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世家子(蔡晋)-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李国华也在采访之中表示:“国华集团之所以投资俞州,最重要的,还是看重了俞州未来的发展和宽松的投资环境、灵活的投资政策。对于和俞州市的合作,国华集团很有信心。”
当天的新闻里面,包括中央台都播放了这一则新闻。在电视里面看到。聂振邦的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容。
不难看出,李国华和凌保东的举动和动机所在。()这个时候,签署投资协议。真正为俞州市的经济发展而考虑了多少,恐怕未必。但是,在如今,却无疑是增加了凌保东在全国的一个曝光率。很显然,投资合作是假。为凌保东造势助威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其目的,自然还是为了竞争那九鼎核心的位置。增加曝光率,增加在国家级媒体和报纸上的露面,一方面,算是在全国的代表们面前混一个脸熟,另外,无疑这是在告诉大家,他凌保东是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的人。第三,也是在向中央施加压力。
……粤东省委家属区一号院,这里是粤东省委书记沈国权的住所。赴任粤东也有一届了。这一届下来,沈国权的工作做得很细,粤东省在经济发展上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这一点,看起来似乎是很普通。没有什么超常发挥。但是,就如聂振邦当时和沈国权交谈的时候说的那样。粤东的经济本就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了。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个人去年赚100快,今年赚500快,这是五倍的进步和发展。可是,对于粤东来说,他是去年赚十万块,今年赚十一万的那种。百分之十。看起来,没有百分之五百那么夸张恐怖。但是,赚得却远比前面的人多。这就是层次的区别。这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
而且,相对来说,可能粤东省还更加的困难。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上,完全是属于中规中矩的,但是,其他的方面,沈国权做得十分的出色,粤东省这四年来在医疗、教育、体育、文化等方面,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浮于事的事情少了。政府机关工作效率提高了。在惩治贪污'**'上也有了巨大的进步。这些都足以证明沈国权的能力所在。
此刻,沈国权拿起了茶几上面的遥控器,按下了关闭按钮。站了起来,旁边,一个年约五十左右的中年女子却是走了上来,诧异道:“老沈,怎么不看了?”
沈国权沉声道:“没什么。我先去书房。”
电视里面,凌保东和李国华意气风发的样子,让沈国权嗅到了一丝不太寻常的味道。
沉吟了一下,沈国权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拨通了省委宣传部叶部长的电话:“老叶啊,昨天,不是说有中央台的记者要采访我么?这样,你安排一下,看选个恰当的时间,合适的机会。让他们辛苦一下,跟着我走一天吧。”
……京城,乔总的书房内,却显得有些凝重。中*宣部部长季建宁此刻正襟危坐。看着乔总,沉吟酝酿着自己的思路,道:“首长,您看,关于凌保东同志这么?”
乔易人的脸色显得比较的平静,沉默了一阵之后,缓缓开口道:“建宁同志,党指挥枪,党领导一切,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宣传部门这边,在当下,要认真严肃起来,要加强对党的纪律,党的原则方面进行宣传,深入人心,扩大宣传的范围。另外,在军队报道上也要加强。注重部队士兵心态方面的宣传。依我看,完全可以用宣传部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以党员纪律性和先进性教育为主题的宣传学习活动嘛。”
听着乔总的话语,季建宁也是点了点头,道:“首长的指示,我一定立刻筹备办理。”
送走了季建宁之后,乔总却是拨通了梁远的电话:“小梁啊,你给我筹备和安排一下。明天上午,去京城军区那边看看。”
随着凌李合作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最先产生反应的。就是粤东省这边。沈国权也出现在了中央台的专题访问里面。但是,这次的专访却不像以往那么的正规。整个过程下来,显得十分的怪异。先是对沈国权视察粤东皮具制造基地的考察。基本上,算是对沈国权的工作,进行了全程的跟踪报道。真正坐下来谈的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在《每日七点》栏目里面,沈国权出来的时间也就在一分半钟的样子。可是,就这个时间就已经超越了凌保东和李国华的联合发布会了。
这些都还是小事,第二天。乔易人同志视察京城军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宣传部向全国发出了公告。开始筹备在全国展开一次学习活动。具体的内容就是紧贴,党风党纪这一块来的。
这还不算,在《群众日报》《希望日报》等国内主流的报纸上面,更是发表了措辞严厉的署名评论员文章。
文章的内容大同小异。核心的思想却都是一致。直指整个问题的核心所在,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却隐晦的表达了一个意思。中央要确保此次选举的顺利平稳进行,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的问题。
……此时此刻,在常青藤俱乐部十一楼的超级大套房里面。抽屉里面一抓就是一大把的套套。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李国华的生活是如此的糜烂不堪。
“妈的,上当了。又上了聂振邦那小子的当了。”这个时候,从国内这一系列的举措来看,已经是来不及了。可是,李国华想要后悔已经无法后悔了。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该过去的都过去了。
怒气腾腾的站了起来,李国华的脸色铁青,原本的得意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说聂振邦这几天怎么都没有任何的反应呢?还以为被这一手给震住了。没有想到,聂振邦早就已经看清楚了。
此刻,聂振邦这边,却是接到了刘昆的电话,电话那端,刘昆的佩服之情溢于言表。没有任何的修饰和掩盖。无比赞赏道:“三哥,服了。真是服了,你真是神机妙算啊。”
聂振邦此刻却是淡然一笑,没有丝毫的激动:“什么妙算,这是显而易见的,低调,低调才是王道啊。这个时候,凌保东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他不就是在造势么?可是,这么做,乔总会怎么看,沈国权会怎么看?恐怕,沈国权已经把凌保东当成了最具有威胁的对手了吧。”
纵观整个体制内的历史,无论是袁老也好,沈总和乔总也好。甚至包括冷总和木总两人,在正式走到顶峰之前,做事做人都是无比低调的。根本就不会闹出什么事情。
不光是如此,沈总以及乔总这两届九鼎核心之中,其他的核心成员也都是无比低调。一号和三号的位置倒也罢了其他的位置,不到真正上台的那一刻几乎都是在没有确定的趋势之中。凌保东这么做,无疑是在找死。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却是缓缓道:“昆子,拜托你一个事情。发动一下媒体,针对凌霄的一些事情,如今可以再次拿出来说一下。”
一听到聂振邦的话语,刘昆顿时眼前一亮,点头道:“三哥,这步棋真是绝了。”
〖〗
正文 第1218章 农大调研
国内的风起云涌并没有给聂振邦造成任何的影响,就好像是刘昆说的那样,这一次,聂振邦在京城里面的这番谋划,无疑是触动了凌保东的敏感神经。()和李国华一合计,搞出了这么一个事情。这本也无可厚非。不过。凌保东选择的不是时候,在这个档口,在即将召开两会之际。搞这么一出。这不是自己给自己不痛快么?
对于这些,聂振邦并没有再去理会。如今,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不该说的,乔总也没有说出来。聂振邦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正月十三,距离元宵节只有两天的时间。明天就是周末。可是,对于聂振邦来说。周末不周末,到了他这个层次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多的区别了,有些工作,并不会因为是周末就暂停下来,需要休息的时候,偶尔半天或是一天的,也不会因为不是周末而不休。当然了,这种临时休息的事情,基本上一年都难遇到几次。
上午九点左右,聂振邦、刘振涛的车队来到了陇西农大这边。今天的行程安排,上午专程拜访陇西农大的国宝级人物熊定仓老先生。因为,今天正好是熊老八十岁的生日。作为科学院的院士。作为享受政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熊老一生都致力于研究治理沙漠化的植物。几十年下来,在治沙防沙上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曾经被联合国环境署评选为地球卫士。
这样的人才,绝不是时下里那些沽名钓誉之辈可以比拟的。以熊定仓教授的成就,哪怕就是中央领导也都是要十分尊重的人物。这一次,八十大寿。聂振邦和刘振涛等省委领导自然是要亲自过来拜访。当然了,对外宣称是对农大进行调研。
车队抵达农大这边的时候,并没有走教学区这边,而是直接穿过了学校,开进了家属区里面。
此刻,在家属区门口,最前面,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和农大的全体领导们都已经等候在了边上。
一下车,聂振邦和刘振涛都加快了脚步。走到了熊定仓的前面。聂振邦伸出手,微笑着道:“熊老,您太客气了。亲自相迎,愧不敢当啊。”
熊定仓的性格很开朗,人也很健谈。哈哈笑着道:“振邦书记上任陇西,为我们陇西人民作出的成绩和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和振邦书记惠泽万民相比。我老头子这点成就算不得什么。”
说到这里,熊老接着道:“孔子云,正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振邦书记,您是真正的治国之才。我出门迎接这也是应该的。”
随着两人的这一番对话,整个气氛就显得十分的轻松起来。周围,随行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面带着微笑。
聂振邦此刻也笑着道:“熊老,您的夸奖和评价,都让我有些飘飘然了。和您相比,这些成绩,根本算不得什么。”
旁边,刘振涛也恰到好处的迎了上来:“熊老,今天是您老八十大寿。聂书记和我专程来为您庆祝的。”
陪同领导考察调研,说话也是有学问的,即便是刘振涛,虽说是省委副书记、省长,可是,不管怎么说,刘振涛也只能是二把手,在外面,也是要维护一把手的威信的。
在这种谈话之中,要插言就必须要拿捏好一个分寸。要是聊在兴头上,你突然插一句,不但不能起到调节气氛的效果。反而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而且,领导会觉得你这个人不懂事。
插话满了。导致交流有些尴尬和冷场了,也不好。在这方面,刘振涛的尺寸拿捏,无疑是恰到好处。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聂振邦和熊定仓之间的这种相互的恭维和吹捧。固然都是发自内心的,但是也不宜太多。这样一来,刘振涛将话题引到了八十大寿的事情上。这就让整个会面的气氛保持在一个适度的状态。不冷不热,刚刚好。
无疑,刘振涛的这种表现让聂振邦感觉很是舒适。微笑着,从旁边省委秘书长刘晓敏的手中接过了一个红包,递给熊定仓道:“熊老,今天是您八十大寿的生日。我以及振涛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您老表示真心的祝贺。祝愿您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为陇西农大,为我们陇西省,为全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农业人才出来。这是我们的一点点心意,请您老收下。”
话音落下,熊定仓却是推拒,道:“聂书记,感谢您,感谢刘省长感谢省委省政府对老头子的关怀和关心。但是,这礼物…”
不等熊定仓把话说出来。聂振邦就知道熊老要做什么了。随即开口道:“熊老。请务必手下。这不仅仅是代表我个人,也不是代表振涛省长个人,这是代表了组织上对您老这一辈子辛勤工作的一种肯定和赞扬。这是组织的心意。”
在说话这方面,熊定仓这种人自然是无法和聂振邦比拟的。几句话,就让熊定仓不好拒绝了。沉吟了一下,熊老的脸上甚至都还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有些激动道:“感谢组织上对我的关心。”
走在农大家属区内的道路上,两侧绿树丛荫。各种树木植物随处可见。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照顾。这一点,也完全把农大的特色体现了出来。这里住的人,不是从事农学就是从事畜牧学的人员。自家的家属区那肯定是要搞好的。
在最前面,聂振邦和熊定仓并排而行。在聂振邦的左侧,刘振涛稍稍落后半个身位的样子。
聂振邦微笑着道:“熊老,如今的工作会不会觉得有些累?”
熊老今天十分的高兴,八十大寿,省委领导悉数到场,这无疑是对他这一辈子工作成绩的一种肯定和认可。随即笑着道:“不累,不工作我反倒是觉得有些不舒服。每天的工作下面都有人在处理,我实际上也就是做一些指导性的事情。我这还是不累的,和楚南的老袁相比,我算是好多了。他八十岁还要下试验田呢。我不需要了。”
熊老嘴里的老袁,聂振邦也是清楚的,粮食之父,同样也是享誉世界的农业专家。和熊老一样,在农业方面都是国宝级的人物。
聂振邦也笑着道:“熊老,听说袁老在工作之余,还喜欢打一下排球。做一些运动。您老如何?”
说到这个,熊定仓的脸上有些严肃和凝重。微笑着道:“聂书记,我没有太多的爱好,每天早晨起来,锻炼一下,其他的时间,除去工作就是看书了。和老袁相比,我的成绩还不够啊。他的研究,解决了全世界的吃饭问题。而现在,沙漠化的情况却是日趋严重,时不我待啊。什么时候,我要是能够遏制沙漠的扩张了,什么时候,沙漠化的问题解决了。我想我每天可能会打一下乒乓球。”
熊老的话语,顿时让聂振邦都为之肃然起敬。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如此高龄,想到的不是其他,而是工作。
“熊老,劳逸结合嘛。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好,才能为国家为人民更好的工作不是。我相信,总有一天,熊老的成果一定会取得成功的。”聂振邦充满敬意的说了起来。
旁边,陇西农大的校长夏远东在旁边微笑着道:“聂书记,其实,在沙漠化治理的问题上,熊老这边已经提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了。一改过去采用灌木植物治理沙漠的例子,熊老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灌木低矮,虽然有很好的附着力。但是,相对的,灌木也有劣势,防沙的功能不强。而乔木植物,却能够有效的防止沙漠扩张,在防沙上能够有出色的效果。新一代的适应沙漠干旱地区的速生树种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今,熊老唯一欠缺的就是项目支持了。”
听到这个,聂振邦着实有些意外,但是却也来了心思,陇西省的沙漠化并不十分严重,严重的是,甘州、草原省和西北自治区。但是,同样的,如果对沙漠都有效,对陇西省肯定有效。这样一来,对整个陇西的环境治理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沉吟了一下,聂振邦却是微笑着看着熊老道:“熊老,听夏校长这么一说。我倒是有很大的兴趣了。等下,午饭之后,熊老能和我详细的说一说么?”
夏远东怀的什么心思,大致上,聂振邦还是猜测得出来的。这么说,无非就是希望省委能支持一下。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毕竟不可能让熊老自己亲口说出来,那含义就不同了。
不过。夏远东他们不知道的是,这还正好就对上了聂振邦的心意了。如果,真有这种成果,推广出来,陇西省恢复到汉唐时期的那种森林密布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熊老家里,已经准备好了午饭,当然了,能够参加的,省委几位主要的领导,再加上农大的书记和校长。然后就是熊老的家人了,至于其他人,则是安排到了农大的食堂那边。
喝了一些红酒,庆祝了一下。午饭过后,熊老就站了起来,主动道:“聂书记,我带你去实验中心看一看?”
〖〗
正文 第1219章 足以改变世界
陇西农大的实验中心并不在陇西农大的主校区这边。在古都帘的南郊,这边是陇西农大的南苑新校区。这个名字是以学校所在地南苑村的名字而来。
原来的老校区,如今已经是坐落在城市的繁华地带。当年,征地三百亩。在那个时候,这可是陇西省内数一数二的大学。如今,却是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前几年,大学开始合并的风cháo。陇西农大合并了当时的古都农业专科学校,在原来古都农专的基础上,在南苑村这边。扩大征地三千亩。这就是如今的陇西农大南苑新校区。
加上古都农专原有的五百亩校区面积。整个南苑校区,总面积达到了三千五百多亩。另外,在这面积之外,还有大约三百亩的附属农业示范基地。而熊定仓的实验中心就在新校区这边。
聂振邦被熊定仓带起了兴致。聂书记都兴致勃勃,其他人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说出来,那不是扫了兴致,自讨没趣么?都是高级领导干部了,这一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从农大本校区到南苑校区,几乎是穿过了大半个古都市。十二点出发,抵达南苑校区这边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
车队直接开到了实验中心的门口。一下车,聂振邦就震撼住了。整个实验中心这边。二三十米高的钢构房屋。全透明玻璃的暖房。在实验中心外面。可以看到还安装有了不少的设备。整个实验中心,占地面积约五亩大小。虽然聂振邦不懂这些,但是很显然这并不便宜。
随即笑着道:“熊老。你这实验室,可不便宜啊。”
说到自己的实验室,熊定仓的脸上也露出了自豪的微笑,点头道:“聂书记,感谢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感谢省委的支持和关怀。这个实验室总共耗资八亿人民币。完全模拟了沙漠化的环境。这也使得我们能够在实验室里就得到最有效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旁边,农大的夏校长也介绍道:“聂书记·这个实验室是以熊老的名字命名的实验室。工程总造价为八亿六千三百二十七万元。最早开始十年前,只有一百多个平方,这十年来,农业部、发改委以及省农业厅和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之下。陆续扩建·这才有了如今的规模。整面积达到了三千七百三十五平米。实验室内部,地面全部都挖空了二十米。最基层都模仿了沙漠化的环境。带有自动的气候控制系统。可以完全模拟沙漠的生长环境。熊定仓实验中心。在沙漠乔木栽培和改良方面,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
听着夏校长的话语,聂振邦也点了点头,很是赞同道:“好啊,看到这实验室,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农大的党组班子在尊重人才·重视人才、保护人才和引进人才方面的态度。农大上上下下,能够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搞出这么一个全球顶级的实验室。这说明,农大人的高瞻远瞩啊。科教兴国、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这还需要脚踏实地的去执行。十年的投入,如今,已经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说着,聂振邦看着熊定仓道:“熊老·你看,我们能不能进去看一下。”
熊定仓微笑着点头道:“聂书记,这是自然。这次·邀请聂书记过来。
就是来看治沙五号的。”
聂振邦有些震撼,治沙五号。这说明。这前面还有治沙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熊定仓的实验室,从开门到现在不过十年的时间。这说明。熊定仓每两年就会进行下一代的研究。
乔木植物,这可不是灌木。乔木的生长都是需要长时间才有结果反馈的。从这一点,足以看出,熊定仓整个心思都扑在了科研上,今天,熊定仓八十岁生日。十年前,也是七十岁的老者了吧。在古代,这都有了古稀之年的说法了。这是值得钦佩的那种人。
看着熊定仓·聂振邦深深鞠躬道:“熊老。感谢你为国家,为民族,为陇西所做的一切。”
熊定仓自然是知道什么意思,随即扶住了聂振邦,有些感动道:“聂书记,言重了。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啊。我熊定仓是组织上培养起来的,是人民养活了我。做这点事情,微不足道。古语有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熊定仓没有这么好的本事,只能和泥巴、沙漠打交道。倒是聂书记您,才真正值得钦佩。您上任陇西之后。陇西省的经济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是聂书记和省委领导们的功劳啊。”
聂振邦此刻也摆了摆手,笑着道:“熊老,等下进去,要不要换上工作服和无菌服什么的?”
在聂振邦的印象里,进实验室,一般都是要走这么一个流程的。
此刻,熊定仓却是摇头道:“聂书记,完全不需要。我研究的是农业。本就是在外面风吹日晒的。如果还这么娇贵,那就没有实际的运用价值了。我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模拟沙漠的真实环境。包括微生物包括沙蝎、沙漠蜥蜴、蚂蚁等等这些。整个沙漠的生态结构链,我都是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这最真实的环境里。检验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