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娱综英美]名利之巅-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托尼将签名卡片和钢笔地抵还给她,“这名字真是不错。”
艾黎卡,意志坚定,性感的金发女子,富有,任性,而且定不下来。
如果艾黎卡能听到斯塔克此刻想法的话,估计会诚实告诉他——其他几点或许符合,但对于‘富有’这一点,可实在相差甚远,她完全是个穷光蛋。
将卡片和钢笔塞进裤兜里,艾黎卡便准备就此离开,但还没等她向斯塔克说出简短道别,就被踏着极优雅步伐前来的男士揽住肩背。
布鲁斯·韦恩视线在她面容上稍作停留,才看向对面的斯塔克,“十分庆幸你没有向往常一样,表现的冷漠高傲,艾黎卡可是我的模范雇员。”
“模范雇员?这位女士看上去似乎不会超过二十岁。”托尼和韦恩的相处向来算不上融洽,可不会放任对方随意“抹黑”他。
“近两年,艾黎卡会在假期时段进入韦恩集团实习,”布鲁斯看向艾黎卡,“从前并未听你提起过,是我们这位‘伟大的钢铁侠先生’的拥戴者。”
‘大概是因为我们并不熟’艾黎卡想着,同时开口说道,“我弟弟非常崇拜斯塔克先生,而我则敬佩超级英雄们。”
托尼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你瞧,我们的艾黎卡小姐一家都非常有品位。”
“敬佩超级英雄们?也许其中也包括蝙蝠侠?”布鲁斯垂眸看向艾黎卡,近距离之下,这位先生的英俊与性感极具冲击力,他向她提醒,“你知道,我多年来为蝙蝠侠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这件事,几乎已经成了公开秘密。”
韦恩老爷像是往常一样,展现他的万人迷魅力,可惜对方似乎并不买账——
在这两位先生似乎没完没了的言语交锋中,艾黎卡之前维持的礼貌笑容已经冷淡不少,非工作事务,她耐心有限,而当她面无表情时,看上去很是有些桀骜不驯。
下一刻,艾黎卡听见不远处传来快门被按下的声响,抬头向声音方向看去时,身侧的韦恩先生还在试图向她询问,“或者你会更喜欢蒙面义警?”
在布鲁斯·韦恩这句话最后一个音节落下时,艾黎卡发觉那位摄影记者已经混入派对热闹的人群里,很快就辨认不出身影。
早已习惯当个公众人物的斯塔克和韦恩,在派对上被记者拍摄照片这种事,显然并不值得两人多上心。而艾黎卡作为一个无名小卒,认为自己似乎并没有什么立场和必要,去要求这两位先生出面销毁照片。
现在,她只想尽快去赶地铁。
抬起手腕看了眼时间,艾黎卡言辞简洁,“我得走了,先生们,请继续享受派对。”
话音未落,她已经转身离开。
而斯塔克和韦恩连句回答都没机会说,就只能看着她高挑性感的背影远去。
两位超级富人忍不住想到:这位小姐,为什么感觉活的比他们更加潇潇洒洒,不屑一顾?
第3章
“事情就是这样。”清晨卧室里,艾黎卡端着热咖啡啜饮,谈论昨晚她出现在跨年派对上的过程。
而彼得坐在她身边,手上依旧拿着那张让他爱不释手的钢铁侠英雄卡,但脸上很快又浮现出担忧,看向被他丢在床边的《纽约每日新闻》,“这上面的内容夸诞不实,完全是污蔑,甚至很可能会给你造成困扰。”
消遣娱乐报刊向来只顾吸引眼球,而这篇纯粹是信口开河的报道,现在恐怕已经成了纽约城里热度最高的新闻。
毕竟《纽约每日新闻》几乎是纽约地区拥有最多读者的报纸,在全美报业畅销榜占据第五位。而艾黎卡作为事件主角,十分容易成为众多庸俗小报的追逐对象。
“虽然目前看来,这篇新闻确实像是引起了一片哗然,”看向正为她担心的彼得,艾黎卡安慰道,“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看客们闲暇之时的娱乐消遣而已,热度最多维持几天,在没有后续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很快就会被他们抛到脑后。”
她的神情轻松而自信,看上去不但十分可靠,还有种酷酷的劲,让彼得的担心立刻就减轻了不少,反而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如临大敌”是不是有些夸张,他害羞的摸摸后脑勺,“我想你说的对,黎卡。”
“无聊的新闻事件没必要再讨论,现在,petey,或许你愿意和我谈谈《号角日报》的兼职,你知道,我依旧希望你辞掉这份工作。”艾黎卡与男孩对视,继续和他进行这场晨间家庭会谈。
而彼得听闻艾黎卡的话,显然一点也不吃惊,关于是否从《号角日报》辞职这件事,两人并不是第一次讨论。
半年前本叔去世后,彼得为了分担家中的经济压力,便开始进入《号角日报》做兼职生,为报社摄影,其中他供稿的“街头蒙面义警”蜘蛛侠的照片,通常非常受欢迎。
但在《号角日报》,报社老板詹姆森脾气十分暴躁,他厌恶蜘蛛侠,并经常臭骂拍摄蜘蛛侠照片的彼得。
尤其在五个月前,梅姨生病住院急需做手术,而艾黎卡和彼得从银行取出家中所有存款后,却依旧差了一千元手术费。
为了凑钱,彼得希望能用多张最新的蜘蛛侠稀有照片,到《号角日报》换取报酬,或者是一千元借款,可他却只得到了报社老板詹姆森的大肆嘲讽和臭骂。
而最终筹到的那一千美元,是艾黎卡在韦恩集团财务部预支到的实习薪水。
十分值得庆幸的是,梅姨的手术非常成功,并且很快就得以恢复健康。
而此时,即便在那件事已经过去五个月之后,艾黎卡显然依旧没忘记当时彼得被报社老板臭骂的场景,而彼得同样无法将这件事抛诸脑后,但他后悔的,是当时将艾黎卡一起带去了报社。
她站在总编室门外,一定听见了那些实在算不上好听的话,才会在他走出总编室时,让他撞见她脸上夹杂着愤怒,疲惫,挫折,甚至是不知所措的神情。
但仅仅在一秒之后,那些负面情绪便全部一扫而尽,她重新露出意志坚定并且轻松自信的神情,对他说道,“我们接下来该去韦恩集团,试试看我能否预支薪水。”
卧室内,彼得看向艾黎卡,“其实这是份非常轻松的兼职工作,我现在只需要定时向报社提供蜘蛛侠照片,就能获得报酬。”
“你知道,这对我来说很容易做到。”他有意将话题转到蜘蛛侠身上,对于他就是这个纽约城里最受欢迎的‘蒙面义警’的惊人秘密,艾黎卡是唯一知晓真相的人。
彼得能每晚离家不被梅姨发现,艾黎卡没少为他掩饰。比如昨夜,当蜘蛛侠早早翻窗离家去拯救世界时,梅姨还以为他正留在卧室里,和艾黎卡一起重温经典音乐剧《绿野仙踪》的录影带。
想到昨夜,彼得故意做出轻松语气,“我昨晚解决了至少三场抢劫案和斗殴事件,明明该是愉快的节日,这些人可真是惹人厌烦。”
还没等艾黎卡回答,他又接着说,“对了,你还记得我上个月参加的物理竞赛吗?我想它能给我带来一笔奖学金。”
美国高中发放的奖学金,虽然比不上大学的普遍性,但对于成绩优异的彼得·帕克来说,获得这些经济资助并不是难事。
而在目前的帕克家,对于彼得和艾黎卡而言,奖学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事实上,如果不是获得了全奖,艾黎卡根本不可能选择入读纽约哥大,在全美高校中,这所常春藤盟校的高昂学费,在全美排在前五,几乎比它的学术水平还要高。
即便是全奖学金令艾黎卡不需要负担学费开支,但生活在纽约城的高昂日常花费,对于帕克家来说,也实在不是个小数目。
而艾黎卡如果不能在两年半后本科结束时,继续获得奖学金进入商学院,研究所的高昂学费,恐怕会让她焦虑的整夜难眠。
或者她会选择直接工作,但经济学本科学历,在遍地顶尖商学院高材生的纽约城,能获得的工作机会和初始薪资水准,无疑相当有限。
总而言之,在可预期的近几年时间里,除非中乐透,不然的话,艾黎卡·帕克的经济状况会始终维持在紧张状态。
而现在,看着坐在她旁边,正试图用各种方式转移话题的男孩,艾黎卡十分清楚,彼得之所以不愿意辞去《号角日报》的兼职,唯一的理由,当然只是为了尽可能减轻些家庭经济负担。
她稍作沉吟,“春季学期开始后,我会尝试向教授申请一年级生的助教工作。”
全美高校中,课程助教除了研究生外,通常也会在高年级本科生中选择,但艾黎卡目前仅仅是二年级生,被选上的机会相当有限。
对于她的决定,彼得并不认同,“可你平日里的学业就已经十分繁重,助教工作只会让你更加忙碌。”
他试图说服艾黎卡,“你总不能让那些经济学课程占满你的所有时间,你至少得拿出一些时间去和那个一头金色卷毛的家伙约会——”
彼得声音中止,他显然记起来了艾黎卡已经与对方分手的事实,这几乎是他第一次希望那个狡诈的资本家依旧出现在艾黎卡的生活里。
对于一向崇敬超级英雄的彼得·帕克而言,当然不可能多喜欢整日里试图“制裁超人”的莱克斯·卢瑟,可他不得不承认,那个大都会资本家,如果单单只作为艾黎卡的男友来看,确实是个不错选择。
卢瑟与艾黎卡的初见有些戏剧性,艾黎卡高中毕业的那个夏季里,在距离帕克家不远的皇后区Rockaway Beach海滩找了份救生员工作,而卢瑟是被她救起的溺水者之一。
虽然彼得直到现在都没搞懂,一个超级富人为什么会跑去公共海滩冲浪。
想到莱克斯·卢瑟,彼得向艾黎卡谨慎的试探道,“或者你也许已经和那个‘讨厌的资本家’重归于好?”
“不,彼得,我和莱克斯已经结束,而且你不应该总是用负面言语提起他,”艾黎卡和昨晚一样,依旧出声维护莱克斯,并且依旧认为对于两人分开这件事,责任在她身上,“前几个月里,我的状态很糟。”
在本叔去世与梅姨生病入院,这两件家庭变故几乎同时发生后,更加糟糕的经济状态和身心压力,让艾黎卡在面对一个全美第三富人的男友时,几乎难以找出和他相处的平衡点。
她只能感到那种不安全感和生活重负,其他一切在当时而言,似乎都已经太过不足轻重。
甚至在欠缺那一千元手术费时,她宁愿选择去预支她的实习薪水,也没有向莱克斯求助。对当时的艾黎卡而言,仿佛接受莱克斯的金钱帮助,会真的让她像是一个掘金女孩。
而她当时之所以会如此认为,正是因为她的自信与心理状态已经岌岌可危,她向来强势自信,不愿意承认她在面临家庭变故时,如此无助懦弱。
“谈话时间结束,”艾黎卡并不打算继续和彼得谈论她这段已经结束的感情,她离开床边,站起来走向房门,“我必须得去洗脸了,我想你可以先到厨房去帮梅姨准备早餐。”
彼得跟在她身后离开卧室,听话的走进厨房,站在梅姨旁边做起三明治来。
而艾黎卡在他刚刚将培根煎蛋夹进两片吐司里时,就站到了他身旁,开始帮他的吐司切边。
彼得一直不喜欢吃三明治吐司边,艾黎卡从来没忘记这件事。
梅姨煎着松饼,看向身边两个年轻人,脸上忍不住挂满笑容,接着她想到今天依旧需要加班的工作安排,于是对艾黎卡和彼得叮嘱,“今晚别再专门腾出时间去地铁站等我,你们该在假日里去找朋友聚会,或者看场电影也不错。”
“看电影是个好主意——”艾黎卡故意做出思考状,和彼得默契的对视,于是接下来,换成男孩一派严肃的说道,“不过我想这场聚会的参与人员,应该是帕克一家。”
面对这两个年轻人的可爱表现,梅姨当然说不出一句拒绝。
一九九零年的第一个清晨,当帕克一家挤在厨房里准备早餐时,在纽约城的另一端,曼哈顿高级公寓旁的人气餐厅内——
美国老牌杂志《名利场》的首席摄影师安妮·莱伯维茨,放下手上的《纽约每日新闻》,借用餐厅电话,致电《名利场》传奇主编蒂娜·布朗,“我想,我找到了我们的封面女孩。”
第4章
刚刚吃完早餐,又到了梅姨外出上班的时间。
三个月前,她开始在位于皇后区西南端,毗邻布鲁克林的一家餐馆做服务生,为了赚到更多酬劳,时常增加工作排班。
梅姨出门之前,叮嘱正在收拾餐桌的艾黎卡和彼得,“我大概至少要九点钟才能结束,我们直接在餐馆附近的那一家AMC连锁影院碰面。”
没等两人回答,梅姨便匆匆关上房门离家。
而艾黎卡和彼得似乎并不太同意梅姨的安排,男孩皱眉,“那家电影院位于布鲁克林区,距离梅姨工作的餐馆隔着两条街。”
而布鲁克林的治安是出了名的糟。
“我们可以在梅姨工作的餐馆解决晚餐,顺便等她下班。”艾黎卡提供解决方案。
彼得当然没意见,他端起餐盘走向厨房清洗,拧开水龙头有点没控制好力道,水流砰的一声冲击进池中,简直像是枪声一样。
他立刻将水关小,但刚才的声响让他忽然记起来一件事,彼得看向正将餐桌擦得干净的艾黎卡,“关于之前你打算购买枪支的事,购枪证和持枪证已经发放了吗?”
“是的,但只是针对长枪。”私人持枪是美国宪法保障的权利之一,但必须要年满二十一岁才被允许购买手枪,因此艾黎卡虽然通过了枪牌考试,但目前只被允许购买步枪与散弹枪这类长枪武器,纽约地区的控枪法律一向严格。
谈到准备购枪的安排,艾黎卡的性感风情中更多了一些英气,让她有种雌雄同体般的魅力,她将餐椅推进桌下,“等这个月实习薪水到手,我准备到枪店购买一支雷明顿M870式霰弹枪。”
“哇哦,它是SWAT和海军陆战队也在使用的武器——”彼得虽然有着他的蛛网发射器和蜘蛛战衣作为武器,但他同样非常认可,枪支是家庭防卫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查阅过资料,这种泵动霰弹枪是最趁手实用的民用武器之一。”艾黎卡将餐厅整理一新后,打算回到卧室,但还未进入,便看见一封信件,被放在门边的橡木斗柜上。
是那封彼得在更早之前,从住宅信箱中取出的信,来自英国牛津郡,哈里·奥斯本。
艾黎卡拿起信件,重新走向厨房方向,恰巧彼得清洗完所有餐具,他看见那封信这才想起来,于是向艾黎卡解释,“我清早敲你的房门时,顺手将它放在了边柜上。”
“这似乎已经是哈里离开纽约的第五年?”艾黎卡尝试回忆,“我记得你们在十二岁时,总是相约去逛各类科学馆,他似乎还曾经在帕克家留宿。”
帕克家与奥斯本相差悬殊,并不只是皇后区与曼哈顿的差距,哈里甚至是市值千亿美元的奥斯本工业帝国的唯一继承人,而彼得和艾黎卡几乎还要为学费发愁。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两个男孩的友情,自从十二岁在一场生物竞赛上相识后,哈里和彼得就几乎成为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但由于哈里在十二岁时,就被父亲送去了不列颠的伊顿公学,这几年中,两个男孩只能通过信件来往。
彼得从艾黎卡手上接过信,回忆起挚友当初留宿的事,又开始有些话唠,“哈里留宿那晚,是离开纽约的前一夜,你还曾经为他唱《绿野仙踪》的彩虹彼端。这真不公平,从我八岁以后,你就不再为我唱任何摇篮曲了。”
艾黎卡已经不太记得这件事,她有些疑惑,“我当时为什么要给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唱摇篮曲?”
这首好莱坞黄金时代诞生的经典爵士乐,从小就被她用作摇篮曲哄彼得入睡。
“似乎确实有些不合常理?”彼得摸摸脑袋,他接着又开始夸赞她,“不过你总是能将那些摇篮曲唱的出奇的动听,我当时一直认为你能成为最出色的百老汇戏剧演员。”
听闻彼得说出的‘百老汇’、‘戏剧’、‘演员’几个词,艾黎卡神情一怔,唇角紧抿,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可这时,彼得又接着想起一些往事,“关于百老汇——黎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在十岁时,曾经参加过百老汇夏令营对吗?”
随着男孩的声音,艾黎卡记起那场对十至二十一岁年轻人,提供专业戏剧训练的百老汇夏令营——
那个夏天,她曾经师从纽约城最优秀的艺术家,学习场景表演、台词发音、音语舞蹈与戏剧独白;她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知晓迈克尔·契诃夫的戏剧技术;她曾经听过纽约城顶尖艺术家的称赞——“你会是我最杰出的学生”。
但一切在那个夏天结束后,便戛然而止。
帕克夫妇去世,她和彼得被本叔梅姨收养。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被收养,上一次的领养人,是彼得的父母理查德与玛丽。
艾黎卡的母亲奥罗拉·科恩与玛丽·帕克是多年挚友与同事,在艾黎卡五岁那年,母亲因公殉职,而又一个五年之后,帕克夫妇因同样方式离开她与彼得。
而早在艾黎卡十岁之前,她和彼得便几乎是由梅姨照顾长大,帕克夫妇经常需要外出执行任务,而本叔和梅姨总是视若己出的照料两个孩子。
但从那个夏天之后,艾黎卡再没有谈起过戏剧。并不宽裕的家庭经济状况,令她不愿意将那些不着边际的艺术梦想,加诸在本叔和梅姨肩上。
为了养育她和彼得,这对善良的夫妻已经付出太多。
她确实曾经期望成为戏剧艺术家,但最终出于理性思考,她选择了就读哥大经济学,她的未来应该是商学院与华尔街。
艾黎卡不愿意就百老汇这个话题再谈论下去,她看向彼得手上的信件,“哈里说了什么?你之前提起过,他已经提前进入了牛津贝利奥尔学院是吗?”
贝利奥尔学院是牛津最尊贵的学院之一,曾培养出数目惊人的政坛接班人。
“哈里在信上说他主修生物化学与PPE。”彼得低头浏览这封文字不算多的信件。
艾黎卡挑眉,“PPE?牛津大学特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联合专业?”
这可是牛津独树一帜的尊贵王牌专业,不知曾诞生多少英明领袖。
“奥斯本先生要求他在冬季假期期间,参加生物医学研究项目,因此哈里圣诞节没能回到纽约。”彼得继续向艾黎卡陈述信上提到的内容。
他已经阅读到最后一行文字,“哈里在信上说,‘请代我问候艾黎卡’。”
“哦,他真贴心。”艾黎卡露出笑容,但并没有太在意这句礼节性的问好,她从冰箱里取出一盒树莓,很快就转身返回卧室。
而留在原地的彼得·帕克,看着这句问候,忽然觉得好像太过熟悉了点。
彼得走进他的房间,从书桌下找出这五年来哈里寄来的信,将它们一一展开。
接着他发现,在每封信的最后一行,无一例外全部都是那句——
“请代我问候艾黎卡”。
一时之间,彼得觉得自己像是探知到了某个隐秘真相。
他难以置信的低声自语,“应该是我太疑神疑鬼?哈里离开纽约时,还只有十二岁。”
第5章
新年算不上北美地区十分热闹的节日,尤其在帕克家中,艾黎卡和彼得的度过方式,别提多冷清——
年轻的蜘蛛侠先生又一次穿上他的蜘蛛战衣,带着那一则难以确认的“隐秘真相”困扰,跑去纽约街头处理各种“小麻烦”。
而艾黎卡留在家中,用一上午时间阅读从图书馆借阅的《微观经济学》,这本当代最杰出经济学家平狄克的著作,不久前才刚刚问世。
她的午餐是一小份莴苣叶鸡肉沙拉,搭配口味清淡的美式咖啡,在这过程中,上午没读完的《微观经济学》,自然就是她的“配餐节目”。
等到艾黎卡吃完午餐,这本厚重书籍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她返回卧室,将它重新放进书柜里之后,漂亮的细长手指在整排经济金融类书籍上滑过,最后,却停留在被摆进柜子最深处的纸箱上。
她眉毛收紧,稍有迟疑,但依旧选择拎起纸箱将它取出。
艾黎卡盘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是半旧的浅棕色纸箱,里面装满她不知曾读过多少遍的戏剧类书籍。
摆在成摞书籍最上层的,是当代戏剧表演体系奠基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先生所著述的《演员自我修养》,她第一次尝试阅读这本伟大著作时,似乎刚满七岁。
她将其取出,下一本书露出名目,《致演员》。
来自本世纪伟大表演训练大师迈克尔·契诃夫,英格丽·褒曼和玛丽莲·梦露都曾深受其影响,而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法,也一向是艾黎卡的最爱。
但她同样拥趸享有世界盛誉的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十分推崇的“间离方法”演剧理论,以及《拉邦动作分析》、《斯波林即兴表演法》、《林克莱特声音训练》、《迈斯纳表演技法》,等等,等等。
那些世界一流的表演教学技法书籍,几乎都齐聚在艾黎卡这一个半旧的纸箱里。
她想她不应该再翻开这里面的任何一本书,因为这会让她难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