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着城中乱起的方向飞驰而去。

    如此雷厉风行,在场众人都是暗暗心惊,张秉文等人心惊同时,也是隐隐有些恼怒。如此大事,张守仁也不请示机宜,直接就办理了。

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军法(2)

    不过他们倒也明白,城中乱象如此明显,自己身为地方官毫无办法,人家不当面奚落几句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只是激愤之时,不免有一些官儿十分不悦,心中只是在想:“凭你派几百兵就想平定城中这般乱象,也是自恃太高了一些罢。别闹的自己的兵马也乱起来,收拾不得,到时候一场守城功劳被济南士绅到朝堂上交相而攻闹一个没下场,那才真真叫活该。”

    当时民情舆论,官府不管,也没有厂卫在民间,下情上达,就是靠各地的士绅传到中央,然后中央朝廷的各地言官总要为自己的家乡说话,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揭露出来。

    但此时张守仁就是这么布置,众人也只能接受现实。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李鑫和张德齐,还有一群总社的社首和社中士绅一起,安排接济浮山营柴草木炭等修补窝铺和取火的物品,这些军需物资总社备了不少,但此前根本没有什么领用,莱州兵和义勇都是住在民居里头,用的是人家的煤炭木柴,真正囤积的军需物资反而用的少了,现在正好给浮山营省了不少事情。

    李鑫和张德齐不愧是经世致用的人才,安排事情井井有条,对城中军需的囤积点,民壮的协调安排,仓储库存的提调都十分清楚,在这两人的配合下,义勇总社抽出一千多人,配合浮山营的一千辅兵,两千多人搬运物资,很快就完了事。

    然后就是修补损坏窝铺,在各窝铺之间构建放物资的地点,腾清城墙里的翁城和藏兵洞,用来放置浮山营的重要军器,比如火药和炮弹等物。

    大炮则是利用铺板制成斜坡,一律推上了城头。

    这一次可能不再野战,十几门正经的红夷大炮在城上,不是明军那些乱七八糟的没用的小炮,在威胁上肯定要大了很多。

    城中官员对这些火炮也是啧啧赞叹,山东是内地,大明有几处要紧地方铸炮很多,辽镇,京师,天津卫和登莱等地,这些地方要么是支应前方,要么是要紧的战略要地,所以火炮很多。在山东这里,火炮还真的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多正经的红夷火炮,特别是没有炮架什么的,只是炮身安在两个轮子上,稳当方便,十分轻便,能打九斤的炮子的大炮才一千多斤重,几个人就推动了,就算是辽镇所铸火炮,打九斤炮的最少也得两三千斤重,木匠要打造十分庞大复杂的炮架炮身,移动起来十分困难,而以明朝的车辆建造水平,运转不灵,还只能套两匹马,所以大炮一铸成几乎很少有挪动的时候,更不要提移动野战,能野战的都是打铅子的大口径的火枪罢了。

    至于大量的铠甲,精锐难挡的武器,更是叫他们十分开眼。

    而与此同时,城中也是响起了喊杀声。

    张秉文等人唯恐出大乱子,脸上都是十分难看,此时匆忙再次登城,从城头高处往城中各处去看。

第三百三十二章 申军法(3)

    但见浮山骑兵怒马如龙,飞驰在城中各处,不少将士手中持有令箭,在大声的宣谕着张守仁的军令。

    城中百姓原本只有在城门附近的敢出来观看敌情如何,靠近王府和府前街各处的城市中心是一个人也没有,各家各户都是关门落户,此时听到马蹄如雷,军令声声响起,怕事的人家更是把门窗紧闭,根本不敢有人出来,唯恐遭遇池鱼之殃。

    见此情形,张秉文等人都是皱眉摇头,苟好善身为知府,知道善后恐怕也是一件为难的事,这些浮山兵大举出动,追杀敌兵的同时,一定也会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想到这里,苟好善回过头来,对着人道:“张叔平一念糊涂,怕要害怕我阖城百姓了。”

    “也不尽然。”有人道:“张叔平不是笨人,想必是看出客兵纪律不坏,或者情形会很乐观,也很难说。”

    “哼,我们看吧,不到天黑,就知道端底了。”

    “或者说,到了天黑之后,才能见真容。”

    一支军队可能白天有纪律,天黑之后,确实可能是从人到野兽,十分难说的很。

    有人痛心顿足,长声叹息:“总之,大年三十遇到这样的事,我城中军民百姓,怕是百年后都难以忘怀了。”

    浮山营刚刚打了漂亮一仗,进城后可保城池无失,但城中士绅被客兵弄寒了心,此时此刻,自是都忧心如焚。

    ……

    ……

    “莱州兵不准再抢,丢下手中刀枪,跪下等候处置!”

    甲队官兵,是由城西向城北再向东南方向做一个大迂回,在他们向城西运动的时候,除了一些无处躲藏的流民之外,根本看不到什么人影,就算是衣衫破烂的流民,见了他们也是一个个吓的浑身颤抖。

    曲瑞看到不少女人,哪怕是三四十以上的都是用黑炭把脸涂黑,故意在身上放一些脏东西引发恶臭,就算这样,也是藏在孩子和老人堆里,最外层的是一些青壮年,一个个虽然冻的发抖,但都是分散在外层,护卫着他们的家人。

    “乱世之中,人不如狗。”

    曲瑞感叹一句,吩咐道:“来人,将行军干粮全部分发给这些流民。”

    “是,队官。”

    他的贴队是一个老人,十分得力,当下就答应下来,派了一些人在道路两边,把所有的甲队官兵随身带着的干粮都取了出来,又叫一些身强力壮的流民原地支起大锅,开始煮起米来。

    很快,米香吸引了大量流民,这些流民其实有不少都是家境不错的,看身上衣饰就能瞧的出来。乱世之中,从别处到济南来,身上的钱能经的起几天花费,现在已经闹的饭也吃不上了,闻到米饭的香味,一个个都是喉头上下涌动,忍不住冒着危险都是跑了过来。

    “济南人怎么也不办几个粥厂,大年三十,叫这些人忍饥挨饿!”

    浮山的将士,一年前也都是穷人,现在自是不忍看到眼前情形,于是将一袋袋干粮加热,配上稀米汤,不停的发放下去。

    各城门之间,流民最多,很快就聚集了过千人,好在曲瑞已经派人禀报了张守仁,从城门处又派了些辅兵过来,多架粥锅,令流民排队领饭,总算没有把一场善事闹成灾祸。

第三百三十三章 扑灭(1)

    “城里乱成这个鸟样,大户都缩了,小百姓正遭殃,谁有心思办赈?”一个辅兵什长见多识广,拍了拍刚刚抱怨的同伴,笑着道:“要怪就怪他们没摊上个好官,要是遇上咱们大人,哪会受这种罪?要怪啊,就怪当官的吧。”

    “没错,瞧那群当官的样子。看到咱们进来,一个个脸都笑烂了,然后就端着架子,拿银子时也没见手伸的慢了,身后那些衙役差人,一个比一个横,肚子一个比一个大,都是食民脂民膏啊。”

    “成啦,咱们多做事,少说话吧。”老什长笑笑,对着众人道:“大堆人等吃哪,他们前头杀人,我们后头办赈,大伙儿齐头并进吧。”

    前头确实已经是在杀人了。

    曲瑞是队官中很稳重,最有大局观,办事细致之余又有大开大阖的一面,比起细致谨慎的张世禄和张世强都要强一些,和张世福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又比张世福年轻,身体打熬的住,甲队队官张守仁从自己大舅哥手中拿来给了曲瑞,就是要多锤炼一下,将来放在别处,足可独挡一面。

    此次城中乱象四起,曲瑞的甲队火铳手也归列了,四百余人成一个巨大的扇面,每一根扇骨是由一个排组成,在城西往北门方向搜索前行。

    “浮山营大令,所有乱兵就地放下武器,跪下待编,流民无赖,一律跪下,等候处置。”

    晴天白日,一队浮山兵发现一群无赖和几个兵痞正在一个巷子里挨家挨户的抢掠,一个排正目大步上前,先是大声宣告军令,然后正面竖起手掌,厉声道:“警告,立刻停止你们的行为,否则我们将剿灭你们。”

    “哈哈,你们以为自己是谁?”意料之中的,一群乱兵和无赖们都是哈哈大笑起来,几个乱兵都是在打着背囊,里头鼓鼓囊囊的塞了一下的东西,面对浮山兵的警告,根本就不加理会。

    “你们来晚了,不过济南城这么大,大户人家有的是,你们有人有枪,去试试!”

    有人不想得罪浮山兵太深,毕竟人家衣甲鲜亮,手中兵器也十分厉害,于是好言相劝,叫这些浮山兵自己去动手抢掠。

    “就是,不去抢大户,辛苦这么远你们干吗来了?”

    “当兵吃粮还能一辈子?不赶紧趁着乱劲多抢一点,将来谁养活你们?”

    “自己痛快也好,想法子送回家也成,不抢的就是驴蛋!”

    “看到我们没有,玩的这个痛快!”

    一群兵痞,污言秽语说个不停,渐渐扯到杀人强奸的事,言下都是十分的得意。几个无赖正遮掩着什么,如果仔细看去,应该是几个被扒光了衣服的女人。

    “为恶多端,不知悔改,挑唆我军心,不必再说,动手吧,打!”

    曲瑞虽是队官,却一直在最前的队列之中,此时他面色如铁,往常的从容镇定也消失不见了。如此兽兵,比起那些山匪响马都是不如,最少那些人还知道点羞耻,绝不会在光天白日之下,就做这些不要脸的行径出来。

第三百三十三章 扑灭(2)

    这“打”字一出口,这个排的火铳手们立刻举起枪口,然后火绳凑到引药处,就是开始引火击发。

    对面的莱州兵和济南城中的无赖们没想到这些浮山兵如此凶悍,对自己人也是说打就打,当下一个个都是呆了,连躲避的念头都是没有,一个个都是僵直在那里,脸上都是惊骇欲绝的表情。

    其实也难怪他们,浮山的军纪好,在很多人来说听也没听说,就算有一些人隐约听说过,也是不会怎么放在心上。这年头,大明王师官兵的军纪不如山匪强盗也不是新闻了,大家是大哥不说二哥,就算将领想整肃军纪,下头的士兵也不会真的听从军令。

    一抢十抢,最后肯定大家混在一起抢掠,最多肥的给这些客兵就是了。

    但枪声响起来了。

    在行军搜索的途中,曲瑞等军官早就布置好了,一旦命令一下,提前装填好弹药的火铳手立刻点火齐射,离着不到二十步,十几支火铳几乎没有一支打偏打空的,枪声响过之后,眼前顿时就是一副惨不忍睹的情形。

    刚刚还活蹦乱跳的乱兵和无赖们被打的蜷曲在地上,有的头颅碎裂,但双眼还圆睁着,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事是事实,有的胸前象是被大铁锤狠力砸过,整个胸口都凹陷进去。

    近距离被这种滑膛枪打中,实在是一件极度悲惨的事。

    不远处似乎有一些大户人家的人在高处眺望这里的情形,看到这样的场景,隐隐似乎传来呕吐的声响。

    火铳手打过,还有一些幸运者没有死,不过很快就是长枪手冲上前去,戳刺一轮过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人发出呻吟声响了。

    “割下首级,”曲瑞命令道:“这巷子口有一座牌坊,把人头全部挂在上头,把大令内容写在牌坊下头,快办!”

    这件事很快就办妥了,没一会功夫,就有二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巷子口的牌坊上。

    继续前行,每条街每条街的清扫,人头一串串的挂在牌坊和显眼的地方,等到城中几条著名的商业大街上时,斩首就更多了。

    “老曲,甲队斩了多少首级?”

    在府前街,这条最宽和衙门最多,四周富户商铺最多的地方,甲乙两队遇到了一起。

    今天立了大功的孙良栋得意洋洋,牛皮军靴居然还是一尘不染,黑漆漆的散着乌光,这厮的脸上是一脸得色,手中的直刀上还在滴着鲜血……队官级别的军官,遇战事还冲在最前,并且还挥刀砍人的,也就是孙良栋和黄二这几个家伙了。

    “三百七十九级。”

    “霍霍,老曲今天也是大开杀戒了。”

    “大人军令,岂能不遵?况且,遇事心软是慈悲,临敌手软是蠢货。”

    “有道理!”

    孙良栋大为点头,笑道:“老曲你和林大舅子,是咱们队官里头的秀才,说的话咱服气……我一路过来,斩首也小三百,算算其余各队,特别是马队杀的比咱们要多的多,等到晚上,怕是要斩首两千级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扑灭(3)

    曲瑞默然点头,并不似孙良栋这般高兴。

    无论如何,杀人总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哪怕是这些人确实是罪有应得。不过,他很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绝不会因为自己这种心思而对这些乱兵有一点留手的表现!

    ……

    ……

    到了下午四五点钟的光景,城中的杀声渐渐停沉了下来。

    从城门放眼看过去,那些三五十一一群的大股乱兵和城中青皮无赖已经一伙也瞧不见了,几十处起火的地方已经被全数扑灭,再无一处起火的地方。放眼看去,不少街道上已经隐约能看到少数的居民在试探着出门行走,或是扑灭残火,而各坊里甲正在敲锣打鼓,通知居民出来,冲洗血迹,把那些没头的尸体放在推车上,在天黑之前尽管推到几个地方堆积起来,明早天明,再推出城去到化人场烧化,要么就到乱葬岗去埋掉。

    几千具尸体,这并没有使得城中人心惊慌,相反,却是使得人心大定,出来观看的居民发觉到处是乱兵的尸体和悬挂着的头颅时,心中都是明白,这象征着秩序重新建立,每当有浮山兵经过时,先前百姓还十分害怕,乱纷纷躲闪,后来就在里甲的带领下,就跟着这些客兵行进,而军民之间,彼此保留一点距离就是,时间久了,一种最基本的信任感已经是建立起来了。

    因为这样的情形,到处是在抓捕乱兵,在杀人,而客兵丝毫不乱,带队的军官也没有借机勒索地方,到处在抓人杀人,却没有一户民家和商铺被骚扰,那些已经被乱兵打开的商铺,客兵不仅不进,还派了人在门前守着,一直到主人家出现时为止。

    这样的表现,自是渐渐折服人心,城中的气氛,明显的缓和下来,那种紧张和绝望之感,也是渐渐消弥了下去。

    原本济南众官员所担心的城中大乱,乱兵不可遏止,甚至是新来客兵和乱兵一起抢劫杀人的情形不仅没有出现,而天未黑,原本的乱源已经被扑灭下去了。

    这除了归功于各队队官沿着互相协同好的路线行进,没有遗留和疏露之处,没有衔接不好的问题,街道坊市,更是十分熟习。

    这是出征之前就已经做好的功夫,济南城图每个队都有,每天研习,沙盘推演也是经常进行,还举行了几场以控制济南城的演习,结果也是大获成功。

    不仅是武官,甚至是不少士官和普通士兵都对济南城防了如指掌……这是张守仁谨慎性格的体现,他不仅考虑到野战和守城战,最坏的打算还有巷战。

    骑兵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各哨骑兵如霹雳一般,总是在乱兵最多的地方出现,马刀之下,几乎无一合之敌,那些对百姓狞恶的乱兵和无赖们,其实连一身最简陋的棉甲都没有,武器也是十分粗劣,这样的对手,一百多骑兵就可以轻松击溃五六倍于自己的敌人!

    等骑兵在城中穿行数次时,步兵各队渐渐合拢于中心地带,这一场以控制全城为目标的杀戮,终于也进入了尾声。

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出(1)

    “乱象已止,”张秉文等人也是登上城头,王府中有几个小太监和一个承奉正在城下等候,城中杀声四起,还有战马奔驰,王爷们和宗室在王府中吓的魂不守舍,尽管张秉文等人派了人去说明,这些中官还是来催促着张秉文等人急速入宫,德王要当面听张秉文等人说明禀报情形。在下城之前,张秉文看着一览无余的济南城,由衷而道:“国华将军,浮山营的战力,军纪,为余平生所未见,将军领兵之能,已经不在戚帅之下了。”

    “末将如何能与戚爷爷相比!”

    张守仁也是由衷谦虚,戚继光在明朝中后期是一座叫人绕不过去的丰碑。各种细节条目,用兵训练方法,在这个时代的话是无可超越的。

    如果说他能做的更好一些,无非是加进了后世无数军事强国历经数百年时间积累和沉淀进去,若非如此,恐怕也不能和戚继光相比。

    “以本官观之,浮山营兵马,恐怕不在当世任何兵马之下,以国华的年轻,戚帅当年,似乎还有所不及。”

    戚继光在张守仁这个年纪时,还在北京候补当京营武官,混资历熬日子,似乎确实大有不足。

    这一次张守仁就没有谦虚了,只是微微一笑,以示谢意。

    “本官就此告辞,明日绝早,再来将军辕门请教。”

    “不敢,理应末将去方伯大人之处听命才是。”

    “此时我们不必闹客气虚文了,张将军,依本官所闻所见,未来数日,恐怕是济南安危最关键的几天,未知确否?”

    张秉文虽是布政使,不是山东最高长官,就算是巡抚,还要加提督军务才算是军政一把抓,明朝几十个巡抚不是个个都加提督军务来着,但现在巡抚和巡按等官员都不在,他这个布政使就是最高长官,城中一些优秀的文职官员和懂军务的幕僚都被张秉文罗致在身边,所以判断基本上是符合实情的。

    清军攻或不攻,或是用什么别的办法,未来济南安危,就是三四天内就能定局。

    如果清军不是趁着一股劲来强攻的话,恐怕就不会再攻城了。

    “的确,大人说的极是,未来安危就在数日之内定局。”

    “那本官天天都要按临城头,此时此刻,岂能畏惧辛苦。”

    这个张秉文在这方面倒是合格,如果一城最高长官连到城头都不愿意,这个城想守住也是有点困难。

    “好,如此末将也就不劝大人了。”

    “只是辛苦贵营将士了。”张秉文看着城下情形,由衷感慨。

    此时城下已经绵延搭起了几百个窝铺,面临清兵所来方向的东门最多,大半的浮山营兵都驻扎于此,一二百个窝铺绵延数里之远,工兵和辅兵们正在修葺重建,伙头兵们已经开挖好营灶,预备烧火做饭了。

    城中乱象已经基本上平定,张守仁决定撤回大半步队,留小半步队和马队在城中来回巡逻,继续震慑群小,同时抓捕漏网之鱼。

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出(2)

    莱州兵在城中的恶行张守仁这一下午已经听了个满耳朵,城中各队下手越来越狠,也是他不停派人调整力度的结果。

    平生就是最恨这些糟践百姓的人,不论兵民,总要杀个痛快才能满足。

    浮山兵的自律,战力,雷厉风行的行动成果,已经足以使眼前的济南官员,全部是心服口服。

    不仅是官员如此,德王派在城头的那几个王府中官,此时也是用畏惧的眼神看向张守仁。一个小小游击,麾下却有这么多精强兵马,而且行事有担当,一声杀,已经杀的城中人头滚滚,这样的人,便是亲王府邸的太监,也是得敬畏几分。

    “大人客气了。”

    “事后总归由本官向朝廷一总请功吧。”

    多说无益,张秉文还要去王府,晚了王府也要关闭府门,未免不便,所以又客气几句,便是率先离去。

    在他之后,两个参政,一个按察副使,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知县、丞,大票文官也是过来,纷纷致意告辞。

    浮山兵刚进来时,这些文官欣喜之余,也是不免有别的想法,到了此时,大家都知道眼前这支兵马不是自己能打主意的,唯有彼此尊敬,还有几分合作的可能。

    更有一些人,已经开始互相打听张守仁的底细,很多人知道登莱巡抚刘景曜算是张守仁的后台靠山,但也有一些人隐约知道不仅如此,在这一下午,很多人就是在一直不停的交换着情报,打听着张守仁的底细,微调着自己的态度。

    不过不管如何,在这大明末世之时,所有人都知道,有几千这样强兵的将领就不要谈什么官职了……升到总兵一级也是迟早的事。

    镇守山海关的吴襄是辽西将门世家,和祖大寿家加起来最少能控制十万辽军,崇祯召对吴襄时,先是吴襄坦承吃空饷,十万军饷养三万兵,然后就是说三万兵里,只有三千亲兵能战,余者皆不能战。

    虽然吴襄有畏惧怯战的托词,但也是明朝将领养兵的实情。宋时将不能专兵,岳飞等中兴名将在乱世时都是要被遥制,金牌一下,立刻得撤兵。明初就是确立了父子相袭的军户卫所制度,算是一种倒退,到中期后卫所崩坏,干脆就由将领养育自己的亲兵,平时好酒好肉吃着,战时替主将拼命,普通营兵,就是当乞丐来养。

    这些亲丁都是悍勇之辈,吃的好待遇好,甚至就是将领家奴,朝廷调度将领时,其亲兵也是考虑在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