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玫瑰花刺-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二爷浑身带着晦气,没看大姑娘进宫的事情一波三折了吗?

    还有呀。。。。。。

    一时间有影的没影的,凡是不好的事情都能跟宝玉扯上了关系。

    就连正月里探春病了三五天的事情都被人说成是找宝玉玩,被宝玉方到了。

    连续好几天梦见死了的男人回来对她说宝玉如何如何好的贾母在听到这些风言风语时,因为有那一库房的私房给宝玉做担保,贾母是直接相信了那些已经发生的‘事实’。

    这一定是宝玉的命太硬。

    贾母不用考虑也同样不加思索地直接下了命令,在贾珠病好前不允许宝玉前去探望。同时,为了自家儿子着想,以天气转暖为由,彻底将宝玉移到了梨香院居住。

    而这一次,王夫人这个亲妈却一直保持着沉默。

    若是小儿子迁居能让长子好起来,那。。。就迁吧。

    可惜愿望很美好,现实却是血淋淋的,就在李纨怀着贾兰九个月的时候,缠绵病榻数月的贾珠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一时间整个荣国府好像都失了颜色。

    探春牵着宝玉的手,在灵堂里一起祭拜先去的贾珠。

    心中对于这个一年也见不了几回面的长兄并没有太多的悲伤,可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探春心里也带着一份感伤。

    宝玉的人生算是被她毁了个彻底,可是她并不后悔。

    若不是那年用宝玉的玉作伐子,吸引王夫人目光不让她对付怀孕的赵秀宁。也许宝玉也不会落得今天被贾母厌恶,被父母冷落,被整府下人鄙夷嫌弃的地步了。

    人都分亲疏远近,王夫人做恶报应在了宝玉的身上,那也只能怪宝玉没摊上个好妈罢了。

    若是重来一次,她相信若是没有别的办法,她仍是会这么做。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其实对于贾珠的这一场要命的病,探春也不是没有想法的。

    她以为神笔能画出很多无中生有的东西; 于是乎她竟然想要画些仙丹来吃。

    只是她不知道她画出来的丹药能不能吃; 有没有疗效。

    于是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拿出玉笔; 先是画了一个倾倒的玉瓶,然后又在玉瓶的瓶身上写下泻药两字,最后在玉瓶的瓶口处画了十几颗小黑药丸。

    当瞬间过后画纸上的东西变成了实物时; 探春拿着一瓶的泻药犹豫了再三,终于放到了嘴里一颗。

    她就当排排毒了。

    她不是不可以找别人来试药的; 可是她总要知道自己画出来的药到底有多大的效果吧。

    而之所以画泻药; 还是因为泻药这种药是来效最快的一种药了。

    当然了; 她是指安全性的。砒。霜更快,但她让谁试药呢?

    。。。。。。

    知道了泻药的药效,她才能继续画别的丹药。

    睡前一颗泻药,探春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点反应都没有。皱了皱眉; 探春又吃下去了一颗。可是等到第三天中午用膳前探春又吃下两颗仍是没有什么显著效果时,探春不得不放弃了用神笔画仙丹的打算。

    她可以画水果; 画草药; 还可以画粥画饭菜,画花鸟鱼,画。。。。。。

    为什么丹药不行呢?

    泥嘛呀; 吃了一肚子泻药一点反应都没有,其他的药就更别想了。

    于是对于拿贾珠试药这件事情,探春也就彻底放下了。

    这几个月里; 贾家不说请太医了,就连已经致仕的御医都请了来给贾珠看病,可是贾珠这身体仍是没有什么起色。

    看着这位有血缘却没有什么亲情的大哥去死,不是她不想救他,可惜,这就是命,不是吗?

    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祭拜过贾珠后,探春便跟着贾母回了荣庆堂,而宝玉本来也是要回梨香院的,却不知何故竟然与怀孕九个月的李纨遭遇了。

    然后,当天夜里李纨就早产了。

    虽然现在生产月份只早了几天,可是李纨整个孕期过得并不好,再加上又是贾珠的孝期,早产很自然的事情,却没有想到宝玉这倒霉催的孩子又摊上了一则流言。

    克死了庶弟,克死了亲哥,如今又克着侄子早产了,这以后要说宝玉命好福气大,估计就再也没有人相信了。

    这倒霉催的孩子,真是谁都想要踩一脚呀。

    “姑娘,奴婢打听清楚了,确是珠大奶奶。。。。。。”。白芷从外面回来,走到正在练习画画的探春身边,附耳说了几句刚刚确定的消息。

    李纨前脚早产,后脚就传出宝玉方克了她的话,这事过于巧合了,于是探春便让人悄悄去打听,果不其然,这事还真的是李纨自己弄出来的。

    她是发现自己要生了,害怕这孩子将来被人说出克父什么不好的话来,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的直接在发动前设计安排了自己与宝玉说上几句话,然后再回房生产。

    “。。。太太知道吗?”探春嘴角扯出一抹笑,笑得别有深意。

    真是看不出来呢,这不叫的狗倒真的会咬人。

    不过想来也是,都说言传身教,若不是李纨这般手段,也教导不出一个卖掉堂妹的贾兰了。

    巧姐的判词中所提到的狠舅奸兄。那舅不用说,必是王仁。而这兄是谁,后世好多人说是贾环。

    可贾环按辈份那是巧姐的堂叔。这荣宁二府那称得上是巧姐兄弟的,便是贾兰,贾蓉,贾蔷三人。

    而这三人在明面上又以贾兰血缘最近,那么这人是谁,不是一目了然吗?

    当然了,贾蓉与贾蔷也是不什么好鸟就是了。

    白芷听到自家姑娘问,想了想说道,“奴婢不晓得,仿佛是知道的。奴婢在回来的路上倒是看见了周瑞家的,瞧着那个方面应该是往荣禧堂去的。”

    她在听消息的时候,不止她在那里,周瑞家的也在那附近。周瑞家的知道了,太太想必也不会不知道。

    探春听罢,点了下头,“老太太派人接了史大姑娘过府,看着时辰想必也快到了,我们去老太太那里吧。”

    这世上若说谁最无情,估计当属贾母第一了,嫡长孙没了,虽然时间也过去了两个月有余,可探春就是觉得她也没有悲伤多久。

    就好比此时此刻,她倒是还有闲心接娘家的侄孙女过府小住。这样的祖母,探春实在是喜欢不起来。连带着对同样是史家出身的史湘云也有了一分抵触。

    “是。”白芷听了探春的话,连忙拿起一旁帕子递到探春手中,之后老实安静的跟在探春身边一起去了老太太的正房。

    史湘云穿了一件大红的衣裳进府,探春一眼见了,眼神不由地看向了一旁的王夫人。

    果然,那张万年老僵尸的脸上越加的僵硬了。

    人家儿子才死了多久,乃就穿一身大红衣裳来做客,这么做是不是欠考虑了些呢。

    虽然你才三岁,没有宣兵夺主的想法。可这种衣裳也不应该穿出来吧。

    似是想到了什么,探春眼底闪过一抹嘲讽。

    果然报应来的早。

    当初林妹妹进贾府的时候,贾家的下人以及一干主子,除了李纨这个寡妇不能穿艳色,其他人可都是大红大绿的。

    那个时候谁又考虑过林妹妹这个丧母小孩的感觉。

    这么一想,探春便觉得史大姑娘这一笔买卖干得好。

    待史湘云与众人行礼厮见过后,看了探春一眼,便笑呵呵地对探春说道,“三姐姐比我大了几个月,怎地没有我高。老祖宗,你让三姐姐叫我姐姐吧。”

    探春听到这话,心中只是呵呵两声。

    贾母还没有贾政高呢,难不成还让贾母反过来叫贾政娘?不,错了,应该是叫贾政爹。

    这道理若是行的通,那可就热闹大了。谁让这年头老子长不过儿子的情形不少呢。

    不知道为什么,探春在没有见过史湘云的时候就不喜欢她。见了面后,那种不喜欢的情绪竟然更加的明显。

    探春觉得就算是薛宝钗也比史湘云在她心里地位高,让她宽待。

    虽然她实际上与薛宝钗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

    不过她与史湘云的关系倒也不近就是了。

    这些个姐妹里,她与迎春是一个祖父,与黛玉不但同祖父还同祖母,虽然她的是祖父母,黛玉的是外祖父母,不过不管怎么说,她们俩也算是最亲近的了。

    至于惜春,那就更远了些,不提也罢了。

    贾母听了史湘云的话,笑得别提多起劲了。探春真想大声地将刚刚想到的事情说出来。看她还能不能笑出来。

    “那你问问你三姐姐同意不同意,要是她同意,老祖宗可没有意见。”

    自从贾兰出身后,贾母的辈份又提高了一辈,府里小辈有的时候也会称她为老祖宗。然后众人发现这么叫她,她竟然也挺高兴,于是便大多数的时候都会被人这么叫,她自己也会时不时的来上这么一句自称。

    探春听了同样也是笑呵呵的,她坐在贾母这一侧,隔着贾母对着史湘云说道,“前儿听说了一个词叫先来后到,云妹妹便是长的再高也没用,何不将小我的那几个月的年纪长出来再说呢。”

    有本事你就真的去将自己大她的那五个月的时间找回来,不然这辈子也别想让自己叫她一声姐了。

    史湘云一听这话,歪了歪头,然后看着贾母好不委屈的样子,“老祖宗,云儿想不明白。”好像哪里怪怪的。

    她能想明白,那才是怪事呢。

    于是屋中的人听了史湘云这话,都扑哧地笑了出来。

    众人越笑,史湘云就越加的迷糊。

    史湘云见此,拉了拉贾母的衣袖,然后委在贾母怀里,“老祖宗,你们是在笑云儿吗?”

    听到她这么问,刚刚已经有些停下来的众人又一次笑出了声。

    史湘云毕竟只是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心智再怎么聪明也还是差了些。

    此时被众人笑的小脸通红,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不过面上虽是如此,可是心中却对探春起了一丝厌恶。小孩子的感觉都是比较灵敏的,是真心实意,还是虚伪应酬,此时都是凭感觉。

    探春面上虽然不显,可是她对史湘云的冷淡却是刻在了骨子里。

    史湘云何等人物,便是年纪小,有些话听不懂,可是又如何感觉不出来。

    “宝二爷来了。”众人笑过一番,又就着茶点喝茶聊天的时候,门外的丫头声音清脆的向屋里报了一声。

    宝玉早就住到了梨香院那边,不过由于没了贾珠,再加上老太太连续做了几天梦后,碰巧王夫人又将马道婆这个托请了来唱作俱佳的演了一场戏,贾母现在倒不会避着不见宝玉了。

    不过,因为贾母的心态仍是有些转变不过来,倒还让他住在梨香院中。

    一时,宝玉进来,对着屋中长辈请过安后,便坐到了湘云的身边。

    探春现在并不会主动将贾母身边的位置让给宝玉了,毕竟贾母并没有想要让宝玉坐在她身边的意思。

    而宝玉呢,仿佛也明白了什么。可能他也察觉到了贾母对他的冷淡。二来他可能也不再像从前那般真心依赖贾母了吧。

    “云妹妹几时来的?可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宝玉虽然这两年遭遇了一些事情,可是宝玉毕竟是宝玉,那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

    此时见到史湘云,那眼中便真的只有这一个妹妹了。

    探春半趴在贾母怀中,看着宝玉与史湘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话,突然间才想到两人这是第一次见面。那为啥这语气是那么的熟捻呢?

    若是有来生,宝玉去做个化妆品直销估计一定能赚个盆满钵满,整个一妇女之友。

    晚上贾家的大戏台子散了场,各位演出人员都回了自己的院子和房间,史湘云也被老太太。安排在了她上房的碧纱橱里。

    对于史湘云没有霸占宝玉留下的厢房这一点,探春表示非常满意。

    她虽然对宝玉没有多少兄妹爱,可是也不见得喜欢一个心眼太多的邻居。

    别说史湘云没心眼,这话探春压根就不相信。

    都说她可怜,可是她可怜的又是什么?不愁吃,不愁喝,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既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用像‘真应怜’那般从小被拐,大了被抢,成长为妾的。

    襁褓之中失父母,没有得到过一点父母疼爱。可她毕竟有史家,她毕竟是活着嫁了出去。

    可是黛玉呢?林家的女儿只能寄人离下被人扣押在贾家,最后又香消玉损在这里。

    所以谁更可怜,一目了然。

    用戏子比黛玉这个可能是无心的言语,可是事后她又是如何与宝玉闹的?说的那些话,岂不是句句如刀割在黛玉的身上。

    除了这些外,整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史湘云又有多少次是针对黛玉,而捧着宝钗的,仔细算算,次数还不少呢吧。

    这样表面一派清风明月,实际满是心机的姑娘,探春只能说——敬谢不敏了

    总之,在探春看来,史湘云无论从哪一点来说,都不是探春愿意深交的人。若是想要交朋友,那就交黛玉那样的。若是想要找嫂子,那就找薛宝钗这样的。至少有薛宝钗这样的嫂子,娘家倒不了。

    。。。。。。

    “嬷嬷,我喜欢爱哥哥,不喜欢三姐姐。”就寝前,湘云的奶嬷嬷打发走了碧纱橱里的丫头,又让她们从史家带来的丫头在门口守着,这才开始小声地劝着湘云远宝玉亲探春。

    湘云听了自家奶嬷嬷的话,想了半天,皱着小眉毛不高兴的嘀咕了这么一句。

    湘云的奶嬷嬷一边给湘云通头发,一边小声的劝道,“老奴也不想违了姑娘的意,可是晚饭前老奴特意打听了一下,这宝二爷在这府里的地位太尴尬,姑娘既然来了府里,还是不要跟他走的太近,以免惹了老太太不高兴。”

    虽然王夫人下了命令不许再传宝玉的谣言,可是这种事情却是越禁传的越是长久,于是史家的这位老嬷嬷不过使了点银钱就轻轻松松地打探到了一些府里的事情。

    她是真的没有想到这府里名正言顺的嫡出少爷竟然会被人传成这样,又被老太太冷淡如斯。

    她自来就讨厌这些流言的,当初老爷太太皆没的时候,她奶的大姑娘便被人说成了命硬。为此先老太太很是冷淡了她们姑娘一两年,当时别说姑娘了,就是她们这些原来史家大房的人,也跟着被冷淡,被欺负。一直到老太太去了,姑娘被两个侯爷轮流抚养,这种情况才好了许多。

    老嬷嬷吃够了流言的苦,此时自然希望自家奶大的姑娘能够驱吉避利,少走一些弯路。

    “。。。今天正房的情形,姑娘也看到了。老太太眼里可没有那位二姑娘,对四姑娘也是面子情,唯有这位三姑娘,却一直很得老太太的喜爱,今天无论是用膳还是说话都是和老太太坐在一张榻上的。”

    要是探春听到这老嬷嬷的话,一定会回她一句‘废话,除了她都不是亲的,那待遇能一样吗?’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下一本写湘云怎么样?如果有人看,回头就先做个文案放到专栏里,然后看大家收藏的情况开坑。

    我昨天去体检,去的时候提前叫的顺风车,检查完回单位的时候坐的地铁。

    哈尔滨的地铁,现在开通的路线,就没有一条是我能用的上的,所以自从开通的那天开始,我从了刚开始的时候跑去坐了一回新鲜外,几乎就没有坐过地铁了。

    体检完和单位的一个小孩一起去做地铁,她跟我的情形差不多,我们俩跟土包子似的兴奋,当我们发现公交卡也可以当地铁卡刷卡消费时,兴奋的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一直在说原来真的能刷呀。等到兴奋劲过去了,才发现。。。好丢人——最让人郁闷的是我好像之前就知道这个事情。

    体检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挨饿,憋尿,然后还被人抽了三管血。虽然不明白单位体检的时候为什么会给员工安排那个64排脑CT什么的,不过人好多,排对排了好久。

    全部检查完都下午了,匆匆找了一家饭店吃了顿午饭。干煸豆角没放盐,酸菜鱼竟然会那么腥。勉强吃了一顿,便满心的盼望着晚上吃顿好的。

    我妈前一天说好的给我做烤肉吃,哪想到回到家了就只有酸菜炖大骨头。

    女王节,过得不开森。亏我下班路过超市还特意买了培根肉就准备晚上吃呢。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老嬷嬷不知道这三个贾家女孩里唯有探春与贾母有血缘关系,是贾母的亲孙女; 不过她还是看得出来; 贾母对探春的喜爱; 比别人都要真诚三分。

    至于那位宝二爷; 别的不敢说,她还是看得出来老太太的纠结的。

    想要亲近又不敢亲近,想要疏远又不想疏远的纠结情绪实在是过于明显了些。

    不过老嬷嬷对于贾母的这些心思; 倒是也能理解。若是换了她,还真的说不准也是这样的心态。

    “可是; 可是云儿就是不喜欢三姐姐。”那老嬷嬷苦口婆心的劝了一番后; 湘云极不情愿的嘟囔了两句。

    老嬷嬷轻轻地搂着湘云; “姑娘乖,咱们再忍忍,等将来姑娘大了就好了。”只要将来嫁了出去,有了自己的家; 这些人和事就都不算什么了。

    至于让自家姑娘非常不喜欢的三姑娘,在老嬷嬷看来; 也不过是自家姑娘又犯了嫉妒之心罢了。

    她自小奶大的姑娘; 她又如何不知道。不过是三姑娘受宠,扎了她们家姑娘的心罢了。

    唉,可惜了命里只有七升; 如何强求一斗。

    “。。。嗯。”嬷嬷之前就说过,这一次来贾家做客,一定要好好的讨好老太太; 这样她在叔父家里才能过得更好。

    想到今天二夫人非要让她们姑娘穿着大红衣裳过府,老嬷嬷这心里就觉得这人的良心真是大大的坏掉了,亏得他们夫人当初那么照顾二房,还想着过继二房的孩子继承爵位。

    老嬷嬷是大房的老人,对于自己挣军功的三房,以及继承了他们大房爵位的二房态度上是不一样的。

    而二房的当家夫人做的那些小动作,也没办法让老嬷嬷改变态度。

    她一个奴才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祈祷天上的老爷太太能够保佑她们姑娘罢了。

    第二日一早,史湘云果然非常听话的全天跟着探春说话玩耍,探春看着史湘云这个样子,倒也有些心疼她小小年纪,便如此算计。

    便是锦衣玉食,也终是个没娘的孩子。

    不过探春虽然同情她小小年纪没了娘,可也没耐心哄孩子,所以白日无事的时候,便将她领到梨香院或是将宝玉叫到自己厢房里,让宝玉和她玩,而她则是继续练习她的工笔画。

    宝玉那孩子也是喜欢姐姐妹妹的,湘云一来,倒是人来疯似的热情极了。常常吵的探春只能将房间让给他们,而她躲到二太太新起的那间小佛堂。

    自从贾珠去了,王夫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后悔自己做孽太多,竟然再不沾染那此个利钱官司之事,每日竟有大半的时间呆在新起的佛堂里。

    或是念经,或是捡佛豆。

    探春算得上是元春启蒙的,元春进宫前差不多也认识了几百字。虽然字写的不好,倒也经常显孝心的呆在王夫人那里抄抄佛经啥的。

    因为没有赵姨娘在中间杵着,王夫人对探春的观感还不错。而且此时正是她最为寂寞需要人陪伴的时候,一日日的,倒也对探春有了点看重。

    因是贾母唯一的孙女,又得了王夫人看重,整个荣国府里探春的日子越发的好过起来倒是真的。

    。。。。。。

    史湘云一直在贾家住到了过年前才被史家的人接走。

    可就是这样,最近和史湘去玩疯的宝玉还舍不得呢。

    宝玉住在梨香院,每日早早地就过来贾母这里请安用早膳,之后或是在梨香院,或是在探春的房里一直和史湘云玩到掌灯时分才会被婆子抱着回到梨香院就寝。

    每日皆是如此,王夫人每次看到儿子从贾母的荣庆堂往返梨香院,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北角。

    可是无论她说什么,老太太都不允许宝玉搬回她的院子或是住到荣禧堂后面的院子。

    只要一想到她就只剩下这么一个儿子,又不得老太太重视,心里就越发的难过。

    她儿子过年才五岁呀,竟然就被人算计,王夫人想到这里心里就愤恨的不行。

    之后就会变着法的找李纨的麻烦,毕竟好多的事情都是这个‘好’儿媳妇弄出来的。

    李纨自从贾珠去后,在这荣国府的地位便一落三丈。贾母自是不在提让她管家之事。而王夫人也不会再抬举一个寡妇儿媳妇。

    若不是还有贾兰这个遗腹子,李纨的生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转过年,刚刚过了春分,王夫人便打发了走了探春姐仨,然后跟贾母说起了近日的安排。

    “老太太,赶明儿琏儿就要成亲了,媳妇想着珠儿媳妇寡妇失业地带着个兰哥儿住在东跨院那边也实在冷清,不如搬到荣禧堂后面的三间抱夏里去住,离着媳妇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