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五行缺钱-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位者有自知之明,不外行指挥内行,就能事事妥帖,高枕无忧。”薛王氏又开始背书,她只是一时不自在,很快就想通了,笑道:“浩哥放心吧,我懂的,一定不辜负你反复教导。”
    “都是为夫该做的,当面教子,枕边教妻,嗯?夫人给我一个教妻的机会。”薛逊神态暧昧,羞得薛王氏红了一张银盘脸。
    这四个美人教由朱清教导,最后视情况决定她们的去除。朱清本来就是从暗卫训练中脱颖而出的,虽训练方向不同,但她只要站在那里,就是四位美人活生生的榜样,不怕她们不动心。此事由朱清接管,薛逊不必再费心。
    朝廷那边也没心思关注当作闲棋信步走的四位美人,薛逊推辞朝廷拨款的折子一上去,朝廷就炸开了锅。据说皇帝当场就砸了书房,怒斥薛逊“不识抬举”。
    其他人看薛逊推辞也有些迟疑,难道这笔银子烫手到薛逊不敢接。后来薛逊“我家不差钱”的言论一出,众人才放下心来。好吧,不能和财大气粗的薛家比,有银子,谁还嫌多呢?众人心安理得的收下朝廷拨款,也不是所有势力都目光短浅,只想着捞银子的,也有想建设封地,现在有朝廷出银子,他们乐的收买民心。
    朝廷接着又发了一道诏令,提醒诸人在皇帝登基之时曾大赦天下,宣布废黜徭役,所有工程不得在民间征调民夫,要自己想办法完成。诏令提醒大家不要知法犯法,勿谓言之不预,若是犯法,皇帝不会轻饶。
    看样子好像是皇帝不甘白出银子,要为难一下他们,这些人面带微笑,这点儿小手段哪里为难的住。他们麾下有大量的辅兵,这些辅兵占着兵的名号,事实上就是民夫组成的运输队、后勤队,正式军不能牺牲的时候,还要充当一下炮灰队。由他们来修建工程,还省了一大笔开支银子呢。
    事情好像真的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一两年都没出问题,人们开始嘲笑薛逊胆小怕事,白白损失了一大笔银子。
    薛逊不置可否,他也在兴修水利,不仅不用朝廷给银子,而且把工程都外包出去,交给商业性质的建筑队来办。不用士兵、不用辅兵,更不是徭役,直接用上了商业手段。没有违反朝廷的政令,当然投进去的银子不计其数。
    等到全国开始热火朝天的兴起修建热潮的时候,皇帝又下令征调“精兵”。旨意上说现在全国都在修建,人手吃紧,征调各地府辅兵帮助工程建设。写做辅兵读做民夫,皇帝给他们的官方称谓是“精兵”。反正这些人在自己的地盘上也是修建,在别人的地盘上也是修建,而且朝廷征调“精兵”还要给一笔钱,又不阻止他们修成回乡,相当于白赚一笔。各方势力再没有不满意的,只觉得皇帝已经把他们当成臣下,把这天下当成他的天下,不吝财帛支持建设。
    旨意在薛逊这里又碰壁了。薛逊上书回复,说他治下根本没有辅兵,朝廷旨意说的是参与建设的辅兵要抽调为精兵,他治下没有,无法抽调。
    人人都好打理,就薛逊是个棒槌,皇帝又专门下了一道旨意,抽调“城中少年”“乡间少年”,其实就是把在城里乡野游荡的流氓、浪荡子之类的打包给他。江西治下富裕,已经开始滋生这类刺头,明其名曰“游侠”,实际上就是城中乡里一害。
    薛逊马上上书请罪,说皇帝误会他了,他治理百姓劳心劳力,成果斐然,江西境内绝对没有这种坏人。顺便还和皇帝科普了一下江西的政策,男子六岁到十五岁之间强制在乡学进行集中教育,用圣人言教导他们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当然教育的重点是忠君爱国,沐浴陛下天恩。乡学也是薛逊的发明,皇帝还想这两年江西籍贯的考生越来越多,没想到薛逊居然用这样的阳谋,皇帝能下旨说办学校不好吗?少不得咬牙认了。
    薛逊就是这么一粒蒸不烂;煮不热;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任皇帝手段万千,他就是不让他治下人口流出,户籍制度之严格,全国瞩目。

第71章 薛逊列传

“精兵”的离开,并未引起波澜,对于体格健壮、没有家室的人来说,离开故乡去京城打工并不是为难的事情,反正这些浪荡子在哪里都是打劫为生;对各地势力而言,这也不是什么离谱的事情,反正皇帝照常给军饷粮草,又有“精兵”补贴,他们乐的赚钱。
    只有薛逊不为所动,任何时候异于常人都是引人注目的,也许皇帝想探一探薛逊的底,以康嫔薛氏升为康妃,请家人相见庆贺为由,召薛逊进京。
    薛逊当年敢进京,如今又有何惧,薛蟠已是总角之年,江西一切尽在掌握,薛逊放心大胆的走了,就连薛王氏都没有多嘱咐一句。
    入京觐见,再见皇帝,薛逊突然觉得时光过得真快。当年霸气外露,气质冷峻的帝王,如今已经变得儒雅内敛,仿若一柄寒光凛冽的宝剑,而今收入剑鞘。看着无害许多,当然,若是有人胆敢冒犯他的威严,这柄宝剑不介意让人见识他的锋利。
    也许是薛逊看的时间太久了,皇帝诧异问道:“薛卿看什么呢?”
    “陛下恕罪,陛下威严日盛,臣一时恍惚。”薛逊拱手施礼,不经帝王允许直视龙颜实在冒犯。
    皇帝哑然失笑,“薛卿也学会说好话了。”
    “臣素来只说实话,若是听着好听的,肯定是事实更好的缘故。”
    皇帝这次是真笑了,一向桀骜的薛逊居然也有柔声软语的时候,真是让人惊讶。皇帝可不认为这是他的什么威严,江西依旧不在他的掌控中,薛逊有恃无恐,却能说出这等话,皇帝心情颇好。这也就是薛逊了,从未对皇帝有过温言,而今突然听到一句半句,皇帝忍不住勾了了勾嘴角。别笑看这个动作,做了这些年的皇帝喜怒不形于色,能勾勾嘴角已经是西洋景了。
    薛逊可恶,但本事总是有的,皇帝尊重这份才干,惠及康妃。“薛卿替朕镇守江西,劳苦功高,康妃在宫中一直颇为牵挂,今次康妃升位,朕请你来帝都见她一见,以慰她思念亲人之苦。”皇帝深情道,眉目间全是对康妃的情深义重。
    “陛下仁慈,康妃娘娘必然感念,臣也铭记于心。”
    “薛卿家中可好?”
    “多谢陛下垂问,一切都好。老妻贤惠,儿子活泼可爱,女儿端庄大方,甚好。”薛逊没有提薛越和薛家三房,一副独夫模样。
    皇帝努力找话题,薛逊却油盐不进,皇帝也不生气,只吩咐內侍道:“朕要宴请薛卿,去请康妃来,见见她哥哥。”
    “陛下恕罪,此乃议事正殿,处理国政之所,后妃不敢僭越,臣亦不敢在此求见娘娘。”薛逊赶紧推辞。
    “你呀,就是太小心,按民间的说法,你还是朕的小舅子呢。”皇帝打趣道。
    薛逊猛然跪下,道:“陛下言重,臣惶恐,不敢僭越。中宫娘娘安在,没有妃妾兄长以国舅自居的道理。”
    皇帝无趣的撇撇嘴,不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薛逊也太会冷场了。“薛卿就是这般古板,这才是老成谋国之态,朕心甚慰,哪里回怪罪。起来吧,就把宴席改在昭玉宫。”
    昭玉宫虽然名字温柔,但并非后妃住所,乃是前廷宫殿,平常帝王用以招待贵宾,宴请使臣。
    薛逊看皇帝不给他找麻烦,才麻溜爬起,唯唯诺诺请罪,随着皇帝起驾往昭玉宫而去。
    “薛卿一路赶来颇为辛苦,赐轿。”皇帝临上龙辇之时丢下一句,没等薛逊推辞就走了。那早就停在那里的轿子摆明了是早有预谋,薛逊看轿子没有违制,从善如流坐了上去。皇帝既然要施恩,薛逊也乐的配合。
    皇帝和薛逊到昭玉宫的时候,康妃薛氏已经在宫门口等着了。
    “妾见过陛下。”康妃婷婷一礼,皇帝赶紧伸手扶住,“爱妃不必多礼,瞧瞧,谁来看你了。”
    “兄长。”康妃福身,薛逊赶紧推开,拱手作揖道:“娘娘折煞微臣了。”康妃已是君,薛逊在明面上不会让人拿到把柄。
    薛逊刚才打量了康妃一眼,只见她穿着妃位宫装常服,杏黄色上衣,交领窄袖,绣蟒纹鸾鸟,深红色下裙,亦是彩绣辉煌。大约是为了展示康妃圣宠正浓,身上披挂了许多配饰,行动间环配叮当,头上虽未戴凤冠,可簪、钗繁复,一片珠光宝气。
    早就说过康妃是个聪慧的女人,这些年,其他各方势力送上的女人,进宫初封是什么位分,现在还是什么位分,只有降等,没有升迁,她能顺利晋升为妃,是前朝薛逊不受控制,皇帝施恩的原因,更是她举止得当,得皇帝欢心的缘故。
    康妃一礼一唤,语气自然,没有泪流满面仿若在皇宫受了莫大委屈,也没有神色麻木,好似怨恨薛家。一举一动合乎礼仪,又带着亲热,完全符合皇帝今天举办“家宴”的用意。
    双方叙礼完毕,入昭玉宫分席落座。酒菜早已就位,皇帝举杯道:“薛卿,朕敬你。”
    “不敢,臣敬陛下。”薛逊端起酒杯,开始了“应酬。”
    薛逊刚放下杯子,侍立在皇帝身边的大总管边小碎步过来拿起酒壶道:“老奴给薛公斟酒。”
    “公公客气,您是天子仆役,非臣下所能指使,请您放着,我自便就是。”
    “薛卿啊,早说了不用这般客气。”皇帝劝道。
    “臣不敢僭越。”一句万金油的理由,薛逊车轱辘话来回说。
    今日薛逊拒绝皇帝的次数太多了,皇帝就算有心拉拢,薛逊这般生硬,皇帝也不是抖m,心中不愉,摆起脸色来。
    “你这奴才笨手笨脚,还不退下。”康妃轻斥一声,温柔请示道:“陛下,说好了是家宴,自然只论亲戚,不乱君臣,陛下让他们来裹乱做什么,妾为陛下和兄长执壶便是。兄长也不必推辞,小妹就算做了皇妃,依旧是你的妹妹啊,陛下金口玉言,今日可是家宴。陛下,您说是吗?”
    “是极,是极,那便辛苦爱妃了。”皇帝雨过天晴,抚掌赞道:“爱妃果然贤惠。”
    康妃娇羞脸红,低头不语。
    “如此,臣却之不恭,劳烦娘娘了。”薛逊在见面后第一次和康妃有了眼神交流。
    皇帝和薛逊不着边际的说些风土人情,各地风物,现在皇帝想收回在江西的大权,薛逊却死死把持权柄,男人间的谈话少了权利这个话题,可说的就不多了。
    在好几回把天聊死之后,看不过去的康妃请旨传了歌舞进来。丝竹声一起,薛逊就全神贯注的欣赏宫廷舞乐去了。心中长出一口气,再也不用费尽心思找话题了。
    吃过酒菜,又赏歌舞,皇帝在薛逊身上耽搁了一上午,这对日理万机的皇帝来说已是难得。
    “朕前朝还有政务处理,你们兄妹好不容易见面,叙叙旧才好。”皇帝酒足饭饱,准备起身退场。
    “宫妃外男自当避嫌,娘娘侍奉陛下,为家国尽忠,臣深感荣耀,并无他言叮嘱,只请娘娘保重身体。”薛逊起身行礼。
    不待皇帝说什么,康妃就回礼道:“也请兄长保重。”
    人家都已经告别过了,皇帝能说什么,无奈带着薛逊又转回正殿。废话今早已经说的够多了,没有话说皇帝只好打发薛逊出宫。
    皇帝从前朝拉拢不了薛逊,本想从后宫着手,用“亲情”打动他,没想到他根本不接茬。也是,康妃不顾半路认的义妹,还是主母身边丫头出身,能有什么感情。
    皇帝又赏了一大堆东西给薛逊,无奈让他回江西了,仿佛此次召他入京,果然只是为了庆贺康妃升位一般。
    本以为日子会这么平静的过下去,没想到薛逊刚回江西,皇帝就发出圣旨,斥责南方多地地方官“专恣不法,属邑不治”,大白话来说,这些地方官不但自己是不法之徒,治下郡县也未能大治。皇帝是个讲道理的人,即便臣下犯了这样大错误,他也没有直接夺职,而是派遣一批知县,到地方帮助治理。
    这些知县却不是寒门学士或者低阶翰林,而是一批朝堂实权派:左赞善大夫(从七品)、屯田员外郎(七品)、监察御史(八品),都是位卑权重的人物,常年陪侍在皇帝身边,名副其实的天子近臣。这些地方官往日进京觐见的时候,还要往这些人口袋里塞钱,请他们帮忙美言几句呢,现在居然全部下放为七品知县。
    自来京官大三级,更何况这些天子近臣。他们到任地方的时候,就是当地实际掌权者也要临郊亲迎。这些知县一到地方便开始指手画脚,指出治下总总不合适之处。县令负责收税,从此地上稅银与他们无缘;县令负责缉盗、刑名,一到任就开始重审案件,此时做官谁是清白的,只要有“彻查”二字,总能查出些毛病来。这些县令可是“钦差”,有先斩后奏之权,顺手就咔擦了许多不法之徒,赶巧被咔擦的都是当地掌权者心腹。税收、司法都是区域治理权利的象征,这些“高级”县令飞速架空了当地掌权者。
    掌权者是傻子吗?就任由这些文人耀武扬威,不加以打击?
    怎么打击?大义皇帝占着,君父有命,臣下不能违抗。最关键的是他们保障自己当兵权早已是空中楼阁,他们治下的辅兵早已被皇帝拉去建设水利工程。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辅兵”,可去京畿那种繁华之地,正兵也眼红啊,正兵反过来讨好辅兵,要买他们的身份名额。这些乱象当初掌权者也是知道的,可从未放在心上,不管正兵辅兵,他们的“精兵”都让皇帝忽悠去背砖头了。连体格健壮的流氓地痞都被收走了,现在他们想反抗都凑不齐人了。
    现在南方名义上还在各方势力之下,可实际已经和他们没关系了,皇帝真正掌握了这些地区。马上,既有御史揭发诸位地方官罪行,最严重的有谋反,最轻的有纵奴行凶。
    皇帝明察秋毫,并不怪罪地方官,只说“卿有疾”,京城汇集了天下最好的大夫,最便利的生活条件,调任这些地方官京城任职。这些地方官全部被剪除羽翼,入京仰皇帝鼻息,皇帝手段温和,未出人命,地方官连孤注一掷的勇气都生不出。如此以柔克刚,不过舍了几个高位虚职,就收拢了南方各地,谁不赞叹皇帝仁慈?
    至于入了京城之后?保证他们翻不起任何浪花。
    原本山头林立的南方突然之间就海晏河清了,倒把独树一帜的江西显出来。

第72章 薛逊列传

在这场席卷南方各地的政变中,唯有江西不受影响,依旧保持着超然的地位,江西的人口几乎没有流通,军队还在薛逊的掌控中。薛越手下的船队还不停的为他们薛家创造财富,薛家不差钱,现在依然如此。
    而今众人才感叹薛逊的先见之明,谁能想到皇帝忍辱负重,付出了这么多金钱和时间,就为了麻痹他们,调走他们身边的精兵。唉,而今说什么都晚了,进京之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过任凭皇帝宰割。匍匐在地,皇帝也不见得会放过他们的。
    若说此次政变的影响,大约就是薛逊在众人眼中更加高深莫测了吧。他料到了皇帝的一举一动,猜透了皇帝的心思,顺利保准了家业性命。很多从南方政变中侥幸逃生的人都赶着投奔薛逊,薛逊对皇帝忠心耿耿,自然把这些“乱臣贼子”上交朝廷。
    当然,上交的只是“出名”的和没本事的,真正的人才薛逊都守着呢。他们家做这事儿已经是传统了,当初薛老爷不就收留了改名换姓的江洋大盗马先生吗?
    皇帝真的拿薛逊没办法了,只能施恩拉拢,等到南方政变尘埃落定,康妃升任贵妃,赐嘉号“贞”。忠贞忠贞,皇帝封的不是薛贵妃,而是薛逊啊。
    薛逊享国公双禄,再赐“宣、忠、保、正”的美号;薛王氏加国夫人,薛蟠赐婚公主,薛宝钗得封郡主,薛越爵位升至侯爵,名下商队许以种种特权,还赐下吉田,远在金陵的三房也受益,一家显耀,一族沾光。
    这场南方政变,是武力与权谋的完美结合,皇帝用宫妃一招降低了诸人的戒心,接着又用赏赐软化心志,然后顺理成章的“削其精兵”,从此财政、民政、军事、司法大权都收归皇帝手中。
    “陛下可真了不起啊!”薛逊感叹道。
    人人都以为皇帝软弱小家子气,谁能想到他蛰伏三年,就为了这一举成擒。
    “多亏大人当时一力主张推辞朝廷拨款,否则,江西也要走上其他人的老路了。”魏江赞道,这几年不知有多少人明里暗里讽刺薛家胆小怕事。
    薛逊摆摆手,谦虚的虚言都不想说。
    “现在要紧的是我们怎么办?”银霜点题道。
    南方局势变化如此之大,金兽、银霜、铁兴霸之流都回了南昌,商议对策。便数史上功臣之家,谁能完好无损的退下?功臣如此,权臣又如何,薛家集功臣、权臣、叛臣于一体,又当如何?
    薛逊愁眉不展,怎么做都好像是死路一条啊。心腹、幕僚集中在书房,他们也在思索,可谁也提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大哥不必忧虑,长江沿岸还在掌握之中,杭州入海口已被薛家占据,若真到了事不可为的那一天,退走海外未尝不可。”铁兴霸劝道:“当然,说这些还为时尚早,陛下年长大哥,今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
    铁兴霸作为领军之人,人如其名,一向是铁血刚硬一往无前的人物,连他都开始思考退路,实在是江西的前景堪忧。现在看起来,江西自然风光,全天下都比不上的富饶繁华和集权,可日后怎么办?薛逊若是“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人物,当初穿成薛逊,他就直接卷了薛家的财产跑到海外当土皇帝去了。他心中的道德阻止他做一个不顾日后不思前路的人,自然只能日日处于膏粱锦缎之中,却愁眉苦思日后。
    薛逊想不出办法,其他人亦是。
    “船到桥头自然直,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大家都回去吧。在任上善待百姓,多培养士人,发展当地工匠技术、商贾贸易。教养好子孙后代,如此即便有那么一天,子孙后代的日子也不会太差。”薛逊笑道。
    “谨遵主子吩咐。”诸人起身抱拳。
    是啊,就是再差,当他们活着的时候,尤其是薛逊活着的时候,皇家绝对不敢动江西。至于子孙,世上哪儿有不败的世家,教养好子孙,日后看他们自己了。
    诸人鱼贯而出,薛逊却不死心坐在书房,逼迫着自己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解决延续性的问题。朱清就在此时求见,自从她生产过后,重心一直在协理内宅事务上,而今江西独树一帜,内宅能什么大事?
    “大哥安好,您还记得让我调教的四个御赐美人吗?”朱清是个爽快人,直接开门见山道。
    “哦,记得,就是……那什么……荷花?”
    朱清黑线,最出色的婷婷的确气质清冽犹如清荷,但你抓重点的能力也实在太好了。“是婷婷、媛媛、敏敏、芳芳,其中婷婷最为出色。”
    “她们已经学好了?”薛逊问道。
    “学好了,容貌日盛,气质各有千秋,骨子里却是兄长最爱的性子。”
    薛逊失笑,他又不是教导来给自己用的,“什么叫我最爱?当心你嫂子听了吃醋。”
    “就是兄长最爱,外柔内刚,即便容貌再柔美,也坚强独立,不是庭院中的藤蔓,只能是疾风中的劲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清神色严肃,她没有开玩笑。
    薛逊长叹一声,他的喜好果然是瞒不住的,“你既然知道,就知我最欣赏你什么。即便二妹妹入宫做了妃妾,看似以色侍人,她也是我心中风吹不折雨打不败的劲草。”
    “朱清知道。”朱清知道,所以她在薛逊面前不再诚惶诚恐,即便分薄内宅权利会让薛王氏不悦,她也从未退缩,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薛逊的底线在哪里。“此四人均是可造之材,请兄长收为义妹,他日当有大用。”
    “你不反感吗?”薛逊的确有给这几人身份,让她们联姻的意思,可她们是从调培养来伺候人的,可谓玩物,这个年代道德还是人们心中衡量人事的标准,笑娼不笑贫。
    “应有之义,兄长放心,她们也是愿意的。”朱清不会告诉薛逊,自来权贵就有把自家“姐妹”送给其他势力做妾做娈宠的传统,口头上自然会说这是“心爱的姐妹”,可这些人送入旁人内院之后,没有回门礼,不会有“娘家人”探望,连贫民良家女都不如。认为义妹的时候不会有仪式,从未广而告之,更遑论记入族谱。当初薛逊认下她和二妹的时候,谁也不知日后二妹会有如此造化,但薛逊还是做了,这便是他的真心。薛逊待人诚恳,如沐春风,只看他欣赏喜爱的女子是什么模样,就知道薛逊从未把女子当成肆意把玩的玩物,而是把他们当成人,活生生的人。人啊,就是这般贪心,得陇望蜀,做了人就不再想做玩物,站起来就再难跪下去。
    “那就叫她们来见一见吧。”薛逊笑道。
    “婷婷、媛媛、敏敏、芳芳见过国公。”四人还是身姿柔软,气质独特。
    “起吧,坐。”
    “谢国公爷。”四人应声端坐。只此瞬间,就看出了她们的不同,她们的膝盖没有那么软,不会动不动就跪,她们的眼窝子没那么浅,动不动就泪流满面。
    “大妹妹和我说你们愿意做我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