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如果皇帝喝了她开的药出了什么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光没奖励,恐怕连荣国府都要扯进去,到时候要完成任务恐怕就只能造反做皇帝了。
她倒是真不怕这种意外发生,但能不这么麻烦就不这么麻烦。
见皇帝喝下药不一会脸色就好过来了,不由松了口气,这才示意太医们过来看看他的情况。
等大家都看过了,不由有些放下心来,既然治好了,那就不怕在被殃及池鱼。
等确定了皇帝的情况的确好了,戴权旁敲侧击的好一会,才送顾妩出了宫。
第63章 红楼16
接下来为了以防废太子出事; 林绪之亲自看着他; 毕竟不管是自杀还是被自杀; 那他都得前功尽弃。
林绪之以为废太子状态已经这么不好了; 肯定会找机会寻死,或者绝食什么的。
可没想到他从宫里出来就脱离了造反当晚的那种癫狂状态; 又成了那个满朝赞誉的仁厚太子; 也并没有试图寻死,每日的饭菜也照常用。
倒是林绪之见内务府让人送来的饭菜不成样子; 耿直的直接向皇帝告了一状,人家太子殿下却是风雨不动安如山,送什么吃什么。
不过多吃少吃几口的区别,倒是让林绪之对他更高看了几分。
而这期间皇帝示意皇后以喜欢她; 想说说话为理由又把她叫进宫去了几趟。
其实就算没有她还给也不会有事,只是看着凶险罢了。
可皇帝不知道,太医们也不知道,所以她成功的镇住了一票人,成为了“顾神医”。
自那天后,顾妩看诊时皇帝都是清醒的,而身体也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大概是虽然经历了凶险期,但很快就稳定下来了; 又因为他认为除了太子还真没有谁堪当大任; 皇帝并没有退位让贤的安排,连一干儿子也一律不见。
因此能进宫的安远候夫妇就成了突破口。
各家的宴会帖子很快就堆满了几箱,尤其是几家有交情的; 更是派人上了门,毕竟听说圣上不好了,万一提前知道点消息,那好处打着呢。
可这种顾妩一律回绝了,只以贾代善的身体说话。
要是找上门来的,她一律报被皇后娘娘召进了宫,让人直接把客人领到老太太那里去。
老太太身体虽然好些,但总不能多打扰,而且她老人家比谁都精,保准谁也休想从她那得到个一言半语的。
王氏自知道大房立了宫心里就跟被油煎了一样,偏偏她那次说错了话,贾政便再也没进过她的房。
两个孩子一个直接歇在自己的院里,白日里还要去上学,另一个也就请安的时候见一面。
可她分明没有做错什么,要是大房一直这么下去,那二房就没有容身之地了。
顾氏又是的不肯吃亏的,没看这些天里不知道多少贵人们找她说话。
她不方便也不知道让让贤,让自己招待,把老太太搬出来算怎么回事?
阖府里谁不知道掌家的已经被交到了他们这一辈手上,现在宁肯让老太太出山也不肯让自己出面招待客人,这分明就是看不起二房。
偏偏老爷还整天里念叨什么兄弟情深,呸,瞎了他的狗眼,也不看看他的好哥哥好嫂子是怎么对二房的。
整日里就知道跟个书呆子似的读书,都考了几次也没个前程,还自命清高,还不如让老太爷萌荫个一官半职的。
至少自己不用看人眼色,连宫里也不能去,不然怎么轮的到她出风头。
顾妩可不知道她都不平衡成这样了,连当人质都想抢着当。
她正在给皇帝下针,这位其实就是整日里坐的,年龄稍微大一点后又爱吃重口肥腻的。
宫里可不合外面他积威甚重,等闲没人敢劝,太医们隐晦地提了几次,见他不以为然也就不敢提了。
开始还有太子敢提一提,后来父子两关系紧张,太子一提他就认为儿子是在影射自己年老体弱,数次不欢而散后就更没人敢说了。
搁现代人手里这就是典型的高血压高血脂,后来血脉淤堵,因祸得福的吐出了淤血。
可身体里的血脉淤堵却没有多大改善,需要药物加上针灸,饮食再注意点,那以他的身体加上自己的调养,活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
这么一来她都替那些皇子们绝望,不说别人,单说太子,皇帝生太子时不过十五岁。
现在他都四十五六,在普通人家也算是个老叟了,何况当皇帝劳心劳神的,这么个年龄驾崩的都不少。
可这位偏偏身体倍儿棒,再活个二三十年的,太子都要五六十了,还争,争个屁,她看太子都不一定能活得过他老子。
等下了针皇帝觉得身体都轻快了几分,看向顾妩的眼神越发柔和。
有戴权在身旁伺候着,他当然知道就是这位不卑不亢的女子救了自己。
又在短短时间里将他的身体调理的这么好,可见真是有真材实料的,因此极信任她的医术。
甚至生了让她长期为自己调养的心思。
可她到底是个内宅妇人,容貌又过于招人,便是自己没有什么心思,单纯为了身体着想,也撑不住别人揣测。
若是平常,他自然不会管这么多,天大地大哪有自己的身体重要。
可这安远候夫妇偏偏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还救了……
他还真不能随心所欲的来,看来日后得找个能让她经常进宫又不至于被人说嘴的身份才好。
可她虽然功劳大,光救了众多内眷可不足抬举个足以经常进宫的身份,救了自己可不能说出来,不然这几日她究竟为了什么进宫就一目了然了,到时候恐致人夫妻不合。
忽然灵光一闪,正好自己好不容易才把荣国公府改换门庭变成了安远候府,也不想再封出去一位异性王公。
不如让她回去吹吹枕头风,干脆让安远候把功劳让出来,主动推给妻子。
那这样一来他就能光明正大的人她做个义女,赐个异性郡主。
普通人家里义子义女可是都能继承家产披麻戴孝的。
一旦定下了这个名分,那她隔段时间进宫给义父义母请安就就是理所应当的,便是御史台也说不出个不是来。
然后随便替自己调理调理身体自然就是应有之义了,而且一旦有了这层关系,那安远候便是那逆子的义妹夫,以后也能照看一二,让他不至于被奴才们欺辱了去。
越想越觉得自己想的对,等顾妩开了方子告退后忙给戴权吩咐了几句,让他提点提点这顾氏。
顾妩出了宫就给老太爷跟老太太说了这事。
贾代善沉吟了一会,就派人去跟大儿子带了话,暗示他照戴权说的做。
既然儿媳确定的说圣上还能活个二三十年,那就必然是真的。
圣上不想借着机会让荣国公府再出个国公,那就算没有赏儿媳的心思也会找借口压下来。
心里多半还会不痛快,可现在这么一来,丢了个国公也能得个郡主,从勋贵变成了国戚。
虽然郡主之子能不能得个封号全看上面那人的态度,但其实算起来也不亏。
既然圣上为了不落人口舌撸了长子本该有的奖赏,那心里必然存了亏欠,肯定要找补回来。
现在长子在军营里,这个补偿多半要落到职位上。
这可是真实惠,比得一个虚爵惹了当今厌恶有用的多,况且个顾氏嫁进来了自然就是荣国府的人,她得了好处也都是府里的,为着这个心里不舒服什么?
老太太倒是不怎么愿意,毕竟顾氏虽然妥帖孝顺,但转眼间就要成郡主了。
那她地位便是比自己还要高一些,日后大房若是起来,老太爷又不在了,她要找二房算旧账,自己还真没个章法拦她。
可她毕竟懂的多,知道戴权旁敲侧击的,代表的肯定就是圣上的意思,要是她此次挡了。
府里怕是要见恶于圣驾了,政儿转年就要春闱,这么一来还有什么前程?
因此便是不愿意,面上也没露出来,不情不愿的默认了,只在心里存了点影子。
林绪之一接到府里送的信,他心思何其玲珑,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
他原本也没指望他肯给自己升爵位,只要得了实惠就好,何况阿妩要是成了郡主,那除了上头这两位还真不用再向谁行礼。
她又看护着皇帝的身体,就算为了自己皇帝也不会让她受别人的气,这么一来还真是最好的结果了。
只是这位太子殿下,还真不是个没德没才的人物,从宫里出来就仿佛换了个人。
他都觉得这位插上个翅膀就能上天了,比自己这个真仙人还仙气的多。
这都多少天了,除了吃喝拉撒就坐着一动不动,连句话都不说。
他还真以为这位无欲无求的要哑巴到底呢,他忽然问了句:
“他身体怎么样?”
“您这话没头没脑的,我可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太子只抬起脸凉凉地看了他一眼,林绪之忽然觉得后槽牙痒痒。
他说这个调调怎么这么眼熟呢,神他妈冰山气质,为什么世界上要有这种人存在。
瞬间逗他的心思都没了,没好气地答他:
“好着呢,我媳妇说没个二三十年的死不了,谁让他有个好儿子,一口气把他的淤血都气的吐出来了。
要是没有这一遭,说不定他哪天就中风了。”
太子听了这话眼神暗了暗,没有再提他,反而好奇的问他:
“听说阿妩她生了个小儿子,长得好不好?”
“哎,阿妩是你叫的吗?你注意点影响。”
太子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这才开口:
“我也有了个女孩儿,长得冰雪可爱,要是米不嫌弃我是个罪人,就给他们结个亲,阿……顾氏的为人我还是信得过的。”
林绪之听了这话心里一咯噔,他查了这些皇子好些天了,自然知道东宫可没有添丁,这猛不丁地,从哪冒出来个女儿?
莫非?惊疑不定地看了看他,太子看他反应这么快,眼里不由漾出了笑意,这人哪里呆了,简直就是个人精子。
“你这又是何必?你敢跟我说,怕这孩子的去处——她被送到了顾家?怪不得顾府大奶奶老蚌生珠生了个女儿。
顾家好不容易脱了这摊子烂事,你又何必又让他们卷进去。”
太子嗤笑了一声:
“你不会真以为一个方子就能让老师一家脱身吧?
要不是我趁着这个机会多有运作,跟这东宫扯上关系的可一个都跑不掉。
且可卿也不是我塞过去的,而是老师主动接过去的,我原本就没打算送到顾府。”
林绪之一听这话愣了下:“可卿?你原本安排的人是不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
太子一听皱了下眉,疑惑的看了他一眼,营缮司是内务府六司之一,算是他的一步暗棋,没人知道他的身份。
再加上秦邦业至今无后,从善堂收养个女婴自然也不引人注意,以后再找个相熟的人家嫁过去,料想也会过得不错。
虽然后来老师成功的脱了身,假做他家的女儿自然比秦邦业更合适,女儿也能更自在些,他这才打消了这个计划,这人如何的得知?
林绪之一看他的表现就知道还真是那位阿妩口里的可卿了。
可就算要改变这些女子的命运,他也没打算把自家的便宜儿子搭进去。
以后小姑娘若是跟哪个看对了眼,他自然不会挡着,可也不会主动去凑。
“既然她在顾家,那日子肯定差不了,不管你以后是个什么下场,我都会让内子隔断时间接过来看看,必然不会让人欺负了她去,你没必要杞人忧天。
何况我看那位的心思,绝对不会让你出事,大不了就是个圈禁,隔个几年他记起你的好了,你再卖个乖,未必不会翻身。”
“你不懂……没这么简单,只要……”
“那是你们有利益纠纷,你就是太犟,有什么无路可退的?你既然已经不是太子,他身体又好了,
你只要摆出个态度,当个孝顺儿子就好,没个几日,你这个不可能再抢他位子的儿子便又成了香饽饽,想怎么样不可以?
非要我个外人看着亲闺女,更何况你的子嗣可不止她,总不能因为他们生的不巧,上了皇家玉牒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太子又不说话了,坐在桌子上想起儿女们濡慕的眼神,不由又叹了口气。
第64章 红楼17
隆庆帝的身体一天好过一天; 身体也一天天轻便起来; 尝到了甜头的他迅速下了圣旨; 封顾妩为明慧郡主; 食三千担封邑。
册封皇室郡主可不单归皇帝管,而是由宗室宗长们进行议论; 等全体同意后才可以进行册封。
在圣旨下发前去宗室盖印前宗长特地进宫觐见; 就是为了劝说皇帝打消这个心思。
异性王公还好,皇帝这分明是要认义女; 按律法规定普通人家这都是要记入族谱的。
皇室也不能例外,一旦给封号正儿八经地认义女,那就是要入皇室玉牒的,一旦记上; 那顾氏就变成了真皇室血脉。
她封号又是“明。慧”这两个字,这么一来就比等闲宗室的亲王之女还要尊贵上几分,毕竟在名分上她可是皇帝的亲闺女,除了亲女儿,谁也比不过她。
可她不过是阴差阳错救了一干命妇们罢了,封个乡君就顶天了,实在犯不上用动真格的。
可隆庆帝自然不会同意,他的重点不是奖赏顾氏什么封号; 而是必须是义女这个名分; 她才好进宫为自己调理身体。
但他只要认了顾氏为义女,那封号最低都是个郡主,如果不是这样; 他才不管是乡君,郡君还是郡主。
索性他向来独到专行,对于宗室的话都爱听不听的,这次也不例外。
但是他嫌弃这位王叔麻烦,不想被他跟着念,又不想自己的心思被其他人知道。
于是就借着安远候请封顾氏做文章,就明着问老族长是再多个异姓王公好,还是一个义女好。
老族长被怼的哑口无言,要是别的事还好,安远候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先救了圣驾,又救了一干皇子们。
要是这种功劳都不赏,那以后谁还拼命去救皇室的命?
异姓王公与一个异性郡主一比,他自然知道还怎么选,因此没用皇帝多说就妥协出宫了。
因此圣旨就顺利的到了荣国公府,圣旨上打的幌子当然也是为了奖励安远候救驾之功,又上表请封其妻顾氏,皇后喜爱顾氏温柔婉约,聪慧孝顺,特意求了皇帝,册封她为“明。慧郡主”,并赐安远候正三品龙禁尉。
众所周知,就“侍卫”而言,龙禁尉是世荫公、侯,以及王公子弟,武将世家,官员子弟充当的。
“侍卫”官职非常重要,有保护皇帝的责任。
而且常能直接见到皇帝。“侍卫”分三等:一等正三品,二等正四品,三等正五品。
林绪之被赐正三品龙禁尉,那就意味着他一步登天,直接从正六品千总连升六级,成了朝廷挂名的正三品官员,御前一等带刀侍卫。
又因为能面圣,这种位子历来都是勋贵官员眼中的香饽饽。
果然是富贵险中求,升官最快的途径莫过于此,怪不得明知道参与到夺嫡中去会要命,但还是有数不清的人争先恐后的填到这个大坑里去。
真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要自己支持的皇子能荣登大宝,那底下的亲信自然就能水涨船高,成为朝廷新贵。
便是老牌世家,也往往经受不住诱惑参与进去。
安远候又有对皇室的救命之恩,以后只要他在,又不涉及到谋反大罪,那碍于情面,安远候府就不会获罪,能安安稳稳的过个百来年。
得了天大好处的荣国公府越发的低调起来,虽然恢复了正常社交,但也丝毫没有得知猖狂的迹象,下人们也被调。教的极好,安安稳稳的又过了几个月。
府里就又忙活起来,无其他原因,春闱结束,贾政榜上有名,他成了国子监的贡生。
贾代善贾母自然乐的牙不见眼,一反之前的低调作风,破天荒的摆了三日的流水宴,请了往来亲戚跟各府官员。
林绪之夫妇现在是圣上面前的红人,这又是他胞弟大喜,因此来人极多,把顾妩累了个够呛。
大宴结束后一个月就是殿试,林绪之也不藏私,特意去求了老丈人,让他帮着对贾政指点几分。
贾政向来敬重大儒,为人又诚恳老实,反而比林绪之更得顾老爷子的喜爱,因此额外上心,好好的教导了几分。
见他学的甚是踏实,只是机警不足,便对着他的薄弱处突袭了几日。
贾政每日得顾老爷子教导,每每便有醍醐灌顶之感,因此对兄长的提携之情更是铭记于心。
一个月后殿试结束,果然卓有成效,他虽没有入前三名,但的确在二甲之列,被赐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这庶吉士可不简单,按照朝廷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一旦得入翰林苑,别听品级不高,只是个正七品庶吉士,可着实称的上地位水涨船高。
翰林为朝廷储材之地,自高祖后就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与武将的御前侍卫一般,都是虽品阶不高却炙手可热的位置。
等任命下来贾政这才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他自小素有才名,可偏偏屡试不第,连父亲、母亲、妻子都要不信自己能考出个前程来。
同窗人前不说,但背后也多有议论,偏连反驳都气不直,这让让他挫败不已。
没想到最后相信自己并为自己筹谋的竟是向来不睦的长兄。
因此现在证明自己的能力后,更对林绪之马首是瞻起来。
……
不过一年间,荣国公府两兄弟一文一武全都前程可期,连眼见着要死的贾代善身体也一天好过一天,这可羡慕坏了其他老臣们,纷纷红着眼睛说他走了狗屎运。
向来规矩听话的二儿子就不说了,连浪荡不羁的大儿子也改邪归正,成了京城年轻人一辈里的头一份。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其实不止荣国府,其他勋贵家里也开始慢慢没落起来。
谁也不用羡慕谁,可荣国府里居然峰回路转,这一代不管儿女,居然都得了个好前程,便显得鹤立鸡群起来。
贾代善心里也极受用,他也没有想到自大儿子改邪归正后,连带着二儿子也金榜题名了。
翰林苑正是极清贵的地方,虽然油水少,但正适合二儿子这种迂腐的性子。
何况以府里的富贵,压根就犯不上贪那几个俸禄银子。
他原本打算在走前分家的话,大儿子占了爵位,能分得府里七成的财产,又拿了老太太的体己。
那自己的私房就留给二儿子,可现在却不这么想了。
不用想她都知道妻子的体己一定是二房的,那自己就不能偏了谁去,毕竟兄弟和睦比这点子钱重要的多。
自己没必要为了体恤幼子就又在好不容易和谐起来的兄弟关系上插一刀。
况且老大家的医术越发精湛起来,她既说自己的身体慢慢的开始恢复了,那定没有旁的可能,那自己还急什么?且等着吧。
因此放宽了心在梨香院里养着,每日早晚见见儿孙们,身体果然一日比一日好。
顾妩可没闲着,她忙着开铺子,又在各地布置人手,现在剧情既然已经因为她而改变,那为了以防出现什么意外,还是早早的布置起来才好。
而林绪之忙着给废太子运作一二,因为比起其他人来,只要这个人翻过身,那一个再也无缘大位的儿子,又是自小带大的,在皇帝心里自然分量极重。
他看的明白,皇帝身体好了,却绝口不提废太子,也听不得别人提。
但却时时关心着他是不是受了奴才欺辱,府里去了什么人,是不是受了言语嘲讽。
一旦有奴才阳奉阴违让废太子吃了亏,那没个几日这人必然再也不会出现。
而借着看望兄长冷嘲热讽的皇子总会在隔不了几天就会受到各种训斥。
这哪里是什么不闻不问的架势,一旦运作得当,太子示弱,这父子两必定得破镜重圆。
反正太子就算不废也不一定熬的过皇帝,那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刷刷被逼无奈孝子人设,求一个实权好好干干。
林绪之也不是什么赤胆忠心不求回报的人,他在开始运作前就跟废太子挑明了。
既然他现在默认了,以后得了势再想过河拆桥,那也要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
他原本打算按原剧情来,借故施恩给以孝顺著称的皇帝,然后再图其他,因此还照着原著描述的皇帝特征去找了找。
谁知道计划不如变化,老皇帝被阿妩治好了,压根没有传位的意思,而这位“坏了事的义忠老亲王”也没有想象中没用。
既然皇帝不下台,那他就很有必要找一个能在他身边绝对说的上话的人合作。
这位太子殿下就是最好的人选,反正有了造反这个大逆不道的污点,任谁洗破大天去他也失去了继承权。
老皇帝未必不知道这一点,一个年轻体壮能帮自己处理政务,却压根没机会取自己代之的儿子,那诱惑力不是一般大。
更何况这个儿子还是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