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赦大老爷的作死日常-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贾政离开后,贾母便唤了十二到跟前,迟疑的问出了心中的疑问:“琮儿,论学问,你真的比珠儿强多了?”
    十二笑嘻嘻的凑了上来,随口忽悠着:“老太太别听政二叔叔瞎说,我怎么会比珠大哥哥学问好呢?我整日里跑动跑西的,不是吃喝就是玩乐。对了,老爷还说要给我寻个练武师傅呢!”
    “好端端的,寻甚么练武师傅?”贾母奇道。
    “我喜欢玩呀,整日里待在学堂里多无聊呢,若是能跑马练剑多好玩。再说了,老爷他也同我说,做学问根本就不急于一时,趁着年岁小,尽管撒丫子玩。等年岁大了,身子骨也结实了,再死命读上两年书,一准就能高中了。”
    “真的?”贾母明显的不相信。
    “当然是真的,老爷和东府的珍大哥哥不都是这样吗?老爷说,小时候就应该玩,把该玩的都玩一遍,等大了就没兴趣玩乐了,毕竟那都是他玩剩下的东西。再等娶妻生子以后,心也定下来了,就可以好生用功上进了。甚么年少有为,老爷说那叫伤仲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十二转了转眼珠子,不怀好意的道,“老太太您瞧老爷和政二叔叔,这不就分明了?”
    贾母恍然大悟,她说为何小时候明明就是贾政更为用功上进,性子也稳重妥当得很,偏生却没能高中,反而要荣国公贾代善临终前上折子为其讨要官职。反观贾赦,小时候就顾着熊了,甭管怎么打怎么骂,就是不肯学好,可大了知晓道理了,不是立刻就走上正途了吗?
    “是这个道理。”贾母连连点头称是。
    忽悠了贾母,十二一溜烟儿的小跑回了荣禧堂,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贾赦,毕竟这里头还有些话需要跟贾赦对照一下,免得回头贾母问起来穿了帮。而贾赦在听了十二这话后,登时笑得岔了气,还真别说,虽然知晓十二是在胡说八道,可连在一起听起来,还真有些道理。
    然而,那拉淑娴得知后,却将十二唤过来训了一顿,转而就将他打包去了张家,只叮嘱道,不准再胡闹生事,另外等荣国府寻到了合适的练武师傅后,再将他接回来。
    十二的学问的确出众,可这是针对于孩子们而言的,事实上跟张家老太爷等人相比,他完全就不够看的。说白了,前世他也不过才活了二十五年,其中十五年都活在那拉淑娴的羽翼保护之中。再说了,身份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如果单纯的以学问来判断的话,他压根就比不上那些真正寒窗苦读之人。
    生怕张家太宠溺十二,那拉淑娴还亲笔写了一封信交予下人带给张家二老爷。整个张家里头,只属张家二老爷脾气最坏,那拉淑娴千叮咛万嘱咐,十二就是个不打不成器的熊孩子,让她二哥只管下狠手便是。
    于是,十二的霉运之旅开始了。
    随着十二的离开,珠哥儿的病情逐渐好转,笼罩在荣国府上空的阴影也慢慢的散去了。至二月底,隔壁宁国府传来好消息,去年进门的珍哥儿之妻已经有了身孕,预产期估摸着是在十月底。到了三月份,张家那头也传来好消息,张家二太太诞下了她的第二个儿子,小名柯哥儿,大名就是张昀柯了。
    而伴随着这两个好消息的,是宫中开始大、小选了。不过,因着荣国府亲近的人家都无参选之意,若是诸人只当是个趣事儿说过便罢了。
    又几个月后,珠哥儿的病彻底痊愈了,且没有落下明显的病根,把王夫人欢喜得直念佛不说,还特地带着元姐儿等人去了一趟城郊的铁槛寺里拜佛还冤。王夫人倒是问了那拉淑娴是否同去,不过因着恰好有事抽不开身,那拉淑娴便婉拒了。
    等还愿回来后,王夫人做的头一件事儿,就是备下礼物请了宁国府的贾敬过来,将迎姐儿过继给了大房,也算是真正的过了明路。
    因着荣国府素来的习惯就是,嫡出子女三岁入族谱,庶出子女七岁入族谱的缘故,过继的事儿顺顺当当不说,甚至从根本上改了迎姐儿的出身,若是没有人明言,只怕都认为迎姐儿原就是那拉淑娴所生。毕竟,三岁的迎姐儿原就不在族谱上,一进入族谱就记在了那拉淑娴名下。
    府里发生的这些事儿,一直被拘在佛堂里的赵姨娘也得到了信儿,据说她当场崩溃大哭,悲痛得数日都下不了床。
    然而,同她拘在一起的周姨娘却对此不屑一顾,能侥幸保住这一条命就已经很不错了,竟然还想那些个有的没的。这要是换成心肠狠毒之人,即便先前应承过了,事后反悔照样也无事。可惜,周姨娘能这么想,不代表赵姨娘也会这么想,她只一个劲儿的沉浸在失去了唯一的女儿这事儿上头,日日夜夜悲伤哭泣,没几日就瘦成了人干。
    可惜的是,跟珠哥儿病倒阖府牵挂不同,即便赵姨娘再怎么消瘦,也没有一个人为她心疼半分。至少,在荣国府里寻不出一个人。
    倒是同赵姨娘一道儿长大情同姐妹的琥珀在临出嫁前过来瞧了瞧她,不是为了显摆,也不是顾念旧情,而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将往昔的情分仇怨尽数一笔勾销。是的,琥珀要出嫁了,那拉淑娴信守承诺,当初问她有甚么愿望,但凡能做到的都会满足于她,只要她愿意反咬赵姨娘一口。而琥珀,她说她想光明正大的嫁出去,当个嫡妻,而非没名没分的通房丫鬟。
    那拉淑娴答应了她,又让容嬷嬷仔细替她挑了几个好人家,让她过目后,才定了下来。至于嫁妆,反而是最简单的,那拉淑娴予了她一套样式老旧的赤金头面,可以说除了分量重外,没有任何的美感可言。
    一套赤金头面,起码重三斤。甭管是当压箱底的好东西,还是变卖换钱,都足以让琥珀好生过日子了。
    
    ☆、第136章
    
    端闰五十年,过的既慢也快,仿佛就在一眼望不到头之际,忽然间就年关就将至了。
    比起兵荒马乱的荣国府,其他关系较近的亲朋好友之间,倒是多了不少喜事,尤其添了不少人丁。
    张家那头,除却新进门的续弦外,还迎来了两个孩子。三月时,二房嫡次子柯哥儿诞生,等半年后的九月里,三房也有了嫡次子,名唤楠哥儿。
    隔壁的宁国府则紧追其后,在第一场雪落下的十月中旬,终于迎来了头一个嫡孙,取名蓉哥儿,可算是把他们一家子给欢喜得不轻,毕竟宁国府的子嗣素来都不怎么兴旺。
    还有王家,虽说前头也有丧事,不过除却王仁和王熙凤这对兄妹俩外,旁的人都已经出了孝期了。同年,王子腾在成亲数年之后,也总算是得到了一个孩子,虽说是个闺女,却也把他喜得不轻。随着上头凤哥儿唤法,小名作鸾哥儿,大名王熙鸾。
    各家各户仿佛都有喜事儿,荣国府里,那拉淑娴也如愿以偿的将迎姐儿过继到了自己名下,勉强也算是添了丁。只是,对于王夫人而言,她却是真真切切的失去了一个孩子。万幸的是,珠哥儿的身子骨已经逐渐调养好了,因此即便心里头仍然充满了可惜和不舍,等时间久了还是慢慢看开了。且当时流掉的孩子月份太小了,王夫人身子骨素来不素,倒也不曾因此落下病根。
    然而,这一年里,即便各家各户后宅里看似平安康泰,可暗地里却是风起云涌的。
    在这种情况下,端闰五十一年到来了,以往隐藏在暗处的暗潮汹涌,将会在这一年尽数引爆,化作狂风骤雨,席卷整个京城乃至于九州大地。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长青帝一纸圣谕,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所谓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单从字面上来看,指的是国家繁荣昌盛,百姓人丁兴旺安居乐业,朝廷下令永远都不加重赋税。
    当然,这仅仅是表象。
    真相是,那丫的就是纯扯淡!!
    所谓赋税,主要指的是地税和丁税,如今徒家天下执行的就是两税制。
    然而,早在数百年前的盛唐时期,李唐皇室便已宣布将两税合并成为单一的地税。这里的合并只是将两种税收合在一起上缴,指的是缴税的项目少了,但是要交的税收总额是不变的,这是为了方便缴税,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
    等到了之后战乱年间,九州大地狼烟四起,分裂了无数个小国家。许是因着战争开销过大,或者旁的甚么缘故,总之各个皇室皆陆续向百姓再度征收丁税,当然是在原本地税的前提下,额外的征收,相当于是缴纳了两笔税收。
    这种情况一致延续到了前朝中期,有位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的所谓有识之士提出,以为百姓减轻负担为由,再度将两税合并。自然,依然是仿照李唐皇室的做法,只是将缴税项目合并了,税费仍保持不变。
    待徒家打下如今的江山后,因着连年战乱,加之各地叛乱此起彼伏剿而不灭,再度向百姓征收丁税,当然之前的地税该交的仍旧要交。再往后,便轮到了长青帝提倡两税合一,并承诺永不加赋。
    “唉,若是圣上真能保证永不加赋的话,这事儿倒的确是对老百姓有利,不然那纯粹就是闲的发慌找事儿做。”
    瞅着四下无人,十二不由的跟那拉淑娴吐槽道。在过去的一年里,他有大半时间都耗在张家,又因着那拉淑娴有言在先,他可算是被折腾得不轻。等好不容易盼到荣国府这头寻到了靠谱的教习,他赶紧屁颠屁颠的滚回来。结果,还没待上多少日子,就听到了这么个令人无语的消息。
    “咱们府上又不用缴税,你管那些个闲事作甚?”那拉淑娴横了十二一眼,满脸都是你很闲的神情。
    十二能说甚么?跟那拉淑娴解释这种事情再来一回,江山都要不稳了?然而,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哪怕那拉淑娴前世是一国之后,但以她的学识完全不足以理解赋税里头的弯弯绕绕。这也是没法子的,你指望一个打小金娇玉贵养大的大家闺秀,去理解地租子和人丁税……
    “好好,不提这个了。”十二压根就没打算费精力跟那拉淑娴解释这玩意儿,想来即便那拉淑娴亲眼见着百姓流离失所,恐怕也只会拿些银两赏赐,压根就不可能往深处想,更绝不可能去思考如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说说你打算怎么解决咱们府上的事儿罢。”那拉淑娴头疼的拿手指按着眉心,即便再怎么不通历史,某些大事件她还是知晓的。
    譬如说,前世康熙帝提倡“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后没多久,就任命当时的雍亲王接手户部,专职讨债。
    讨!债!
    甭管是这一世的长青帝,还是上一世的康熙帝,平心而论那都是宽厚仁慈的主儿。可问题是,他们倒是宽厚仁慈了,可四爷他一点儿也不曾继承到这个特质呢。
    就说前世的大清朝好了。
    明明多年的战争、平乱下来,国库已然呈现空虚之态,可康熙帝仍每每大方的将银两借予生活困顿的八旗子弟以及朝廷命官,这不收利息倒是没甚么打紧的,关键是闹到最后连本金都收不回来了,那麻烦可就大了。更别说还有类似于纵然底下官员贪赃枉法、收受贿赂,甚至都有了明确的说法以示受贿的合法。譬如说,三节两寿、冰敬炭敬、火耗银子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底下人干不出来的。
    可谁让康熙帝是个仁君呢?仁慈宽厚到了最后,哪怕想要施展严苛的手段,却也是有心无力了。
    然后的然后,四爷上位了。
    一想到前世那些个被雍正爷玩死的人,那拉淑娴只觉得脑仁一抽一抽的疼。其实,在前世那拉氏在康熙年间真心不算甚么,那会儿是佟家称霸朝堂的时期,相较而言,那拉氏真的连给佟家提鞋都不配。也正是因为如此,到了雍正年间,那拉氏完全没有被清算,当然事实上也确是没啥好清算的,无权无势,顶多就是一个还算响亮的姓氏,可这种场面上的东西根本就不被雍正爷看在眼里。
    可惜,那是前世。
    前世的那拉氏因为式微,同时又极快的表明了忠心,得以全须全尾的传承了下来。不幸的是,在这一世,包括荣国府在内的诸多亲朋好友,全部都站在了四皇子的对立面。那拉淑娴简直不愿意再往下深思,实在不可能会有好结局的。
    “那就老实还钱呗。”十二倒是回答得极是痛快,“皇玛法是甚么人?跟他谈感情叙旧那倒是宾主尽欢了,可要是跟他谈钱……唉!”
    若是旁人是谈钱伤感情,那么跟雍正爷谈钱,那就是伤寿数!
    十二边在心里头腹诽,边拿眼去瞧那拉淑娴,见她不声不响的,倒是略微急切了起来:“娘,您还犹豫甚么?那可是相当于皇玛法的人物呢!你想想看,但凡是皇玛法看不顺眼的,或者曾经得罪过他的人,等到了雍正年间,全都上天了!就算有个别一时半会儿的没直接弄死,那也是顾忌着影响,您想想佟家,曾经的佟半朝多能耐呢,结果雍正四年隆科多就进去了,没过两年就上了天,至于咱们家嘛……”
    “你是想说,咱们家看着不赖,好歹也是个国公府,可真要是落在那位手里,怕是立刻就会被收拾了罢?”那拉淑娴毫不怀疑自家人最后的结局,其实无非就两个结局。
    其一,新帝登基后立刻获罪入狱、抄家灭族。
    其二,要恁死的人太多了,略留个两三年,等轮到时再被恁死。
    可这两个结局她都不想要。
    那拉淑娴抬头望向雕刻精美的横梁,面上只有满满的沧桑。倘若有的选择的话,她宁愿立刻穿回去跟令妃那个贱婢拼了,也不愿意跟那位爷去较劲儿。
    他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好吗?
    蚍蜉撼树,那不叫傻,叫傻透了!
    “所以赶紧还钱呢!赶在那位爷耐心告罄之前,连本带息的全部给还清了,有道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咱们伏低做小,以那位爷的性子是不会鸡蛋里挑骨头的。再说,我还盼着等新帝登基开恩科时,三元及第呢!”十二瞪圆了眼睛,语气里是满满的坚定,“娘您回头先将账单子归整归来,再想法子去跟户部那头对照一下,看有没有遗漏的。真要是遇上模棱两可的账,只管添上,哪怕多还钱,也绝对不能坑了那位爷的银子。哎哟诶,咱们要是坑他的银子,回头他能坑了咱们的小命!”
    “还用你说。”那拉淑娴没好气的横了十二一眼,旋即起身绕过屏风走进了最里头的内室,从架子床里的暗格里取出了一本账本子,回来后直接摔在了十二眼前,“看罢。”
    十二下意识的伸手拿了过来,旋即却震惊的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
    想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时,许多人家都曾接驾过,这里头就包括了荣国府。准确的说,当时还是贾家,贾演、贾源兄弟二人尚未被赐封国公爷,自然也没有宁荣二府之说。而当时,贾家尚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整海塘,只预备接驾了一次。也正因为是接驾的缘故,很多花销都是从国库借的银子。虽说是借的,可谁也没打算还过,毕竟借的银子最终还是用到了太祖皇帝身上。然而,从国库借银子是需要凭条的,上面明晃晃的写了贾演、贾源兄弟二人的名讳。
    这只是其中之一。
    后来,贾演、贾源兄弟二人被太祖各赐封为宁国公和荣国公,又得了府邸,只是当时经过了多年战乱,哪怕是曾经繁花似锦的京城也是遍地苍凉。又因着贾家是兄弟二人皆得国公,且俩人极得太祖皇帝看重,故而当年赐下的其实是一座亲王府邸。
    亲王之下是郡王,郡王之下才是国公。虽说是两位国公爷共同承袭了这偌大的亲王府,可仍是逾越了。既是逾越了,那就改呗!
    偌大的一座亲王府,中间最繁华的正堂全部拆除,用一堵墙隔开,平均分为两座面积相等的宅子。因着宁国公贾演为兄长,荣国公贾源为弟弟,故而宁国府在东,荣国府在西。至于里头的种种,一方面是规格不符,另一方面也因着年久失修,说是改造,其实几乎就是铲平了重新造了两座宅子。就连最外围的墙体和大门,都推翻重建了。
    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虽说两位国公爷都有着不菲的家资,不过当时的太祖皇帝大手一挥,从国库里支取罢!于是,又是一笔欠款。
    “在姑苏扬州接驾时,向国库支取了百万银两,就算一人一半好了,咱们府和东府各五十万两。督造宁荣二府时,向国库支取了六十万两,也算一半,那咱们府就欠了八十万两。”十二茫然了,即便他曾经是皇阿哥,也没见过那么多的钱啊!!
    不对,这已经不是见没见过那么多钱的问题。而是……欠债啊!!
    ——不还就会立刻上天的欠债啊!
    “严格算起来,只多不少。我只是大概的估算了一个数目。”那拉淑娴指着账本子,一笔一笔的让十二细瞧,“你看,当初向国库支取银两并不是一次就成的。像这一笔,接驾要督造个园林,要纯南方园林假山流水雕栏玉砌的那种,单这个,前前后后向国库支取了不下五十笔钱财,多则五万两,少则两三千两。加上当时咱们家身处江南一带,很多时候都是先挪了银子花用后,隔几年才补上的,所以账目多有凌乱。”
    “不管凌乱不凌乱,这就表示咱们家至少要还八十万两银子?!”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十二已经整个人都不好了。
    八十万两银子啊!!!
    在前世,康熙朝曾立下规矩,但凡成年阿哥出宫开府,皆可得安家银子二十三万两整。然而,那是康熙朝的规矩,并不是乾隆朝的。至少十二可以摸着良心发誓,他一文钱都没拿到手。当然,府邸他是有的,人手钱财也是不缺的,逢年过节都会得到不少赏赐,况且真的要是没钱花用了,也可以伸手向乾隆讨要。然而,传说中的安家银子……
    这个真没有。
    “是的,且只多不少。”那拉淑娴难掩悲切的道,“还有个事儿,虽说当时是宁荣二府共同支取的钱财,咱们也的确可以将之平分。可有一点儿,十二你千万要记得,就算咱们还清了欠款,若是宁国府抵死不还的话,到时候抄家灭族,咱们仍要陪葬。”
    十二:“……”
    ——皇玛法,不讨债的话,我还是您的好孙砸!
    然而,那是不可能的。
    好半响,十二才强撑着道:“那就老老实实还债罢,咱们不存侥幸心理。我这就拿着账本子去寻蠢爹,他要是死赖着不还钱,我就、就死给他看!”
    聊下这句话后,十二悲伤的拽着账本子离开了,他那英明神武的皇玛法哟!孙砸我就快要死在您手上了!!
    <<<
    旁人都道,当分享快乐时,可以将一份快乐变成两份。当然,倘若遇到的是悲伤的事情,有人跟你一同承担的时候,悲伤则会少了一半。
    因此,当十二看到蠢爹面上从不敢置信,到满目苍凉,再到生无可恋,最后停留在了怀疑人生的茫然之中。
    准确的来说,十二原就知晓荣国府背负着国库的欠银,他只是没料到数目会如此庞大,并且还承担着宁国府的连带责任。因此,震惊归震惊,十二还是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并立刻寻到了共同承担的人——蠢爹贾赦。
    可贾赦呢?!
    作为荣国府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嫡长子,即便贾母是有些偏心眼儿,可他依然打小过着金娇玉贵的日子。及冠后先是迎娶了合心意的妻子,又连生了三个儿子,哪怕长子瑚哥儿早夭,可毕竟时间都过去那般久了,贾赦已经能坦然接受这个事实,甚至将之视为这辈子最大的坎坷、磨砺。然而在这一天,他觉得他快要魂飞魄散了,八十万两的欠银……
    等等。
    “琮儿,你这孩子平日里瞧着倒是聪慧得很,可今个儿却是毛躁了点儿。不就是国库的欠银吗?别说圣上压根就没来讨要,即便将来真的讨要了,咱们哭哭穷,再拿着往昔父辈们的情分说说事儿,铁定就能抹了去。再说了,你想想,如今欠钱的才是大爷呢!怕甚!”
    贾赦嘚瑟的扬了扬脑袋,一副为自己的聪明劲儿骄傲的模样。
    十二只想呵呵两声。
    这要是换做旁人,欠钱的是大爷这句话还真挺管用的。哪怕是外头的印子钱也一样,试想想,即便放印子钱的再怎么凶残,多半也就是将人绑了去逼着拿出房契地契变卖,或者将家中的女眷发卖掉填债,除非是逼急了,一般是不会闹出人命来的。哪怕最惨烈的情况,也不过是欠了印子钱的那人被恁死,并不会出现满门抄斩的情况。
    可那位爷?呵呵,都说欠钱的是大爷,那位爷是祖宗!!
    没钱还债?那就抄家。
    家底不够?子孙后辈接着还。
    抵死不从?革职查办,满门抄斩,家产充公,这要是还不够那就算了。
    “爹,不是我吓唬您。但凡还有转圜的余地,我也会跟您说这些了。咱们就一句话,要么还债,要么全家一道儿下黄泉去找老太爷。到底应当怎么做,您老人家看着办!”
    撂下这句话,十二头也不回的走了,只留下贾赦一人捏着手里的账本子,在刺骨寒风中瑟瑟发抖。
    似乎真没别的选择了。
    ……
    在长青帝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圣旨月余之后,四皇子得了奉旨接管户部,专职讨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