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佛系林夫人-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到娘娘殿中小坐,还望娘娘不嫌臣妾打搅才是。”
  这便是投诚了。
  目的轻易达到,乔贵妃却不知为何开心不起来。她注视着温嫔,眼底的笑意渐渐消散,半晌“嗤”了一声:“无趣……”
  这才哪儿跟哪儿呢?
  想当年自己初入东宫,便凭着娇艳面容与得力娘家深得皇上宠爱,在东宫一时风头无人可及,也如温嫔如今一般得势便猖狂,试图挑衅高位嫔妃。
  不过她心更大,直接对上了当时的太子妃,如今的德妃。
  谁让太子妃端矜受礼,几乎将规矩刻进了骨子里,就算在皇上面前也一直以“贤妻”的形象出现,总是说一些让皇上生气的话,以至于除了地位,没有半分宠爱,甚至招了皇上厌弃?当时不光是她,就连如今的淑妃,不也认为太子妃地位堪忧,迟早被废?
  谁知一时胆大犯上,转头就被太子妃教做人——
  在东宫,自己被按着规矩教做人,处处受制,就算皇上宠爱一如往常,她在东宫的处境也仍旧如履薄冰。更让人胆寒的是,太子妃借机“好心”教了她一件事,在皇宫,丈夫的宠爱再多,也不如得力的娘家可靠。
  娘家安稳,皇上就算对你再不喜,一样会将你宠上天;若娘家失势,皇上就算再喜欢你,那也不过是镜花水月,转头成空。
  淑妃行事更谨慎,就算挑衅,也是一步步来,并未触及皇后底线;她更嚣张,于是不光自己被教训,娘家也差点毁于一旦。
  若非当时太子妃看透了皇上鲜花着锦背后的危机,在最后关头轻轻放过了她娘家,乔家也许根本等不到参与夺嫡,就会被石家打落尘埃。而没了靠山,皇上的无上荣宠对她来讲也许反倒是催命毒、药,不知何时就要了她的命。
  经此一事,不光是她,就连当时荣宠仅次于她的淑妃,也被吓了一跳,之后就算再吃醋,也是不敢轻易去撩虎须的——
  她们也是在那时才懂得,太子妃为何在东宫无宠无子,也仍旧能坐稳太子妃的位置,不光皇宫对她赞赏有加的太上皇等人,就连对太子妃不喜的皇上,也从未想过将太子妃的位置让其他人来坐。
  因为太子妃的“好心指点”,当初的她和淑妃才会不光着眼于后宫这一亩三分地。
  但就算两人学乖了,联合起来能与无宠无子的太子妃斗个你来我往旗鼓相当了,当年之事仍旧是她心头大恨。
  尤其如今后宫三足鼎立,瞧着是她地位最高,占了便宜,可真正握着实权的,却仍旧是当年的太子妃,如今地位还被她压了一头的德妃。
  皇上果真无情。
  可惜当年事发时东宫还没几个人,知道的人太少,以至于如今竟有人敢用她当年被教做人的手段来挑衅。
  若非皇上年纪大了,这些个小妃嫔就算再得宠也对前朝无法造成太大影响,就算生下孩子也无法参与夺嫡,反倒能牵制皇上,拉拢过来还能给她的儿子带去几分助力,等到水利一事了结,她必然如皇后当年那般,用事实来教她什么才是后宫女人的真正倚仗,让她哭都没地儿去哭。
  “也是够蠢的。”乔贵妃低声骂了一句。
  乔贵妃伸手搭在旁边的大宫女掌上,袅袅娜娜地走回了自己的位置,眼底闪过一缕自嘲。可惜她此时锋芒太盛,无人敢与她对视,自然也就没人看见。
  ——
  承天帝站在乔贵妃的殿门口,几乎要怀疑自己方才听到的话。
  诚然,乔贵妃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平和如寻常闲聊,似乎没什么值得在意的。若是放在平时,承天帝也许就那么忽视过去了,但偏偏,承天帝才在大公主那儿受了点儿刺激,本就抱了一点儿“朕倒要看看大公主口中的颇有能力的贵妃究竟有什么本事”的想法,恰好又听到了乔贵妃提到温嫔父兄……
  说句实在的,后宫女人言谈间你来我往地打机锋,就算深处战火中心,承天帝这个大猪蹄子是一点儿也听不懂的,比如有时一个妃子被另一个妃子夸了衣裳好看,或是一个妃子夸了另一个妃子妆容,被夸的那位妃子竟然立刻变脸,转头就泫然欲泣地看着自己,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
  承天帝很茫然好吗?不光根本听不懂,他还觉得莫名其妙。而且你们玩你们自己的,还试图将他也拖下水是什么居心?他整日忙得很,可没时间给一群吃饱了撑得没事干的女人拉架“主持公道”。
  他不光不想主持公道,还想将两个妃子都丢给最重规矩的德妃好好调、教调、教——
  好好一个人,偏偏不说人话,实在让人暴躁。
  好在他也在启圣帝的后宫吃了不少亏,就算不懂,也大致知道她们说的那些听不懂的话大致是在干什么,没有真的对那些女人发火。
  但是一旦涉及到前朝,承天帝的脑子就立刻清明了。就算贵妃说话仍旧拐了不知多少弯儿,他也精准地从中提出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贵妃看出来,温嫔近日得宠是因为,他要重用其父兄。
  虽然已经下令给温嫔父兄调职,前朝百官也有许多人看出了他的目的,但能百分百确定的,仍旧只有那三两个跟在他身边几十年,对他性情了解至深的肱股之臣。
  贵妃甚至能看出,在温嫔父兄二人当中,自己更看重的反倒是年纪轻轻的温嫔兄长。
  承天帝眼神凌厉,不得不承认,贵妃确实有几分本事。
  甚至连温嫔,他也看走了眼。
  温嫔此人,虽然承天帝近些日子接连宠幸她,但她留在承天帝心中仍旧只有一个“相貌寻常但善解人意”的印象,若非为了拉拢其父兄,让他们安心卖命,说不得他转头就能将人忘在脑后。
  当然,温嫔本人的不作不闹,甚至有几分伶俐的性子,也是让他愿意将人抬起来与之前的老人分庭抗礼的原因之一。
  后宫嘛,总不能一家独大。
  而且温嫔那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小聪明,也让承天帝在她宫里难得能真正放松下来。
  但没想到,他实在眼拙,温柔小意不作妖的温嫔是假的,这才得宠几天呢,就昏头地跑到贵妃这儿撒泼来了。
  不过这对承天帝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就连他以为只有几分小聪明的温嫔,在贵妃的点拨下,也立刻明白过来自己与温家的处境,并果决代替其父兄旗帜鲜明地站了队。
  承天帝原本还犹豫着在用完温家父子后,该如何安排二人才能避免这两位真正有才能的官员不会被针对,如今温嫔这一站队,反倒解除了他的顾虑。
  但为何,他就是高兴不起来呢?
  承天帝身边沉默不语的管事太监小心觑了他一眼,赶紧低头。作为最了解承天帝的人,他倒是清楚皇上心底真正的想法,无非是因为皇上才从夺嫡之争胜出,屁股下的椅子都还没有坐热,贵妃便开始拉拢温家,打起了皇位的主意……
  十分精准地戳中了皇上的肺管子而已。
  尽管知道贵妃只是未雨绸缪,并非真的傻到这么早就显露野心,但皇上可不会去深思贵妃行事背后真正的目的。
  或者说,贵妃的运气实在太差,哪怕换一个时间被皇上误会呢,也比今日好……
  管事太监低头,忍不住为乔贵妃及其所生的大皇子以后的遭遇默哀。
  眼瞧着金禾宫内的谈话即将结束,管事太监忍不住轻声提醒:“皇上,是否要奴婢通传一声?”
  承天帝敛眸沉思片刻,干脆转身。
  “传朕旨意,让长公主立刻进宫!”
  片刻后,承天帝又道:“罢,你让长公主明日按时上朝,就说下朝后,朕与诸位大臣有事相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微微笑小天使帮忙指出bug,比心~
  倒回去查了一下,发现太子妃的原型本来就用的胤礽的原配,反倒是第一版写错了,我就说不管怎么改都觉得哪里不对……
  倒回去改了太子妃的下场,将原本的打入冷宫改为只封了个德妃,地位比原本的侧妃乔氏低,但与淑妃相当。改动的章节在内容提要上有标注,但因为太子妃与接下来的剧情没有太大关系,小天使们不倒回去看也没太大影响,么么大家~


第110章 
  第二天的朝堂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一直声名赫赫的长公主竟然堂而皇之地上朝了,文武百官质疑,皇上竟然强行压下所有反对声音,直言以后长公主也如其他王爷一般需要按时上朝议政。
  第二件是在下朝之后,承天帝叫了所有肱股之臣再加上长公主殿下在御书房议政,甚至为此请出了避居深宫的太上皇。虽不知道此次议政究竟说了哪些事,但直到傍晚,各位大臣出来时,一个个脸色阴沉。
  而让人最在意的,却并非“违逆了祖宗礼法”的第一件事。
  因为接下来,长公主几乎就跟上朝绑定了一般,无论风吹雨打,只要到了上朝的时间,就算生病,她爬都要爬去上朝的正銮殿。然而这般让人诟病的“大事”,朝堂上竟无一人再提出反对。
  更惘论之后半年,承天帝几乎每日都要将这些人叫到御书房,到了后期更是直接将大理寺内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叫到御书房,也不知在商量什么大事,身份不足以被皇上叫到御书房议政的那些“小官”对长公主上朝一事实在无法投注更多的注意力——
  大佬都没说话,惜命的他们还是不要瞎跳出来找死了。
  想来想得多的官场中人难免担忧承天帝是要搞什么大动作,毕竟承天帝登基不足一年,两任帝王的过渡又称得上平和,这导致了许多地方的百姓甚至都不知道皇帝换了人,或是对此没有实感。
  承天帝正是需要通过“新官上任三把火”来宣告自己存在的时候,是以皇上甫一露出要大干一场的苗头,其他人立刻嗅觉灵敏地缩起了尾巴,谁也不敢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作妖。
  一时间,朝堂内外竟难得风平浪静起来,也没什么大事发生,仿若承天帝一登基,就直接进入了太平盛世一般。
  老百姓倒是因此对承天帝多了几分好感。
  当然,这些与远离权利中心的林家人,暂时还没有太大关系。
  贾数正听到一个说不上很重要,但十分让人好奇的消息——
  金陵皇商薛家家主薛蒙去岁得了一个嫡女,因为聪颖伶俐,十分得薛蒙喜爱,因为五日后将满周岁,决意大办,故特意放出消息广邀亲朋故旧参加其嫡女的抓周宴。因为贾家与林家的姻亲关系,薛家自然也派遣了下人到淮扬邀请林家人到场。
  许多人都说薛蒙昏了头,前两年嫡子的抓周宴都没有这般热闹,如今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竟闹得比嫡子的抓周宴还要热闹,完全失了礼数。
  但对此,林家人接受良好。
  尤其是贾数,因为这个意外得知的消息兴奋异常,林如海还以为她是临近产期心理压力太大,以至于情绪异常,被吓得心情紧张,差点儿没将整个淮扬的大夫都请来给她调理身体。
  贾数花了好半天才将林如海安抚下来,这才开口问他是否要去参加薛家嫡女的抓周宴。
  也不怪贾数兴奋,自从发现自己穿到红楼,她可一直对三位主角好奇得不得了,有时候都恨不得直接穿越十几年,这样就可以亲眼看看书中描写的两位风华绝代女主。
  如今有了机会,贾数当然会兴奋,虽然如今三位主角一个才出生几个月,一个才要满周岁,还一个甚至都没怀上……
  不过能见到一岁小豆丁儿模样的小姐姐,她还是很开心的呀。
  就是不知道才一岁的宝姐姐是不是也和书里写的一样“老成持重”,想想婴儿模样的宝姐姐绷着脸,跟小老头儿似的,还是挺好玩儿的。
  然后,贾数的愉快畅想就被林家其他人直接镇压了——
  “若桑,你肚子都八个月了,眼瞧着儿就要生了,这种时候绝不能劳累,更不要说坐马车到金陵去参加一个婴儿的抓周宴,马车颠簸,万一出点儿事我们就真的后悔莫及了。”林如海苦口婆心地劝她。
  “儿媳啊,你挺着个大肚子上门,主人家害得来照顾你,若是出了意外薛家不光和林家关系破裂,估计也不好意思再和贾家走动,何必?”林母温柔劝她。
  “妈,若你这般喜欢小孩儿,等两个月妹妹出世便好了,何必担着风险到金陵?况且我们林家与薛家关系生疏,若非因着外祖家,两家根本就不会走动。”林宪从现实出发。
  听到这时,贾数已然放弃了亲自到金陵的想法,她到底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何况她如今也算得上高龄产妇,又是古代环境,就算不为了自己着想,她也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开玩笑。
  这般想着,她直接转头看向唯一没说话的珠珠:“女儿可有什么想说的?”
  珠珠眨眨眼,抿唇轻笑:“妈妈放心,待薛家抓周宴结束之后,您只管吩咐皮皮,他定然能用素描手法将那薛家女儿给您画下来,保管一模一样。”
  贾数双眸一亮:“我怎么忘了还能画下来呢?”
  她因为怀孕,不好出远门,可珠珠却不惧。正好珠珠为了更好的设计器械,早将她那一手素描手法尽数学去,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技法远比她这个非专业人士画得好得多。
  而皮皮自小与珠珠养在一起,都对彼此擅长的东西了解至深,虽不如对方本事高,但八九分却还是有的。
  而八九分,已经足够让林宪将薛家女儿的模样仔仔细细地画下来了。
  贾数顿时心满意足:“皮皮你一定好好观察那薛家女儿,回家后画得越像越好。而且抓周时一定好好记住细节,我对这个薛家嫡女十分有兴趣。”
  不过一两岁的婴儿,想来没人会在意所谓的男女大防。
  再者,她记得薛蒙在原著中行事豁达,应当不是恪守迂腐教条的人。
  红楼书中唯一写明的便是贾宝玉的抓周宴,身为男主,他抓周也抓得别具一格,没抓笔墨纸砚,没抓刀枪剑戟,反倒让人大跌眼镜地抓了胭脂水粉。虽然大约能猜到一个男孩儿的抓周宴上出现胭脂水粉必然有诈,但之后贾宝玉的性子作为,倒也没辜负他抓取的东西。
  也因此,贾数对宝姐姐在抓周宴上究竟会抓什么东西十分好奇。
  林宪好笑地看了珠珠一眼,无奈应下。
  ——
  时间转眼即逝,薛蒙女儿的抓周宴如约而至。
  林如海身有公职,不好长时间不在,贾数身体不方便,林母年纪又大,而没有长辈带着,珠珠也不好独自出门。是以最后赶到薛家的,便只有林宪一人。
  不过薛家本不过是皇商,此次又只是他女儿的周岁宴,不说林宪身负功名,还是林家的正经主子,就算林家只是派一个得力管事送礼,都已经算是给足了薛家脸面。
  故而薛蒙得知林家马车到了薛家门口时,当即亲自到门口迎接。
  林宪自然是随着薛蒙进了前厅。
  因着尚未开宴,薛蒙便先一步将林宪引到了几位贾家人面前。
  薛蒙也是好心,他是个脑子清醒的,知道林家作为书香世家愿意给他这般“充满铜臭味儿”的皇商之家面子,也是因为贾家。可他身为宴会主人,总不好只招呼林宪一人,正巧金陵这边的贾家人也来了几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他便干脆将两方人马凑作对,也免了等待开宴这段时间无聊。
  林宪反倒因此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因为与贾家关系生疏,林宪虽然听说金陵原籍这边留了十二房贾家人,却从未上门拜访过,如今在薛家乍然见到金陵贾家人,他难免觉得尴尬。
  那金陵老宅那边过来的贾家人也好不到那儿去——
  当初得知林家担任巡盐御史,不光是金陵这边的贾家人,就连四大家族的其余三家都有些蠢蠢欲动,就等着林家上贾家拜访之时来个偶遇,倒时攀攀关系,其中好处自然数之不尽。
  但一月两月,三月四月,除了初到淮扬时遣人送来礼物后,林家根本无人岛贾家老宅拜访。
  金陵这边的贾家人自恃身份,难免生气,但又不好朝着林家发火,便干脆快马加鞭朝京城递了封信,字里行间充斥着对林家“不懂礼数”的不满,以及林家“狗眼看人低”的怒火。
  然而贾代善直接来信将金陵这边的贾家人大骂一顿,还让他们少去招惹林家。
  偏偏,贾代善又没说原因。
  金陵贾家人要靠着京城那边的两门国公府吃饭,自然不好违逆贾代善的话,可心底,到底对林家人生了几分埋怨。
  然后,这两方人凑到了一起。
  林家只来了林宪一人,如今也不过十五六岁;贾家来了四五个,泰半都已三四十。两人气氛尴尬,若非薛蒙也在其中,不知内情的人见了,还以为贾家人欺负林宪呢。
  林宪缓了一会儿,嘴角很快挂上笑意:“不知几位叔伯该如何称呼?”
  贾家几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由年纪最大的那位开口 :“我们都是赦大爷一辈儿的,你便称呼我等舅舅便是。”
  林宪含笑唤了几人舅舅。贾家人的表情也和缓下来,虽仍不如薛蒙想象中的亲近,却也没方才那般让人心忧。
  薛蒙松了口气,这才朝几人告辞离开,转身去招呼其他客人。


第111章 
  林宪本就是人精,不管心里是何想法,面上那都是笑眯眯地让人抓不出错。
  贾家人虽然因为这些年被人捧着的日子过惯了,导致有些沉不住气,但能在这样的场合代表贾家到薛家走动,本身也不是蠢货。
  是以两方人马为了不让主人家难做,都有志一同地捡些自己所知的不那么重要的边角关系你来我往地聊着天,很好地避免了谈话气氛凝滞,平白让人看笑话。
  但彼此是怎么想的,也就只有她们各自清楚了。
  贾数在林宪所在的屋门外溜达了一圈,发现他将事情处理得很好后,干脆转身,一个跑步助跳,很轻盈就跃上墙头,然后朝着女眷聚集的后院跑去了——
  是的,贾数也跟着林宪来了。
  但是,贾数并不是用自己的已经怀孕的身体到薛家的。没办法,在谈好此次到薛家参加宴会只有林宪一人过来的第二天,贾数就后悔了。
  思来想去,她总觉得以薛林两家这拐着弯儿的亲戚关系,若是错过此次抓周宴,她很可能必须等到薛蒙去世,薛家三母女上京投靠王夫人的时候才有机会见到宝姐姐了。可是那个时候,薛宝钗都十四了,算是大姑娘了,哪有小孩子好玩儿?
  你看林宪姐弟如今板正的模样,哪有小时候逗趣儿?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
  贾数在家里实在待不住了!
  她如今已然怀孕八月,还有不到一月就要生了,正是最需要小心谨慎的时候,除了每日固定的在院子溜达散步的时间,别说出门了,就连出院子都要向林母“打申请”,经过严格核实,确定确实有必要出院门,林母才会亲自带着贾数出门。
  这段时间没有站得住脚的借口出门的贾数,便被困在院子将近半个月啦。
  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清楚,宅这种事,如果是主动的,那不管多久,只要有吃有喝能保证基本生存,多长时间那都是宅得住的;但如果是被动的,就算之前再能宅,那心里也跟猫抓似的,非要想尽办法往外跑的。
  于是贾数就想办法让丫鬟抓了只猫,然后偷偷藏在马车上,和儿子一起到了薛家。
  然后察觉到林宪应付这样的场面完全没问题后,便没良心地抛下儿子,不过眨眼的功夫,贾数便根据女眷聚集的方向钻进了宝姐姐所在的屋子。
  然后,贾数就看到了被包得跟个大红包一样的……奶团子宝……宝丫头……
  没看到的时候,凭着看书时的感情,贾数还能不假思索地叫一声“宝姐姐”,但当如今只是个奶团子的薛宝钗出现在她面前,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且马上就要生第三个孩子的贾数,实在叫不出口“宝姐姐”的称呼。
  况且按照辈分来算,宝钗如今是她的侄女儿来着。
  贾数还是要脸的。
  她迈着轻盈的猫步,掐着屋内其他人的视线死角,偷偷靠近抱着宝钗的妇人。
  妇人年纪尚轻,瞧着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眉眼间俱是让人心动的温柔,与身为姐姐的王夫人是完全不一样的美人。不管房内其他人如何追捧,她虽嘴上应承,双眼却一直未从怀中女儿身上移开,每当宝钗发出声响,或是有什么小动作,她也能立刻笑着给孩子回应。
  虽然薛姨妈在红楼当中性格有些软弱,但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很好的母亲。
  突然,被薛姨妈抱在怀里吐泡泡的薛宝钗转头朝贾数猫看了过来,一双眼睛直勾勾的,好似能看透藏在猫咪身体里面的贾数灵魂一般。
  贾数猝不及防下,被吓了一跳。
  不过很快,还是奶团子的薛宝钗就咧嘴笑了起来,她本就长得精致可爱,此时又一团奶味儿,两瓣儿才长出来的米粒大小的门牙跟黏在她牙龈上的饭粒似的,可爱得人心都要化了。
  “喵……喵喵……喵……”宝钗小奶团儿用她肉呼呼的小手指着贾数喵,一劲儿地喊着喵喵。
  薛姨妈这才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看去,顿时惊呼出声:“呀,怎么屋里会有只小猫?”
  其他夫人小姐们看向贾数喵,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大部分人对喵咪出现在房里这件事没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