声念叨:“你是觉得我聒噪了?表妹?”
  王熙凤忍不住抖了一下,满脸的拒绝,“能不能不要叫表妹?”明明已经很久没有叫过表妹了,突然又这么一叫,她下意识就产生了点抗拒情绪。
  贾琏却依然在她耳边说:“表妹——”
  “想怎么样?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早些安寝吧……”
  被拖着往拔步床上去的王熙凤很是无语,天还这么早,他是想把自己带到哪里去做坏事?
  而也正如王熙凤所想,有人根本不会让两个人如意。喜儿在奶娘怀里冲着母亲伸手,眼角还带着泪,喊道:“妈、妈!抱、抱。”。
  端坐在床边的夫妻两个对视一眼,王熙凤忍笑着抱住女儿,调侃道:“你可真是你爹的宝贝女儿!”
  番外关 关于宝玉
  贾珠自从被老太太耳提面命要去陈院长那里问清楚之后,心里一直都记着这事儿,只是暂时未能抽出时间亲自去拜访。
  好不容易等到他和贾琏的休沐,连带着孟承允也要去山上看祖父,三个人一大早便凑到一起带着礼物出了京城往书院赶。
  除了孟承允,贾珠和贾琏这就相当于提亲去了,又不好做的太高调,又怕哪里失礼,礼物便全堆在了马车中间,贾珠坐在马车上还拿着礼单一个一个比对。
  “承允你看还缺不缺什么?”比对过后,贾珠还是觉得哪里差了什么似的,便问一问孟承允的意见。
  然而孟承允还未回答,贾琏便从他手里抽走礼单,随手在礼盒上一放,道:“咱们今天就是去拜访而已,又不是真的订亲,这些已经很多了!”
  贾珠年纪比宝玉大那么多,很多时候对宝玉这个幼弟甚至有一种对待儿子的心态,所以此时才会这般紧张,生怕自家的孩子没有被人看中,他这个做兄长的这才想要多做一点儿帮着他涨好感度。
  而贾琏见他神情依然紧绷,悄悄冲着孟承允挑挑眉,随即调侃道:“你说我和珠大哥哥两个,正值壮年,偏偏都做着媒婆的活计,久了是不是要抢了媒婆的生意?”
  贾家到底怎么回事儿,孟承允做荣国府的孙女婿这么久,当然是看的明明白白的,此时他一说,只回道:“也是两位兄长爱之深。”
  “当哥哥的做当爹的事儿,可不是爱之深吗?”一边吐槽,一边从礼盒边上扒拉出一个糕点盒子,拿出一个芝麻团子边吃边指着贾珠道:“不过责之切这事儿,咱们珠大哥哥也没少做,前天兰儿还跟我告状说他爹罚他们抄书呢。”
  贾珠眉头轻皱,语气中带着淡淡的无奈道:“你可知我为什么罚他们?”
  贾琏忍不住轻笑出声,冲着旁边一直作壁上观的孟承允道:“我们家那几个小子,偷偷把先生的戒尺折的快要折了之后又放回去,他们背书错了被打手的时候戒尺断掉,先生还以为下手重了,吓得面无血色!”
  虽说不赞成先生体罚孩子,但是这位先生当初本来是准备请来给宝玉启蒙的,一向很有分寸,这一次确实是孩子们闹得太过,差点儿把老人家吓出问题来。
  “不过陈院长从来不曾跟咱们说过宝玉的事儿,也不知道他在那边是不是也这么调皮……”
  贾琏摸着光滑的下巴,琢磨着以宝玉那个性子,小时候不定被教训多少次呢,竟然这么多年都没有听说过他的笑话,还怪遗憾的。
  这个孟承允听祖父提过几次,便捡着几件在路上说给两人听,贾珠不当着孩子们的面也不是那么严厉,偶尔也被他们的操作笑的不行。
  到了山上,孟承允跟着一起去拜见了陈院长之后就率先告辞,留了时间给他们说话。
  贾珠把礼物奉上,说明了来意,陈院长并未直接答应,而是让小厮去叫宝玉过来,随即才对两人说:“这门婚事老夫确实是有意,但是宝玉这孩子至情至性,我希望亲口听到他的承诺。”
  宝玉正在画画,突然被叫回去的时候还觉得有些奇怪,后来听小厮一说,得知是珠大哥哥和琏二哥哥来了,顿时就觉得自己明白了原因。
  等到宝玉到了老师的书房,立即便兴高采烈的与两个哥哥问好。陈院长一直静静看着,贾珠看了一眼陈院长,笑着对宝玉说:“今儿我和你琏二哥哥是为了你的事来的。”
  宝玉看琏二哥哥脸上的笑意有些意味深长,有些不解的问:“是什么事?”
  “关于你的婚事。”贾珠一脸的认真,甚至还有些不容置疑的味道,“我们此番就是想替你向陈院长的孙女提亲……”
  “子虞?!”
  宝玉惊讶的睁大双眼,神色之间并未有一丝喜色或是羞涩期待,贾珠贾琏和他正对着,未免陈院长觉得他没有诚意,贾琏张口问道:“怎么?很突然?”
  “呃、哦。”宝玉这时候反应过来,突然有了点羞涩,挠着后脑勺看了一眼老师,道:“确、确实有些突然……”
  “陈院长坚持听你的意见,所以便把你叫过来了,你若是同意了,回去我们就请媒婆选了吉日过来正式提亲。”
  所有人的眼神都落在了宝玉身上,他是真的没有想过这件事,脑子里闪过了很多人,最后定格在了陈子虞身上……
  他还不懂感情,心里也觉得有什么东西在阻碍着他答应下来,但不知怎么的,耳边响起的,是从奶声奶气的一声声“宝玉”,到少女清脆的“宝玉”……
  “我、愿意的。”
  话说出口那一刻,心里有什么有什么东西一下子断掉,然后整个人清明起来,笑着点头,认真道:“我愿意。”
  既然宝玉答应下来,郑院长又乐见其成,这门婚事迅速的就被贾母亲自敲定,一应所出皆从她的私房里拿的,府里的人早就知道老太太对宝玉偏疼,虽然心里有些嘀咕,到底还是习惯了的。
  而作为当事人,宝玉和陈子虞原本都没往那方面想过,此时突然变成了未婚夫妻,再见面的时候还有些尴尬羞涩,以至于两人都不敢直视对方。
  毕竟宝玉是经常要去拜见老师的,陈院长在书院的院子就那么大,有意无意的总会碰面,少年人懵懂的情思最是美好,暧昧朦胧,偶尔一个不经意的对视,或是见一物想起某一个人,都会在心间引起涟漪……
  随着时间的增长,这对未婚小夫妻的感情在慢慢升温,偶尔回到荣国府,总要被人打趣几句,宝玉自觉应对久了,脸皮也厚了几分,自认自己是极为淡定的了。
  只是待他听到林姑父正准备为表妹定亲之时,心中总有一股怅然若失挥散不去,便习惯性的想要与琏二哥哥述说一番。
  也不是休假之时,谎称家中有事与老师请假从书院离开,进了京城之后,宝玉未回荣国府,而是从林家门前经过直奔四译馆。
  下人不知为何,但还是绕了路驾着马车停到了四译馆门前,着人通报了一声,贾琏亲自出来接宝玉。
  “你今日怎么突然来了?”引了人进来他自己的办公的屋子,贾琏让随从少了壶热水,亲自给他沏茶,“这是用咱们家的好茶跟这儿的老大人换的,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宝玉看到桌子上铺散着的书籍纸张,规矩使然并未直接去看,而是指着上面问:“琏二哥哥可是在忙?”
  贾琏看了一眼,不在意道:“只是些别国典籍,我翻译着看看。”
  贾宝玉点头,随即端起茶杯轻啜一口。
  “你还未说今日怎么过来?还未到休假之时吧?”
  “……”宝玉沉默良久,随即似是不经意的问道:“听闻黛玉妹妹也要定亲了,是哪家的公子这般有福气?”
  贾琏喝茶的手一顿,抬头看向宝玉的眼睛,探寻片刻并未如自己所想有别样的情思,带着几分不解道:“你就是为了这事下山的?林姑父是有打算,只是人选还未订下,不过他疼爱表妹,想寻一人口简单家庭和睦长辈慈和的书香之家。”
  “如此也好……”
  “怎不见你对家里其他的姐姐妹妹这么上心?”他今日既然来了,贾琏又未从他神情中看出什么,便又出言打探,有什么总是要掰开说清楚才好,免得越想越深陷其中。
  而宝玉此次过来,也是确实想要吐露一番心声,便有些茫然道:“家里的姐姐妹妹我都是珍重万分的,只是突的听闻黛玉妹妹订婚,一时间心里总有些难言的滋味……”
  “这是为何?”
  “宝玉不知……”
  贾琏见他双眼满是懵懂,心里也有几分心疼,他们做长辈的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左右自己能左右的一切,有的时候确实是自以为是了……
  “你常年在书院,与家里的姐姐妹妹也没甚太多相处的时间……”说着,贾琏伸手轻轻拍了拍宝玉的脑袋,低声道:“女儿家在这世道总是艰难的,咱们都希望她们能够过得好……”
  “我当然是希望家里的姐姐妹妹都好。”
  “这就是了。”贾琏微微勾起唇,眼神中带着些许温柔的看着宝玉,“琏二哥也不能知你所思所想,只咱们都是男儿,自然是要让着些姑娘家的,成亲后一身荣辱全系于一人,珍珠还是鱼目,要看你自己了……”
  从四译馆离开之时,宝玉也并未真正理清自己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而今儿两人之间所谈之事也再未有外人知道,宝玉似乎仍然是那个宝玉。
  只后来,黛玉出嫁,宝玉也给这个表妹添了妆,那是一匣子品相极好的珍珠,洁白无瑕的险些晃了人的眼睛。
  再后来其他女孩儿出嫁,宝玉也都各有添妆金银首饰不等,并未显出黛玉的与众不同,所有人都道宝玉是爱护家里的姊妹,只贾琏知道还是不同的……
  番外于 关于巧姐儿
  贾家并不常带家里的女孩儿出门做客,即便出席宴会,通常也都是熟识人家的,而且男女不同席,基本也是很难看到巧姐儿的。
  但不管是夫人还是小姐们,都会喜欢巧姐儿,大概是长相讨喜看着又觉得无害,面对她的时候就下意识的会觉得轻松。
  以至于若是哪次王熙凤出门做客没有带着她,不少人都会问一问家里的二小姐为何没出来,倒是渐渐的成为贾家在外头最受欢迎的人。
  待到渐渐长大了,巧姐儿更得各家夫人喜欢,不少人家都与贾琏夫妻说过想要结亲,其中也不乏一些极其好的人家,只不过多数都是家中幼子。
  这对王熙凤来说简直是甜蜜的烦恼,大姐儿的婚事当初夫妻两个也是挑了又挑,最后嫁作宗妇,日子过得也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到了巧姐儿这里,找一个不需要承继家业的次子自然是会过得很轻松的,两夫妻也是这么打算的,只是这选择范围一多起来,王熙凤自然就有些无从下手眼花缭乱了。
  “我就觉得庆柏挺好的,人又憨厚又与咱们巧姐儿自小熟识。”贾琏这心态就一个,只要巧姐儿过得开心,家世什么的完全无所谓。
  王熙凤也知道贾琏一直都拿曾庆柏当作女婿来看的,只现在有更好的人选,她这眼光不自觉的就有些挑剔起来,“不说家世之类的,这也长得太壮了些……”
  “可你女儿就喜欢学武之人。”
  贾琏与曾靖淮多年的友情,两家交往也甚密,前几年边关有战事他们离京了几年,如今回来再相聚,巧姐儿还记得曾家的这个哥哥,提起的时候仍然是满眼崇拜。
  其实他自从曾庆柏去了边关,再回京坚定地依然要从戎,他结亲的念头已经不那么强烈了,毕竟什么年代上战场都拥有很多不定因素,他总不想拿女儿的未来做赌注的。
  只是巧姐儿这几年虽说抽条了些,在外行动间也都是个有礼有度的大家小姐,但眼神依然可以看出这是个活泼的姑娘,贾琏宠着她,便不舍得不如她的意。
  所以若是巧姐儿真的喜欢曾庆柏,贾琏也愿意成全,因为他也说不清楚若是心中有个遗憾留存一辈子,是不是更让人难以释怀……
  王熙凤显然与贾琏有不同见解,“咱们女儿根本没开窍,那点儿喜欢与情爱无关,何必非要把两人凑到一起?”
  说着,拿出后日宴会的请帖,指着上头宴请人的名字道:“就这家,家世出众且不说,他们家二儿子也是一表人才,还彬彬有礼,不比曾家的小子强多了?”
  贾琏撇了一眼那名字,立即就拒绝:“他们家家世确实是好,但这二儿子自小受宠,全没半点主见,不是良配。”
  “巧姐儿不也是被你宠坏了吗?”嘀咕完,王熙凤也知道贾琏在外面肯定知道的更多一些,对这宴会也没那么有兴致了,随手放到桌子上去,说道:“反正好人选总是多的,曾家再好,他们动不动就要上战场我就不愿意。”
  贾琏与曾靖淮多年的友情,两家交往也甚密,前几年边关有战事他们离京了几年,如今回来再相聚,巧姐儿还记得曾家的这个哥哥,提起的时候仍然是满眼崇拜。
  其实他自从曾庆柏去了边关,再回京坚定地依然要从戎,他结亲的念头已经不那么强烈了,毕竟什么年代上战场都拥有很多不定因素,他总不想拿女儿的未来做赌注的。
  只是巧姐儿这几年虽说抽条了些,在外行动间也都是个有礼有度的大家小姐,但眼神依然可以看出这是个活泼的姑娘,贾琏宠着她,便不舍得不如她的意。
  所以若是巧姐儿真的喜欢曾庆柏,贾琏也愿意成全,因为他也说不清楚若是心中有个遗憾留存一辈子,是不是更让人难以释怀……
  但说到底这件事儿到底还是要看巧姐儿的意愿,说实话经了宝玉那一事,他现在的生活确实过得很惬意,他自己应该也很满意,但若是有两全其美的法子,他也愿意劝一劝贾珠的。
  所以对自己的女儿也是一样,他希望她好,也希望她开心。
  王熙凤带着巧姐儿和喜儿去参加宴会,贾琏则是和柳定一起坐在酒楼里喝酒。
  “今年夏天咱们还没去庄子上避暑呢,准备什么时候安排起来?”
  贾琏从鸭腿上撕了一块儿肉下来,有几分无奈道:“我最近正在据理力争留在四译馆,已经初见成效,等落定了肯定就安排上。”
  “这谁家不是为了前途使尽浑身解数,偏你有了机会还要窝在四译馆里。”
  “四译馆多好!小爷去了鸿胪寺也是个小喽啰,可在四译馆里,等到老曹退了,我就是妥妥的接班人,多自由!”
  去年的时候各国来朝,有几个蛮夷之人以为没人听得懂他们说话,就随意侮辱本朝人,正巧贾琏当时在外边儿浪碰个正着,嘚嘚嘚的怼了他们一顿,当时虽说没人知道他们具体说的是什么,但他也着实出了一把风头。
  这就有了后来贾琏被暂时抽调进接待外国使团的官员中,虽说这些人碍于荣国府对他还算客气,但着实累惨了他,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贾琏当着圣上一顿慷慨陈词誓要留在四译馆的话也没阻止鸿胪寺挖四译馆墙角的行为。
  贾琏真的是动员了自己所有的人脉,非常坚定的表示就想留在四译馆,外人都当他神经病,他自己就觉得四译馆适合他。
  毕竟别的地方也不可能像四译馆这样,不用点卯不说还可以偶尔出去踏个青,就问累成狗的官员们羡不羡慕,可他们就是嫉妒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所以等到他基本得老死在四译馆成为事实,贾琏立即就带着王熙凤还有贾家所有的孩子们一起去了庄子上避暑。
  这是每年都必经的活动,除了黛玉和大姐儿出嫁少了两个人,其他孩子们还是很开心的就一起出行了。
  喜儿是个安静的性子,巧姐儿虽然照顾她,但是并不爱跟妹妹玩儿。一到了庄子上,都不休息,带着丫鬟们便跑出去玩儿。
  跟柳定他们并没有约在一起,贾琏只告知了一声便先行前往,第三日才陆陆续续见到了其他朋友们过来。
  柳定的小女儿琪姐儿比喜儿大了两岁,却最喜欢巧姐儿这个活泼的姐姐,一过来行了礼立即便问贾琏:“琏二叔,巧儿姐姐呢?”
  “知道你们要来,她带着人去抓鱼了。”说完,贾琏看向洛旻,温和道:“恭喜你考中举人。”
  洛旻回以一礼,动作行云流水,看着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对他贾琏就不需要那么客气,直接拍了两下洛旻的手臂,带着众人进去。琪姐儿要去找巧姐儿,贾兰等人与两位长辈说了一声便带着他们过去了。
  在自家庄子上,又那么多人,也不用太注意规矩,所以孩子们都爱出来玩儿,一路上说说话便来到了河边,远远的就见到巧姐儿伸手指着河里比划,神情十分爽朗。
  “巧儿姐姐!”
  巧姐儿回过头来,脸上还带着灿烂无忧无虑的笑容,见到众人,立即抬起手轻轻挥了挥。
  琪姐儿见了,也回了一个笑脸提着裙子快走几步来到巧姐儿身边,撒娇的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