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玫瑰花刺-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进了屋子,宝钗便发现穿戴齐整的探春笑迎迎的站在门里。

    “本来想要亲自去迎姐妹们的,只是我们太太不允我出屋子,不让再受了风。这才失礼至此,还请姐妹们不要怪罪。”探春说完,先是浅浅的行了一礼,然后上前两步,一手拉了一个,便往暖阁走去。

    宝钗笑着道无妨,“知道妹妹病了,哪里还能让妹妹亲自出去迎,若是吹了风,岂不是我得的罪过。妹妹可好些了?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只管打发人来找我。我们薛家是商户,买卖东西总比你们家便宜些。”

    此时宝钗说起自家是商户时,一点也不像原著时带着一股子不易查觉的自卑。此时的她是骄傲的,因为这几年名正言顺地接管了薛家后,薛家在她的手下,可谓是恢复了当初她父亲在世时大半的光景呢。

    她相信假以时日,薛家一定会恢复或是更加的辉煌。

    宝钗的话并没有打压江家,炫耀薛家的意思,探春听了一笑,“那先谢谢宝姐姐了,等明儿想要什么了,便派人去找宝姐姐。”转过头,看着一进屋便有些个羞怯模样的宝琴,探春直接让人将她屋里养的两只猫抱了过来。

    这两只猫都已经长成了肥嘟嘟的大猫了。

    大猫不比小猫淘气活泼,不过胜在不会随便挠人咬人,抱过来玩耍解闷最是好的。

    因为早就知道两人要来,所以探春这里准备了不少待客的准备。

    连诗作画这种事情,三个人来弄到底少了些热闹,与其冷冷清清的,还不如说说话,做些别的营生。

    猫被抱了进来,直接放到了暖阁的大炕上。

    探春与宝钗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也没有太生份。宝琴看着宝钗当真脱鞋上榻,这才跟着也上炕上玩耍。

    “妹妹跟着去了一回边疆,听说上个冬天那里大战小仗好几场,只要想想你们就住在那个地方,心里都替你捏了一把汗。”还好有惊无险,因祸得福。

    想到这里,宝钗又笑道,“妹妹当真是好福气,这还未出孝,你那从三品的诰命就到了,将来在京城之中往来应酬想必也不会有人多加为难。”

    因为身份的原因,这个中酸楚,宝钗太知道了。

    探春将宝钗爱吃的点心,捡了一块递给她,“姐姐这话我爱听。我也不过是运气好一些罢了。以前只觉得荣国府的琏二。奶奶是个能干的,也知道姐姐有一身好的本事,只苦于没有办法施展。现在看到宝姐姐将薛家一力撑了起来,倒更让我敬服。”

    探春又拿起了一块点心递到宝琴,“其实这种因为男人得到的诰命,真心没啥好稀罕的。咱们这的女人,一生靠的都是男人。在家时,靠爹,兄弟,出嫁靠的是男人和兄弟,等到将来老了,除了靠男人,兄弟还要靠儿子。

    有什么意趣?这辈子都是别人的附属品。有的时候,我便常想,盛唐时,则天女皇在位,那个时代的女子是不是比现在活的更张扬更舒适?

    听说那是个女人可以休夫,养面首,不在意贞操的时代呢。

    薛宝琴咬了一口点心,便听到探春这般话,当场就懵逼了。

    这位大姐可真敢说。

    薛宝钗早就知道探春想的跟别人不会太一样,只是没有想到会是这般的不一样。

    不过听到探春的话,她心中也有了那么一丝向往。

    若是她也活在盛唐,是不是也可以为官作宰,是不是她的婚姻便不是老大难的问题了。

    她想娶谁就娶谁,她还可以像男人那样,三妻四妾。。。。。。

    想到这里薛宝钗的脸刷的一下便红了。

    真是的,每次跟这丫头聊天,都得被她带到沟里去。

    “你不在京城,可能还不知道,昨天下晌,当今给林姑娘和顺昌候赐婚了。婚期就定在出了国孝没多久。”

    赶紧转移话题吧,不然让这丫头继续说下去,她本就不甘的头就让她说得跑马了。

    喝,这个话题还真的劲爆。

    探春双眼瞪圆,有些不敢相信,“怎么会这么快?好姐姐快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出京之前,不是说林家父子的态度终于软化了吗?可是以她对这二人的了解,应该也不会赶在国孝里请圣旨的。难不成还有别的说法?

    宝钗想了想,再结合自己得到的消息,这才将事情大致走向道了出来。

    原来还是常拓的老家那边派人来催了,或者说在常拓的老家那边,有人不满意常拓的兄弟了,想要做点改革换君主的事情。

    那些人来联系常拓后,常拓先是非常不耐烦,然后越听脸上的神色便越轻松。

    跟他联姻好呀,这办法真是太好了。

    于是常拓好声好气的招待了这些人后,转头便让自己的心腹回了番邦,将这事告诉了那位好兄弟。

    常拓他兄弟一听,这哪成呀,必须得阻止,于是便不知道从哪个旮旯找了个理由,又上书一封请天。朝庆丰帝抓紧将天。朝贵女下嫁。

    而常拓也在这个时候,跑到林家表心意。

    他会一直对黛玉好,会一直留在京城,最远也不过长安的居住。他不会回到番邦搞革命等等一系列的条件后,林如海想了想便也同意了。

    主要是黛玉出了国孝真的不小了,再加上还有庆丰帝的暗示,以及其他因素的存在。黛玉的婚事除了常拓以外,已经再挑不到好的了。

    而且皇子们渐大,新的一轮夺嫡占位也已经开始了,现在将闺女嫁给当今外甥番邦质子的顺昌候也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林如海点头了,常拓一见,还怕他临阵反悔,便拉着他,直接用常拓给他的牌子进宫去了。

    说什么也要将这婚事和赐婚的圣旨今天就弄到手。

    于是这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虽然有几分巧合,但这婚事本来却是非常有看头的。

    探春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不过这倒是一门好亲事。”

    宝钗点头,“是呀。”至少不会有人拉扰站队了。

    想到这事,宝钗又有些个头疼,可是看着一旁的宝琴,她便有些犹豫。探春见了心中明了。

    时近午时,姐妹三人说了会话,探春直接让人将准备好的小席面摆在了炕桌上。

    宝钗见桌上有几道她家常吃的菜,心中微软,说起话来也更见妥帖。

    姐妹们说话了一会儿,探春便让人领着给姐妹俩去了准备的两间厢房歇息一番。

    等到探春这边看了几页子书后,宝钗便真的如她所料的过来找她了。

    她之所以会给姐妹俩安排两间厢房,想的便是让宝钗有可以自由活动的时间。

    探春在宝钗进来后,让人上了茶,便将所有的下人都打发出去了,又将旺财放到门口看门。

    这才笑着问宝钗,“宝姐姐可是有事要问我?”

    宝钗点头,又摇头。

    她有事问她,问的却不是她想的那个身世,而是其他。

 第168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宝钗精于世故; 知道有些能问,有些问不得; 关于探春现在台面上身世; 宝钗觉得就算是她问了,估计因由也不会是她想到的。而且不管是什么过程; 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想要过得好; 这是人之常情。

    而有些人有些不想认人知道的能力也是正常的。

    别的她无需知道,只要知道现在的人绝对与她那位好姨母没有任何关系就好了。

    姨母当初是如何算计自家的,别人不知道,她却是最清楚的。若不是面前的姑娘一时‘口快’她薛家估计也不会有今日。

    她今天来找探春; 却实是有事情要问她。而这个问题,她也不是不能问别人; 可是心中总是有些不托底。

    “宝姐姐又是点头; 又是摇头,是做什么呢?”探春笑着打趣了一下面前的姑娘。

    心中对于她能问的问题; 探春早就想好了‘理由’,此时倒也做好了准备。

    宝钗见探春这个样子,摇头轻笑,“前儿在家里见到了宝玉; 听宝玉说是跟着你们一起回的京城。姨妈那里?”

    探春没有想到宝钗会问这个,有些诧异,“二太太那里,我是请了爹和妈帮忙; 爹妈在收到我消息后,便已经打发人去了金陵。”想到这里,探春又将自己给王夫人请的法号说了出来。

    宝钗听了,囧的半天不能言语。

    缺德?到底是谁更缺德一些呀。

    有这么个法号,真真让人难以启齿。

    不过想到这个法号却也真的很配她姨妈的人品。

    她对宝玉无感,可是若必须成亲的话,宝玉却是个好人选。

    性子软容易拿捏,而且以宝玉的心性,她也不担心会引狼入室。

    只是若是宝玉的话,却失了家族助力。

    她哥虽然是圣旨亲赐的义忠亲王妃,可是她哥那样的婚姻生活,她却并不看好。她们薛家现在不惧京城各方势力便是因着王府的面子,可这也不是长久之事。若哪一天她们借不到王府的势力时,又当如何呢?

    再一个,她最害怕的便是她辛辛苦苦守护着的薛家,再成为别人家的附属。成为有心人士的钱袋子。

    唉,为了这婚事,可算是愁死她了。若是姨妈也被接进了京城,宝钗觉得她得更头疼。不过姨妈有了那么一个‘身份’倒也是好事。

    心底忖了探春一句‘促狭’,宝钗放下这个话题,又说起了别的。“宫里的宜妃娘娘产下了位皇子,皇上已经下旨将这位皇子过继到哥哥名下,满月的时候,便封了世子,待成年后便可袭爵了。不过因王府没有女眷,宜妃娘娘怕小世子受不到妥善的照顾,特请旨带在身边抚养至六岁。”

    探春愣了一下,“宜妃娘娘?”谁呀?

    宝钗眼角微抽,“就是原来荣国府的二姑娘,贾迎春。”

    探春摸了摸鼻子,一时间有些个不好意思。

    因为有那一瞬间,探春想到了康大大的某位宫妃。。。。。。

    探春脸皮还是有一定的厚度的,虽然不够修城墙,不过此时倒是可以忽略不计刚刚那点尴尬,“这倒是好事,将来薛大哥哥晚年也有靠了。”

    宝钗点头,“我和我妈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怕那孩子长在宫里,与哥哥不亲。不过就哥哥那般性子,便是将世子养在身边,估计也亲不起来。”

    探春点头,这年头大家的孩子,哪个不是身边一群侍候的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孩子见到自家老爹就很少有亲近的。

    一来这个时代讲究什么严父慈母,二来便是这个时代大家族的父子见面相处的时间太少。三则是一般的大家族,父亲不只一个女人,也就不会只有一个儿子,而若是每个儿子的母亲又不是同一个人的时候,父亲的疼爱就有了选择性,儿子的孝心便有了保留和防备。

    就连江家这里,若不是草根出身,所有的孩子只有一个妈,估计也不会这般亲密了。

    。。。当然,薛蟠在这里扮演的是慈母的角色,他的主要事情,便是与儿子的乳母争儿子的注意力。

    “宝姐姐无需担心,要知道不孝也是大罪。当初的荣国府老太太为什么能够那般拿捏贾家大房,仗的不也是孝道大义吗?薛大哥哥的身份和辈份在那里摆着呢,你就放心吧。”

    “这一点,我倒是不担心。我担心的还是哥哥以后的日子。”

    探春先是扬眉,然后略一寻思便明白了宝钗话中的意思,于是呵呵一笑,“难不成你还怕你那大嫂子将来再娶个侧妃回去?放心吧,小老百姓不知道那义忠亲王的来历,咱们还不知道?当今许他娶男妃,赐子嗣便不会再让他纳什么侧妃。宝姐姐,你这是关心则乱了呢,不然再不会想不到的。”

    听到宝钗这般言论,探春是真的很想笑,宝钗这是担心嫁出去的薛蟠将来上了年纪失了宠爱?

    可她也不想想,薛蟠那包子长的虽然还不错,可是也没有美到惊天动,泣鬼神的地步,他能成亲这几年一直得宠,估计凭的也不是他那长相。

    所以就算是他将来老了,长残了,估计也不会是因为这些原因失宠。

    。。。也许是宝钗的那个男大嫂实在是受不了她大哥的蠢萌了呢。

    又蠢又萌。

    听说前儿在宫里又干了件丢人的事。

    她在回来的路上都听说义忠王妃又闹笑话了呢。

    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竟然可以盖过宫妃生皇子的消息,而传的那么远。

    呃,其实薛蟠也没干什么。就是在迎春那个小皇子满月的时候,说了句这孩子真磕碜,跟他长的不像什么的。

    一个月的孩子能好看到哪里去,咱们且不说。只说这孩子跟你一点血缘都没有,能长的相才怪了。

    这抱怨的话,张嘴就来,皇帝和其他的皇亲以及皇子的原亲妈都尴尬的不得了。就只有他一个人还觉得委屈,可怜巴巴地回头找司庆小哥。

    司庆小哥当场都不知道要如何给自家傻孢子救场了,只得硬着头皮说了句,这孩子一看就长的像我。

    哪里想到傻孢子牌的义忠王妃听了,竟然一脸怜悯和庆幸的看着司庆说了句,‘你命可真好,小时候长的这么磕碜,竟然没被送出去。不过真没想到你小时候丑,长大了倒是一点也看不出丑了。’

    在薛王妃的心中,皇帝就是因为这个儿子长的丑,才要巴巴的送人的。

    就这么一句话,将整个本就不算热闹的满月宴给弄冷场了。

    然后这件事情又被删删减减的传了出去。

    。。。。。。

    宝钗此时听了探春的话,心里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也有了主心骨,“妹妹说的是,只是我哥哥那人,总是让人放心不下罢了。”

    探春非常想要回她一句‘傻人有傻福’,不过怕这么说了宝钗不高兴,便只得说道,“薛大哥哥自来便有福气,便是将来有什么,名下有了一个皇子做世子,他也不会有什么妨碍的。就算是将来有什么变故,也没有人能够撼动世子的位置。而世子无事,薛大哥哥便无事。”

    探春没有说的下一句,宝钗却想到了。

    若是世子出了事,估计不说她哥哥了,便是整个义忠亲王府都要有大。麻烦了。

    不过这么一想,宝钗倒也放下了心。

    话到此时,宝钗这才说起了她来此的目的,“妹妹是知道我们家的,说句不怕你笑的话,别说我妈在上心我的婚事,就是京城中其他人也在上心我的婚事。当今几位皇子年纪都大了,身边又有了自己的门人。。。。。。

    时常有哪位皇子的门人到薛家提亲,知道人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姐姐也不敢应答,现在洽巧有国孝有了推拒的借口,只是出了国孝后,却不知道又要怎么办了。我妈那人想要亲上加亲,只是宝玉。。。。。。”

    宝钗不想娶个那些皇子门人的庶出子,然后被迫站队。但是也不想娶宝玉,让自家连个其他的势力都没有。

    要知道以宝玉现在的情况,他是没有什么娘家的。

    可是若是娶了某些人家的庶出子,她又怕将来有一天,这男人联合家里人再收薛家做些什么。

    一时间左右为难,便想要问问面前非常有主意的探春。

    宝钗的一番考虑说的很清楚,可是探春却觉得这种事情完全不需要考虑,“宝姐姐现在也是家主了,就不能找个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吗?”

    为什么总要这般考虑婚姻之事。难道这个时候就不能想想她手中握着的家主权利吗?

    宝钗听了摇头苦笑,“情投意合,谈何容易。人心难测,我现在根本就分不清每每接近我的人,是图我的人,还是图我薛家的产业。

    妹妹也是知道的,我们薛家不说富可敌国,可也是富贵之门。有了我薛家的财富,收买官员,或是干些别的事情,便轻松很多。

    这两年,也不是没有人蓄意接近我。每月我去铺子里查帐,总会碰到几个长的平头齐脸的青年,旁的不论,只说妹妹去北边的这半年,我光是在往返家中与铺子的路上,就碰到了三四起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事。

    那些人,真当我是傻子不成?这般书里的情节也敢拿出来显眼。”

    探春:“。。。。。。”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还想着从今天开始就只更一章的,不过收了地雷票,蠢作者还没睡,便又发了一章。

    。

    感谢瑞投了一颗地雷,谢谢!

 第169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探春没有想到这个时代的人这么会玩。

    英雄救美这种桥段都能这般频繁的上演; 也是让人醉了。

    他们也不想想,宝钗虽然是个姑娘; 可也不是那种轻浮没有见识之辈。话本里的那些故事; 不过是一些穷酸书生没事自己臆想出来的罢了。

    贾老太太没事还能来一回掰谎记,就可见这种事情有多慌缪了。

    宝钗能以一个姑娘的身份掌控薛家几年; 更将薛家里外治得服服贴贴,不但如此又将薛家铺子弄得兴隆不已; 财源广进,这样的姑娘,几个见义勇为真的能感动?

    。。。。。。至少也要一打以上才行吧。

    ╮( ̄▽ ̄)╭

    说真心话,旁人探春不敢打包票; 可是宝钗却觉不会被‘感动’,这是肯定的。

    宝钗心性如铁; 原著中都能对着王夫人劝说金钏是失足落水; 更何况这种闹剧般的事情。

    那么浪漫的事情都可以弄成这种批发转零售的感觉,探春也是蛮同情面前这姑娘的。

    这日子让她成这样; 也不容易。

    其实在探春看来,宝玉也还不错。至少现在的宝玉比原著中强了许多。

    因为从小到大的经历,再加上种种事情的发生,宝玉真的比原著中务实了许多; 也‘正常’了许多。

    原著中的宝玉,天天拿着他那块玉说事,一不顺心就砸砸砸。而现在的宝玉呢,至少知道了生活; 生计,以及其他的一个男人应该知道的事情。

    虽然还是没有什么大的用处,可是倒也知道了一个男人的责任和义务。若是闭着眼睛,也能将就一下。

    而且,乃们就没有发现,宝钗和宝玉的性格正是互补了吗?

    。。。。。。

    宝钗温和端庄的脸上满满的嘲讽,探春看了她一眼,然后又将脸上的同情之色收了。

    宝钗并不需要她的同情。

    “要不宝姐姐也来个选秀吧?”反正宝钗这身份,再加上这种种闹剧,也不怕再将事情弄得更大了。

    宝钗:“。。。。。。”为什么她突然间觉得找探春商量这事很不靠谱呢。

    探春见宝钗没有言语,便想着再接再厉好好游说一番,确不成想这个时候外面竟然开始下起了雨。

    “这是怎么说的,刚刚还是睛天,怎么说下就下起来了呢。”

    宝钗顺着窗户看见了外面下起的雪,眉头皱的死紧,这雨下的这般又大又急,看起来稍后便会止住,只是一会儿从长安回京城的路却一定不会好走了。

    想到此,宝钗心中更是烦闷。

    “这就是人不留客,天留客。稍后我让下人骑马去京城给姨妈报个信,姐姐和琴妹妹就暂时先在我这里住上一晚,等明日再走也不迟。”

    宝钗闻言,也没有跟探春客气,“此时天长,本想着等过了日头最晒的时辰再回京城,哪里想到竟然赶上下雨了。”

    雨后官道也不好走,马车也是极容易卡轱辘的。但一来二去的耽误了,两个姑娘再进不了城,那就真真是有事干了。

    探春和宝钗都想到了这一点,倒也没有多说什么,便真的留在这江家。

    要是知道进不了城不算什么大事,大事便是宝钗害怕再出点什么意外。

    比如说之前在京城里的见义勇为,直接变成了前半部分。。。。。。

    下雨了,宝琴也扶着丫头从厢房里走了出来。听到探春和宝钗的话,也没有反驳坚持,乖乖听话的留下了。

    这雨一下就是一个时辰,虽说到了后面雨越下越小,甚至雨停后还出现了彩虹,但是宝钗姐俩也没有想到就近赶路的。

    这要是在京城,便是城南城北,也是无妨,可是长安与京城之间还隔着好长的一路官道呢。

    因为决定留宿在这里,三人便又说起了女儿家的悄悄话。

    江家这边,吃饭都是全家一起吃的,不过晚饭的时候,因为宝钗和宝琴的缘故倒是分开来吃的。

    江家其他人都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一起用晚膳,探春带着宝钗姐俩在自己的院子里用。

    赵秀宁和刘琉都让人送了几道菜过来,三人站着接了,复又坐下继续食用。

    饭毕,探春征得了宝钗的同意,便让人领着宝钗和宝琴去了江家花园子里消食以及偶遇一下宝琴的未婚夫。

    未婚夫妻在花园子里偶遇了一下,彼此说了两句话后便又各自分开了。

    之后回房休息,第二日用了早膳,探春才将姐妹二人送出了江府。

    至于宝钗一起想要问探春的另一个最深层次的问题,一直没有问出来。

    京城之中谁人不知道探春的那位夫婿跟圣上的亲外甥是三十二拜之交,以两人的关系 ,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