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重生之黛玉-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对这老婆子没什么好感,随后应了几句。
  那老婆子似乎也有所察觉,陪笑几句便和薛宝钗她们说话去了。
  这里热闹,贾母的屋里又是另一番情景。
  “敏儿,这几个孩子中我最疼你,你如今家庭和睦、儿女双全,我是真心为你高兴。”贾母一边说,一边拍着贾敏的手,“咱们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我也不瞒你,我原本是要把玉儿配给宝玉的,可没想你攀了这么一门好亲,这事为以后就不提了,不都是为了黛玉好?”
  贾敏听母亲口中有自己攀附权贵的意思,而且好像黛玉嫁进王府是捡了天大的便宜一般,心中有些不喜。但怎么说贾母是长辈,她不好说什么,只道:“这事都是老爷定下来,之前我也不知道,不然一定告诉母亲。”
  贾母道:“我知道你是个孝顺的,我活了这么多大年纪,什么还看不开?如今我放心不下的,唯有宝玉一个。你当姑妈的多照看他一下,我便是死了也瞑目了……”她说着不禁垂下泪来。
  贾敏道:“母亲莫过于忧虑,宝玉是我侄子,只要他行事端正,我自然会照料他。”
  这话贾母自然不满意,她暗自咬牙,接过鸳鸯递过来的手帕子用一根指头顶着小心的擦了擦眼角,道:“你也知道他是你嫡亲侄子,难道照料他还要条件的?”
  这里陷入了僵局,而花园子里巧姐玩的正高兴,平儿来找她回去。巧姐不肯走,只是看黛玉,黛玉答应过段时间来看她,她才依依不舍的拽着平儿的袖子走了。谁知她们刚走,贾宝玉就来了,妹妹长妹妹短叫得黛玉心里窝火,好在这时也到了午饭时分,贾母派人来请吃饭,黛玉才得意以摆脱。
  王熙凤也扎挣着来了,贾母道:“你身上不爽利,不在家里好好歇着,又来这里做什么?”
  王熙凤笑道:“我都好了,可以伺候老祖宗了。早就听说了林妹妹的喜事,一直没机会祝贺,今儿我可不舍得错过,”说着又向黛玉,“妹妹,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今儿你不喝几杯,我可不同意!”
  众人闻言都笑了,贾母也笑道:“也罢,今儿就允许你放肆一回。”

☆、第58章

  王熙凤自然是八面玲珑的应付了一番。
  贾母知道她身上不好,也不让她站着布让,怕劳累了她,还特意命人搬了椅子让她挨着自己坐下。王熙凤推让一番,便也恭敬的领命,挨着贾母坐下。身为媳妇,上要伺候长辈、下要照顾小姑子、小叔子们,便是吃饭的时候也不得闲,要站着布让,等众人吃完才能吃,这是礼数。因此,王、邢二位夫人年过半百,孙子孙女都不小了,只要贾母在,便都不能入席,不然人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便是熬出了头。
  好在今儿她婆婆没来,她才敢坐,不然便是大逆不道了。
  饭菜照例大鱼大肉,黛玉慢吞吞的吃着,别人已经吃了三口,她一口还没咽下。一则是林如海从小教育女儿吃饭要细嚼慢咽,才不至于损害身体;二则,这些油腻的吃食着实不对黛玉的胃口,她打心眼儿里便不想吃。一顿饭下来,她尽拿筷子拨菜了,真正吃到肚子里的并没有多少,贾敏也比她好不了多少。
  饭后过了约半个时辰,王夫人和薛姨妈一道来看贾母。贾母道:“姨太太吃饭时候如何不来,别是怕我灌你酒吧?”
  薛姨妈笑道:“我倒是想来见识见识老太太这里的场面,有事耽搁了。”
  贾母道:“我们这里有什么场面?姨太太取笑了。”
  说着贾母便命丫头请薛姨妈上坐,又命倒好茶来。薛姨妈看着小丫头倒好茶出去,自己端起茶碗揭开盖子,热气汩汩的从茶碗里冒出来。她眯着眼睛嗅了嗅,含笑道:“还是老君眉?”
  贾母点头道:“姨太太好眼力,不过这次的老君眉可与从前的不同,姨太太尝尝看。”
  薛姨妈吃了一口,笑道:“这香味儿……似乎比从前醇厚了不少,老太太怎么得的,赶明儿我也让人弄些个来。”
  贾母道:“这得问敏儿,是她带了来的。”
  薛姨妈一怔,和王夫人对视一眼,讪笑道:“林夫人孝心可嘉,怨不得老太太福寿双全!”
  贾母听了这话心里也高兴,说贾敏孝顺,也就是说她在子女们面前的威严还在。再者人到老年,最喜听这福寿双全的话,毕竟谁不想活的久一点,越是富贵的人就越是怕死,不然哪有那么多到处派人去求长生不老药的皇帝?贾母此刻看薛姨妈的眼神好上了不少,她笑眯眯的道:“姨太太才是好命呢,生了这么个聪明伶俐的女儿,宝钗可是个好孩子。”
  薛姨妈道:“都是一家人,我也就不说客套话了,若说宝钗这丫头,那是真没的说,可我们家里的那个混世魔王,真真让我没法子……”说到这她眼眶不禁红了。
  贾母忙劝道:“姨太太也别过于忧虑,男孩子嘛,年轻时侯调皮些也是难免的,再大些就稳重了。”
  “可我们家那个不同……”薛姨妈叹气道,“都到了成亲的年纪了,还是整天无所事事,一点长进都没有!”
  “回头我跟老爷说,让他姨爹好好管管他,管保就成器了。”
  薛姨妈听了自是欣喜,千恩万谢的道:“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薛姨妈又问贾敏从哪买的茶,贾敏道:“具体是从哪买的,我也不知道,是我们老爷从江南带回来的,谁是一位好友送的。”薛姨妈遗憾的叹了口气,说:“我原是吃着这茶合我的口味,才一定要问明产处,不想林夫人也不知道,看来是天意不让我吃这茶。”
  贾母道:“姨太太想吃这茶也不难,我这里还有不少,一会子你带些回去。”
  “这怎么好意思……”薛姨妈踌躇道,“这原是林夫人孝敬您的,我怎能夺人所爱呢。”
  “这有什么,敏儿不会介意的,”她说着看向贾敏,“是不是,敏儿?”
  贾敏还能说什么……
  不多时,十几个穿红着绿的小丫头子们捧着大小不等的食盒进来。揭开食盒,里面摆着形状各异的托盘,有荷叶形状的、莲花形状的、桃花的、树叶的,足足几十个盘子,盘子里装着各色点心、糕子。此刻已是午饭后一个时辰了,黛玉正好有些饿了,便拣可口的吃了几块。
  大人的谈话总是琐碎而无聊,他们自己也知道孩子们不会喜欢听,所以老早就把孩子们赶到里间吃果子玩去了。
  黛玉今天收受到特别的礼遇,从宝玉宝钗、探春姐妹到丫鬟们都对她很感兴趣。湘云问:“林姐姐,听说你前几天进宫了,皇宫里好玩不好玩?”
  黛玉问:“你从哪听说的?”
  湘云道:“我也不记得从哪听说的了,大家都在说。”
  宝玉道:“听说是大姐姐传回来的消息。”
  湘云见他张嘴,就忙给他使眼色努嘴儿,让他别说是元春传回来的消息,可宝玉哪里明白她的意思,便是明白怕也不会听。他一见了黛玉,眼里便只有黛玉一人,哪里肯为了别人瞒着他的林妹妹?况且就是没有黛玉,还有个宝钗,湘云也要靠后一个的。湘云见只是使眼色没用,便狠狠踩了宝玉一脚,谁知宝玉竟大喊起来:“云妹妹,你为何踩我?!”
  宝玉还蒙在鼓里,其余众人倒明白了史湘云的意思,都低下头不语。湘云闹了个大红脸,偏那宝玉还不依不饶的问,湘云便瞪了他一眼道:“有一只蜘蛛钻到我的鞋里,钻的我脚心痒痒的,我就踩了那笨蛛一脚。”
  宝玉哎呀一声,道:“不得了了,不得了,那蜘蛛脏兮兮的,如何使得?妹妹赶快去换鞋罢。”
  他此言一出,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贾宝玉还没有反应过来,疑惑的看着众人,还是袭人附耳对他说了几句什么,宝玉才红了脸,愣了半天,也跟着傻笑。
  回到贾府翠竹还对黛玉道:“姑娘,哪位宝二爷看着倒是灵灵秀秀的样子,怎么说起话做起事尽透着杀气呢?”
  黛玉道:“他从小就与别人另一样。人人读书上进,心怀抱负,用自己的才略为百姓某福利,实现自己的问政治目标和理想,偏他从小便胸无大志,反倒看不起那些仁人志士;大雨天猫儿狗儿都知道找个屋檐躲雨,偏他次次都淋得落汤鸡一般;对着你,嘴里是说不完的甜言蜜语,可一转眼就能把你忘到九霄云外,只把那甜言蜜语对别人讲,哄得多少女孩子对他倾心。可是呢……谁粘上他谁以后自食苦果!”
  “还真是这样,姑娘,您这都听谁说的?”由不得翠竹不疑惑,虽然这几年由于贾府老太太的刻意安排,姑娘跟那位宝二爷见了不少次面,但多数时候她都随侍在侧,没见姑娘跟贾宝玉有多亲近啊,怎么听姑娘这语气倒像对贾宝玉很了解似的。
  黛玉没有直接回答她的话。她只是讳莫如深的笑笑,道:“我比你会留心观察人。”
  她前世跟贾宝玉纠缠了那么久,对他还不了解?不过这些,她可不打算告诉翠竹,便是告诉她,她也不会相信的。世上能毫无理由相信她的,怕是只有父亲一人了。
  再说贾府,贾母懒洋洋的歪在炕上,鸳鸯一只腿搭在炕沿儿上给她揉着额头,另有两个小丫鬟跪着捶腿。她眯着眼,眉头一会儿蹙起一会儿展开,这是她想事儿时候的惯用表情,鸳鸯紧紧抿着嘴,大气儿都不敢出。
  半晌,贾母睁开眼,淡淡得的道:“你们都退下,鸳鸯留下。”
  鸳鸯便知道贾母是有话对自己说,她停下揉额头的动作,扶贾母坐起来,等丫头们都走完了,才小心翼翼叫了声:“老太太……”
  贾母道:“你看林丫头的气色,像是生病的样子么?”
  鸳鸯仔细想了想,道:“以奴才看,不像……”
  贾母道:“我瞧着林丫头脸色红润,也不像是生病体弱的样子,可那说林丫头体弱的话是如何传出来的?”
  鸳鸯想了想,说:“俗话说‘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既有这些话,想必林姑娘从前是体弱的问,如今好了。”
  贾母先是点头,既而懊恼,自言自语的嘀咕:“都是那个没见识的,非要娶一个商人之女做儿媳妇,要是早定下来,黛玉也不会跟王府定亲。林如海疼女儿在京中是出了名儿的,他又坐着高官,宝玉若是娶了黛玉,他岂会不管宝玉的前途。等做了官,要多少钱没有,偏那个没眼力的,放着儿子大好的前途不要,贪图商人家里的那点子嫁妆有什么好?!”
  鸳鸯见她说起王夫人,自己一个丫鬟不好插嘴,只低着头不语。
  贾母又骂了几句,便吩咐鸳鸯:“一会子你得空,告诉二太太一声,就说我老婆子说了,宝玉的婚事有我做主,我自会给宝玉挑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亲,让她别瞎折腾。”
  而此刻,荣禧堂内东边的耳房内,王夫人也屏退了伺候之人,正跟薛姨妈抱怨。
  她捻着佛珠慢悠悠得的道:“你也瞧见了,自林家那臭丫头定亲的消息传出来,老太太是越发看我不顺眼儿了。当天她就把我叫了过去,当着鸳鸯的面儿就指着我问,‘你嫌弃林丫头多病,怎么人家王府就能讨来做世子妃,你比王妃还尊贵不成?’你听听,这是什么话,这不是存心让我在下人面前没脸?我十几岁就嫁到他们家最媳妇,熬了几十年,还是这么着,连自己儿子的婚事都做不了主,只能每日吃斋念佛,跟个佛爷似的!”
  “都是出身世家的小姐,凭什么贾敏那丫头就金娇玉贵的养着、金奴银婢的使着,我就得伺候公婆,每日里规矩呢?”她越说越气氛,手紧紧抠着念珠,手背上青筋直爆,“你瞧今儿老太太看贾敏那眼神儿,跟看金子似的,我连她一根头发丝儿竟也比不上!”
  薛姨妈道:“你这么想,就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依我看,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老太太对她也未必就有几分真心,不过是想借她林家的势力和关系罢了,说来说去还不是为宝玉?老太太最疼的就是宝玉了,将来她那些梯己还不都是宝玉的?你急什么!”
  王夫人道:“说起这个我就来气,宝玉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让她引诱的跟她比跟我都亲!还有贾敏那贱蹄子,生了那么一个小贱货,她凭什么有拿造化?!”
  突然,“啪”的一声,她手中的珠子断了线,珠子噼噼啪啪的落在地上,王夫人一边念着“阿弥陀佛”,一边忙趴在地上捡,时而蹦出一句‘“罪过……罪过……”
  于是,王夫人便也不敢再说了。
  ……
  晟玉从皇宫回来先去见了贾敏,便到黛玉屋里。他已经从贾敏那里知道了她们今儿去了贾府的消息,便道问:“姐姐,外祖母没有留你住下?”
  黛玉道:“说自然是要说的,母亲找借口推辞了。”
  晟玉道:“倒是不住的好,外面都在传贾府的闺阁没规矩,说是什么人都能进去,贾宝玉不分昼夜都在姑娘们屋里鬼混。如今外面提起贾府的姑娘都嗤之以鼻呢,姐姐若是在那住了,越发连姐姐也说不清了呢。”
  黛玉道:“有这事?”
  晟玉道:“可不是!我常常在外面走动,这些话倒是常听见呢,京中豪贵圈里都当笑话来听,怕是只有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
  黛玉暗道,怪不得前世一直到十五六岁贾府的姑娘们还没人说亲呢,原来还有这事。历来嫁娶之事讲究门当户对,京中勋贵就那么大个圈,外人很难挤进来,便是能挤进来,贾府怕是也看不上,而圈内的又不屑与之结亲,所以最后就是高不成低不就。想来,最后迎春的悲剧便源于此。
  先不说贾府内住的几个亲戚,但说他们自己家里的几位姑娘。
  提起探春,她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感情波动;那是个要强的人,喜欢把自己的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最后结局是好是歹都与旁人无干,是她自作自受。与之相反,迎春则十足是个提线木偶,别人怎么摆布她就怎么动,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的不作为古人令人可切,却不免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至于惜春,最为贾珍的胞妹她有父兄跟没父兄一个样,养成了个孤僻冷漠的性子,也是可怜见的。
  “所以……姐姐,你千万不要答应住他们家!”晟玉见黛玉愣神,不放心的又提醒了一便遍。
  黛玉笑道:“你说的龙潭虎穴似的,我便是想住也不敢了,何况我从来就没打算住在那过?”
  晟玉笑道:“我知道姐姐有分寸,我也不过是白提醒一句罢了。”
  这时候翠竹端上果品点心,姐弟二人都饿了,一面吃点心一面说话,晟玉道:“姐姐,我在宫里碰到未来姐夫了。”自从黛玉定亲的消息宣布,他便不再叫柳逸轩轩哥哥,只要不是正规场合一律喊他未来姐夫。柳逸轩倒是很乐意,连自己的一匹爱马都送给了未来小舅子。
  听到未来姐夫四个字,黛玉的手一抖,点心差点掉在地上。她回过神,故作淡定的把点心放进嘴里,淡淡的道:“碰见就碰见了。”
  “他还向我打听你呢?”

☆、第59章

  “打听我什么?”黛玉问。
  “打听你有什么爱好。”
  “你告诉他了?”黛玉提高了声音,眼也圆瞪起来。晟玉忙举起双手:“没,没,我哪敢呢?你是我姐姐,他只是未来的姐夫而已,你说我向着谁呢?”他加重了“未来的”三个字。
  黛玉道:“那可不一定!”
  晟玉急得道:“怎么不一定,我自然是向着姐姐了,没有不向姐姐反向着外人的理。未来姐夫也不行!”
  黛玉又听见未来姐夫几个字,不觉就触动了心事,脸火辣辣的烧了起来。晟玉放下此事不提,又说起最近京中的奇闻轶事。黛玉想,他一定是看到了自己的窘态,不想让自己觉得不自在,所以非但不道破,倒故意说些好玩的事儿来缓解气氛,让自己放松放松。黛玉不觉心中有些感动,便也将先前的事放下,专心的听晟玉说起新闻来。
  晟玉道:“听人说有一夜雷雨大作,电闪雷鸣,噼里啪啦响了半夜,第二天西城门外的十里坡就多出一座小山来,你说是怪事不是?”
  “爷,真多出来一坐小山吗?”不止是黛玉,翠竹也听入迷了。
  晟玉见黛玉和丫头们脸上都有怀疑的神情,便拍着胸脯道:“千真万确,是雷雨过后的一早,一个猎户进山时发现的。我还去看过呢,虽然是个土冈,但是也有几丈高,倒是真真切切的一座小土山。后来圣上听说便派大臣查探……”
  他说到这顿住了,翠竹急得催:“爷,您快说,查探的结果如何?”
  晟玉道:“翠竹姐姐,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是这么沉不住气。”
  黛玉笑道:“她向来如此,改不了了,她是我的人,我不嫌弃就是了。”翠竹听了便如得到嘉奖一般,拍着手道:“爷可听见了,姑娘不嫌弃我呢。”
  晟玉摆着手叹口气道:“得得,你们主仆一心,算我白说了。”
  黛玉掩着嘴儿笑,半天说:“你说的土山的事也不为怪,说不定是附近的山户挖池塘什么把土堆在那,外人不知道就编了这些谣言。依我说那土堆也未必就是雨后才有的,说不得早就有了,只是位置偏僻,一直没人发现,偶有一个人见了便一传十十传百,有好事的便添油加醋的渲染一番,也不足为奇。”
  晟玉道:“谁说不是呢?不少人也都这么说,可附近的山户都一一派人问过了,都说没有挖土的行为,更没有山民往那里运土。圣上以为定是山民胆小,怕是朝廷要追求什么罪责,所以不敢承认。毕竟,那一个土堆可不会凭空而来。后来朝廷虽然方言不追究此事,但他们先前已经说过没有,又怎么好改口呢?所以,至今没人肯承认,不过这事关系也不大,可以暂时不要管它。久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去看,山民都说是山神背来的,还说好几个夜晚都听到外面有“轰隆隆”的声音,该死仙人在施法。”
  黛玉笑道:“那些山民倒是可爱。”
  “是啊,他们都很淳朴呢,我们去一家讨水喝,他们还非要留下吃饭呢。”
  黛玉问:“你同谁去的?”
  “太子殿下和未来姐夫啊!”晟玉说的理所当然。黛玉一顿,暗道,如此倒是自讨没趣,早知道就不问他了。
  正说着有丫鬟来报,“嘉柔郡主派人来给姑娘送花”
  黛玉忙令快请进来,来人是两个婆子和两个十几岁的小丫头,黛玉问:“郡主派你们送的什么花?”
  一个婆子说:“具体是什么我,老奴也没记住,总之花花绿绿的都是些好看的。这是名目单子,姑娘自己看吧!”
  黛玉接过一看,琳琅满目的足有一二十种,有的名贵,有的稀罕,还有奇形怪状的,每样两盆就有好几十盆了。这两年,嘉柔、嘉婉二位郡主时时的便给黛玉送些东西,有花草,有书籍,都是随着她的爱好了。晟玉却知道,虽然是打着两位郡主的名儿,其实东西都是柳逸轩送的。至于为何他不亲自送,一是怕黛玉不肯接受,二是怕一旦走漏了风声,于黛玉的名声不利。
  他想,这种事一次两次还成,总是如此任谁也都能看出破绽来,姐姐八成也明白,只不过是不肯说破罢了。就连柳逸轩也知道瞒不了姐姐,他们两个怕是早已心照不宣了。
  事事也却确如他想的一样,柳逸轩如何会不知道黛玉会起疑?他开始时还真怕黛玉会直接问他或者干脆不肯收,后来他所担心的这些都没有发生,他才真正的放下心。他知道以黛玉的性子,没有明确的拒绝便是试着接受或是干脆已经接受,无论那种情况对他来说都是难得的喜事不是。
  他知道黛玉疼爱弟弟,便也对晟玉关爱有加。
  他如此做,倒也不仅仅是为了讨好,也是真心想替黛玉做些什么。他从小与女孩子接触的就不多,不知道怎么讨女孩子的欢心,怎么向女孩子表达自己的好感。他对此是一窍不通,开始时着实手忙脚乱了一番,甚至是站在黛玉面前都不知道说什么,变得完全不像他自己;后来他才学会慢慢的了解她、默默的为她做些什么。他从未无经验,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事实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
  他的这些动作自然慢不过太后、王妃等关心他的人,有一次太后就笑着问他:“轩儿,你真这么喜欢玉儿,让皇帝下道圣旨就,你们提前完婚如何?也好过你这般偷偷摸摸的。”
  柳逸轩一听吓了一跳:“皇祖母,万万不可!”
  太后道:“如何不可?虽然玉儿才十一岁多,但你都十六了,咱们家也不是没这样的先例。当年圣祖爷大婚时端孝皇后才十岁,也是从小定的亲,婚后二人伉俪情深,不到十八岁就有了你曾祖父。如今玉儿都十一岁了,你又时时刻刻挂念着她,总是这样也不是办法呀!”
  “皇祖母,这跟当年端孝皇后可不一样,首先林大人、林姑娘就不会原因,孙儿总不能强人所难罢。”
  太后想了想,不由也点了点头,下了圣旨,林如海自然不敢不遵,可这不是他们皇家仗势欺人了?再说婚姻之事不必儿戏,得心甘情愿才能过得和美,强扭可不行,自己也是关心则乱,竟然糊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