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吧,”张守仁面色沉静,甚至还有淡淡的微笑,在他的命令之下,丘晓林等人被放了出来,同时城上城下所有的浮山士兵开始收队,跟随他们的将主,向着城西方向行去。

    “呸!”

    头发散乱,似乎被人按在地上强暴过的丘游击悲愤交加,看着张守仁离开的地方,小声骂道:“等大帅来了,咱们新帐老帐一起算!”

    ……

    ……

    到了午末时分,城中所有的浮山驻军几乎都集结到了西城,只有一些辅兵留在粥厂维持秩序。

    鲁军虽有要进城的消息,但现在城中异已力量已经被张守仁荡涤一空,就算消息很恶,但在张秉文等人的压制之下,城头的民壮多半还被稳在城上,整个城池的防御,并没有悲剧性的崩溃下来。

    只是在调动途中,消息传到浮山营上下,那些不明内情的士兵听说鲁军压迫而来,而城中官员竟是如此待浮山与他们敬爱的大人,并且北门一带之事也传扬开来,一时间,军心民气,都是十分的沸腾起来!

第三百六十六章 战(1)

    大明崇祯十二年正月初十的中午,对明朝而言,对正在兴起的清朝而言,对济南军民,对浮山子弟,对张守仁自己,甚至是对未来的整个世界,都是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这一天起,浮山营才真正走入这个世界,走到大明的博弈场之中,真正的成为各方势力的中间的一个变数。

    而成为各方势力之一,甚至是主宰天下的势力之前,在济南西门外的这一场战事,就如雏凤新声,无此一战,则无法奠定浮山主宰天下的基准。

    对张守仁自己来说,这一天之后,他也是真正走上了历史舞台。

    在此之前,就算见过几个历史人物,他对历史的影响和介入也是十分薄弱的。浮山和莱州胶州等处发生的变化无足轻重,无可影响到历史的进程。

    对他的思想和境界来说,杀再多的海盗与响马,也无助于他整个境界的提升。

    唯有在济南这一战之后,张守仁也才深刻的进入到这一段历史之中,那种两世为人的复杂情感,也是被彻底抛弃!

    ……

    ……

    西门城上城下,刀矛如林,大炮黑沉沉的炮口,也正对着天空。

    正午的阳光,十分温暖明亮,均匀的照向人间,无分贫弱富贵,一视同仁,然而在这样的阳光之下,所有人的脸色都是十分的阴沉难看,不少人的脸上都能挤出水来。

    闻讯赶来的两个前任赞画已经神态恭谨的侍立在张守仁身边,没有这件事,可能这两个济南书生还没有办法这样下定决心。

    在他们身边,则是总社和商会中的一些干练的人才,也是归心浮山,也是因为这一件不平事的刺激,下定决心要跟着浮山营和张守仁共进退。

    经历此事,整个浮山的力量反而是增强了。

    普通的将士,胸口都是一起一伏的喘着粗气,都是用坚毅的眼神看向他们的首领。

    在这个时刻,哪怕张守仁振臂一挥,号令全军杀遍全城官员,恐怕这些脸上肌肉一抽一抽的武夫们也会拔刀相随,哪怕就是担上造反的恶名,亦是在所不惜!

    军心民气,尽归浮山,而这股昂扬激愤之气,在张守仁看来,已经恰到好处,正可制敌!

    自穿越附身以来,到如今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他,已经等今日这一战良久!

    在他身后,是张世福,世禄,世强,这三个张氏族人,站在他的身体右侧。

    孙良栋,钱文路,曲瑞,苏万年,黄二,这些浮山张家百户堡出身的队官,站在他的身体左侧。

    然后是姜敏,李勇新,赵启年,朱王礼等新晋升的优秀将领。

    人才齐楚,将星闪烁,浮山人才之盛,已经达到张守仁所能努力的极致!

    在他的身后,则是一个最凶恶的敌人,一个从通古斯密林里出来的小小部族,经过数百年的隐忍,终于在大明和华夏最虚弱的时候找到了崛起的良机,近几十年来,它已经连续挥拳,将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的泥足巨人打翻在地,在屡次的战胜之后,这个小邦异族已经吸着大明的血肉茁壮成长起来,从一个没有自己文字和典章制度的野蛮部族,从一个几十年前还在茹毛饮血的不曾开化的蛮夷一路发展壮大,到现在也是掌握了大明的北邦蒙古,整个草原落于其掌控之下,治下幅员万里,生民百万,开始建立典章制度,厘定财税兵制,焕发出比大明强盛的多的生命力。

第三百六十六章 战(2)

    尽管现在的明朝士大夫和普通百姓都没有几个相信这个小国异族能得天下,但张守仁心中却是清楚,未来得国,并且亡汉人天下的,却恰恰是这个全族男丁才六万的小小异族!

    这是华夏有史以来最凶恶的敌人!

    它毁灭了汉人天下,毁灭了华夏的骄傲,中断了文明的进程,一切都归于愚昧与黑暗。

    直到它在近三百年后亡国,然后亡国近百年之后,它的余毒仍然没有厘清,仍然在影响和伤害着中国。

    能重生于这个时代,张守仁一直坚信,自己的任务,就是打断和中止这个异族兴起的过程。

    可能这种兴起对这个族群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对汉人和整个华夏来说,则是血腥的屠戮和残害,是全方位的奴役和完全的倒退。

    自华夏立国,最危急关头,无非正是斯时!

    张守仁缓缓取下头顶的冠帽,露出了头顶的乌色发髻。

    “看到我头顶的发髻没有?这东西,很麻烦啊。说是受之父母不敢毁损,这是儒生们的话,不过我看他们照样打理胡须,弄成千奇百怪模样。发髻中有白发或是不好看的,一样剪掉,可见这发髻,也并非完全不损。或许,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人会嫌它太麻烦,自己一刀剪短了去,也未尝可知……但是,现在这发髻却是我华夏生民的标志!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衣冠之美谓之华,有典章制度谓之诸夏,这发髻,还有咱们的衣服,都是祖宗千百年间流传下来的,要改,也是咱们自己来改!”

    说到这里,张守仁猛然戟指后指:“你们看!城外就是有一群野兽,剃光头皮,留那么一撮辫子,衣饰制度,都是与我华夏截然不同。这些敌人,要亡的不仅是我大明的国,还要亡我汉人天下!辽东汉人,从七百万至今不足百万,家室被焚,人民被屠,十不存一。留存下来的,也是弃祖宗衣冠,去头顶发髻,委身事奴,称为包衣奴才,被其吮吸膏血,视若奴婢,这样苟延残喘才能苟活下来,我问你们,虏骑年年入关,有窥视侵占我大明之意,你们能容忍吗?你们能忍看亲人被屠杀吗?你们能去祖宗衣冠,剃发以降吗?你们能辛辛苦苦,为他人种地耕田,任人奴役吗?”

    所有的浮山军人用尽了胸腔中所有的力气,怒吼道:“不能!”

    “……朝廷中的当道诸公,还在迷迷糊糊,还以为流贼才是朝廷的生死大敌。他们却不知道,辽东小邦,已经是辐辏万里的大国,北虏蒙古,尽皆归顺,奴尔干都司故地,尽归东虏,今有精骑十数万,建立伪朝,立官抚牧,制度森严,这样的敌国,岂能小视之?东虏自我大明立国,二百年间,仰我鼻息,今日气运消长,这个小邦异族就对我们露出獠牙,张牙舞爪的扑了过来!如果任其壮大,年年入关掠我财富,抢我生民,彼之壮大,我之衰弱,长此以往,我华夏想不沦落于其手,是问有此可能否?今我浮山营虽已经创立一年,朝中也没有赐给一两银子,但本将向来以为天下重开太平为已任,官员贪污,士绅鱼肉乡里,朝廷无能,我们好汉子只管自己提刀杀去!有海盗,我杀!有响马,我杀!有流贼,我杀!今有虏骑至此,我问你们,是杀还不杀?”

    这一段话,也是张守仁头一回将自己的野心暴露于下,甚至指责朝廷与官员无能,虽留有余地,但跋扈之态,也是昭然若揭!

    但在此时,所有人都是已经被他鼓动的浑身热血沸腾,演说之用,无非就是煽动蛊惑,而张守仁所说,又是以事实为依据,以骄人之意态,宣诸于众,在场之人,无不为他所感染,打动,又有谁会深究话语中的悖逆之词?

    眼下的局势,所有人又都是看的清楚。

    浮山营在胶东辛苦维持着地方秩序,张守仁向来以公义之事为已任,每行一事,都利于地方后而行,整个浮山营,为胶莱地方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有哪一件是朝廷允准和倡导的?明末时候,中央到地方的控制力已经衰弱到极处,原本是地方官府主导的事情,手中有实力者就可以任性自为,而这些普通的将士,又如何能够明白,他们的将主大人,已经把他们慢慢带出了旧有的思维和行事规范之外呢?

    就是因为一点一滴的累积,现在这些将士才能感受到张守仁话语中的不平与不甘。

    从浮山立营至今,朝廷未有丝毫的钱粮补充,未有一纸嘉奖,似乎就是任由浮山营自生自灭,此次奉命援助济南,先前还是被济南的山东官员排挤,并没有调动,然后事急时就催促张守仁率兵来援,等济南此时即将转危为安之时,本城官员,又伙同丘磊这样与浮山有旧怨的高级将领率部来争功,哪怕是城外还有强敌窥视,这些官员,却只顾争权夺利,种种嘴脸,已经叫人恶心之余,深觉愤怒。

    现在这样的情绪,已经被张守仁顺利点燃!

    这一次不仅是浮山将士,在场所有人,都是用尽全身力气,一起大叫起来:

    “杀!”

    “杀!杀!杀!”

    如同山崩海啸一般,杀声滚滚越过城头,一**一阵阵的涌向城中,翻越城墙,涌向城外。

    张守仁的面色,渐渐变的严肃而略有一点苍白。今日话语,原是他思索多日,自以为是巧言蛊惑,但说到最后,却已经深深的把他自己也打动了。

    是的,没有错,他穿越,他努力,他奋斗,他拥有百万家资却过的比普通人还辛苦,难道不真的是为了这些吗?

    听着耳畔的呼喊声,似乎穿越数百年,一支北方武装,每次在阅兵时那种雄壮的透自灵魂的“乌拉”声响令得张守仁十分羡慕,觉得那才是军人的呐喊,而在此时,他已经深深明白,再没有什么比起听到在战场上,是真的生死交关之时发自内心的呐喊声更加的动听,悦耳,并且叫人激动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1)

    飘动的浮山营旗下,带着点悲壮,带着点愤怒,也是带着更多豪迈自傲的情绪,复杂难言,种种微妙的情绪涌入每一个浮山营将士的心头,在每一个官兵的心间盘旋回荡。

    而更多的济南民壮,看着眼前的情形,也是有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心头,不少人在眼中涌出泪花,心中急迫而感觉煎熬,在眼前的这些大明军人,再没有丝毫被人看不起瞧不上的理由,而在场所有的济南人都觉得,如果能加入进这个团体,将是一种无上的荣光。

    这种情绪,对浮山军人无疑又是一种难得的肯定与不出声的赞扬,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所有人都是把头昂的更高,手中的兵器也是握的更紧,现在他们所渴求的,无非也就是张守仁的一声号令,然后由各级队官和哨官们带他们冲出城去,对着眼前那看似强大而不可力敌的敌人,去拼杀,去牺牲,去向敌人证明,汉人不可轻辱,华夏仍有力量!

    在大明,在山东,并不是这些野兽和强盗集团的游乐场,来了,就要留下代价!

    张守仁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他手指城外,声音低沉而十分坚定,也是教在场的大多数人都能听到:“城下不到三里地,就是东虏和北虏混合的营寨,他们还在伐木造梯,想来攻我济南。但这些混帐却万万想不到,我浮山军却是会出城,猝然一击,正好能打在这条毒蛇的七寸之上!现在我下令,全营全部出击,对敌进行邀击……李勇新,朱王礼听令!”

    在队列中的两个贴队一起迈步而出。

    在前些日子,李勇新的战场指挥得到了肯定,而朱王礼百里潜行,斩敌数十,其中有不少白甲的战功,比起白袍小将吴三桂来,更配得上“用兵华丽”这四个字。马队没有队官,这两人便是贴队行队官事,现在马队虽然折损了不少人手,但尚有三百三十余骑,而且已经是在济南城下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在这种考验下存活下来的骑手,就如同一块淬火过的钢锭,浑身上下,再无破绽!

    可能在具甲上,在武艺上,这些骑兵与敌人还有差距,而在战斗意志与精神上,这些骑兵,绝不会在他们的对手之下。

    对张守仁来说,这些骑兵,就是他的骄傲!

    现在两个贴队都换上了副队官的军服,刚刚上身,戴着的各种标识都是新领的,在阳光上熠熠生辉,十分漂亮。只是两个副队官穿着还有些不习惯,迈出来的步伐都隐约有点不怎么自信的感觉。但他们的胸膛都是挺的高高的,身上的那种彪悍气息倒是比几个老队官还要强悍的多。

    浮山营在这段日子里头,并没有固步自封,也没有停下自己进步的脚步。所有的老队官中,孙良栋几个是引领在队伍前头,而其余的队官,或多或少的都感觉到了压力。

    他们若不努力,迟早会被更优秀,更杰出的部下给抛下来!

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2)

    张守仁可绝不会停下等任何人,在他身边,靠的最近的,一定是在能力和思想上都与他最接近的部下,绝没有人情可言!

    李勇新是浮山所李家堡的人,朱王礼则是高密过来的外人,从两个新人和外人成为张守仁身边最得力的马队指挥,这两人报效张守仁的心思,只有比那些老队官来的更深切!

    “大人!”

    两人手握腰侧的军官战刀,目视张守仁,齐声问好。

    张守仁面色如铁,指着城外,问这两个部下:“敌营距我最近不足三里,而且精锐全部为骑兵,就算是下马步阵,亦是一人数骑,且甲胃精良,人数也远在你们之上,现在我要求马队先行出城,为我军开辟一块可以容身的战场,在敌骑冲过来之前,我要你们不计牺牲,缠斗住他们,最少,我需要叫炮队展开的地形和准备开火的时间……你们能不能办到?嗯,能不能?”

    他面色如铁,声音亦是隐隐有金石之交!

    在场的将领们,无不为之色变!

    这个任务,说出来是这么的平淡,但其中蕴藏的血腥味道,却是怎么也挥散不去。敌军最少能动员千人以上突袭过来,几里地的缓冲时间是十分有限的,马队先出,炮队就算已经移驻城下,需要的时间最少是马队缠斗敌骑一刻钟以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还要有步队出城协同炮队,也就是说,马队在两刻时辰之内是不能后退半步的!

    这就要求马队付出生命和鲜血,用自己的牺牲,来替大队争取时间!

    众人目光及处,朱王礼却突然咧嘴一笑。

    接着,李勇新也是微笑。

    两个贴队,竟是心意相通的样子,两人齐齐一个军礼,然后便只都慨然道:“大人,这么艰巨的任务给俺们骑队,俺们还有什么话好说?无非就是效死二字而已!”

    听到这样的话,张守仁脸上的笑容也只是淡淡的……军心就是这般,身为军人,要是连这么一点自觉都没有,那养着他们又有保用?要听好听话,邻村的大婶都能说一嘴漂亮的喜话,要人跟着奉承,哪一家大户人家的家里头没养着十个八个能察颜观色的家生子奴才?他要的是军人,也是向来以军人的标准来训练和栽培他们,现在,就是要看成果的时候了!

    运筹展布,种种手段细节都运用到极至,而身后之敌,是否能如他所料的那样只是以少量战兵加大量旗丁和包衣奴才并掠来的汉民充实其中,现在也是已经无法再去深思计较,这一仗,张守仁决心已经下定,无非就是死战到底而已!

    ……

    ……

    城头的叫声,如潮水一般涌出城外,自然也是在第一时间传到了清军的营地之内。

    扎营数日,每天都有几千人在方圆十几二十里内伐木造攻城器械,两天功夫下来,大致也是齐备了。

    但岳托在内的高层将帅心里都是明白,在这济南城西一带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掩人耳目,给城中军民施加压力罢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3)

    清军主力,确实是如张守仁所料并不是在济南城下!

    清军右翼是正红和镶红两旗,两旗共五十一个牛录,每牛录连白甲带前锋加上骁骑并普通步甲是一百多些或少些的披甲,战兵人数近六千人。

    但济南城下,战兵,包括岳托的旗主亲军在内,也就是一千余人,加汉军,蒙古,披甲人数也只有三千余人。

    大半的战兵,特别是精锐的马甲和全部的镶红旗白甲在内,已经在德州至济南的途中,前去伏击赶到济南赴援的明军主力。

    这一手围点打援,原本就是清军的拿手好戏!

    还是远在天命汗时候,清军就是借着围攻沈阳的机会,连败来援助的明军,一仗消灭了明军主力近十万人,总兵官就战死三人,明军因此多年没有力量反击,这还算是被动为之,等大凌河之战的时候,清军就是有意放纵明军修保垒,然后突然袭至,将修堡明军并援兵一起消灭,打了个极其漂亮的大胜仗。

    至于围攻锦州之役,松山之役,皆是如此。

    杰出的将帅,可以调动自己一方的兵力,亦是能用势来调动和消灭敌军。

    岳托在知道济南不可强攻,精锐明军携火器入城之后,便是定下了造势围攻,而相机消灭敌军援兵的打算。

    历史已经改变,但不变的是对人心的猜度和判断。

    济南这样的省会府城,城中有一亲王,一郡王,按常理判断,明廷绝不会置之不理。

    历史上的济南是在过年前被突袭,年初二失陷,明廷判断失误,主力会集德州,救援不急,所以根本毫无办法。

    现在是有明军主力驻在城中,城头也动员了不少民壮,这样的情形下清军不能强攻,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明廷反应过来之后,援兵肯定就会向着济南源源不断的赶过来。

    而以岳托等在山东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有能力援助济南的只有刘泽清部和德州明军,刘部向来狡猾畏战,有便宜会上,没便宜缩的比谁都快,德州明军能最快接到朝廷旨意,而且有巡抚压制,丘磊也不象刘泽清那样跋扈到没有底线……所以需要打哪里的援兵,简直就是秃子头顶的虱子,这是明摆着的。

    两红旗这一次入关的战兵主力三千余人,加上一部份辅助的旗丁一共是六千余人,这一部份兵力全被杜度等带走,岳托这里,保留一部份战兵用来应付突发情况,比如刘泽清突然发疯北上……不过杜度和岳托等人都不觉得有哪一部份明军会有这样的胆色。

    左翼军是奉命大将军睿亲王统领,两白旗的实力更强,牛录数目是六十五个,还有努儿哈赤留下来的亲军,虽然如两红旗一样,并没有全数入关,但最少也有七成的力量深入明国境内,但既然岳托等人不认为会遇到强势明军,又不打算真的强攻济南,这个功劳就不必叫两白旗来分润了。

    皇太极对异已势力的打压,其心黑手辣处,可比对付明朝降人和汉军要狠厉的多了,从阿敏到莽古尔泰,皇太极可都是没有留一点情面,两白旗更为遭忌,只是多尔衮三兄弟加起来的实力还在现在的两黄旗,也就是皇太极和豪格这对父子之上,加上其余的八旗势力掣肘,这才使得皇太极没有对两白旗下手。

    但打击削弱是不可避免的,这里的功劳,向来支持自己八叔的岳托,可真不会让给睿亲王一星半点呢。

    但此时,听着山崩地裂般的杀声,汉语虽不流利,但绝对听的懂大半的岳托立刻是面色大变,济南城中,一定发生了一些意料不到的变化!

第三百六十八章 动员(1)

    “大将军,大将军!”

    呼声没过多久,岳托的帐外就是传来众人的请见声。

    军营很大,但□□地方住的却是汉人包衣和掠来关内汉民,这些汉民可是要多少有多少,现在大半是被看押在后方,等济南这里的战事结束,再把附近掠来的汉民青年民壮赶羊群一般的赶到后方,与此前掠夺来的汉民们汇合。

    岳托这里的成绩,如果打下济南,肯定要远远强过睿亲王,但现在看来,两边估计是持平。

    他这里有十六七万,睿王那里有十四五万,加起来三十万出头,这个人数已经超过前几天掠夺的汉民数字了,再加上几十万两金银,无数的器物,包括家用的器具,瓷器,古董,还有耕犁刀具等物品,然后是骡马和猪羊等牧畜,总之等再过几个月回到关内的时候,这个成绩,也足够皇上迎出盛京郊外几十里,与各位统兵的大将行抱见礼的了。

    但稳稳当当的事儿,这会子却是出了乱子,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但岳托心中明白,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