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英美]女神的诞生-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休息一下。”

    听见这一句,伊莉莎如释负重; 瞬间已经气喘吁吁地瘫倒在了地板上,发白的面容上豆大的汗珠止不住地向下淌。抑制环还戴在她的手上,只是托尼特意调低了抑制的程度。

    “你怎么忽然想要训练自己的能力了?”托尼头上的钢铁面罩打开,露出他的面容。他挑起眉头,垂头看向伊莉莎。

    “我原本以为,只要我控制住自己; 不去参与那些事情; 我就可以像以前一样。上学、唱歌、跑通告……然后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只是……在那些人开始开枪的时候; 我却只能够躲在一边; 像一只虫子一样乞求着别人的拯救。”伊莉莎睁大着眼睛; 看着天花板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容,“我不想要再体会一次这样无能为力的感受了……”

    “这样的感受……”

    “一次就足够了。”

    托尼盯着伊莉莎面上的表情看了半晌,眼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什么,却很快地被掩下。

    “那就接着训练。”话音刚落,托尼就已经装备好了自己的战衣,移动到了房间的另一头,“这一次的要求是,让我右臂的钢铁战衣,彻底消失,同时不能够让抑制环检测的数据爆表。刚才数值比预测的安全值超过了5。6。”

    ……

    三个小时之后,伊莉莎靠在墙壁上,微微阖着眼睛,明明身体没有多少酸痛感,但是呼吸却比平时沉重了许多,伊莉莎只觉得自己连一根手指头也动不了了。

    托尼听见耳机里传来对于伊莉莎现在身体状况的扫描报告,听见脑疲劳程度的时候,托尼皱了下眉。

    “今天的训练暂时就到这里结束了。报一下数据。”

    “是的,先生。今天林小姐一共进行了298分钟训练,除去休息时间68分钟,净训练时间为230分钟……”

    “挑重点。”

    “好的,先生。今天林小姐训练时,有十九次超过预计安全数值,有三次没有产生任何反应,只有两次完美符合所有要求。总共的能力使用优秀率为3。459%。”

    托尼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指向伊莉莎的方向,“明天你过来训练的时候,目标优秀率要达到10%及以上,同样还是今天的内容。”

    伊莉莎已经累到说不出话,只是抿着唇点点头。

    在拒绝了托尼用钢铁战衣送她回家的举动之后,托尼提出用轿车送她回去的举动同样被拒绝了。

    托尼双手插着裤兜,调侃道,“是担心你的男朋友吃醋吗?”

    伊莉莎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在托尼面前隐瞒,听见这句问话,她不过歪着头一笑,爽快地接道,“对啊。”

    “哈。”托尼挑了下眉头,吹了声口哨,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样,瞬间拧起了眉心,“是布鲁斯·韦恩?”

    “对。”

    “你知不知道……”托尼起了个头,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口型变换了好几次都没有接着说下去。最后却只是稍稍叹了口气,“算了。我送你下去。”

    伊莉莎已经猜出了托尼想要告诉她什么,但却只是轻轻地应了一声。

    ……

    伊莉莎在纽约集中训练能力的这段时间里,她几乎出于零工作、零曝光的阶段,而艾莉莎等人提出来纽约找她出去游玩的建议也都被伊莉莎婉拒了。或许是考虑到伊莉莎刚刚直面了巴黎恐怖袭击的现场,卡洛斯几乎是默许了她的这段“假期”,这段时间里没有给伊莉莎那来过一份通告。

    “嘶——”

    伊莉莎趴在床上,将头埋到了枕头里,虽然比起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已经好了一些,但是每天结束训练回到家的时候,大脑的那种酸胀感还是让伊莉莎痛苦不堪。

    她的眼皮子一下又一下朝下耷拉着,仿佛下一刻就会完全地合上。

    “Du、Du Du Ba La~a~a~a~”

    铃声忽然地在屋里响起,将昏昏欲睡的伊莉莎猛地唤醒。她抬手拿过正在不停震动的手机,半睁开一只眼睛看了眼来电显示。

    “喂,卡洛斯。”

    见到是卡洛斯的来电之后,伊莉莎放心地闭上了眼睛。但是在对面说出了一句话之后,伊莉莎却猛地睁开了眼睛,“你说的是……那家杂志?他们邀请我做一个采访?”

    “我当然同意了……后天?没有任何问题。地点呢?……就在纽约吗?”

    挂断了电话之后,伊莉莎翻了个身,向上猛地抬起手,脸上缓缓地露出一个笑容,下一刻,她的手臂就直直地朝着两旁落下,眨眼间就已经陷入了梦境中。

    ===

    纽约,阴沉沉的乌云笼罩在天空上,刮过的风带起人们的衣摆。

    杰拉尔·布朗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美国记者,但是他供职于一家特殊的杂志社。

    棕发男子坐在咖啡厅里,眼神不断地朝着外边飘去,他咬了一下嘴唇又瞬间反应过来,很快地松开;他用双手按着自己的大腿,鞋跟却不断地在地面上不安地摩擦着。他穿着一身整齐的黑色西装,里边搭着白衬衫,但是他却能感受到自己的腋下已经被汗水湿透,出门前用的止汗剂好像已经失去了效力。

    当金发女子的身影出现在门外的那一刻,杰拉尔瞳孔瞬间放大,腿部瞬间停止了一切运动,目光一直跟随着女子的脚步,慢慢地挪到自己的桌前。

    在问过了店员之后,伊莉莎走到和记者约好的那一桌,就见到正抬头严肃地看着自己的记者。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鼻梁上还夹了一副眼镜,看起来颇有几分书生气。

    “之前在电话里已经联系过了,初次见面,布朗先生。”伊莉莎微笑着伸出手,“很高兴能够接到《时代周刊》的采访。”

    棕发男子面色冷淡地和伊莉莎握了一下手,随即便分开,没有说一句废话就翻开了自己面前的笔记本,“那么,我们就开始今天的采访。”

    《时代周刊》的影响力毋庸置疑,这份创立于1923年的新闻杂志直到今天仍然是美国最重要的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能够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的人无一不是在这一年中在某个领域或是社会层面有巨大影响力,《时代周刊》的封面至今仍然是一种巨大的褒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杂志能够和《时代周刊》相媲美。

    也正因为如此,《时代周刊》的采访邀请成为了伊莉莎休假期内唯一一份被卡洛斯送到她面前的通告。

    这一期的采访不仅仅是对于伊莉莎一个人,而接受这一份采访实际上伊莉莎也没有收取任何报酬,因为这份报道的主题是关于恐怖袭击案件,而伊莉莎更多是作为一个亲历者来接受这一次的访谈。

    “当时这件事发生时,你还有哪些印象吗?”

    伊莉莎点了一杯卡布奇诺,就听见了杰拉尔的这个问题,“在现场……那个时候我还在舞台上,然后现场的设备有些问题还没有修好。我本来正在清唱,但是顶上的吊灯却忽然被打落了,之后,那几人就冲了进来。”

    伊莉莎尽力不带任何感**彩去描述,控制着自己不去回想当时的画面,按在桌面上的手指却没有忍住轻轻地颤抖了一下。

    杰拉尔稍微扶了一下自己的眼镜,问话的语气平静而克制,“我看过之前你在NBC采访中说过,后来在《纽约时报》被放出的那段话。在当时恐怖袭击刚刚结束的时候,你为什么会选择在离开之前,前去巴塔克兰剧院音乐厅门口献花,参加‘我在露天咖啡座’,而不是立即离开呢?据我所知,你在巴黎并没有其他活动。”

    伊莉莎从服务员手中接过咖啡,轻声道谢。冰冷的手指尖触碰到热的杯壁,滚烫的触感仿佛一直沿着静脉向上淌过整条手臂。伊莉莎将杯子捂在手心里,深呼吸了一口,缓缓地抬起头露出一个微笑,“因为我害怕呀。”

    杰拉尔抬起头看着伊莉莎的方向,手中的笔迅速地划动着。

    “比起当时的场景,我更加害怕的是……假如我没有办法克服自己心里的障碍,那我会不会之后站在音乐厅里,站在舞台上,都会忍不住记起那天晚上发生的一切。”伊莉莎笑着看向杰拉尔,“我不愿意。所以我回去看,我参加这些活动,其实也是在告诉我自己,这一切不能够将我打倒。”

    “假如让我们心存恐惧是他们的目的,我要告诉他们绝不可能。”

    当她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乌云间正好破开一道缝隙,阳光洒在伊莉莎的侧脸上,照亮了她坚毅的神情,以及那双透亮的蓝色眼眸。

    ……

    结束采访之后,伊莉莎在杰拉尔推过来的一张表格上签了字,便先离开了咖啡馆。

    在她踏出咖啡馆的那一刻,刚才还维持着自己严肃表情的杰拉尔一秒破功,他颤抖着手拿起桌面上的那张表格,看着上边的签名露出笑容。

    回去就装到伊莉莎的专辑里。

 第114章 首发

    《时代周刊》的发行并没有给伊莉莎带来太大的影响; 毕竟在关于恐怖袭击的采访中出现并不能增加伊莉莎在音乐界的知名度; 和社会新闻挂钩对伊莉莎之后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

    《时代周刊》发行后不久,十二月上旬; 美国音乐界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

    格莱美音乐奖提名的公布。

    格莱美音乐奖可以说是当今美国,乃至全世界音乐界的最高奖项,每一年格莱美音乐奖颁奖礼都牵动着无数的目光。格莱美音乐奖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关注; 与它的提名和评选制度是分不开的。格莱美音乐奖提名将由所有的成员推荐; 范围被限定在规定年度(前年九月到翌年九月)内优秀的录音出版品。

    在提名环节结束后,将会经过初选、初评和第二轮投票三个步骤。初选的队伍由来自音乐界各领域的150多名专家组成; 而初评和第二轮投票都由美国录音学会进行。美国录音学会是一个由众多资深音乐人组成的机构; 歌唱家、摄影、词作者以及音乐录像片制作人等15种专业人员有资格申请担任评委; 但能够真正成为评委的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发行的人; 评委的专业性正是听众对于格莱美音乐奖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格莱美音乐奖提名公布的时候,两个名字强势地闯进了媒体的目光中——

    其中一位是凭借着七项提名傲视同期提名者的泰勒·斯威夫特,另一位则是伊莉莎·林; 她获得了出人意料的五项提名; “年度制作”“年度歌曲”“年度新人”“最佳摇滚表演”以及“最佳摇滚歌曲”。

    虽然这仅仅是一份提名; 离获奖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但是能够在第一次参加格莱美的时候就获得五项提名; 对于一位乐坛新人来说是极大的褒奖。

    但是质疑和抨击也随之而来。

    ‘第58届格莱美音乐奖提名公布,是提拔新人还是机制不公?’

    ‘格莱美摇滚类奖项提名公布,摇滚爱好者发问:她是谁?’

    ……

    在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的媒体报道下; 伊莉莎获得的两项摇滚类提名从提名名单里被单独拎了出来; 用显微镜放大后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提名“最佳摇滚歌曲”的是伊莉莎首专中的《Da La》; 虽然伊莉莎的首专并不能称为一张正宗的摇滚专辑,而更多地被划到流行专辑的范畴中,但是这一首《Da La》却是无可置疑的摇滚乐。

    态度、激情、表现形式、音乐节奏都无可指摘。

    但是批评者们对准的方向却是同时获得“最佳摇滚表演”提名的《Under the cloak of darkness(在黑暗的斗篷下)》。这首歌曲在伊莉莎的首专中算不上出名,甚至在网络投票这张专辑中最喜欢的歌曲时,这首单曲总是垫底的那一个。

    比起剩下的歌曲,《Under the cloak of darkness》的现场演唱版简直少得可怜,甚至可以说是零。只有到现场去听过伊莉莎演唱的听众才近距离地接触过这一首歌曲,而电视放送的环节中,伊莉莎从来没有演唱过这首歌。

    但是现在,这样一首几乎没有现场视频流传的单曲,居然拿下了第58届格莱美音乐奖的“最佳摇滚表演”提名?

    论坛里早就已经炸锅了。

    &1:

    ‘我只想问一句,伊莉莎·林究竟是谁?’

    &2:

    ‘伊莉莎·林,美国新生代年轻女歌手,第七届《美国之声》冠军出道,2015年6月8日发行首张同名音乐专辑《ELESA

    LIN》。

    ——基本资料就是这些,拿走,不客气。@&1’

    &3:

    ‘我不得不说……当时看见这摇滚类提名中忽然出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简直蒙圈了。完全不知道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4:

    ‘我觉得可以先去听一下她的歌再来评价,毕竟是新人,格莱美评委的眼光应该还是靠谱的。’

    ……

    &89:

    ‘我听完回来了,有些惊喜。明明声音并不是我吃的烟嗓那一挂,但是她开口的时候那种慵懒气质下的张力简直太棒了吧!’

    &90:

    ‘我到现在还在循环那首《Da La》,我原来还在担心这一次会不会是格莱美评委大型翻车现场,不过听了一遍之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91:

    ‘的确有些出乎意料,我去翻了一下她在《美国之声》的比赛曲目,大半都是摇滚歌曲,而且她翻唱版本的现场感染力很不错。’

    &92:

    “我对《Da La》的提名没有太多的问题了……现在我的问题只剩下了一个,《Under the cloak of darkness》的现场演唱版究竟是什么样的?”

    ……

    伊莉莎自然看见了论坛里的议论纷纷,她仔细地看过每一层楼的评价。偶尔看见一些让她赞同的评价,伊莉莎就自顾自地点点头;如果看见批评的言论,即便心里不认同,伊莉莎还是会将这部分言论认真地收到一个文档里,以备之后参考。

    当然,类似“《Da La》就是一摊烂泥”或者“伊莉莎这只猪”这样毫无意义和逻辑的谩骂,伊莉莎已经学会了如何快速地过滤掉这部分内容。

    伊莉莎还在浏览界面的时候,就看见在中间的一层,有人贴上了一个外链。点开后却是跳到了纽约日报的界面,出现在伊莉莎眼前的是今天的一份报道。

    ‘MJ前制作人昆西·琼斯发声:她就是一个跳梁小丑’

    昆西·琼斯?

    伊莉莎盯着这个熟悉的名字,挑了下眉头。她可还记得这个人。就在她刚刚发行自己的第一首原创单曲《Mistletoe》后不久,这人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表示近几年有些进入音乐界的小年轻,不配被称为“歌手”,而且在谈话中唯一指名道姓谈到的年轻歌手就只有伊莉莎一人。

    这一次的采访给伊莉莎惹来了不小的麻烦,那几天伊莉莎的公关团队忙碌的程度和伊莉莎传出绯闻的时候有的一拼。虽然伊莉莎最后并没有正面回应昆西·琼斯,但是按照对方的反应来看,恐怕这梁子是已经结下了。

    定下心神,伊莉莎朝着下边的报道看去。

    ‘主持人:琼斯先生,你如何看待这一次格莱美音乐奖的提名呢?

    昆西·琼斯:我觉得对半分,一半保留了格莱美音乐奖的传统。

    主持人:哦?那另一半呢?

    昆西·琼斯:(轻蔑地微笑)我觉得应该不用说了,这些歌曲和人的提名对格莱美音乐奖的名声只会有损害而没有任何的益处,无论之后是谁来问我同样的问题,我都会是同样的回答。

    主持人:比如说……

    昆西·琼斯:伊莉莎·林。

    主持人:是哪一项提名让你觉得不符合格莱美的传统呢?

    昆西·琼斯:每一项。

    主持人:每一项?

    昆西·琼斯:每一项。

    ……’

    即便一早就知道了昆西·琼斯对自己的态度,看完这一篇报道,伊莉莎还是难得不优雅地翻了个白眼。

    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伊莉莎见到来电显示后微微一愣。

    “嘿,泰勒。”

    伊莉莎就听见另一头的声音,“伊莉莎,你有看推特上的消息吗?”

    “推特上的消息?”伊莉莎稍微顿了顿,手指飞快地在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上滑动着。

    “是的,推特上边,有人把我们两个人都圈出来了。”

    点开推特界面,伊莉莎很快就发现了泰勒指的那一条消息。

    ‘昆西·琼斯:乐坛需要净化,从解决两位投机者开始@泰勒·斯威夫特@伊莉莎·林’

    在他这一条推特下边,是惊人的评论数量和少得可怜的转发数量。

    “我看见了。这条推特有什么特殊的吗?”

    伊莉莎有些不解地皱起眉头,就听见泰勒的解释,“所有奖项的颁发,虽然说都是尽可能地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颁奖季的造势和宣传未必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必要的宣传还是不可少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奖项最终颁发之前,其他提名者的团队或许会对竞争者进行造谣和抹黑。当舆论营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动摇部分评委的决定。”

    伊莉莎沉默片刻,“你的意思是,他在这种时候发这样一条推特,是为了减小我和你获奖的几率?”

    “是的。”

    “可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问出这句话,伊莉莎就听见对面的泰勒微微叹了一口气,“抹黑你,或者抹黑我,或者抹黑我们两个人。虽然也有可能是昆西·琼斯自己想要说这些话,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表态,可不一定有这么单纯。”

    听着泰勒的话,伊莉莎抿着唇。

    同样是在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在拍完MV之后就已经接连着好几个月没有怎么联系的泰勒忽然给她打来电话,伊莉莎可不认为只会是单纯地提醒一下她。

    “你的打算呢?”伊莉莎轻轻地开口问出这句话,呼吸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漫开。

    泰勒这才露出了自己的目的,“在颁奖礼开始之前,我希望在赛前的宣传上能够暂时联合一下。”

    “我需要考虑一下。”

    挂断了电话,伊莉莎立即拨通了经纪人卡洛斯的电话。

    半小时之后,一条短信从伊莉莎的手机里发了出去。

    ‘好的。

    From 伊莉莎·林

    To 泰勒·斯威夫特’

 第115章 首发

    金发的女子站在封闭的房间中央; 手臂垂在身侧; 小臂的肌肉却微微绷紧。

    听觉,视觉……

    所有的感官都在这一刻被完全地调动了起来。

    忽的; 一阵微不可闻的动静从左侧响起,湛蓝的眼睛瞬间眯起。

    十五米!

    一道黑影从金发女子的左侧急速地冲过来,不过两个呼吸的时间就已经来到了她的身侧!

    就在这时候; 伊莉莎的手心里浮现出橙黄色的光芒; 她的目光紧紧地落在冲过来的那道模糊的黑影上,嘴唇在刹那间被咬出了一圈白色。

    黑影携着凛冽的冷风冲向她; 刀刃的冷锋已经贴上了她的脖颈; 只要轻轻的一下; 就能够划破脆弱的血脉。

    忽的; 风停了。

    从刀刃开始,黑色的身影被橙黄色的光芒慢慢地覆盖,光芒侵蚀了黑暗; 在蓝色双眸的注视下; 就那样无声无息地消解了。

    伊莉莎在原地放下自己的双手; 脸上冷冷清清,没有一丝笑意。

    一道投影忽然打在了空白的墙壁上; 托尼的声音和画面一并传出,“这一次的数值很稳定,速度很快。我想……或许可以提前恭喜你; 这一阶段的训练结束了。”

    听到托尼的这一句; 伊莉莎眉眼间瞬间就带上了笑意。

    “不过这只是第一阶段; 你对自己的能力控制依然不是很稳定,成功率还是太低,能力的使用也不是很得心应手……”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多谢你。”

    托尼还在低着头碎碎念着,就忽然地听到了这一句,他微微一顿,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扣着,很快就继续说了下去,“之后还需要继续练习……”

    虽然在伊莉莎的眼中,这或许持续了一分钟的时间,但是在通过摄像头监视着房间里情况的托尼眼中,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秒,他甚至还需要用电脑调慢速度,通过数据分析才能够抓到一些头绪——关于伊莉莎的能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这个密闭的训练室里,伊莉莎已经整整待了六周的时间。期间除了一次《时代周刊》的采访和两次电台节目之外,伊莉莎推掉了所有的通告,媒体上的曝光度也是极大地减少。

    而现在终于结束了第一个阶段的训练,至少现在即便是不带抑制环,伊莉莎也能够保证自己的能力不会失控,出现身边物品莫名消失的情况。

    “你去哪儿,我送你。”托尼说着,训练室外层层的大门就已经在他的控制下打开了。

    “肯尼迪机场。”一个半月的训练下来,伊莉莎面对着托尼早就没有了开始的那种生疏感,听见这个问题随口就应了下来。

    “机票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