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红楼之贾琏翻身路-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安王府曾经也接待过上皇,银子没少花剩下有上百万两谁都相信,但能有钱到让边城开遍青楼酒馆,甚至将军府的金子能堆满几间屋子,那就着实夸张了些。
  而这么大笔的银钱必需有个来路,不管是贪赃枉法克扣军饷,还是勾结外敌都是个极大的罪过,足够抄家灭族了。
  南安王从来没想过贾琏能够如此坑他,克扣军饷这件事被他查得清清楚楚,他如今掌控边城的所有文书记录,挖地三尺总能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大致的一个数目是提供出来了,前前后后不过三十万两而已,边城将军府要建成这幅豪奢模样,没有五六十万绝无可能。
  所以,南安王这些银子的来路实在让人心惊,这会儿谁还敢跟他搭上边。
  南安老王妃已经在王府哭得不能自抑了,张嘴就骂贾老太太养而不教,尽生出些忘恩负义的东西来,什么恶毒话都说得出来,这要让贾老太太听见,非气死不可。
  再一次出现在众人耳目中的贾琏已经能够体现他自个的价值了,不仅打了胜战,还能把算盘打得啪啪响。
  王子腾也没想到他这样一个弱鸡竟然能够在军中占据很重要的角色,甚至代表上将提供军情。
  以他对慕容将军的了解,那可是眼底容不得沙子的人物。
  新皇以大封后宫的名头,再次绝了南安王妃入宫求助的可能,上皇那儿只怕难听见什么具体风声了。
  南安王的判决很快就下来了,灭族倒是没有,但抄家了。
  看在南安王祖上的功劳,只抄家夺爵,没有要人命也没有发配边境之类的,不过,过惯了奢靡生活的南安王妃等人如何能承受这样的贫贱。
  南安老王妃舔着张脸,带了儿媳妇到昔日那些老亲那里打秋风,好歹要来三百两银子规整了套三进的院子,可买完这套院子,连吃饭都是个问题了。
  贾老太太看的唏嘘不已,自然也有些怨贾琏无情,若非他如此决绝,圣上哪能如此顺利得夺爵抄家,至少南安王府不会沦落到如今地步,顶多赔银子降爵而已。
  尤其贾琏这么一做,昔日的老亲只怕都会退避三舍,他们荣国府原本就已经落魄至此,哪能再得罪旁人。
  可偏偏如今的贾琏连王子腾都不敢小觑,贾老太太当真对力量毫无所知,倘若此时贾琏归京,只怕官位就不会低于四品了。
  送完信给新皇,贾琏赶紧写了份家书送给王熙凤,好让她也安心些个。
  王熙凤接到这份信后,总算是安心下来,准备让人收拾屋子,那边战打完了,贾琏也是时候归来了。
  没过多久,那条地道再次被挖通,贾琏率先归来,回到自个府衙后,便开始清点物资,现在打残了外族他那点挑拨离间的手段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东西高价送出去一定会有人买的,多得是人项乘机做大,他这儿只认银子不认人,谁想要都可以来,就不信那边还能一家部落独大。
  干完这些,贾琏又迅速得向新皇上书,需要外族为此次战争复出相应的赔偿,每回都是咱们赔偿总不是个事,公主有那么好娶吗?就凭这点,便不能轻易放过去。
  一切干完,累得够呛的贾琏又得开始打算盘核算今年的税收和来年的修筑城墙之类的,总之就没完没了得干。
  而且这西北能做到让人信服的,只有他一人,他可以让人去帮忙核算,但他为了心中有数也必需一次次去算,算得多了往后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来。
  等天上又开始下雪之时,贾琏觉得自己瘦了,站在王熙凤身边都看不出他是个男人了!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西北最不缺的就是精壮男子,贾琏准备练身,多得是人愿意教导,王熙凤换上男装站在一盘围观他们摔跤踢球,当真看不厌的。
  笑容如今已经是常常挂在王熙凤嘴边的,平儿也不见往西的娇弱,爽朗却不失优雅才真的更加动人。
  如今这西北谁人不知财神爷惧内,财神太太才是他们家掌管银子的好手,不仅漂亮还性子好,肚子里书也没少读的。
  远远得只要看见个打扮雍容的贵妇,一准便是那位财神太太。
  贾琏府上一直都没有侍妾,旁人即便送给他,他都不想要,一心守着王熙凤,算是彻底坐实他惧内的名头。
  京中北静王听闻后,差点没笑喷,那贾琏怎么可能是个惧内的,不过是太过在乎王熙凤而已,不得不说,王熙凤的确嫁了个好人。


第77章 财□□号
  南安王府被抄; 似乎已经意味着新皇的正式上位,原先稍微有些放心的老臣们一个个又夹紧了尾巴,勤快得朝太上皇那边走动。
  太上皇的病已经调养得差不多; 是时候可以重新出山压制新皇了。
  对此; 新皇一如既往得孝顺体贴着,没有因为登上皇位便自大; 更没有因为上位就不在乎太上皇; 太上皇一直盯着看; 却也没抓到什么把柄; 大多不过是捕风捉影的构陷而已。
  新皇的孝顺给太上皇影响很深刻; 常年风雨无阻的请安旁人注意不到,他自己不会忽视,旁人不理解他为何要禅位给他,其实看重的也就这么点而已。
  如今看来,新皇的能力不算差,这个江山交给他不会亡国,国库丰盈臣子降服也是个太平模样,他便是闭上眼睛; 也不会惴惴不安。
  身体才刚刚好的太上皇对身边妃子们的变化感受最深; 曾近他还是圣上时; 各个对他恭谨备至; 无不小心翼翼服饰着,可禅位大典一过,所有人不怎么把他当回事了; 尤其是太后这人,更是爬他头上撒野,如何骂都不在乎。
  已经作为太妃的那群女人如今靠得是儿子,丈夫这个人根本不再重要,而且也指望不上,上皇最喜爱年轻的姑娘,她们这群老辈份的妃子谁还能服饰他,谁又让他看得舒服。
  今年的选秀进行得格外顺畅,众望所归一般,迅速得开始也迅速得结束,各大家几乎都有人被选入宫,十来个秀女入宫后身份只怕都不一般。
  宫中没了皇后,元春等几个一宫主位没一个能拿到宫权,反倒是太后接过手全权处理。
  外头人传言这次被选中的秀女中可能有继后的存在,身份地位都如此不一般的女孩子们继任后位也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传到后头连太后都有所顾忌。
  元春挺多了传言,心里难免焦躁,她没有子嗣,封后的事跟她绝无关系,倘若此刻她能有个皇子,没准还有可能。
  恨只恨她昔日太瞧不上人惹得自个没有恩宠,不然一年下来定能有个子嗣伴身。
  新年还没到,宫中的位份终于下来了,继后根本不存在,但有几个贵妃,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并凤藻宫尚书,成为凤藻宫名正言顺的一宫之主。
  除了她以外,跟在新皇身边日子更为长久的周氏和吴氏同样被封妃,她两的身份地位如何能比得上元春,这一封妃后,整个家族都鸡犬升天,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都联络上了,一下子就成了个大家族,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新入宫的秀女们没有一个是妃位以上的,这等结果让很多人不满,但四王八公之类的勋贵极为满意。
  贾元春作为荣国府的先嫡长女、如今王家的嫡女,足够代表四王八公,新皇能封她为妃,便能代表新皇对四王八公的恩宠,也能说明这份恩宠并没有被南安王的那些龌蹉事抵消。
  四王八公如今最怕就是被牵连,南安王那件事基本可以判定为通敌,即便最终没这么判,但各个心知肚明,贾琏能率先大义灭亲挑破这事,四王八公好歹还能稍稍挽回些面子,免得新皇那儿猜忌不断。
  作为四王八公新一辈领头人的贾琏算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他当官一年就能捞个大功劳,那真是特别得难得,王子腾当初也没着能耐吧,至少没有昔日叔伯的引荐,他难在西北出头。
  从慕容上将的上书中可以看出,贾琏算是半个领军人,他带上将军的头盔,就能直接发号施令,在军中的地位不可小觑,这份能耐甚至比贾代善还要优秀。
  昔日的贾代善似乎都没能让全军死死相护,更没有被人说成财神爷的本事。
  贾琏一个当官的那么会赚银子,银子多得都花不完,多少人看着眼热,想分一杯羹啊!里头就有贾珍他们一家。
  因为没能耐找到贾琏的手下,只得送信去西北的贾珍足足等了几个月都没能得到回应,那封信到是送到了王熙凤手里,偏偏贾琏不在,早就去外地领兵打战去了,这能有消息才怪。
  等贾琏回来后,信再次送出都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京城,这点子私事贾琏哪里敢用八百里加急。
  对于这一切,荣国府的人并不知情,她们基本没接触朝廷之事,顶多知晓南安王的事是被贾琏捅破的,其余一概不知,而南安王的事还是因为南安老王妃上府叫骂这才知晓的。
  至从分家后,贾赦的日子过得格外舒爽,二房剩余的那些子嗣被强制迁到荣庆堂后,他便搬到了荣禧堂中,过上了当家作主的好日子。
  而邢氏便成了当之无愧的管家太太,还从没有管过家的邢大太太很是兴奋得开始办事,凡事随着王熙凤那会儿的旧例,轻易出不得错,若是哪儿觉得不妥当,还能去问问隔壁东府的尤氏。
  没有王夫人从中作比,邢氏跟尤氏关系处得不错,两人都不是什么有能耐的人物,也没多大的底气,半斤八两身份类似,谁也不能嘲笑谁去,自然谈得来话说得自在。
  更何况还有个贾琏在,尤氏对邢氏多少有点奉承。
  荣国府如今只剩下一个大老爷,贾老太太的话或多或少就没那么好使了,府上的奴婢也没办法不把大老爷放在眼底,即便大老爷依旧孝顺贾老太太,即便大房依旧要在老太太这处吃没脸,也没有人敢轻视大房。
  而贾兰这个二房嫡孙的身份就愈发得尴尬起来,她们住在老太太那儿,老太太也没给她们好脸,不过相处了两三个月而已,就被贾老太太一并送去了贾政的小院,算是彻底抛弃了二房。
  二房余下一个探春能留在老太太身边,还是靠得她自个嘴甜,老太太身边如今只剩下三春,除了她连个最巧的都没有,探春自然能够轻易得脱颖而出。
  相比她,李纨这个寡淡的媳妇就不够看了,贾兰这个年纪小的更是不用提,老太太一看到他就难免想起贾珠,索性这辈子都不用再见,也省得自个生生被噎死。
  一家子都被关在那栋三进小院中,哪怕有三两丫头婆子服侍,也难免颓废看不到希望。
  分家后银钱一切自理,贾政没分到多少东西,每月入账的银钱不过七八两,连肉都不能常吃,后头还要加上李纨和贾兰并他们身边的丫头婆子,日子过得愈发艰难。
  李纨的嫁妆不算多,但绝对比贾政手里的银钱多,可她如何都不会把她的嫁妆拿出来用,贾政也只能光瞪眼,却没脸硬逼着她补贴家里。
  贾政如今的模样,已经苍老许多,头发和胡须白了大半,看着比贾老太太还年纪大,整日坐在房中读书根本不出门,与贾赦的差距着实大了些。
  贾赦一共登门三次,贾政府上一次比一次落魄,刚开始还能勤快些打扫整治些个,后头丫头婆子们都越来越叫不动了,各处都荒废起来,等第三次来时,除了有人的地方,其余又恢复了最开始的那副模样。
  而贾赦呢,身上的衣服依旧华丽,面皮保养得极为精细,贵族老爷的气派能看的贾政吐血而亡,如今贾政还能好端端活着,不过在期待元春和宝玉的上位而已。
  此番元春被封妃,贾政高兴了许久,连门口都挂上了两个红灯笼,表示主家有喜,宁荣街上的来往行人看着有趣,稍一打听更是笑得夸张。
  那贤德妃如今可是王家的子嗣,跟贾家一点关系都没有,荣国府都不指望那贤德妃,这儿却还巴巴得想赖上去。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王府,传到了王氏耳中,王氏根本就不在乎贾政了,顶多笑一笑当个笑话听了就算,想让她心生不忍回到贾政身边,那是绝无可能的。
  银钱和子嗣都有了,王氏她何必回荣国府受那老婆子和贾政的气,她有二哥看顾着,日子过得绝对比在荣国府时舒坦。
  可王子腾却比她过得要难受得多,因为贾琏给他造成的威胁,已经到达让他不能忘却的地步了。
  财神爷的名号传得太快,尤其是以前跟着四王八公的那些军中老兵堆里,几乎把贾琏都说成了个金童子,贾琏哪里还是个人,那就是个金子打的人,最会安排退路、粮草和装备。
  还有那轰天炮,更是被神话了,各个都说是引得天神下凡来助。
  王子腾此时再想去污蔑他的名声,真的很难很难,没准还会先把自个的名声弄臭。
  可也不能这么光瞪眼,他王子腾考得就是四王八公这些老兵,大家都给他脸面愿意跟着他这个老亲,但贾琏比他更有优势,荣国府一直都是领头人,老兵们更加愿意跟着荣国府走,尤其贾琏还能给他们足够好的退路。
  王子腾自问办不到这点,他没法赚那么多银子,也没法安置那么多人,王子腾觉得贾琏也不行,一切不过是夸大其词而已,但事实摆在眼前,贾琏的确安置了上千老弱残兵,青壮更是收货颇丰。
  跟着这么个有钱的主怎么都比跟着王子腾好,尤其在见识过王子腾带兵后,就更加有所倾向。
  因为太子的刁难,王子腾练兵基本不讲人情,为了能有点资本抗衡太子的刁难,他跟别的将军一样会克扣些军饷,即便比旁人多,可跟贾琏一比,他跟那些将军都是半斤八两。
  如今,王子腾已经感觉军中有点不服的声音出现,手底下的兵已经有些不好使唤了,偏偏贾琏这才多大年纪,才多大的官而已,若是等他也爬到三四品,王子腾基本可以预料,他绝对不再是贾琏的对手。
  所以,王子腾觉得,他真的有必要弄残贾琏,而要弄残他这个人,首先就得让人知道他无利可图。
  以皇家人的疑心病之重,贾琏在军中的声望足够他死上好几回的了。


第78章 算计贾琏
  不自不觉间; 京中开始出现了不少传闻,说得是荣国府嫡长孙安置老弱残兵的消息,百姓们不少家里都有被抓去服劳役或者穷得过不下去入了军籍的; 对曾经的安置更为熟悉便愈发感慨。
  以前伤了残了; 若是将军人好点还能多拿几两银子回来,家里若是不穷多少能过得下去; 但回来后依旧得做事赚口粮; 否则也难以维持。
  若是死了; 除了点掩埋费; 真什么都没有。
  所以百姓们若非过不下去; 基本不去当兵,而且宗族里头也不希望有人入军籍,这军籍也是要传下去的,并非你死了残了就一了百了的,大多父死子替兄终弟及,直到一家子再没一个为止。
  村子里头那些绝户的,或多或少都跟军籍有点关系,现在即便生孩子困难; 过继一个总不至于没有香火传承。
  但贾琏的出现; 真的让边境出现不少愿意当兵的; 那里人多半民风野蛮些; 军中更想要这些人,而且人数招满了,贾琏也不会让人去抓不愿入军籍的人。
  想想如今贾琏的军队里; 人人每月有三两银子,即便残了伤了,只要能做事都能有银子领,甚至还能让子孙跟着贾琏干活赚银子,根本不愁吃穿,最重要一点,贾琏办了好几个学堂免费教认字打算盘。
  天知道多少人想认字却办不到,贾琏这那里是在逼人入军籍,大把的人愿意上,反正边境也常常能遇到敌寇,入军籍还能多赚银子让子孙读书,何乐而不为呢。
  不仅边城,听说这事的都觉得不可思议,贾琏他哪里来得那么多银子呢?连圣上都没法弄出这么些东西来,若是国库里有这么多银子,为啥还要贾琏他来弄。
  结果显而易见得,事情说到最后,不是在猜测贾琏如何如何贪了银子,便是在说朝廷不愿意花钱抚恤军籍的士兵,根本就不在乎低等士兵的命。
  不管是哪一部分,都足够让人不悦至极。
  贾赦听到后,整个都吓得不敢出门,就怕人逮着他问贾琏的事,他哪里知道贾琏的银子从哪里来,在他看来贾琏他就是个穷光蛋,顶多靠着那阉人的权势赚个小钱而已。
  随后,贾赦迅速一封信寄出去,让贾琏小心藏好自个尾巴,别让人那么清楚得看出来了。
  而第二日,这份信便被作为贾琏贪墨了银子的铁证,被当朝递交到新皇手中,一并上乘的,还有贾琏前后的所有花费。
  他提供的粮草、皮甲、军服和抚恤伤残士兵的银钱,足足一百多万两的总额,绝不容许贾琏抵赖。御史信誓旦旦参贾琏横征暴敛,俨然说得贾琏就是个黑了心肝的奸恶之徒一般。
  王子腾从头到尾只把贾琏的事传扬出去,并没有夸大也没有乱说,一切都是事实,后续的发展无人可以预料,也根本无人引导,百姓如此想其实极为正常。
  但这份正常,让新皇黑着脸。
  贾琏做的事他比谁都清楚,贾琏赚的银钱他比谁都知道得多,但这一切都不能明说。
  车马行提供的商道大多是用来走私的,这部分雇佣金付得最多,也是锻炼军中士兵的好方法之一,军中士兵几乎每人都有一两次,一次就得五六十号人物一起出动,赚得银钱自然多。
  而伤残士兵可以安排修路、辨认方向、登记账册、分发物品之类的,只要能动,总能找到事情可以做,加之贾琏还有那么多庄子、铺子需要人,教了军人的孩子就能立马用上,还都是教得差不多品行被考察得差不多的孩子,用起来更加放心。
  可这些同样不能说,贾琏手里的产业几乎有一半是新皇的,开设学堂的事算是新皇的主意,他觉得如此能够很好得解决军籍问题。
  军籍这个事的确让人讨厌,解决起来却不会太难,只要肯花银子和精力,迟早能改善,偏偏贾琏是个人才他,他把这些解决得太快了,根基不稳就容易让人针对。
  南安王被贾琏弄下去了,新皇的地位起来了,贾琏是新皇的人这点基本毫无疑问,但贾琏的能力注定新皇不能随便放弃,这样的能臣百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出一个,为了跟朝臣博弈便放弃这样的人,着实不太明智。
  尤其是贾赦的这份信,他怎么可以蠢成这样,明知道贾琏正处在风口浪尖,竟然还敢写这些东西,此去西北路途遥远,且不提一来一回要多长时间,就说路上被人劫走后,贾琏他连自辩的可能性都没有。
  这事新皇压下去了,但京中又传出消息,说是贾琏的父亲知道京中闹腾,想让他收手别再干了。
  有人故意引导,百姓最爱议论纷纷,各种传言都出来了,有得说贾琏是被冤枉的,不过是给人顶杆而已,有人说贾琏那财神爷的名号绝对是被人造假出来的,为得就是想升官而已,更有胜者,直接说四王八公在练手造反,想夺人心。
  闹得沸沸扬扬的贾琏事件,真的把贾赦吓得再不敢有所作为,趴在家里一丝都不敢乱动,他如今还能不知有人在算计贾琏吗?
  贾政听闻这些事后,真的狂笑三天,每每总说报应不爽,眼看着是巴不得贾琏倒霉的,若非他还不能出门,真得会跑出去逢人就说贾琏的不是。
  而远在西北的贾琏算完税收和明年春耕的事后,便又让手里的工匠把打造好的农具送他铺子里去卖。
  军队有那么多的工匠,他自己手里也有不少,再用上点好木料,其实造一件农具花不了多少银子,再用闲着没事干的车马行南北送货,运到贾琏的铺子里去卖也可租也可,多少算是个小小的赚钱来路。
  但这一点,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了精细好用的农具,百姓能多种好几亩地,受的苦却少了不少。
  有些村子甚至一合计,族里共同出银子租了几套农具回来,挨家挨户轮着用,用完再送回去,只要没损坏,就花了那点租的银子而已,平摊到各家头上,基本就几个铜钱而已。
  贾琏得了名声,又让人开始弄了个牛马栏,建好的酒楼和围场可供给乡绅们骑马射箭饮乐玩耍,山头上看顾牛马的庄户也可做出租牛马给百姓干活的事。
  不过区区弄了几家而已,银子没少赚名声越来越好,贾琏在得知京中之事后,迅速把皇上的名号加进去,总算不是他自个的好。
  北静王这个被坑来帮忙的,简直没给累死,即便领了三层的银子,他依旧想逃跑,他想要入朝堂,不想给贾琏干这些事。
  偏偏贾琏非常需要他,他的牛马栏要打开名头,北静王这个素来风雅的活招牌不上阵,不白费他领的那些红利吗?
  非但贾琏一封封信得催着他,新皇也想让他好好监督贾琏,贾琏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想法,干得还都是大事好事,不看顾着不信,更何况贾琏他人远在西北,北静王不帮忙,新皇手下找不到可以控制贾琏手下人的能吏啊!
  不得不说,北静王完全是被他自个给坑进去了,谁让他曾经有过一段傲娇的时候,不服气贾琏的人不听他指派,如今正好缺个人主事,北静王去了一次,第二次还能跑得掉?
  已经越来越喜欢干事的贾琏收集了很多工匠,那些工匠如今算是他心头宝,没这些人他能干成多少事?
  就说那牛马栏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