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足球]因为你眼睛太大了-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どㄍ蓿谑乃甑氖焙蚓徒氲街耙低沉耍谒咚甑氖焙蛞丫岬昧宋峦墓诰恕;褂形伤埂ね匪梗彩窃谑乃曜耙档模踔廖业睦鲜ψ约海彩窃谑甑氖焙蚓妥胫耙档摹
“那是因为你太毛躁了。”梅苏特看到这里又不由自主的吐槽了一句,斯特法妮去了美国差不多有五年的时间了,几乎每次写信都要提到转入职业的事情,只不过她的那位老师,曾经网坛唯一的年度金满贯选手,并不赞同她过早的进入职业状态。
也正是由于格拉芙的威慑,斯特法妮才会老老实实的夯实基础,打着各个级别的青少年比赛来练级。
现在看来那位老师终于认为自己已经打磨出来了一件完美的作品,准备把这个小魔女给放出来荼毒众生了。
梅苏特不由得想到了自己,他在红白埃森呆了几年,经过专业的足球训练之后,终于引起了沙尔克04青训营的注意。
他们有些惊讶,为什么这个很有潜力的盖尔森基兴的孩子没有进入他们的青训营,反而去了隔壁低级别的红白埃森的青训营。后来他们才尴尬的发现,原来这个孩子曾经来考过他们的青训营,只不过并没有合格。
很显然沙尔克04有纠正自己错误的勇气,他们向红白埃森报价,又把梅苏特招揽回了沙尔克04的青训营。
这件事让梅苏特和他的家人都很高兴,毕竟红白埃森的级别比较低,青训营的前途和训练都不如沙尔克04这样的德甲球队的青训营。
作为同样从小就是沙尔克球迷的斯特法妮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十分的兴奋,她甚至还在比赛的间歇打了越洋电话给梅苏特,表达了她的祝贺。
不过梅苏特还是有些郁闷的,他比斯特法妮大一岁,今年十七岁,他还只能在青训营蹉跎岁月,等待机会。在斯特法妮已经向着职业网球进发的时候,他还是只摸了一个边。
想到了自己在青训营得到的有限的机会,梅苏特心里有些黯然,他是要继续在青训营安静等待,还是考虑一下别的出路呢?
梅苏特一边思考着自己的未来,一边继续看斯特法妮的信。
斯特法妮写给梅苏特的信几乎没几天就一封,谈论的多半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比赛。基本是想到哪写到哪,上一句还在谈论天气,下一句已经说到了昨天买的鞋子上了。
今天也是如此,她之前还在谈论着转成职业选手的事情,接下来却跑到了私人生活上了——
昨天在老师家的球场上,我又被安德烈那个家伙给耍了,我像一个猴子一样被他的调动的跑来跑去,可是却无法还击,最让我伤心的是,我的老师居然还在一旁大笑,默许了那个家伙欺负我!
我不明白,我的老师那么好的人,为什么会选择那个家伙作为自己的丈夫呢?她明明值得更好的!
那个家伙曾经惹过很多的麻烦,还有他的上一段婚姻。
我一直很奇怪一个问题,为什么男人都喜欢找比自己年长的女性作为伴侣?不过这是不是说,我将来可以拥有一个比自己小的鲜嫩的男朋友?
看到这,梅苏特,觉得自己的膝盖好像无形中被射了一箭。他摸摸鼻子回忆起,自己交往过的女朋友,好像还真的都比自己大。
他有些庆幸,庆幸自己从来没有告诉过斯特法妮自己的感情经历。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梅苏特从来不把感情问题跟斯特法妮分享,更不会跟她炫耀自己又换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如何如何,也不会跟那些女朋友说起他的那个亲爱的青梅竹马。
梅苏特理智的把女朋友和他最好的异性朋友隔离开,他觉得这些人只是他的女朋友,也仅仅是女朋友而已,他并没有进一步的想法,而将来介绍给斯特法妮认识的只会是他的妻子。
“可能男人也有软弱的时候,想要从身边陪伴的女人那里得到母亲一样的安全感吧,亲爱的妮妮。这可不是你这样的小丫头可以提供的。还有你真的确定你会喜欢小鲜肉,你明明有大叔控的倾向?”仿佛是跟斯特法妮面对面,梅苏特这样对着电脑屏幕说。
他其实对当年斯特法妮拒绝他的告白的事情有些耿耿于怀,虽然他知道那次所谓的告白是怎么回事,可是“因为你眼睛太大了,所以我拒绝你的告白”,这算是什么拒绝的理由啊?
为了这个理由,梅苏特好一阵子没搭理斯特法妮,连到机场去送斯特法妮飞往美国,他都是偷偷的猫在一边目送着她离开,而不是正大光明的去送她。也就是在斯特法妮去了美国之后,两个人之间有了空间上的距离,他们才慢慢缓解这个尴尬,慢慢恢复到正常沟通状态。
梅苏特在再次吐槽完斯特法妮之后,又继续看信,接下来就是一些更加生活的事情了,比如斯特法妮又吃到了什么好吃的菜色,比如她又去迪士尼玩了两趟如何如何。
在信的最后,斯特法妮又用一种开心加炫耀的语气对梅苏特说:“亲爱的梅苏特,我在邮件的最后附上了一张照片,那是我跟老师参加一个在美国的德国人聚会上跟克林斯曼的合影。没错,就是我们的金色轰炸机,我们的新任国家队主帅。哈哈,我抢在你之前认识了我们的国家队主帅,看来你要努力了,亲爱的梅苏特,我希望能够在本土世界杯的时候看到你为我们的国家出战。”
梅苏特一挑眉,他点开邮件最后的附件看了眼,果然看到了喜笑颜开的斯特法妮挽着头发明显比退役之前少了不少的新任德国国家队主帅的照片。
“我还没决定是否要为德国效力呢,所以他还不是我的国家队主教练,亲爱的妮妮。”
梅苏特把玩着一个放在桌上的大力神杯小模型,世界杯也是他的梦想,他在梦里就曾经多次梦到自己踢世界杯的情景,不过每一次梦里他的球衣都不一样,有时候是德国球衣,有时候是土耳其的球衣。
梅苏特是土耳其裔德国人,他目前还在犹豫自己未来选择哪个国家的国家队,关于这点他必须要慎之又慎,毕竟在足球领域里他只能选择一个国家。
梅苏特从出生就生活在德国的土地上,他对于土耳其那个国家的了解有限,也觉得没有那么亲切,加上德国足球要比土耳其更强大一些,他在选择国家队上也是有所偏向的。
不过,目前的梅苏特还是要为自己能够进入到国家队,或者更低一些的国青队教练的视线而努力了。
想到这,梅苏特想了想拨通最近约会的女朋友的电话,推掉了明天的约会。他觉得既然小伙伴斯特法妮已经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比他先走一步了,他也要努力了。
“加油吧,梅苏特!”梅苏特为自己打气。
“还有,加油妮妮!”
在另一个大洲上的斯特法妮因为时差的关系已经踏上了比赛的场地。
她转动着球拍,看向自己比赛的对手:“来吧,让我们好好大战一场吧!”
在2005年的时候,一个浅金色头发的女孩正式踏足到职业网坛,宣告着一个时代的慢慢到来。
第25章01。05
从2005年起,在德国的体育新闻中一个名字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到:
“2005年7月,在美国辛辛那提举行的wta三级赛西南财团公开赛落下帷幕,我国十六岁小将斯特法妮·穆勒,成功打进四强。”
“2005年8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wta二级赛jp摩根公开赛中,斯特法妮·穆勒在与德门蒂耶娃争夺决赛权的半决赛中负于对手,无缘决赛。最终在立刻莎拉波娃之后,汉图楚娃夺得该项赛事冠军。”
“2005年10月,wta三级赛日本公开赛中,斯特法妮·穆勒成功战胜瓦伊迪索娃,夺得个人的首个职业比赛冠军。”
……
“2006年1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wta三级赛黄金海岸女子硬地赛中,斯特法妮·穆勒战胜佩内塔,夺得个人进军职业生涯的第二个冠军。”
“2006年1月,在悉尼备战澳网的斯特法妮·穆勒顺利杀进悉尼国际赛的半决赛。”
“2006年1月,堪培拉国际赛中,斯特法妮·穆勒夺得冠军。”
“2006年1月,本月夺得两项冠军,并且打进一项比赛的半决赛的斯特法妮·穆勒状态极佳,顺利通过澳网资格赛……”
曾经德国网球有着两个令人骄傲的存在——贝克尔和格拉芙,不过随着他们两个人的相继退役,德国网球又落到了低谷。在他们之后,德国网球在世界网坛上就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选手了。
特别是德国女子网球选手,在格拉芙退役之后,网球迷们一直希望再出现一个格拉芙一样的选手。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这样的选手始终没有出现。
在前两年,德国女子网球出现了一个名叫利斯基的选手,她在2004年开始职业生涯,这已经是当时让德国网球迷最为眼前一亮的存在。德国的网球迷们持续关注着她的比赛,有的媒体也兴致勃勃的做出专题,大家都在期待着格拉芙的继承人的出现。
不过利斯基的发展很平稳,或者说发展缓慢,04、05两年也只是参加了一些巡回赛和大满贯的资格赛,并没有太傲人的成绩。
有的网球迷就有些失望的表示,格拉芙是无法代替的,德国网球想要在恢复往日的辉煌只怕也要登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斯特法妮横空出世了。
因为斯特法妮这几年一直是在美国训练的,跟国内其实联系并不紧密。一开始德国媒体只是例行扫了眼比赛名单,打算做个新闻简报,在体育新闻中一带而过的。结果就看到了一个德国国籍的选手名字,然后发现这个选手的成绩似乎还不错,由于本国户口本的关系,于是就在新闻当中从提一句话变成了提两句话。
网球迷们最开始也没有在意,年年都有新人冒出。一开始新人都挟着初生牛犊的勇气,刚开始的成绩还不错。作为球迷,他们刚开始知道那些选手的时候还很开心,可是这些新人往往高开低走,有的甚至没两年连名字都听不到了。所以当又有新人冒出来的时候,他们也就只有一个态度——哦,又有人出来了,这回好好打吧,争取过几年能打进大满贯的正赛。
媒体是出于户口本的关系注意到斯特法妮的存在,球迷们也仅仅知道又出来一个新人。其实他们都没有太在意,以为斯特法妮的发展跟以前那些德国网球选手的发展差不多,没有多少的期待值。
可是渐渐的媒体发现,他们越来越多的在比赛中听到了斯特法妮的名字,并且她的成绩还不错。难道不是昙花一现?
德国媒体敏锐的意识到,他们可能要加大对于这个女孩子的关注了,尤其是她还有一张称得上是漂亮的脸。于是原本只是没有配图的一句话新闻,变成了一段新闻,又变成了会插入比赛场景的新闻,随后又变成了专题报道。
在媒体的大力宣传下,越来越多的德国网球迷们知道了斯特法妮。他们的态度也由一开始的随意变得逐渐认真起来,不光是听新闻,看报纸,还会跑去itf和wta的官网去找斯特法妮的新闻,甚至有人还会自费去看她的比赛,到现场去为她助威。起码现在斯特法妮打出来的战绩让他们眼前一亮,很多人觉得也许他们可以见证又一位优秀的德国网球选手的诞生。
而一些非网球迷们则是在无意当中看到了关于斯特法妮的新闻,然后被她漂亮的脸蛋给吸引了。出于对这个漂亮的女网球运动员的好奇,他们也会追逐一下关于斯特法妮的新闻报道。
渐渐的,斯特法妮的新闻就不光停留在体育版块了,而是向其他版块进发了。
比如时尚圈的新闻中就提到了这位身材和脸蛋都不错的女孩子,然后感叹她一定是选错了职业,这么漂亮的姑娘应该进军时尚圈、娱乐圈才对。
这些话题得到了不少非网球迷的认同,他们都觉得这姑娘打网球有点浪费,万一晒黑了、晒伤了皮肤怎么办啊?
这些非网球迷的看法又引来了网球迷们的反驳——打网球怎么了?难道女孩子长得漂亮就一定要去娱乐圈?你们的意思难道是只有丑八怪才能打网球?
就这样,斯特法妮的网球粉和颜粉展开了第一次猛烈的对攻,吵得十分热闹,还引来了媒体的围观和煽风点火。
对于国内的这一切斯特法妮都不太清楚,职业网球选手一年当中是十分忙碌的,从年初到年底每个月差不多都有比赛。要是一个网球运动员参加了一年当中所有的网球比赛的话,也差不多快要累死了。不过为了积分排名和奖金,大多数选手一年当中都是在旅途中奔波的,斯特法妮也是如此。
斯特法妮是第一年参加职业比赛,作为老师的格拉芙严格的控制了她的参加比赛的数量。在格拉芙看来,对于新人,尤其是身体还在发育的斯特法妮来说,比赛的质量和强度选择都要比盲目的追求数量更为重要。
就这样在格拉芙的指导下,斯特法妮慢慢的稳扎稳打的提升着自己的职业排名,转过年,在2006年开年她就参加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大满贯比赛澳网,虽然只是打入到八强,可是第一次登上大满贯赛场的她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穆勒止步于八强,我想她至少给还处于低谷的德国网球打上了一剂强心针,也许我们可以期待的更多。”这是在斯特法妮澳网被淘汰的时候,全程转播了她的比赛的德国电视台的解说的话。
这位解说也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起码这一年来斯特法妮的战绩,已经给了不少人信心,他们觉得自己在亲眼见证一个新的历史在被创造。
很多德国的网球迷在澳网结束之后就开始翻查起wta的赛程来,他们在寻找今年的德国公开赛举行时间。
虽然2006年的德国体育是属于足球的,可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其他比赛在德国举行,其中就包括一年一度的德国网球公开赛。
德国公开赛每年上半年在柏林举行,是wta的一级赛事,分为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两项,总奖金为134万美元。
曾经这是一项让德国网球迷十分骄傲的比赛,因为在这项赛事中,德国网球的骄傲格拉芙创下了九次夺得女子单打冠军的傲人纪录。
然而随着格拉芙的退役,德国女子网球进入到低谷,民众对于这项赛事的关注度逐渐降低,甚至赛事还面临着停办的危险。已经有消息传出来说,卡塔尔的石油土豪对这项赛事有些兴趣,想要买下比赛的承办权,从那之后,这项曾经非常著名的比赛就有可能会更改它的名字了。
本来如果照着前几年德国网球的低迷,德国公开赛变成什么卡塔尔公开赛,德国的网球迷虽然会觉得心里不舒服,可是未必会在意。
不过现在不同了,由于斯特法妮的崛起,德国的网球迷们似乎又看到了德国网球复兴的希望,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对德国网协把德国公开赛卖给卡塔尔。
“我们要永远给我们的选手们一个最好的主场!”这是球迷们反对的理由,他们不想让自己的选手们失去主场的支持。
很显然这个理由让人无法拒绝,很快德国网协就站了出来表示,他们并没有打算出售德国公开赛的举办权,德国公开赛会成为德国的网球选手最喜欢的比赛。
由于官方的表态,球迷们把心放到肚子里,他们积极的投入到购票当中,打算到场为斯特法妮助威。赛事的组织者也惊喜的发现,已经萎缩了好几年的德国公开赛似乎在今年焕发了蓬勃生机。当然他们也清楚的知道这一切是谁带来的,并决心尽量为斯特法妮在比赛中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官方还有球迷的期盼眼神中,斯特法妮终于来到了德国公开赛的比赛场地当中。
当天在斯特法妮第一次亮相出战的时候,看台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的观众,另外也有一些特殊的观众也来到了现场。
“托马斯,你居然真的拿到了德国公开赛的门票,我买了好久都没买到!”
第26章01。06
霍尔格·巴德施图贝尔压了压头上戴的棒球帽,然后有些不可思议的看了眼坐的很满的球场。
“这么多人,难怪我买了好久都没买到票。”
一旁的胡梅尔斯漫不经心的扫视着周围说:“毕竟这是那位新晋声名鹊起的美女网球选手第一次在祖国的土地上首秀,大家都是为了看她才来的。”
巴德连连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她可真漂亮,要是能跟她约会就好了。不过我连买票来看她的比赛都差点做不到,你们知道吗,我去买票的时候他们居然告诉我票已经卖光了!”
“看球场这么多人,你也应该知道跟你的想法差不多的人应该不少。”胡梅尔斯的手指勾着自己的一缕头发转圈圈把玩着。
“说的也是。”巴德刚说完,就想起什么,然后拼命的掐着一旁那个正翘着脚往球场里张望的家伙,“话说托马斯你这个家伙究竟是怎么买到票的?难道白痴二百五比较容易买到票吗?”
“放……放开我……”托马斯快要被小伙伴晃晕了,拼命的张牙舞爪挣扎起来。
胡梅尔斯有些嫌弃的往旁边挪了一步,以示自己跟旁边那两个白痴没有关系。不过等他把热闹看的差不多了,他才开口以防巴德把白痴托马斯活活掐死。“巴德你快把托马斯掐死了,他都说不出来话了。”
“切!”巴德这才松开手。
托马斯一边不停的抚摸着自己的脖子,一边表情生动的呲牙咧嘴。
等到终于把气息喘匀,托马斯才开口:“票不是我买的,是我侄女给我的。”
侄女?
巴德和胡梅尔斯相互看了一眼,巴德是这两年才来拜仁青训营的,跟托马斯认识的时间也比较晚了,他有些不太清楚托马斯家的情况。
胡梅尔斯敲敲自己的头,他似乎记得以前托马斯好像说过他有个极其可爱的小侄女来着,当时他没有太在意,以为也就是个比托马斯还小的小孩子。真没想到,现在这么小的小孩子能量都那么大,都可以弄到这么难买的球票。
虽然巴德和胡梅尔斯都对于托马斯的侄女有些好奇,不过他们都没有去挖掘托马斯的*的打算,反正这个逗比要是想说怎么也会说出来的。
三个人按照托马斯手上的票去寻找座位,不过等他们找到座位的时候,不光是巴德,就连胡梅尔斯都想再把托马斯给掐死了。
托马斯拿到的球票的位置非常好,前排视野好,可是他们的邻居却不怎么好。谁能告诉他们,为什么正应该备战本土举行的世界杯的德国国家队怎么会上到主帅,下到球员全员到齐,正好坐在他们的邻座呢?
虽然德国国家队一向有大赛期间,该吃吃,该玩玩的优良传统,可是你们也不应该来的这么齐吧,还坐在那里那么悠闲,连个遮挡都没有啊!你们可是那些该死的大牌啊!
巴德看着那些大牌的前辈们一个个谈笑风生的样子,然后觉得自己头上的棒球帽真是丑死了。
胡梅尔斯也有些拘谨,毕竟这些球员当中很多人他都是看着他们踢球长大的。
巴德和胡梅尔斯都幽怨的看了眼托马斯,就知道这个二百五不靠谱,就不应该图便宜跟他来看网球比赛。
由于心中的怨念,巴德他们两个人一致把紧挨着国家队的位置留给了托马斯。
在两个小伙伴虎视眈眈的目光中,托马斯摸摸鼻子,然后坐到了那个位置上。
本来国家队的众位正在边聊天,边等待比赛开始,旁边的位置坐了人,他们也出于好奇顺便看了一眼过来。
坐在国家队一行人最边缘靠近托马斯的位置的人是第三门将希尔德布兰,他看了眼身边刚坐下的三个人,然后就皱了下眉,拉了下坐在他另一边的拉姆。
“菲利普,那边的小家伙是你们青训营的小家伙吧?”作为斯图加特的球员,他对于也出自斯图加特青训营的巴德有些印象,隐约记得这个小家伙后来去了拜仁的青训营,在加上他也觉得托马斯和胡梅尔斯也有些眼熟。
拉姆正好跟旁边人说话,听到希尔德布兰的话,他就转过头来:“蒂莫?咦?你们三个?”作为拜仁青训出身,也是俱乐部重点培养的未来队长,拉姆对于拜仁青训营还是比较了解的,特别是面前这三个都是青训营的未来之星。
拉姆的声音也惊动了旁边的国家队成员,在德国因为拜仁一家独大,所以在国家队中拜仁球员也占了大部分。拉姆的声音引来了其他拜仁球员的注意,也就有人把托马斯他们三个认出来了,然后就一传十,整个国家队也就把这三个拜仁小将都认识了。
这个时候,饶是托马斯也只能老实的跟前辈们打招呼了,毕竟他现在年纪还轻,要是再过几年,成长起来的托马斯可能会在这个时候依然逗比的跟前辈们逗趣了。
毕竟托马斯他们三个都还只是踢青年队比赛的青训营小球员,国家队中的那些拜仁球员自然对自家的小后辈们十分关照,就是国家队中的那些非拜仁的球员也都跟他们打了招呼。毕竟就是大家在联赛中,在国家队中怎么怼來怼去,也不会去有*份的去难为小家伙。
于是巴德和胡梅尔斯也就受宠若惊的跟前辈们说着话,心里还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