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车厢里一阵骚动,有人大喊:‘抓贼!’(南方小麻雀)(作者专注神转折一百年)
二哥飞身而起,大叫:“哪里跑!”(苏幕遮)
顺手抄起了小圆的手机,嗖——————————砸中了,小偷束手就缚(南方小麻雀)
小园欲哭无泪,大叫:“二哥,我的手机。。。”(梨子酱)
小园泪牛满面,你个败家子儿。。。。。。呜呜,你赔我的手机。(苏幕遮)
二哥一脸懵逼,这暗器叫手鸡?
暗器不就是拿来用的么?哭什么(潇潇)
二哥想起小园刚刚用这个名叫手鸡的暗器说话,心想不禁一阵发虚(梨子酱)
不如我给你打两支袖箭,又轻便又好用?(潇潇)
“你个败家子,你见过这么贵的暗器吗,呜呜呜。”(苏幕遮)
这个真的这么贵,要不我把我自己赔给你,一辈子。(“ 慢热、)
好好好你别哭,别哭,哭的我心都碎了。我……我赔你,若是赔不起,我给你打一辈子零工(潇潇)
小园渐渐止住了抽泣,武二因为小园梨花带雨的哭泣乱了的心绪也平静了。他环顾四周,疑惑的看着小园,问道:“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到这里来了?”(梨子酱)
小圆说:“你。。。没有记忆么?那可怎么办呐。”武二低头看看自己怀里的公文包,默不作声。(☆☆☆)
“好像只记得你了。”
忽然武二兜里的手机也响起来了。学着00的样子接起来,里面有人说:
“老大,那批100000万的生意还做不做了?等你发话呢”(小麻雀)
【突然,旁边的人发出一声怒吼:哇,宝宝扫出敬业福了。(“ 慢热、)】
里面的人又说:老大?老大?最近风声太紧,要不我们歇一阵?(潇潇)
武二本来不知道要如何接话,对方刚好给了个建议就顺手接了:“好,先这样,其他的以后再说。”他放下手机,迷茫的看着手机上那一串阿拉伯数字,想起小园以前算账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文字来记账,心里的疑惑越发大了。(梨子酱)
小园,你实话告诉我,这是哪里,为什么这么多人知道你的闺中文字,不是说这个传女不传男的吗?(“慢热、)
【此时剧情出现分支】
①
【小园一时呆住了,哎妈呀,二哥这种时候,你不能傻一点咩⊙▽⊙小园小脸一红,打算先哄住二哥,以后细说。小园说到:二哥,那个传男不传女的说辞是给梁山上的好汉的,这个具体的,以后再说,咱先吃饭好不?你看这麻雀片都涮老了,快快快,拿个酱汁碟子来。(佑安)
小园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话,难道说自己以前都是在骗他吗?她心一横,踮起脚尖就亲上武二的嘴唇(梨子酱)
二哥一懵,耳根都红了,看着小园,一副委屈新媳妇的模样,别提多可爱啦,小园接着一通猛亲,二哥脸爆红:六儿,你刚才是吃大蒜了吗?(佑安)
这时候传来咔的一声,导演说:“收工啦各位,大家演的不错。大家赶紧回家过年吧,我就在这里先祝各位新年大吉吧23333”(梨子酱)】
②
【小圆疑惑地问道:“你真的想不起来任何东西么?”武二揉揉头,“嗯,真的。。只认识你。。”小圆转了转眼珠子,“我帮帮你吧”说着,拿起已经报废了的手机,冲武二的头砸了下去,武二一阵头痛,晕了过去。(☆☆☆)
二哥再次醒来,发现在梁山上的自家院子里,外面还有着看门的小啰啰,这下二哥是彻底迷糊了 (佑安)】
【春运风云】完
第203章 天象
“江南方腊造反”这个消息,卷在寒风里,席卷了整个东京城。
待漏院中,景阳钟响,净鞭三下过,文武两班齐。
画家皇帝赵佶正襟危坐,环视下方。今日不得不早朝,有些瞌睡。
旁边的小黄门贴心地递来一盏浓茶。袖子掩着面孔,饮一口,有点烫了。
底下黑黑红红一大片; 一个个面孔辨不出谁是谁。高俅、蔡京这些多年老臣,赵佶尚且能认得,只是比上一次见到要多了不少皱纹,心中不免唏嘘。而最近提拔上来的那些年轻官员; 偏偏面目模糊,名字也起得十分大众,让人一个个分不清楚。
好在谁发言的时候; 身边都会有人贴心地提醒人家的姓氏和官位。否则像赵佶这样,几个月上一次朝的; 就算脑筋再好使,也免不得要次次脸盲了。
殿头官见他将茶盏放回小黄门手里; 才清清嗓子; 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好不容易见一次天子; 文武百官争先恐后的有事要奏。这个要举荐; 那个要弹劾; 这个要说农桑,那个要谈商贸。相互较量了一阵嘴皮子,发现都争不过进奏院卿。此人左袖子里揣了一摞表文; 伏在殿下; 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开始述说。
“臣……收得各处州县累次表文; 江南草寇方腊已反,从睦州起,直至润州; 擅改年号,抢掳仓廒,杀害军民……若不早为剿捕,日后必成大患,甚于北边强虏……伏乞圣断……”
赵佶皱眉头,余光瞟着背后屏风上安逸自得的白鹤。
简直拿这群刁民没办法。就不能像画儿里那些乖乖的花鸟鱼虫,安安生生过他们的小日子么!
也不是第一次听见有人造反了,他只需表个态,“草寇作乱,百姓不安,需彻底剿捕,斩草除根”,底下自然有忧国忧民的大臣们帮他出谋划策。
嗡嗡的乱了一阵子,进奏院卿还没说过瘾。
右边袖子里再拿出一摞表文:“济州府传来消息,山东梁山……”
赵佶简直烦不胜烦。俗世,俗务,俗不可耐,芸芸众生疲于奔命,在他眼里都是蝇营狗苟般的毫无意义。指节优雅地轻轻敲着鎏金的龙椅边缘。
“知道了,不又是反贼,不是说要派十节度去征讨,该怎样怎样就成了……”
居然有人敢唱他反调。蔡京慌忙跨出一步:“圣上息怒……”
还是要给蔡太师一个面子。哼一声,让他讲。
蔡京这张老脸居然颤颤巍巍的笑:“这回不是反贼作乱,乃是一桩奇事。”
奇事?赵佶总算有了些兴趣。偌大的这么一个大宋国,就该每天都有点新鲜有趣的事嘛。还是蔡太师懂朕的心。
蔡京先告罪:“此前济州府已多次表文,奏那梁山水泊聚啸着一伙强人,打家劫舍不说,还曾攻打州府,当地乡民愚昧,也多有归附的。臣以为不必让圣上徒增忧虑,因此让他们自行处理。派去过几次军马,这个……大挫草寇的锐气,让他们再不敢造次。”
赵佶心下满意,应该的。点点头,让他继续说。
“……可最近传来消息,那伙草寇最近主行斋事时,在山后挖出一古旧石碑……”
赵佶也不太管什么“乡民归附”,最后一句话听乐了:“古石碑?哪个朝代的?上面是什么字体?谁书的?叫那个谁,赵、赵氏卿……”
得人提醒一句,才想起来,“叫赵明诚来验过……”
几个老臣同时咳一声,提醒圣上这里并非书房。只听蔡京继续四平八稳地说:“……石碑上是天书文字,无人能解。后来遍请得道高人,才知是上古蝌蚪之书……”
赵佶听得心痒难耐,催促一句:“嗯,天书降世,这是我大宋国泰民安之兆——去让济州府弄一份拓片来,朕要亲自验看。”
文武百官各自无言,圣上可忘了,这东西是在反贼地界出土的,能写什么好话?
“……解出来发现,那上面书的竟是梁山一百单八位好汉的名号,上应天罡地煞之星宿,乃是天上魔君降世,前来助我大宋保境安民、替天行道……”
赵佶这下听糊涂了。草寇是帮他替天行道的?
随口说一句:“那让他们来进京朝觐……”
几个老臣慌忙跪下了:“不可不可!……这个,这个……”
高俅大胆道:“依臣看,这个……草寇哪有什么替天行道的,多半是愚民之举,那石碑么,也未知真伪。圣上若真的要看,不妨派大军将那水泊平了,到那时,石碑是真是假,上面所写何文,还不就能看个究竟了?”
底下一群官员符合,议论纷纷。
“多半是装神弄鬼,不可信!”
“草寇居然讲什么替天行道,把咱们大宋道君皇帝当什么了?”
“可不是,这次石碑上写着什么星宿降世,说是‘天意’,下次他们胆子肥了,还不得弄出来个‘梁山兴,宋江王’!”这最后一句说得格外小声。
说来说去,还是劝官家剿匪平叛。赵佶心里觉得索然无味,问了几句那石碑出世时的天象,就推说疲惫,宣布退朝了。
消息从朝堂里飞出来,飞进大街小巷,飞进白矾楼,飞进开封府,飞进孙巧手点心铺。
潘小园被一个接一个的大新闻弄得有点懵。
“石……石碑?梁山上出土了石碑?”
这回梁山派来接头的是个低级的小头目,潘小园依稀认得叫刘花枪,说山上各位好汉眼下都脱不开身,派小的来报个讯。
武松自然也在“脱不开身”之列。潘小园来不及体味失望和疑惑,赶紧把人请到雅座里。
刘花枪兴高采烈地说:“街巷里的传闻都不假!咱们山上确实是出大事了——大喜事!那个石碑,挖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小的在后面看不太清楚,但听前面的人说,天上有霞光哩!”
潘小园不言语。水浒原书里的确有这么一段天降石碑的剧情——难道不是小说家杜撰?来到这社会这么久了,难不成现在才告诉她,这是一个玄幻的世界?
刘花枪笑道:“山上的大哥们都亲眼所见,原来自己都是上应天象,纷纷敬服。原来有嫌隙的,这会子也不好意思再计较;原先座次上争不出高下的,一看那老天爷已经给分定次序,哪还再有争执。这会子山上正大做法事,敬谢神明哩!”
周通跟燕青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周通小心翼翼地说:“那、这个……天降石碑上,可有我们兄弟几个的名儿?”
刘花枪眉开眼笑:“有,当然有!宋头领挂念驻扎在外的各位,特命小弟抄了一份译好的石碣天文,带给大家看呢!”说着一卷纸展开,“周大哥,你的位置比较靠后……”
周通喜笑颜开:“没事,没事,还有比我靠后的哩!——诶,燕兄弟,怎么没找到你?难不成这是根据上山时间先后……”
燕青微微一笑,手往上指,一路点到周通未曾细看的开头部分,笑道:“我在这儿呢。”
周通:“……燕大哥……”
周通将那译文左研究右研究,自言自语:“奇怪,怎的就刚好一百零八个呢?梁山上兄弟可不只这些,看来须得是老天爷选中的才行啊……你瞧,董蜈蚣就不在……”
兴高采烈嘟囔一阵,忽然想起来一抬头:“嫂子,你看!”
潘小园全身石化,眼珠子跟着周通的手指头,赫然看到一个小小的“潘”字,加在一行行的什么“丧门神”、“病大虫”、“催命判官”之间。
潘小园:“……”
她连绰号都没有呢,真的能上榜?
不过老天爷已经贴心地给她起了一个:俏罗刹,潘六娘。
不得不说,起得十分不走心,颇有些三流武侠小说炮灰女反派的韵味——倒也和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三个女人相得益彰。
将整份名单扫了一眼,宋江自然是老大,卢俊义自然是二把手,其次是吴用、公孙胜……
武松也自然名列前茅,但看那两个字就让她嘴角不自觉微扬,好像新出炉的点心嗅到了第一缕香。
其余的名字也多多少少熟悉;然而这一百八人她也并非全都认识,水浒原书里的一百八条好汉,她也并非都背得下来。只觉得大部分对的上号。
但这显然已经不是原版的石碣天文了。蝴蝶的小翅膀一扇,她潘六娘就把原本属于扈三娘的位置给顶替了。
仔细找了一圈,似乎也没看到“矮脚虎王英”。很显然,挥刀自宫并不是练成神功的充分条件。王大色鬼自作自受,已经被梁山抛弃了。
像她这样,顶替上来的新角色,不知还有多少?
周围的其他人——周通、燕青、刘花枪——显然对这种“上天选派”的说辞十分买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啧啧称赞。燕青已经在默默背诵那名单上的座次排位了。
潘小园忽然问:“那石碑上的原文——嗯,上古蝌蚪之文,是……什么模样的?”
刘花枪一脸为难,加小小的得意:“这小的可形容不出来,总之没见过,就是做梦都梦不到那样的文字——要么说是天书呢!”
“那——武松武二哥,他怎么说?”
武松从来都是对怪力乱神嗤之以鼻的——除了元宵夜那次非要测八字。她突然想知道武松见到这石碑时的表现。
刘花枪却奇怪:“武松大哥自然是和别人一样,惊喜赞叹嘛,还能怎么说?”
周通还在一句句地问当时的情境。燕青忽然看了潘小园一眼,将她轻轻拉出一步。
低声问:“嫂子不会是……不信这东西吧?”
潘小园赶紧摇头,又觉得瞒不过燕青,只好模棱两可,支吾:“只是……太突然了,而且武二哥向来不信神仙,我只是……”
燕青笑道:“我明白。小乙起先也吃惊不小,但想着梁山上这么多直性子兄弟,倘若真的看出半分假,单一个鲁师父闹将起来,大伙如何收场?——他们既然都服,那咱们也没有不服的道理。只能说小乙之前见识短浅,以后要多敬神明才是。”
潘小园讷讷点头,“是,是,多敬神明。”
周通说干就干:“依俺看,咱们这铺子后身也得起个神龛什么的,供上替天行道的小旗儿……”
燕青给他小小的泼冷水:“大哥想哪去了,咱们是来做细作的,万分高调不得。这‘替天行道’四个字,写在心里便好,别让旁人瞧见。”
第204章 石碑
“山东梁山出土石碑天书; 上刻一百八位替天行道义士之名”这个新闻,也迅速地传遍了东京。江南明教终于不再独领风骚,从八卦头条的位置上慢慢滑下来,跟梁山平分一下秋色。
而此时; 作为八卦发源地的梁山,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刀阔斧的装修改造:罗天大醮建起来,报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 那石碑供在最中央;忠义堂的牌匾换了个更加金灿灿的,山上山下的路修得又宽又平; 连断金亭那古旧的砖瓦,也全都给换成了崭新锃亮的。三关上下; 黄钺白旄; 青幡皂盖,绯缨黑纛; 正中是杏黄的“替天行道”迎风招展; 两侧是浅显易懂的对联:“常怀贞烈常忠义; 不爱资财不扰民”,萧让手笔。
武松静静看着外面忙得热火朝天,心里没来由的焦躁。算起来; 老天爷也不容他跟自己的女人早些团聚; 山寨里前所未有的热闹忙碌; 他虽然用不着搬砖运土的出体力,但身为“天罡”,怎么着也得给足了神仙面子; 做醮做法事的时候,一丝不苟地替他宋大哥背背书,告诉老天爷,梁山这伙子兄弟绝非寻常土匪,那是要做大事的。
况且,一旦他流露出“请假去东京”这么个意思来,无一例外的遭到众人嘲笑。当然没人敢当面嘲他,但话里话外流露出的意思都是,身为顶天立地男子汉,又光荣地被老天选中为替天行道的战士,这时候开小差想女人,以至于想早退旷工,简直太丢梁山好汉的脸——东京那位潘大嫂不也位列一百八人之一了么?她还嫌不够,还要把武松也勾去?
武松敏锐地察觉到这个氛围。他自恃心胸宽广,心里盛得下无数豪杰之事,如何盛不下一个女人。但若真的直言不讳,坦承自己心里有女人,那就不光是他的问题。东京暗桩里那位不安分的小娘子,本来就没什么贤惠淑贞的名声,这下更得让人当妖精祸水对待了。
于是将心思掩起来,人家再问的时候,便只是笑笑:“我也并非一定要去东京。我的女人自然跑不了,等闲时递封信,让她回来完婚便是。”
大家对他这句霸道的宣言十分满意,满口赞他心如铁石,是好男子。
但武松心里依旧不得舒坦。这日大吹大擂的宴席完毕,终于寻个机会,忠义堂里逮着半醉的宋江,诚诚恳恳地问一句:“大哥,江南方腊已经反了,咱们约定要响应的,是不是得早做准备?”
宋江人半醉,心思转得有些慢,愣了一愣,才笑道:“当然当然,你瞧咱们眼下这军容军貌,不是准备得挺好么?”
一面说,一面给他塞碗酒。
武松给老大哥面子,谢了一声,一饮而尽,这才又说:“但咱们眼下……”
宋江笑道:“兄弟,知道你是去江南和那方腊结盟的,此时心急一些,也属寻常。但你看看,咱们寨子里出了这么大喜事,上天——上天昭告,咱们聚啸山林虽非得已,却也是位分天定——那方腊要反之际,不也用《推背图》造势?要是他们那里也来了个天降石碑,你看他会不会喜得日日大吹大擂,恨不得日日睡在那碑上?人家会理解咱们的……”
“可是那董蜈蚣报说,朝廷有意派十节度带兵征讨……”
宋江眼神似乎清醒了一刻,随后呵呵一笑:“那算什么,咱们能对付——单凭二郎你一个,我看,顶他们千百个人!”
武松不再说话,笑道:“大哥醉了。”
宋江笑道:“可不是……一年难得几回醉,你再陪我喝一碗。”
武松没办法,直被宋江灌了五六碗,这才脱身。
倒是也理解老大哥的喜悦之情。一辈子想着光耀门楣、忠君报国,眼下老天爷给了这么大个鼓励,他没喝得日日烂醉如泥发酒疯,已经算是很有自制力了。
其余的兄弟也愈发团结友爱了起来。毕竟都是上天选定的星魁,上辈子说不定是一个岗哨里当值的神仙,眼下“重新相认”,义气空前高涨。就连那些被赚上山、被俘上山的,此时也终于认清了命运:兜兜转转,原来梁山才是自己的归宿。
譬如朱仝,当初是被李逵坑上山的,上山之后没跟李逵说过一句话。这会子借着酒意,也终于跟李逵狠狠碰了一碗,大着舌头道:“姓李的,你说老天爷怎的——把你安排成我兄弟!”
李逵呵呵大笑,刚要说两句埋汰的话,旁边几个机灵的连忙把话岔开,笑道:“要么叫天机难测呢!朱大哥,回头你要是做梦上了凌霄殿,可得好好跟玉帝老儿抱怨一番。”
阮小七远远望着那石碑,叹口气,半碗酒洒地上。
“想不到晁天王竟不在星宿之列,倒留下我们哥仨,白占了三个位子。”
顾大嫂则怏怏不乐,撅着一张厚嘴,地下啐一口。
“凭什么我男人在我前头!老娘给寨子里立功还不够吗?哼!”
旁边她男人孙新洋洋得意:“娘子休要愤怒,虽然星位天定,你到底是女人家,榜上有名已是难得,这个夫为妻……”
顾大嫂一瞪眼,孙新赶紧识趣地吞下那个“纲”字,赔笑道:“你看你如今也有了娃儿了,这往后打仗杀人的,总不能带着我儿子一起去吧?只能留在后头。所以往后呢,给山寨立功,还是我多些个。老天爷因此让我往前了一位。”
顾大嫂气哼哼,想想也是,一碗闷酒灌下去。
旁边孙二娘赶紧给劝住了,小声笑道:“别多喝,小心没奶。”
鲁智深满身酒气,一座肉山,跟武松擦肩而过,晃一晃,住了脚步,见了武松就乐。
大着舌头说:“嘿嘿,你——你在洒家下面。”
武松:“……”
懒得理他。不就是石碑上的排位比他高一位吗?哥俩平日里打架不分胜负,这一个位次的差距,多半是看在他的年纪上。尊老爱幼是美德,不跟他计较。
鲁智深却兴致盎然,摇摇晃晃的再强调一句:“洒家在你上面。”
武松远远指着那石碑,面无表情地宣布:“林教头还在你上面呢。”
鲁智深一惊一乍:“啥?洒家倒没仔细看……咳,让着他就让着他罢了……洒家倒要好好瞧瞧,谁在林教头上面……”
说着,踉踉跄跄的朝那石碑去了,抻出脖子,睁大眼睛,细细研究起来。
武松懒得提醒他,那石碑上写的是蝌蚪文,他可看不懂。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写的是寻常字儿,大和尚也识不得三五个。
果然,鲁智深瞪着眼睛看了半晌,才发现半个字不认得,骂一声直娘贼,自己走了。
被鲁智深这么一勾,武松却忽然也好奇起来。石碑一直被供得高高在上,他扫过一眼,可却没看仔细过。这会子借着点酒意,忽然十分想弄清楚,自己的名字,写成那“蝌蚪文”,却是个什么样儿?
她的呢?
于是也追随鲁智深的脚步,凑到那石碑前头,仰起脑袋,使劲揉揉眼睛,仔仔细细地从最后一行读起来——第一行太高,看不见。
当然完全看不懂。这圈圈叉叉的,世上居然还有这等文字!满山的兄弟们,竟然一个都没有识的!
难怪是天书呢。武松再狂妄自大,这时候也只能承认,世间毕竟还有些他解释不清的东西,不得不敬服。
一行行的往上数。数着数着就乱了,盯着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