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历史]大清太子爷-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挥了挥手,让给他捶腿的小宫女退下,这才似笑非笑道,“你瞧你拿不出银子,索额图和皇太后不是都助了你一百两银子吗?你也还算想得周全,知道将这银子分别列在太皇太后和佟贵妃名下,听说你还给了胤禛十两,你怎么就不给自己留一点儿呢?”
“回皇阿玛,这银子不是儿子的,儿子不好要。儿子当时心里也矛盾,不知这银子该不该拿,但却知道是不能退的。儿子也不图虚名,只要银子能送到百姓手里,儿子就高兴了。”
胤礽顿了顿,又轻声道,“儿子要这银子,原本就是打算添在太皇太后和贵妃娘娘名下的。儿子想着自己没有银子,那就不该写上自己的名字。何况——”
胤礽抿唇一笑,“何况太皇太后和贵妃都不在京中,写在太皇太后和贵妃娘娘名下,明白人都知道是儿子出的。这也是儿子的一点小私心。”
胤礽知道康熙说的很对,他是太子,若是想要办成此事,根本无需筹谋顾虑这么多,但他不愿以强权压人,更不肯仗着康熙的宠爱作威作福,只能步步经营,诱旁人去替他做成这件事。
更何况,他现在是康熙最宠爱的儿子没错,若有一日,康熙与他父子反目,这些在宠爱之下而肆意行事以权压人的事情,将会全部成为反噬他的罪名,会将他拉入万劫不复之地的。
那历史的皇太子,不就是如此被废的吗?
他很明白,自己绝不能因权力而迷失了自己,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从现在开始,就要谨守着储君的本分。
不过,他虽防着康熙,却也知康熙对他并无坏心,他肯将自己的心思露一些给康熙知道,就是因为他明白,他的这点小心思,或许能瞒过胤禔,却绝瞒不过康熙去。还不如露些给康熙知道,兴许康熙不在意,便不会深究他的企图了。
“你倒是心思伶俐,还晓得顾这样的体面!这一下,太皇太后和佟贵妃,可就都欠了你的人情了!”
见胤礽这样说,康熙果然笑了起来,他压根不在意胤礽的心思,倒是在心中感叹胤礽果然是个仁厚孝顺的好孩子,他觉得胤礽此举深得自己的心,便起了心要奖赏他,遂笑道,“你这回做的很好,这册子上本就该添上太皇太后和佟贵妃,这样才合规矩。朕想想,该拿些什么赏你呢?”
康熙略想了想,不待胤礽说话,便又笑道:“朕想到了,胤礽哪,等你出阁讲书后,朕将你的乳公凌普调入内务府,擢升为内务府总管。这样一来,内务府的内库帑银也能方便你随意支取,将来你要用银子,只管拿朕的银子取用,也不必纠结这旁人送来的银子该不该要了。”
他们不是欺胤礽年幼无财吗?他就偏要给胤礽撑腰,给他财势体面!
☆、第24章
胤礽被康熙这话吓了一跳,哪里敢答应,当下就要出言拒绝康熙的赏,哪知康熙抬手阻了他的话,望着他笑道:“你连索额图和皇太后的银子都收了,却不肯要朕给你的银子?”
康熙这话一说,胤礽倒不好拒绝了,正在踟蹰间,便听康熙又笑道:“索额图和皇太后的银子,你不退是对的。这也是他们的一番好心。索额图是你的叔姥爷,不是外人,你没银子,他助你也是应该的,只是他也忒小气了些,只给你一百两银子。不过明珠比他还小气,朕听说明珠只给了大阿哥三十两银子。”
康熙笑道,“至于皇太后的一百两银子,你更该拿着,若是还回去不要,倒是伤了她的一片心。朕也想过给你一百两银子让你还给皇太后,但那样做未免太生分了,只怕会更伤皇太后的心。所以这一百两银子,你就别还了。你素日对皇太后多用用心,也就是了。”
康熙这一趟侍奉太皇太后去口外避暑,只带了佟贵妃和几个答应去。他日日与太皇太后在一起,心却还留了一半在紫禁城里。他心里挂念的人也不是别人,就是胤礽。
他之前尚还想不通胤礽为何要与皇太后这般亲近,但去了一趟口外,又经历了这些日子的地震,他的想法就发生了些转变。
他是去瞧过地震中的受灾区的,那些在震前还活得好好的百姓,震中来不及逃生,就被坍塌的房子压死,他见到那些来不及收拾的死人尸首,忽而就有些感慨,不管是什么人,总是要走这么一遭的,天灾一来,生死便只在一瞬之间。
太皇太后近几年的身子越发不好了,他在宫中的长辈便只有这二人,将来太皇太后若真的没了,难道他就要和皇太后这样生疏的过一辈子吗?如果皇太后在这次地震中出了什么事情,他就真的能漠不关心置之度外吗?
他始终记得,胤礽出痘时,只有皇太后和他一样,不眠不休的十数个昼夜在胤礽榻前照顾,他还要抽身分神去处理朝廷机务,不能时刻守在胤礽身边,但皇太后却当真是一步都没有离开,一直守在胤礽身边的。他也记得很清楚,后来胤礽不行了,是皇太后在胤礽耳边哭喊,将胤礽给喊回来的。
如果皇太后是因为太皇太后的吩咐才如此的,大可不必如此卖力。所以康熙觉得,皇太后待胤礽,应是出自真心的好。
这大概也是胤礽醒来之后与皇太后变得亲近的原因吧。
康熙默默的想过,就算是为了那十数个昼夜的照顾,他也是该感激皇太后的。若皇太后不在,或许胤礽就回不来。毕竟当时,他已经是束手无策,六神无主了。不过是帝王的克制力让旁人看不出他的害怕和慌张罢了。
就是为了胤礽,他也该对皇太后好一些的。
所以,他这次回来的路上就想通了,他不再阻止胤礽与皇太后亲近了。其实太皇太后说的也没有错,胤礽与皇太后亲近,没有什么坏处。何况他心里也已明白过来,即使胤礽与皇太后亲近,也并不会影响胤礽对他的感情。
康熙怜爱的看着胤礽,心想,宫里对胤礽别有企图的人太多,多一个人真心对胤礽好,这样怎么不好呢?
胤礽没有注意到康熙对于皇太后语气上的转变,他还在想康熙突然赏他的事情,听康熙的意思,这让凌普入内务府是铁板钉钉无可改变的事情了,他也不敢冒险逆着康熙的意思公然抗旨,便也笑道:“皇阿玛的好意,儿子领了就是。只不过,儿子还有个要求,若是皇阿玛不答应,那儿子也不要皇阿玛的好意了。”
“哦?”康熙来了兴致,挑眉问胤礽,“朕倒是要听听,你还有什么要求,朕一并应了你就是了!”
胤礽遂道:“皇阿玛说儿子出阁讲书后就让凌普去做内务府总管。儿子觉得这样不妥当。儿子就算出阁讲书了,年纪也还小,又不是总有用钱的地方。皇阿玛令儿子以学业为重,儿子自然是要一心一意好好读书的,儿子读书,这下头的奴才们不读书,若是一时疏忽弹压不住,他们打着儿子的名头瞒着儿子在内务府里挪银子用了,这银子还是算在儿子头上的。到时候查起账来,又是个说不清楚的事儿,儿子岂不是吃亏了?”
顾氏的丈夫便是凌普。顾氏是他身边得用的人,凌普作为太子的乳公,自然也在内务府领了差事的。
他自小就是顾氏看顾下长大的,他一直看重顾氏的稳重,所以在知道顾氏的丈夫就是凌普后,他仍旧看重顾氏,他以为,他只要防着凌普,不要让他忝居内务府总管就行,顾氏在他身边还是无碍的。可是千算万算,也没想到康熙为了方便他用银子,竟然这么早就提出让凌普去做内务府总管的事情来。
凌普贪挪内务府银两亏空案,这是康熙年间有名的与太子有关的大案。太子乳公凌普给太子带来了那么大的麻烦,他又怎么能让凌普再去做什么内务府总管呢?
康熙听了胤礽的话大笑起来:“有朕在,他们怎么敢?你放心好了,你只管读书,朕替你看着!晾他们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做出这等欺瞒主子的事情来!”
胤礽听这意思就知道这事是难以驳回了的,当下便道:“那皇阿玛说话算数,方才也说了要答应儿子的要求的。儿子的要求是,要凌普去做内务府总管也行,那须得在儿子大婚成亲之后再去。这几年儿子要读书,也没什么要用银子的地方,若是真要用银子,儿子管阿玛要就是了,也不必让凌普去做这个总管了。阿玛觉得怎么样?”
他知道康熙有意培养他,不会让他很早就大婚的。他的福晋不是普通的皇子福晋,嫁过来就是太子妃,将来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不是随便挑一家八旗的姑娘就成的,康熙得慢慢的权衡,得慢慢的挑。
所以,等到他大婚的时候,他必定已长到能掌控手底下那些人奴才们的年岁了,到了那时,凌普才不敢以大欺小,以为他是好糊弄的小主子,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玩花样了。
再者,他也想过,若是真的驳了康熙的好意,康熙未必肯收回这个旨意。最多也是不要凌普,再换旁人来。那旁人肯定也是与他这个太子关系密切之人,可这个人毕竟就不知脾气品性到底如何,也难保不会如凌普一样会贪挪库银。他想来想去,反倒觉得不换人的好,既知凌普将来会如此,他着意管教就是了,若是换个人来,又不知会惹出什么样别的事情来。
所以他心中思量许久,还是对康熙的提议松了口,康熙一番好意,他总不能太拒之不要的。
康熙哪里会细想,胤礽怎样说,他自然是应了的,当即便笑道:“你这话也不错,有朕在,自然也短不了你的用度!就依你的话,等你大婚成亲后,再让凌普去做内务府总管。”
胤禔拿了功课回来了——康熙听见太监进来报这话时,脸不自觉的就黑了一下,胤礽这心里本来还因为凌普的事沉甸甸的,一看见康熙的脸色,他倒是幸灾乐祸起来,胤禔来了,康熙转移注意力,一下子就想起了方才的不愉快来了。
胤礽方才还想走,现在委实不想走了,他想留下来围观,看看康熙是如何教训胤禔的。
不过康熙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听了太监的禀报,他转头对胤礽道:“回去歇着吧,朕跟大阿哥说说话。”
康熙将他支走,大概是不愿意让他看见接下来的场景,既然康熙不愿意他看,那么他也从善如流,乖乖的给康熙行了礼,便跪安退了出来。
到了外头一看,扫琴居然没走,一直捧着他的功课在外头等着他。
胤禔也带了个小宫女来,那个小宫女也端着他的功课站在一旁,胤禔倒是没站着候旨,而是跑到扫琴跟前,去翻那些康熙看过圈过的胤礽写的字。
扫琴自然是不敢拦着胤禔不让看的,可她也看见胤礽出来了,只得一脸为难的看过来,胤礽瞧见胤禔这样,脸上倒是无甚表情,心里却笑胤禔到了这会儿还无知无觉的,他含笑走了过去,正巧遇见胤禔抬头,见他走过来,胤禔还对着他笑:“二弟,你这左手写的字也不怎么样嘛,皇阿玛还给你圈了这许多出来,他这是鼓励你嘛,你的字也该好好练练了。”
胤礽笑起来,瞟了一眼胤禔的字,确实比他的工整端正许多,他听了这话也不恼,附和道:“大哥说得对。我的骑射不好,得练。我的字也不好,更得多练。”
“皇阿玛还在里头等着大哥呢,大哥快进去吧。”
兄弟两个叙话不足十句,里头的太监就出来请胤禔进去了,胤礽望着胤禔得意洋洋的背影,心道,大哥,就算你的功课再好,这会儿拿来了也是无用的,你先机已失。皇阿玛现在在乎的,可不是你的功课了。
☆、第25章
胤禔被康熙吼走,到了阿哥所还是心跳加速受到惊吓的样子,待拿了功课之后,这心情才平复下来,心里又开始兴奋憧憬,皇阿玛瞧了他的功课之后,就该问他宫中捐银事了吧?
胤禔又怕康熙不问,还故意将那记载着宫中捐银捐物的两本册子放在他的功课之中,就是为了让康熙在翻动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这两本册子,那样一来,不就能自动引出这捐银的话题了么?
胤禔不禁为自己机智的想到了这样的主意而自豪。
只是胤礽走得太快了,他本来还想问问皇阿玛与他都说了些什么的,眼看着胤礽走远了,他又耽搁不得,便只好转身跟着小太监进了乾清宫,心里倒是觉得,不问也罢了,管他跟皇阿玛说了什么,反正自己这份功劳肯定是跑不了的。
踩着轻飘飘的步子进去,在见到康熙的那一刻,胤禔才猛然想起方才的训斥,洋溢着兴奋的心情这才猛地收敛起来,他在心里提醒自己,虽然这份功劳已经唾手可得了,但他还是不能得意忘形,至少在康熙面前不能得意忘形,最好保持沉着稳重的模样。
康熙早已坐正了身子,瞧胤禔进来,那脸上的几分慵懒笑意早就收了起来,黑沉沉的眸光看向胤禔:“功课拿来给朕看。”
气氛骤然低沉,胤禔也不敢多说什么,亲自捧了自己的功课递给康熙,心里却忽而有些不安,要不,他还是先看看情形,把那两本册子抽出来等阿玛心情好些时再递上去?
他心里正这样想时,还没动手,康熙就将那一摞功课全都拿了过去,胤禔心里猛地提了一口气,罢了,是福是祸,也就是这一遭了!
康熙低头翻阅胤禔的功课,拿了朱笔不时圈划,心里倒也在点头,胤禔虽然忙着抢功劳,但这功课委实没有敷衍了事,这些字都是写得极好的,康熙瞧着大儿子的字好,比他走时进步了不少,这恶劣的心情也稍稍变得好了一些。
哪知他的手再一翻时,却从纸张之中掉出两本册子来,他眯眼,拿起来翻了几页,看清字迹顿时勃然大怒,将手里的功课怒掼到地上,瞪着胤禔吼道:“你就这么等不及要朕论功行赏吗!你才做了这么一点事情,你就想要朕赏你!?”
“朕叫你去拿功课来,你看看!你看看你自己拿来的是什么!”
胤禔看见那册子掉出来,又看见康熙拿着册子看后面色一沉,便心知不好,哪知康熙开口就对他怒吼,简直把胤禔吓呆了。
他什么都顾不上想,眼泪瞬间逼到了眼眶里也不敢哭,连忙跪下来认错:“皇阿玛息怒!儿子、都是儿子的错!儿子想着皇阿玛回宫后,肯定要问宫中捐银事的,儿子怕自己说不清楚,就想拿了这册子来给皇阿玛看!儿子绝不敢奢求皇阿玛的赏,儿子只是希望百姓们能够过得好,只要灾民们得到安置,儿子不图那些虚名的!”
胤禔一时口不择言,紧张错乱之间,直接就把胤礽说过的话拿来用了,他是不知道这话是胤礽早在康熙跟前说过的,胤礽也没跟他说过这样的话,他更不知道自己是拾人牙慧,他现在已经没有能力思考别的,只以为自己这样说了之后,康熙能够稍稍平息怒气。
他也不敢说自己是无心冤枉的,那册子本就是他自己放进去的,都怪他自己心太急了些。
康熙在听胤禔这话后,反而更加生气,在他看来,胤禔不止抢了胤礽的主意,竟然连胤礽的话都要拿过来一用,实在是可恶!
他厉声质问胤禔:“你不图虚名,那为何要把太子提出来的主意揽过来自己做?在朕跟前,你还一句实话都没有!你处心积虑的将这册子放在功课里,不就是盼着朕能看到这册子,然后对你大加赞赏,然后顺着你的心意论功行赏吗?”
胤禔的作为让康熙十分恼怒,他继续斥责胤禔:“太子有心想为百姓做事,你竟只顾着自己的私心!你欺太子仁善,抢了他的主意,还想要抢了他的功劳,你以为朕能由着你糊弄,不知道去调查事情真相的吗?胤禔,朕真是没想到你竟这样愚顽卑劣,竟如此欺辱自己的弟弟,朕往日真是错看你了!”
他本还想着,等胤禔将来长大了,能用心辅佐胤礽才好。如今看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胤礽还这样小,自己还活着,胤禔居然就敢明目张胆的做这样的事情,由此看来,将来胤禔也是不可能甘心辅佐胤礽的了。
胤禔从未受过康熙如此重责,忍不住眼泪簌簌落下,又怕康熙骂他软弱,不敢让康熙知道他被骂哭了,只敢轻轻吸了吸鼻子,将眼泪逼回去,然后对着康熙辩白自己的无辜:“皇阿玛骂儿子,儿子不敢回嘴。但事情不是像皇阿玛所说的那样。儿子、儿子听见太子说的那些话,确实是实心想帮太子的,儿子又见皇阿玛不在宫中,才想着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太子的。要说儿子有私心,儿子也不敢隐瞒皇阿玛,儿子听太子言说捐银捐物后会造册登记,这册子是要给皇阿玛看的,太子还说,皇阿玛一高兴,说不定会对捐银捐物的人论功行赏…儿子听了这个话,就动了心思了……皇阿玛,都是儿子的错!”
康熙闻言,怒哼一声:“你还说你不敢回嘴,你说的这些,哪一句不是顶嘴?朕说你错了,难道还冤枉你了不成?”
胤禔见康熙将错处全部归结在他身上,那剩下的为自己辩白的话他也不敢出口了,他本来还想说,不止自己是实心要帮太子,就连自己额娘也是实心要帮太子的,但看这情形,只怕说出来也是挨骂,他只好干干脆脆的将这些话咽回了肚中。自己被骂也就算了,只不能再牵扯额娘也被骂了。
康熙心里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开始一条一条的数落胤禔的罪状:“你以为你只有这一条错处吗?朕告诉你,你错处大了!”
“皇太子要带着你和皇太后出宫,你为何不勉力阻止?那朱三太子案才发了几年啊,杨起隆还没有抓到,京城作乱者仍旧潜在暗处伺机而动,那吴三桂还在外头作乱,你身为皇长子,不明晰这些危险,不对皇太子表明自己的态度,还由着他随着他出宫去,你说你是不是错?”
“既是出宫,又轻车简从,皇太子尚且知道低调不张扬,你闷声不吭的跟着他,却为何不立刻送信告知朕知道?皇太子疏忽了,难道你也疏忽了吗?朕与你往来书信里,你连提都没有提这件事,你对朕不坦白,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处吗?”
“最叫朕齿冷的,是你竟然抢了皇太子的主意作为你自己的功劳!胤禔啊,你是不是觉得,皇太子年纪比你小,能力比你差,后宫无人扶持他,他在后宫没有根基,所以你就觉得他争不过你,该事事让着你,你才敢这样夺了他要做的事情?还美名其曰的是实心帮他做事!”
胤禔让康熙一条一条数落的出了一身的冷汗,身子都在微微发抖,明明是暑热的天气,他却觉得自己像是在数九寒天里一样,越听康熙所言,越是无地自容:“儿子不敢!儿子绝没有这样的想法!”
“你不敢?做都做了,你还有什么不敢的!”
康熙哼了一声,冷笑道,“你若真是想帮,是不会计较这么多事的。你也不会让惠嫔去张罗这件事。你们的心思,朕知道,朕都知道!”
“可怜胤礽还在朕这里为你说好话,你却愧对他待你的一番兄弟之谊,还藏着这样龌龊的心思,你说,你算是什么大哥呢?你们又算什么兄弟!”
康熙发了一通火,将心中怒意宣泄殆尽,便不再言语,沉默的盯着胤禔看了半晌后,自己弯身将方才一怒之下掼在地上的字帖又都捡了起来,一直守在门口的当了半天透明人的梁九功见此情景,想进来帮忙,康熙抬眼看了他一眼,梁九功立时止步,又立于门边继续当透明人。
康熙捡完字帖,回身坐在榻上,拿了朱笔继续圈胤禔的字,却将那两本册子用脚踢的远远的,他一眼都不想看见。
胤禔跪在那里,大气也不敢出,康熙骂他,他还能承受,可骂着骂着,康熙忽而停下来不骂了,反而又重新捡起他的字帖圈字,这份举动倒是叫胤禔摸不透康熙的心思了。
按说,他惹的皇阿玛发了这样大的脾气,皇阿玛该是要发落他的,可是皇阿玛骂完之后,却又不发落他了,反而又去看他的字,这是个什么意思呢?
康熙不发落胤禔,胤禔这一颗心就七上八下的难以放下来,心中胡思乱想,越想越心慌,比方才康熙骂他时的状态还要糟糕得多。
康熙不管胤禔,只一言不发的将胤禔的字圈完了,然后预备那些字还给胤禔,抬眼见胤禔不敢抬头,抖着身子跪在那里一动不敢动,康熙心中冷哼一声,将那些字直接放在胤禔身前的地上,才淡淡的道:“过几日再问你的功课,回去吧。”
胤禔一愣,紧接着又心慌起来,皇阿玛不发落他吗?他就是再傻也知道,皇阿玛骂得这么狠又不出言发落他,绝不是什么好事。
胤禔期期艾艾的抬头看向康熙:“皇阿玛……”
一声呼唤未尽,他就止了声。胤禔瞧见康熙已歪着身子靠在榻上闭目养神了,显见是不肯理他了,他只能识趣退了出去,心里却百般琢磨不透康熙的真正用意。
胤禔抱着字帖走到门边,后头传来一声吼:“把你的册子给朕拿走!”
胤禔身子一抖,脚步一顿,忙转身,悉悉索索的去拿他的册子,他抬眼偷偷瞧了康熙一眼,见康熙闭目歪在榻上,一副不愿意再看他的样子,他心里难过,什么话也不敢多说,更不敢多问,只能抱着册子和字帖哆嗦着身子出了乾清宫。
——
胤礽虽在帐中练字,但他心不静,这字就怎么也写不好了。
他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