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溥等人,也全部是目瞪口呆,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张溥更是面色发白,他对张守仁的敌视就是来自于文官对武将固有的打压心理,加上登莱地方种种在他看来离经叛道之举,所以才使得他对山东之事特别的上心。
但当枪声响起,铅子乱飞,将人打的一团模糊,血淋淋的死在地上的时候,张溥这才赫然发觉,自己向来所倚仗的一切,在这枪口面前,根本就不算什么……他当年赶走苏州的地方官,靠的是自己的名声,同年和同社的好友,靠的是舆论支持,当然,还有江南士林向来一支独秀的潜势力……这一切,在眼前的这些火枪兵面前算得了什么?自己所坚持的大道公义,敢于挺身和这些火枪兵们分说吗?
顾炎武等人也是与张溥一样,虽然顾炎武年轻气盛一些,但也是不敢前行,只有夏允彝先是吃惊,接着便是露出特别愤怒的神情,他看了一下左右,见同列都胆怯,暗暗叹息一声,却是提了提袍角,向着前方踏步前去。
“请兄稍待,弟愿相随。”
顾炎武到底年轻气盛,看到夏允彝如此行止,脸涨的通红,当下也是紧紧跟随,相随向前。
张溥见此,跺了跺足,轻声道:“这是意气,何益于大局,不如暂且隐忍,待回南都后,以公揭披露此獠便是了!”
这般轻语,当然也没有人理他,众人仍然亦步亦趋,跟着夏允彝前行。
这边的情形,杜伏虎也是看见了,若是登州之时,他一定会惊慌犹豫,但在此时,他却是毫无犹豫之意,只是将右臂一抬,待这几个秀才接近时,便可再次下令开枪杀人。
“快拦下几位先生!”
周延儒气的发晕,但还是知道厉害的,这些兵杀气腾腾,根本不会有什么忌惮,上前去,不过是白送死。
“国朝从所未有之事,发生在我身上了……”
一边派家人拦住张溥等人,周延儒也是痛苦的闭上了双眼,堂堂首辅之尊,被阻于税关,家人被杀,毫无办法,这样等于威信扫地,脸上被人扫了几十个巴掌,不要说脸被打肿了,怕是连底裤都被剥掉了,自明朝有内阁和首辅大臣以来,这确实是前所未闻之事。
这件事,自然很快就传遍了天下。
朝廷的邸抄上当然含糊其词,不肯说明详细。
事情这样处理是明显的,这边坚持税关之人无错,对方有武装抗税之嫌,守关士兵开枪还击此理所应当之举,又能怪得谁来?
怪就怪豪奴无礼,宰相门前七品官,肯定是平时巧取豪夺惯了,以至有济南税关之惨遇。
这样义正言词的反驳回去,周延儒这个首辅压根没敢进济南,绕道临清取水道直赴京师,崇祯听闻此事之后,愤怒之余,也是感觉毫无办法。
张守仁在济南已经拥众十万,实力还在当年登州乱时的孔有德之上,当时就调集了大量兵马,包括关宁兵在内才剿平孔有德等人,现在张守仁实力犹在其上,又得派多少兵马征剿?
就算他能下得了这个决心,现在九边劲旅精兵也集中于关宁,正在洪承畴麾下准备援助锦州,哪里又有兵马可抽调?
“朕一误于薛国观,再误杨嗣昌,实痛悔无及也!”
崇祯于深宫之中,不免暴跳,他向来不肯自认其过,现在张守仁伸手啪啪抽他的脸,皇帝痛楚之余,只能诿过于人了。
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盘
“皇帝派出传骑,锦衣卫旗校奔老薛家,开读之后,将老薛骂的狗血淋头。”
张守仁在济南的签押房中,林文远意态悠闲的与他对坐着,已经是黄昏时分,过了办正事的时候,两人都换了公服,穿着一身燕服的服饰。
济南这边势必要常居了,公务局已经在替参将以上的将领挑房子,地方选好,就能把家眷们取来。
张守仁和陈家小姐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预计在十月迎娶回来。
一正一平两妻,以张守仁现在的年纪,又有嫡子,暂且可以不必再做拈花惹草的打算了。
“皇帝这脾气……”张守仁笑笑,安闲说道:“不止老薛吧,杨嗣昌准定逃不过。”
“没错儿。”林文远哈哈一笑,答道:“另外有旗校奔凤阳,申斥杨嗣昌,当然,不是因为他奏调咱们的事,朝廷现在还要脸面,不好用这个事来说话,明面上的理由就是杨相剿贼不利,拖延战机,虚耗粮草。”
“呵呵,皇上也急眼了,现在辽东要大打,湖广在打,四川在打,河南李自成又起来了……这可真够他喝一壶的。”
现在私下谈论起崇祯来,张守仁已经十分随意,甚至有点鄙夷的感觉。
以前做为一个穿越客,他对崇祯的感情较为复杂。又不似当世人那样以君皇视之,心中又隐隐有同情的感觉。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死社稷的帝王,性子刚烈,一生不曾对谁低头,而且日子过的太苦了一些,十七为君,十七年皇帝生涯遭遇的就是天崩地坼的大变局,最终下场也十分凄惨。
皇后也死社稷,几个妃子死社稷,女儿被他砍伤一个,砍死一个,几个儿子,全被阴狠的东虏以假皇子的名义给斩首了……自古帝王遭际之惨,恐怕无过于崇祯。
这种同情,使得前两年的张守仁对崇祯还是抱有尊敬之意,浮山虽然有强大的实力,但一直没有展露出来,甚至有时候受制于大明官场的规则,就是因为张守仁一直在隐忍……
此番湖广之行,固然使得他从一个副总兵成为大明的顶级武臣,但同时也是使张守仁更开拓了眼界,所思所想,也是大有变更了。
崇祯虽惨,又能惨过人市上那些买卖人肉的百姓?能惨过吃观音土的百姓?能惨过易子而食的百姓?
差太远了……
“李闯那边派了人过来,我替你见了,说是感激咱们的援手,同时问,以后还能不能再供给他们精铁?”
“回绝了罢。”
张守仁神色淡淡的,却是不容商量的道:“和他们保留一点渠道联络就是,以后不再有什么瓜葛了。”
“又何苦?”林文远不解:“也算是咱们花了大心血扶起来的。”
“李闯非池中物啊……”张守仁悠然道:“将来迟早要化蛟为龙的。”
“就他?”林文远笑道:“老实说你一直高看他一眼,目前来说,还真瞧不出来。要说人多势众,陕寇最盛时达二百万人,在当时的陕北也是一呼万应,崇祯八年时皇帝东南用卢象升,西北用洪承畴和孙传庭,没两年功夫就削平了。现在李闯不超三十万人,其中最少十万是妇孺,我还真瞧不出来他有化蛟为龙的意思。”
“姑且待之。”张守仁闲闲吩咐道:“你看着就是了,你别忘了,凤阳那边还有一个曹操,那也是个拥兵十来万的豪强。杨嗣昌奈何不了他的,再有,我那老师也在哪。”
林文远点头道:“说的也是,姑且待之便是,先做好俺们的份内事,笑观风云也好。”
这样的事张守仁也不打算多聊了,李自成在年前肯定就发力了,到时林文远自知端底,至于说的化蛟为龙,不过是一种托词。事实上,他是不打算在农民军的事情上干涉太多了,再插手下去,于大局无补,反自乱阵脚。
他如果剿李自成,参与松山之役,不过是为明朝续命几十年,上有崇祯压制,下有士大夫掣肘,加上关辽武夫集团捣乱,大局暧昧不明的前提下,打赢几场仗,顶得屁用!
打赢一百个松山和李自成也没用!
“我们回一趟浮山吧。”
他对林文远笑道:“又有一阵子没回家,等咱们的宅邸都选好了,就亲自跑一趟得了。接媳妇嘛,谅谁也说不出什么怪话来。”
“听太保的便是。”
林文远呵呵一笑,自是无可不可的答应下来。
……
……
“臣,杨嗣昌永服辞训……领旨谢恩。”
锦衣卫的旗校和一个传旨内侍直入军营,在接到通传的时候,杨嗣昌几乎站立不住,他正在自己的军帐之中与幕僚和监军万元吉,还有自己的长子一起研究军情,现在有十几万官兵沿着英、霍山一带追剿曹操和革左五营,加上追击西营的兵马也归他节制,朝廷在荆川两湖一带有超过二十万人和十几个总兵,五六个巡抚都受他节制,加上他的名位之高在地方无人能及,原本应该是十分顺利的战事却是打的极为不顺,现在革左五营往凤阳一带跑,曹营却是过了淮河,在汝宁一带摆脱了追兵,现在往确山一带去了。
一过确山,就是南阳地界,再往西北方向就是内乡一带,以杨嗣昌的经验判断,曹营肯定是有和李自成汇合一起的打算。
虽然现在内乡一带的地方官隐瞒实情,不肯暴露李自成的实力有多大,而李自成还没有攻打州府,也似乎并未恢复元气,不过杨嗣昌这一年多督师生涯已经使他份外警惕,想到曹操和李自成两股巨寇汇合的后果,就是忍不住汗流浃背。
“檄调贺人龙、黄得功两部,并安庆巡抚史可法部渡淮水,衔尾追剿。再令左良玉飞速赶往确山,务要阻住曹操所部,不使其往南阳府方向去。”
布置完毕之后,杨嗣昌往椅背一靠,面色惨然,已经有不胜重负之感。
这几个月下来,他已经形销骨立,感觉十分疲惫和无能为力了。
“只是少了一个张守仁,为何竟至如此?”
这个问题,杨嗣昌怎么也没有想通。
……
督师军令飞速送往各处,不过到黄得功和贺人龙两人军中的时候,却是晚了。
绵延数里的军营已经是空空荡荡,寥无一人,只有那些残存的痕迹犹存。
杨嗣昌接到回报时,气的发昏,再派使者去召两军前来听令,贺人龙和黄得功却都是不肯受命。
两军已经得到凤阳总督刘景曜的全面接济和重用,朝廷因为凤阳要紧,在军需上虽不能和九边比,但也是重要地方,加上浮山这边的暗中相助,两个将军麾下兵马经过这么久的扩充编练,贺人龙部有核心秦军四千人,多半是他从陕北带出来的秦军精锐,再有凤阳编成的数千兵马,已经有直属兵马七千余人,其中军马两千余匹。
黄得功部直接转为督标兵马,提升为副将,兵马万二千人,军马四千匹。
两部实力强劲已经不在左良玉之下,这也是杨嗣昌开始倚重他们的原因。
“请上复督师大人,我等身为凤阳镇将领,只能奉凤阳总督之命,如果没有总督之命,督师大人令下当然遵行,可现在已经有总督将令……”
“嗯,就是这个理儿,赶紧回去复命吧。”
打发走那个神色难看的文官使者,两个穿着明甲,头戴樱盔的大将都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贺人龙笑道:“杨阁老一定会行文给咱们总督大人的……”
“那又如何?总督大人复他一声,凤阳西面又有大量陕寇集结,他敢打保票说凤阳中都没事?祖陵没事?再烧一回祖陵他敢担着?”
“哼,他自然不敢担。”
“就是,咱们还是呆在凤阳好,打打革左五营老回回他们,一样有斩首军功。大将军早就有言在先,河南这浑水不能趟。”
“老子穷了十来年,朝廷和杨嗣昌连个吊毛也不曾给过,现在儿郎们吃的饱,饷也按时拿,咱们秦军什么时候有过这般的好待遇?”
“我亦是在京营困守十余年,若非大将军暗中使力,安能有今日?”
两人明面上算是凤阳系的将领,但刘景曜不是那种能撑起盘子的人,彼此都心知肚明,自己算是太保张守仁系的人了。
彼此说明白了,心中更觉畅快,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贺人龙试探着道:“最近济南之事,老哥听说没有?”
“听说了。”黄得功舔舔嘴唇,狞笑道:“杀的好啊,俺听说了,高兴的连喝三大碗酒,太保不愧是太保。”
“咱们武人叫文官压了二百年,也该出个太保这样的人物了。”
“谁说不是,俺现在是一点窝囊气也不想受了。”
“以后,俺们有事就多和太保那边的人商量,免得吃亏啊。”
话说至此,两人都是大有深意的对视一眼,多余的话,亦是不必再说。
他们两人都是张守仁亲自选入凤阳军中来,得到补给,军队得到发展,铠甲被服军器都发下来,朝廷才给多少,浮山那边给的才多。
这些是大恩,另外就是这两人商量的这一点小心思了。
武将也是人,武夫也一样有集团利益,国初时朱元璋知道文官治国是必然,所以故意提高武官待遇,压制文官品级,以文武并重,洪武早年秀才还要习骑射才够资格科举,老朱也不是太糊涂,但惯性是可怕的,二百年后,武将被压的服服帖帖,差点喘不上气来。
被压的越惨,反弹就越大,原本是左良玉为代表人物,现在有一个张守仁,天下武将,自然有了主心骨一般。
只是从这一点来看,大明其实已经开始崩盘了……文官有千般不是,但也代表着秩序和稳定啊……
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声
“这两个黑厮,好生乖巧,他们回凤阳,难道想把老子闪在确山么?”
大帐之中,左良玉大马金刀的坐着,听说贺黄两部回转之后,便是对众人这般笑语。
杨嗣昌调不到贺人龙与黄得功,只得又督促左良玉展开全军,务必要把曹操这十万人堵在汝宁东边,或是赶回大山里头。
这一年多来,左良玉受了张守仁的教,开始不那么注重家丁,而是训练步卒。
同时,加强火器。
南方明军的火器远不及北方军镇犀利,这也是有传统的,大明的火器是国之重器,在中期之前只能由工部铸造,后来才放权给九边重镇自造,左良玉这个湖广镇总兵现在才想明白,朝廷还能管这些个枝枝节节的事?
练营兵,增火器,现在的左军仍然是东南最强的一支兵马,实力应该是贺人龙和黄得功两镇之和。
以曹操的兵力实力,麾下将领的本事,左良玉收拾他毫不费事儿。但今日的老左,明显无此打算了。
听说贺、黄两部折还,左良玉便是决定不打这一仗,倒也巧,曹操也派了使者过来。
随行而来的,还有十车金银珠宝。
“俺们曹帅十年所得全部在此,大帅就算剿了俺们,也是没有什么添头了。”
来者明显是个泼皮,在左军大帐中,刀斧环列,他却是丝毫不惧,侃侃而言,一点儿不将左良玉这杀神看在眼里。
这一年里,左军和曹操等联营打过几次,次次大胜,若非如此,曹操也不肯下这么大的本钱,卑词来求。
这个使者也知道是九死一生的差事,所以只是横起一条心罢了。
“嗯,你回转去吧。”左良玉看也不看那堆财宝,尽管是金光耀眼,珠玉当前,淡然一笑,吩咐道:“告诉你家曹帅,下次就没有这么便宜了,俺迟早砍了他的头当尿壶。”
“俺们曹帅说了,河南才是真正热闹所在,左帅要是放俺们过去,明年河南开封见。”
“哈哈,那是最好不过。”
这使者不曾料想事情办的这般容易,当下驰马回转,数日之后,折回曹操营中。
一入大帅,曹操罗汝才挥退歌妓,详细询问详细经过,待这人说完之后,便是对自己的军师吉圭笑道:“子玉,果然成了。”
“大帅怎么就这么笃定呢?”
“还还不简单?”曹操狡黠一笑,答道:“自成入河南,朝廷慌了手脚,咱们这里已经成鸡肋一样,没看到皇帝都说曹贼等素非强梁,这话都有了,下头这些军将怎么肯卖力打咱们?”
“大帅是说,左良玉他们嫌功劳太小。”
“对了。这么剿了咱们,不能显示多大劳绩,还得巴巴的再调去打自成,或是追西营,何苦来着?不如养着咱们,闹腾大了再打,朝廷的赏赐当然就不同了。就算朝廷因为张太保的事不再肯重赏武将,有咱们在,武将们的地位也就安稳了。”
“明朝失尽人心,由此可见了。”
“正是。”曹操笑的欢然,他已经暗中派人与李自成致意,两边要合营一处,合营之后,实力大涨的他们就远非普通官兵可敌,到时候,又是另外一番格局了。
“最后还有一宗,”曹操笑道:“杨嗣昌是大学士督师,管的这些人太难受,给他下绊子,叫他难受,最好早早滚回京师,这样地方上的总督巡抚大将都不这么被节制约束,老左这些歪心眼子,一宗也瞒不过咱!”
……
“闯王,曹操又有信来了,说是十一月前准定到内乡一带和咱们会师。”
李自成住在内乡县南一个镇子上,最近这三个月,他一直在豫西南一带练兵,新招集的十万精壮在练,一斗谷等投效来的河南流民武装要重新编练,要给他们立规矩,下笼头。
他每天都在督促大将练兵,练阵法,练枪术,练刀法,练攻城,练弓箭。
每日凌晨天麻花亮就起来,一直忙到两更三更才睡。
这日子过的充实,几个月时间,几乎一眨眼功夫就晃过去了。
今日他到十二弟那边观看了一阵练兵,他的族人跟随起义的很多,现在剩下来的只有堂侄李过,还有十二弟李鸿恩等寥寥几人,其余的,都在长达十年的造反生涯中死去了。
一时看毕,又帮人调校了弓箭准头,指点了刀法枪术,刚回自己住的院子里头,刘宗敏和李过等人联袂而至,刘金星和宋献策这两个文人也是紧一步慢一脚的赶过来了。
“杨嗣昌要完了。”
看完书子之后,李自成很沉稳,眨着眼道:“底下这些将领各怀心思,都嫌他威权太重……偏生有张太保的事在这,杨嗣昌不敢给谁重赏,连许诺也不敢……这谁还愿卖命?”
湖广的变化是张守仁在的时候就有布局,给左良玉支招,扩大他的影响力和实力,当然也助长了老左的野心。
原本左良玉是要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才渐渐骄狂,一直到最后张献忠被逼无奈,献上金银,劝说其养贼自重之后,杨嗣昌拿他没有办法,而且几次军事上的争执后,事后还证明了是老左对,这使得左良玉对杨嗣昌这个督师辅臣肚子里的货看的极浅,将领看不起督师,在大明文官权重时一定是将领倒霉,削职是轻的,论斩很正常,但现在的明朝则是督师倒霉,左良玉消极避战,最终张献忠翻盘成功,杨嗣昌死于沙市。
现在张守仁的布置提前发作了,贺人龙和黄得功两个骁勇善战的将领收在囊中,最少是半个浮山系,左良玉这边跋扈的毛病提前发作……当然,老左肯定也是醋劲儿上来了,张守仁在济南敢当首辅面大杀宰相家人,他老左就得给杨嗣昌老老实实的擦屁股?
以老左的脾气,肯干才怪。
其中种种,李自成一一分析出来,众人无不心悦臣服。
“麾下近来每日挑灯夜读通鉴,看来所得颇多啊。”
宋献策虽是夸赞李自成,无疑也是在买好牛金星……谁都知道,最近李自成读通鉴时,都是牛金星在一旁解读。
“启东分析的好。”
闯王呵呵一笑,目视众人,问道:“现在汝才要过来和我们拢在一堆,这是好事,你们看是不是?”
“当然是好事。”刘宗敏道:“曹操自己心明眼亮不说,麾下还有两三万老兵劲旅,当面和左良玉单打是打不过,加上咱们,就能和老左和贺疯子他们掰掰手腕了!”
“总哨说的是,合则两便。”
“当初各家联营一起时,力量很大,官兵等闲不敢来犯,所以还是拢堆好啊。”
众将纷纷发言,只有两个文人因为初来乍到,虽然是主动来投,得到了李自成和闯营上下的热烈欢迎,因为牛金星来投,闯营上层连摆了几天的流水营,大小头目一个个上来拜见,对牛金星是尊敬到了骨子里……但到底还是初来乍到,遇事都是等各大将领说完了之后,如果还有要补充的地方,或是当面委婉说出,或是背地和闯王详细解释,两个月下来,军中无不敬服。
要说这些农民起义的将领,后世小说家言中似乎都是了不起的人物,而闯营上下确实也汇集了一批英才,比如勇猛敢战的刘宗敏,敦厚长者田见秀,枪术武艺出众的刘芳亮等等,甚至谷英,马世耀,还有白旺等二三等的将领,也自有可取之处。
但总体来说,毕竟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出身,眼界和见识,胸襟气度等等,都是差了一筹。
论起见识来,比起牛金星这个举人,还有宋献策这个江湖卖解的奇人来说都差的远了,每当议事之后,牛宋二人拾遗补缺都比诸将要详细周到的多,李自成这点见识还是有,待众将说完,便是拿眼看向这两人。
“麾下……”
牛宋二人对视一眼,牛金星欠一欠身,微笑道:“麾下明察决断,招致曹帅前来合营,这是毫无疑问的两利之举,我等也是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