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玫瑰花刺-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王太医离开了荣庆堂,探春也叹了口气。

    这贾家呀,已经被蝴蝶的得乱七。八糟了。

    “对了,宝玉和兰哥儿呢?”

    周瑞家的是管家媳妇,按着府里的规矩,媳妇婆子主子不叫是不能再进房里的。此时倒是跟着探春忙里忙外。

    听到探春这么问,周瑞家的想了想才说道,“许是还在前院吧。”

    “二哥哥自来胆子就小,别让人惊到了他,兰哥儿那里年纪在那里罢着呢,周姐姐,你去找一找吧。咱们二房可能不再出事了。”

    周瑞家的一听,面上一凛,连忙小跑着出去找了。

    王家仁哥没了,王家将来必是没落了。现在二房就只剩下这对叔侄了,要是出了什么事。。。。。。

    看着周瑞家的脚步匆匆地离去,探春又叹了口气,这叔侄可真的是二房最后的希望了。要是再有点什么闪失,那二房可就真的完了。

    宝玉这些年是真的没有啥长进,书还是那个样子,胆子也是那么小。兰哥儿还好些,可是因为李纨的缘故非常不得贾母和王夫人看重,整个人都有些阴郁。

    至于新出生的环三爷,

    “香奈儿,你去叫尤姨娘,让她来老太太的院子里就守在环儿的身边,莫让下人轻慢了他。”

    她差点将那小布丁给忘记了。

    这个时候若是这小屁孩出了什么事,估计她也得不了好。最重要的是她真的害怕王夫人的人手会趁乱害了这孩子。

    一时香奈儿将尤二姐叫了过来,探春就让她呆在小屁孩的房间里,就近照顾着自己的亲生儿子。

    若是在亲娘的看护下还能让这小屁孩出事,那她也没办法了。

    “往日倒是不曾发现,三妹妹竟是个全乎人?”

    探春一转身便看到李纨站在不远处,听她说完,只是扬眉,“大嫂子这话我可听不懂,不是全乎人,难道还缺点什么心肝肺不成?”

    探春知道李纨是说她的安排,可是探春却不愿意听她这般说。当初宝玉才多大呀,就能那么陷害宝玉,现在谁知道她又安了什么心思。

    李纨被探春的话一噎,面上露出一抹讥讽,“宜妃娘娘在宫里那般受宠,也不知道会不会免了三妹妹的选秀呢。”

    探春从小受宠,受宠的程度比被李纨教导成不出头的贾兰还要盛上三分。再加上这几年府里谁不知道探春将来要入宫的事情,所以捧着探春的人多了,难免不让一些人心里酸。

    李纨自然就是其中之一。

    “多谢大嫂子关心,进宫的事情自有老太太,太太操心呢。大嫂子近年来一直潜修佛法,此时老太太和太太都病着,大嫂子要不辛苦一番去给老太太和太太念上两卷经,也是你的孝道呢。”

    探春说完也不等李纨说什么,直接对着一旁的赖大家的说道,“赖嫂子在这里正好,咱们院子里就有小佛堂,大嫂子可能不知道地方,你在这里正好给大嫂子指个路。也许大嫂子心诚,老太太和太太不等服药就醒过来了呢。”

    说完转头看李纨,探春一点都不气弱地看着她。见她眼中冒火星,探春眼底闪过一抹笑意,若不是贾母和王夫人都晕迷着,她都能笑起出来。

    “麻烦大嫂子了,大嫂子请——”探春让开路,对着李纨诚肯地说道。

    李纨没有想到探春竟然敢这般‘胡闹’一时气急却也被逼得无话说,在赖大家的看过来时,只能僵着脸跟着她去了小佛堂。

    探春此举自然也是防着李纨对隔壁的小屁孩做些什么了。

    李纨知道,或者说府里的人都知道贾母从这位二老爷的庶子出身后便一直很喜爱是为了什么。

    宝玉不得贾母喜爱,贾兰又有亲娘拉着,所以贾母想要将这小娃儿养熟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这番心思必然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无论贾宝玉还是贾兰,王夫人不会主动谋害,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孙子就是亲儿子,可是那个庶出的男孩就必须得死,没人可以抢了她儿孙的东西。

    而李纨的心态自然也是如此。

    没了这小孩,她的儿子还可以再受宠一些。

    后院这边因为有探春一肩抗了下来,所以倒还没有怎么乱,可是前院就乱得有些不像话了。

    贾政和贾琏看着迎春请来‘帮忙’分家的官员气急败坏,便是贾珍也是如此。

    这分走的可还有他儿子的财产呢。

    人都是势力的,谁得势谁就受人重视。

    这些来帮忙分家的官员一点都没有小瞧新继承爵位的贾琮,不但没有小瞧,在分东西的时候,还一个劲的可着好东西给他。

    这让不通庶务的贾政都看出来了,何况是贾琏等人。

    贾琏心里的苦,现在是谁都能明白。

    他看着贾琮的眼神都是冷冰冰,带着刀子的。

    可贾琮是谁,受过几年迎春尽心教导的贾琮,又被邢夫人天天带在身边,那心智且不说,就那粗神经也能气死几个人。

    “琏二哥哥看着我作啥?”贾琮被贾琏盯了半天,然后回看贾琏,发现贾琏仍是不说话,有些纳闷,于是直接张口问他为啥看自己。

    他记得这个哥哥平时可不怎么他,跟他说话的。难道是因为他继承了爵位,想要巴结他?

    呵呵,都是自家兄弟,要是太直白的巴结,他也会不好意思的。

    o(╯□╰)o

    贾琏不妨贾琮会问出来,眼中冒火,恨不得上去咬他两口,“还没有恭喜琮哥儿继承爵位,清明的时候可别忘记告诉先大太太这个好消息。”

    贾琮一听这话,挠了挠头笑得好不腼腆,“琏二哥哥说的是,不过弟弟想着一会儿忙完了这边的事情便去先太太的牌位那里上柱香。弟弟继承了爵位,这般大的事情哪里不立即告诉太太一声呢。”

    贾琏被贾琮的话噎得差点喘不过气来,做了两个深呼吸,这才好了一些。“琮哥儿倒是个纯孝的人,为兄多有不及。”

    贾琮以为贾琏是在夸他,笑得越发的不好意思,“哪里,哪里,琏二哥也是孝顺之人,不然二老爷也不会求着咱们老爷将你要过去。”

    得了,就这么一句话,贾琮成功地让贾琏的火气转移了。

    贾琏再看贾政那张清正端方的脸,心里也没办法再将他看得太高了。

    一时间贾家的府库就在众人的眼前分完了。分给二房的都留在了原来的地方,分给大房的直接送到了省亲园子里。

    毕竟大房等到贾赦出发后也是要搬过去的,何必再往大房搬呢。

    贾赦就是在这个时候醒过来的。

    一醒过来就想到了他为啥会晕倒的事情,拍着床铺想要大骂一声不孝女,可是屋中的人眼睛都盯着他,这话他是敢想不敢骂。

    圣旨下了,再没有转还的余地,可是贾赦还是想要找借口。不过带队送他去五台山的禁军小官长却是又念了庆丰帝的口谕。

    自古都是七不出八不进的,今天又正巧是宜出行的日子,赶紧收拾收拾上路吧。

    不过将军大人是去出家的,也不用收拾什么身外物,那就直接走人吧。

    贾赦见此,虽然还想闹,还想着装病,可是好巧不巧探春送过去的太医来了,呵呵,过程不说了,结局很悲凉。

    贾赦最后只得到贾母院子前磕了三个头便离开了他生活了几十年的荣国府。

    看着邢氏站在二门处挥着小手帕跟他告别的样子,贾赦第一次正眼瞧了他这位继室夫人一眼。

    长的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

    贾赦一路顶风冒雪地到了五台山,享受着最高待遇的剃度出家了。不过在出家前,那禁军的小官长按着迎春的吩咐在剃度的前一天将她的亲笔信交给了贾赦。

    那上面关于贾赦的身世,贾母的身份都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就连原来的大太太张氏的死也没有落下。

    这是迎春进宫后费劲心思才查明的真相。而这真相正好可以让贾赦在剃度前最后的一点时间里怀念一下自己一生的愚蠢。

    贾赦是在正月十六的下晌离开的荣国府,而邢氏在迎春宫里小太监的帮忙下,也在正月十六的傍晚前将大房的一切细软都收拾干净搬进了省亲别院。

    然后当探春知道邢氏住进了怡红院,贾琮住进秋爽斋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而在听到香奈儿说贾琮是嫌潇。湘馆看起来有些又小又冷才没有住那里时,整个人都是泪流满面。

    她不嫌弃呀,真的,她一点都不嫌弃的。

    她都不用想,不用多久她心目中的大观园全被这对土村的娘俩弄成什么样子。

    唉!

    邢氏跑了,带着贾琮和贾家超一半的财产以及大房的所有私房跑到了省亲别院里。

    贾赦也出家去了。

    大房除剩下了一干没有名份的通房丫头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了。

    贾母醒来的时间比王夫人早,探春正好也守在她那里,听到她醒来,连忙上前嘘寒问暖,贾母却一直没有说话,双眼直直地看着床帐子,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坚持的理由。

    她算计了一辈子的爵位,没有了。

    她守护了一辈子的财产,也没有了。

    探春看到她的样子,一时间想到了上辈子看到有人破产或是有人炒股失败跳楼前的样子。

    心中对于这样的贾母,探春说老实话,她并不同情。

    当初贾母从宫里回来说迎春想要省亲时,探春就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当然现在说这些有些马后炮,可是当时的探春是真的有这种感觉。

    当初闹得那么僵,迎春为什么还要回来省亲呢?

    就为了让这些个当初不将她放在眼里的人跪一跪,拜一拜?然后借着她的势在宫外胡作非为?

    探春曾经换位思考过,若是她处到了迎春的那样环境里,会不会省亲?

    她,还真的不知道。

    不过现在看来,迎春倒是有计划的在‘省亲’呢。

    有什么比算计一场到头来让你什么都没有更开心的呢。

    迎春果然不愧是下得一手好棋的人。

    “老太太?”

    探春轻轻地叫了一声,发现贾母一点都没有反应,正在犹豫要不要再叫一声时,贾母那无限变长的反射弧终于给了探春一点反应。

    哎呦我去,怎么一瞬间就老泪纵横了呢。

    连忙拉过一旁鸳鸯的帕子,轻轻地给贾母试泪。一边小心地试泪,一边吩咐鸳鸯倒些温水来。

    鸳鸯倒了温水过来又和探春一起将贾母扶着坐起来。

    贾母喝了口水,又哭了两下这才停了下来,“老大已经出发了?”

    “刚刚老太太未醒时,大老爷就出府了。”

    “二老爷和二太太呢?”

    探春想了想回道,“老爷和琏二哥哥还在前院接待各府听到消息的人。太太在碧纱橱里,这会还没有醒过来。大嫂子在您的小佛堂,正给您和太太祈福,尤姨娘在厢房里照顾环儿。。。。。。”

    听到贾政在前院干的事,贾母脸上就阴了下来。听到王夫人还晕着,贾母不满地皱了下眉,等听到李纨和尤二姐的安排时,贾母想了下便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才抬头看了一眼探春。

    珠儿家的能想着去佛堂祈福,她才不相信呢。

    至于尤二姐敢擅自来到她的院子里,估计也是三丫头让人过来的。

    不过转念一想便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丫头平日里看起来诸事不上心,到了真格的时候竟然也不是不能挺住事。

    “老太太,您先将药喝了吧。”

    一时探春服侍着贾母吃了药,又想要让贾母躺下,贾母摇了摇头,拉着探春让她坐在自己的床铺上,语重心长地说道,“三丫头呀,这个家可就要靠你了。”

    终日打鹰,竟然让鹰打了眼。贾母只要想起自己没有经受住迎春的诱惑而傻傻地按她的要求走,心中就是一阵气恼不已。

    纵观整个二房,除了兰哥儿读书还算可以外,就只有面前的三丫头能够寄予厚望了。

    大房之所以能翻身还不是因为出了个娘娘。

    三丫头自幼在她身边长大,又是她花大力气培养的,她就不信送进宫去会是第二个元春。

    “老太太说的什么话,三丫头何德何能,这个家只有老太太好,我们才会好。”探春明白贾母的意思,可是探春真的不想在这个时候刺激她。

    老太太,包办婚姻是不对滴。

    党和国家教育我们,一定不要向封建势力低头。

    贾母以为探春只是在说好听的话哄她,拍拍她的手,一脸感慨,“老太太本来想要再留你几年的,可是家里的情况你也看见了。趁着老太婆还活着还有些情份上,先将你送到太后身边,然后再徐徐图之。”

    探春抬头,有些诧异,“不等二年后的选秀进宫,您是怕?”

    贾母点头,“二丫头不会轻易让你进宫的。我们必须防着她。”

    探春轻轻点头,“但凭老太太吩咐。”

    她有能力让迎春进宫,自然也有能力送自己进宫。迎春要是知道她想进宫,自是不会从旁阻挠。而且迎春也知道她并不想进宫,她若是不想进,迎春还会费力做什么吗?

    不过探春也明白贾母现在的心情,倒也乐于哄着她。

    从来都说亲她,宠她,可是若不是她有利用价值,她过得跟养在她身边的猫狗又有什么区别。

    既然这般,又为什么要让她去为她们的野心冲锋陷阵?

    她有那么高的情操和觉悟吗?

    她怎么不记得。

    不知探春真正想法的贾母非常满意探春的回答,然后又拍着她的手说道,“今年九月初便是太后的寿辰,到时候你便和我一起进宫贺寿。”

    探春听了一笑,“老太太八月份的生辰,三丫头正好陪老太太过完生辰呢。”

    “老太太知道你孝顺。”

    “孝顺老太太难道不是我应该的吗?别人还没有这个福气呢。”

    一时贾母的心情终于好了一些,探春见了面上不显,心里倒是一松。

    少时,王夫人也醒了。醒来以后知道自己在探春的碧纱橱,眼睛闪了闪,此时心中和老太太一样,都将探春当成了最后翻身的筹码。

    过来与老太太请安见过礼,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王夫人便急急出去料理各项琐事了。

    之后几天,贾家异常的忙乱。别的且不说,只说三姑娘房里的两个大丫头发烧起了疹子,然后被移出了老太太的院子,后来在外面治了一个多月的病后竟然还是没治过来,病重不治地没了。

    晴雯和白芷平日里最得三姑娘看重,府中上下谁人不知,却没有想到竟然一病没了。三姑娘这一下子就伤心坏了。

    一连好几天都不见笑模样。

    贾母见了忙说再给她补上两个漂亮丫头,探春却摇头拒绝了。

    “老太太疼我的心我知道,这都三月份了,只也用不了多久,何必再费事呢。我这里侍候的人也是尽够的。”

    贾母一听也是那么回事,倒也不再说什么。

    不过也是这个时候贾母才发现个问题,那便是陪探春进宫的丫头,竟然不是家生子。这要是生点异心岂不是麻烦。

    于是在自己的屋里左右看了一圈,发现除了有哥嫂的鸳鸯外,竟然没有其他人能让她觉得妥帖。

    思来想去,看那香奈儿还算老实忠心,倒也暂时放下了这个念头。

    当初为了元春进宫,她在宫里安排了些人。现在还有几个留在宫里,回头再继续往宫里送些人吧。

    晴雯和白芷离开了,探春便准备好了跑路的事情。

    因为之前一直以为要过个一两年才会离开,所以很多的事情都没有做准备。

    比如她在府里写过的手稿字迹与针线就要慢慢销毁。

    也幸好她素日里不怎么做针线,所以这些倒便宜。

    而她的手稿字迹倒也无妨,她平日里与赵秀宁和柳湘莲通信都是用的另一种笔体。不过这个时代的人总能有些办法知道一个人的写字习惯。

    想到这里后,她就趁着现在屋里还需要炭盆,一点一点地将那些她写过的东西都烧了。

    不过她还留了一个心眼,那就是要烧的东西都被她缩小了,一来好烧,二来便是没有烧全,留下只字片语,别人想要看出什么来也难。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探春不想十年的筹谋在最后的撤退关键时刻出现什么茬子,而功亏一篑。于是最后的收尾工作做的越发的细致。

    等到了五月,她终于收到了赵秀宁的信时,对于离开的准备工作做的更加的认真与迫切。

    因为江行远和赵国基要带着家小进京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就这一章了。

    。

    蠢作者从来就是最讨厌去医院,讨厌有人拿着大针头往我身上扎。然后好好的感冒小咳嗽熬着了肺炎。

    咳嗽的胸腔疼,到最后后脑勺阵阵的发蒙。

    。

    生病了还不给吃饱,太后竟然只给喝粥吃什么小青菜,难道生病了不应该好好的补一补吗?

    唉,心情不好,不说了。

    。

 第90章

    第九十章

    学生的择校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现代人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将来可以有个好的前程那是想尽了办法也要落户和买套学区房的。而在这里; 改名换姓的赵环同鞋; 就面临着就学难的问题。

    然后这两年赵秀宁和刘琉两人一直想要离开边疆; 就算是不回京城,也要去个繁华的地方。

    于是机会来了; 新皇登基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了,又正好赶上长安节度使内宅不稳坏了事被迁出了原官位。

    花了一笔活动经费,又上下打点了不少人; 长安节度使这个公务员编制终于落到了这几年战功累累的江行远的头上。

    而死了儿子的长安守备也退仕了; 赵国基便也得了这么个缺。

    江行远接到吏部的升职通知后与赵秀宁一商量,便给探春去了信; 让她有个准备。

    京城到边疆千里迢迢,可京城到长安县却不过百里的路程。

    虽然有十来年没见了; 可是谁又能知道会不会被认出来呢。所以只要想到这四人回来了,探春整个人都是神经紧绷着的。

    其实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发嫁了跟着她从小一起长大的三个美妞,降低一定的危险。不过这三个美妞在这荣国府里没有遮掩容貌,可是出去后,都是按着探春的要求留了厚厚的长流海的。

    一张脸遮住小半张,不熟悉的人又怎么可能认得出来。

    再加上容貌自古就是怀璧其罪的东西; 像是晴雯那样的容貌若想安然过一生; 便不能如香奈儿一般肆意的出入。

    不过探春转念又想到了如今的贾家二房; 估计与江家的社交圈可能不会太相同。

    贾母早就不怎么出去应酬了,王夫人一个五品官的夫人又能有几个人放在心上。

    宫里的宜妃娘娘出自贾家大房,而贾家两房也已经分家了。贾家二房虽然还住在荣国府里; 可是荣国府之所以还是荣国府那是因为太上皇仍在,贾母也还活着。若是贾母没了,你看这宅子还敢不敢挂这个牌子。

    所以说一个注定末落的人家,与一个新贵的社交圈又如何能重叠呢?再一个,她只要避开一下有可能遇见熟人的应酬其实便也不错什么了。

    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还真的不怕人说什么。

    探春决定要走了,可是这里总有一些人是让探春感觉到心软的存在,于是这一日便来到了梨香院准备好好地跟宝玉谈一谈。

    一进入院子,正好看到在院子里晒被子的袭人,袭人见到探春来了,连忙迎了过去,“三姑娘怎么有空过来。快请进去喝杯茶。”

    “二哥哥在家吗?”

    袭人一听探春这么问,脸上扬起一抹很是满足的笑容,“这几天先生不来上课,我们二爷都在家呢,现在天天用功读书,每每都是奴婢三催四请才肯歇息一会儿。”

    宝玉能够上进,不在做那些个胭脂,袭人这个做丫头的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探春曾经在贾家当游魂的时候学过如何看人走路和看人眉梢的相人手艺,今天看袭人,便也知道袭人与宝玉之间是成了那事。

    轻轻地叹了口气,她不知道要对袭人这丫头说什么。

    宝玉落到今天这般尴尬的地位,她是罪魁祸首。若是她当初没有将那块玉弄大,也许后面的事情也不会都赖在宝玉的身上。

    李纨的趁火打劫,贾母的迁怒,王夫人内心对长子的怀念,都压在了小小的宝玉身上。

    宝玉没有在贾母的溺爱下成为天真懵懂永远好心办坏事的富贵闲人,可也是受尽了人情冷暖。

    而她对宝玉的心,带着世俗功利,也带着前世看红楼时的偏见。可面前的袭人这些年来,却是不管宝玉如何都一心一意地跟着他,倒也是难得了。

    探春想罢,从袖袋里拿出了个荷包,那里装着几个金银锞子,“难为你待二哥哥一直如此。”

    袭人接过赏,笑着说了一句本份话。

    探春笑笑,并未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