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华-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子顿觉脸上一热,娇嗔的瞪了嬉皮笑脸的家伙。抽回手,骂道:“你越来越没正行了。枉你还是皇帝呢。让人见了谁会信!”
没想到那人却呵呵一笑,说了一句更让他窝心的话,“我这样子也只有你见到过。”
南国的容城正在苦苦的支撑,这座坚固如同龟甲般牢稳的城池正面临着最为艰难的时刻。
从御阑烧来的战火,此次不但持久,更有越演越烈之势。容城两百年来第一次又被攻陷的危险整摆在眼前。可是坚守容城的主帅却有苦说不出。
容城本可以在这样的猛攻之下也可以支撑下去的,可是偏偏南国却经历着暗潮涌动的争夺大位的暗斗,有能力角逐皇位的皇女们那个不是暗藏人马,积蓄战力,不想在此时输人半筹,虎视眈眈的紧盯着皇帝的动静。容城几番上奏求急都被这样那样的借口给压了下去。一句话容城此时不是上位者最关心的,他们自己先顶着,等到尘埃落定之后,朝廷才能抽身问津这里。
御阑这一方偏又是最会作战的大皇女御阑熙凌,只有极少数的心腹才知道,皇女殿下此时为何执意要夺下容城,可是战况的持久也远出乎他们的预料。
“殿下,粮草已经到了。”副官把刚刚接到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报告给了大皇女。
“很好!”
御阑熙凌面带一丝喜色,可是心里却暗暗泛着嘀咕,她的皇帝妹妹果然厉害,御阑今年粮食大减,居然还能保持着粮草的正常供给。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不过由此可见陛下手里的本钱可是不少。幸而她的计划也快要完成了,容城这个大礼是其他的东西不可比的。
御阑熙凌的手指轻敲着容城的地图,脸上的笑意渐大。不久这里就在御阑的版图之中了。
容城之中的郡王府,此时却一片黯淡。
容城是南国的重城,自两百余年前变成南国疆土起,就由南国的镇北郡王府守卫着。所以郡王府位于容城的重要之地,更是容城的主心骨。只是此时的镇北郡王却身受重伤,连起身都难,莫说重回战场指挥杀敌了。
现在的镇北郡王年纪不过二十二岁,是郡王府第六代单传,其母过世的早,所以十四岁及冠之后就继任了郡王称号。几月之前,御阑重兵围困容城,气势盛,攻势猛,让容城陷入苦战。身为镇北郡王陈狄飞,自然要一马当先,担当起表率,所以亲上战场坐镇杀敌。几日之前,不巧流箭伤及要害,险些丧命。现在依然是神志不清,昏昏沉沉。
此时郡王府中当家的只剩下了镇北郡王的胞弟——陈锦。这位王子自小耳濡目染,熟悉军务政事,虽然只有十七,但果敢的很,命令坚守城池。未有丝毫的惧色,但是王子心里清楚,又一折上奏石沉大海了。朝廷里的人心思都飞了,连国危都可暂放搁置,如此下去南国危以。
御阑熙凌正打算在增兵容城西门,好切断容城最后的补给的活路。却听到了士兵的传报,让她大吃一惊。立即整装梳理一番,调马回头,折返回军中大营。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阑熙凌有些头皮发紧,直到亲眼所见,才信得,皇上到此的消息是千真万确的。赶忙行礼跪伏在地。心里打着鼓,摸不准圣驾突然至此为的是何事。
“皇姐辛劳了。朕只是来看看容城战况究竟如何了?”熙华笑着扶起大皇女。只是对方僵硬的身体,透露着不自在和惊讶。
“因战事焦灼,臣未及回京恭祝陛下登基大宝。实属大罪,望陛下圣裁!”还没有理出头绪,御阑熙凌只好左顾而言他。
“战事为重!怎能怪皇姐,倒是朕登基的时间仓忙。”不冷不热的话,让御阑熙凌心里一紧,值得赔笑连称告罪。
“皇姐还需多久能拿下容城?”
坐在主位上的皇帝终于问到了正题,御阑熙凌此时也恢复了平时的冷静。
“最多一月。”
不卑不亢的与上位的皇帝对视着,御阑熙凌大将的风范尽显无遗。
熙华打量着这位她一直都摸不透的皇姐,心里莫名的一滞,好在此人最紧要的时候倒向的是自己这边。
“时间太久了。”摆脱了心中的凝滞,熙华言道,“若是在南国的东边也烧一把火,皇姐这里是不是能进展的快些?”
御阑熙凌瞪着眼睛看着那有些慵懒的人,片刻没有言语。把那话彻底的消化了之后,才迟疑的回道:“那不日即可拿下容城。只是陛下可有奇兵可出?”
“那就不需皇姐忧心了。只要能快些,朕就满意了。”熙华冷冷一笑,心道这里不能在增兵了,皇姐你也应该知道,你手里的人马多得有些让人生厌了。
姐妹两人对视一番,大皇女最先收回了目光,低头称是,心中也明了,树大招风的道理。皇帝的担心,她怎会不知。罢了,既然想要称臣,做的也不能招厌,低头服软是必须的。
两日之后,容城被围的水泄不通,而且不知道从何渠道传出一条消息,让整座容城陷入了更深的恐慌阴霾中。御阑从东边的尚谷出兵南进了。
南国正在明争暗斗的朝廷,终于有了反应,惊觉御阑的野心此次非比寻常。他们不得不转向北边的邻居了。只是时机依然倒向了他们的敌人,当南国的都城接到消息的时候,东面已连失数座城池,御阑大军已经越境直逼南国腹地。
可是祸不单行,南国的都城传出了震动国家的诏文——他们在位近五十载的皇帝驾薨了!!顿时人心惶惶,举国大乱,没人能预知南国的运命将走向何处。
作者有话要说:更更更更!!!!!
第七十八章 诚意
被北边的逼近威胁的南国终于有了动作,但是面对空前强势的御阑进攻,南国的回应显得无力而且犹豫不前。
问题的症结依然是大位的归属,如果此时把宝全压在同御阑一战的胜负之上,即便取胜也意味着无力攀上权力的巅峰,更枉论坐稳那里的宝座,所以,南国的回击柔弱得让人有些可笑,当然笑得最开心的还是他们的劲敌御阑。
御阑这次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原本对于必须陛下的匆忙之举显得信心不足的臣工大人们,此时也看到了这样的机会,一面歌功颂德陛下圣明,一面邀功请愿要去南边“尽忠报国”,整个御阑的朝廷吵吵嚷嚷好不热闹。
可是,凤和宫却是沉静的一点消息也没有,渐渐的这样那样的声音也消了下去,没人能看得出陛下的心思究竟在想什么。
观望揣测上意——是官场上人人必备的本领。
各个人精般的大人们开始闭上嘴巴,仔仔细细的观望着宫中的风向,猜测着圣意为何,没人争抢的想当第一只“出头鸟”,除非他们看明白皇上的用意。
“陛下什么时候才回宫?”
太后左等右等了已有二十多日了,可是依然没见到皇上的踪影。再也坐不住的太后沈云飞,只得亲自来到凤和宫质问一番。可是,那个叫罗辰的暗卫嘴巴却紧得不透一个字。气得向来温和脾气的太后大发雷霆,面色阴沉。
“主上说还需些时日。具体什么时间才会返京,小人也不知道。”
罗辰只对一人尽忠,尽管眼前这位是他主子的父亲,御阑尊贵的太后,对于他而言,能说的也只有这些,被说只是大发怒火,就是对他严刑逼问,身为暗卫的他多一个字也不会吐露的。
沈云飞虽然不喜政事,对于军事更是无心,但是他位尊太后,有些事情自然是聪敏过人的。盯了好一阵子,低头不言的暗卫,他最后只好紧闭了眼睛。再睁眼时怒火已无,依然是娴雅高贵的太后。
“陛下现在是在容城?还是在东边?”料定女儿早就不在神殿,沈云飞眼下只想知道女儿的行踪。
“在容城。”迟疑片刻,罗辰还是说了句让人消火的话。实际上这还是陛下的意思,否则他还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罗辰只看到坐在那里的太后听到他的话之后,脸上的神情一凝,好一会儿都没有变过,罗辰只好立在一旁,静静的待着。
许久太后才长长一叹,起身负手离去。口里念着,“没想到那孩子居然如此用心……”。
罗辰瞥见太后一脸的忧虑,躬身恭送太后起驾。心道,不愧是陛下的生父,只一眼就看透了陛下的心思。
现在无论哪里,人人都道御阑的新帝大举攻南,是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可是仅有寥寥数人才知道年轻的皇帝心中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但这其中却不包括正在容城指挥作战的主帅御阑熙凌。
大皇女倒是最想知道皇帝心思的人之一,但是皇上到了容城这些日子却是一派从容,即看不出求胜的意旨,也看不出任何野心,脸上带着轻松的浅笑,时时察翻着各处报来的最新的战况消息。
从皇帝突然造访那日起,御阑熙凌就知道自己的军权是圣上眼中的一把利剑,只有把这把利剑握在自己的手中,皇上的心才会踏实下来。而她休想再染指一下,所以御阑熙凌恭顺的交出了手中的权力,显得不骄不躁,连同她的心腹也疑惑为什么她要把眼前的大好时局,唾手可得的功绩如此轻易的交到陛下的手中。原因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当得知东边的近况之后,大皇女心中警钟大鸣,她第一次感到后怕,那支正所向睥睨横行直插南国腹地的军队的利刃原本恐怕是为她准备的。她还是小视了陛下能力,御阑熙凌曾经盘算过皇帝手中的筹码,她曾以为尚谷一战之后,御阑军中的有生力量也只剩下她自己手中的军力而已。可是,她的妹妹再次让她失算了,在她时时不敢松懈的眼皮之下,居然御阑还藏着如此的力量,而且又快又急的逼近了南国,也逼近了她这里。
那日,那一脸笑意的人孤身来此的用意,是否就是在试探她的忠诚。大皇女心里总是回想起那笑靥之后的用心,若不是她恭顺的交出了军权,是不是今日今时面临强敌的人就是她自己。这次这般的问题总是困扰着大皇女,让她坐立难安。
“殿下,容城派出使者!”匆匆赶来的士兵,带来了这则消息。
大皇女听后思量片刻,命人回禀尚在大营中的圣上此事。她自己则先行,去看容城的使者是为何而来。
容城断兵断粮了!人心涣散,浮躁恐慌,紧紧笼罩在容城的上空。这座坚固牢稳的城池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攻既不能胜,退又无力再守,破城只是早晚的问题。
终于杀出重围,九死一生的几路求援队伍中,有一队回来了。带来了更让人心灰意冷,意志崩溃的消息。
镇北郡王府
容城的主帅何为,接到了王府的急信,以为郡王的伤情危重,所以何为只得暂离军中,快马加鞭的感到了王府。果然王府的气氛不一般,阴沉沉的氛围,让人揪心。
“郡王的情形怎么样了?”何将军有些不放心的问了一下管家。
管家摇了摇头,缄口不言的只在前面带路。何为问不得果,不好再问,只好快步跟着走进内院。可是却听到了郡王嘶哑的怒吼,昏迷不醒的镇北郡王居然醒了!
“放屁!那帮小人!”
何将军听到了郡王的怒骂声,心里一惊。暗想,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
何将军到了屋内,就看到面无血色的郡王,正手里握着一张信札,激动的不顾身上的绷带已经见红,挣扎的甩开身边的侍从想要下床。
“郡王?”迟疑的出声,何为还尚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镇北郡王陈祥德一脸的怒气冲天,把手里的信札猛地丢在地上,低吼道:“那帮小人,就算容城尽毁,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提什么‘和亲’!当我们算什么,当死去的兵士为何物!当真都是奸佞小人!!贼子!!”
何为从郡王的话里已然听出那信札上写的什么了,她也是大吃一惊。没料到居然朝廷会出这般事情,心里顿感悲愤。咬了咬牙,低身拾起地上的信札,仔细的看了一边。
何为气得手都开始有些发抖了,但是她却没有表露的很明显。只因这信的署名是八王爷。何为是八王爷一手提拔的干将,被派来固守容城也是王爷的意思。何为自然知道八王爷此时正在较劲,距离皇位只一步之遥。只是她身为军人,此时如此请和服软,她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她该如何面对。一想至此,何为仰天长叹,心中愧对。
劝解了镇北郡王,何为才得问郡王对此有何看法。
陈祥德一瞪眼,自然知道何为的顾虑,喝道:“将军莫不是要依这上面的意思办!”
“可是若不听这意思。郡王可曾想过容城会捞到何种地步吗?”
何为小心的避开自己的顾虑,意指容城现在的情形,已难再守,又有可能因为违反朝廷之意,被朝廷舍弃。容城就算是能最后留下来,他们这帮人也逃不了奉上意不遵的罪名,到时候绝不会有好结果的。
陈祥德默默的看了何为很久,心里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可是她怎么能同意那上面的话,那些王爷们都舍不得自己家的男儿,居然暗示她最好能自己情愿,把她唯一的胞弟作为和亲的人选。美其名曰也是陈氏皇子出嫁,御阑自然找不出南国的大错。
“八王爷可是最有威望的。”何为见郡王的脸色变化,在一边小心的提醒道。
镇北郡王狠狠的剜了何为一眼,随后压抑的沉声道:“派使者,先去和谈,看看御阑是和态度吧。”
镇北郡王难看到极点的脸色,让何将军也不好再逗留王府,快马疾行的返回了军营,没多久就有人带着将军的亲笔书信,直奔城外的御阑大营。
“和亲?”御阑熙凌看了又看信札上写的话。心里一阵的厌烦。
“回将军,确实如此。这里还附有我国八王爷的信札。”使者拱手递上另一封书信。
大皇女从副官的手里接过那信,翻看了一遍,也不好定夺。此时却有人从帐外进来。
来人正是熙华,大皇女得到圣上的示意,也不再行大礼,只是恭敬的转交了信札,立在一边不再言语。南国的使者已然看出来人身份非同一般,只是不知道这人是何身份。
“和亲?镇北郡王的亲弟?”熙华沉着面色看完了信札,随手把信丢在案几上。
“看来这里我御阑还要加把劲呀!”理了理衣袖,熙华转过头看了一眼大皇女,轻缓的说道,“皇姐在增兵吧!依朕看南国请和之心还不算真诚。”
御阑熙凌神情一凛,应了一声诺,命人传令增兵。
南国使者则一脸惊骇,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位年轻的女子居然是御阑当今的皇帝,而且那话里之意,俨然是要再战!!使者惊得说不出一句话,只见得,下旨再战的御阑皇帝一转身离去。
“将,将军!”使者只得去寻大皇女,没料到皇女冷冷一笑,言道:“使者请回吧。记得下次要带着更多的诚意来!!”
作者有话要说:更更更~·~~~~~~‘努力码字中O(∩_∩)O哈哈哈~
第七十九章 和谈
南国正在风云聚变的漩涡之中。北边的步步紧逼,国内的情形不明。即便先帝的国丧尚还在操办中,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知道眼下时局紧张,步步小心谨慎,生怕惹祸上身。
八王府中,此时人人都紧绷着神经,不敢有些许的松懈慢待。
晌午的时候,各部归属王爷的手下的大人们不知为何都纷纷乘车赶到了王府。王府中的每个人都暗想,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了,要不就是王爷有什么大举动?毕竟王爷现在是南国最有可能成为登顶大宝的人。
“王爷,容城真的要舍掉吗?”吏部尚书不可置信的问道。
“舍不舍容城,这种事情已不再是我们掌握的了?”左卫将军深谙军事,自然清楚容城的局势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和亲之事又是怎么回事?御阑难道真的想全面开战吗?”身为右领相张志严不禁纳闷。
依照常理每代御阑的皇帝都想逐入南国,但是南国的实力并不逊于御阑,两国世代宣战的结果也终因国力相当罢手言和,只是这次御阑的新帝居然亲身暗到了容城,而且毫无回旋余地的正言回绝了南国的和亲提议。而且更是不断增兵,两面大举南侵。让人猜不透这位年轻的皇帝究竟为的是什么?
若是好大喜功,现在南国已处劣势,已然达到了这样的企图,可是为什么还不见好就收,毕竟御阑国内也是大局刚刚平稳,新帝根基未深,大肆对外用兵实属不智之举。
“她想要的是本王的儿子!”
紧绷着脸的陈玉清听着手下的诸位大人们的总总猜测,终于才沉声的说道。此言一出,果然满场大人们都惊讶的看着主座上的王爷,全场皆惊。
她们都知道王爷只有一子,虽然其父出身低微的可怜,但是却破天荒的曾被王爷封为侧妃,据听说是位绝代佳人,所以王爷才会违反礼制,上奏皇上降旨纳妃,可是蓝颜薄命,只育有一子,就香消玉殒了。
而那位皇子更是奇人,为人放荡不羁,更是时常抛头露面,没少丢王爷的脸面,可是毕竟是王爷唯一的儿子,成年之后就有不少王公贵戚想攀上这门亲事。可是皇子却屡屡违犯母命推了无数提亲。现在掐指算来,近几年安分不少的皇子也已有十八岁了吧。
可是,为什么御阑的皇帝相中了这位皇子?众位大臣心里都嘀咕着。小心翼翼的看着王爷铁青色的脸色,不敢上前吐露疑惑。
有一件事情八王爷只有她自己知道。那就是御阑的皇帝,御阑熙华居然会亲自些了一封书信给她,这件事让八王爷远料未及,更让陈玉清想不通的是,信里言明,和亲之人只能是她的儿子,若是不能接受,御阑决不收兵。
时常游历在外的儿子什么时候同那个人有了交集!陈玉清对此事也是疑惑重重,她甚至加派人手去寻正不知道在哪里闲游逛的儿子。但是,现在还没有寻到儿子的踪影。莫不是在神殿有什么事情?那御阑的皇帝可是神殿真正的主人。陈玉清猜想道。
“王爷想如何行事呢?”陈玉清最为信任的右领相,在无人敢言的时候,硬着头皮问道。毕竟,王爷很是疼爱皇子,否则皇子也不会如此无法无天,也没有人敢管上一管。
“派使臣前往容城。本王想知道御阑的皇帝想要真的只是与我儿联姻吗?”
陈玉清心里一直认为,御阑熙华要她独子和亲只是个借口而已。她还依稀记得,当年的圣女还未及冠,但是那双眼中的桀骜和聪慧就已经锋芒在外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当年的小丫头已经是御阑的至尊,可是她依然还未得到苦心多年的皇位。
世事难料,这话果不欺人!想到此处,陈玉清的脸上泛出一丝冷笑。旁边的各位大人们具是心中一紧,王爷动怒了!
容城开城了!自然不是解围之果,可是也不算是破城。
只是因为御阑的皇帝给镇北郡王下了一书文,其意就是容城无血开城!
镇北郡王心中很清楚,南国的朝廷绝不会帮他们一把了。听说东边已被御阑攻下十座城池,御阑向南推进国土近九百里,此时怎么还能顾得上她这座孤城。横下了心,镇北郡王命人打开了闭门已经有四个多月的城门。
好在御阑皇帝守信,尽管容城依然被围的水泄不通,但是御阑军队却未伤及一人,更没有掠取任何财物,只是把容城守军尽数收缴整编,容城的城墙之上悬挂起御阑的旗帜。
随后没几日,就听闻御阑的皇帝进驻了容城最华贵的宫殿——丹凤宫。
“这里是你我第一次相遇的地方。”
说话的人金冠束发,身穿绛红色长衫,领口袖口皆是纯黑,系着黑带苏绺,脚踩绣金黑靴,玉面朱唇,凤眸微挑,颜上带着些许笑意。这人正是御阑的皇帝——御阑熙华。
似有怀念边说皇帝边转身望向身边之人,神色温柔,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
“是呀。”身旁的皇子也是有所思,清凉明丽的眼睛望着水榭湖光的美景,心里感慨万千,似乎眼前还能出现初见时的那场宴会上他们第一次对视彼此的景象。
冬日里黄色透明的阳光,从繁密的枝桠的空隙中射下来,倾洒在两人身上,好不暖人。两个静默不语,默契的享受着如诗般静谧和安宁。仿若天地之间只剩彼此,心照不宣,只是偶尔凝望对方一下,面带欣慰和幸福之色。
“谢谢你没再攻城。”
陈彦皓终究还是求熙华能网开一面不要攻城。否则御阑占尽优势,怎会如此轻易罢兵不攻。
“只要你要的我能办到,都会依你的。”熙华深爱着他,在其心中,为了陈彦皓,她能做的都不会拒绝。
“母王会答应这桩婚事吗?”陈彦皓知道母亲有多憎恶御阑,他的母亲尽管没有给他很多疼爱,但是他知道母亲对他也算是疼惜有嘉的,否则即便自己怎么任性妄为,也不可能躲得过权利的漩涡,至今还能自由自在。
皇子的担忧隐藏在心底,他与她的身份始终都是最大的鸿沟,熙华现在为他做到这般,甚至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