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身边,包括老千户周炳林在内,连浮山本地的一些武官,个个也是如此。

    张守仁的枪阵之威,百人数百人都不曾有过这样叫人震撼的表现,以前数战,士兵皆没有授甲。

    这一次,千人枪阵,人皆授给铁甲,奋勇争先,争相戳刺之时,这种强大的厚重感和凌厉的压迫感,使得众人明白,在这样的枪阵面前,一切个人的勇武,都将被彻底粉碎!

第二百五十七章 阵法(1)

    第二百五十七章阵法

    “……全军向前冲击杀敌……左侧应对敌骑……右侧应对敌骑……两翼骑队出击……火铳手前压拒敌……火铳手齐射……火铳手上刺刀,呈方阵列形……”

    张守仁开始模拟战况,一个命令接着一个命令被发布出来。

    张世福精神抖擞,不停的替张守仁发布命令。浮山旗语出于明军的系统,但现在比起明军系统的旗语要复杂繁芜的多,将台上不少老将官想看懂浮山旗语,但最终都是无用功……对他们来说,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经过长期的扫盲工作,浮山营几乎没有一个不识字的,很多士兵都已经识字在三五百字之上,能很轻松的看的懂和读的通军报了,这样的水平,很容易养成高素质的士兵,对复杂的军令和军法系统都可以很轻松的认识和接受,对各种做战任务和命令,一个小小的排正目就能接受和自由发挥,这种主观能动和对上层命令的接受程度的融合度是任何明军或是清军或是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都无法达到的。

    张守仁是把扫盲当成浮山营的头等大事来抓,到了今日,终于是初显一些成果。

    浮山营的军令军旗系统已经复杂到了外人根本看不懂的地步,而且传递的信息量,也根本不是那些简陋的初级手段能比的。

    在张世福的旗语命令之下,所有的动作都被执行了。

    如果张守仁一定要找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也就只剩下“完美”这两个字来形容。

    但还不仅是如此,虽然将台上的外来观礼者都被震撼的不轻,一个个都象是雨天被雷劈了的蛤蟆,个个都是瞪大了眼,嘴巴长的老大,一副呆滞的模样,但张守仁还是决定,把这一次的表演再继续进行下去。

    在他的命令之下,张世福手中的旗帜招展着,三个现代和近代军队很简单,但对封建军队是无比复杂的花哨,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队列变换被完成了。

    连续的全军前后左右转;队官抬臂指挥全阵四百余人以他为轴心的整齐扇面的旋转;最后一个是两个步兵队交替跑步前进,高举着长枪的士兵们在旗语命令下听着鼓点,踩着节奏用快跑的步速交替换推进,在鼓声中,他们的步伐纹丝不乱,步速始终保持如一,所以一直到最后,密集阵形的方阵始终如刀切的一样,没有丝毫的变化。

    秦知州注意到方阵中间还有一小队士兵,他们没有火铳,也不曾高举长枪,但手中的盾牌却是有一人多高,右手持盾,左手执长匕首一样的短刀。

    “张大人,你练的好兵啊,学生佩服之至。”

    “不敢,明府过奖了。”

    最近已经有风声,莱州的黄府尊因为上次的事得罪了朝中大佬,当然,也是得罪了刘景曜这样的上司,还有张守仁这样有实力的地头蛇。结果当然是此人不安于位,已经请辞回乡,反正捞的够了,回家当富家翁享福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阵法(2)

    府尊开缺,原本秦知州是不大可能得到这个缺的,登莱两府毕竟都十分要紧,莱州府当日不曾被叛军攻下,现在还有几十万人口,是一个镇守登莱的十分要紧的大府,以秦知州的资历是足够了,但人脉就差的远了。

    不过他朝中无人,不代表张守仁朝中无人。

    沿着十分顺畅的浮山营的邮传道路,十几天内,由浮山运送了一批“土产”到北京,接着就是林文远的大肆活动。

    于是现在吏部那边已经基本定了,秦知州也即将走马上任,成为莱州府尊。

    至于胶州知州,可能由李同知接任,或是年轻有锐气的即墨陈知县来接。不过不管是谁,相信都会和张守仁保持相当友好的关系……这也是不必多讲的。

    “明府之称,学生愧不敢当。”秦知州失笑道:“想不到张大人这样严刚勇毅的人物,也会如此说笑。”

    “呵呵,也是替大人高兴耳。”

    “未知大人阵中,为何刀牌手无甚建树?”

    趁着气氛良好,秦知州也是把自己的疑问给抛了出来。他也不是完全不知兵,而且在胶州知州的任上还能不管这等事,到莱州府的任上,不管军务是不可能了。

    这一次调莱州兵入济南,听说原本是叫知府跟随军队一起行动,结果黄知府就火线辞官,在调令下达之前就辞职成功,避祸远走了。

    济南这样的大府,原本几万驻军,现在只有本地的五百兵和调七百莱州兵入城,加起来一千二百兵,连城墙上的垛口都站不满,敌人一旦大举来袭,只要把云梯一架,整个城池就瞬间失陷,根本连抵抗的力量也没有。

    不被攻击也就罢了,一旦被袭击,城中的人就只能等死了。

    现在战事越来越激烈,北方诸府州县的情形也渐渐传了过来。只要是清军经过攻克的地方,一律成为白地,现在这时候,清军除了留下少数青壮和妇女外,几乎是把所有人杀光。一直要到抢够了开始回程时,留下的百姓才会渐渐多起来。

    现在当着清军兵锋的,真的是十不存一,到处都是烧毁的村庄和被夷为平地的城池,到处都是由人成鬼的人间惨剧,全家被杀,老弱被杀的惨剧是一再上演。

    在这个时候,哪怕是文官也会关注军务,这也是不可避免之事。

    要是清军一路杀至莱州……想到这个,秦知州简直觉得自己要崩溃了。

    要是自己麾下,能有一半眼前的虎狼之师,或是有张守仁一成的练兵本事,就算是奉命到莱州上任,也是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搭龟阵!”

    对秦知州的疑问,张守仁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传下令去。

    随着军旗展令,在枪阵之前的刀牌手们也是动作起来。第一排的盾牌手半蹲着,然后后面一排的刀牌手们把盾牌上覆于上,再后一层,仍叠其上,再后一层,则是覆其后,遮挡身后,再后层,就是把后面的空隙彻底覆盖住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阵法(3)

    “还真是象龟壳……”

    “嗯,真象。”

    “这盾牌应是包着数层牛皮,坚实无比,看举着的动作就能瞧的出来,十分厚实。”

    “这么一个阵出来,箭矢不能伤,火铳的子药也不能破了。”

    “可惜人数太少,不能遮挡整个枪阵,否则的话……”

    “也不能啊,若是将整个枪阵都挡住了,枪阵向前突刺就困难了,加上火铳手要有空间,刀牌手势必就不能多了。”

    “唔,言之有理。”

    将台上也是议论纷纷,这些个指挥使级别的武官虽然没打过几仗,领军治军也无所长,但好歹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眼前这刀牌手的问题倒是多半一眼就瞧了出来。

    张守仁听着只是一笑,没有众人担忧的恼羞在怒的状况出现,他只是和秦知州又聊了几句,承诺对方上任后可以派一哨兵马常驻莱州,一有警讯,立刻派马队支援,并且会在教导队中抽一些老手帮着秦大人训练一支可靠的莱州兵出来……如此这般,算是把秦知州给稳住了。

    和这位大人是合作的久了,彼此都熟知对方的底线在哪里,合作起来也十分愉快,加上有林师爷这个知情识趣的人在,双方合作就更加愉快和默契了。

    这一次花本钱把秦知州捧上位,无非也就是更进一步的掌握整个莱州,至于登州方面,还是慢慢潜入,不必把动静闹的太大了。

    至于刀牌手的作用,张守仁当然没必要和眼前这些人做解释。

    明军重刀牌,而当时的欧洲军队已经基本上淘汰了刀牌手。在补上了古典军国主义复辟这一课后,近代军队的雏形已经在欧洲出现,刀牌手和弓箭手一样,训练时间久,成型慢,费用昂贵,在明朝,解决办法是把刀牌配给亲兵和家丁,只给最精锐的军人使用。

    在欧洲,则是靠爆大量长枪兵配火铳手的办法来横扫一切,等翼骑兵和火炮战术成熟之后,战场上就更没有刀牌什么事了。

    并不是欧洲缺乏使用刀牌的历史和基础,事实上欧洲人的冷锻技术十分优秀,光是从后世流传下来的那些铁罐头一样的铠甲和一般人举不动的铁制盾牌就能看的出来,身形高大的欧洲蛮族在使用这些武器时有多么可怖。

    但这些只是个人勇力,张守仁留着古罗马的龟背阵不是用来怀旧的,而是另有用处,当然,现在眼前这些人是无法理解的了。

    “总之张大人练兵,有鬼神莫测之机。”

    秦知州没有这些丘八们的好奇心和废话,张守仁请他来,当然是为了壮壮场面,提升军心士气的。

    对普通的士兵来说,在去年这个时候他们还是最底层的军户或是民户,遇着一个骑毛驴的甲长都得躬身问好,遇着田主的奴才都可能要摆鞭子,遇到催科的差役还得下跪叩头……以往的一切虽然经过多少次的洗涤,但官本位传统的威力不是一时两时能肃清的。

    以他未来莱州知府的身份,前来犒军,身份也是足够了。

    当下便是面对着收拢过来的方阵,秦知州朗声道:“浮山营的将士们叫本官大开眼界,今特赏银五百,牛酒若干,以为诸将士辛苦的酬劳,些许微物,聊表寸心罢了。待诸位将来上阵杀敌,沙场立功,吾皇必有重赐厚赏,封妻荫子,亦不在话下!”

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勋章(1)

    第二百五十八章卓越勋章

    毕竟是文官,秦知州的话还是很提士气的,下面的士兵在得到充准之后,都是把长枪和火铳搂在怀中,用两只巴掌拼命的鼓起掌来。

    “浮山营炮队贴队官,左翼炮长赵启年,出列!”

    随着张守仁的命令,四周的鼓声也打的更响亮了。

    打鼓的人们好象不要命了似的,先前还是穿着军服在打,现在索性就脱了上衣,露出结实的肌肉来,两手运转如风,不要命似的打在大鼓之上。

    观礼的人群中,赵老百户当然也是在,他紧紧跟在周炳林身后。现在陆防营也用了一些原本的百户和总旗,周炳林也挂了一个陆防营督司的官衔,管管后勤供给之类的杂务,虽然和他们预期想的那样相差甚远,不过大家好歹又抓了印把子,也是说明了张守仁对他们的信任……在如今的浮山,后者更加弥足珍贵,更加重要的多了。

    此时此刻,听到打雷般的鼓声,还有所有将台四周的传令兵为了凑趣,故意不继续使用旗语,而是起哄似的齐声召唤,赵老百户的一张老脸都充血似的红了起来,两只布满老茧的大手也是如风中残叶,不停的颤抖晃动着。

    “老伙计,沉着气。”

    周炳林掀着自己漂亮的大胡子,用浑厚有力的嗓门对着赵百户笑道:“你家小子今天有这大场面伺候,岂不是你的福份?既然是福,是安心受着,不要此时慌乱了,乱了自己阵脚,事后想起来怪后悔的……今日一切,以后咱们喝酒时,可有的吹咧。”

    这么一说,赵百户果然也是镇定下来,只是双眼之中,神色复杂,嘴辰之间,倒是有笑意渐渐浮现了。

    “这老东西!”

    周炳林在心里笑骂了一句,继续用手顺着自己已经开始灰白的大胡子,心里也是百感交集,不知道想些什么。

    今日集训之外,就是有一场大规模的授勋仪式,和上次斩杀海盗的授勋仪式不同,这一次只是为了一个人而举行,这份殊荣,委实了得。

    勋章之贵重,已经深入浮山内外,现在在很多人看来,家书附几两银子已经不足为奇,复信时,总会有不少人问询自己在营中服役的亲人:未知何时能得一勋章?

    浮山勋章制度,影响至此,怕是张守仁在设立之初,都很难想象。

    这也是因为大明实在缺乏对军人荣誉的肯定手段,光是赐马匹银牌铁鞭等物,无以显曜个人的荣誉。

    勋章,忠烈祠堂,军服军姿仪式,已经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属下在!”

    听到传唤,在炮队中列队的赵启年双目微红,不过也是很快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挺起胸膛大声应答之后,便是手按佩刀,昂首而出。

    赵启年已经从一个中层军官,直接被任命为炮队贴队,张世福的事多,炮队顾管不上的时候,几乎就是由赵启年在炮队当家了。

    对这个出自浮山所的军官世家出身的青年,张守仁也是喜爱和信任有加。

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勋章(2)

    这一次授给铜质卓越勋章,也是表鄣此人在炮队中建立的殊勋。

    齐射之法,一经赵启年上报,张守仁就是大骂自己愚蠢。怎么就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事情?当时的火炮,精度差,铜铸的炮管容易变形,而为了加强射击精度,都是一门一门慢慢校射的。这样的做法,射击准确率确实有所增加,而且后开火的火炮可以根据前炮的落点来校准位置。

    不光是明朝,当时世界上的装备有火炮的列强,所有的火炮部队,都是这样的射击法。

    后世所谓的万炮齐发,火力覆盖,在这个时代,除了英国之外,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掌握并且奉为真理。

    一直要到一百多年之后,欧洲列强才修正了自己的火炮理论,变的日渐成熟起来。

    后世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在这个年头,大炮以齐射的方法来进行火力覆盖,这个理论居然除了英国一家,别无分号。而英国更是以这种理论,在海上称雄,屡挫强敌,特别是几次关键的海战,这种火炮理论和技术,也是给胜利添了一个沉重的砝码。

    今人不知,不过张守仁这个后人可是十分清楚的。齐射固然会浪费前两轮的炮火,也会带来很多麻烦,但在声势和打击威力上,却是分别射击不能比拟的。

    掌握好这个技巧,他的炮兵,不管用的是什么火炮,在声势和杀伤力上,都将有一个质的飞跃的提升。

    现在炮队要做的,就是不停的训练,掌握好其中的技巧。

    有些事,不是说说就能做的好,也不是把十几门大炮放在一起,炮口就自动能够喷射火焰和射出弹丸的。

    但无论如何,赵启年居功甚伟。

    这一枚卓越表现勋章,也是足以抵得他的功劳了。

    看到赵启年用正步姿式,一步步的走到将台之下,张守仁也是从将台上迎了下去。

    见他如此,秦知州等人都是微微一笑,也是一并跟了下去。

    数千人在校场中屏住呼吸,看着眼前的一切。

    有一些人,比如李耀武和朱王礼等辈,甚至是队官之中的钱文路,苏万年和黄二等人,都是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昂首挺胸的赵启年。

    黄二和孙良栋甚至嘀嘀咕咕,大不服气。

    他们效力时间远在这赵启年之上,而且对方不是出自同堡,结果代表浮山军人最高荣誉的卓越勋章,居然是叫这个外来的小子给先夺去了一枚。

    虽然是铜质不是最高等级的金币,这也是足够叫人眼红了。

    但军中规矩森严,嫉妒是嫉妒,但无人敢真的做出什么不妥的举动来。张守仁鼓励竟争,但所有不正当的竟争,包括甩老资格等等,只要有人敢,也就一定会碰的灰头土脸。

    一个团体,一定要有良性竟争,而上位者要有足够的手腕和权威约束部下,不使其内部互相拆台,形成内耗。

    所幸张守仁手腕威望都是足够,所以这个小团体还是处于良性的竟争氛围之中。

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勋章(3)

    “我也一定会得一枚!”

    李耀武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右手紧握着长枪,都快把枪杆给捏出水来了。看着张守仁已经正面与赵启年面对面的交谈着,说笑着,而营务处的人已经捧着制造精致的楠木盒子等在后头,想到盒子里头装着的东西,李耀武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在倒流了。

    他禁不住喃喃出声,而没有人会笑他,因为更多的士兵或是自觉,或是不自觉的也都在表达着相同的心愿。

    这枚勋章,我也要得!

    “赵启年,因为你在炮队中的杰出表现,特授给你这一枚卓越勋章,此勋章代表我浮山军人的最高荣誉,以之传家,可显耀宗族,荣光后人……来,取勋章!”

    在张守仁说话的时候,鼓声消停了,整个校场中除了人们的呼吸声外,就是张守仁说话的声响。

    在这个时候,不光是赵老百户两行老泪流个不停,就算赵启年,也是两眼含泪,浑身都是止不住的颤抖着。

    这样的荣誉,在此之前,秦知州等人还不了解勋章在军人心中的地位,也不知道勋章在浮山意味着什么。

    听说要给立下大功的杰出军人授勋,这些官员还满不以为然,认为还不如赐给一些银两或是绸缎,官服表里,或是赐宝剑名马,更能使得壮士归心而士气大振。

    此时此刻,看到眼前的情形时,这些人才恍然大悟,知道是自己所见太小,格局太浅,远不能和张守仁相比了。

    只是众人心中也是奇怪,特别是即墨县等几个年轻的进士官员,他们自认为自己读书破五车,是识穷天下的读书人中的英才,而很多事情,却是做的不如眼前这个武夫,见识亦不如眼前这个武夫,不仅是军事上,甚至是民政上头,财务上头,都是相差甚远。以前他们还有不服气的地方,但接触的多了,不服气越来越少,敬畏却是越来越多。

    看到眼前情形,分明是数千军士对张守仁份外崇拜尊敬,这种军心士气,岂是几两银子就能买的到的?

    “古之良将治军,必不及此。”

    在张守仁打开盒子,给不停颤抖着的赵启年授勋时,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着。

    而张守仁却是最沉稳的一个了,打开盒子,取出漂亮的卓越勋章,把勋带整理顺了,然后相度了一下,就别在了赵启年的右胸之上。

    “赵贴队,本将以你为骄傲!”

    看着不停颤抖的赵启年,张守仁扶着他的肩膀,鼓励他道:“不要如此,这是你应得的荣誉。本将希望你再接再厉,本将希望下次授给你的,是金质卓越勋章。”

    “是,大人!”

    赵启年几乎是要把自己胸膛里的气都呼出来了,他用尽全身力气,拼命呼喊着,在视线模糊的同时,他的身体也奇妙的停止了抖动,整个人都镇定了下来。

    “解散吧,各队带回,分别进行最后一次枪术考核,优秀的上等兵记录在案,择时挑入教导队。”

    “是,大人!”

    这一次是所有队官一起回答,接着就是轰隆隆的鼓声再一次的响起,然后各方阵中所有人最后一次摆动长枪,一起叫了一声:“杀!”,之后就是各队全部带回自己的训练场,进行最后一次评级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枪术(1)

    第二百五十九章枪术

    今天之后,集训就结束了,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究竟是要等候到什么时候,张守仁自己心中也是没有底。

    这一切还得靠军情处的情报和朝廷的邸报结合起来,然后靠参谋处的小伙子们没日没夜的推演……到底战况将向何处发展,浮山何时介入,一切都有赖于此了。

    迟或早,都会有大麻烦,都有大问题。

    此时士气宜鼓不宜泄,有这么一场大校阅,有秦知州现在的表现和刚刚的授勋仪式,这样看来也算足够了。

    “杀!”

    所有参阅的士兵都是立正,冲着将台的方向怒吼一声,然后在各级武官的带领下,分别被带回下去了。

    ……

    ……

    今天的枪术考核十分重要。

    现在各队以下,都知道张守仁的打算是在明年开春后就扩编,很可能再编成一营。

    因为现在浮山的各项辅助机构和设施已经渐渐成熟,以现在的规模只供应一营,实在是有点浪费了。

    最少成立两营,拥有九千左右的战兵,近三千辅兵,加上五六千人的海防营和陆防营的二线部队,近两万人左右的规模,到时候,张守仁手头的实力和现在的声望相加一处,实力就不在曹州的刘泽清之下了。

    他人为总后官能为之,张守仁凭什么不能为之?

    在众人心中,大人不仅能为总兵,还能加将军号,取代丘磊,成为节制一方的总镇总兵。这样,才对的起大人的能耐和威望!

    考核分三等九则,每个长枪兵于二十步外冲刺木靶上的目标,冲刺九次,九次刺中目标,并且将木靶中间的木球挑出,刺于枪尖上的,为上上等,可以直接升级为什长。

    九刺八中,为上中,七中,为上下。

    七中以下,五中以上,为中平,不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