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莲灯]以身相许-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族能入“鸿毛不浮,飞鸟不过”的弱水,但这三途河的河水没有浮力,更有侵蚀魂魄的剧毒。

    那船家摘下斗笠,却原来是杨戬。

    敖寸心想起曾在扶桑国的话本中看到过关于三途河的描述,说女子要去冥界必经过三途河,渡河时由此生的第一个男人牵引。

    敖寸心从兜里掏出六文钱,递给杨戬。

    杨戬载着他们驶向三途河最大的支流忘川。忘川之下都是孤魂野鬼,人的灵魂因为生前善恶而显示出不同的色彩。最纯洁的人魂魄是透明的,而越是冤孽深重之人越是色彩浓烈。敖寸心便见着忘川之水五颜六色实在斑斓。

    鼍洁支着下巴目光在敖寸心和杨戬之间逡巡,却一句话也不说。

    杨戬在奈何桥边放下他们。那桥边孟婆正在舀着一勺一勺的孟婆汤,给过奈何桥的鬼魂一人一碗。

    “婆婆,给我也来一碗。”敖寸心说道。她说完,杨戬便是脸色一白。

    孟婆是个老眼昏花的妇人,见了站在桥头的敖寸心和杨戬,神色不动道:“排队。”

    敖寸心老老实实排了队领了孟婆汤,待把孟婆汤收好一回头便见杨戬还站在桥头看着自己。冥界阴风吹起他的泡角,他的表情隔着各种魂魄带了阴间的煞气。

    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她想起民间戏文里的台词。

    “走了。”鼍洁施施然道。

    他们此次要去的是第十殿转轮王处。十殿转轮王,殿居幽冥沃石外,正东直对世界五浊之处。设有金银玉石木板奈何等桥六座。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往四大部洲投生。

    “你们既然带来了玉帝的圣旨,本王便替你们查一查。”

    转轮王拿出卷宗翻了半饷,却不见袁守城相关记录。

    “抱歉,我这查不出那人的来历去往。你们要查的这位大约已经跳出三界轮回,不在五行之中了,是以我这边卷宗没有记录在案。”

    敖寸心和鼍洁面面相觑,怎么也想不到是这样的结局。

    “麻烦转轮王再替我们查一次。”敖寸心说道。

    这第十殿的阎王便又叹了口气,再查了一次。

    “还是没有。”

    两人大受打击,出了第十殿,便见冥界的上空一片灰暗。

    “观音说要以袁守城的魂魄度我父王,出家人总不会打诳语。”

    “嗯。”敖寸心点了点头。“依当年的事来看他便不是凡人,超脱轮回也是正常之事。”敖寸心说着,又道:“只是这天下散仙地仙那么多,便是得道的妖精也不少,不知要去哪里找这个人。”

    “看来又要麻烦杨戬了。”鼍洁懒洋洋地接道。

    “是啊。本来我这次亲涉冥界便是不想同他再有牵扯,如今看来,我与他必是要牵扯不休了。”敖寸心看着前面奈何桥边等着的杨戬,长叹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三途河的设定除了延续古代传说之外还援引了《源氏物语》的设定。十殿阎王是按照道教设定。

    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她想起民间戏文里的台词。——《刘三姐》

  ☆、第五十二章

    杨戬的船撑得极稳;敖寸心和鼍洁经忘川,过三途,终于出了冥界。

    下了小舟,敖寸心踟蹰了片刻;便抬头对杨戬说道:“真君;我还有一事需劳烦你。”敖寸心说完又自嘲笑了笑道:“说起来我似乎已经说过很多次这样的话了。”

    “三公主有事请吩咐。”

    “我们刚拜托转轮王帮忙查袁守城的转世,没想到查遍卷宗也没有这个人的记录。转轮王说他大约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我想请你用天眼查探三界,帮我找到袁守城。”

    “你先别急;我先替你查探一番。”杨戬说着便纵身飞起;额头天眼现出;闪烁着金色光芒。杨戬身体在空中旋转;遍查三界。天眼可看清世间一切迷障;辨别万物本相。

    “世间并无此人。”杨戬落了地面说道。

    “怎么可能?”小鼍龙急道。

    “或者这个人的法术在真君之上。”敖寸心忖度道。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这么一说,我便想起一个人。”杨戬沉吟片刻道:“当初封神之战,多次救我们于危难之时的陆压道君便是来历成迷的一个人。他也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我师傅他们都不认得他,而他也不是截教的人。来无影去无踪,无人知道他的师承来历。”

    封神之战的事,敖寸心当年在杨府也听杨戬和梅山六圣讲过一些。如今再次听他提起,才恍然记起当初那一战里还有这样一位修为在昆仑十二金仙之上的散仙。

    如袁守城真是如陆压道君一般神秘莫测的散仙,那真是人海茫茫无处寻觅了。

    “当初他在长安城内设摊算卦,每卦必准。我曾听长安城百姓说,那袁天罡就是他的侄子。”小鼍龙想了想说道。

    袁天罡是唐初有名的堪舆大师,名满天下,和徒弟李淳风共著《推背图》,推衍华夏自唐以后两千年所发生的大事。

    “如此看来他也是有宗族家室的人。”敖寸心猜测道。

    “或许不过是化名,方便在人间行走而已。”

    “但观音菩萨让我们找到袁守城了却因果却是为何?”

    杨戬见敖寸心和小鼍龙似乎就此事陷入了僵局,不由出声道:“观音菩萨曾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的慈航道人,后由道入佛,她既然这样说,肯定有其中深意。”

    封神之战后,截教大败,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后来道教很多弟子便投入了佛教,便是十二金仙里就有好几位最后成了佛。

    “可问题是现在袁守城这个人杳无音信,或者世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人?”鼍洁说着便冷笑一声:“那我父王死的未免也太冤了。这天道还有什么公理可言?”

    “都说天机不可泄露,可他泄露天机却并不招致天道处罚。他的侄子与其弟子所著的《推背图》亦是泄露天机,同样没有招到天道处罚。莫非这袁家背后是玉清宫的人?”鼍洁说至此处,更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玉清宫是玉帝所居之所,鼍洁句句意有所指,便是指责玉帝不公。

    “不要说了。”敖寸心侧了头对他说道。鼍洁冷哼一声,面色不虞。

    “既然连天眼都找不到这个人,这人的法术只怕是深不可测,非你我所能及。如今我们暂时也别无他法,不若先回去再说。”敖寸心说着顿了顿对杨戬说道:“多谢真君相助,他日有需要我们西海的地方,真君尽管吩咐。”

    说着她福了一福,杨戬见她如此客套,便是只淡淡说道:“三公主不必言谢,于杨戬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敖寸心同鼍洁并肩远去,远远的,杨戬似乎听到风里传来的那句“杨戬如今是天庭命官,不必在他面前言天庭不是。”

    龙女这话说的很轻,但到底还是被杨戬听到了。

    敖寸心到底还是那个世故的敖寸心,想来那么多年,唯这一点她没有变。

    ——————————————————————————————————————————

    敖寸心没想到回了西海便见到了自己的三哥。

    “三哥!”她扑进他的怀里。小白龙依然是旧日一袭白衣世家子弟的样子,见了妹妹扑将过来,忙伸手搂住她。

    此时两人分别不过十年,但敖寸心又在镜中经历千年,便觉得上一次见到他,实在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

    鼍洁见了小白龙,却不像敖寸心一样亲热。他只低了头唤了一声:“三哥。”

    “三哥,你今日怎的回了西海?”敖寸心把头自敖玉胸前抬起,好奇地问道。

    “佛祖在灵山讲经,池中鲤鱼听得久了便有了灵性,私自下逃灵山,我奉了佛旨,来捉拿他。经过西海,便回来见见父王母后。”

    “三哥,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一事相询。”

    “什么事?”

    “那陷害姑父的道士袁守城我和鼍洁去冥界查不到其过去来生,拜托杨戬遍查三界,却也查不到这个人。你说,我该怎么办?”

    “寸心,三界四海四大部洲面前,我们实在是渺小。有些事尽力而为只求无愧于心即可,不可勉强。”

    “三哥这是什么话?难道我和寸心花了那么多的心力去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换一个听天由命的结果?”鼍洁反问道。

    敖寸心这次没有打断小鼍龙,只是一眨不眨地看着敖玉,希望他能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

    “我并不是想拦你做什么。我们敖氏龙族有你这样有骨气的女儿,是敖氏的福气。”敖玉抚摸着她的发心,说道。

    “三哥!”敖寸心嚷道。

    “好了,我还有要事在身,不便在龙宫久留。你自己一切小心,切莫逞强。”敖玉放开了敖寸心,又对着鼍洁点了点头,便化作龙身出了西海。

    敖寸心和鼍洁抬起头来看着他消失的方向,久久方才互相对视一眼。

    “三哥他今日,有些奇怪。”鼍洁摸着下巴说道。

    “你也发现了?”敖寸心反问道。

    “也……这么看来你也是有所疑惑。”

    “自然。我同他是同一只蛋里钻出来的,我还不了解他?今日他只怕是想告诉我些什么,只是不知为何却只是说了这些似是而非的话。”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只怕跟袁守城这个人干系颇大。”

    “这到底是何方神圣?地府查不出,杨戬用天眼找不到,三哥又欲言又止。”敖寸心说着,忽然心思一动。

    “别人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一个人一定知道。”

    “谁?”

    “海巫。”敖寸心斩钉截铁道。

    “你还想去找她?”鼍洁挑高了眉头。

    “不然呢?”龙女的衣衫飘逸在水中,她也挑高了眉头反问道。

    “这次我跟你一起去。”鼍洁想了想,答道。

    “事不宜迟,现在就去见她罢。”龙女说着便一马当先出了龙宫。小鼍龙见此,便也紧随其后。

    海巫住在海底最深处,那里终年不见阳光,敖寸心手持夜明珠,在暗无天日的海水中前行。越往深处越少见到水族,刚开始还可见着各种闪着光的鱼群,到最后却在百米之内不见生息。

    海巫住在海底的一个洞穴之中。

    两人矮身进入洞穴之中,里面却别有洞天。

    那海巫披着一身灰黑色的袍子,长发披散着遮住了面目,此时正在熬制不知是什么材料组成的汤药,那汤药不像一般草药带有清苦之味,倒是冒着海里常闻到的腥味儿。

    “见过海巫婆婆。”敖寸心毕恭毕敬道。鼍洁有样学样,便也执了晚辈的礼节,学着敖寸心唤了一声海巫婆婆。

    “哦?我当是谁,原来是你这西海龙女。你找老身何事?”海巫抬起头来看向两人,开门见山问道。

    “我想问婆婆一件事。”敖寸心老老实实回答。

    “你是知道我这的规矩的。”海巫放下手上的活计,拿起一旁的手杖,慢慢走到他们面前说道。

    “知道。”

    “那你可是准备好了同我交换?”

    “自然。”

    “不知三公主如今,还有什么可拿来跟我交换消息的。”

    “前些日子有人把我不要的东西还给了我,还请海巫婆婆收回去。”

    “我只收独一无二的宝贝,你的痴我已拿到,自然不会再要。”海巫那两只眼珠浑身上下把敖寸心看了一遍,道:“如今你身上,便只这一双眼睛老身看着还算入眼。”

    敖寸心的眼睛本就生得很美,那里有着西海的碧海潮生月落星沉,那里盛满了整个沧海。

    如今那海巫这么一说,敖寸心不由自主摸了摸自己的眼睛。

    鼍洁也一脸愕然看着龙女。见她以手触摸自己的眼睛,不由高声道:“慢着!”

    随着他这一声断喝,海巫和敖寸心的目光都转到他的身上来。

    鼍洁无视了敖寸心的目光,脸色坦然直视着海巫的眼睛,问道:“不知小可身上哪样东西入得海巫婆婆的法眼。”

    海巫盯着他看了半饷,道:“我如今在熬的一副药,正缺一味药引,正是你肋间二十四颗龙珠。”

    鼍龙壳中有24肋,每一肋里面都有一颗夜明珠。只有到了一万岁的时候, 24肋长全,节节珠满,然后方可褪了此壳变龙而去。

    “好。你尽管拿去!”小鼍龙的语气满不在乎,似乎被拿走的不过是身外之物。

    敖寸心顿时就急了。没有人比她更加明白他多么想褪壳成为真正的龙族。而且二十四颗龙珠自他体内取出,只怕他一身修为尽数毁去。

    “鼍洁,你不要胡闹!”

    “你闭嘴!”鼍洁说着,便念了个诀在敖寸心身上施了禁制术,让她口不能言身不能动。

    “她太吵了。”小鼍龙对着海巫道。

    “我也觉得。”海巫点点头,又转过身去看那锅沸腾的汤药。

    敖寸心眼睁睁见着鼍洁用灵力逼出肋中龙珠,一颗、两颗、三颗……龙珠一颗颗落入沸腾的汤药中,而鼍洁的脸色越发苍白。直至最后一颗龙珠落入汤中,鼍洁早已站立不稳跪在了地上。

    而敖寸心,眼前早已模糊一片,泪水不受抑制地自眼中冒出来,汇入海水中。

    “说吧,你要问什么?”

    “当年陷害我父王的那个王八蛋牛鼻子老道在哪里?!袁守城在哪里?”

    “一物换一物,我只能回答你一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有差别吗?”鼍洁苦笑道

    那海巫想了想道:“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她转过头来看了看敖寸心和鼍洁的表情,道:“你们想让我回答哪一个?”

    鼍洁眼中俱是震惊,他气若游丝地回答道:“自然是前一个。设下圈套让我父王犯下天规的到底是谁?”

    “是三十三重天兜率宫的主人。这世上没有袁守城这个人,袁守城只是一个幻象。”

    一个能骗过泾河龙王的幻象,那结这个幻象的人本身法术是多么高强?

    ——————————————————————————————————————————

    而此时,三十三重天上,杨戬正在老君的兜率宫中下棋。

    那盘棋白子黑子互相倾轧交错,已然是难以收拾的局面。杨戬看了这棋局,不由道:“杨戬认输。”

    “你这认输认得委实过早了些,这明明是和局。”

    “只怕机关算尽,到最后也不过是一场和局,倒不如早点认输。”杨戬把手上的黑子扔到一旁,淡淡道。

    老君看了看他一眼,道:“你可还是怪我当年没有信守承诺,在你同孙悟空的比斗中施以援手,让你赢得不甚磊落。”

    当初杨戬替天庭收缴孙悟空,临行前与众人说好“若我输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然而最后收拾猴子时,老君却还是从旁扔了金刚圈,砸在孙悟空头上,这才让哮天犬有机会咬了猴子的腿,让杨戬用缚妖索捆了孙悟空。

    “那都是过去之事,杨戬自然不会耿耿于怀。”杨戬说着,顿了顿道:“再说当年祖师这样做,也是因对天庭不满,是以故意让他偷吃了仙丹提升修为,又故意算好了时间捉住了他把他投入八卦炉,助他练出火眼金睛。”

    老君沉默不语。

    “当年祖师在封神之战后架青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杨戬甚是佩服。封神之战截教阐教互有伤亡,截教还比我阐教伤得更重一些,您能出手让西方教收纳了截教三千红尘,度化他们的苦厄,杨戬实在佩服得紧。”杨戬继续缓缓说道。

    “阐教截教都是道教,道教是您一手创立,自然不忍见一支绝脉。”他看着那黑白交错的棋子,道:“只是不知为何要引得泾河龙王身死,从而促成唐僧西天取经一事。”

    “通天师弟至今仍躲在碧游宫不见外客,阐教之败已是定数。你祖师一力护短,同通天争斗,多年来阐教截教派系互相倾轧,如同这棋局,难以收拾。”

    “我化多宝修了小乘佛法,为使得小乘佛法在下界中原得以传播,便需有人去西天取经。然而那时李唐正兴,道教乃是国教,皇族平民争相入道。自然没有人会想到去西天取经,由此便生出泾河龙王一事。后来龙王为魏征所斩,却夜夜入唐皇之梦,把唐皇魂魄吓入阴间,然因阳寿未到便又还了阳。经此一事唐皇决定大兴佛法,但中土佛经不全,便派三藏去西天取经。”

    “只是泾河龙王何其无辜?祖师为让截教和阐教共存,便这样让泾河龙王冤死吗?”

    “这世上有因便有果。西海龙族一卵双生实乃异数,那西海龙女本是无缘来到这个世上的。但泾河龙王不舍丢弃,并一直抚养直至其长成,违反天命,故有此一劫。”

    “一卵双生乃是异数,因此西海三公主和三太子皆需历经劫数。”

  ☆、第五十三章

    原来这才是道,无论是西游一路还是封神一战;上位者首先顾全的便是制衡之道。截教败于封神之战;便化为了西方小乘佛教;然佛教在中原式微,便只能找了由头让僧侣去取了小乘佛经于中原传播。而除了信仰的力量;大约再也没有比皇族的意愿更能影响民间了。

    皇族崇道;举国以入道为荣,皇族兴佛,各处庙宇建成供奉诸佛。

    而选中泾河龙王作为契机;便也不过是恰好他有劫数在此。

    一阴一阳谓之道;便是那太极图中蕴含的深意。黑与白、善与恶、祸与佛、强与弱……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立而又统一的。

    “只怕你师祖以为我是在养敌自重;这才匆匆把你点化成了金仙。你师父甚至不惜自己千年道行以助你历劫。”太上老君一甩拂尘,淡然道。

    杨戬不语。

    一气化三清;老君创下道,而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分别掌阐教和截教。玉虚宫和碧游宫门下都有教众拥趸,唯老君未曾收徒,只在兜率宫中潜心炼丹。当年阐教和截教互斗得厉害,他也无法置身其外,又逢无量劫至,三界众生共同历劫。封神之战牵涉甚广,战后天地人三界格局大改,人间改朝换代,妖界死伤惨重,轩辕坟三妖更是在此战中魂飞魄散死于非命,截教元气大伤几乎被灭教,只阐教几乎一家独大。

    元始天尊或许真以为太上老君养敌自重,这才找了由头匆匆把杨戬点化成金仙,以期在天庭有助力能抗衡老君。

    杨戬心智拔群,腹有丘壑,如今又身在高位,实在是阐教不可多得的人才。

    “你是不认同我吗?”老君慢慢收着棋子,淡淡问道。

    “弟子不敢。”杨戬低了头看着棋子道。

    “你还会不敢?大约这天下被你放在眼里的也没有几人罢?”太上老君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调子。

    “杨戬如今既然愿意同祖师挑明,便是希望此事到此为止。如同我道教法典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在天道面前是平等的,截教阐教都是我教中人,只是修行各异,各得法门而已。西海三太子三公主一卵所生乃是异数,泾河龙王正是对这异数看做平常,对这天下的生命一视同仁,这正是我大道的体现。”

    “你是想同我坐而论道吗?”

    “弟子不敢。弟子只知这天下如同棋盘,众生都是棋盘上的棋子,虽无法全部保全,但也该一视同仁。”

    “棋子各处其位各得其所,然而当被置于不同的地方时,他们的命运就已天差地别。”老君袖子一挥,棋盘上的棋子都乖乖落回棋笥中。

    “你可还愿与我手谈一局?”

    “既然如此,弟子便恭敬不如从命。”杨戬轻摇墨扇,矜持道。

    ——————————————————————————————————————————

    敖寸心扶了鼍洁回到京郊别庄,见到成璧还不曾离开时愣了愣,那少年剑客见到龙女扶了鼍洁进来也是吓了一跳,见他脸上不对,便也忙扶住他另一边进了鼍洁的卧房。

    “他……这是怎么了?”

    “他失去了身上二十四颗龙族。”敖寸心说着,便道:“我要替他疗伤,麻烦你替我们护法可以吗?”敖寸心转头问道。

    “愿为三公主效劳。”成璧说着便执了剑站在一旁护法。

    敖寸心和鼍洁相对而坐,她双手贴合鼍洁双掌,运起腹中龙珠之力,把自身灵力经掌心劳宫穴度入鼍洁体内。

    一炷香之后,敖寸心和鼍洁俱是满头大汗。

    恰在此时,成璧听到了一阵犬吠之声。不过片刻,杨戬便出现在他面前。

    “西海三公主曾入月宫盗取天庭息壤,证据确凿,如今我便代天庭缉拿三公主。”他只身前来,轻袍缓带,只带了哮天犬,站在成璧和敖寸心面前说出这番话。

    “要想带走三公主,先问过我的剑。”成璧挡在敖寸心面前,缓缓拔出手上龙渊剑。

    “此事与你无关,你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