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锋行天下-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在球迷的笑声中,预赛第二轮也开始了。
现在,张茣和球迷期待的是,这一轮有没有更好笑的扣篮?
凯尔第一个出场,估计是没想到自己会成为首轮得分最高的球员,这严重影响了他的状态和发挥,预赛第二扣他显得心不在焉,最终尝试了数次“720度扣篮”但都没能成功,而且从慢动作回放来看,这货怕是连“480度扣篮”都难以完成。
最后没办法,凯尔只能更换了扣篮动作,他让五名球迷前胸贴后背地站成一排齐齐立在篮下。
很明显,这是要挑战飞越五人的好戏,有点意思了。
但是对于这样的高难度动作,作为现场解说的张茣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这样的动作很难完成,而且容易扑街。
“这个扣篮的难度是五颗星,凯尔在助跑后想要飞越5个人完成扣篮。但不幸的是,他甚至没飞越第1个,身体就已经在空中失去平衡,最终只造就了惊人的一摔,狠狠扑倒了地板上。”张茣摇摇头,“幸运的是,他看上去没有受伤,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心歇斯底里大笑啦,虽然他很难赢得扣篮大赛,但他给了球迷一些笑料谈资。”
张茣的毒舌让球馆里再度充满笑声,这个连续两次扣篮失败的可怜家伙,最终只能在时间结束爬起来,然后用了一个十分凑合的单手扣篮草草收场。
“这不敷衍了啊!”
“我觉得他太失败了,与其用这种无奈的扣篮,还不如再为我们添点笑料,比如满地打滚后再突然跳起来灌篮。”
“也许,他可以先飞过一个火圈,然后再灌篮。”
“……”
现场球迷很不买账,甚至有人发出嘘声了。
现在他们的要求不高,如果没有精彩的表演,那就让比赛变得更具娱乐气氛,让大家乐呵乐呵,那也算是不错的比赛了,而且很符合全明星周末娱乐的气氛,之前芬利和科比就干得不错。
当然了,表现差并且没有娱乐气氛不仅仅是凯尔一人,雷·阿伦的第二扣看起来更像是来例行公事走个过场,随后鲍勃·苏拉的扣篮也看不出任何难度,这两人开始让娱乐气氛变得尴尬起来了。
但是不要紧,芬利来救场了,湖人后卫一出场就引得球迷再度大笑起来。
这一次,他蒙上了自己的双眼,球迷都不管他要表演什么扣篮,立刻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张茣表示:“蒙起眼睛扣篮,这看起来就很牛逼啊!”
迈克尔·芬利在全场球迷的欢呼声中,很快就拿这篮球展示了自己优秀的弹跳和舒展的身姿,这是一记蒙眼大风车扣篮,看看吧,他抡得如正月十六的月亮。
呃……唯一的问题在于——这是一个三不沾。
这个嘛,不得不说,芬利的起跳和抡臂都很完美,但是却根本没把球扣到筐里去,他扣了个篮外空心儿。
张茣再次笑屎了,“冈德球馆”的顶盖都快被球迷的笑声掀飞,场边的球星也再度笑成一团,奥尼尔已经像个肉球般在地板上滚起来了。
“哈哈……这一球,我觉得可以称赞一下芬利的真诚……”张茣说到这里再度笑了起来,真的有点难以解说,他都快笑得喘不过来了,“我想说的是,毕竟他没在蒙眼的布上打两个孔儿。”
芬利貌似就是来搞笑的,这次失败后,他又连着扣了好几次,结果没一次成功把球扣进。
最后,他可能是忘记了规定时间快到了,当场边的球星都在大声向他呼喊“没时间了”的时候,蒙着眼睛的芬利才反应过来,然后一把脱下眼罩,在时间归零前用一个上篮把球打进。
一个上篮!
你没看错,这就是一个低手上篮,而且还他妈进了。
芬利的这个动作,瞬间雷翻全场!
张茣这次非常机智,他在芬利连续失败时就提前将1分的牌子准备好了,省得自己笑尿了没时间打分。
结果,这也造成了他终于不是每次评分都给最低分的评委了,这次他的评分反而最高,因为J博士、巴里、韦伯和麦克海尔全都无情的给出了0分,意思是“你丫负分滚粗!”
现场球迷已经快笑屎了,这个味道才对嘛。
科比在场下却笑不出来,此刻他的压力非常大,第一扣他只得了15分,这一扣如果拿不到30+以上得分,那他就被淘汰了,他可不想就这么离开。
于是,当全球观众依然笑得直不起腰,同时对科比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击败芬利的史上最低分——1分时,我们的8号却扣出了本届扣篮大赛的最高分。
其实,科比这次“转体360度大风车”扣篮不算是特别高难度的动作,至少他在力量和高度上有所不足,但是他的空中姿态非常优美,加上其他参赛选手那惨不忍睹,不堪入目的表现,科比的这一扣得到了全场最高的41分,五名评委的给分是:9分——9分——9分——8分——6分。
张茣这次只给了6分,意思是这次扣篮勉强算合格了,这就是他的评分标准。
科比的这一扣结束了预赛,球迷一看大屏幕上的得分,瞬间又忍不住笑弯了腰。
雷·阿伦:58分。
科比·布莱恩特:56分。
克里斯·凯尔:55分。
鲍勃·苏拉:45分。
迈克尔·芬利:6分。
这个分数可真是太惨了,雷·阿伦表示自己第二扣如此敷衍,其实就是想弃权了,但没想到最后居然是第一的成绩,连他自己都有点蒙蔽了。
讲真的,这届扣篮大赛的水平实在可怕,并不是雷·阿伦发挥的有多好,而是其他人的扣篮实在太搞笑,尤其是芬利那个“地滚翻”、“八月十六的月亮”、“上篮”,以及科比的杂耍扣篮,真的是把全世界的球迷都笑屎了。
预赛结束后,张茣在接受采访时,依然在强忍自己的笑意。
“我个人认为,芬利的几个扣篮是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布莱恩特的第一扣则是创意之王,当时我给了他十分。”张茣这是公然在调戏芬利和科比,现在想起这位队友和邻居的表演,他还是忍不住想笑出来,“不过要论搞笑,两年前休斯顿那一球我觉得还是可以和这两人一较高下的,嗯……容我再去笑一会儿……”
现场和电视前的球迷也觉得,真要把休斯顿和这两人凑一块,那比赛可真是太好看了。
休息了五分钟后,“扣篮大赛”继续进行,不过苏拉和芬利惨遭淘汰,尤其是“搞笑担当”芬利出局被认为是一个遗憾,决赛将只剩下雷阿伦、凯尔和科比了。
现场球迷,包括张茣对于决赛还是很期待的,希望能再看到一些搞笑的场面。
可惜的是,这种镜头毕竟不会常有,尤其作为“搞笑担当”的芬利已经被淘汰了,因此决赛中并没有期待中的搞笑场面,也没有赛前传说的“720度暴扣”或是其它的张茣扣篮动作。
这些只有张茣以及街球场才能出现的扣篮动作,似乎在NBA还没有得到流传。
赛前,豪言要完成“720度暴扣”的凯尔,早就把自己的宣言抛之脑后,他的决赛第一扣只是个平凡无奇的动作,这证明了他即便作为扣将,应该也是不太优秀的那种。
他的第二扣好一点,居然想要致敬乔丹的罚球线扣篮,不过他得到的只能是无情的嘲笑。
首先,球迷表示很疑惑,乔丹那个扣篮现在看来不是太神奇的动作了,虽然难度依然五颗星,但就是秀弹跳和滞空而已,虽然当时看来确实是震撼的满分扣篮动作,但是后辈一窝蜂地去致敬,这就让人难免感到审美疲劳了。
张茣去年在“扣篮大赛”上做出了那么多更为经典和具有观赏性的动作,甚至头一天在新秀赛上都有三个满分级别的扣篮,加起来都快有十个值得模仿的动作了,为什么就没人去学一下?
芬利在场边举手了:“放屁,难道老子没学吗?那个‘滚地龙’动作,你们这么快就忘了?”
凯尔的这次罚球线起跳,首先在脚部动作上真不是一般的难看,而且从空中姿态上看,与乔丹也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甚至都不如去年的白人扣将布伦特·巴里的完成度。
张茣对这个动作的评价更是毫不留情:“这是一个‘传奇组’的扣篮动作,但奇葩的是表演的人,不仅动作僵硬,最后跳起的位置完全越过了罚球线,不知道他是想衬托乔丹,还是想贬低自己?”
雷·阿伦第二个出场,他的决赛首次扣篮真的一般,就是一个直接扣篮,毛花样都没有,拿了超低分乖乖下场。
第二次扣篮,雷·阿伦想加点难度,但是屡屡失败,甚至在规定时间都未能完成,最后还是评委通融,才在加演一次的时候,让他获得成功。
然而,雷·阿伦加演的这一扣无论从难度、创意、或是观赏性上评分,恐怕都让人难以认同。
这种表现,现场当然还是死一般的沉寂。
第一轮,好歹还有不少搞笑存在,其实并不枯燥,反而让球迷大笑不止。
但是到了决赛,“扣篮大赛”似乎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尴尬表演。
大家没猜错,科比最后成了冠军。
张茣对他的第一扣是这么评价的:“布莱恩特的第一扣又是致敬乔丹,是那个经典的‘篮筐左侧走底线,身体45度倾斜单手拉小风车扣篮’。但是他的完成度不够高,最重要的是这个动作重复太多了,当年迈克尔在1987年初赛用了一次,决赛又用了一次,1988年也用了雷同的招数……现在,我居然又看到了这个无聊的动作,也太没创意了吧?”
考拉宝宝这是连乔丹一块黑了,不过帮主当年确实总在做重复的扣篮,虽然这和时代的局限性有关,如果让乔丹晚出生几年,学着别人现成的扣篮,踩着别人的肩膀,他一样能扣得天马行空。
但是,张茣却有资格去吐槽,因为现在不是21世纪,他与乔丹参加“扣篮大赛”的时间相隔还不到十年,所以黑你就黑你了,难道我“扣篮之神”还黑不起你这个“小飞人”吗?
仔细看看,考拉宝宝今天都坐到评委席的最中间了,J博士和土豆却一点意见都没有。
张茣在NBA的地位还比不过很多人,但是他在“扣篮”领域完全可以称做“神”,还是唯一至高神!
先回到比赛中,科比的最后一扣是个超远距离的大风车暴扣,但在创意上依然欠缺,而且遭遇了反复失败。最后没办法,科比只能更换了扣篮动作,最终用一个非常普通的“胯下换手”完成了全部表演,并得到了38分的高分,成功加冕1997年的“扣篮王”。
“我说,你们真的想让我评价这届扣篮大赛?”张茣赛后向身边人数远比科比多了数倍的记者们说道,然后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好吧,我只能说,在我以为热身结束了的时候,原来比赛结束了?老实说,我们这几个评委没有提前离席,就算给足面子了。但有一个地方值得肯定,那就是我觉得首轮比赛要比决赛好看得多,芬利才应该是今夜的扣篮王,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记者们这时突然听到一阵哄笑声,赶紧抬头一看,原来是“滚地龙”先生的极品扣篮又一次在大屏幕上进行回放了……
第247章 你学到了吗
“我觉得扣篮大赛有可能影响到我接下来的比赛,因为投三分时需要保持情绪平稳,但我现在还是想笑。”
张茣从评委席下来后,马上就要脱下这套西装,穿上湖人队的球衣,准备即将开始的三分大赛了。
现场镜头马上给到场边的五个人,今天参加“三分大赛”的球员与之前参加“扣篮大赛”的球员相比,绝对称得上星光璀璨,除了张茣之外,剩下五名参赛选手分别是:雷吉·米勒、穆奇·布雷洛克、格伦·莱斯、米奇·里奇蒙德、阿伦·艾弗森。
今年的“三分大赛”在阵容上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豪华的一届,虽然参赛人数从去年的8人降为6人,但是数量下降带来的效果是质量上升。
1986年是“三分大赛”被创立的第一年,当时“扣篮大赛”才刚被球迷们所接受,但是三分球的比赛并不受观众期待,因为当时美国的CBA联赛已经尝试举办过三分大赛,但并没有获得太大的反响。
可能是作为NBA下属的小联盟,他的球员不够吸引人,所以当拉里·伯德决定参加第一届的NBA三分大赛时,当时大卫·斯特恩相当开心,球迷也对此非常期待。
那一年,拉里·伯德不光是参加了三分大赛,他还带领一票球星强势参与了明星周末的各个活动,正是他的鼎力相助,全明星周末从那年开始,逐渐成为了NBA一年一度的重要盛会。
今年,张茣起到的作用与之类似,虽然不如当年拉里·伯德雪中送炭的意义深重,但是联盟依然会记得他的帮助,新任的武林盟主更是非他莫属。
乔丹是现任的武林盟主,但是这两年他很少参加这些活动,也就是说帮主不愿意为联盟出力了,那他显然就不如张茣对联盟的意义重大。
当然,乔丹的复出本身就是对联盟的最大支持,但是在张茣崛起后,乔丹的复出对联盟的重要性已经不如另一时空。
其实,说的更直白一点,那就是张茣现在完全可以取代乔丹,就算后者没有复出,NBA有了张茣后也不会让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下降。
那么,一个才19岁,一个已经34岁,联盟会捧谁,这已经不用去猜测了。
大卫·斯特恩现在能做到两不相帮就已经很不容易,如果不是担心做得太过会让老球迷寒心,公牛怕是都难以在湖人的比赛中吃到好果子。
现在,公牛球迷能看到自家球队与湖人的比赛,裁判的判罚公正的过分,这已经很难得了。
“我是不是应该上去装装逼呢?”
张茣在比赛开始前15分钟,开始与其他参赛球员一块到场上热身,等待稍后的比赛开始,但是他心里的一股躁动越发难以控制。
他想干什么?
当然是想上去骚一波,比如拿球扣个蓝,这就很骚嘛!
不过这样的装逼不够无形,显得太过刻意,很容易被人吐槽,那就不太美了。
“里昂,扣一个啊!”
“我们要看真正的扣篮!”
“里昂,让我的票价值回一点吧,这可是我花了半年工资买的球票。”
“……”
张茣本来还在纠结要不要上去装逼,结果球迷上完WC回来,一看到张茣手里拿着篮球,立刻就开始煽动他上去扣上一个。
“这是民意啊!”
张茣立刻表示:真不是我想装逼,没听到球迷们都觉得今晚值不回票价吗,所以我这是为了球迷才被迫去装逼,我不应该辜负全世界人民的期望。
“嗯,哥几个赶紧让一下!”
张茣这边一挥手,示意所有人都他妈让开,他要开始装逼了。
雷吉·米勒等人当然不会去为难他,见状赶紧闪到一边,同样准备看看这位“扣篮之神”要怎么装逼?
不对,应该怎么扣篮!
张茣看到篮筐下没有人干扰了,也懒得再多干他,上去就先来一招“蝎子摆尾”。
这是他去年的标志性动作之一,从篮筐右侧启动,跳起后先是一个胯下换手,等到身体滑翔至篮筐另一侧,立刻反手将球背扣进框。
科比在场下应该是最难受的一个,这个动作他在训练里也曾练习过,但是用了几天时间还是平均十几次才能成功一次,有一次还差点因为落地不稳而受伤,后来快船队就禁止他再练习这种难度的扣篮了,科比自己也不敢再去练习,万一受伤那就太不值了。
所以他不知道,张茣怎么能掌握这种难到逆天的扣篮动作?
难到他不怕受伤吗?
还是说,他的身体素质这么变态,可以轻松驾驭七八种这样高难度的扣篮动作?
“蝎子摆尾”这个动作,最难得不是球员的弹跳高度,而是滞空能力、身体柔韧性、位置感,以及熟练度。
如果没有超人一等的滞空能力,你的滑翔距离就不够;没有足够好的身体柔韧性,最后的反手背扣就无法做出来,空中姿态也会不好看;位置感不好,熟练度不够,最后反手那一下你可能都看不到篮筐在哪,所以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来增加成功几率,还要足够好的位置感来预判方向,确定自己的位置等等。
但最关键的还是:你得保证自己不受伤。
科比的疑惑是问题的关键,张茣为什么能掌握那么多高难度动作?为什么他会不怕受伤?
芬利那几个扣篮如此傻缺,就是因为训练量不够。
其他人都拿不出高难度的扣篮,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且,这些人不仅是训练量不够,很多动作他们根本不敢练,万一受伤了谁负责?
如果,他们也有虚拟空间,使得训练扣篮没有受伤的风险,那么科比完全可以复制出张茣去年大部分的扣篮动作。乔丹这种想要超越也不是没可能,毕竟张茣在纯弹跳上并不算历史级。
直到现在,张茣也只有95cm的垂直弹跳,这个数字也就比科比的弹跳稍微强一点罢了,这还是在他年长一岁的情况下。
但问题是,不可能有人知道虚拟空间这种东西,所以他们只能将原因归功于“天赋”,就像现在有很多人觉得乔丹是纯靠天赋一样,张茣显然是一个比乔丹天赋还要好的怪胎,就像当年的张伯伦一样,无法用正常的思维去衡量。
“冈德球馆”里的两万名球迷,这回终于释放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而不是之前的哄笑声!
电视前第一次观看全明星周末的新球迷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张茣才19岁就能在“扣篮领域”封神,单是这个看上去还游刃有余的“蝎子摆尾”扣篮,整个NBA就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你说他牛不牛逼?
“里昂,再来一个吧!”
“是啊,再来一个就值回票价了!”
“里昂,我的室友临死前就想看一次你的扣篮,你就满足他的愿望吧。”
“……”
球迷说什么的都有,场边的球星也终于做出各种夸张的肢体动作和表情来渲染气氛。
奥尼尔同学第一次拿起了自己心爱的照相机,巴克利和肯尼·史密斯笑成一团,穆大叔也乐的摇起了中指,基德在角落里更是一脸的迷弟状,看这个表情真有点VAN样的骚劲!
“这真的是民意啊!”
张茣再度表示:真不是我非要去装逼,而是这么强烈的民意让我去,我又怎么能让大家失望呢?
于是乎,一个让芬利只能去五体投地的真正“侧手翻扣篮”被他做了出来,两者基本等于日本老毕VS中国老毕,或是VAN样VS佟大为的区别,当然你非说还有东尼大木的话也可以。
芬利心里未尝没有尴尬的感觉,不过让他去嫉恨张茣的打脸倒是不至于,反而在镜头给到自己的时候,很机智的往地上一滚,再次上演了地滚翻,引得“冈德球馆”里再度传来了一阵哄笑声!
张茣扣完第二个就不打算继续装逼了,过犹不及他还是知道的,就像神曲听个几十遍一样会腻,好东西看得多了也会变得普通。
最主要的是,去年他在全明星上表演了七八个扣篮,实际上现在只能使出一小半了,大部分早已经生疏。毕竟,就算有虚拟空间,他也不可能每一个动作都坚持练习,即便是这两个动作,张茣也只是在训练枯燥后当做游戏来玩一玩。
不过,别人可不知道这么多,各国的解说员这会都在疯狂的舔跪张茣,其肉麻程度相信张茣自己听了都会有点恶心。更有甚者,直接把科比的扣篮贬得一文不值,可怜的8号一时间成了全世界球迷调侃和讽刺的对象,也真是难为这个18岁的小家伙了。
张茣装完了逼,其他参赛选手一看时间,MMP根本没时间再去热身了,莫非他们被套路了?
NBA“三分大赛”的规则从成立后就没什么改变,一共5个投篮点,每个投篮点有5个球,其中4个橘色球投进算1分,最后的花球算2分,满分为30分。
张茣半月前就开始在虚拟训练中对这项比赛进行特训,这两天更是全程在练习三分球,昨天新秀赛上的表现就是训练效果的体现,这种比赛他现在真的熟练到闭着眼睛也能完成了。
在比赛开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这项比赛的历史。
不过长话短说,三分大赛从成立到现在,首先是拉里·伯德在最初几年的统治期,大鸟当时连续包揽了前三年的三分球大赛冠军,而那句经典名言“谁是第二名”也尽显伯德的豪气和实力。
第二个阶段是克莱格·霍奇斯时期,此人包揽了1990年至1992年的三分大赛冠军,这是三分大赛历史上的第2个三连冠。
这里可以重点标一下1990年的三分球大赛,因为这一年有另外一件值得回忆的故事,那就是“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也参加了这届的三分球大赛,不过他在首轮仅仅得到5分,惨遭出局。这也是NBA三分球大赛历史上的个人最低得分,而对于盲目挑战这一自己不擅长项目的乔丹而言,这或许是他为数不多的污点和黑历史了。
1992年之后,马克·普莱斯也曾经连续两年夺得三分王,但是1995年他败给了格伦·莱斯,三连冠的梦想破灭。接着就是去年了,冠军被小人物蒂姆·莱格勒拿走,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