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玫瑰花刺-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秀宁摸了摸脸,笑了,“还不是你小弟,你怕是不知道吧,你小弟前儿出逗,好悬的狠。吓的我现在想起来都是心惊肉跳。”

    探春听了也是一惊,连忙追问她,“这是怎么弄的,别的弟弟怎么样,没有传上吧?现在小弟如何了,身体怎么样,有没有落下什么症候?”

    赵秀宁拍了拍探春的手,“还好,还好,你几个弟弟娘和你舅母商量了一下,除了最小的这两个,其他三个都送到了书院里去读书了。你小弟一出逗,我就将你三弟送到了你舅母的院子里,倒是平安躲过去了。”

    这些年,赵秀宁先是给江行远生了双胞胎,后来又前后生下了两个儿子。不过在生最下的那个时,因着难产到是伤了身子,以后可能再受孕便难了些。

    为此赵秀宁还特别的遗憾。

    不过她倒是没有表现出来,毕竟自家弟妹看自己的眼睛都绿的样子,她还是知道的。为了刺激刘琉这些年只有一个赵环的事情,赵秀宁也只是在私下里抱怨一番罢了。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生的多,赵秀宁的身材有些走形,不过也只是比丰满多了些肉罢了。

    整个人看起来官家内眷的气度倒是足足的。

    探春听到赵秀宁的话,倒也将刚刚提起来的心放了下来。“这些年爹对你还好,舅舅舅妈还好?”

    “好,都好。你爹那人还是老样子,倒是你舅舅这些年涨了脾气,前儿还踢坏了一个爬床的丫头,让你舅妈一顿生气。”

    “啊?”探春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赵秀宁说的话。

    那个从小不是摸一下刘琉脸蛋,就是拉一下刘琉辫子的赵国基出息了呀。

    赵秀宁看探春这个样子,也没有觉得这话题不应该对着未出阁的姑娘说,“那丫头是你舅妈身边侍候的,趁着你舅舅喝多了,你舅妈又在照顾你弟弟,便以为有机可乘,却不想你舅舅那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人,便是睡着了,不是熟悉的人接近,那也是一马上刀子的。

    幸好你舅妈反感你舅睡个觉还要在床头放刀呀剑呀的,不然那屋子准是血溅三尺不可。可就是这一脚,也踹到了那丫头的心口上。哎呦,你是没瞧见,那丫头当时就吐了口血,被抬下去没两天人就没了。。。。。。”

    上过战场,尤其是在边疆呆了十来年的人都会有反应的下意识反应。这种反应尤其是在酒后的无意识下更为明显。

    因为赵国基这样,现在两家的下人就没有一个敢在爷们喝醉后上前侍候的。

    不过这也给探春提了醒,某个二货可也是上过战场的呢。将来要是成亲了,喝多了,他就自求多福吧。

    呀,呸呸呸,她想的这都是什么。那呆子到现在还不知道她已经借尸还魂的事情呢。下个月吧,下个月一切都归于平静了,就写信告诉他吧。

    因着屋里就只有娘俩个,所以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赵秀宁虽然从心底恨着荣国府那一家子,可还是问了问那家人的近况。

    听着探春挑挑捡捡将这几年的事都说了,赵秀宁‘呸’了一声,骂道,“活该,报应。只是你这般离开,若是让人查出来可如何是好呢?”

    早就不是吴下阿蒙的赵秀宁这几年的官太太生活,也让她的眼界放得很宽,可是骨子里对皇权的敬畏还是大过了天。

    “娘怕什么,这种事情,谁能摆到台面上去说呢。我是谁,长安节度使江行远的嫡长女江陵,跟那什么要和亲的郡主有什么关系?咱们跟贾家非亲非故的,便是人有相似又能说明什么?

    娘与爹爹的事情都已经过去十来年了,当初爹找的那个人伢子都已经作古了,谁还能查到什么。便是查到了什么,,拔出萝卜带出坑,这些年过去了,牵连的人可不只是咱们一两家呢。”

    赵秀宁一想,这话也对。江行远能升迁,弟弟赵国基也能够升职做官,吏部的个人档案可都是有记载的。

    她的诰命身份可是离开京城那年就已经在朝。廷备过案的。现在便是真的让人知道了,又有什么真凭实据。

    娘俩个又说了会话,香奈儿和白芷便将李妈和晴雯做的饭食都端了上来。

    赵秀宁一早就从长安县过来,这会子自然也是饿了。和着探春对着吃了。

    这一顿对于娘俩个来说还是第一次一起吃饭。想到这里赵秀宁的眼睛便又红了起来。

    她过得越好,就越是愧疚这个被她留在京城的女儿。

    “娘,你尝尝这道菜,这道玉兰花炒干果还是我身边的丫头自已想出来的呢。”

    探春就算是从小在荣国府长大,可对于贾家那里的‘食不言,寝不语’也没有养成习惯。于是和赵秀宁吃饭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夹菜让饭。

    江家是新贵,原本也是小门小户出身,更没有那些个规矩,再加上刚开始那几年在边疆物资匮乏,平日里刘琉和赵国基带着赵环也是跟着赵秀宁和江行远一起吃饭的,一家四个大人,剩下的全是小男孩,吃起饭来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也是常事。

    赵秀宁吃了一口,倒也是唇齿留香,笑着说道,“还是你们这些小姑娘心思巧,做这个菜的可是那个长的最俊俏,叫晴雯的那个?”

    探春又给赵秀宁盛了碗汤,一边递给她一边说道,“就是她。做的一手好绣活,这出府没几个月竟然也做了一手好菜。妈尝尝,这汤也鲜的很。”

    “那府里,一对富贵眼,一颗势力心,怎么就肯跟着你出来了?”

    探春一笑,“那有啥,她缺心眼呗。”

    站在门口端着赵秀宁爱吃的一道小菜的晴雯:“。。。。。。”。

  

 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晴雯端着一盘菜,进退不得地站在门外。心中不停地骂自己虚荣。为了多听两句好话; 弄得自己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她以为说起这道菜; 姑娘娘俩怎么地也要多夸她两句; 却没有想到自家姑娘能说出这般话来。

    心里真真是气恼不已。

    她怎么能指望自家不着调的姑娘能说出什么好话来呢。

    天凉了; 看着手中的菜; 晴雯一咬牙便进去了。将菜放在桌上; 又快速地退了出去。

    晴雯来了又走,赵秀宁没好气地看了自家闺女一眼; “这丫头长的好,将来,你是个什么打算。”

    “自然是一直带在身边呀。妈; 晴雯这丫头不是那些有心思的人。脸长的漂亮; 嘴巴不饶人; 倒是心里坦荡的。”

    赵秀宁点头; “你也大了; 正好这里就咱们娘们; 你的婚事有什么想法。是要个文的,还是从武的,我和你爹这两年也看了不少; 就是不知道你是个什么想法。”

    听到赵秀宁这般问,探春想了想便笑道,“妈,我的婚事不急,我自己有打算。回头咱们再说也来的急。咱们是明天回长安吗?”

    赵秀宁一直知道自家闺女是个主意大的; 想当年才一岁多一点就知道藏私房钱补贴她,再大一点竟然收买了二姑娘身边的丫头,时常抱着她来跟自己见面。这一年年的,这孩子也是大事小事自己做主惯了的,估计也不耐烦别人多插手。不过做人父母的,哪有不操心的。

    想到这孩子也才回到自己身边,怎么也要多留几年再嫁出去。现在这事倒也不急。不过是看到晴雯那丫头这才有了些想法。

    “好好,这事随你。咱们明天一早就回长安,早点回去也省得你爹惦记。说起这个,倒是要问你呢。你身边的这三个丫头,除了香奈儿是咱们家安排的。另外两个可有说了什么?”

    赵秀宁话一落,探春‘噗嗤’一声便笑了,“都以为我是狸猫换太子,寄养在荣国府里的呢。”

    赵秀宁听了,也是一笑。这事也确实离奇了些。

    用过了饭,赵秀宁便在探春的房间里小小的迷了一会儿,然后便将她带来的丫头叫了过来,让她们跟着探春的丫头一起收拾探春的行李,明天一早她们就出城去。赶一赶,晌午前后便能到家。

    都说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江行远是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

    赵秀宁这才走了一天,他就觉得心里没着没落的。

    说实话,无论他自己走多远,只要知道她好好的呆在家里,他的心就很踏实。可是换成她出门,他这心里总是惦记着。

    虽然随行安排了不少家丁,可是心里总是不放心。若不是衙门里有些个事不能离开,他是一定要跟着她一起进城接闺女的。

    这么些年,天天被赵秀宁念叨着,江行远那里便不是探春给他托的那个梦,因为某些原因,他也是下意识地将探春当成他和赵秀宁的长女。

    想到她们娘俩明天就到家了,江行远又打发人去看了一下给探春收拾的小院子。

    天凉了,炕得烧起来了。

    院子不大,就在她们俩口子所居住的正院西边。

    是挨着他们最近的一个小挎院了。小小巧巧几间房,倒也精致。

    “哥,到饭点了,吃饭去吧。我姐走时不是说明天回来吗?”赵国基看着在堂屋里往外看的江行远一阵牙酸。

    至于吗?

    江行远摇了摇头,对着赵国基挥了挥手,两人一起朝饭厅走去。

    两个孩子和刘琉都等在那里了,此时见他们来了,都笑着让他们快点入席。

    十多年了,两家人开始的时候还想着要分开什么的,后来倒是再也不提那茬了。越走越近,竟然一日也不曾分开。

    人吧,从战场上下来,经历了生离死别后,很多的事情都看得比较淡了。

    赵国基是没啥大想法的,这辈子就守着他媳妇和他姐他哥他儿子了。而刘琉想的则是儿子独单支线有些表兄弟也能互相帮趁着。

    而赵秀宁则是不愿意和弟弟儿子分开的。江行远这个大家长,自然也愿意从小一起长大的,都守在一起。

    于是两家人倒处得跟一家人似的。

    第二天一早,探春和赵秀宁早早起来,将昨日收拾好的行李都装上车,又吃了早饭,便带着人离开了这处江家小院。

    赶在城门开的第一波出了城,一路几辆马车到是平安无事地到达了长安县。

    一到长安县,赵秀宁便长长地松了口气了。

    从昨天一进入京城,她整个人就紧绷着。感觉心里慌乱的不行,就怕再出什么问题。

    到了长安节度使府,马车从侧车进入,一直到了二门才停下来。

    “太太回来了,大姑娘回来了。”

    府中的下人早就在马车进府的时候便将消息传遍了府里,此时看到赵秀宁下马车,又看到赵秀宁下了马车又牵着一个穿戴不俗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便知道这便是太太此行去接回来的大姑娘。

    “姐姐可是回来了,一路累坏了吧。这就是陵儿吧,都长这么大了。”刘琉听到下人报信连忙从自已居住的院子赶过来,看着牵着下马车的娘俩,笑着迎了上去。

    “见过舅妈,倒是有好多年没见舅妈了,舅妈一向可好?”原来不止她老娘胖了,刘琉也没少胖呀。

    刘琉听到探春还记得她,一张脸都笑开了,“好,好着呢。到是我们陵儿,都长成大姑娘了。”

    难不成你还想着十来年不见,她还是两岁的娃娃不成?

    天山童姥呀那是。

    刘琉伸走从赵秀宁那里接过探春的手,上下的打量着她,越看越是喜欢,“这模样长的倒是俊俏,有几分姐姐年轻时的影子。不过倒比姐姐年轻那会漂亮。咱们家呀全是臭小子,可算是回来个香喷喷的姑娘了。快跟舅妈进去,你的院子你妈和舅妈早就收拾好了,看看可有不喜欢的,要是有不喜欢的,只管让他们换去。”

    “我知道呢,这回了自已家,哪里还能像客人一般客气不自在。妈和舅妈最是疼我,自是知道我喜欢什么。”

    刘琉一听这话,转头对着一侧笑着往里走的赵秀宁说道,“哟,姐姐快瞧瞧这孩子的小嘴,说出来的话,咋就那么甜呢。”

    赵秀宁笑了笑没说话。

    这闺女和儿子哪里能一样,家里的男人都是大老粗,说话个顶个的噎人,姑娘家说话哪里会是这样呢。

    一时三人也没有回正院,而是直接带着人去了安排探春居住的小挎院。

    小挎院三间正房,连着耳房,还有左右几间厢房,住下探春四人,再加上赵秀宁给自家闺女安排的粗使丫头以及婆子什么的倒是绰绰有余。

    中间堂屋,落地圆桌,长榻案台,多宝格。西屋大炕,架子床,梳妆台,屏风,箱笼一应俱全。东屋便是特意给探春设的书房。

    连着西屋的西耳房给探春做了退避之所,而东屋的东耳房则是做了探春的小库房。

    里外看了一圈,探春心下不能更满意。

    亲娘就是亲娘,想的永远是最贴心最周到的。

    对于自己这间屋子,探春相当的满意。于是嘴甜的将赵秀宁和刘琉挨个夸了个遍。之后又送了赵秀宁和刘琉出院子,她才准备梳洗休息一会儿。

    赵秀宁心疼她坐了小半日的马车,让她好好休息一会儿再去正院用膳。

    京城里的道,还算平整,再加上这么多年探春也没有坐过太久的马车,压根就不适应。出京城的土路那叫一个颠簸,木头的车咕噜,差点没将她颠散架了。

    “见过姑娘,奴婢叫四喜,是太太。安排在姑娘院里的大丫头。洗漱水已经打好了,上午便在咱们院里的小厨房给姑娘熬的粥也已经可以吃了,姑娘现在是先洗漱还是先用点子东西?”

    为啥叫四喜,不叫丸子?老娘起名的能力真堪忧。

    “先洗漱吧。”顿了顿,探春看着一旁的香奈儿又说道,“放你几天假,且回家去吧。”

    香奈儿一听这话,眼睛就是一亮,然后眼神灼灼地看着探春,“姑娘,您放奴婢几天假呀?”

    探春笑着扬眉,一副沉思的模样,一会摇头,一会点头,看到香奈儿都心急死了。探春见了这才不逗她了,“十天吧。这十天你就跟家人好好的聚一聚,之后左不过都在府里,想见面,想回家倒也寻常。”看了一眼白芷,“拿十两银子赏她。”

    香奈儿一听有十天假,还有十两银子拿,当下便眉开眼笑地谢过探春不提。

    一旁的四喜也是一脸艳羡地看着香奈儿。

    探春不差钱,对身边的三个从来都很大方。有的时候拿玉笔练手,还经常画一些小首饰送她们。像是金银锞子更是随手给了不少。

    可是香奈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每次赏她,都能乐得跟什么似的。

    一副小财迷的样子。

    探春也没有用香奈儿服侍,直接让她回家去了。

    晴雯收拾好了探春所有的行李也过来侍候时,四喜看着这位比自家姑娘还要美上几分的丫头,一时间更加的有上岗危机。

    姑娘身边的这三个大丫头个顶个的漂亮,而且举手投足间的风范看着着实有规矩。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大家气度。

    晴雯三人都是陪着探春跟着宫里的嬷嬷学过规矩的,在规矩上还真的比四喜这种赵秀宁教导出来的大丫头要好一些。

    一时探春吃过四喜端上来的粥,歪在卧室里跟她说话。“今年多大了,什么时候过府当差的,父母都是干什么的,这院子里有多少侍候的人?”

    “奴婢十四了,八岁进府当差。奴婢的爹是府里的管事,娘是太太院里管针线的。姑娘的院子除了奴婢外,还有四个小丫头,两个媳妇,四个粗使婆子。”

    探春听了点了点头,“白芷,回头按人头放赏。”

    “是。”

    少时,探春又问了些府里的情况,心里也就有了数。看着时辰差不多了,便重新起身换了套衣服,让四喜领路去了赵秀宁的正院。

    而就在这个时候,薛姨妈坐着马车哭哭啼啼地上荣国府求助来了。

    可出了大事了。

    她儿子薛蟠和义忠亲王司庆都双双跪在皇宫门口呢。

    她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真真是要愁死她不可呀。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

 第98章

    第九十八章

    自从薛家搬出了荣国府后,虽然距离远了; 可是走动却仍是常来常往。

    薛姨妈是王家女; 按着王家的习俗; 嫁的都早。再因为当初低嫁; 又是嫁的商户; 在这京城里也没有几个手帕交。王子腾又不在京里; 王子腾之妻虽是她的亲嫂子可是在薛姨妈看来却没有亲姐妹亲的。

    于是虽然宝钗不同意自家老娘时常去荣国府,可也没有办法改变什么。

    不过荣国府这一两年间发生的事情; 倒是让宝钗看得很欢乐。

    活该!叫你算计我哥哥,算计我,算计我们薛家。

    自从薛家进京后; 薛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呢?宝钗打理薛家大小事务; 薛蟠天天被拘在义忠亲王府; 薛姨妈天天受着王夫人的诱导; 总会干一些给宝钗拖后腿的事; 不过总的来说; 还是比荣国府的贾家二房过得舒心多了。

    也因着种种,薛宝的生活倒也还过得去。

    只是薛蟠被司庆看得很紧,几乎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就算是回家了; 也是不许他留宿的,便是留宿,司庆也能折腾得薛蟠回来时浑身发软啥坏事也干不得。

    薛姨妈看着儿子这样,那真真是急在心里。最后听了王夫人的话,给薛蟠娶房媳妇吧。这样一来那义忠亲王总不能不放人回家成亲吧。

    哪成想; 就这么一个举动,就彻底给了司庆大闹皇宫的理由。

    听到薛姨妈都想看好了人家,司庆直接拉着薛蟠去见了庆丰帝,要求赐婚。

    这么荒唐的理由,庆丰帝哪里可能会同意。虽然他巴不得司庆这支血脉断了干净。可这种断法里也不能有他的身影。

    这事传出去,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于是庆丰帝心中遗憾,面上却是一脸愤怒地将人赶了出去。

    薛蟠已经这事就这么了了,还特傻萌地回头给了庆丰帝一个感激的眼神。

    看见薛蟠这样,再想到他们调查的薛蟠,一时间庆丰帝倒也明白了司庆为啥看上这小子了。

    憨傻,蠢呆,心思天真。

    简单到一眼就能看透的心思,正适合他们这些皇家人。

    司庆早就知道庆丰帝不可能就这样下圣旨,所以带着带着自家的蠢萌呆霸王就跪在了皇宫的门口,大声地述说了一遍他的请求,若是皇帝不答应他,他就长跪不起。

    “皇上真是个大好人,我也觉得皇上说的对。这事真荒谬,哎呦,你干嘛打我。”薛蟠还在那里说着,头上就是痛,抬头很不满地对着司庆问道。

    “我得给你个名份。不能让你没名没份地跟着我。”

    薛蟠看着司庆,有些犹豫,最后咬了咬牙,小声地说道,“其实,我也可以不跟着你的。”

    司庆听他这般说,直接当做没听见。

    他抢回来了,那就是他的。现在想跑?做梦去吧。

    薛蟠揉了揉发疼的膝盖,又一次不死心地对司庆说道,“那啥,大家都是男人,我真的不要啥名份,咱回去吧。”

    司庆冷眼扫过薛蟠,狠狠地捏了他一下,“咱们家是你作主还是我做主?”

    薛蟠被捏的疼,眼泪汪汪地说了个‘你’字,然后认命地跪在那里。

    “我对不起我爹,也对不起我娘。她还指望着我娶个媳妇,生一大堆的胖小子呢。”说到这里,薛蟠觉得今天这么一闹,估计他都不能有命活下来,“咱们这几年不是好好的吗?你说这是为啥呀?从早上就跪到现在,午膳都没吃呢。我给我爹上坟,都没跪这么长的时间。就怕我爹在地下心疼我嘞。”

    司庆没好气地睨了他一眼,这个呆子。

    “听说你娘给你看好了人家?”

    薛蟠扭头看他,“咦,你也听说了?我娘说人家姑娘可漂亮了。”

    哼,死性不改,那你就继续跪着吧。

    于是两人便就这么一直跪到了好久,一直到下晌,薛姨妈听到信了。当时就差点晕过去了。

    这还有没有天理王法了?

    你强抢民男还强抢出道理来了?

    薛姨妈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办法,在家里哭骂了一会儿后,便只能让人备车去荣国府求助了。

    薛宝钗看着匆匆离去的老娘,叹了口气。

    她有预感,她这个哥哥估计是要嫁出去了。

    事情果然如薛宝钗所想的那般,在薛姨妈到了荣国府刚刚将事情哭诉完,请着王夫人帮着周旋时,做足了面子的庆丰帝,只得非常‘无奈’地同意了这一场婚事。

    并且为了不断了义忠亲王这支皇室香火,他还会在他的诸位皇子中过继一个过去。

    于是就在王夫人和薛姨妈在那里讨价还价的时候,赐婚圣旨和朝。廷对薛家的补偿便已经到了薛家。

    将薛蟠赐予义忠亲王司庆为王妃。

    赐薛宝钗立女户,可继承家中全部产业。

    赐薛家金银若干,赐义忠亲王妃嫁妆数抬。

    。。。。。。

    所谓女户,便是户无男丁,女人做了户主。可享有家族财产,娶夫生子随自己的姓氏,继承自己的香火。

    于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