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囚凰]玉与天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顿,“咱们那位皇帝,特意派我去北魏走了一趟,探探虚实,我在北魏朝堂,那是亲眼、近距离的看到了那昌黎王,他绝对是容止。不可能有错!”萧道成怕桓远还不信,于是把‘亲眼’和‘近距离’特意加了重音。
    “哎。。。。。。”桓远闭了闭眼睛,半晌未曾说话。
    萧道成皱了皱眉,问道:“你可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她?”
    桓远闻言,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道:“我必须告诉她。。。。。。这件事,任何人都无权替她做决定。”
    萧道成不可置否,刘楚玉的脾性,他也算是了解。当初刘楚玉有恩于他,无论如何,现在他也不能打着为她好的旗号,眼看着她被人蒙在鼓里。
    “上次联系,楚玉已经到了西境内的益州附近。这次想来很快便能联系到她,只是我现在忽然之间不能确定,告诉她这件事,到底是好还是坏啊。。。。。。”
    容止的死祭将近,楚玉带着刘子业和清越从关外早早的便向大宋赶了回来。花错和鹤绝两个人在伽罗竟然寻了不少的异域剑术高手,这两个人本就是武痴,所以便留在了伽罗,一时半会也并不打算回来。
    到不是花错和鹤绝不顾楚玉他们的安危,只是几年来,他们也领教过了楚玉越来越娴熟的一手操控红绫的‘奇怪武功’,一般人根本就伤不到楚玉。况且,清越这几年也跟着鹤绝学了不少武功,再加上,总是带着一身稀奇古怪机关的刘子业。楚玉三个人的组合,连花错、鹤绝他们两个联手,一不小心都会吃亏,他们两个又何必担心楚玉他们。
    三年的磨练,刘子业的变化算是最大的。虽然依旧喜欢时不时的粘着楚玉,但是他却真的成长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原本楚玉还以为刘子业会和清越两个人成为一对,可是后来楚玉问过两人,这两个人竟然互相都没有意思。
    刘子业把清越当成了一个小妹妹,把对青儿的感激全部化作了对清越的疼爱。而清越,她也只是把刘子业当成了哥哥,两个孩子简直纯洁的不能再纯洁了。两个人既然都无心,楚玉也不会去乱点鸳鸯谱,该到的时候,缘分自然会到。
    梁州城外,几乎快要回到刺客联盟在长安的总堂,楚玉却忽然之间,意外的接到了桓远的一封长信。
    桓远的信很长,但是楚玉所有的目光,都被信上第二段开头的几个字粘住了。
    ‘怀疑容止未死,北魏昌黎王仍是容止本人。。。。。。’

作者有话要说:
楚玉不会是个弱势的和亲公主,而是北魏求娶过去的~~~
其实这就是历史上的情况,北魏夹在中间,怕两个国家一起对付他,所以总是派使臣去南宋和谈。
几天本来没空码字,但是看大家着急想要看下去,不希望大家空等,所以熬夜码字,更新~~~





※、第40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章

    自从那日接到桓远的书信,楚玉便带着刘子业和清越,一路马不停蹄的从梁州赶回了长安城外的刺客联盟总堂。
    回到总堂,三个人都风尘仆仆,疲惫的要命。但是楚玉安顿下刘子业和清越之后,只交代让他们两个好好休息,自己便径直走出了门。
    刘子业和清越虽然疲惫,但是也不可能放心让这个状态下的楚玉自己单独出去。于是两个人默默地跟在了楚玉身后,眼看着楚玉拿了一把铁锸,神色冷然的走向了后山容止的墓。
    刘子业和清越对视一眼,都在心中暗道不妙。虽然他们对于这个神秘的、不太想承认的‘姐夫’并不了解,但是这三年来,他们还是能够发现了,楚玉对于这个容止用情之深。如今楚玉猛然间听闻容止竟然没有死,以他们对楚玉性格的了解,这件事不用想也知道,必定是不能善了了。
    “。。。。。。阿姊,你别这样。”刘子业看着眼前一锸锸挖开墓土的楚玉,心疼不已。
    楚玉抬头看了一眼刘子业,表情淡淡的摇了摇头,示意他自己没事。
    刘子业只能干着急,他无奈的看向了身边的清越。清越嘟着嘴想了想,直接拔出了自己的佩剑,竟然走上前去开始帮楚玉挖土。
    楚玉见清越帮忙,只是微微一顿,接着手下便继续动作了起来。
    有了清越的帮助,没多久,棺木便被她们两个挖了出来。楚玉扔掉了手中的铁锸,对着清越伸出了手,清越忙把手中满是泥土却依旧锋利的剑递给了楚玉。
    楚玉接过剑,向着棺木的缝隙便插了进去,用力一撬。只听‘砰’的一声,棺盖打了几个转摔到了不远处的地面上。
    呈现在楚玉三人眼前的,只有空空如也的棺底,本来应该在棺木之中容止的尸身,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翼而飞了。
    “这。。。。。。怎么会这样?”刘子业皱着眉喃喃道。
    对于容止没死这件事,刘子业并不奇怪,他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个容止还要把假的尸体带走?还有就是,容止是怎么知道他们在这里的?
    看着眼前的空棺,楚玉忽然觉得墓碑上‘先夫容止’这几个字分外的讽刺,她怒不可遏的一脚将墓碑踢到了空棺之中。
    “容止。。。。。。你竟然真的没死?呵呵,好啊!真好啊!三年!我刘楚玉竟然被你当做傻子一样,骗了整整三年!”
    楚玉是一个坚强、理智的女人。对于她来说,好的爱情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不是没你不行,但是有你更好。容止‘死’去,她不会去做什么殉情之类的事情,但是她会一生爱着容止,甚至不在意为容止守寡终身。
    但是,楚玉同样是一个倔强、决绝的女人。她当初不是没有怀疑过容止未死,但是她相信容止是爱她的,他不会用假死来骗她、伤害她。所以,她在容止的墓前待了七天,她在等,等容止来找她。她对容止的智慧有信心,若容止当真未死,他一定能够找的到她。
    可是整整七天,楚玉都没有等到容止,她最后的希望也就此破灭了。在外游历三年,楚玉从未曾忘记过容止,当初二人的结发,楚玉一直好好的贴身带着。
    楚玉不知道为什么容止要把假的尸体偷偷带走,但是她的心却是凉了个透。在三年前,容止就回到了大魏,而且重新做回了他的昌黎王。三年了,容止从来没有想过联系她,告诉她,他其实没有死。
    这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在容止心中,其实根本就没有她刘楚玉。对于容止来说,她刘楚玉至始至终都在他的算计中,她只是他容止成事的一个踏板而已?
    原来她终究没有比得过容止追求的天下。。。。。。
    “。。。。。。天下对于他容止来说就真的这么重要吗?”楚玉长叹了一口气,眼中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沧桑和悲凉,楚玉静静的站在那里,刘子业和清越便安静的陪在楚玉身边。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楚玉的眼神忽然一变,她对着天空喃喃着开口道:“容止,我跟你说过,我刘楚玉从来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人。你骗了我三年,现在你也该付出点代价了。”
    楚玉转头看向了刘子业,略带几分犹豫的开口问道:“法师,如果阿姊说。。。。。。阿姊想要这个天下,你可会怪阿姊?”
    刘子业先是愣了愣,接着对楚玉笑了笑,难得的不带撒娇的语气,严肃道:“阿姊,当初我拼命登上帝位,是为了保护你。后来离开皇宫,是因为做这个皇帝让我们两个都不开心,当然,我也不是个什么好皇帝。如今,阿姊,如果你当真想要这个天下,法师自然会全力帮助你的。”
    “当真。。。。。。想要?不,法师,阿姊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要这天下,但是争,阿姊是必须争上一争的。”楚玉的眼神有些放空,“容止死,我便一生一世都是他的妻子。如今既然他未死,那我便与他不共戴天。他想要得到的,就算别人不同他抢,我刘楚玉也要与他斗到底!他容止兜兜转转,费尽心思是想要这天下是吗?好,那么这天下。。。。。。我刘楚玉也要!”
    刘子业皱了皱眉,他听明白了,他的阿姊并不是真的想要天下,她只是想要与那容止争一口气而已。刘子业无奈,那容止如此伤害阿姊,阿姊这样做又何必,真的生气、恨他,那就杀了他算了。
    “阿姊,我知道了,无论怎样,法师都站在你这边。”
    “好!法师、清越,我们走。”
    清越听了半天,也没听懂楚玉究竟想要干什么,果然这么复杂的事情不适合她去考虑。清越走到了楚玉身边,疑惑的问道:“楚玉,我们要去哪啊?”
    楚玉边走边回答道:“回盟里休整一下,我们。。。。。。回建康。”
    三日后,建康,朝堂之上。
    “什么!”刘彧狠狠一拍桌子,站起了身,“什么失踪的皇家公主?她刘楚玉算是个什么东西!她若敢回到建康,朕砍了她!”
    虽然刘彧大发雷霆,但是朝堂之上,以桓远、萧道成为首的文武两派的大臣,甚至连天师天如镜,一个个都面不改色的站在那里,没有丝毫惶恐。
    “哟,叔父,何必发这么大的火呢?哦,不对,现在应该称呼。。。。。。陛下。”楚玉莲步轻移,穿着一身公主正装,缓缓的从殿外走了进来。
    刘彧看着笑颜如花的楚玉,怒火中烧,当即便挥手命令道:“禁军何在?给我把刘楚玉拖出去砍了!”
    大殿两边的禁军抬眼看了看萧道成,见萧道成没有丝毫反应,禁军一个个的便依旧站在那里,像是没有听到刘彧的命令一般。
    刘彧气的手都抖了起来,“你们!你们。。。。。。”
    “陛下。”刘彧话没说完,桓远便上前一步,朗声道:“山阴公主刘楚玉乃是正经皇家血脉,公主失踪三年,如今寻回,希望陛下立即下旨,恢复公主尊位。”
    “丞相,你。。。。。。”
    刘彧的话没有说完,立即便又被萧道成打断。
    “臣以为,丞相所言甚是,望陛下立即下旨恢复公主尊位。”
    刘彧见状,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在天师天如镜的身上,“天师,难道你也认为朕应该恢复刘楚玉的公主身份?你别忘了,她。。。。。。”
    “臣以为,将军和丞相之言。。。。。。”天如镜顿了顿,回头看了楚玉一眼。
    楚玉皱了皱眉,就在她以为天如镜要从中作梗的时候,天如镜却继续道:“。。。。。。将军和丞相之言并无不妥,请陛下下旨。”
    “天如镜、桓远、萧道成、刘楚玉。。。。。。你们。。。。。。好!拟旨,今寻回皇室血脉,恢复刘楚玉山阴公主尊位。。。。。。”刘彧自己清楚他这个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从他登基,他的权利便渐渐被架空,到如今,他这个皇帝更直接是有名无实。他就是一个傀儡皇帝罢了,如果他不想直接被人从帝位上扯下去,他也就只能做一个‘听话’的皇帝了。
    “陛下圣明。”刘彧话音刚落,下边整齐的附和声便传了过来。
    “陛下,北魏议和,提出联姻的请求,要求求娶我朝公主。如今适龄为成婚的公主,也只有山阴公主一人,不知陛下可否同意由山阴公主前去和亲?”在桓远的眼色下,礼部侍郎站了出来,朗声道。
    有了第一次妥协,第二次妥协便简单多了。刘彧点了点头,随意道:“准了准了,就由山阴公主刘楚玉前去大魏和亲。”对于刘彧来说,楚玉前去和亲,他其实也是乐意的。楚玉离开建康,不在他的面前晃,他也舒心,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就在刘彧的各种同意下,楚玉前往大魏和亲的各类相关事宜,就这么愉快、顺利的定了下来。
    不同于南宋朝堂之上的和谐,北魏朝堂之上,那才是真正的风起云涌。小皇帝拓跋弘专心礼佛,有意立一位摄政王辅政。朝堂之上的大臣们研究了三天,在丞相马中良的推波助澜之下,终究是被昌黎王……容止拿了下来。
    “陛下,既然摄政王之位已经定下,那是否应该决定一下,该由谁来求娶刘宋公主了?”拓跋昀没有得到摄政之位,那么这次求娶刘宋公主,他势在必得。只有哄好一个女人,他就能得到一个国家的支持,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拓跋弘思索了一下,看了一圈朝堂之上的人,皱了皱眉道:“此次是我们要求议和,求娶公主,必然不能让刘宋公主受委屈。如今未曾婚娶的只有康王和摄政王你们两位,不知,你们二位意下如何?”
    拓跋昀看了一眼容止,如今容止虽然还没有大婚,但是,朝野上下,谁不知道他要迎娶马相的独女马雪云,迎娶刘宋公主,只有他拓跋昀能够胜任。
    “陛下,微臣愿意替陛下分忧,必定竭尽所能求娶刘宋公主,以解除我大魏后顾之忧。”
    容止皱了皱眉,刚想开口拒绝迎娶刘宋公主的事情,这时马中良却忽然开了口:“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当待刘宋使团到达之后再议,毕竟此事还有看刘宋公主的意愿。”
    容止有些诧异的看了看马中良,但是却识趣的没有开口。
    马中良虽然知道容止要娶自己的女儿,但是迎娶刘宋公主对将来,那是极大的助力,怎能眼睁睁的看着康王得到这个机会?不过是女人罢了,实在不行,让那刘宋公主做正妃,雪云做小也未尝不可。
    拓跋弘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道:“马相所言甚是,不日刘宋使团便要进京,那此事,我们便待刘宋使团到达再行商议。”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应该就进入大婚了~
法师的话要准备退居幕后帮楚玉操盘大局了,我感觉,刘子业虽然不是个什么好皇帝,但是他是从小学习帝王之道长大的。他虽然不能帮楚玉谋天下,但是帮楚玉运作一些事情还是能够胜任的。
至于楚玉、容止、观沧海还有马雪云,我有些想法,会按照我想的来写,其实我也会留些伏笔,就是水平有限,不知道我写的伏笔大家能不能看出来了~
本来是打算明天晚上8点更新的,但是知道大家等文心急,所以就熬夜写完直接发出来了。。。。。。如果作者菌不是很忙的话,正常就是隔日晚上8点更新哦~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三日后,一行身着白袍的使臣拥簇着一位衣着华贵、身姿婀娜的蒙面女子缓缓走进了大魏的朝堂,安乐殿之上。而为首的那名使臣,正是桓远。
    “大宋使臣桓远,携使团及大宋山阴公主殿下,见过大魏皇帝陛下。”桓远并没有行大礼,只是拱了供手,语气也不卑不亢。
    如今魏国处于弱势,强国来使,即使礼节有差,魏国的这些大臣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况且桓远的名字,即使他们远在大魏,也是有所耳闻的。
    桓远,大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丞相,政绩斐然,没想到这次竟然是大宋桓丞相亲自带使团前来。如此,这个和亲公主的分量,可能要重新估量一下了。
    拓跋弘抬了抬手,朗声道:“大宋丞相不必多礼。如今,大宋皇帝是同意我国提出求娶公主、议和的要求了?”
    桓远看了眼身后端正的站在那里的楚玉,楚玉对着桓远点了点头。桓远心中无奈,但却阻止不了楚玉的意愿,桓远轻声一叹,转头对拓跋弘回道:“我身后的山阴公主,她乃是我国最尊贵的公主。此次答应贵国的求娶,只因希望两国和平,边境百姓免遭战火。”
    桓远话音刚落,下边的大臣便已经开始议论纷纷,一句‘最尊贵的公主’,让马相和拓跋昀心中都一动。至于如今贵为大魏摄政王的容止,他站在众臣之首,只是在最开始的时候看了桓远一行人和蒙面的楚玉一眼,接着就转过了身子,垂头不语。
    马相抬起胳膊推了推容止,对他使了一个眼色,没想到容止竟然不为所动。这让马相大为恼火,那天下朝回府之后,他明明已经跟容止谈好,让他以大局为重。当今圣上醉心佛事,有朝一日容止很有可能更进一步,现在情势所迫,他都不介意让女儿嫁与容止做妾,雪云也同意了做小的事情,今天这容止这是又怎么了?
    容止垂着头,微微皱起了眉,他心中忽然出现了一种无比奇怪的感觉,让他的心都开始慌了起来。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种感觉很陌生,但似乎。。。。。。又很熟悉?
    马相无奈,再次推了容止一下,容止这才‘正常’了起来,他对着马相点了点头。
    拓跋弘也震惊于大宋竟然会派来这样一个尊贵的公主,一般来讲,两国联姻,毕竟是背井离乡,派来和亲的应该是不受宠的那种公主啊!拓跋弘看向了楚玉,这种气度、气势,绝非一个不受宠的公主能够装的出来的。
    拓跋弘起身,对着楚玉道:“公主大义,为永保我们两国之间的和平,不惜背井离乡来我大魏和亲。公主放心,我大魏定不会亏待了公主。”
    楚玉上前了几步,桓远为了替楚玉造势,像当初在公主府里做门客时一样,躬身站在了楚玉身后。桓远这一举动收效甚广,大魏朝臣看楚玉的眼神除了探究之外,还多了几分敬畏。能让大宋丞相俯首,这公主肯定也不是什么一般人啊。。。。。。
    “陛下谬赞,楚玉受之有愧。只希望此次联姻,大魏和大宋能够永远友好。”楚玉没有看向容止,只是淡淡的对着拓跋弘道。
    这时,观望了半天,康王终于忍不住开了口,他淡笑着道:“公主乃是窈窕佳人,在下康王拓跋昀,至今未曾婚娶,不知公主是否愿意下嫁于小王?”
    未等楚玉开口回答,马相就赶紧开了口:“康王殿下,至今未曾婚娶的可不止您一位,摄政王殿下不也是?”
    康王嗤笑一声,但也不好当着大宋使臣的面直接拆马相的台,他看了容止一眼,笑道:“哦?我可是听说,摄政王殿下似乎要娶马相你的爱女马雪云,难道这是。。。。。。谣传吗?”
    “小女之事,不劳康王殿下费心。。。。。。”
    拓跋弘听着马相和康王你一言我一语,只觉得头都快大了,他轻咳一声,打断了两人,对楚玉道:“公主,摄政王和康王都是我大魏栋梁、青年才俊,朝野上下适龄未婚的也只有他们二位,如今,朕将选择权交与你。不知,你愿嫁与他们二位中的哪一位啊?”
    楚玉看向了从左右两边站出来的康王和容止,康王对着楚玉微笑颔首,一副真诚的模样。而容止则是淡淡的看着楚玉,面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楚玉注视着容止的双眼,一时间竟有几分错愕。她在容止的眼中竟然也看不到丝毫的情绪,那眼神冰冷,不复当年的情义。若不是太过了解容止,楚玉甚至会以为,眼前的只是一个陌生人而已。
    楚玉微微皱眉,暂时把涌上心头的怪异压下,她总有机会能跟容止问个明白!说实话,康王拓跋昀容貌也是十分出色的,比之容止其实也未见逊色多少,可惜。。。。。。
    “陛下,我想我可能要对康王殿下。。。。。。说句抱歉了。”楚玉顿了顿,“摄政王之名,我前往大魏这一路上听了不少。所以,我决定,嫁给摄政王。。。。。。”
    “好!”拓跋弘点头道:“如此也好,和亲事宜我大魏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明日公主与贵国使团歇息一日,后日正好是黄道吉日,拜堂之日便定在后日正午,公主意下如何?”
    “陛下费心了,一切听从陛下安排。只是。。。。。。”楚玉顿了顿。
    “公主有何要求尽管开口,朕一定尽量满足你。”
    “好,谢陛下抬爱。只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摄政王迎娶我之后,至少七日之内不准再娶她人。”楚玉看向了容止和马相的方向,“听闻摄政王与马相有结亲之意,但我毕竟是贵国求娶而来的。我的大婚,可不想出现什么。。。。。。不明不白的人。”
    马相脸色一沉,原本他和容止商量,有意要让雪云和刘宋公主同时嫁进摄政王府,这也不算太过委屈了雪云。听这刘宋公主的意思,竟然是好像知道这件事一样?她究竟是从哪得到的消息呢?
    拓跋弘看了容止一眼,并没有直接下旨,这毕竟是他舅舅的家事。
    容止闻言,转头看了楚玉一眼,眼神意味不明,接着他低声开口道:“好,我答应。”
    从安乐殿离开,楚玉坐在马车之中,桓远骑马走在车旁。桓远沉思了许久,终于开了口,“楚玉,容止他。。。。。。他似乎有些古怪?”
    楚玉淡淡的声音从马车中传了出来,“你也察觉了。若非他长着容止的脸,我甚至怀疑,他其实就是一个陌生人。”
    桓远顿了顿:“楚玉,会不会,其实他只是一个长得像容止的人?”
    “不,桓远。我绝不会认错,他就是容止。”
    不过一日时间,在兜兜转转的婚前准备中,过的格外快。大婚之日,转瞬即到。
    清越走在楚玉的花轿旁边,嘴里还不停的吃着美味的喜饼。她的公主和这个叫做容止的摄政王之间发生的事情,她大概知道一些。公主不找他麻烦,反而还嫁给他,这就让清越有些无法理解了。临走的时候,法师哥哥嘱咐她一定要照顾好公主,反正她就跟着公主,谁敢欺负公主,她打回去就对了!
    “哎!咱们摄政王风姿卓然,谁成想,为了两国和平,竟然要娶个刘宋的丑女为妻!真是可怜啊。。。。。。”路边,一个农户打扮的人正对着身边的村民说道。
    村民们看这个农户眼生,但是却十分好奇他说的话,于是纷纷追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说啊?你从哪听说的?”
    那个农户打扮的人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