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英美]女神的诞生-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的背后一定有其他的势力,极有可能是其他的节目组,但却没有办法继续追究。

    不得已,《美国之声》节目组加快了宣传的速度,比计划中提前两天放出了伊莉莎将参与录制《美国之声》第十季的消息。但是却狡猾地没有说明是哪一期或者是哪几期,又会是用怎样的身份重新出现在这个舞台上。

    尽管观众在心里骂着节目组的吊人胃口,这却是给了媒体一个绝好的发挥话题。

    一时间,各家报道纷纷出炉。有像“冠军重临舞台:细数美国之声舞台上走出的历届歌手”这样的怀念派,也有“她从这个舞台走出,伊莉莎的逐梦旅程”这样的温情派,自然也不乏“昔日美国之声冠军归来,新旧人气歌手大争锋”这样的标题党。

    只是最后一种就只能够让人替被强行拿出来比较的选手默哀。两者原本就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别说伊莉莎已经出道了一年半,就是在还没有出道的选秀期间,在历代美国之声中,伊莉莎的人气也是少有人能够匹敌的。

    在无数关注的目光下,很快就到了伊莉莎录制的那一期《美国之声》放映的那一天。

    “欢迎来到‘美国之声’!”卡森笑着面对镜头,激情洋溢地高声念出了自己的开场词,“这里是第十季第三轮比赛的直播现场,我是主持人卡森。”

    ……

    在主持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许多人正好打开电视。

    蕾娜有些无聊地摆弄着自己的手指甲,她对于《美国之声》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是任何一位导师的歌迷。今天打开电视纯粹是想要确认一下伊莉莎是否出现。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气鼓鼓地胡了一口气。

    原来以为上一期的时候,伊莉莎就会出现,结果节目组吊了他们的胃口,蕾娜从开头看到结尾都没有见到伊莉莎的身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节目组溜了一圈。

    今天要是开场十分钟没有看见伊莉莎,她就立刻换台。

    蕾娜在心里暗暗地给自己立了约定。

    电视上,在照例介绍完四位导师之后,卡森却没有立即开始说节目的规则,而是朝着观众席微微一笑。

    “我知道上一期节目播出之后,有很多观众向NBC打来了投诉电话。”卡森说着,无奈地摊手叹了口气。

    蕾娜轻轻地撇了撇嘴,她也是投诉的人群之一。感到被愚弄了智商,自然会做出相应的反击。

    电视里,在台下观众的笑声中,主持人微笑着继续说下去,“但是这一期,我想这个名字会让许多人立刻尖叫起来,不管你是节目的忠实观众,还是她的歌迷,她就是——”

    蕾娜在电视机前捂住了嘴巴才能让自己不至于尖叫出来,只有那个名字清晰地从耳边传来。

    “伊莉莎·林!”

    在这个名字映在屏幕上的时候,后台实时显示的收视率瞬间飙升。

    金发的女子穿着一袭白色的长裙走上台,迎接她的掌声甚至盖过了给导师的声音。她的面容还和参加第七季《美国之声》那样年轻,只是眉眼间却多了几分沉静的色彩。

    一束追光灯追随着她走上舞台,她站在舞台中央,却没有立即开始自己的演唱,而是环视了一圈场内的观众。

    随即她做出了一个举动——

    她靠近话筒,嘴角微笑,声音却在瞬间传到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耳中。

    “美国之声,我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更新,么么叽~

 第130章 首发
  伊莉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电视机前的蕾娜立即就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同样参加了《美国之声》第七季的三位导师的眼中也流露出感慨的神情。

    到现在; 《美国之声》已经举办到第十季;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从这个舞台上走出了无数新生代歌手。但是在离开节目之后,只有其中极少数的选手能够真正在音乐的道路上坚持下来; 其他选手大多因为种种原因; 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原来的行业中。

    即便是有些导师在来之前就已经想清楚; 将自己的这份“导师”的工作作为一种正常的通告来看待。但是在真正相处的过程中; 见到那些选手如此直白而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在不断的磨练中在舞台上放出自己的光芒; 恐怕也很难不为之动容。但在比赛结束之后,却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选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音乐理想,各自回去做一颗社会上的螺丝钉; 只是却并没有安置在他们想象中的位置。

    这样强烈的落差感; 在许多时候,比比赛中激烈的竞争还要残忍。

    《美国之声》半年举行一次; 而除去比赛的时间; 真正能够留下关注度的仅仅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大多数选手的溃败都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三个月之后; 观众的兴趣就会转移到下一季的比赛中; 或者更早地就被其他比赛给吸引去了目光,这就是娱乐市场的自然规则。

    但是,伊莉莎却打破了这种规则。

    在辉煌的第七季之后; 《美国之声》第八季的收视率持续暴跌,赛程过半才慢慢回升,即便是这样,最高收视率也只是与第七季的最低收视率堪堪持平。在这段时间里,伊莉莎的关注度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持续走高。

    在两个季度《美国之声》期间,她发行了自己的第一支单曲《Mistletoe》,以黑马的姿态杀入Billboard周榜,登上榜首,并与迪奥达成了首次合作,从这里开始了自己对于时尚圈的渗透。

    她几乎不曾经历过人气下跌的局面,许多音乐真人秀出来的歌手,他们名气的最高峰往往就停留在决赛的那个晚上,之后即便穷尽了所有的力量也没有办法回到那样的辉煌时刻。但伊莉莎却好像是将从节目中引来的人气牢牢地扎在了自己身上一样,并带着这种人气直接从更高的台阶上开始向顶点攀登。

    ……

    看见伊莉莎出现的那一刻,最兴奋的不是《美国之声》的老观众,也不是伊莉莎的粉丝,而是后台里留下的十二强选手们。他们望着舞台上粲然一笑的金发女子,眼里瞬间便露出了夺目的光。

    “天……”

    “居然是伊莉莎!”

    “我可喜欢她了!”

    “她就是我的女神!”

    在一片短暂的嘈杂声之后,所有选手又重新将目光放回到直播的小屏幕上。

    对于他们中大多数人来说,在参加《美国之声》之前,他们都只是对音乐怀抱有理想的“外行人”,而这条音乐道路往往是最容易获得关注,却也最容易失败的。在紧张的竞技压力下,他们亟需找到一个精神支柱。

    在伊莉莎参加的那一届《美国之声》,大多数选手的支柱是美国偶像第一季冠军凯莉·克莱森;而对于这一届选手来说,他们有了时间更近、更容易激起他们信心的精神支持——

    伊莉莎·林。

    ……

    灯光蓦然暗下,巨大的手掌携着看不见的幕布,从远处像乌云一样覆盖在整个录制场地里。

    伊莉莎站在阔别一年多的舞台上,四周黑沉沉一片,鸦雀无声。她闭上眼睛,感受着空气划过自己的手臂,带起一种久违的兴奋战栗。曾经在这个舞台上发生过的所有事,一桩桩一件件,无论是欢乐还是残酷,都对着她呼啸而来。她深呼吸了一次,扭头朝着后方乐队的方向轻轻点了一下头。

    轻快的风铃声忽然地传来,评委席上的四位导师瞬间便是眼前一亮。

    蕾娜不由自主地合上了双眼,听着那铃声仿佛穿越过无边无际的旷野,像一阵风,翻腾起苍翠的草原。

    一声鼓点忽然地加入了进来,却并没有显得突兀,而是与风铃声结合在了一起,两者一同在观众的耳边奏响。

    就在这时候,舞台上宝蓝色的镭射光蓦地照亮了整个舞台,同时出现的还有伊莉莎的声音,“我翻遍了所有史书,却没有办法寻找到那一刻的原因/所有的事,都发生得那样猝不及防。”

    金色的波浪卷发披在她的身后,但是在这其中却有一缕头发被挑染成了银白色,夹在浓密的那片金发中若隐若现;她眼睛紧闭,浅金色的睫毛像忽闪着翅膀的蝴蝶,给她的面颊上平添了几分脆弱的不安;红色的镭射光将她的白裙也染上了热烈的色彩,但蓝色的灯光却从舞台左边开始慢慢地渗透过来。

    红与蓝两分舞台的瞬间,伊莉莎忽然地睁开了眼睛,“忽然之间,阿弗洛狄忒从海水的泡沫中诞生;忽然之间,神王宙斯的雷霆权杖划破了枯寂的黑夜;忽然之前,大地之母盖亚将神灵的旨意降临在了这世间……”在她唱完这一段的时候,蓝色的光芒彻底地占据了整个舞台。

    伊莉莎就安静地站在舞台的最中央,只是偶尔动一下手臂,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但是所有人却仿佛伴随着伊莉莎的歌声,亲眼见到了古希腊时代那样璀璨的“神迹”。

    她伫立在舞台上,却仿佛神殿的祭祀伫立在大殿的中央。

    “她带我看见创造,又带着我走过毁灭;她代表了秩序,但我却难以自持地陷入了混乱……”

    《神谱》中描述大地之母盖亚的时候说:冲突与混乱来自于万神之母盖亚。她代表了创造,又引领着毁灭;既打造了秩序,又带来了混乱。

    但是伊莉莎唱出的这一句,却好像和希腊神话中的意思有所不同。

    唱到这一句,伊莉莎碧蓝的瞳孔中快速地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忧伤,尽管她已经学会了如何掩饰自己面容上的不安,却无法抹灭自己歌声中传递出的情感。

    “但是我看向他的那双眼睛,却只能够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

    “或许明天会好的。”

    “或许明天会好吗?”

    细心的听众立即就察觉到这句歌词和之前的不同,一个“她”,一个“他”。好像是在和一个人对话,却又像是在叩问自己的内心。

    结尾的时候,依旧是风铃声和鼓声配合;最后,就只剩下了一阵风铃声,在听众的耳边轻轻地回荡着,像是在造一个美好的梦境。

    直到伊莉莎的声音响起,“谢谢现在在现场和在电视机前观看《美国之声》的所有观众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这一首《Suddenly》。”底下的观众才仿佛从一场大梦中惊醒一样,用力的鼓起了掌。

    他们当然听清楚了伊莉莎那段台词中的重点。

    天哪!他们可没有想到,这一期的录制现场除了能够看见伊莉莎,还能够听见一首她的新歌!

    电视机前,听到这个消息的不少人已经像蕾娜一样嫉妒地咬住了自己的嘴唇。

    在观众们激烈的掌声中,主持人卡森从舞台的侧面快步走上了台,“好的,感谢伊莉莎·林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出,也感谢这一首美妙的新歌《Suddenly》。”

    说完,他转向伊莉莎,“你创作这首歌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呢?”

    “大概是……”伊莉莎在脑海中快速地回想了一下,“上个月下旬的时候。”

    “哇哦,那离现在可没有多远。”卡森小小地惊呼了一声,做了下节目效果,继续问道,“你创作这首歌的动机是什么呢?”

    伊莉莎稍微措辞了一下,“那个时候,我刚刚在参加完一位朋友的婚礼,在那个时候受到了一些灵感,之后就创作了《Suddenly》和《Always》……”

    她还没有说完,就被卡森忽然地打断,“等等!你刚才提到了一首《Always》,这也是……”

    “新歌。”伊莉莎微笑着,坦率地承认了下来。台下的观众立刻发出一阵惊喜的呼喊。

    卡森立刻指着欢腾的观众席说道,“嘿,你们都听见了吗?伊莉莎的手上不止一首新歌,不、止、一、首!”

    算了大致节目后的新闻比重,卡森快速地又问了几个不轻不重的问题,这才将伊莉莎送下了舞台。

    “让我们再一次将热烈的掌声送给伊莉莎·林!”

    ===

    这一期《美国之声》创造了近三季以来最好的收视率,昔日人气冠军伊莉莎重返比赛舞台这个噱头被节目组用了个十成十,她在舞台上透露出的自己手上还有不止一首新歌的消息更是掀起了赛后新闻的热潮,连带着这一期节目也跟着涨了一波关注。

    紧接着这股热度,伊莉莎的团队快速将这首歌放到了各大平台上,电台节目也一并地安排上。幸而在伊莉莎上节目之前,卡洛斯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如今动起来也不算太仓促。

    就在伊莉莎这首新歌《Suddenly》空降Billboard周榜第一的时候,在她的推特上放出了一张照片,边上简简单单地配上了一行字“录取通知书”。

    但就是这样一张简单的推特,却在眨眼间传遍了网络。

    只因为通知书上那不容忽视的一行字——

    耶鲁大学。

 第131章 首发

    美国大学普通录取的录取通知书一般集中在三四月份发放; 因为这个时间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因此通常大学还会同时发送一封电子邮件确认学生的就读意向。在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周后; 还会发一封厚厚的包裹; 里面包含了大学的住宿地图,住宿申请表,机场接机或社团介绍等相关入学材料。

    伊莉莎申请的大多数学校都在三月中旬开始陆续给她发来了录取通知书和通知邮件; 但直到部分大学的后续的入学材料都已经寄到了家中; 伊莉莎却始终没有对任何一所大学做出确认就读的回应。

    ……

    接到耶鲁大学通知邮件的时候; 伊莉莎正在录制音乐电台节目。录制中间休息的时候; 她偶然打开邮箱看了一眼,正把水往嘴里送; 刚看见邮件的发送方,伊莉莎眼睛瞬间瞪大,含在嘴里的水险些没有咽下去。直到回到公寓将录取通知书拿在手上; 她才终于产生一种得偿所愿的踏实感。

    在发出那条推特之后; 不到一分钟伊莉莎就接到了卡洛斯的电话。经纪人先生在通话中极其严肃地告诫她暂时不要在社交平台上回复网友或者是更新动态,等待公关团队暂时将局面控制住之后再和她商量。

    在公关团队下场后; 原本还准备伺机浑水摸鱼的娱乐新闻媒体都收敛了一些; 但伊莉莎获得了耶鲁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件事却被大肆报道了一番。

    在好莱坞; 究竟能否获得成功与一个人的学历并不是直接挂钩。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饰演艾米的马伊姆·拜力克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神经科学博士; 而娜塔莉·波特曼更是因为获得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而被称赞为“学霸”;而迷倒万千少女的汤姆·克鲁斯14岁就早早辍学。

    但是高学历至少能够打碎一些偏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份切实有力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最好的形象塑造。更何况,这可是耶鲁大学!

    《好莱坞新闻报道》:伊莉莎受到耶鲁大学青睐; 细数那些凭借自身考入常春藤名校的娱乐圈明星

    《纽约每日新闻》:伊莉莎将入读耶鲁大学,心系音乐之路

    《华盛顿邮报》:美貌只是皮囊——歌手伊莉莎·林考入耶鲁大学音乐系

    外界热火朝天的时候,在耶鲁大学内部的校园论坛上悄悄地冒出了一个帖子:伊莉莎·林要来耶鲁大学音乐系就读了,你们听说了吗?

    &1:

    报道这么多,学校里除了那些全然醉心于研究的人,应该都听说了。

    &2:

    我还是蛮惊讶的,毕竟她出名的年纪比较小,又是卡在升学的阶段。说句实在话,我之前一直以为她可能会放弃学业,这个决定倒是让我有点惊喜。

    &3:

    我看见推特上边基本都是一片“啊啊啊啊”,然后就回来了,之前没怎么关注过她,也就知道她要来读我们学校了。

    ……

    &45:

    谁知道是不是用了什么关系进的!按她的状态来看,估计连平时的考勤分都拿不到,也不知道考试怎么通过的!

    说出这一大段话的ID还没来得及蹦跶几层,就被其他人给按下去了。

    &57:

    不知道就不要开麦行吗?伊莉莎的经历在参加真人秀期间已经被扒得够透明了?网络暴民都查到她高中去了,最后查来查去也就是一普通高中生,家里什么关系也没有。要说关系,估计大学里你随便找一批人,大多数人的关系都比她强!

    &58:

    LS说的对,她好歹是通过普通录取录进来的,SAT成绩的标准线放在那里,又不会因为她一个人改变。说这么一段真不知道你什么意思。

    &59:

    从真人秀节目出来的,一般都会被扒得很干净。她这样走过来,也没被找出半点真实的黑料,到底有什么好质疑的……上边那个人的意思难道是她公司给她买学历吗?

    &60:

    这栋楼怎么歪成这样了……

    &61:

    楼里某些人的恶意真大,不就是仗着这里是校内论坛吗?

    ……

    &106:

    我只想“啊啊啊啊”尖叫一下,能够来耶鲁大学太好了!但是她就读的是音乐系,那好像也没有什么机会和她一起上课……音乐系的课表你们有吗?

    ……

    雷蒙娜是耶鲁大学法学系大二的一位学生,早在推特上看见消息的时候,她就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在各家媒体里转了一圈之后,回到校园论坛就看见不知道是谁发了那个带着伊莉莎大名的帖子。

    等她点进去的时候,在看见那个挑事的楼层之后,她心里的火气一下子就冒了出来,正准备回复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有人在底下和他争了起来。看见那个人被堵得哑口无言,隔着网线雷蒙娜都感到一阵畅快。

    滑到一百多层后,雷蒙娜才看见和自己心情相近的那一串“啊啊啊啊”,她这才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在帖子底下抒发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

    与此同时,伊莉莎的收信箱很快就爆满,几乎所有和她聊过几句天,交换了手机号的人都发来了祝福短信。

    伊莉莎先回复了关系最近的朋友和自己的家人,这才开始逐一回复其他人。直到她一百多条短信都快要发完的时候,随着一声震动,通讯录里的那个名字后面终于出现了一个代表“未读”的小小红点。

    ‘恭喜你,伊莉莎。

    Fr 布鲁斯’

    在收到这条格式严整的短信后,伊莉莎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一行短短的内容,直到眼睛发酸移开视线,她仰起头,轻轻地呼了一口气。

    ===

    临近四月中旬,没有了升学压力的伊莉莎终于能够安心地进入电影剧组开始拍摄。

    因为导演忽然改变主要要求试镜,伊莉莎拿下这个小配角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波折。

    结束了《美国之声》的录制之后,伊莉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导演要求的面试地点,按照现场工作人员的要求在休息室暂候。

    伊莉莎推开门走进休息室的瞬间,就感受到从四面八方递过来的隐晦的打量目光,她不过稍微露出一个微笑,却没有和她们寒暄的意思,只是自顾自地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就在伊莉莎等候的期间,她悄悄地抬起头打量着和她一起等候的人,心不由自主地就提了起来。尽管伊莉莎对演员的圈子并不是很熟悉,但这并不影响她在人群中看见好几张眼熟的面孔,其中不乏曾经在电影中瞥过一眼的配角,以及当红热剧中的固定角色。这种不安感在她看见艾玛·斯通从面试房间里微笑着走出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无论伊莉莎究竟有多么紧张,都只能等待着工作人员的通知。

    当终于轮到她的时候,伊莉莎手握在门柄上,深呼吸了一口,这才笑着推开门。

    面试的房间里空空荡荡,只有一张长桌,桌前是一大片空地,桌后坐着三人,坐在最中间的是导演达米恩·查泽雷,右边那位是《爆裂鼓手》的作曲家贾斯汀·赫维兹,最左边那位面带微笑的中年男子,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电影的投资商之类的角色。

    “你没有学过表演,也从来没有过任何出演话剧、音乐剧的舞台经验,你为什么会来参加面试?”面试一开始,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的问题就让伊莉莎措手不及。

    不是你邀请我出演吗?

    伊莉莎在心里默默地腹诽了一句,却心知不能够将这句话说出口,“我的确没有学过表演,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表演经验。”

    达米恩进一步追问道,“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能够在这些女演员的竞争中拿下这个角色?”

    “我觉得我自身具有的优势,是其他人没有办法复制的。”

    “什么?”

    “唱歌。”

    达米恩见着伊莉莎面上自信的表情,挑了下眉头,不置可否。坐在他身边的贾斯汀脸上却露出了笑容,他直起身轻轻地拍了一下达米恩的肩膀,导演严肃的脸色瞬间就软化了下来。

    “好。”达米恩耸了下肩膀,“我觉得应该就是她了?”他扭头看向自己右侧的中年投资商,就见对方微微一颔首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