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一梦一杀-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时正逢好时节:江南春来早,满城桃花红似火了。


☆、第53章 夺舍二之俏晴雯

  
  却说这日日落时分;贾琏护送着黛玉一行人;风尘仆仆;来至扬州城外十里长亭;扬州城在望,大家一阵雀跃。
  正当此刻;早有一彪人马迎了上来,却是林如海所派遣迎接女儿亲兵仆从。自从林如海接到贾琏最后一份行程信函,林如海已经命他们在此守候,已经整整三日了。
  其中领头之人,正是林府世仆,管家林忠之子林平夫妻。
  林平言称早已在最好酒楼定下宴席;恭请贾琏一行人先去歇息休整一晚;明日进府拜见不迟。
  贾府众人行程三月,早就人困马乏,闻听可以饮酒休整,一个个心动不已。贾琏也觉得姑父所虑周全,欣然从命。
  黛玉却是心急火燎,莫说酒菜,就是琼浆玉液捧给她,也是咽不下。她只恨不能一步飞回家里,闻言吩咐一干随同自去休整,自己带着紫鹃晴雯媚人雪雁几个贴身丫头上了自家迎接软轿,急催起轿,匆匆回衙。
  黛玉进府直奔父亲书房,却见往日俊逸父亲,形容消瘦,须发花白。往昔的神采飞扬半点不见,满眼沧桑苦闷。
  黛玉没想到三年时间,父亲改变竟然这样天翻地覆,父亲不到五十岁,为官做宰正当年啊!
  如今却是这等一副耄耋暮霭之气,黛玉不由悲从中来,扑倒父亲膝上哭起来:父亲,您这是怎么啦?
  林如海乍见女儿已长成,心中激动得很,想着自己身子山河日下,悲喜交织,手扶女儿后脑勺,哽咽难语:玉儿,乖啊。。。。。。
  林如海枯瘦手掌,直让黛玉心酸莫名,记起母亲也是陡然发病,不消三月辞世,那时母亲紧拉着自己不放手,那手也是这般骨瘦如柴。
  黛玉直觉心痛难忍:父亲,您究竟是哪里不舒坦呢,可请了大夫瞧过没有?您别惜银,女儿再不上京了,银子节损下来给您瞧病吧,不够的话,还有母亲留给女儿田庄树林,您一色变卖,女儿宁愿不要妆奁,也要给父亲把病瞧好。
  本该天真烂漫,躲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女儿,如今却小大人一般絮絮叨叨,为自己思虑筹谋。林如海心里难受的抽搐:玉儿才十岁啊,竟然为了生计思虑至此,什么事情让女儿发生这样蜕变?难道女儿这些年过得不好?
  林如海眼睛有些湿润,搂了了女儿入怀拍哄道:好玉儿,告诉爹爹,这些年过的可好?外祖母舅舅们待你如何?
  外祖母当然好,舅舅们也不错。
  黛玉哽咽点头。
  林如海点头:这就好。
  黛玉那里肯听,只把这几年寄人篱下的委屈与惊慌发泄个通透,才渐次低声。
  紫鹃晴雯几个这才得空进来劝慰黛玉,据晴雯眼神,林如海面色发青,倒不似病,像是中毒日深。身体已经弱到及至,只怕悲伤会加剧他生命流逝。
  李莫愁投靠黛玉是要求得自由身,可不是为了跟着她去收王氏磋磨。
  因在搀扶黛玉至极,惊见林如还一个踉跄要跌倒,快捷伸手搀扶,那手恰好握在林如好的脉腕之处。脉搏显示李莫愁猜测不错。林林如海脉搏微弱且混乱,时快时慢,这正中毒或者重症表现。
  兼顾林如海泛青面容,李莫愁初步断定,林如海中了慢性毒药,且时日已久。
  如今已经药石罔效,若无机缘,不过拖时日罢了。
  不过,对于李莫愁这种玩毒祖宗来说,林如海身上这种慢慢侵吞蚕食之毒,不过毛毛细雨,豆芽菜!
  却说黛玉惊见父亲犯病,一声惊呼,慌忙伸手搀扶,只是林如海再是骨瘦如柴,那重量其实黛玉这种弱质女流搀得住?
  李莫愁不及思索,脚下生风窜到林如海的另一侧,身如磐石一般将林如海下跌身子抵住。随即,李莫愁伸出双手,一手稳稳抓住林如海,使他不致跌倒,另一手却抓住林如海手掌,偕同黛玉,合力将林如海慢慢搀扶至窗下罗汉榻上。
  李莫愁故意放缓脚步,以便争取时间,暗暗运行内功,替林如海推血过宫,缓解他眼下晕眩之症。
  林如海正在眼冒金星,头疼如裂,忽觉手心一股暖流逆行而上,瞬间将心头翻滚的血液平复,那种窒碍郁结的感觉一松,头疼之症顿时散去,眼前也清明了。
  林如海借机呼出一口长久郁结的腌臜之气,整个人松快多了。
  旋即,他心神一凛,这股热流来的蹊跷!
  陡然间,他想起肖太医之言,自己病症并非不能治疗,只是光凭药物清除毒素,则不成,需要辅助气功疗法。
  只可惜,这话无疑痴人说梦,谁都知道,这种出自武当张三丰的气功疗法,失传已久。
  换言之,张三丰不再,林如海命不久矣。
  胡太医已经给林如海交底,他寿岁少则半年,多则一年。
  林如海这才慌神,他倒不是恋世贪生,委实女儿太过年幼。若不乘活着安排好女儿退路,他死不瞑目!
  正是如此,他才传信进京,找回女儿,摸摸女儿心思,也好做出相应安排!
  他已经安心等死,不想今日遇见这个丫头,被她握手之间,缓解了自己病痛。
  难不成这个小丫头竟然是身怀绝技,懂得气功疗伤之术?
  林如海狐疑眼眸盯了一眼那只握住自己的小手,入眼却是一双纤细粉嫩,嫩姜芽一般玉手。
  不由失望,即便有机缘巧合,也不会这般年轻稚嫩,须知,成就一番功力,少则三五年,多则数十年,这个丫头不过豆蔻年华,又是低贱奴仆,岂有这等机缘!
  方才那触觉只怕是自己错觉吧!
  叹一口气,林如海将手一摆:退下吧!抬头之间,顿时愣了:这个丫头竟然比玉儿更加酷似亡妻敏儿!
  正当林如海惊愕之际,老管家在外通报:回禀老爷,荣府侄少爷到了,再有姑娘奶妈妈王氏求见老爷,您看?
  却是贾琏酒醉饭饱,觉得还是该跟来问问姑父病症,这才跟随林平一起来了。
  林如海这才惊觉失态了,抬头看眼女儿黛玉,淡淡一笑:我身子不爽不能见客,你安排下去,好生招待贾家贤侄。
  林忠答应一声。
  林如海又道:王嬷嬷陪伴姑娘颠簸在外,正要好好答谢才是,叫她进来!
  黛玉此刻方才惊觉一众丫头都在外面候着,不好意思擦干眼泪,让一众丫头进屋磕头,拜见父亲。
  王嬷嬷就在门口,听见老爷不见琏二爷,倒要接见自己,一时泪眼花花的带领雪雁媚人两个进屋。
  晴雯紫鹃两个原是贴身跟随黛玉进屋,未及行礼,黛玉便哭将起来,打乱她们章法。
  此刻,她二人方才惊醒失礼了,忙着跟在王嬷嬷身后,与媚人雪雁一排站定,等候小丫头拜垫排定,齐齐跪倒拜见。
  王嬷嬷带领媚人紫鹃前去收拾黛玉闺房,黛玉特特留下晴雯引荐给自己父亲:这位晴雯姐姐,原是外祖母跟前丫头,因为粗通药理,外祖母便让她跟着我照顾,这一年来多亏她处处费心,女儿我身子日渐好转,人参养荣丸也吃得少了,身子却比先头好得多了。
  黛玉为了博得父亲开怀,说话间双臂舒展,围着父亲一个璇子,最后落在父亲怀里拉着如海衣袖娇笑:父亲以为呢?
  林如海难得见女儿调皮一回,微微一笑:嗯,我儿说什么都好。
  黛玉闻言忙着一拉李莫愁,满眼希翼,雾蒙蒙的瞧着李莫愁:晴雯,你摸摸我爹爹手心,似乎比我还要冰凉呢?
  黛玉也知道男女七岁不同席,却是希望李莫愁能够摒弃这些繁文缛节,帮帮自己父亲。父亲手心冰凉,实在让黛玉惊心,这样冰凉手掌,黛玉曾经摸过,不久母亲便病逝了。
  黛玉很怕,父亲会抛下自己。
  林如海面容清瘦,眸光肃静,美髯飘飘,看李莫愁如同看见路人陌生人,眼中毫无男人的惊艳与觊觎。这样的人,李莫愁不介意替他疗伤。只是李莫愁不是菩萨仙子,她帮人有条件。正如她帮助黛玉因为黛玉给了她强大机缘。她帮林如海也必须林如还拿出对等的条件才是。
  李莫愁听懂了却故作懵懂:如此,姑老爷还是早些歇息才是。回头看向黛玉:姑娘,您看?
  李莫愁初来乍到,很知道夹着尾巴做人,她睨着黛玉,目露征询,静等黛玉示下。
  林如海很满意女儿懂事,也很满意这个小丫头的规矩谨慎,见黛玉犹豫不舍,发话道:玉儿舟车劳顿,今日先回去梳洗歇息,明日咱们父女好好唠唠。
  黛玉一贯温顺守礼,闻言放开父亲衣袖,裣衽福身,盈盈拜别:父亲您歇息,女儿告辞!
  当晚,李莫愁等候众人睡沉,悄然起身出了黛玉的所居。静静倚在廊上望月,此时正式月初,新月如钩,惨淡月色,朦胧夜景,极为静谧。
  李莫愁盯着长廊尽头仪门,林如海书斋在二进西厢,李莫愁当时只一眼,已经了然,林如海这些年摒弃了正方正厅,一直住在厢房书斋。
  李莫愁有些猜不透林如海,难道贾敏死了,他不续弦,连个姨娘同房也没有?
  李莫愁很想今日就跟林如海摊牌,备述自己要求,签订城下之盟。
  只是,林如海虽然年过半百,自己正值豆蔻之年,夜半三更,不好前去交谈。
  犹豫再三,李莫愁决定暂时按耐,寻机再说!
  一夜无梦。
  翌日清晨,李莫愁早早醒来,只是同室紫鹃黛玉具皆呼吸绵长细微,应是尚在梦想,故而,李莫愁闭眸假眠,思忖着何日跟林如海摊牌,或者是交易。
  李莫愁觉得自己救他一命,他放自己生路,一命换命,十分公平。
  只是,林如海乃堂堂三品大员,能够信任自己么?
  昨日自己释放诚意,能够打动他么?
  不过,昨日林如海的神色李莫愁看的清楚明白,林如海应该感悟到了自己能量,记得他当时很惊讶。
  还有黛玉的暗示,聪明探花林如海,必定也会揣摩一番,或者,他会追问黛玉也不定。
  细细思索,李莫愁展眉一笑,信心重组起来,除非林如海故意求死,否则,林如海必定会先找自己!
  李莫愁决定按兵不动,高坐钓台,等鱼上钩!
  不过,李莫愁却想错了。
  黛玉自从进了盐道衙门,荣府所来几个丫头媚人紫鹃晴雯三人基本闲置。每日不过在黛玉后院倒座房里吃了睡,睡了吃,黛玉一切行动坐卧,都有雪雁接受,晴雯几个等闲不许在府中走动。
  媚人紫鹃尚无知觉,李莫愁却知道,只怕自己几个行踪言语每字每句都会有人汇报给林如海,再有自己三人在京中情形也会被林如海挖掘分析揣摩。
  毕竟自己三人身上打着荣府标记,贾府与林如海虽然都是朝廷官员,却在私下各有其主。
  黛玉并未察觉父亲异样,她每日亲手打点父亲的饮食汤药已经忙乱不堪,根本不及细细思索这些微末细节。至于晴雯几个不曾跟随自己四处走动,黛玉还道父亲体恤他们初来乍到不习惯。
  三日后,黛玉因为亲自操劳府务,兼之舟车劳顿没有好好歇息,心中忧烦,体力透支。李莫愁因为王嬷嬷有意隔绝,不许她上楼陪伴黛玉。李莫愁已经三日没有替黛玉输送内里调理了。
  其实,王嬷嬷的门禁根本难不住李莫愁,李莫愁只是要让林如海了解的自己能力,故而,故意束手受困。
  第四日清晨,雪雁惊慌来报:晴雯姐姐,不好了,咱们姑娘又病倒了!
  姑娘病了不找大夫 ,这在别家肯定很奇怪 ,对于媚人紫鹃来说却是习以为常。葳蕤轩早就形成了定例,黛玉病了找晴雯。


☆、第54章 夺舍二之俏晴雯

  
  媚人紫鹃晴雯三女;个个都是真心相待林黛玉;闻言齐齐俏脸煞白;再顾不得王嬷嬷三令五申;一个个弦上箭一般飞出门,奔上了黛玉所居绣花楼。
  胡太医因为林如海病重;几乎住在盐道衙门。林如海咋闻女儿生病,第一时间拉了胡太医过来替女儿诊治,索性黛玉并无大碍,不过忧心太过,这几日又亲力亲为,体力透支;故而略微受寒便顶不住了。
  李莫愁三人到时;胡太医已经替黛玉切脉开了处方,林如海看过脉案,正要着人配药。
  李莫愁闻听黛玉生病,心里比谁都要紧张,黛玉可是她的自幼希望,回归古墓的阀门。她甚至比林如海还要着急,生恐黛玉之病被耽搁,被延误。
  却说李莫愁心中着急,上得绣楼,先摸黛玉脉搏,还好,不过是忧虑太过,元气耗损过度,体力透支失调而已。李莫愁稍稍安心,不是绝症就好了。
  此等元气耗费志之弱症,只需自己输送内功与她补气,再辅以草药,必定很快痊愈。
  黛玉此症虽无性命之忧,若是久病不愈,也会损伤寿元。无论感情还是私心,李莫愁都不希望黛玉有事,尤其是在自己眼皮底下,能力控制范围出事。
  李莫愁也顾不得藏着掖着,当着太医以及林如海之面,呈上自己研制秘药,假称老太太临行请太医院王太医特特替黛玉配制,乃是王家祖传秘方。
  黛玉一路服用,十分有效。
  医家各有秘方传家,李莫愁借口王太医,是不想给自己惹来不必要麻烦,怀璧其罪,她救治黛玉只不过为了自身安危,并非为了扬名立万,出风头。
  老太医看过闻过之后,知道丸药不错,他也犯不着跟王太医制气,药有奇效就好了,遂额首道:这药倒也对症,可以服用,不过老夫开具处方不能并用,只能二选其一。
  林如海决定用胡老太医处方,李莫愁并不争辩,只是跟林如海请求,希望贴身照顾黛玉,心知林如海防备她们几个出身荣府丫头,遂主动跟如海发誓作保:婢子保证只在绣楼服侍姑娘汤药,绝不会擅自走出院门!
  林如海淡然处,不置可否。
  管家娘子林忠家里与王嬷嬷两人齐齐变脸,没想到藏着掖着小伎俩,被李莫愁堂堂正正揭破。两人面色讪讪,尴尬的很。
  尤其王嬷嬷,这些年在黛玉身边就是一个透明存在,紫鹃晴雯越是聪慧,她越是难以自处。虽然不憎恨二人,却是怨怼日久。
  这一回回到江南自己领地,借着老爷考察几人机会,鸡毛令箭,将三人与黛玉个隔绝开去。熟料这才牛刀小试逞回强,一路冰天雪地安然无恙黛玉竟然病了。
  王嬷嬷真是悔之莫及,更是担忧老爷责备,熟料竟被李莫愁当众说穿。王嬷嬷只是冷汗涔涔,生恐要被老爷厌弃。
  所幸林如海并未当众发作,不过事后透过林管家提点与她,万事一姑娘为重,林家不会亏待忠贞侍主忠仆!
  李莫愁与紫鹃媚人三个终于得了王嬷嬷允许,回到黛玉身边伺候。
  王嬷嬷很会给说话:姑娘体恤你们,你们也歇息几日了,如今姑娘微恙,你们也该知恩图报才是。
  只要解除禁戒,晴雯三人乐得糊涂,顺水推舟应承下来。
  是夜,晴雯与紫鹃搭伴守夜。
  夜间,李莫愁如法炮制,点了媚人紫鹃二人昏睡穴。盘腿与黛玉对坐,替她输送真力,补充元气。
  替黛玉运气运行小周天,李莫愁淡然入睡,故意忽略窗外那双窥探眼睛。
  翌日早起,黛玉病症已经消失大半,尤其精神恢复得很好。
  晌午,林如海陪同胡太医前来复诊,只谈黛玉底子厚实,病愈奇快,超出了他的想象。
  胡太医这话说的黛玉,眼睛却看着李莫愁。
  这双眼睛李莫愁有感觉,正是昨夜窥探自己那一双。
  黛玉却笑对父亲林如海:自从晴雯亲自调理女儿饮食起居,女儿身子的却好多了。爹爹要替女儿答谢晴雯姐姐才是。
  黛玉率性而言,极力夸赞晴雯。并不意味忽略紫鹃媚人。
  林如海却是和煦额首:当然要答谢。
  林如海的赏赐午后有林忠娘子亲自送到绣楼,晴雯等是个贴身丫头,每人一身银狐毛镶边的锦缎褙子,一水的喜鹊闹梅胭脂色。打扮的晴雯是个粉妆玉琢,观音面前玉女一般,喜庆、亮丽、打眼。
  这日旁晚,林如海分头招了女儿黛玉四大丫头问话,说是想要多了解些黛玉在京中生活习性。
  林如海在最后方才召见李莫愁。
  林如海见了李莫愁第一句话便开门见山:可以告诉我,你主动请命来扬州,有何企图?
  对于林如海突兀之言,李莫愁并不惊讶,反是一笑:姑老爷既然说此话,必定知道晴雯自幼没有离开过荣国府,姑老爷怀疑任何人也不该怀疑老太太对林姑娘有坏心。
  林如海皱眉,静默片刻,方道:我当然相信老岳母,只是你,无论你是谁,或者受谁指派,我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
  受谁指派?
  自己能受何人指派呢?
  林愁愕然,反手指着自己:姑老爷您是说我?
  李莫愁这等惊讶之色,倒叫林如海有些惭愧,难道自己真的想多了。
  却是冷静言道:可以说了!
  李莫愁却看着林如海勾唇哂笑:您是想听我真实想法,还是想让我替您圆了猜疑?
  林如海心生薄怒,这个女子不过小小丫头,哪来的底气,竟敢讽笑自己?
  抿唇瞪目,正要发作。
  李莫愁却躬身一拜到底:小女并非天生奴婢命,乃是三岁之时遭受巨变,父母惨死,兄长无能,眼见饿死,为了求条活路,这才将小女买做奴婢。您若问小女为什么投靠林姑娘,小女可以实言相告,因为小女不甘心为奴,更因为林家书香门第,林姑娘待人宽厚实诚,小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蒙主开恩,脱去贱籍,回归自由良民之身。
  李莫愁说着微微一顿,而后有道:再有,小女虽然年幼,父母惨死只抽时刻铭记,小女之所以投靠林姑娘,借林家势力,替父母报仇雪恨!
  赖尚荣的舅舅钱贵曾经说过,捻死自己一家,一如捻死一只蚂蚁,轻而易举。
  那么,自己若果攀上林如海这棵大树,捻死钱贵这个贾府奴才的奴才,应该比捻死一只蚂蚁更简单!
  李莫愁每每钱贵嚣张,只有冷笑,狐假虎威奴才尔,倒把自己当成人了!
  一直仔细倾听林如海清冷眼底褪尽戒备。
  若说李莫愁赌咒发誓,说是一心一意为了敬重黛玉,伺候黛玉,才千方百计攀上黛玉,林如海绝对不信。
  李莫愁这样□|裸的承认攀附利用,却让林如海满心疑虑瞬间释然。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我林家凭什么以为林家能被你利用?
  李莫愁笑道:以命换命!
  林如海冷笑:以命换命?凭你?你不会以为你照顾好了玉儿风寒之症,就能自持救命之功吧?
  李莫愁嗤笑:老太莫要看低小女智商。旋即,自腰间斜跨大荷包里摸出一个拳头大小兰花瓷坛,小心翼翼放在书案之上。伸手一请林如海:老爷请看!
  林如海眸露狐疑,并不解开瓷坛:是什么?你不妨明言!
  李莫愁微笑:我说的不算,还请老爷请进胡太医,他一瞧便知。
  胡太医被请进门,恭敬给林如海抱拳行礼,而后听命林如海,将瓷坛开启,却是一颗颗丸药,此丸药与一般的丸药不同,颜色深浅不一,并非一次成药,再者,每一刻丸药之上都贴着标签,表明了成药日期。
  胡太医又看又闻,然后将丸药掰取一半用水化开。随后面色大变,附耳细语林如海,却是人参丸里分别下了十八反,藜芦,莱菔子与五灵脂。最后五颗之中,竟然是三宗会面,可见下毒之人心肠狠毒。
  林如海闻言愕然,追问李莫愁:晴雯?
  李莫愁低头一肃身:是,姑老爷请吩咐!
  林如海眼眸冷冽:此丸药从何而来?
  李莫愁道:这些丸药是婢子每月截留林姑娘所服用人参养荣丸。
  林如海震怒:什么?你说这是玉儿服用的丸药?
  李莫愁波澜不惊,再次肃身:是的,姑老爷!
  林如海激怒之下,剧烈咳嗽起来;他用力摁住胸口,忍住不适,怒指李莫愁:是谁?是谁这般狠毒?
  李莫愁躲开他怒指,撇嘴,委屈冷哼:老爷您冲我发什么威?是婢子换了丸药,救了姑娘,老爷您该要感谢婢子才是!
  胡太医显然不想深入林家恩怨,不声不响退了出去。剩下林如海晴雯,大眼瞪小眼。半晌,林如海忽然挑眉:你说,你换了丸药?
  李莫愁定定睨着林如海,只道林如海嘴角抽搐这避开,方才一哂:对,姑老爷此刻以为我与姑娘有无救命之功?
  林如海被一个小姑娘轻视哂笑,有些难堪,却是爱女之心占了上风。咳嗽一声,哑声道:丸药换了,玉儿这些年岂非无药可用?
  李莫愁拍拍手:本姑娘这点本事也没有,也不敢道姑老爷面前来邀功了,我把姑娘丸药跟恶人丸药对调了。
  林如海已经详询问过王嬷嬷与雪雁,知道荣府众人多对黛玉怀善,唯有二舅母王氏多方刁难陷害。林如海因此断定,这丫头口恶人当时二太太王氏。
  林如海看着晴雯暗暗皱眉,身为丫头,却有这样杀伐决断!玉儿年幼失沽,性情绵软又孤僻,若是能够困住她,一世伴随玉儿,正可弥补玉儿不足,自己也走得安心了!
  自己也可走得安心些!
  只是,这丫头心野,只怕不肯久居人下。
  林如海心生犹豫,虚眯着李莫愁,沉吟不语。
  李莫愁面对欧阳锋也敢一决雌雄,面对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