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孰士孰妃-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章。
周立既是给妹夫帮忙,又有钱赚,自然十二分上心。他早晚监工,工匠们也买他的面子,造梁漆墙,上油刷漆,都十分仔细。
重阳这日,容辉载容雪去三里湾送“重阳节”礼,容雪提了一小坛菊花酒,在潇璇那里玩了一整天,黄昏才回镇上找容辉,一见面就啧啧称赞:“院子在翻修,一院子家具,全是紫檀木的。她身边的丫鬟,都是穿丝着茧,戴珠佩玉。二哥,你算是娶了位活菩萨。”
言下之意,潇璇已经回来。容辉松了口气,又拿话堵她:“什么活菩萨,这话也能乱说?”两个人一路说笑,回到家中,又一起吃了顿长寿面。
上梁这日,工匠们不知从哪里请出一位老师傅,又要开坛设案,祭祀“匠神爷”。老人家胡须花白,秋风中颤颤巍巍,还读了一篇《上梁文》:
抛梁东,春晓千花绣画中。正对玉山峰顶塔,一枝椽笔仰书空。
抛梁西,秋晚楼台夕照低。听取乌龟山客语,去年洪水決新堤。
抛梁南,槐夏清阴染蔚蓝。景德诸峰高见寺,大溪一水汇成潭。
抛梁北,朔雪入簾深一尺。望中玉作万屏风,箇是灵山人不识。
抛梁上,一抛正拂银河浪。乘槎耐可摘星辰。骑凤翩然遍崑阆。
抛梁下,今年万顷观多稼。相公日日只思归,要与邻翁同作社。
伏愿上梁之后,君亲尊显,家室燕宁。凡其后人,爱平泉之竹石,亦令來世,敬绿野之林园。
一共六句,容辉却掏了六两银子作彩头。众人还跟着起哄:“你们上两根大梁,只出一份彩头,算是赚了!”
第三十四章 六礼迎亲
更新时间2012…1…9 18:24:15 字数:4406
天气渐寒,日光渐短,转眼到了九月二十。西院和北院相继建成,众人只等白矾味散去,就要入住。容辉十分满意,当即拿出二两银子,让周立请工匠们去镇上大吃一顿。众人连声道谢,鱼贯而去。
当天晚上,一家人点算账目,两座院子盖好,果然花不到一百两。众人又商量纳采,李家请了亲家夫人做媒。
九月二十二,宜纳采出行。李蕃宁和李母清早起来,开坛设案,面西而叩:“蕃宁次子容辉,年已长成,未有伉俪,已议娶楚氏之女。今日纳采,不胜感怆!”当场拿来洒金喜帖,亲自写下儿子姓名。又当北雁南飞,容辉亲手逮住四只大雁,用笼子装了,盖上红布,一并送往三里湾提亲。
周夫人看见三里湾的陈设,回来后逢人就夸:“李家二公子出息了,取了位千金小姐。看那架势,至少有一千两嫁妆。”引得全村哗然。
周夫人趁热打铁,次日清早,又提了大雁去问名。中午拿回一封洒金喜帖,容辉展开细看,啧啧称奇:“原来她是八月十六生的,我总算知道了。”
周夫人会错了意,笑着开解:“大些好,大些好!女大三,抱金砖。”
周立随后进来,笑着招呼众人:“娘,妹夫,二公子。田契我都谈好了,三两银子一亩,一共就九百亩,就等着交钱过户了!”
容辉想把这三百亩良田记在父母名下,妯娌间就少了矛盾。又想到父亲不到不惑,二十年前肯定有一段富贵日子,只担心他再纳个小妾回来,于是拉过母亲商量:“娘,我想把这三百亩田记在您名下,以后妹妹的嫁妆,也算有了着落。”李母闻音知雅,点头默许。
翌日纳征,容辉亲自写下龙凤贴:
素仰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蓬荜生辉。
又封了十两雪花银作聘礼,让大哥一并送到三里湾。李荣光也带回一封龙凤贴,贴上字迹娟秀:
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祝。
容辉看了,乐得合不拢嘴。众人与有荣焉,又商量起吉期。李母拿出一本黄历,看开一页,指给众人看:“十月初十是个好日子,我看就那天了。”
翌日清晨,周夫人又提了只大雁去三里湾请期,吉日就定在了十月初十。接连半月,众人忙着搬家。容雪随父母住进了后院,容光夫妇跟着搬进了东院正屋。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比过年还喜庆。
十月初九,晴空万里。李荣光穿了水墨色克丝大氅,李荣辉穿了宝蓝色茧绸深衣,兄弟俩作别父母,和周夫人一起去迎嫁妆。人刚出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唢呐应声响起,直往三里湾去。
宾客陆续登门,李蕃宁在后院正屋陪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李母在后院西厢陪村里福寿双全的老妇。村里的年轻妇人则由周氏作陪,聚在东院西厢说话。
后院前,两院间,正好有片空地。又有草台班子搭台唱戏,台下小孩闹,大人笑,宾客逢迎,热热闹闹。中午席开八桌,刚刚吃完,鞭炮声跟着响起。一众小孩应声跑进院门报喜:“嫁妆来了,嫁妆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容辉正走进院来,向众人拱手行礼。他身后跟着两个壮汉,抬进一方肩舆,舆上供着福、禄、寿,三位仙翁。楠木金漆,秋阳下流光溢彩,正是第一台嫁妆。
接着是装衣裳的箱笼,整整十二箱,装首饰的雕花锦盒,整整四大盒。装被褥的大柜,整整十二柜。最后是大件器皿,和日用家具,不是掐丝珐琅,就是檀木雕花。一共一百二十八抬,浩浩荡荡,当真是十里红妆。
嫁妆旁还跟着六个少女,都用红丝束发,梳了双螺短髻,正是梅钗领着君钗、桃钗、剑钗、素钗、菊钗和茶钗,过来布置新房。她们穿着秋香色窄袖襦裙,罩了见桃红色克丝坎肩。款步盈盈,巧笑嫣然,一个比一个俊俏,看得众人目瞪口呆,啧啧称奇。
容光最后进门,上前招呼周氏,却见她目光灼灼,脸色阴沉,忙问她:“你怎么了?你刚出月子,这里硫磺味又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周氏轻哼一声,转身要回东院。容光又拉住她说:“二弟请你铺床。”
周氏皱眉轻嗔:“那我回去洗个手,免得弄脏了二奶奶的新房!”语声微颤,心中不悦溢于言表。她是长房长媳,却被次媳比得一文不值,自然好受。容光放开手来,陪她回了东院。
梅钗等人走进西院,看见方石青砖垒墙,阴阳脆瓦盖顶。油漆光亮,格窗整肃,做工也算细致。推开樟木隔扇,又见承尘方正,厅室洁净,心中暗暗点头。
容辉跟上来问:“这是多少钱的嫁妆,我看不止一千两!”
梅钗见他得了便宜还卖乖,不由白了他一眼,小声说:“开始是一千两,陈夫人看不过去,又添了九千两。”又高声吩咐众人:“你们也收拾自己的屋子。”众少女齐齐应是,开始布置陈设。
容辉在正厅打下手,东间作了书房,南窗前放黑漆大案,案后放红木圈椅。北窗下只放了一张贵妃榻,榻前摆了张矮几。书架贴着东墙,一共六架。中间空出的东耳房,则作了茶室。
东厅和中厅全用博古架隔开,架后又垂了竹帘,恍如一面墙壁。中厅分了前后两厅,中间用山水插屏隔开,屏前放了方桌圈椅,和三对交椅。屏后也放了一张方几,和一对交椅。
中厅和西厅隔着竹帘,帘后列了八座衣柜,西墙前则列了四座衣柜,中间空出西耳室,用作净房。四柱大床横放在北窗前,床上挂了大红罗帐。床前又抵着衣柜,对放了一张短榻和一条春凳。妆案放在南窗前,案头立了面落地铜镜,又在厅中放了张红木圆桌。
潇璇有意让容雪过来住,东厢房也是一般摆设。西边厢房则作了宴息处。东次厢暂空,留着添丁进口。西次厢等另外三间厢房,则分给梅钗等十二人居住。
众人忙进忙出,摆好家具,开大柜分了被褥,又拿出常用衣裳,挂进衣柜。其余瓷器摆设,要等潇璇进门后定夺,于是和衣料布匹等一并锁进了后罩房。
众人挂完大红灯笼,已是申正时分。李母听说那边收拾好了,就领着亲朋好友相看嫁妆。梅钗等见一众乡亲目光灼灼,毛手毛脚,非贪即妒,忙关了隔扇,撑起格窗,只让人在窗外相看。
众人哪里看不出其中意思,当场就有妇人起哄:“好矜持的儿媳,连嫁妆都不好意思让我们看。”“我家小子要是能娶回这样的儿媳,我宁愿给她立规矩。”七嘴八舌,极尽嘲讽之能。
李母尽兴而来,本是想在乡亲面前做回太太。如今却被没进门的儿媳妇驳了面子,当场气红了脸。心中虽恼,嘴上还得撑门面:“她们住城里的,规矩大!她有这份心思,想来还是个知书达理的。礼多人不怪,大家也别见怪!”好话说得越多,心里越不痛快。
万物负阴而抱阳,众人常以午时为吉。容辉子时沐浴,卯时起来。容雪又为他穿戴新郎冠服。折上巾帽,克丝皂衫,大红缎带,锦绣围裳。最后穿上云头软靴,披上九尺红绫。
容辉好像忽然到了荒郊野外,风雨欲来,却离家还远。他心中忐忑,只觉这一出门,再回来就是客人。容雪围着容辉转了一圈,笑着鼓励他:“二哥,你今天特别俊!”
容辉长长透出口气,和容雪去了后院正房,给父母请安。容光夫妇随后进屋,众人相互见过,又由容辉领着容光和吹打班子去迎亲。
一众人浩浩荡荡,直往三里湾去。锣鼓一响,贺客应声登门。李蕃宁在后院正屋招呼亲家翁,李母在西厢招呼亲家母,周氏则在东院招呼娘家的兄弟嫂嫂。
做流水席的班子在前院空地上搭台起锅,剁肉声“咚咚”作响,锣鼓声“呛呛”有致。声声悦耳,动人心魄。附近的贺客围坐在跟前说笑。梅钗又送去一筐橘子,众人只管吃喝,倒最好招待。
周家的兄弟姐妹看了西院,再回东院,都为周氏抱不平:“一母生的同胞兄弟,他就算吝啬,也得顾着脸面吧!和那边一比,你这里就是座窝棚。”
周氏气红了脸,暗骂容辉小人得志。但一损俱损,场面话还是要说:“二叔不是那种人,只是前些日子忙,一大家挤在一个院里,哪里腾得出地方。”
刚到午时,院外鞭炮齐鸣,一众小孩儿应声跑进院子报讯:“新郎官儿回来咯!”“新郎官儿回来咯”……乡亲们相视一笑,纷纷起身迎出。容光先一步进门,拱手招呼众人:“欢迎欢迎!”先回了后院。
众人迎出大门,只见容辉一个人站在大门外,正向这边抱拳招呼:“欢迎欢迎,多谢捧场!”……
众人含笑还礼:“恭喜恭喜!”……喧哗声中,忽听羌管悠悠,喜乐传来。循声望去,花轿已走到村口。四台软轿,轿前一对锦衣少女,高举松油火烛领路,正是莲钗和桂钗。
花轿走到大门外,二女齐声高呼:“落轿!”又撩帘扶潇璇出来。
容辉这才看见妻子,她穿着锦绣红衫,戴着大红底祥云霞披,虽然罩了盖头,却掩不住那一股风致。他深深吸了口气,走到中门前向潇璇深深一揖,待潇璇款款走来,才直起身,和她并肩走进后院,直入正屋。
李蕃宁穿了水墨色克丝大氅,李母穿了大红色圆领锦褙。二老喜笑颜开,并坐上位。下手坐着李荣光夫妇。亲家夫妇,和周氏的娘家兄弟。
梅钗等争着在正厅东面为容辉布座,容雪则在正厅西面为潇璇铺席。众人簇拥中,容辉夫妇并肩进厅,东西对立。周亲家主动请缨当赞礼,亲自唱诵:“拜—,兴—。再拜—,兴—”高呼声中,二人行大礼两相跪拜。容辉又深深一揖,请潇璇先坐。
对拜礼罢,梅钗等为容辉上菜斟酒,容雪为潇璇上菜斟酒。高脚瓷碟,锡壶银杯,和一只葫芦瓢。夫妇俩一起端杯,连干两盏。梅钗又敬了容辉满满一瓢酒,乡亲们在厅外瞧见,一齐叫好,又有人乘势起哄:“干—,干—,干—……”
容辉双手接过,手中一沉,竟不下一斤。他不由苦笑,探头轻啜一口,酒水又苦又涩,差点吐出来。“妹的,你敢捉弄哥,哥这场子非要找回来!”一面腹诽,一面提一口气,端起酒瓢,“咕噜噜”喝了个涓滴不存。待酒汽涌上,吐出一口起来,舌根处才有丝丝甘甜。
容雪灵机一动,轻声低语:“我少倒点儿,你给我一百两银子!”见红盖头微微点动,就只斟了小半瓢。
夫妇俩一起起身,回往西院正房。容雪、梅钗等人,鱼贯跟随。众人回到卧室,容辉扭扭咧咧地脱下衣裳,交给梅钗。潇璇自己解下霞披,宽下大衫,分别递给容雪,仍是风轻云淡。
容雪梅钗等手托礼服,笑盈盈退出门去。按照礼法,她们还要去吃完夫妇二人剩下的酒菜。
容辉眼见旁人离去,只有潇璇掩面相对,一颗心就好像飞离了胸腔,堵住了气管,憋得面红耳赤,透不过气来。他混混沌沌,只知道要掀盖头,于是迈步上前。可手脚发麻,如踏云端,一个踉跄,一把抱住了潇璇。
“你……”潇璇身子微颤,失声惊呼。她想挣开,手脚却麻麻地不听使唤。又深深呼吸,想压住心跳。一颗心却似脱了缰的野马,心跳声如马蹄砸地,反而带得呼吸更加急速。娇喘微微,好像烈马嘶鸣。
容辉搂着潇璇,只觉这个小人儿有说不清的好,道不完的甜。适应半晌,才定下心神,柔声轻问:“高不高兴!”语声淳厚,定人心神。
“高兴?”潇璇一想到要做的事,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酒气醇醨,如野火燎原,烧得她晕生双颊,脸上像贴了两块烙铁,一直红到耳根。烫得她香汗喷薄,从发髻直沁到了后腰。那颗如冰似铁的心,也被化作了春江水,缎成了绕指柔。心随意动,只嘀嘀地说出两个字:“高兴!”
容辉心头荡漾,只想立刻瞧见那张柔美面容,于是轻轻掀起盖头。翟冠珠光宝气,宝光中丹唇似火,凤眼迷离。他怦然心动,觉得一切都太多余,于是轻轻捧下翟冠。
一蓬秀发滑下,柔得像水,闪得像星,刹那间惊艳无双。他心头一颤,低下头在她额上亲了一吻,柔声说:“我也高兴,高兴得很!”
此情此景,环境生疏,后患无穷,潇璇怎么也接受不了要发生的事,何况她还可能受孕怀胎。“这霁月的风情,自然该配旖旎的风光,和舒爽的心境。”她自我安慰,就想推开容辉。却觉得那双手臂变成了两圈铁箍,越收越紧。她失声惊呼:“内功没有炼成,不……不能成亲。”期期艾艾,又似商量。
第三十五章 洞房花烛
更新时间2012…1…10 12:22:53 字数:3951
两人不光炼成了内功,还达到了“先天境界”。“她是害怕?”容辉扪心自问,自己也不知如何是好,就侧脸贴上她的额头,轻声劝慰:“别怕!”
“别怕?姐怕的就是你,你还好意思说?分明是贼喊捉贼!”潇璇一面腹诽,一面求他:“给……给我一些时日。”迎亲礼毕,自己已是他的人。他就是即刻死了,自己也要守寡。何况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他若真爱自己,定会答应。自己带着一万两嫁妆进门,其他人也不会多嘴。
容辉转眼见窗外天色大亮,借坡下驴,扶住她的双肩,柔声问:“那你饿不饿!”
潇璇也是一般沐浴梳洗,昨夜至今,滴米未进。她点头微笑:“相公也饿了吧,我让梅钗摆饭。”语声殷勤,羞羞答答。
“相公?”容辉心头一麻,背上似被火烧,汗水涔涔而下。“这样可不行!”他心中嘀咕,抬手擦干额上汗水,柔声劝说:“你先吃着,我得出去敬酒!”
新郎喝酒,向来不醉不归。潇璇想也没想,直接拦下容辉:“就在这里吃吧!空腹酗酒,太伤身子。”
璇玉听出她话中好意,欣然同意:“那好,我要吃红烧狮子头!”笑容明快,舒爽自然。
两个人言之有物,才渐渐习惯。这小小进展,也让二人心中暗喜,相视一笑。潇璇高声招呼:“梅钗,摆饭,更衣!”
梅钗等应声进来,桃钗裣衽笑问:“小姐,您想穿哪身!”
旁边梅钗打了她一下,微笑改口:“二奶奶,您看姑爷穿哪件衣裳好。”算是给潇璇造势。
潇璇心念拂动,立刻有了吩咐:“梅钗,打水让相公沐浴。桃钗,拿一套青绸直裰出来。剑钗,给我拿套窄袖襦裙。莲钗泡茶,我们去耳房说话。”众人点头答应,各行其事。容辉出了一身大汗,正好洗澡,欣然去了浴室。
潇璇走到茶室,剑钗找来一条绣水草纹的粉丝罗裙,和一件绣桃花瓣的青丝短衫。众少女齐心携手帮她换上,又给她束了宝髻,带了金箍凤钗。
剑钗端上茶水,先斟给潇璇。红木圆桌前,众人或坐或站,依次接了茶水。潇璇待梅钗和桃钗过来,才说出安排:“杏钗和君钗就先先把都城的生意维持着,如果时局有变,我们也有条退路。梅钗在我身边管账,桃钗管衣裳,剑钗管首饰,莲钗管家里的摆放,素钗管厨房,桂钗管田庄,菊钗管采买,蓉钗管出行。那边的茶钗和玉钗还小,等我回门,接她们回来,就让她们陪小姑玩。”众人默记在心,裣衽应是,又一起下去准备午餐。
素钗出门就拉了梅钗:“梅钗姐,你一个月匀我多少银两,我也好请两个上灶的妈妈来。”
梅钗莞尔轻嗔:“灶上请人,还要你干什么!”引得众人一阵娇笑。
容辉更衣出来,又往西厢房吃饭。他和潇璇坐了张小圆桌,桌上摆着两盅热汤,九碟小菜。盅,是白瓷掐丝。碟,是青瓷银边。汤,是丝瓜瘦肉。菜,是五谷杂粮。众少女在南间坐了张大圆桌,也是一般菜肴。
容辉见是新婚第一餐饭,于是把热汤喝了个涓滴不存,把饭菜吃了个一粒不剩。潇璇微笑端瞧,小口慢咽,直乐到心里。吃过午饭,又去北间喝茶。
素钗过来收拾碗筷,看见杯盘如镜,忙招呼众人:“快来看哪!这位姑爷,可真好招待,连我们洗盘子都省了!”声似银铃,又引得一阵娇笑。
北间分东西两厅,东厅里摆了一套桌凳,西厅摆了一张罗汉床,床前摆了一方矮几,旁放着一对美人椅。容辉坐在榻上,喝下一口热茶,长长透了口气:“你有什么打算。”
潇璇靠在美人椅头,悠悠述说:“马长老在账房捞了这么多年,管事有余,服众不足。堂主们一直没下山,迟早要出大乱。等他们磨钝了,我就去收拾残局!”她轻哼一声:“我要让他们看看,这个家到底得由谁来当。”
“谁当不都一样?”容辉心中嘀咕,接着问:“之后呢?”
潇璇仰起头吱吱呜呜:“之后……之后……”嫣然一笑:“你管山下,我管山上。”言下之意,要将莲山收为私产。
“山下,不过是些田庄!”容辉不由腹诽,又觉得身为丈夫,理应帮妻子打理陪嫁产业。不光评书里这么说,戏文里也这么唱。可想到“太虚观”一方江湖势力就此没落,又有些可惜,于是商量潇璇:“要不我当掌门,收一群徒子徒孙服侍你。”
“那是我的!”潇璇瞪大眼睛,断然拒绝:“你要开山收徒,也用不着当掌门。”
容辉想二人所学传自莲山一脉,亲手绝人门户,总有些过意不去,又劝潇璇:“我们总不能断人传承吧,那也太不仁义了!”
“仁义?”潇璇对“山门”深恶痛绝,蹙眉轻嗔:“什么坏习惯,改了才好!”略作盘算,接着说:“把‘太虚观’改成家庙,由祭田奉养,传承武学。”话有开头,思绪源源不绝。喝了口茶,开始布置:“以后李家子弟六岁启蒙,十二岁入学,分院单过。十六岁习事、议亲。二十四岁管事、分家……”
潇璇自忖为人妻子,还有很多事做。容辉却听得头都大了:“这哪里是娶妻子,分明是娶祖宗!”一拍脑门,上身后仰,直接躺在罗汉床上。
潇璇不住腹诽:“这是什么人,一点都不关心宗族子嗣!”眉梢微蹙,瞪眼轻嗔:“你起来!”
容辉虎躯微震,一跃而起。猿臂倏出,直抓潇璇。
潇璇惊呼一声,已被横抱起来,直羞得面红耳赤,嘀嘀嗔怪:“现在……现在还是中午。”
容辉侧脸贴上他的额头,柔声细语:“我们不回房,哪来的子弟启蒙入学!”
梅钗等听到动静,应声进来,又羞红了脸,齐齐低头,退到一边。潇璇羞恼不胜,脸红欲滴。脑中嗡鸣,眼波朦胧,只见晦明变化,接着身子一轻,已躺在新房床上。
红绡帐下,容辉解下外衣,蹬下布鞋,欣然扑到床上,钻进被子端端正正地睡好。潇璇斜躺在床上,半晌才回过神来,一动也不敢动。
容辉侧头轻问:“我要睡个午觉,你呢?”
“邀请,挑逗,还是真话?”潇璇摸不着头脑。可新婚首日,若不陪他,不光丈夫在丫鬟面前抬不起头来,自己在公婆面前也没法做人。思忖之间,见梅钗等鱼贯进来,于是深深吸了口气,悄声吩咐:“宽衣沐浴!”
容辉心中欢喜,索性平心静气,仰头放松。他一夜未眠,又忙活了半日。这时精神一散,倦意就如潮水涌上眼帘。双眼自然闭上,心中还在念叨:“这丫头……怎么还没有来……”不知不觉,沉沉睡去。
容辉神游太虚,自己抱着太阳睡觉。身体渐暖,由暖转热,直热得大汗淋漓,才睁眼醒来。只见秀发如丝,红帐昏黄,屋外竟已燃起烛火。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