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荣府长房-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哀嚎声瞬间一片,贾瑚先看宝玉:“还不回去坐了抄书!”
  宝玉摸着脸不敢多嘴,低着头回了秦钟身旁做好。
  贾瑚又瞪贾瑞:“你还在这儿站着做什么?下去一块儿抄书!”
  贾瑞老脸微红,也去位子上坐了。
  贾瑚这才叫李贵等人将茗烟抬出去看大夫。
  到了傍晚,许多家长下人都来学里找孩子。
  贾瑚在教导皇子习武时连皇帝老子都不会过问,这些人哪敢歪缠?贾定守在门口宣布:“我们公爷说了,不抄完书就走的,先把历月领的笔墨银子、茶点花费补回来,以后就不必到这儿读书了。”
  一多半人因为这话消声而退,当然,也有不在意的:
  譬如王氏。
作者有话要说:  没想到写这篇同人比五年前原创《简妃传》还要费神!

☆、假方正弹压内帷 借功课暗劾嫡母

  茗烟被贾瑚踢断了肩骨,宝玉又挨了耳光,李贵等人怕担不是,一面打发人送茗烟问医一面去给王氏报信。
  宝玉是王氏的命根子,听说贾瑚打了宝玉,立时吩咐套车往学里去,走到门口有些省神,略想一想折道去了荣庆堂求贾母做主。
  贾母闻得心头肉挨打,一叠声吩咐:“快叫人把宝玉接回来!”
  打发了周瑞去家学,王氏稍稍放心,一行哭一行怨怼贾瑚容不得兄弟,又求贾母准她搬回宝玉,不再寄人篱下受此磋磨。
  因是用膳的时辰,荣庆堂正热闹,张夫人与贾玫姊妹陆续到了,赖大之母赖嬷嬷亦陪贾母摸牌尚未回去,尤氏也孝敬了菜馔过来请安,知道宝玉挨了打,如李纨、探春自怕王氏迁怒,贾瑾、贾玥却觉得理所应当,不过当着贾母与王氏没有直言罢了。
  张夫人赔情:“瑚儿常在军营里打滚,脾气极为暴躁,等回来后一定重重罚他。”
  贾母沉着脸没言语。
  赖家正在筹划求了恩典将孙子赖尚荣放出去,也好日后谋个出身,正借着机会向张夫人卖好:“长兄为父,瑚大爷毕竟是文曲星下凡,比起当年几位老太爷是温和多了,早先东府太爷教训敬老爷,哪里是管儿子,分明是审贼一般的!就连这府里老太爷,也是按着两位老爷天天打。说句讨老太太嫌的话,二老爷没怎么管呢您就护在里头,真有错处哥儿也不能知道是不是?宝哥儿将来为官做宰,正该瑚大爷这样的明白人指点。”
  贾母稍稍开脸:“你这老货是编排我护短呢!”
  “不是这话。”赖嬷嬷赔笑,“咱们瑚大爷是什么样的人?他那一巴掌下去连铜头铁臂三丈高的鞑子都受不起,何况是宝哥儿?以奴才看也就是做着样子吓唬不懂事的小兄弟罢了!但凡差着半点儿,谁有大脸面值得瑚大爷费心教导?”
  贾母笑道:“我哪里是糊涂的,不过忧着瑚儿一时没个轻重罢了。”
  尤氏也附和着夸赞贾瑚友悌、百忙之中还抽空教导兄弟。
  王氏气得不行,暗恨她们拿势看人。
  贾瑾忽然点出重点:“哥哥就是去家学看看,纵是宝玉的功课不经考问也并非大事儿,好好的怎么动上手了?”
  这倒是个问题。贾母询问王氏:“你可清楚?”
  “媳妇不知——”王氏气结:管他是为什么,打了宝玉就是不对。
  贾母道:“找个知事的进来问问。”
  恰在这时,贾定奉了贾瑚之命送贾兰回来,顺道点着家兵听用,恰被贾母院里的人叫住领到上房,张夫人命贾瑾姐妹回避,将人传至内院询问。
  贾定打一千儿回道:“老太太,今儿大爷去学里查看,撞见宝二爷领着小厮与同窗打群架,实在闹的不像样子,还有些说出来能污了老太太与太太耳朵的话,大爷生气,罚着所有学生都抄《四书》,抄不完的不许睡觉也不许回家,不愿意抄的把领用的茶点笔墨银子交回,再不许迈进家学一步。”
  贾母还没说什么,王氏已经开口:“宝玉能用学里几两银子,我这就取了还上。”
  “回二太太,交还银子放人的是附学亲戚,大爷发话,贾家的子孙在学里胡闹是不敬祖宗,一个都不能轻恕,不愿意抄书的,先挨二十板子再往家撵!”贾定早得了主子指点,“大爷担心压不住场子,专命奴才请二老爷过去,二老爷人品端方,有他在,不怕哪个妄为——”
  贾母忙道:“这事儿叫瑚儿处置就好,不用惊动你老爷了。”
  虽不知宝玉究竟犯了何等错处惹得贾瑚这般动怒,贾母和王氏却达成共识:决计不能让贾政知道这件事。两下一对比,婆媳再不敢提接回宝玉的话。
  贾代儒是祖父辈,如今站在贾瑚跟前一声不语。
  荣宁二府八房在世人口,算得上读书人的只有六个:状元贾瑚、进士贾敬、举人贾琏、贾代儒,秀才贾蓉、贾蔷。除了贾代儒,其余五个都占着出身的便宜。
  贾敬身份最重,是整个贾家的长房长孙,贾蓉与祖父相类,贾瑚为荣府嫡长孙,贾琏是荣国公嫡次孙,贾蔷的曾祖贾代任是宁府代字辈除代化以外唯一的嫡嗣,他们五人都是能得上一辈重点培养的对象。贾代儒是第一代荣国公贾源的庶子,能在老荣国夫人的打压下取得举人功名,不能说没有才学心性。
  贾代儒早年虽不得志,毕竟是胸有丘壑的世家子弟,如今日这般颓废,还在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代儒独子亦即贾瑞之父贾教,不到二十岁便中了亚元,那时代善当家,因见贾瑚天纵之才,赦政二人又不争气,也愿扶持侄子以为爱孙照应,孰料天不假年,贾教早早一病没了,代儒万念俱灰,再没有昔日志向。
  终有辈分之界,贾瑚不好苛责太过,沉吟半晌方道:“太爷有了年纪,在家养息才是正理,家学的事儿就不用管了。”
  代儒大急:“我这一辈都在学里——”
  贾瑚摆摆手:“太爷的辛苦我是知道的,纵不教书,月例银子还是应当照旧支取的。”
  代儒心中发苦:在学掌教不过五两的月银,哪里好比私下的进项?漫说薛蟠这等时时孝敬钱衣酒肉的大户,便是前不久新收秦钟,见贽礼也有二十四两,如今被罢差俸,每年只靠五六十两银子度日,连孙子贾瑞的婚事都周全不下,哪里能够情愿。
  贾瑚并不理他,一眼瞧见贾定站在门口,因问道:“带来了?”
  “是!”贾定回道,“奴才照大爷的吩咐点了二十名府丁在此。”
  贾瑚有三十多个定额的亲兵,都是上过阵的荣府家奴,平日拿的月例比四大总管还高半头,如今大材小用调了来整顿私塾。
  “很好!”贾瑚号令,“你们都在这儿守着,除了如厕,抄不完书一概不许外出。”
  贾定应了,犹豫片刻请示:“大爷,您还没用膳——”
  贾瑚想了一想说道:“点好人头去回你大奶奶,叫厨房蒸了饭送来,今儿个从我算起都吃大锅饭。”
  不带请假的旷课的和提前开释的,还有三十九人留堂,添上贾瑚刚好四十人。
  颜氏捏捏额头,□□兰去厨房安排,附带叮嘱:“蒸两桶米饭,再炒一大锅白菜送了去。”
  暑季未过,倒不用担心学生们娇弱受凉的问题。
  厨房按着颜氏的要求做好饭菜,主事秦显还觉不安:“大爷也吃这个?太简陋了些!”
  春兰笑道:“大爷行军在外,连树皮都啃过,哪里就这样金贵?”
  秦显唯唯称是:“姑娘说的不差。”
  虽是做了四十个人的量,能咽得下去的却在少数,宝玉没人服侍,蹙着眉毛拿筷子插菜叶,肿了半寸高的脸上只有三个字:不高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贾瑚放下筷子淡淡地说,“谁敢糟蹋粮食,先关起来饿两天再说!”
  这一吓极有效果,堆在各人面前的米粒儿明显提升了减速。
  梨香院的薛王氏闻讯庆幸:“亏得今日蟠儿没到学里,连宝玉都挨了打,何况是他。”
  “不在也未必是好。”宝钗苦笑,“妈,我们也没想着贾家族学是这般景况,但凡哥哥平日用些工夫,今日在瑚大爷那儿露个脸是极容易的,他倒好,直接是逃课——”
  薛王氏不以为然:“那样的学能有什么好处?别说他,宝玉还是聪明的,照样叫瑚大爷扣下抄书。”
  宝钗情知母亲溺爱兄长,无声地叹了口气。
  在贾家族学读书的除了贪图笔墨银子的落魄亲戚就是混日子的本家公子哥,平日都是“摇扇闻香”的时辰,这会子却被逼着抄书,实在恨不得将上位的“活阎罗”丢进油锅炸一炸。
  当然,也就是想一想了,不论文的,就算这会子屋里的人捐弃前嫌一拥而上,想讨贾瑚的便宜也是痴人说梦。
  贾瑚还得上早朝,靠在太师椅上打盹儿,二十个亲兵分四拨巡堂,免得他们耍心机搞小动作。
  第一个抄完的却是贾环。
  贾瑚听着气息近前,睁眼一瞧,因问道:“有事儿?”
  贾环小声说:“大哥哥,我的抄完了。”
  “嗯?”贾瑚有些不可思议,将贾环手上的簿子接过来,大略翻看一遍后微微点头,“不错,难为你小小年纪能练出这样工整的字来。”
  贾环解释道:“太太常让弟弟抄佛经,写的字比《论语》多好些。”
  贾瑚顺手丢在一边:“贾定,找个人送环哥儿回府。”
  贾环没动:“大哥哥,二哥哥还没抄完,弟弟如果现在回去恐怕太太见怪。”
  贾瑚上下打量着贾环,过了许久才说:“你去厢房睡吧。”
  浸淫名利场十几年,贾瑚岂能看不透贾环那点儿小心思,终究脱不过“嫡庶”二字罢了。
  五鼓将至,贾瑚预备早朝,刚出来叮嘱亲兵几句,忽然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惊叫:“宝玉——宝玉——!”
作者有话要说:  预告:宝玉要作妖,看贾瑚如何整治他。内心来讲,我还是挺期盼写的文可以入V,倒不是在乎那点儿润笔费,主要是期待上榜后得到更多认可。

☆、罚从弟长兄处分 庇堂侄伯母人情

  宝玉气到了贾瑚是真,说到底都是一个祖父的兄弟,也没想着把他怎么样,听到这声惊叫慌忙进来:“宝玉怎么了?”
  秦钟焦急地说:“瑚大爷,宝玉累晕过去了。”
  贾瑚虽不及妻子那般精通歧黄之术,一肚子的书也不是白读的,一面吩咐贾定赶紧着人去请太医、一面上前给宝玉摸试脉息。
  受颜氏熏陶,贾瑚自忖也是半个专业人士,见宝玉脉息畅顺,竟有些摸不着头脑,再看其脸色,虽是一夜未得好睡,不过有些憔悴而已,忽然想起贾瑾吐槽宝玉装病逃课的旧事,登时了然于胸:“他这是大症候,我有偏方,专治疑难杂症。”因命亲兵:“把宝玉抬到牲口棚去,放在马粪牛溺上熏一熏,不用两个时辰保管好了。”
  亲兵哪里知道贾瑚说这话是吓唬宝玉,直接上去抬人就走。
  宝玉立刻吓醒了:“大哥哥,我就是有点儿累——没旁的事儿——”
  “你有病根,时不时会发作一场,我的主意是治本的。”贾瑚喝道,“还不送他过去?”
  宝玉吓的连哭带叫:“大哥哥,我不敢了,我再不敢了——”
  贾瑚怒气稍歇,吩咐亲兵把他放下:“年纪不大鬼主意不少,亏得老太太说你最像祖父,爷爷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宝玉如同老猫跟前的耗子,再不敢言语一声。
  贾瑚又看向秦钟:“你就是蓉儿的小舅子?”
  自古至今,“小舅子”和“大爷”都是“被问候”频率最高两位亲戚,参照贾瑚的身份学识,可以认为这三个字出现在他口中时仅仅代表一个称谓。
  秦钟讷讷地应着:“是。”
  贾瑚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说:“你既陪着宝玉读书,他有什么病自然是知情的!”
  秦钟不敢接话。
  贾瑚冷哼一声:“派个妥当人送秦少爷回去,就说是我的话,贾家族学简陋,再不好耽误公子前程。”
  秦业几近垂暮才得一个亲生儿子,平日自然管教极严,秦钟听得这话如同雷击,眼巴巴朝宝玉望去。
  宝玉最会明哲保身,他平日并不少说颠倒世俗的言论,又自诩最是赡养脂粉的护花使者,可讽刺“文死谏武死战”的话从来不当着贾母和大房讲,骂做官的都是“国贼禄鬼”也会避着赦政瑚琏等人。指望他在堂兄面前为自己说情,秦钟还是过于天真了些。
  秦钟见宝玉一字不言,心中大失所望,收拾着书包向贾瑚一揖,跟着亲兵径自去了。
  贾定看着时辰提醒:“爷,该早朝了。”
  贾瑚想了一想,因问道:“环儿呢?”
  贾定回道:“还在厢房睡着。”
  贾瑚点点头:“把他叫来。”
  贾环睡的不沉,听得传话乖乖过来:“大哥哥。”
  “我要上朝,这里就交给你了。”贾瑚指住守岗的亲兵,“抄完书由你检查,你说走才能走,若不服你,他们都归你调管。”
  贾环是荣府玉字辈的老幺,比大堂兄小了二十岁,平日不打交道,陡得信重大为诧异,怔怔看着贾瑚没有说话。
  贾瑚眉毛轻挑:“怎么?管不来?”
  “是!”贾环挺起胸膛,“弟弟明白。”
  贾瑚这才满意地离开。
  “你?”颜氏颇为惊讶,“我想派人下姑苏采买乐器行头、教习戏子,不过是为别院添份热闹的意思,你是正经主子,哪有因这个跑腿的道理?”
  “侄儿也不是为这个跑腿。”贾蔷解释,“可读了许多书,总拘在京里眼界狭窄,侄儿本想寻个机会出去逛逛,昨日偶然听到葵弟说您要派人采买戏子乐器,这才过来讨差。”
  颜氏并不应承:“当初蓉儿回南,你嫂子是跟着的,你到现在的年纪没成婚,哪里好去暖熏之地?万一不慎丢了名声,将来入仕岂不妨碍?”
  贾蔷怏怏不语,颜氏叹口气:“想去就去罢,等回来后我正经给你挑一房媳妇,成婚读书一样都不耽误,再不好拖着了!”
  “是”贾蔷满口答应,“侄儿全听婶子的。”
  颜氏即命春兰:“你填张两万两银子的单子,取了公主府的对牌,跟蔷儿走一趟。”
  春兰答应一声,颜氏又道:“取一百两散碎银子,用作路上花销,再拿五百两银票,留着备用。”
  贾蔷慌忙推辞:“侄儿有钱的。”
  “给钱不是让你乱花的”颜氏笑了笑,“除了正经采办,看着合心的玩意儿不妨买下,将来送给座师、同窗也是人情体面。”
  贾蔷感激道:“让婶子费心了。”
  打发走了贾蔷,颜氏捏捏额角:“家学的事儿料理的怎么样了?”
  冬梅消息灵通,因笑道:“大爷一早去上朝了,让抄完书的环三爷在那儿监管着。”
  颜氏更熟悉内宅,闻说后并不意外:“他倒是能识人。”
  主仆正闲话家学的乱状,小丫鬟进来回道:“大奶奶,东边珠大奶奶领兰哥儿向您请安来了。”
  与贾瑚不同,颜氏对二房的人素无感官,微皱眉头自语:“她来做什么?”
  冬梅猜测:“大爷整顿家学,兰哥儿没处读书,怕是来打咱们葵哥儿的主意。”
  “叫进来吧。”既是有意掌管中馈,总少不了处理这些家长里短,颜氏如今都已麻木了。
  如冬梅所料,李纨果然是为贾兰读书的事儿来的。
  贾葵是封国公主的嫡子,又有一等国公的老子,他的师傅自与别个不同,武师傅明濠如今是正二品官爵,文师傅周崇乃当世大儒,除了天潢贵胄,再要找比他们两个更强的老师无异于登天之难。基于此,颜氏自然不便随意给明、周二人加派任务。
  颜氏真正在意的却是:“我记得兰儿的外祖父是国子监祭酒,找个先生在家授课有多难?”
  好比现代,要说北大校长的外孙没老师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纨苦笑:“我们太太怕请了先生后老爷也叫宝玉跟着读书,在家不比学里,万一没按着规矩读书惊动老爷,老太太必要担心的——”
  “为着一个不成器的就得让兄弟侄子跟着不成器?”颜氏数落道,“兰儿是二老爷的嫡长孙,二房上下除了二老爷再没有比他金贵的,你这做娘的不该立起来——”
  这番话纯粹是因己度人,李纨担着克夫的名头,又没个伯爷郡主的爹娘撑腰,哪里能在王氏这样的婆婆手下讨出便宜来?至于家产,漫说王氏,在贾母和二房下人的心中,整个荣国府都该是宝玉承袭的,和贾兰又有什么相干?
  想到这一层,颜氏也不好对李纨求全责备了。
  “你既顾虑这个,万一二老爷听说兰儿跟了周先生读书,也求老太太让我和大爷说话,非要将宝玉一齐送去,那时候岂不是相同的结果?周先生授课,连忠雍亲王家的三王子也受过教训,宝玉能比皇侄金贵?万一挨了打,兰儿还是免不了受迁怒的。”颜氏没说的话是,“保不齐要给我们加一条‘挑唆二房不和’的罪名。”
  李纨忙道:“大爷整顿家学,想来不用几日就有结果,兰儿扰不了先生许久的。”
  “你既有主意,我这当伯母的并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颜氏转头吩咐,“叫长史备份见贽礼送到周先生府上。”
  本朝公认的第一大儒是太宗年间的岳麓山长黎琼先生,此老一生收了十个弟子,关门弟子是隋炀皇帝开设科举以来唯一的六元双榜首贾瑚,开山大弟子就是周崇。
  周崇是黎门十俊中唯一不曾出仕的一个,但其学问决定了社会影响力,太子经筵讲学,对受邀而来的周崇要执师长礼,皇帝那样傲娇的人,见到周崇也是礼遇有加,早年曾受小师弟托请执教宫学,忠雍王第三子金时连着两回没有完成课业,周崇动怒,直接拿戒尺往手上招呼,把金时打得嚎啕乱叫。
  忠雍王在太宗庶子中是最得皇帝器重的一个,算得上数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可惜子嗣缘法极薄,除了嫡妃生的嫡长子,侥幸未夭活下来的庶子寥寥三两人而已,自然极受重视。
  王府的随从跟班护主心切,当场与周崇对峙起来,都道“王子有错,该当侍读受罚,岂可擅伤贵胄?”
  两将闹起来,官司打到了御前,忠雍王觉得脸都丢尽了,亏得夏守忠眼疾手快把他抱住,否则金时连窝心脚都得挨上。
  给这样的人做弟子,没有上好的天赋和极硬的关系决计无法成事,贾瑚是周崇的小师弟,颜氏又是周崇口中的“千古巾帼第一人”,贾葵小朋友的资质不赖,收入门墙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公主府长史孝敬了礼物,转述颜氏的意思:“本不该劳累先生的,只因三五日内请不得合意的塾师,求先生费神指点一二,我们公主和公爷只有感激的!”
  周崇笑道:“你家主子忒心善,早年为求先生将你们府二房的那个贾——贾珠收进门墙,耍了多少心机!如今竟为他的儿子搭礼欠情。”
  小师弟和弟妹的面子是有的,周崇收下礼物便打发长史回府复命去了。
  秋菊意气难平,忍不住吐槽李纨:“这位珠大奶奶也忒算计了些,她的儿子找师傅,倒用您的私房填人情。”
  颜氏叹口气:“寡妇失业的,拉扯一个孩子不容易,何必计较。”
  秋菊撇撇嘴:“亲祖父亲祖母的没在意,您是隔房的伯母,反倒花费心思。”
  “行了”颜氏苦笑一声,“在这儿磨的什么牙?去问问你瑚大爷回不回来用膳是正经。”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觉得李纨是“可怜之人可恨”呢还是“可恨之人可怜?”——天气炎热,脑袋已经发胀,请各位读者朋友用多多的评论给予我爽爽的清凉

☆、宁扶小人得志狂 捐弃假道沽名扬

  贾环真就没让贾瑚失望。
  正所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荣府二房的庶子有了大堂兄撑腰,一下把昔日不太将其放在眼中的同窗辖制的老老实实。
  不作不死,宝玉有自己的小算盘,只要逃出家学求在贾母跟前,再大的事儿也不会是事儿!眼见上面坐着的人换成庶弟,不消片刻就拿着簿子上交功课。
  贾环不怕贾宝玉,却怕贾母与王氏,甭管心里怎么想,他是没有刻意为难嫡兄的胆量的,此时虽不好失了在堂兄跟前的表现良机,宝玉真能抄完他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抬手放过,翻到页尾时不禁蹙眉问道:“二哥哥,你的书并没抄完。”
  宝玉略不耐烦:“我去找老太太,她老人家跟大哥哥说,准我在府里抄完是一样的。”
  贾环左右掂量不得全法,又听下边尽是唏嘘之音,索性横了心:“大哥哥说了,抄完的才能回,谁都不能例外。”
  贾宝玉不信贾环敢拦着自己,抬脚就要往外走。
  贾环从椅子上站起来:“不准走!”
  两个亲兵往前一站,并肩堵住了宝玉的去路。
  宝玉脸都气红了:“你敢!等我回去告了老太太,看她怎么教训你!”
  贾环是豁出去了:“我奉大哥哥的委派检查课业,老太太知道了也不能怪罪!”
  宝玉左右看看,只好赌着气回归本位。
  贾瑚听说后颇为遗憾:有这份胆识的如果换成宝玉,他不定得省多少心。
  看着余下没抄完书的二十来人,贾瑚无语至极:“就这样罢,打今儿起都不必来上学了。”
  众人如蒙大赦,哪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