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大清太子爷-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礽正搁了书册看向石氏,见石氏问起这话,胤礽也跟着笑了一笑,道:“恩,我觉得说的挺好的。”
    石氏含笑走过来,到了胤礽跟前,挨着他坐下后,才略带了些羡慕的语气道:“我看弘昶他们几个都长得好可爱,弘昶懂事又听话,弘皙和微颐长得真像你,恩……李佳氏将两个小阿哥教得真不错。”
    石氏凑近了胤礽的耳边,低声道:“胤礽,我也想给你生个小阿哥,你说好不好?”
    胤礽笑道:“好啊,生了小阿哥再生小格格,儿女双全,多好啊。”
    胤礽大婚后一个月,石氏被册为太子妃。
    康熙也兑现他曾经对胤礽的承诺,在石氏被册封为太子妃后,胤礽之乳公,顾氏之丈夫,凌普被擢升为内务府总管。这意味着,整个内务府都在太子的势力范围之内,只要太子想,内务府的内帑官银他可以随便取用。
    即使康熙采取了扶持别派弹压索额图,但来了凌普这么一出,谁心里都明白,皇太子在皇上心里的地位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皇太子从皇上那里得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然而,非太子一系的人却感受到了莫大的挫败感。
    其中最郁闷的人,就是大阿哥胤禔了。
    胤礽大婚后不久,胤禔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终于生下了胤禔之长子弘昱,但胤禔还没有高兴太久,就得知了伊尔根觉罗氏因为生育太多没有调养过来,如今又拼命生下弘昱以至于大损身子往后不能再生育了的消息。
    而且,伊尔根觉罗氏在生下弘昱后,大病不起,太医院的御医都瞧过了,全都无法可用,伊尔根觉罗氏已是油尽灯枯,救不回来了。
    伊尔根觉罗氏盛年将逝,最为痛心的还是惠妃。
    “我早就与你说过,等她身子养好了再给你生养,你怎么就是不听我的话呢?你如今有了儿子,却把她的命给赔上了,你觉得值得吗?”
    惠妃痛心疾首,指着胤禔骂道,“舒怡要是没了,你让她的几个小格格和弘昱将来怎么办?他们又都还小,多病多灾的,若是没有亲额娘在身边教养照顾,将来可怎么好?你那个侧福晋是个不中用的,回头,我还得跟皇上说,替你娶个继福晋进门主事!”
    胤禔红着眼睛默默抹眼泪,却始终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了:“额娘,再怎么说,舒怡好歹也给我留下了弘昱啊,我心里也难受,可是我不后悔!弘昱是舒怡生的,就是继福晋再给我生个儿子,那也比不上他的身份!我的弘昱是嫡福晋所出,你看太子,他到现在还没有嫡子呢!”
    “你——”惠妃被胤禔这话气得不行,反而骂不出来了,只摆摆手道,“罢了罢了,我跟你说不通,你回去陪着舒怡吧!回头把弘昱送过来,我替你养几日,等你的继福晋进了门,再给你送回去!”
    望着胤禔出去的背影,惠妃在心里盘算,这回选继福晋,恐怕门第还是次要的,最重要还是要人品好,否则若是个心地不好的,怎么能照顾得了伊尔根觉罗氏留下的几个孩子和弹压那个疯疯癫癫的侧福晋李佳氏呢?

☆、第118章

五年前未能歼灭噶尔丹,这一直是康熙的心病。
    在拜谒过孝庄陵前后,他决定再度亲征噶尔丹,并令皇太子代理国政。
    “胤礽哪,朕走后,你替朕执掌国政,如有不懂的,可以请教几位大学士,如果有不同意见,你们也可以商量着来办理,朕不怕你出错,就怕你学不到东西,你明白吗?”
    康熙临行前,找来胤礽谈心,“你之前去各个部院衙门历练过,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儿,但是你还从没有自己去处理过这些政事,这一回朕出去,你就可以自己试一试了,只有你自己做了,你才知道那究竟是怎么回事。朝廷机务有你有几位大学士在,朕完全可以放心,倘或你们有什么决策无法达成一致,可以来信问朕。朕打仗归打仗,给你指点一二还是可以的。”
    胤礽点点头:“儿臣一定遵照皇阿玛的嘱咐去做。儿臣会把每日办理的朝廷机务详细写下来呈给皇阿玛看的,不管儿臣能不能做好,儿臣都希望得到皇阿玛的指点。”
    康熙并没有要求胤礽处理每件事都写下来,但听胤礽恭恭敬敬的这样说了,康熙心里也是很高兴的,他也没有驳回,当下笑道:“行啊,只要你写过来,朕一定看,一定给你指点!”
    “不过,朕还是希望你能把一切都处理好的,朕相信你啊!”
    康熙笑了一笑,又道,“这一回,朕会把索额图也带去,他留在京城,对你干扰太大了,朕带着他出去,也好叫他参赞军务,省得他独个儿留在京城里费心思动歪脑筋。”
    胤礽倒是很赞成康熙的这个做法,跟着点了点头,而后,又听见康熙道:“这回朕还要带着大阿哥去,还有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你的这些兄弟们都长大了,朕要带着他们出去历练历练,等回来之后,朕也就可以给他们派差了!如果他们干得好,朕回来就给他们封爵,胤礽,你觉得怎么样啊?”
    康熙想着,阿哥们如今都大了,正可以帮他做许多事情,而且,将来胤礽登基后,这些能力已经训练出来的阿哥们,不是正可以辅佐胤礽么?因此,康熙觉得自己的这个举措实在是很有长远眼光的。
    对于一个已拥有十四个儿子的帝王来说,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皇太子并不是康熙最终的目标。他对皇太子严苛,对皇子阿哥们也是一样的严苛,纵使不能个个如皇太子一般优秀,但也要能文能武拿得出手能办差,这才配得上皇子阿哥们的身份。
    否则,若皇子阿哥们都如前明的皇子们一样,那大清也就彻底的完了!
    胤礽微微一笑:“儿臣觉得皇阿玛的想法很好,阿哥们都长大了,确实是该出去历练历练了。”
    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这一套果然是不可能发生在康熙的阿哥们身上的。康熙要带出去的胤禔今年二十四岁、胤祉十九岁、胤禛十八岁、胤祺十七岁、胤祐十六岁、胤禩十五岁,这都是到了可以分封爵位的年纪了,一旦这回出去领兵,不出意外,这回来的人,大概个个都会有爵位能办差的。
    历练阿哥们,给阿哥们封爵,一则是可以培养阿哥们;二则,阿哥们有了权力和地位,就可以牵制住皇太子的势力。
    不过,给阿哥们封爵,也未必对胤礽没有好事。胤祉和胤禛从小就跟他关系好,如若他二人能够封个郡王,想来往后对胤礽来说,也是多有裨益的。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三十日,康熙率中路兵启行,二次亲征噶尔丹。
    康熙令胤禔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胤祉领镶红旗大营;胤禛与胤祺、胤佑、胤禩分掌八旗十营:胤禛奉命随行,掌管正红旗大营;胤祺率领正黄旗大营;胤祐奉命统率镶黄旗大营;胤禩随军。
    前方不断发来战报,胤礽得以知晓康熙的行军路程及途中所出现的任何事项。
    ——大军经沙河、南口、怀来,三月初十日出独石口。康熙谕示议政大臣等:出口以后,清晨启行,日中驻扎,每日一餐。十一日,户部侍郎思格色奉差在口外掘井,因不知一井能供多少人马饮用,被革职,充卒伍从军效力。康熙谕示:宿营时以井居中,派官兵看守,不得污坏,以便后队兵接替使用。十二日,康熙五鼓时即撤营起程,见军士还在营中或睡觉,或吃饭,经查才知行李到迟,影响了军士的歇息。
    ——康熙每天都五鼓起床,亲自查看驮载出发后才启行,到驻营时,时间已近中午,行李已到,军士、马匹都可休息。
    ——十五日,康熙行军到达滚诺尔地方,雨雪交加,军士尚未安营。康熙穿雨衣站立路旁,等军士扎营完毕才进入行宫,军士都已炊饭才进膳。十七日,中路军两路会合,按次序前进。命照常日食两餐。十八日,康熙生日,停止庆贺筵宴。四月初四日,康熙抵达哈必尔汉,正值朝廷使者从噶尔丹处携奏章步行而回。议政大臣等议噶尔丹有逃走之意。康熙表示:若费扬古军按期抵达土喇,两路夹击,噶尔丹必不能逃脱。
    ——初十日,康熙率军至科图,时东路军未至,西路军又以士马困馁,请中路军缓行以待;途中又有俄国助兵噶尔丹的传闻。于是,扈从大臣中有人以噶尔丹已远逃为口实,力请康熙回师。康熙愤怒表示:此次进兵,筹画再三。我军既至此地,噶尔丹有可能被擒,怎么能懦怯退缩?十四日,康熙对黑龙江、盛京、宁古塔兵下达命令,屯扎索岳尔济山,以防噶尔丹东窜。十七日,因距敌已近,康熙谕令各营及哨口、斥堠、牧马处夜间不许张灯举火。
    ——五月初一日,康熙率军至拖陵布喇克地方,谕令随征总兵官岳升龙等:今已逼近噶尔丹,对敌交战时,副将以下有退怯违令者,正法奏闻。初三日,康熙指示作战军阵,内大臣长泰等按指示绘成阵图,命全军照图遵行。初七日,康熙率前锋兵在前,诸军依次张翼前进,驻于西巴尔台。康熙密谕各营空壁伏兵以待,并且亲自巡视营伍。
    这仗一打就是两三个月,康熙与胤礽之间除了书信往来之外,胤礽就是靠着这些战报来获知康熙在前线的情况。胤礽不能亲自去前线参与战斗,只好闲时将这些战报拿出来看一看,也能在脑子里推演前线战场上的情形。
    这日,他从乾清门听政回来,就直接去了石氏那里。
    他今日还没顾得上看送来的战报,遂命德柱呈上来。
    石氏见胤礽在灯下看战报,望着他熬红的眼睛,忍不住劝道:“皇阿玛不在宫里,这几个月万事都要你来,你都已经够忙的了,这每天睡觉也不过才两个时辰,眼下既然回来了,也不知道歇一歇,又看这些东西做什么?皇阿玛不在跟前儿,你也不知道偷个懒儿,这每天不必寅时起来背书了,却反而比从前起得还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挣命呢!胤礽,你歇一歇吧,若是熬坏了身子,那就不好了!”
    石氏话音刚落,却见胤礽拿着战报在那里乐,还笑出声来了。
    石氏倒不乐意了:“你笑什么呀?我说的这可是好话,就这么好笑么?”
    胤礽抬眼,把手里的战报递给石氏看,一边还笑道:“你自己看,你看上面写的。噶尔丹知道皇阿玛来,吓得连夜遁逃。我忽然就想起来,皇阿玛昨天写来的信里也写了这个的。说噶尔丹闻知皇阿玛亲征后,一开始还不相信,说皇阿玛不在京城安居逸乐,到他那无水瀚海之地去了,难道他是飞渡过去的吗?后来噶尔丹至登北孟纳尔山,望见大军营地规模,御营黄幄龙幡,环以缦城,外为网城,军容极盛,才大惊失色,相信皇阿玛是真的亲征了,这才传令众人尽弃庐帐器械,连夜逃走。”
    之后,康熙就至拖拉阿林,以领侍卫内大臣马思哈为平北大将军,率轻骑追剿噶尔丹,并往迎费扬古西路军。
    “皇阿玛这一路亲征很辛苦,阵仗又大,我知道,皇阿玛是势必要剿灭噶尔丹的,但是,你在京城里也不轻松啊,你虽没跟着去,可这京城内外朝中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不都需要你操心么?”
    石氏到胤礽跟前坐下,目光专注地凝在他的脸上,轻声道,“胤礽,你又瘦多了。我是真的很担心你的身体啊。”
    石氏从顾氏那里知道,从前胤礽曾把自己累病过,所以这几个月以来,看见胤礽如此兢兢业业的,她心里就止不住的担心,偏偏这个人不听劝,不论她怎么说,他总是非要把事情做完了才肯歇着。
    胤礽摸摸石氏的脸颊,温声笑道:“我没事的,你不用太担心,我心里有分寸的。何况,皇阿玛在前线打仗,令我代理国政,我若是做不好,等皇阿玛回来时,我该怎么面对他呢?”
    石氏忍不住抱住胤礽的腰身,在他耳边低声道:“我就是心疼你啊,我觉得你身上肉都少了许多,全是骨头,真咯人。”
    胤礽听了一笑,刚要说话,却听外头德柱道:“太子爷,十三阿哥来了。”
    石氏奇道:“十三阿哥怎么来了?这个时辰,他怎么会过来?”
    胤礽笑道:“是我叫他来的。四弟走的时候跟我说了,他这一去,只怕十三的课业会放松,就叫我监督他的学业,抽空指点他一下。我都好几天没管十三了,今日正好有些空闲,就去叫了他过来。”
    石氏心疼胤礽劳累,却也没有拦着,只笑道:“那你去见十三阿哥吧,我叫人预备了点心和客食送过去,你好歹用一些。”
    胤礽温柔一笑:“恩,好。”

☆、第119章

胤礽觉得,胤禛跟着自己这几年,倒是把自己的性子学了个十成十。哦,不对,应该说,胤禛的性子比他还要冷淡严肃些。
    除了他和胤祉,胤禛跟其余的阿哥们都是不冷不热的处着,倒是从没有特别关系亲近的阿哥。就连他自个儿的亲弟弟,德妃所生的十四阿哥胤祯,胤禛跟他之间也是淡淡的,反而还不如跟胤祥之间的关系亲近。
    说起胤禛和胤祥的亲近,胤礽觉得,这段关系也是康熙强力促成的,要是没有康熙,只怕胤祥和胤禛还没有现下这么好。
    看着在他跟前认认真真背书的胤祥,胤礽不由得想起康熙当初要胤禛辅导胤祥课业的时候,那会儿胤禛心里还有点不大乐意,结果过了这几年,如今就是随军在外,还记得叫他督促胤祥的课业。
    胤礽想到这些就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时间真是个改变人心的东西。想他当初也不乐意胤祉和胤禛靠近他的生活,如今,他却在心底里把胤祉和胤禛当成了真正的兄弟相待。
    胤祥背完了书,见胤礽望着他笑,他自以为背的很好,也跟着胤礽笑道:“太子哥哥,我背的很好,对吗?”
    “谁说你背的好了?里头好几个字你都给漏掉了,你真读过一百二十遍,背过一百二十遍吗?”胤礽正色道,“还有,你昨儿做的几个算术题也是,定理公式用的一塌糊涂,你不是说四阿哥教过你那些定理么,皇阿玛还抽查过的,你怎么还做错了?”
    历史上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的十三阿哥胤祥,其实是个数学上的糊涂蛋。这让胤礽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有感于胤礽的严苛,胤祥自知做错了,默默垂眼,低声道:“昨儿太困,没有背完一百二十遍就歇下了。太子哥哥,我错了。”
    “恩,知道错了就好,听说在上书房里,阿哥们的学问皆不如你,但你也不能因为你学得好就懈怠懒惰,还是要跟皇阿玛在时一样刻苦才好。还有,你四哥给你编的那套算术集子,你再把里头的题重做一遍,他回来可是要检查的。”
    胤祥听见胤礽提起胤禛,眼睛一亮,便问道:“太子哥哥,四哥他有跟你说过他什么时候回来吗?”
    自胤禛跟着康熙出去后,胤祥就再没有收到关于胤禛的消息了,胤祥觉得,胤禛虽然不跟他联系,但却是一定会跟太子联系的,所以才会这样问。
    胤礽微微一笑,道:“你四哥没说什么时候回来,他给我的信里,倒是提起过你,是叫你好好学习背书的。若是要回来,恐怕也得打完了仗才能回来了。”
    胤礽没等胤祥回答,又笑道:“你四哥他人在外头打仗,这心里倒是很惦记你的,十三啊,你也不要让他失望,该好好努力才是,将来你才有能力做你四哥的左膀右臂,知道吗?”
    胤礽从胤祥的眼神里能够很清晰的看见他对胤禛的崇拜和敬服,这样的眼神,他也在胤禛的眼睛里见过的,那时候,甚至是直到现在,胤禛就是这样看他的。
    所以,有时候瞧见胤禛和胤祥在一起,胤礽总是会想起从前跟胤禛在一起的旧日时光。那样美好的时光,大概只有年少的时候才会有吧。
    胤祥走后,胤礽又回到了石氏那里,正巧这会儿又有康熙的书信送来,胤礽还顾不上跟石氏说话就展开书信来看了几眼,看到一半时便高兴的笑起来,没继续往下看就把康熙的书信给石氏瞧。
    “你看,皇阿玛说费扬古获昭莫多大捷了。”
    石氏将书信拿过来一瞧,上面写的很清楚——五月十三日,康熙率部班师,驻克勒河北。十四日,起程返京。途中,得知费扬古获昭莫多大捷。
    康熙在书信中,也将昭莫多大捷写的很清楚,应是特意从战报上抄下来的一段话,当是为了表达他的高兴与兴奋。
    ——西路军在费扬古率领下向昭莫多进发。不久,哨探报告:在特勒尔济口发现噶尔丹军队踪迹。费扬古立即命令署前锋统领硕代、副都统阿南达、阿迪等率前锋迎敌,且射且退,将噶尔丹军引诱到昭莫多附近大军阵地。费扬古令孙思克率绿旗官兵居中,其他汉军官兵、蒙古官兵、满洲官兵屯居东方山高处,右卫满洲汉军官兵等在西方沿河布阵。全军严阵以待。
    ——噶尔丹率万余人进入阵地后,费扬古立即遵照康熙予授之策,命令官兵步行奋击。自下午一时战至下午六时,难分胜负。费扬古遥望噶尔丹后阵不动,知道是妇女、辎重所在,便组织精骑绕至敌后方,进行突然袭击。瞬时,噶尔丹军营大乱。我军乘机上马冲击,乘夜往北追赶三十余里,至特勒尔济山口,斩首三千余级,杀噶尔丹妻阿奴,生擒数百人,俘获子女、驼马、牛羊、器物甚多,其中仅牛羊即达二十余万头。只噶尔丹率数骑先众而逃。被打散的噶尔丹士卒投降大将军马思哈的有千余人。
    石氏看罢写昭莫多大捷的那几段话,又把书信抵还给胤礽,笑道:“真好,这回皇阿玛亲征,全歼噶尔丹,这是个好事情啊!这上头还写了,皇阿玛说他班师回朝了。”
    ——五月十八日,康熙闻报大喜,降旨嘉奖,从优议叙,并决定班师,留费扬古驻守科图。
    胤礽点点头,继续看信:“恩,估摸着皇阿玛的行程,当是六月才能回京。”
    看到下头康熙所写的话,胤礽又忍不住笑起来,他这笑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了。
    石氏看胤礽只管拿着书信在那里笑,又见胤礽的笑很是奇怪,她方才并没有瞧书信底下的内容,见了胤礽这样,便忍不住问道:“胤礽,你怎么啦?”
    胤礽笑了笑,又把书信递给石氏看:“你瞧下头写的这些话,皇阿玛这些话可真是肉麻。”
    石氏将书信又拿过来,顺着胤礽所指的地方看去,看清那一段话后,也跟着笑起来:“皇阿玛要你的旧衣穿,那是皇阿玛想念你,你怎么说皇阿玛肉麻呢?你看皇阿玛这么多儿子,还不是只有对你这个皇太子才说过这样的话?我这就去收拾你的旧衣去,你给皇阿玛写回信去。”
    书信的最后,康熙将该说的话说完后,就写了他这三个月以来对胤礽的想念,虽说之前的书信也不是没有写,但这回写的格外动情露骨,并且还写明了因为想念胤礽,所以希望胤礽能寄来他的旧衣,以便让康熙在想念他的时候穿上。
    “这会儿就写回信,你不要我歇息了?”胤礽笑道,“旧衣明儿收拾也是一样的,不必急于这一时。”
    “怎么能不急呢?皇阿玛想念你,你就该连夜写好回信和收拾好旧衣然后连夜送过来,也该让皇阿玛知道你的心嘛,这事儿可拖不到明天,你——”
    石氏预备去寻旧衣,听了胤礽这话便回了他几句,说到一半时转头就见胤礽在那里望着她笑,石氏骤然反应过来,这才意识到胤礽是因她之前的话在调侃她的,当下便瞪了胤礽一眼,嗔道,“快些你的信去吧,别在这儿逗我了!”
    胤礽一笑,道:“皇阿玛喜欢深色的衣裳,你选个半新不旧的去最好,不要太新了。你记得还要装上一些我随身的小东西才好,也好让皇阿玛睹物思人嘛。恩……我这就写信去。”
    康熙的书信如此肉麻,他自然也是不能不肉麻的。于是,胤礽在信中也表达了对康熙的思念,并且也向康熙索要了旧衣,以便他想念康熙的时候能够穿上,以此纾解对皇阿玛的思念之情。
    而后,这封信就跟石氏亲自整理的包袱一起给连夜送了出去,直奔康熙那里去了。
    六月,康熙班师回朝,胤礽领大学士出宫迎驾。
    因昭莫多大捷,康熙这回班师回朝是万分高兴的,见了胤礽,也不避着众臣,直接就笑道:“胤礽哪,这几个月倒是辛苦你了,你瞧你,比朕走时倒是瘦了一圈啊。处理朝政很辛苦吧?”
    “儿臣纵是辛苦,也万万及不上皇阿玛的辛苦,”胤礽道,“儿臣虽是代理国政,可有皇阿玛指点,还有几位大学士可以请教,实是说不上辛苦的,所以儿臣闲时时常惦记征战在外的皇阿玛,大概是儿臣太过思念皇阿玛,所以这才瘦了许多。”
    康熙笑道:“几个月不见,你倒是会说甜言蜜语哄朕开心了?”
    “儿臣不敢,”胤礽道,“儿臣说的都是实话。有皇阿玛在时,万般事都容易;皇阿玛不在身边时,儿臣才知其中事事艰难。”
    康熙听了这话,笑容深了几许,伸手拍拍胤礽的肩膀道:“朕回京了,你的担子就轻了些。不过啊,朕倒是觉得,让你历练历练总是好的。这做事啊,不能太顺,艰难点也好。”
    胤礽答了一声是,也正是这会儿才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