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顾妩离家忽茬茬的走了几月,姑娘们都要被憋坏了,一接到请帖哪还耐得住,恨不得连夜奔过来,只被家里人说了劝了,这才熬到了天亮,匆匆吃过早饭,早早的就出门了。
  这几家都是老亲,向来盘根错节的,白事红事都爱一起来,当初顾妩想接自家姑娘多往来,都还挺支持的。
  顾家是顾妩的娘家,自家姑奶奶开口,其中还牵扯到一个可卿,自然没的说;
  凤哥儿虽是王家大房的姑娘,可王家做主的历来是二房,王子腾有今日的地位,一大半都赖着贾家的人脉,贾家大房又如日中天的,就是郡主不请,他们也得好好亲近亲近,哪会拒绝;
  薛家但是第一趟,可薛蟠认了林绪之当师傅,他又用着郡主的药,巴不得多多往来。
  史家倒没有姑娘过来,他家上一代的该嫁的都嫁了,下一代的还在襁褓里呢,怕是有心也无力。
  顾家的姑娘跟王家的几乎前后脚就到了,顾家的两姑娘大的叫可卿——正是当日被前太子现义忠亲王托孤到顾家的那个女孩子。
  义忠亲王当日逼宫不成,被软禁东宫,后来林绪之与他的旧部出了大力,皇帝心里又常牵挂着他。
  不过两三年间,两人的关系便破了冰,只找了个前太子是病迷心窍的借口,便解了禁,又过了两三年,办了几个差事,皇帝便迫不及待的给他封了亲王。
  其他皇子看的眼都红了,也无可奈何,谁让他们一群加起来也不一定有太子一个分量重呢,父皇身体又越发康健起来,只要他铁了心要办的事,他们还真没有置喙的余地。
  当日太子谋反时,生怕累及家人,只其他儿女都已上了玉牒,逃脱不得,时间又太过紧张,他没有法子,只能钻篓子只送了刚出生的女儿出去,想好歹给她留条活路。
  等情形刚好些时生怕有人拿这事做文章,就只想着再等些日子,谁知这一番折腾下来就是七八年,现在认回去不是明摆着提醒皇帝自己当初谋反的事吗?
  更何况可卿早记事了,从不知有他这么个父亲存在,她有爹娘兄妹,祖父祖母,还有个疼爱她不得了的亲郡主姨姨,幸福的不得了。
  自己把她从顾家带回去未尝是什么好事。
  而且他自认没有对不起哪个,可发妻跟着他起伏一生,就是逼宫软禁后也不曾抱怨,只一心伺候他,什么好东西也只往他那里送,自己不曾用过一点,连她家都被自己连累了。
  现在好不容易过几天消停日子,自己忽然带回来一个十一二的女儿回来,不是往她脸上扇巴掌是什么。
  于他是一样的骨肉,于王妃却不是,她不会想他是没有别的办法才只安置了没上玉牒的庶女,就只会猜测肯定是自己偏爱姬妾,这才置发妻、嫡子嫡女的性命前程于不顾,一心只想着别人。
  可谁让自己以前还真偏爱千娇百媚的姬妾呢?就不要再往她们母子心上捅刀子了。
  至于可卿,有自己跟明。慧照应着,顾家又是真心把她当亲生骨肉对待,以后怎么也差不了,待在那里比带回王府合适的多。
  而跟可卿报成双胎的,正是顾二姑娘可君,她本身比可卿早小两个月,可大了倒也不显。
  没来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两姑娘自小养在一处,生生被养出真双胎似的感觉,就是不养外说,旁人也能一眼看出这分明就是一家姐妹。
  凤哥儿王熙凤自小爽朗泼辣,因此颇得老太太欢心,迎春也最喜爱她。
  她一来就抱着迎春不撒手,等逗了好一会儿,宝钗才跟着她哥来府上了。
  男孩子们被林绪之带走操练了,女孩子们则去荣禧堂后边安顿了行礼,准备多住两天。
  等安顿好了,姑娘们先见过了新加入的两个小成员。
  英莲跟宝钗虽都还小,可都生的可爱,眼见着一副美人坯子的模样,以后又多有往来。
  姐妹几个都似模似样的见过了礼,大的几个又给小姑娘包了礼物,这才叽叽喳喳的围着顾妩听她讲南下的见闻,被她唬的一愣一愣的。
  凤哥儿听了抓人贩子这一段,眼珠子一转就逗可卿:
  “听到没有,你出门可要小心,长得这般美貌,小心被拐子抓去了,还怎么常往这里来?”
  她这话一出可卿还没说话,迎春就只嚷嚷:“那我不是要更小心点,毕竟还是我更美貌些!”还作出一番真真苦恼的样子。
  大家被她逗的前俯后仰,可卿忙笑她:
  “哪个拐子要是不长眼拐了你去,那不是亏大了吗?
  吃的多还淘气,再没有这么不划算的买卖。”
  迎春听了忙起身追她,非闹着让她改口,承认自己不是赔本的买卖。
  其他人看热闹不嫌事大,跟着在一旁起哄,顾妩看自己傻丫头上蹿下跳的模样不由扶额——她现在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教育天赋,怎么教出来的孩子画风都这么怪?
  不管是心黑肚黑的顾廷,还是时而抽风的林绪之,现在自己亲闺女又非要在自己值不值得被拐上纠缠不休——而且这孩子是不是太自恋了些?
  幸亏贾瑚贾琏早早的就被她送到顾府里去了,不然她这支线任务十有八九都得失败。
  不不不,绝对不是自己的问题,肯定是她那不靠谱的爹影响的,回来继续睡他的书房去吧!
  正操练臭小子们的林绪之:“啊嚏”,随即心满意足的想,肯定是阿妩想自己了,难得手底下松了一把,让这些臭小子也轻松了一天。
  

    
第82章 红楼35
  不管怎么闹腾; 一帮姑娘们也都住下了; 迎春兴奋极了; 就跟个腿上安了弹簧一样这里蹦一蹦那里蹦一蹦; 带着英莲跟宝钗到处窜,闹腾的不得了。
  偏偏林绪之还一副“我闺女最棒; 我闺女最甜”无脑痴汉爹的样子; 大概迎春放个屁他都要说是香的,不过人家两一个无脑捧; 一个无脑乐,她还真不好跳出来做这个恶人。
  反正她稍微说一说实话,父女两还敢双双含着泪包盯着她,要多辣眼睛就有多辣眼睛; 好像她多无情无义无理取闹一样,得得得,她还是翻个白眼老老实实看他们演戏就好。
  她怀疑迎春以后非被林绪之教成个无赖,可转念一想这样也不错,反正表面上装着让人看不出来就好了,只要不过分,她闺女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呗,别人要是看不惯; 可以找她跟林绪之“好好”谈谈她的教养问题。
  贾母看亲戚家的女孩子都被接过来了; 每日玩玩闹闹过得还挺好,就有些念叨娘家。
  正好再有三五天大侄子史鼒就要随军回京,他的嫡女湘云也要做百日宴了; 正好带着儿子儿媳们上门贺一贺,免得哥哥走了娘家跟国公府再疏远起来。
  顾妩一听老太太念叨,下意识就一惊,想起湘云的判词来:“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字: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她一直记得湘云要比黛玉跟探春都要小一些,探春现在才刚五六个月,她才以为湘云还没生呢,没想到她都要做百日宴了吗?
  还有保龄侯史鼒要随军回来,她竟没有得到消息,看来军中定是有了什么变故。
  而且湘云可是明显说明“襁褓之没中父母违”的,因此她还特意派人去看着,可她回来都好几天了,也没有人传回来湘云出生的消息,这里也有些不对。
  要是她猜的不错,这次史鼒恐怕压根回不来,要么就是回来就死了,都没赶上分好处。
  因为史鼒乃史公嫡孙,他家军中势力大,又速来得圣心,是除了荣国公外唯一平袭了爵位的一家。
  史公当时的爵位便也是“保龄侯”,原著中压根就没提湘云这对短命爹娘,只说她借住在婶婶家,而她二叔是保龄侯,三叔是忠靖侯。
  这说明她爹没了后,不知怎的,史家忽喇喇的得了双爵位,不仅史鼒的爵位“保龄侯”被他二弟史鼐袭了去,他三弟史鼎还得了个“忠靖侯”的爵位来。
  这在本朝可不多见,看贾代善平袭爵位也是数次立下战功,而林绪之来了后千辛万苦操作一番,只让自己得了实惠,就知道皇家对封爵有多谨慎。
  要让皇家心甘情愿的封赏出一个侯级的爵位出来,那必然是因为军功了,这跟救驾类可操作的功劳不一样,只要起了战事,立了军功,就是皇家也得老老实实的封赏。
  就是想收军权,那爵位虚衔也得老老实实的先给了才行。
  忽然得了这消息,顾妩深信不疑,毕竟老太太出身史家,又是老辈份的人,在那边的根底比自己深的多,她既然说史鼒的嫡长女生了,而侄子也要随军回了,那就必然错不了。
  就忍着心急若无其事的告退了后,赶紧派人出门找林绪之回来。
  这事可不敢出差错,湘云父母在否对自己倒是没什么,可对湘云的人生影响可大了去了。
  红楼里她父母要是都活着,还是名正言顺的史家家主,那她也不至于寄人篱下,好好的姑娘“凡事都做不得主”,常常做什么劳什子针线活到深夜。
  可别说他家不过俭省些,“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也不是说着玩的,就是后来史家衰落些,也不至于到此程度,毕竟就是稍富裕些的人家,天晚了也不让女儿家做针线,免得坏了眼睛。
  而且她判词里明显都说“富贵又何为”,她没个兄弟姐妹的,她爹娘的私房都够养活一辈子她了,哪用真的那般拮据,“每日做活累的慌”。
  以至于羡慕贾府姑娘们每日吟诗读书、串门闲聊、不做针黹、不用劳累的生活,老想让贾母把她接过来和众姐妹玩玩放松放松,怕贾母忘了,偷偷叮嘱宝玉过一段时间就提醒贾母一次。
  后来虽靠着老一辈定下的婚事嫁了个如意郎君,可卫若兰一死,她没个娘家撑腰,唯一疼爱她的贾母又没了,下场还不如李纨这个人人可怜,“槁木死灰”的人,竟生生熬干了。
  要是史鼒夫妇还在,她便是名正言顺的公侯之女,就是家里再拮据,也亏不到嫡女那去,她便像其他姑娘一样无忧无虑的长大,等婚嫁后便是成了寡妇,卫家也绝不敢欺了她去。
  林绪之头回上差的时候被府里的下人传话,也惊个不轻,忙去上司那请了假,出了宫门就打马回了府。
  他一进门就见顾妩在交代下人们出去打听消息,一见他眼睛忽的一亮,忙说了自己担忧的事,才吩咐他:
  “快让你的人去查一查,为什么这么大的消息竟然没有传出来,还要老太太说了我才知道?”
  林绪之一听也皱了眉,史鼒随军他是知道的,现下要回他也听说了,只这湘云出生的消息他还真没得到,这派出去的人是干什么吃的,连史家大房这么重要的消息都没传出来。
  这次是凑巧,从老太太嘴里得了些消息,以后还这么容易出岔子,那多半得坏事。
  而且这消息传的也太迟了,史鼒要是出事了,现在恐怕也救援不急了,以后这消息来源还是得放多保险才放心。
  他心里存了事,行动却不含糊,出门到外书房就派了自己的人手出去。
  让他们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史家三兄弟的状况,以及为什么史家那处的消息迟迟没有传出来?
  属下们分别得了令,忙出去了查验了,林绪之这才回了荣禧堂,让顾妩安心,一旦有了消息,他绝对第一时间让她知道。
  顾妩听了这才放心点了,她就是比别人自由些,可对外面的接触还是不多,像情报类的东西全靠着林绪之的人手。
  这要是她的修为突破了筑基,光神识就都能知道这些东西,还真没必要从别人那里知道,不仅容易消息滞后,很多时候还会不准确,两人还得辛辛苦苦的分析一番。
  可他们两的偏偏修为偏偏都卡在了炼气大圆满,探听贾府的消息还行,再远就不行了。
  而且红楼世界她还能修炼,借着修为也方便的多,要是遇到个纯粹不能修炼的世界,习惯了一切用修为解决,那可就更抓瞎了。
  还不如趁着现在适应适应,以后没了修为也不至于什么事都干不成。
  可培养的人手探听消息容易出问题,不仅探听来的消息零零碎碎的需要人分析结合,像今日这样,连消息都传不出来的情况也不少见。
  看来他们是时候吃点教训,多做几手准备了,现在不过是史家的消息,以后要是在性命攸关的事上出了差错,那才叫悔之不及呢!
  等派出去的人再回来已经是晚上了,大军还没有回程,军中还没有消息传出来。
  但史家的消息已经有了,顾妩原本就更关心史家大房的事,细作钉子也都在大房里,以免湘云出生她给忘了,再来不及救史鼒两夫妇。
  谁知道这次出征史家三兄弟都出去了,保龄侯夫人十月怀胎生下湘云,没有精力打理家事,就把管家权交给了史二夫人跟三夫人手上,让她讲共同打理家事,二人牵制着,近六七月里也没闹出什么事来。
  谁知三月前湘云刚出生,二房三房不知怎么啦,忽然就封闭了府门,不让任何人进出,大房一概人等都被监禁了起来,每日除了送着饭菜,也不让人出入。
  自此二三房正式当了家,还有“等老爷回来就有定论”等话传了出来,听说连府内的库房都快搬空了,可府里还戒严着,不许大房的有任何人出入。
  而且这么一封闭就是三月,派出去的人虽得了消息,可一被关就是两三月,连着吃喝拉撒都出不了门,消息愣是没传出来。
  要不是老太太在史家根深蒂固,二三房也多有人脉,怕连湘云出生的事都传不出来,便是这样,她也只得了大侄媳妇身体不好,洗三宴暂不办了,等大侄儿随军回来才办满日宴的消息,多的便没有了。
  两人听了这消息都暗道不好,史家袭爵的是大房,虽还没分家,但史鼒才是家主,他夫人才是正经的主事人,现在二三房敢光明正大的囚禁了长嫂,怕是得了什么消息,笃定大房起不来了,这才肆无忌惮的做下这种事。
  要有这种底气,怕史鼒不是已经凶多吉少了,就是再也没有威胁了,不然他们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做出这种事情,连面子情都不顾了。
  

    
第83章 红楼36
  贾家在军中还是有些人脉的; 但主要集中在京营中; 跟西北军交集不大。
  因此要查史鼒的消息并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聊胜于无; 林绪之还是派了人出去。
  这一查就是两天,林绪之收到飞鸽传书时; 顾妩正领着几个姑娘尝厨房新做的玫瑰红豆冰卤; 天气渐渐热了,屋里虽放了冰; 但人还是热的人心慌慌,顾妩就让厨房做一些水果沙冰什么的。
  厨房听了赶紧拿着各种水果豆沙什么的弄出来不少新鲜东西,这玫瑰红豆冰卤就是厨房新研制出的,以玫瑰卤为主料做出来的冰品。
  其实这时候夏日吃冰饮什么的已经挺常见; 但姑娘们在家的时候总被勒令不许吃,生怕吃多了积下宫寒,日后不好生育,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
  可在荣国府她们却向来不用担心这些,厨房做出什么好东西出来,她们也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只要不吃坏了肚子,向来是没人管的; 也不怕积下寒气。
  因为一到晚上郡主就会给她们把把脉; 熬一锅又香又甜的汤喝了,就不会留下什么隐患,真是又爽又舒坦; 也怪不得大家伙都爱往荣国府里来。
  别家的姑娘们一听她们每月都要来府里住几日,都羡慕的不得了,眼巴巴的等郡主什么时候开赏花宴,就能来府上玩一玩。
  明。慧郡主是京城里出了名的好说话,对哪个姑娘都友爱有加,她开的宴向来特别轻松,大家伙不仅能同手帕交们玩一玩乐一乐,还能交不少朋友。
  而且最神奇的是她开的宴从来不会出现什么落水中毒的糟污事,因此都以能得了宴会的帖子为荣。
  毕竟这种聚会是郡主张罗着办的,格调高不说,还能联络感情,打进圈子,论起来再好不过了。
  众人正尝着东西,看三个小的吃了满脸,叽叽咋咋的逗她们,就听外院的人来传信,说侯爷有事请郡主移步。
  顿时就停下了笑闹,敛了表情好奇的看向顾妩,顾妩知道肯定是来了消息,就安顿她们:“我去外院看看,你们该玩玩,该吃吃,不过闹完了功课可不许放下,不然再回去家里人可要怨我的。”
  众女纷纷应了,顾妩这才跟着出去了,她一走凤哥儿就笑着问:
  “往日侯爷不都出去上差了吗?今日怎的没去,还把郡主召出去了,是不是……”
  可卿听她意味深长的一声,呸了一声:“你这死丫头,还老调笑我,我看你才是春心动了,长辈的事你也敢拿来说嘴。”
  她其实也觉得肯定是侯爷又弄了什么新花样讨好姑姑,反正这种事又不是第一次了,不过青天白日的,周围又有丫头伺候,就是她们嘴紧,凤丫头未免也太不知避讳了,让别人听了去可怎么是好。
  “我又没说甚,你想到哪里去了,而且你也太敏感多思了,况且……我说的可是事实,昨日我还见……”
  她正说着,可卿脸簇的就红透了,忙过来捂了她的嘴,生怕这嘴上没个把门的货说出什么不该说的来。
  元春见她们这么闹,也觉出什么来了,稀奇的看了看两人,歪头问:“你们说的什么?昨日来了谁?还是……”
  看可卿跟凤哥儿都盯着她,一字一句的问:“谁送了什么好东西给可卿妹妹?”
  可卿一听这话疑心她知道了什么,脸更红的跟滴血一样,做贼心虚的拿了玫瑰冰卤吃,连头也不抬。
  凤哥儿也惊奇的看着她,不过嘴上却说:“这是哪里的话?我说的是昨日见可卿绣荷包,绣功好的不得了,也不知道以后便宜了哪家的去,哪有什么人啊物啊的。”
  说着还看了看在一旁装鹌鹑的可卿。
  “那就好,大伯母说了,年少慕艾是人之常情,可也得好好考察考察,免得被拿着点糕点小玩意就骗走了,多划不来。”
  元春一看可卿的样子,就知道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了,不过府里被大伯母管的不说水泼不进,但也算铁桶一般了,别人别说送东西进来,就是送消息也没那么容易。
  这人怕是肯定逃不过大哥哥二哥哥中的一个,毕竟能跟顾家姐妹相识的府里人,也就这两个了,他们可是自会说话就去了顾府读书,要是跟可卿看对眼,也是能理解的。
  至于三哥哥……还是拉倒吧,他虽与她们年龄相当,可似乎还没开窍,见了女孩子简直熊的跟什么一样,府里除了迎春敢正面对上,自己见了他都得小心,哪个小丫头都知道三公子最会捉弄人,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他恶作剧……他肯定没有这种心思的。
  要是大哥哥还好,要是二哥哥……那可有的磨了,可卿可是大伯母的内侄女,娘虽然一门心思的想给她找个书香世家出生的嫂子,可顾家的姑娘却是万万不可能同意的。
  不过要是爹爹知道了……说不定还有些可能。
  元春正胡思乱想着,就听可君说:“听到没,元春都说话了,那就肯定错不了,姐姐你可睁大眼睛好好看看,不要被不怀好意的狼崽子叼走了。”
  可卿被接二连三的调侃,只觉得又羞又恼,起身就往外跑:“你们嘴里都没个正经,我回去看书了,谁要跟你们胡吣。”
  元春一听可君这话更笃定了,找了个借口就直奔贾珠的院子。
  她进去的时候贾珠正在温书,见她来了笑着问:“你怎么舍得到我这里来?”
  元春笑了笑,直接就问到了脸面上:“你昨日是不是去哪买好东西了?怎的也不记得给我稍点?”
  贾珠被她这话吓一跳,一脸你怎么知道的表情。
  “你跟大哥哥一起去的?”元春试探道,她想想还是觉得大哥哥可能性多点,不然大伯母怎么忽然放出大哥哥不宜早娶的话来,多半是大哥哥自己去求的,不然大伯母可不会自作主张,只是不知道她知不知道大哥哥看上的是可卿。
  贾珠表情更惊诧了:“你从哪里知道的?可不要说出去,不然……”说着还看了看伺候的几个小子,昨日他们出去可就几个小子跟着,怕是连大伯母都不知道,莫不是他们漏了馅?
  元春一看就心里有数了,淡定道:“怕什么?大伯母又不是不讲理的人,她那么喜爱可卿,怕是巴不得呢!”
  贾珠疑惑的问:“你怎知不是我?”
  “我就知道!”我能不知道吗?你那一脸大义凛然的,要真是你干的,怕都要钻桌子里去了,哪还会这幅替人顶着的表情。
  “好妹妹,大哥还没跟大伯母说呢,你可万万不要说出去,不然她怕要误会顾大小姐不安分,再坏了大哥的事。”
  “大哥哥是认真的?渍渍渍,看不出来啊,他真是……”可卿才多大,这就瞄上了?
  “没有的事,大哥哥原本只当她是妹妹,只有一……点点心思,不过大伯老说看上了要早早定下来,他怕节外生枝,这才先下手为强。”
  “放心,我才不会乱说,而且大伯母才不是那样的人,不过你要是也瞅上哪个了,还是跟我说说,我帮你参谋参谋,再想想办法,省的……”母亲棒打鸳鸯。
  她话虽没说完,可意思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