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从昨天下午,征调里甲中的人力,每个里甲都有编户齐民的档案,今天一早,就是按名册点人。
浮山兵撤回了声势浩大的骑队,但在几个要紧地方还是有步队在不停的巡逻。在昨天,济南城民在看到这些装备精良的客兵时还十分害怕,根本不敢接近,但在此时,所有人先是畏畏缩缩,接着便是渐渐能接近了,等浮山军人督促里甲按名册点人征求民壮时,主动愿意效力的人就十分多了。
等快到午时的时候,阳光十分的好,也没有什么风,温度升高,人的心思也渐渐变的稳定,甚至有点高兴起来。
援兵至,城池可能守的住,东虏和北虏进不来,城中乱源被彻底削平,估计相当长时间内夜不闭户都可以了,到这个时候,满街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开始交口称颂,对纪律严明的客兵开始大声赞扬起来。
在城中,征集了大量的民壮,昨天虽然一直不停的打扫,但血迹和尸体仍然到处都是,这些都是要第一时间清扫干净的。
人力足够,事情就办的很顺当,不到午时,血迹就被新鲜的泥土掩盖了。昨天起火的地方,一些残破的物品被清除了。
最多的是尸体,全部被从打开的北门一批批运送出去,几十具上百具的堆在一起,动员了过千人砍柴,挖坑,焚烧,这一件事,到晚间天没黑之前就彻底办妥了。
倒是味道残留了几天,北边几个城门附近的居民为之苦恼了很久。
更多的民壮被记录下来,特别是那些二十到三十左右的真正的青壮年。他们被按街道和在城中的方位记录下来,写在册子上,并且都做出承诺,在这几天,可以做到随传随到。
街角巷尾,就是这样慢慢恢复活力,等到午时前后,城中的士绅们也终于反应过来了,正午时分,不少士绅云集在济南府衙,或是府学之中,要么就是县衙,众人议论纷纷,最终决定紧急募集一笔款子,全部是现银,在晚间之前,装车送到浮山营的驻营之地,直接交付给张守仁这个将主手中。
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一(2)
不少人都在此时才听说,浮山营兵全部就住在城墙角下的窝铺里头,很多人都十分吃惊,甚至是不相置信,但不少士绅昨天就在城头,根本就是亲眼所见,言谈起来十分肯定,这才取信了这些士绅相信实情确是如此。
这一下,人心自是与此前更加不同。
城中安定,这些有家产的人心思和百姓更为不同,也是加倍的高兴。他们就算有深宅大院,其实也并不保险,这些天来,乱兵和暴民渐渐不大满足于打劫普通百姓,已经将手伸到他们头上,这种情形持续下去,真是不敢
济南虽然不能和江南一带比士绅的人数和财力物力,但毕竟是一个省会城市,全省精华集结于此,阖城士绅集结一处,力量也颇为可观。
等李鑫和张德齐联袂赶至的时候,城中士绅已经凑出不少东□□了。
“银子五万,粮食也是五万石,酒一千缸,冻猪、羊,加起来七八百头总是有的,暂时就是这些,若是张将军再要,我等再凑吧。”
这一次是济南总社的社首亲自来说,态度也是十分的诚恳友好,不象以前,不管是甩巡抚的牌子还是布政使,总社的这些人总是推托。
当时的官府力量很弱,财富和物力都在民间,战时要是想守城成功,光靠官府的力量想也不要想。所以各城都会有类似的一些机构,平时用来捐银子修路造桥,修学宫等脸面的工程,在战时,就是供应钱粮,犒赏士兵什么的,要是没钱,那就一切休提。
李自成在这一两年会分别打洛阳和开封,都是很雄伟的城池,洛阳的福王是近支亲藩,是崇祯皇帝的亲叔父,而周王还是朱元璋的儿子封藩,和崇祯这一支百年前就出了五福。
但洛阳几乎是一夜就告破,开封却守住了几次,原因就在洛阳的士绅是一团散沙,福王也是个蠢货,不拿钱出来犒赏士兵和将领,士绅们也不花这冤枉钱,结果满城被人一锅烩了。
周王自己散钱,黄澍和王夔等官员也十分得力,所以正经的官兵虽然只有陈永福的几千副总兵的标营,但李自成强攻几次,开封都屹立不倒。
济南在真正历史中是只守一天,清军一至,城门都有没关好的,被一撞门和云梯一攻,一下子就完了。
主要原因,就是士绅心不齐,官员没有威望,没有组织起民壮和没有充足的物力,自然也谈不上守城了。
“总社,这一次银子和粮食很多啊。”
听到这么多的物资,李鑫和张德齐也是十分动容。他们昨天奉张守仁的命令,要廓清城中总社控制的物资的具体数字,据预计也就是还有一两千银子,因为昨天大军一至,张秉文已经提调了不少出来给了浮山军,粮食更少,最多二三百石,还是原本打算办粥厂用的,别的物资,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筹备。
今天一来,就是这么大手笔,两人都是十分的意外。
“人家是来替我们济南人拼命,听说昨天斩首好几百,有北虏有汉军,一仗打下来,他们也死了不少人,还替我们把城中宵小都肃清了,虽然没有什么死伤,但日以继夜,军纪也十分的好,这样的客兵,我们还舍不得银子,岂不是毫无人心?”
总社说的,自是大多士绅的想法,大家都是抚须而笑,连连点头。
“好,我们会同张将军去分说。”
家乡父老十分替自己挣脸,张德齐和李鑫都是十分高兴,满面飞光,但还是预先说明道:“但张将军召集不少民壮,估计所费不少,此数是否能叫他满意,学生们不敢保证。”
“但随他用,只要能守住城,老夫破家也愿意的。”
“杨大老爷说的是,寒家虽不甚富,但如再需要钱粮,仍然可以再捐。”
“说的是,我等不能出力,亦非巨富,但仍会竭尽所能便是。”
“我再去通知城中商行便是!”
这些士绅,多半都是官绅,商人是不大够资格参加这种与全城军民安危相关的会议,就算是李鑫这种举人和巡抚的幕僚,在这些退职的老资格官绅面前,也就是传话跑腿,象是普通商人,就算身家巨万,也是没有资格在此的。
然而等两个人从总社赶到张守仁处时,却是有一副叫他们极为意外的景像在眼前。
利丰行在济南是大商行,秦东主身家过百万,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富商,李鑫和张德齐自是认得,一见秦东主在此,便是一征。
此外还有三好行等几个大商行的东主也是在此,不仅在,还与张守仁同席而坐,刚过午时,酒席未撤,正是言谈正欢的样子。
“东虏会不会强攻,很难断定。”
张守仁平素是不饮酒的,带兵的将领,这一点自觉是毫无问题。但招待这些商人,他却饮了几杯,只是脸上一点酒意看不出来,对着李鑫和张德齐点了点头,以做致意后,便是继续说道:“不过依我判断,东虏士气虽旺,但城头有大炮,再征集民壮助守,以济南的城防,东虏不会蠢到强攻。而是否围城,或是避让绕道而走,往何处去,这个现在尚且无法判定,还要等着看看再说。”
“那么大人召我等来,未知有何垂训见教?”
秦东主和张守仁是老熟人,在年前不久还见过面,两边谈妥了屯田等事,浮山出产的鱼和鸡等鱼肉出产还托了利丰行代卖,大宗的粮食,未来的精铁,利丰行肯定也有相当的好处。
不过利丰行毕竟是总行虽在济南,但根却是在胶莱一带,特别是现在的胶东一带,别的地方,就是青州府和登州,加上小半个济南和小半个兖州,□□利益不在济南府,在府城中,只算一个成功的商人,但社会地位不高,这种时候,他对张守仁召集一群商人来见面说话,心里也是充满了疑惑不解的情绪。
第三百四十章 商会(1)
第三百四十章商会
大明的商人,中前期不仅没社会地位,而且经常处于朝不保夕的危险境地。
山西商人把银子藏在地窖里头,甚至融了埋在地底,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很多记录,身家数十万金的商人突然被权贵盯上,然后破产破家的记录,十分之多。
中小商人,最害怕被官府征调物资,强迫捐助,或是被和买,也就是强买强卖,朝廷官府用极低的价格,强行购买商人货物,一旦被摊上这种事,破产是必然的,全家性命能不能保,都在两可之间。
所以明朝商税虽低,商人在万历以前混的可是蛮惨。隆万大开海,商业渐成主流,买田买地不如买船或是办工厂,万历中期之后,商业十分发达,商人才渐渐算有了点地位。
就算如此,也是要藏在达官贵人后头,想上前台,那可还真不够格。
“我找你们,是叫你们代管和发放军需物资,并且,军用有不足,也不能全靠城中捐献,现成的有银子,找你们买一些也是十分方便。”
“这……”
秦东主神色难看起来,三好行李东主的圆胖脸更是挤成一团。
眼前这些商人,都是济南有实力的商人,各人犹豫了一会后,秦东主道:“大人,现在这时候,我等要是收银子,岂不是毫无人心,这城中军民百姓,是要戳我们脊梁骨的。”
商人重利轻义,这在民间是既定的看法,秦东主所说是事实,所以这些商行,宁愿把物资囤积着,也不会在这时候出来发这种财,对名声大大的有损。
“你们所说也是有理,不过军需供给要紧,本将也不能叫你们破家为国。这样吧,我会叫人写榜文说明事实,你们商行也把价格压低一些,算是助守城池,为了行事方便,我建议你们立个会……嗯,就是叫忠君爱国助守济南团结商会吧。”
这名字立刻使得众商人神色舒展开来,当商人的,除了没有社会地位,别的东西是应有尽有,张守仁抛出的诱饵确实十分可口,这些大商人多是白手起家的,全是七窍玲珑心,加入这个由官府发起的商会的意义何在,他们可是第一时间就明白过来。
“既然大人有这种安排,我们听命就是。”
“咱们三好行先捐一些棉衣,库藏正好有几千件,在下就算舍家为国了。”
“回去之后,咱们就商量总会的地址,立会规,出人手,把章程立起来。”
到底是秦东主了解张守仁,知道这位爷虽然是武夫,但凡事讲制度规矩,要有流程,最好是落在实处和文字上的才算数,所以他最后开口,一说话,张守仁就是大为点头,眉目十分舒展的道:“我会替你们和方伯大人并城中各位大老爷说明此事,并且派兵给你们守门,城中总社交割给我的物资,由你们代管,我募集的城中壮丁,由你们发给钱粮和衣物,拨给你们银子,代买粮食,医药,生铁或是打造好的兵器,总之这些多多益善……”
第三百四十章 商会(2)
说到最后,张守仁努努嘴,对着李鑫二人道:“这两位先生你们认得的,以后就由你们多打打交道罢。”
说罢他便捧捧眼前的小盖碗,下头的人会意,当下秦东主在前,一群商人在后,众人拱手致意,就此告辞。
张、李二人在最后,张守仁叫住两人,吩咐道:“我知道两位一位是举人,一位是秀才相公,但还是要请不要有偏见,商人虽然见利忘义的多,但当此危城,也要戮力同心,使其出心出力的好。商行中人来管帐,分派,人手多,也熟练,省了我们彼此不少事情,况且在此危时,也不宜有什么偏见。”
对商人的偏见其实已经是在纸面上,但其中的利益之争却是明显的。山东地方,亲藩,孔府,颜府,官员士绅,势力错踪复杂,商人远不似江南那样势力庞大和团结,象利丰行这样的大商行,根基都留不在济南,只能把重心向东移,这才有和张守仁的一番遇合。若非如此,也就要少了很多故事。
现在张守仁算是往传统地盘里打了自己的一根楔子在里头,就算是在这种时候,济南的官场和士绅怕也会有不小的反弹。
这些事情太过复杂,连李鑫和张德齐在此时也不甚了然,当下也只能答应下来,将早晨士绅募集的物资告之张守仁。
“甚好,与几位商行东主商量吧,仓库,转运,帐目,都要清楚。”
张李二人均是答应下来,然后奉命出去,也是与一群商人计较商量,成立商会,与总会的配合与合作等诸多事宜都很繁杂,需要好好商量。
一直在一边伺候的钟荣微微一笑,道:“大人这一手真是漂亮。”
出征事急,钟显负责屯田养殖一大块事,脱不了身,钟荣效力时间虽短,但能力不坏,和几个吏员或秀才出身的文员一起,成为书记官的一员。
张守仁没有雇佣文员幕僚,日常事物营务处和特务处,还有中军,参谋处,这些部门都很得力,不过现在书记官的作用也渐渐体现出来,文告,书启,奏折等等,这些东西肯定会越来越多。
“算是埋一个伏笔吧,能不能在将来起大作用,将来再说。”
商会的成立肯定是一个变数,但这个变数走向何方,还要等将来再说。
“最少大人少了上头大老爷们的掣肘,城中士绅也不能借钱粮一事卡我们的脖子,商会诸人,都是仰大人威望才能成立,自是只能依附大人,秦东主等人,与大人交谊不坏,做事原本就是向着大人的多,这一步棋,大人下的真是很妙。”
浮山不因言罪人,钟荣此时十分佩服张守仁的安排,斜插着躬下身去,朗声道:“自此,济南一城,落在大人手中了。”
张守仁扫视了一个十分聪明的文职部下一眼,轻轻哼了一声。
过份聪明,总会叫人有点不悦。
不过钟荣的聪明还远到不了威胁到他的层次,差的远呢。他的见识,可还没有超过这时代,张守仁所操持的东西,又岂是一个本时代普通小吏能够理解的?
第三百四十章 商会(3)
再聪明也不成!
不过,说济南一城已经落于他手,这话说的倒是没错。
军事上他是最高长官,钱粮物资分配又被他借力打力,真正抓在手中,这座千年名城,山东首府,倒确确实实的落在了他的手中。
这种感觉,确实很妙!
“老子要济南做什么,老子要的可不是这么一点儿……哼,这事将来再说!现在,跟老子巡视城防去,然后,明天杀人!”
手中马鞭一扬,张守仁大步而行,击溃蒙古、汉军,轻轻松松得到一座几十万人口的大城,整个城池,已经被踩在他的脚下,这种感觉,不要太好!
不过说他为一座城池得意忘形,那也是太小瞧他了。
他的舞台,注定不会这么小!
“大人真是……嘿嘿,下吏跟着就是了。”
跟随张守仁很久,但这么毫无顾忌的展露“王霸之气”的张守仁,还真是破天遭的第一回。钟荣明白,以张守仁的能力和这一两年展露的实力,舞台确实不止是济南这座城市能局限的,登莱,山东,都不能。
天下大乱的迹象是十分明显了,谁能说张守仁将来能走多远?
封侯?
将来再说啦……
……
……
在张守仁视查城防,接见按里甲编成的民壮,督促城中所有的铁匠都到城门处来,由他安排食宿和银子花费,并且集中精铁和破旧的兵器,抓紧时间整备城防和军需的同时,几乘小轿,也是在暮色将起时抬进了东牌楼,进入了德王宫城所在的地方。
张秉文,苟好善,都是朱袍玉带,在城中垛垛脚震动四方的大人物。
一大早晨,府城所有够资格的官员已经是进过王府,一则是再次给德王报平安,二来是恭贺新春。
德王殿下心情也是十分高兴,先是领群臣一起向北京朝贺,拜正朔这也是多年的传统了,每年都会进行,全国所有行省的文武官员,在这一天都是要向北京方向行礼,以表示对这个王朝和君皇的忠诚。
拜贺完毕,群臣由张秉文带头,言明现在客兵增多,民壮亦用的多,所需钱粮耗费极大,城中已经一再募集捐输,此时恳请德王拨给一些内帑,以助守城之资。
岂料德王善财难舍,哼哼唧唧喘着粗气道:“这个客兵将领不是很能杀人么,寡人听说昨天一天都在杀人拿人,他捞的肯定不少了,寡人虽有一些庄田,但近年来风不调雨不顺,只出不进,哪有多余钱粮给他?钱粮是没有,众卿还要多管些事,不要叫城中再乱下去了,死人太多,以伤天和,寡人亦不好向皇上交代!”
各地亲藩,远近不同,但毕竟都是天子家人,德王说出这样的话来,众官也不好再劝他拿出钱财,只能唯唯诺诺,退了出来。
这想必是王府中有太监承奉眼红城中乱象,以为张守仁借着剿平乱兵借机捞了不少,所以进了谗言惑上,但张秉文等官员心中明白,客兵平乱,可是一点便宜没占,一文钱的好处也没捞。
张守仁这个武将,驭下到这种地步,狠厉果决到这种地步,大伙儿也是慌了,开始的欣喜已经荡然无存,现在心里想的,就是如何抚慰这个手辣心黑的将领,济南城,可千万不要再出什么乱子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1)
“三十到初一,斩首是多少来着?”
初一早晨拜年,晚上赐宴,这在德王府也是百年以上的规矩了。现在这会子进来的,都是有资格在王府赐宴上出现的济南的官员们。
围拢在张秉文身边的,更是府城中的头面人物。
赐宴开始之前,所有人聚集在一个王府的花厅里头,烛明灯耀,四周是白云铜的火盆取暖,用来谈事,可以十分从容愉快。
但众官脸上,却都是一片铁青,神色不仅是谈不上愉快,甚至是有点儿狰狞。
张秉文的问话,自有一个济南府的推官上前回答:“回大人,下官带着人在四处巡视过了,可能会有少量遗露,但多半是点清了。”
“请讲。”
“两千一百七十余级,分悬于我城中各处。”
在场众官,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当听到这个数目时,还是多半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两千多颗首级,这个数字,听起来太过骇人,太过惊悚!
“这下手可真狠……”
张秉文呆坐在椅中,手中的茶碗都差点摔落在地上。他整个人都是呆若木鸡,一时半会的,竟是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适才他们营务处有个书记官过来,说是张大人知会各位大人,有不少俘虏的乱兵,张大人要乱世用重典,明早全部行刑处决。”
说这话的时候,这个推官满头大汗,模样也是十分的惊惶和害怕。
已经杀了两千多人,听说还有不少人被关押着,浮山的张游击却是要将这些人全部行刑杀掉,这样的狠辣,确实是叫这个以前混吃等死的佐杂文官心惊胆战,十分的害怕。
“唉,前门拒狼,后门入虎啊。”
张秉文以手加额,脸上神情堪比便秘,张守仁刚进城时给他的欣喜若狂的感觉已经是消失不见了。
清军未必能进城,现在则城中已经进来一群虎狼之师,不仅是他,在场的不少官员,都是颇有后悔之感。
“按大人吩咐。”苟好善身为知府,很多事情是他的首尾,从知府的角度来说,这么杀伐一下其实也不错……但这样的话,他是不会说的。当下只是欠了欠身,对着张秉文道:“今晨下官与总社打过关照,多募集一些钱粮交了过去。”
“听说张将军没有接收,而是交给什么劳什子商会了。”
“擅作主张,商人怎么能结社?”
“此时是关键之时,张国华理由充足,倒似乎不能硬驳回他去。”
“唉,只能等一等再说了。”
座中诸人,神色都是十分苦恼。文官集团的短板在此时也是尽显无疑。
在日常时候,文官统治代表稳定,就算有□□,也是在规矩之内。但一旦是出现意外变数,局面非这些文官可控制的时候,一切就变的有所不同了。
“想办法吊人出城,写成书信,以腊丸封闭,多派两个,务必要保险。”
张秉文对着众人道:“关键之时,还是要靠朝廷,我们派人送信给德州,一应处断,由巡抚大人请示朝廷之后,再做决定吧。”
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2)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众官员纷纷点头,神色也是渐渐从容下来。
……
……
济南官员们一旁的小厅里,也是有两个人正在等候赐宴的开始。
一男一女的两个,男的二十来岁,女的年十六七的模样,明眸皓齿,生的十分俊俏好看。身上的衣着打扮,则是十分华贵,便是一品文臣的夫人,亦是有所不如。
两人侧耳倾听了半天,直到那些官员开始聊起风月之事时,才离开窗子不再听下去。
能在德王府的侧厅中等候宴会开始,当然也不是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