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妩一听忙乖觉道:
“爹爹何必试探我,女儿当初为着这个吃了多少苦?哪还会给亲侄女使这种绊子?
我今日就保证,只要可卿嫁过来,绝不往他们小两口中间放人,要是瑚儿敢胡来,我就能为可卿做主。”准她合离。
“便是可卿多年无子?”当初女儿就是为着这个打碎了牙齿和血往肚里吞,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己还不能因这个为她出头。
“便是可卿多年无子。”有自己在一般不会有这种问题,而且就算有,儿子夫妻中的事,自己又没毛病,哪会因为个孩子就做这种事。
听到这里顾老爷子不说话了,顾家主接口道:“府里老太君没意见?”自己妹子有多疼可卿自己心里有数,贾瑚那臭小子也还算有心,可府里老太君愿意吗?
“就是老太太让我来问问的,说免得大哥大嫂还以为我仗着圣上以势压人呢!”当然没意见,史家有没有适龄的姑娘,可卿又那么合她口味,哪会有意见?
顾妩知道他说这话就是答应的意思,既然这样,就放松下来,调侃大哥道。
顾家主听妹子的话无奈的笑道:“知道你还乱来。”
“我不就仗着哥哥嫂嫂疼我吗?”
顾家主被她这理直气壮的无耻劲噎的说不出话来,顾夫人见状站着给丈夫解围:“阿妩就是爱捉弄你哥,明知道他笨嘴拙舌的还老欺负他。”
“真是冤枉,自……那时候起,嫂嫂就一直护着他,我哪里欺负的动。”
“你这泼猴,胡吣什么?”顾夫人被她调侃的两颊飞上了红云,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夫君,见他也笑了起来,更觉得羞赧,难得现出一起女儿之态来。
她不过是在议亲前听她打趣兄长说了几句公道话,谁知道这人后来就成了自己的夫君,这事也被小姑子跟丈夫打趣到了如今。
又打趣了几句,顾妩识趣的没在深说,先告退去顾老夫人那里看看她的身体,也算给他们留点空间,好好商议商议。
等在顾母那陪她说了会话,伺候她睡了,这才又去顾老太爷那请安告退了。
大家再没有提可卿的事,但顾妩知道,这事算是商定了,只等着瑚儿金榜题名后圣上赐婚,两家就能议婚了。
一出顾府顾妩长出了一口气,这事算借着皇帝的东风,被她一次敲定了,免得夜长梦多。
等回了府,她先去老太太院里里禀报了这事,她听了极高兴,放下就叫了几个女孩子过来。
打趣时没人给了些首饰什么的,但给可卿的却格外贵重些。
不过这几个女孩子个个都是人精,就是看出来了也权当没看出来,极有眼色的说了些都老太太的话,见她精神不济,这才散了。
出了门顾妩便说:“太阳大,快回院子里歇歇,要是热了就让人去管家那里领冰,千万不要热出病症来。”
众女皆应了,正在走,就听她又说:“我正缺个花样子,可卿过来帮我看看?”
其他几个针线上也极好,可这话一听就是郡主有话要跟可卿说,便都没提这话茬,乖觉的告退了。
可卿跟着顾妩一路上去了荣禧堂,一进门顾妩挥退了下人,给她递了茶,这才说:
“我去问了你父母的口风,她们都同意了,日后便等圣上赐婚便好。”
所以也算是官方盖章了,以后瑚儿再送东西就可以放心的放心的收,反正再怎么也算不到私相授受上去。
可卿听她这么直白的说话,红着脸只喝茶,也不应声。
顾妩知道她今天接收的信息太多了,怕是也晕晕乎乎呢,也不再逗她,就让她回了。
可卿回去后就看见凤哥儿似笑非笑的眼神,被她臊的不自在,强撑着恼她:“你干甚这么看着我?”
凤哥儿一下笑开了:“我作甚这么看着你,还不是有人要得偿所愿了,我替她高兴?”
“你胡说,哪个……哪个得偿所愿了?”
凤哥儿见她嘴硬,一把拉着她的胳膊,露出翠汪汪的碧玉镯子来,有指了指她腰间的小兔子挂饰:“这不是应上了?”
可卿见状也知道瞒不过她……表哥派人送她这小兔子的时候恰巧被她撞见,可她嘴紧,也没跟人乱说。
况且她们自小好,倒也放开了,便跟她说了今日的事。
凤哥儿听的连连咋舌,目瞪口呆的说:“圣上莫不是你肚里的蛔虫?怎的行事恰好偏着你来?”这简直比话本子都神奇?
“呸呸呸,你个破落户,怎么什么都好往外说?圣上是我们能拿来说嘴的,姑妈教你的都被你扔到南山去了不成?”
“还叫姑妈呢?你还是乖乖叫一声娘吧!”说我傻?我看你才是当局者迷呢,郡主多半早已经知道你们私相授受的事了,不然亲戚里姑娘那么多,旁的姑娘也不少,怎么偏偏说了你出去。
不过这人与人就是不能比,自己还以为就算郡主再宽和,遇上儿子的事也得妒火攻心,宁愿找个不相识的姑娘,也不愿意儿子娶心爱的人呢!
毕竟自家婶娘也是大家盛赞的贤惠人,可还不是一个劲的往兄长那送姨娘吗?弄的嫂子多难过?
谁知道她就是与其他女子不一样,就是知道了儿子瞒着她有了喜欢的姑娘,还能安安稳稳的替两人打算,可卿真是好运道,不用自己处心积虑的算计,也能得到自己要的好婚事。
哪像她,被二叔塞给姑妈,人家还不愿意要自己呢!千方百计的提点自己不要痴心妄想。
哼,她还不稀罕呢,表哥有什么好的,她就不喜欢这种满口之乎者也的读书人,有什么趣?
现在贾家得势,二叔都要靠着他家,她的婚事怕是见父亲母亲都没有话语权,何况她的心事?
可家里怕是发错了算盘,姑妈可一点都没有要联姻的意思,现在还在到处相看呢!自己再乖有个屁用?人家心可高着呢,哪是自己乖了就能改变主意的?
哎,要是郡主是个男儿就好了。
第89章 红楼42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会试就要开始了; 这次不用顾妩操心; 老太太就已经备好了往里带的东西。
厨房里的人为了出头费劲心思; 弄出了易吃好弄的吃食出来,这东西不但方便; 也好检查; 比顾妩上次给他们带的还好。
林绪之对这些没什么兴趣,顾妩去性趣十足; 不但观摩了一番,还特意赏了月钱跟东西下去。
这么一来不但给足了老太太面子,还极大的调动了府里下人的工作热情。
连着好几天府里的下人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各个都卯足了劲表现; 就想好好表现表现,能得赏就最好了,就算你没有,在主子身边挂了名,等下次升迁时也能有点优势。
而贾瑚跟贾珠这些日子一直顾府——贾府的跑,除了在院里温书就是过去顾老爷子那里听他讲历届的考题与破题,过得充实极了。
为了不给贾瑚增加压力,顾妩干脆说通了可卿; 并没有告诉他圣上赐婚的事。
这傻小子也没察觉出来; 每次去顾府都偷偷摸摸的制造点偶遇,然后送点吃吃喝喝,首饰珍玩什么的。
偏偏他还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 看的顾家跟贾家一众人很无语。
要不是他即将也会试了,顾妩都恨不得把他抓过来好好调教调教,平日里听机灵一孩子,怎么现在就蠢成这样了?
她自小一没少给他讲过各种内宅阴私啊,他哪里来的自信自己能躲过两家的主母偷偷的去哄人家如花似玉的闺女?
要是她跟顾夫人连这点能力都没有,府里怕早就乱了天了,还不是看着他即将会试不想戳穿,这才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他倒好,除了读书一门心思的哄媳妇,稍有点空闲就往顾府跑,生怕别人发现不了似得。
不过这种常年在前院读书识字不理庶务的公子哥,就是顾妩早就毫无避讳的教过了,他们怕还是没上过心,不然也不会白成这样。
可怜可卿明知道两府的大人们都差不多知道了,可还得装作自己也不知道,成天看着表哥自作聪明的犯蠢,偏偏还不能说透,差点没被羞的不敢见人。
连其他几个丫头知道了,也都派人盯着最新的动态,乐呵呵的看这个历来成熟稳重的哥哥的热闹,有这种乐子,这段时间吃饭都能多吃两碗。
顾妩林绪之见状也不点透,只默默给蠢儿子点了一排蜡,这事只要以后两人成了婚,知道的人怕都能拿着这个取笑他一辈子。
可谁让他居然想暗搓搓瞒着自己呢,那自己就只当不知道,看他花样犯蠢好了,哼……
丝毫不知道自己一举一动都被人暗搓搓围观的贾瑚有精力极了,每天春风得意的来回跑,一点都看不出备考的疲惫来。
待会试时间一到,就战意盎然的就进了考场,还想着等自己金榜题名了,趁父母心情好就爆出自己心仪可卿,请他们好好去顾府周旋周旋,然后定亲成亲……想想都美得不行。
因为怕贾珠瞒不住,阖府里赐婚的消息就瞒着他两,他自然也不知道,这些日子贾瑚干蠢事,贾珠没少帮着递梯子打掩护。
因此到快考试的时候贾瑚兴奋的进去了,贾珠倒狠狠地松了口气。
他自小听话孝顺,从不忤逆长辈,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全无意见,所以这次瞒着大家帮大哥成就鸳盟,就心虚的无以复加,恨不得他赶紧把大嫂娶回来了事。
见兄长终于要挑明了这才轻松了,无他,这红娘也太不好当了,让自己一个谦谦君子做这种事,真是怎么来怎么别扭。
心思各异的两人一进考场就平静下来,开始了三试中决定性的一试。
对其他人来说这会试自然是无比重要,因为这会试三年一试,还各地举子都齐聚京城,京城花销何其大,要是一句中的还好,如果屡次上京赶考,不说贫家,便是小富之家也会供养不起。
这样一来,举子对会试都无比看重,要考之前必做万全的准备才敢一试。
不过贾瑚跟贾珠倒没有这么多烦忧,他们出身国公府,科举于他们而言虽也是一条好出路,可便是不行,日后的道路也还多着。
更何况他们年岁还小,此次下场行则罢,不行只当下场试试,累积点经验就行,着实没到孤注一掷的地步。
因此就算各有打算,可心态还算平和,又因基础扎实,答起题来也算得心应手。
待三日之期一过,外面太过烦乱,因此顾妩他们只在府里等着,让林绪之去带了下人去接这哥俩。
贾政倒是自告奋勇的想去,可跟林绪之比起来,他就孱弱多了,老太太怕他挤不过去,接不回人不说,还连去接人的都回不来了,当下就果断的驳回了他去接人的提议,换上了大儿子。
林绪之倒真不怕这个,当仁不让的去了,脸上的嘚瑟遮都遮不住。
贾政奔四的人了,被亲妈来了这么一招,弄得委委屈屈的跟着一帮女眷待在一起等着。
虽想故作矜持,但在顾妩看来,他脖子都快长了一截了,装的委实不像。
一直等到中午,林绪之才接到了哥俩,火速驾着车带他们回了府。
一回府顾妩先替他们看了看,见只是精力耗尽,就让两人喝了早就熬好的补药,就地就让两人睡了。
两孩子也熬的狠了,喝完药强撑着打了招呼,在后堂就一头栽过去了。
贾母见状有些忧心,毕竟上次府里有人科考都要十年前了——正是贾政同学,他回来也是这症状,一头栽过去了,当天晚上就发了高热,要不是伺候的人精心,怕连殿试都不能上了。
顾妩见老太太的脸色就猜到了几分,安慰她道:“老太太放心,他两没事,睡一觉就好了,况且他们一直练武,体质不同一般学子孱弱爱病,肯定没什么事。”
“也是,孩子不像我这孽障文弱,这我便放心了。”老太太这才安心了,毕竟儿媳妇医术还真没出过错,半日精神紧绷下来有些疲惫,见孙儿安然无恙,就带人回去了。
而见母亲说完就撤,也不给他解释的机会,被孱弱爱病的贾政红着脸也告退了,走之前还顺手带上了一脸心疼哭哭啼啼想往里钻的王夫人——孩子正睡觉呢,还是不要进去吵醒了他们,何况大哥大嫂还能照料不好,何必留下碍事?
其实顾妩倒也不在意王夫人就不留下,反正经过近十年的交锋,
吃亏多了就得了教训,她现在也不敢处幺蛾子。
王夫人虽然因为贾政得了诰命,可也就在别家女眷那里抖一抖,可在顾妩面前就是恨毒了也不敢表现,真是乖的不得了,恨不得把自己当鸵鸟藏起来,顾妩看不见才好。
况且王夫人就是再蠢再毒,对儿女的心也是真的,既然暂时没打算给贾政换个媳妇,还真没必要不许人家照顾儿子。
不过贾政带走也不错,她可不想看她哭哭啼啼的。
两孩子是累着了,但也就这样了,跟别人比起来,还真可怜不到哪去,等睡醒了绝对又是两个精神抖擞的公子,还没必要小题大做。
这两人这么一睡就是谁过了夜,顾妩也没让下人们打扰,至于晚饭……喝了补药就行,而且不过一夜没吃,饿不死人的,只让人备好了热水跟饭菜,等什么时候醒了,再端过来用了就好。
第二天两人一醒,第一件事果然是喊饿,下人们听夫人的吩咐先上了谁,让他们洗漱了,这才端来了一桌子饭菜,两人狼吞虎咽的吃过后,这才感觉活过来了。
这科举真不是人考的,饶是他们身体康健,又有武功傍身,三天下来也觉得心力交瘁,怪不得好些人都熬不下来。
待吃饱喝足了,两人先去正堂给顾妩林绪之请了安,这才听他们的去了梨香院,去跟老太爷老太太汇报一下。
等他们去的时候,不但老太太在,连贾政跟王夫人也都眼巴巴的等着。
见两人精神饱满,丝毫看不出昨日心力交瘁的模样,众人这才放下了心,转而问起考的如何。
贾瑚跟贾珠对视一眼,贾瑚先说:“如外公所料,此次出题倒是生僻些,不过都是我跟珠儿练过的,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贾珠附和道:“大哥说的是,只要考官没有变了风格,应是无碍。”
贾政喜爱读书,听了这话倒挺感兴趣,忙问此次出了哪些题目。
他现在是正经的翰林院官员,要知道考过的原样考题很容易,只是他昨日想去接儿子回府,特特提前请了假,本想晚上让人去弄考题回来参详参详。
可王氏眼泪涟涟的,他这些日子又忙着科考的事情,多日没见宝玉跟探春了,难免有些想念,这才过去看看,就错过了看考题的时机。
眼下儿子侄子说考题生僻,就又勾起了探究欲望,代善贾母不耐烦听这些,就打发了他们去书房详谈。
第90章 红楼43
等跟贾政谈完了考题; 两人就又乖乖的去了顾家; 跟顾老爷子谈了谈考题跟答案。
顾老爷子分别听了两人的答案; 心里就有了数; 微笑着对有些踌躇的两人道:“你们的主考官在我手下待过些时日,我倒也了解他几分; 只要不出意外; 就没什么问题。”
贾瑚跟贾珠这才放下心来,以顾老爷子的为人; 没有把握的事他轻易不会出口,既然他都这么肯定的说了,那他对主考官就不是一般的了解,这么看来; 两人榜上有名,虽不说板上钉钉,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既然考的没什么问题,顾老爷子又教了他们些殿试规则,就让他们回了。
贾瑚但是想让人进去帮着给可卿报个信,可贾珠却死活不肯,还劝他:
“既然都决定跟大伯母说了,就不要再行这种事; 这要是在府里被发现; 为了你的面子,还有人打掩护,按下这事去。
可若是在顾府里被发现了; 那顾夫人拿你当登徒子,再也不愿将可卿许配给你可如何是好?”
贾瑚一听这话觉得有理,还是打消了主意,既然自己考的不错,以他的条件跟两家的关系,只要在金榜题名后老老实实的请母亲做主就能得偿所愿,现在实在没必要冒险,万一被人抓个正着,那可就要多添出许多波折来。
这时候一动不如一静,他还是再等些日子吧!
打定了主意,他便从善如流的跟着贾珠出了顾府。
贾珠见自己一次就劝住了他,不由有些不真实,他们自小长大,兄长虽宽和大度,可一旦打定了主意,别人还真没什么办法。
这次居然就这么听话,看来自己这位小嫂子,在他心里分量着实不轻啊,心里不由更警惕了些,想着自己还是要小心些,不要泄露出去大哥做的这些事,免得大伯母知道了心里不舒服,让大哥的婚事再出事端。
两人心思各异的回了府,回府后两人正准备按顾老爷子指点,好好突击一下殿试可能考到的知识点。
不想却有人递进来帖子,邀请他们参加诗会。
这时候举报这种诗会无非就是举子们刚考过,对自己答题没有把握,邀请一些名列前茅者与有名师教导的举子探听探听标准答案罢了。
而贾家兄弟不仅两试成绩靠前,又拜在顾家门下,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
尤其是贾瑚,更是江南贡院两试头名,会元加身,焉有不引人注目之礼?
毕竟读书人于科举上最高的成就就是三元及第了,没有谁不在暗搓搓的盯着这名头。
可历朝历代能三元及第的文人都不多见,本朝至今也无人能有此殊誉。
而每次考试有此可能的便是各地解元了,而贾瑚正是其中最有可能的人。
因为江南考区人才辈出,贾瑚能在此地超越众多举子,一举成为头名,学识文采必定过人,且他还有一优势。
他拜在顾家名下,这顾家顾老乃是文坛大佬,朝廷翰林院官员大多数都是他门下学生,本应风光无限,可偏偏因夺嫡之祸差点颠覆,为求低调已数年不曾收徒了,只教着外孙罢了。
可就算不参与政事,但他的影响力一点都不减,众所周知,能当春秋闱主考官之人,皆是翰林院所出,而现在翰林院这批人,上上下下有不少人都是顾老调。教出来的,他能了解这些人的处事风格,那是再容易不过了。
现在要交流考试心得(标准答案),请谁也不如请贾家两兄弟前来。
接了帖子,贾瑚与贾珠对视一眼,还是决定出去一趟。
毕竟现在榜还没出,大多举子心中没数,他们要是以准备殿试为由推了,这不是拉仇恨吗?
而且既然已经有了把握,出去交际交际也未尝不可,毕竟同科进士,就要从这些人里出了,现在交际交际,刷一刷好感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就吩咐下人准备马车,去了诗会的地点——会宾楼。
其实一看地点贾瑚就有些吃惊,因为这会宾楼正是他母亲名下的酒楼,当初取名时,母亲死活就要这个名字,父亲虽然觉得不太符合他低调奢华的内涵,可被母亲镇压了,还是委委屈屈的同意了。
倒是外公对这名字大加赞赏,说取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会宾”二字恰如其分。还对父亲的不懂货表示了鄙夷。
不过贾瑚倒不这么想,以父母后来的表现来看,母亲取这名字跟先贤诗句没一分钱关系,而外公对父亲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不待见。
不过父亲也不在意,用他的话说,“谁让以前做错事,欺负了人家闺女呢?难道还不允许老父亲不待见人渣女婿了?这都是岳父涵养好,要是以后谁敢这么对他女儿,非灭了他全家才算完”——正是迎春刚生下时父亲亲口说的。
自此贾瑚还深深的担忧过,妹妹以后会不会嫁不出去?
扯远了,其实他挺庆幸这酒楼叫会宾楼,而不是贵宾楼什么的,毕竟以母亲直白的命名当式,这种可能还真不小。
比如她把胭脂铺里研究出的胭脂色号命名为红,粉红,桃红,杏黄……而不是相思,红蜡……她居然还振振有词,说什么拿红蜡代表杏黄,简直是误导人。
可这也是各个胭脂店请书生取自绿油剪叶蒲新长,红蜡粘枝杏欲开的诗句中的,虽然有些牵强附会的嫌疑,可听着还真能唬住不少人。
可母亲的话最管用,她说会误导,那就改,反正以父亲的那个劲,这铺子说关了他也没有二话的。
幸亏无论怎么折腾,各个产业也没有亏本的,反而迅速翻了身,让母亲的私房迅速鼓了起来。
而酒楼也是,虽然起了一个读书人看起来过于通俗的名字,可趁着外公写的牌匾,却也大受追捧——显而易见,顾老的笔墨轻易不出世,以前当官时还时不时有流出来的,近些年更是见都见不到了,忽然出现在一酒楼的牌匾上,不受读书人追捧才怪。
而且会宾楼酒菜味美价高,且有独家佳酿“玉堂春”,老餮们闻风即来。
雅间设计上雅致十足,又绝对私密,而外面大堂又有戏班过说书人常驻。
可谓吸引了京中一些权贵与读书人,成了无钱无权都订不上的地方,力压许多酒楼成了最佳聚会场所,若哪个请客能订上会宾楼的席面,那便是大大的有面子。
其余同行也眼热过,抄袭照搬不再少数,可不是饭菜没有会宾楼味美多样,就是没有玉堂春这样级别的嘉酿。
而比起雅间来,也不知会宾楼是怎么建的,没个雅间都跟完全隔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